CN219981938U - 一种电磁灭鼠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灭鼠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1938U
CN219981938U CN202321106648.8U CN202321106648U CN219981938U CN 219981938 U CN219981938 U CN 219981938U CN 202321106648 U CN202321106648 U CN 202321106648U CN 219981938 U CN219981938 U CN 219981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bin
killing
bai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066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华
胡颖
袁正泉
赵荣涛
郭旭东
姜维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l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 Prevention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l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 Preven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l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 Prevention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l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 Prevention
Priority to CN2023211066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1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1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1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灭鼠器,属于灭鼠技术领域,包括竖向设置的诱捕筒、电磁发射器以及存储供弹装置,诱捕筒内设有诱饵隔网,诱饵隔网将诱捕筒划分为上下分布的诱饵仓和击杀仓,击杀仓的底部设有诱捕口,诱捕口和地面之间具有供外界老鼠进入的悬空空间,诱饵隔网具有供悬空空间内的老鼠站立并仰头闻嗅的诱捕高度,击杀仓的侧壁上设有正对击杀仓中心轴的入射口和位于入射口上方的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和入射口之间的高度差与仰头的老鼠头长一致,接近传感器与电磁发射器电连,电磁发射器的发射口同轴朝向与入射口。采用电磁发射器,灭鼠力度可调可控,无血腥瞬间死亡,不影响连续捕杀,发射力度恒定,不会出现击杀力度不足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灭鼠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灭鼠器。
背景技术
老鼠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不但造成巨大的食品物资损失,而且还会传播许多疾病,甚至对军事、安防、工农业的作业设备和电缆等造成破坏。现在人工灭杀老鼠的手段主要有三种:设置陷阱、使用毒物或者诱捕灭鼠器。
设置陷阱如:如鼠夹、粘鼠板、翻板陷阱、鼠笼等,但陷阱手段经常在初期有效,在老鼠摸清规律或陷阱设置不完善时经常失效,即使有效也效率不高。如鼠夹鼠笼在一只老鼠被捕获后除非人工重新布设否则无法再次连续使用,粘鼠板、翻板陷阱在粘住第一只老鼠后会发出信号让后面的老鼠大概率不敢再次进入陷阱范围。且粘鼠板、翻板陷阱等占用空间容易误捕其他非有害生物如刺猬、黄鼠狼甚至粘到猫或者人脚上,在设置一段时间后胶体变脏失效,更麻烦的是,当捕捉到第一只老鼠后如果立即处理掉则浪费了粘鼠胶,如果不处理老鼠未死就会发出警报,如果死了会腐烂吸引蚊蝇发出异味影响人类生活。
使用毒物如:在角落投放老鼠药,但老鼠药会对环境造成有毒污染,而且老鼠会逐步产生抗药性,食用药物后并不会马上死亡,如死亡在无法发现的角落更会造成污染,并且容易让家猫犬类、其他非有害野生动物误食造成损失。
诱捕灭鼠器如:高压电鼠设备、诱饵气动锤,高压电鼠设备容易造成误触发,在室外使用的时候如遇到阴雨天气会造成漏电等危险情况。诱饵气动锤利用高压气瓶作为动力源在老鼠进入诱捕筒内时候触动机关击发气动锤打碎老鼠的头骨实现快速灭杀。诱饵气动锤方法相较于前者所有捕鼠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势,其捕杀时不出血,不会被后续鼠类发现危险,进而能实现持续诱杀,同时又不会污染环境,造成家猫等误食死亡。但是诱饵气动锤的最大的缺陷是随着气瓶气量的使用气压明显下降,后续气动锤每一次的使用弹出力度都在降低,最后即使弹出也没有灭杀需要的足够威力,而造成老鼠受伤不致命或根本无效的情况,同时气瓶弹射次数有限,气瓶只能持续击发10次左右。
