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0461U - 储能电源 - Google Patents

储能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0461U
CN219980461U CN202321009384.4U CN202321009384U CN219980461U CN 219980461 U CN219980461 U CN 219980461U CN 202321009384 U CN202321009384 U CN 202321009384U CN 219980461 U CN219980461 U CN 219980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nergy storage
power supply
storage power
battery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93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广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neng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neng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neng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neng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93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0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0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04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电源,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储能电源包括壳体(100)和设于壳体(100)顶面的电池仓(110),电池仓(110)为从壳体(100)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前侧和顶侧均开口的半封闭仓结构;储能电源还包括可拆卸地收容于电池仓(110)内的电池单体(200),当电池单体(200)与电池仓(110)分离时,其可以作为单独的供电模块,用户在使用时可以不受储能电源与待用电设备之间距离的限制,充电更为方便。

Description

储能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储能电源,通常是指一个大容量的移动电源,其容量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毫安,能够给各类常用的电子产品、照明设备等供电。
通常储能电源上设置有充电端口,当储能电源给待用电设备充电时,需要通过线缆将充电端口与待用电设备连接,充电端口和储能电源之间不可以进行分离,在面对一些远距离的工作场合时,储能电源无法进行供电输出或者需要较长的线缆,存在一定的不便性,降低了用户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电源,有助于解决远距离充电不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储能电源,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顶面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为从所述壳体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前侧和顶侧均开口的半封闭仓结构;所述储能电源还包括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可拆卸地收容于所述电池仓内;
其中,所述储能电源用于给所述电池单体充电;所述电池单体能够与所述储能电源分离地供电于第一用电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电池壳、及设于所述电池壳的端部上的第一充放电接口和第二充放电接口;
所述电池仓的深度小于所述电池单体的高度,所述电池仓的内侧壁上设有充电输出接口,所述电池单体中的所述第一充放电接口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连接以使所述储能电源给所述电池单体充电,所述第二充放电接口凸出于所述电池仓与第二用电设备连接以向第二用电设备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仓于沿长度方向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扣合槽,所述电池壳侧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与所述扣合槽配合,将所述电池单体装设于所述电池仓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扣合槽包括沿所述电池仓的深度方向叠置设置的开口段和滑动段,所述滑动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开口段;
在将所述电池单体装设于所述电池仓的安装状态下,所述扣合槽供所述凸起从所述开口段进入所述滑动段内,并沿所述滑动段滑动至卡设于所述滑动段的末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段包括靠近所述电池仓前侧的开口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滑动段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呈朝逐渐靠近所述电池仓底侧的方向延伸的倾斜状态。
更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段相适配的导向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段的末端形成为与所述凸起的形状、尺寸相匹配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远离所述开口段的末端形成止挡壁。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凸起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扣合槽包括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相对两侧的内侧壁上的第一扣合槽和第二扣合槽,所述凸起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电池壳相对两侧的侧壁上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主视面上设置有直流输出接口和/或交流输出接口。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如下: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储能电源,电池仓设计为收容腔前侧和顶侧均为开口的半封闭仓结构,电池单体可分离地设置于电池仓内,当电池单体与电池仓分离时,其可以作为单独的供电模块,用户在使用时可以不受储能电源与待用电设备之间距离的限制,充电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储能电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单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壳体
110、电池仓;120、扣合槽;121、开口段;122、滑动段;123、止挡部;130、直流输出接口;140、交流输出接口;150、充电输出口;
200、电池单体;
210、电池壳;220、第一充放电接口;230、第二充放电接口;240、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的表述,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应当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另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竖直的”、“水平的”、“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照附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源,包括壳体100和设于壳体100顶面的电池仓110,电池仓1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示例性地,电池仓110为从壳体100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前侧和顶侧均开口的半封闭仓结构;当然,相对于前述顶面而言,电池仓110也可以是与顶面相对应的任意邻接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半封闭仓结构。