此外,上述所有捕鼠的设备和手段都无法实时通知人类什么时候灭杀了老鼠和灭杀了多少老鼠以及设备目前的待机状态等。造成设备长时间失效而无法获知,需要人类频繁的巡视来检查设备状态,对击杀捕捉到的鼠类进行处理,并对设备进行维护调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磁灭鼠器,采用电磁发射器击杀老鼠,灭鼠力度可调可控,击杀时无血腥瞬间死亡,不影响连续捕杀,发射力度恒定,不会出现击杀力度不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灭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诱捕筒、能够调节电磁力大小的电磁发射器以及为所述电磁发射器提供弹珠的存储供弹装置,所述诱捕筒内设有用于承托诱饵的诱饵隔网,所述诱饵隔网将所述诱捕筒划分为上下分布的诱饵仓和击杀仓,所述击杀仓的底部设有供老鼠探入的诱捕口,所述诱捕口和地面之间具有供外界老鼠进入的悬空空间,所述诱饵隔网具有供所述悬空空间内的老鼠站立并仰头闻嗅的诱捕高度,所述击杀仓的侧壁上设有正对所述击杀仓中心轴的入射口和位于所述入射口上方的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和所述入射口之间的高度差与仰头的老鼠头长一致,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所述电磁发射器电连,所述电磁发射器的发射口同轴朝向与所述入射口。
优选地,所述存储供弹装置包括弹珠漏斗,所述弹珠漏斗的出料口正对所述电磁发射器的进料口。
优选地,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的激光发射单元和激光接收单元的连线与所述入射口的轴线在竖向上重合。
优选地,所述击杀仓的外壁上设有缓冲仓,所述缓冲仓通过缓冲口与所述击杀仓连通,所述缓冲口正对所述入射口,所述缓冲仓内设有正对所述缓冲口的防弹板,所述缓冲仓的底部设有供弹珠排出的排珠口。
优选地,包括灭鼠器外壳,所述灭鼠器外壳包括上下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存储供弹装置安装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下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磁发射器的安装槽,所述击杀仓与所述诱饵仓分体设置,所述击杀仓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诱饵仓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控制模块和蓄电池,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接近传感器、所述电磁发射器电连,所述下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启动所述控制模块的启动开关和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的充电口,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接近传感器以及所述电磁发射器电连。
优选地,所述发射口和所述入射口之间设有光电计数器,所述光电计数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内置有物联网数据上传单元。
优选地,所述诱饵仓的顶部设有用于取放诱饵的取放口,所述取放口处可拆卸的连接有密封盖。
优选地,所述密封盖和所述取放口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底部设有高度可调的支撑脚。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电磁发射器击杀老鼠,其灭鼠力度可调可控,打死一只就掉落了,不会影响引诱下一只,不会有老鼠同类报警,且击杀时无血腥瞬间死亡,不影响继续捕杀,一定时间内不巡检不影响其捕杀的作用;发射力度恒定,不会出现不稳定因素,导致击杀力度不足;同时电磁发射器的功耗低待机时间长,一个电池使用循环周期内击发次数多,因此使用效率高;此外诱捕筒的设计能够避免其他大型动物被误杀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采用激光传感器感知老鼠头部进入打击点位触发电磁发射器射击,准确且高效。
3.本实用新型光电计数器可计算灭鼠数量,当达到预设数量时,通过控制模块的物联网数据上传单元便可通知工作人员过来清理,无需频繁巡逻,节省人力物力。
4.本实用新型中电磁发射器的弹珠可回收使用,且价格低廉,无毒物害。
5.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期间对其他生物和人类无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电磁灭鼠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电磁灭鼠器的爆炸图;
图3为电磁灭鼠器的主视图;
图4为电磁灭鼠器的侧视图;
图5为电磁灭鼠器的仰视图;
图6为电磁灭鼠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壳体;2、下壳体;3、电磁发射器;4、诱饵隔网;5、诱饵仓;6、击杀仓;7、诱捕口;8、悬空空间;9、入射口;10、缓冲仓;11、光电计数器;12、弹珠漏斗;13、激光发射单元;14、激光接收单元;15、安装槽;16、控制模块;17、蓄电池;18、启动开关;19、充电口;20、取放口;21、密封盖;22、支撑脚;23、夹板;24、诱饵;25、防弹板;26、缓冲口;27、排珠口;28、弹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灭鼠器,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诱捕筒、电磁发射器3以及存储供弹装置。诱捕筒竖向设置,诱捕筒内设有诱饵隔网4,诱饵隔网4将诱捕筒划分为上下分布的诱饵仓5和击杀仓6。诱饵仓5用于放置诱饵24,诱饵24由诱饵隔网4承托。击杀仓6的底部设有诱捕口7,诱捕口7和地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以形成供外界老鼠进入的悬空空间8,悬空空间8的高度,根据当地地区老鼠平均体型进行设置。诱饵24的气味可通过诱饵隔网4向击杀仓6内散发,然后从诱捕口7处散到外界,将外界老鼠引诱至悬空空间8内,然后从诱捕口7探入击杀仓6内。诱饵隔网4具有一定的诱捕高度,该诱捕高度需满足悬空空间8内的老鼠站立探入击杀仓6内并仰头闻嗅时,刚好够到或者仍够不到诱饵隔网4。击杀仓6的侧壁上设有入射口9和接近传感器,入射口9正对击杀仓6的中心轴,接近传感器则位于入射口9的上方,接近传感器和入射口9之间的高度差与仰头的老鼠头长一致,以便于老鼠的鼻尖或者头前端到达接近传感器时,入射口9能够正好对准老鼠头部。接近传感器与电磁发射器3电连,电磁发射器3的发射口同轴朝向与入射口9。即当接近传感器检测到老鼠头部已经到达入射口9的高度时发出信号,电磁发射器3立刻启动,射出弹珠28击中老鼠头部,电磁发射器3的电磁力大小可以调节,通过调节电磁力大小,可调节对老鼠头部的打击力大小,该大小需要保证弹珠击中老鼠头部后,仅将其击杀,但不能击穿,继而避免流血导致其他老鼠不敢过来,电磁力大小根据当地老鼠体型不断试验调节即可。存储供弹装置内存储有若干弹珠28,用于为电磁发射器3提供弹珠28。本电磁灭鼠器采用电磁发射器3发射弹珠28击杀老鼠的方式,发射力度恒定,不会出现随气瓶使用而威力不足的问题,且待机功耗低和持续作用次数多。
作为优选地,诱饵24主要选用老鼠爱吃且可以长期放置的食物,如奶酪等,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作为优选地,根据当地老鼠平均体型大小,可配备不同口径的电磁发射器3,体型越大选用的口径越大,推荐口径如6MM、8MM、10MM三种口径。为此弹珠28需匹配选用6MM、8MM、10MM三种,不同的口径压强不同,针对的老鼠不同尺寸的种类,防止对老鼠造成击穿流血。弹珠28优选钢珠。
作为优选地,击杀仓6的直径、悬空空间8的高度以及诱饵隔网4的高度均根据当地老鼠平均尺寸设置,继而能够尽量避免其他大型动物被误杀,如刺猬、黄鼠狼、猫等。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存储供弹装置包括弹珠漏斗12,弹珠漏斗12的出料口正对电磁发射器3的进料口。弹珠漏斗12的嘴部直径略大于一颗弹珠28的球径,继而嘴部的出料口每次只能落下一颗弹珠28。弹珠漏斗12的大小根据需要设置,加多少弹珠28不限,盛装几颗,几十颗,甚至上百颗都可以。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接近传感器包括激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的激光发射单元13和激光接收单元14分设在击杀仓6的内壁两侧,且激光发射单元13和激光接收单元14的连线与入射口9的轴线在竖向上重合。当老鼠上半身探入击杀仓6后,老鼠仰头闻嗅,其鼻尖或头前部挡住激光发射单元13射出的激光,激光接收单元14接收不到激光时,便可发出信号,启动电磁发射器3,射出弹珠28对老鼠进行击杀。当然接近传感器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电感式接近传感器,光电式接近传感器以及电容式接近传感器。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击杀仓6的外壁上设有缓冲仓10。缓冲仓10通过缓冲口26与击杀仓6连通,缓冲口26正对入射口9。缓冲仓10内设有正对缓冲口26的防弹板25,缓冲仓10的底部设有排珠口27。当在误触发或者打穿老鼠时,弹珠28会通过缓冲口26打到防弹板25上,然后下落从排珠口27落出,可放置弹珠28撞击打碎诱捕筒。尤其是前期调试电磁发射器3的打击力度时,容易出现击穿老鼠的情况。防弹板25需采用高强度材质,如钢板、碳化硅陶瓷板或者其他复合材料防弹板。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灭鼠器外壳,灭鼠器外壳包括上下相互扣合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螺钉固定。下壳体2上设有安装槽15,电磁发射器3安装在安装槽15内。存储供弹装置(如弹珠漏斗12)安装在上壳体1上。击杀仓6与诱饵仓5为分体结构,击杀仓6与下壳体2固定连接。诱饵仓5与上壳体1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击杀仓6与下壳体2采用ABS塑料一体注塑成型,诱饵仓5与上壳体1采用ABS塑料一体注塑成型。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材料或者其他制作方式制作而成。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安装槽15内还安装有控制模块16和蓄电池17。控制模块16与接近传感器、电磁发射器3电连。下壳体2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启动控制模块16的启动开关18和与蓄电池17连接的充电口19。蓄电池17与控制模块16、接近传感器以及电磁发射器3电连,为其供电。