储能电源还包括可拆卸地收容于电池仓110内的电池单体200。其中,储能电源可以给电池单体200充电,并为其提供收纳空间。电池单体200能够与储能电源分离地供电于第一用电设备,解决第一用电设备与储能电源之间距离远时,无法充电或者充电不便的问题。
示例性地,第一用电设备可以包括可使用电池单体200作为设备电源的电子设备,如此,当电子设备处于低电量状态时,电池单体200可以从电子设备上拆卸下来,装上电量充足的其它电池单体200继续使用,拆卸下来的低电量电池单体200可放置于储能电源的电池仓110内独立地进行充电。示例性地,第一用电设备还可以包括可使用电池单体200作为充电电源的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用电设备上具有合适的充电接口,如此可选择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电池单体200与第一用电设备电连接,供该第一用电设备充电。示例性地,无线电连接的原理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感应、磁共振、微波电传输等方式。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电池单体200在与储能电源分离的情况下向第一用电设备供电时,可以是单独一个电池单体200向第一用电设备供电,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200同时向第一用电设备供电。
其中,电池仓110形成为前侧和顶侧均开口的半封闭仓结构,有利于电池仓100适配更多不同类型、尺寸的电池单体200。比如,电池仓110内可根据已知的标准的电池单体200的充电方式而分别设置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充电输出接口150,便于兼容不同标准的电池单体200均可放置于该电池仓110内实现充电需求。其次,电池仓110形成为前侧和顶侧均开口的半封闭仓结构,也便于单体电池200的安装和拆卸操作。
请参照附图2至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200包括电池壳210、设于电池壳210的端部上的第一充放电接口220和第二充放电接口230。请参照附图2,电池仓110的内侧壁上设有充电输出接口150,其中,第一充放电接口220和第二充放电接口230可以为相同类型的接口,将电池单体200安装于电池仓100内进行充电时,可选择第一充放电接口220和第二充放电接口230的其中任一与电池仓110的充电输出接口150连接,而另一可用于与第二用电设备连接,以实现电池单体200在接收储能电源充电的同时,对第二用电设备进行充电,其中,第二用电设备可以包括可使用电池单体200作为充电电源的电子设备并以有线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中,第一充放电接口220和第二充放电接口230设置为相同类型的接口,也便于将电池单体200安装于电池仓110内时,无需严格区分两个接口来选择电池单体200的装配方向,避免安装失误,简化安装操作。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附图1,电池仓110的深度小于电池单体200的高度,示例性地,电池单体200中的第一充放电接口220与充电输出接口150连接以使储能电源给电池单体200充电,第二充放电接口230凸出于电池仓110与第二用电设备供电连接以向第二用电设备供电,从而可以扩充储能电源的充电输出接口,增强用户体验。示例性地,第二用电设备在储能电源上所有合适的充电口被占用时,第二用电设备可以与电池单体200的第二充放电接口230电连接,如此电池单体200可以给第二用电设备供电,当然,此时电池单体200自身是否需要充电,可以合理设置。
请参照附图3,电池仓110于沿长度方向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扣合槽120,请结合参照附图4,电池壳210侧壁上设置有凸起240;凸起240用于与扣合槽120配合,将电池单体200装设于电池仓110内。
示例性地,扣合槽120包括对称地设置于电池仓110相对两侧的内侧壁上的第一扣合槽和第二扣合槽,凸起240包括分别设于电池壳210相对两侧的侧壁上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需进一步说明的是,在电池壳210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可以对称地设置两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在将电池单体200装设于电池仓110的安装过程中,可以不用区分电池单体200的上下面,将电池单体200上的任意一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扣合在电池仓110上的第一扣合槽和第二扣合槽。
请参照附图3,扣合槽120包括沿电池仓110的深度方向叠置设置的开口段121和滑动段122,滑动段122的长度大于开口段121;在将电池单体200装设于电池仓110的安装状态下,扣合槽120供凸起240从开口段121进入滑动段122内,并沿滑动段122滑动至卡设于滑动段122的末端。其中,通过将扣合槽120设置为供凸起240从开口段121滑入后再卡设于滑动段122内的结构形式,此时,当需要将电池单体200从电池仓110内拆卸下来时,需提供特定方向的外力使得凸起240从滑动段122、开口段121内依序退出,避免在非拆卸的外力下电池单体200从电池仓110内松脱,从而提升电池单体200的安装稳定性。
示例性地,滑动段122包括靠近电池仓110前侧开口的第一端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滑动段122从第一端到第二端呈朝逐渐靠近电池仓110底侧的方向延伸的倾斜状态,凸起240的底部设置有与滑动段122相适配的导向斜面,倾斜状态的滑动段122的设置,可以对凸起240从滑动段122的第一端滑动至第二端起到导引作用,且同时可以对防止在非拆卸的外力下凸起240反向退出滑动段122起到限制作用,有利于提升电池单体200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滑动段122的末端形成为与凸起240的形状、尺寸相匹配的止挡部123,止挡部123远离开口段121的末端形成止挡壁,该止挡壁用于在进行电池单体200装设于电池仓110的过程中,在凸起240完全扣合在相应扣合槽120中之后,阻止凸起240在滑动段122内进一步地移动,从而实现电池单体200稳定装设于电池仓110一预定的合适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段121的长度大于凸起240的宽度,便于凸起240更方便地进入开口段121内或从开口段121内退出,且允许凸出240在扣合槽120内有一定的装配位置误差,从而提高电池单体200与电池仓110两者的装配效率。
在将电池单体200装设于电池仓110的过程中,先将电池单体200设有第一充放电接口220和第二充放电接口230的一端朝向电池仓110设有充电输出口150的方向,接着将电池单体200的凸起240与扣合槽120的开口段121对齐,向下按压,使得凸起240从开口段121进入滑动段122内,再朝着充电输出口150的方向给电池单体200施加外力,使得凸起240沿滑动段122滑动至卡滑动段122的末端,同时使得电池单体200的第一充放电接口220和第二充放电接口230与电池仓110的充电输出口150电连接,从而使得电池单体200装设于电池仓110内进行充电;在将电池单体200从电池仓110内分离的过程中,朝着远离充电输出口150的方向给电池单体200施加外力,使得电池单体200的第一充放电接口220和第二充放电接口230与电池仓110的充电输出口150分离,结束电池仓110对电池单体200的充电,同时使得凸起240沿滑动段122向开口段121滑动,当凸起240滑动至开口段121下方时,向上提起电池单体200,使得凸起240从扣合槽120内退出,从而使得电池单体200从电池仓110内分离。
请再次参照附图1,壳体100的主视面上设置有直流输出接口130和/或交流输出接口140,主视面为用户使用频率较高的一面,在使用时一般面向用户。
示例性地,直流输出接口13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直流输出接口130可以是但不限于USB接口、Type-C接口、Lightning接口、点烟器接口;交流输出接口14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交流输出接口140可以是但不限于两孔插座、三孔插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准。