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电磁发射器3的发射口和入射口9之间设有光电计数器11,光电计数器11与控制模块16连接,控制模块16内置有物联网数据上传单元。光电计数器11通过弹珠28的数量,定义为击杀老鼠数量,可预设击杀数,当光电计数器11记录数量达到预设击杀数时,物联网数据上传单元便会通知工作人员,可以过来巡视。作为优选地,物联网数据上传单元包括单片机,用于收集电磁发射器3的电压、射弹数量,并调制成数字协议通过4GDTU模块上传到服务器,使用人可通过软件访问服务器获得实时的设备状态信息和灭鼠数量。继而无需人工频繁巡检,只需通过网络软件检视设备状态和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诱饵仓5的顶部设有用于取放诱饵24的取放口20,取放口20处可拆卸的连接有密封盖21。放置诱饵24后,盖上密封盖21,可防止雨淋或被老鼠偷吃。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密封盖21和取放口20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下壳体2底部设有高度可调的支撑脚22。通过调节支撑脚22的高度,可调节下壳体2整体的高度,继而调节悬空空间8的高度,适合老鼠进去。且分别调节不同支撑脚22的高度,可适应地形不平,保证整个装置的水平安置。支撑脚22可采用可伸缩式的结构,以实现高度调节。支撑脚22也可以采用螺纹调节的方式,即支撑脚22的竖杆段为螺杆,然后下壳体2的底部设有螺纹孔,通过转动支撑脚22,调节螺杆伸出长度,继而调节支撑脚22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下壳体2的一侧还设有夹板23,夹板23和下壳体2之间具有间隙,通过该间隙可安装绑带。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电磁灭鼠器整体的宽度为118mm,整体长度为310mm。当然上述尺寸只是一种优选地实施例,具体尺寸还需根据当地老鼠平均体型进行制作。因为有的地区老鼠平均体型普遍偏小,有的地区老鼠平均体型普遍偏大,因此单一尺寸难以满足所有地区老鼠体型,因此可以前期先要做一个充分的调研,然后在进行制作。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灭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诱捕筒、能够调节电磁力大小的电磁发射器以及为所述电磁发射器提供弹珠的存储供弹装置,所述诱捕筒内设有用于承托诱饵的诱饵隔网,所述诱饵隔网将所述诱捕筒划分为上下分布的诱饵仓和击杀仓,所述击杀仓的底部设有供老鼠探入的诱捕口,所述诱捕口和地面之间具有供外界老鼠进入的悬空空间,所述诱饵隔网具有供所述悬空空间内的老鼠站立并仰头闻嗅的诱捕高度,所述击杀仓的侧壁上设有正对所述击杀仓中心轴的入射口和位于所述入射口上方的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和所述入射口之间的高度差与仰头的老鼠头长一致,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所述电磁发射器电连,所述电磁发射器的发射口同轴朝向与所述入射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灭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供弹装置包括弹珠漏斗,所述弹珠漏斗的出料口正对所述电磁发射器的进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灭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的激光发射单元和激光接收单元的连线与所述入射口的轴线在竖向上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灭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击杀仓的外壁上设有缓冲仓,所述缓冲仓通过缓冲口与所述击杀仓连通,所述缓冲口正对所述入射口,所述缓冲仓内设有正对所述缓冲口的防弹板,所述缓冲仓的底部设有供弹珠排出的排珠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灭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灭鼠器外壳,所述灭鼠器外壳包括上下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存储供弹装置安装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下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磁发射器的安装槽,所述击杀仓与所述诱饵仓分体设置,所述击杀仓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诱饵仓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磁灭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控制模块和蓄电池,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接近传感器、所述电磁发射器电连,所述下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