Claims (10)

1.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电池仓,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面;所述电池仓为从所述壳体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前侧和顶侧均开口的半封闭仓结构;
电池单体,可拆卸地收容于所述电池仓内;
其中,所述储能电源用于给所述电池单体充电;所述电池单体能够与所述储能电源分离地供电于第一用电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电池壳、及设于所述电池壳的端部上的第一充放电接口和第二充放电接口;
所述电池仓的深度小于所述电池单体的高度,所述电池仓的内侧壁上设有充电输出接口,所述电池单体中的所述第一充放电接口与所述充电输出接口连接以使所述储能电源给所述电池单体充电,所述第二充放电接口凸出于所述电池仓与第二用电设备连接以向第二用电设备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于沿长度方向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扣合槽,所述电池壳侧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与所述扣合槽配合,将所述电池单体装设于所述电池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槽包括沿所述电池仓的深度方向叠置设置的开口段和滑动段,所述滑动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开口段;
在将所述电池单体装设于所述电池仓的安装状态下,所述扣合槽供所述凸起从所述开口段进入所述滑动段内,并沿所述滑动段滑动至卡设于所述滑动段的末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段包括靠近所述电池仓前侧的开口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滑动段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呈朝逐渐靠近所述电池仓底侧的方向延伸的倾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段相适配的导向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段的末端形成为与所述凸起的形状、尺寸相匹配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远离所述开口段的末端形成止挡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凸起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槽包括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相对两侧的内侧壁上的第一扣合槽和第二扣合槽,所述凸起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电池壳相对两侧的侧壁上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主视面上设置有直流输出接口和/或交流输出接口。
CN202321009384.4U 2023-04-26 2023-04-26 储能电源 Active CN219980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9384.4U CN219980461U (zh) 2023-04-26 2023-04-26 储能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9384.4U CN219980461U (zh) 2023-04-26 2023-04-26 储能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0461U true CN219980461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9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9384.4U Active CN219980461U (zh) 2023-04-26 2023-04-26 储能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04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9726B2 (en) Adapter and power tool system
US20240195000A1 (en) Energy storage power supply and energy storage device
KR101243480B1 (ko) 인버터
CN218548687U (zh) 一种充电器及充电系统
CN114156984B (zh) 一种通用移动电源
WO2011150381A2 (en) Power module for portable devices
CN210082979U (zh) 具有车车互联功能的新型充电桩及其电源接头
CN219980461U (zh) 储能电源
CN114498889A (zh) 一种便携式光储充电电源箱
CN212517669U (zh) 兼作手机支架的插座
CN219018500U (zh) 储能电源
CN212909012U (zh) 一种电源系统
CN212543458U (zh) 一种快充电源盒
CN220884080U (zh) 一种电池仓组件及换电柜
CN220842227U (zh) 一种定位导向机构及换电柜
CN218117508U (zh) 后锁盒供电装置及具有它的后锁盒
CN221080270U (zh) 一种充放电异口的锂电池
CN212627196U (zh) 移动电源共享装置及其移动电源
CN216720947U (zh) 一种充放电拓展结构及电源装置
CN220984989U (zh) 一种锂电池插拔充电结构及锂电池及换电柜
CN221057475U (zh) 一种锂电池
CN221487394U (zh) 一种具有移动电源功能的充电座
CN221380542U (zh) 一种可串联充电的充电仓
CN117477363A (zh) 一种储能设备
CN217427745U (zh) 多功能无线充电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4, 101, Shangzh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380 Guangming Avenue, Tangwei Community, Fenghu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uineng time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3rd floor, No.5, huidebao Industrial Park, No.11, second industrial zone, Baihua community, Guangmi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uineng time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