启动所述控制模块的启动开关和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的充电口,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接近传感器以及所述电磁发射器电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磁灭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口和所述入射口之间设有光电计数器,所述光电计数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内置有物联网数据上传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磁灭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仓的顶部设有用于取放诱饵的取放口,所述取放口处可拆卸的连接有密封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磁灭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和所述取放口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磁灭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底部设有高度可调的支撑脚。
CN202321106648.8U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电磁灭鼠器 Active CN219981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6648.8U CN219981938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电磁灭鼠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6648.8U CN219981938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电磁灭鼠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1938U true CN219981938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9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06648.8U Active CN219981938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电磁灭鼠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1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22807C2 (ru) Управляемая цпу перевооружаемая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ая выходная схема для электронной ловушки для животных
CN111316964B (zh) 一种激光灭蚊清洁机器人
US10080360B2 (en) Game alert system
BG65732B1 (bg) Метод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за контрол на вредители
JP3215346U (ja) 複合型鳥獣忌避装置
AU2016302398B2 (en) Device for proximal targeting of animals
CN203969003U (zh) 喷水及静电击落式蝗虫趋光捕集装置
CN110495434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害虫自动识别计数系统及方法
CN112292031A (zh) 野生动物驱逐装置
CN219981938U (zh) 一种电磁灭鼠器
CN207023000U (zh) 虫情监测报警系统
CN104082262B (zh) 喷水及静电击落式蝗虫趋光捕集装置
KR101959169B1 (ko)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해충 퇴치 시스템
CN201821823U (zh) 全天候太阳能自动驱兽器
CN211458608U (zh) 一种白蚁自动报警装置
KR20170008489A (ko) 유해조수 퇴치 로봇 시스템 및 이의 작동 방법
CN208708559U (zh) 一种连续捕鼠装置
CN108293959A (zh) 一种用于测量益害昆虫比例的装置
CN112790184A (zh) 一种全方位动物驱赶装置
CN210054353U (zh) 一种基于声波引虫的害虫捕获设备
CN208211305U (zh) 一种可更换诱芯四季可用的白蚁、蚂蚁监测陷阱装置
CN209314659U (zh) 一种农业用蚜虫诱捕装置
CN107211991B (zh) 一种野外草原红外线式捕鼠装置
CN212565520U (zh) 一种带灭蚊虫功能的路灯装置
CN111903657A (zh) 一种中药种植动物驱散系统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