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9879U - 模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模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9879U
CN219979879U CN202320399159.XU CN202320399159U CN219979879U CN 219979879 U CN219979879 U CN 219979879U CN 202320399159 U CN202320399159 U CN 202320399159U CN 219979879 U CN219979879 U CN 219979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module connector
face
wire grooves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991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贤昌
游正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9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9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组连接器,用于提供复数缆线的配置以及提供该些缆线与电路板间的电性连接。模组连接器包含:座体以及传输线连接组件。座体界定有一板端插接槽、复数个第一线槽、复数个第二线槽及一线端插接槽。第一线槽与第二线槽是于该座体中间位置交会连通。第一线槽的延伸方向是实质上垂直于第二线槽的延伸方向。传输线连接组件包括复数端子及一插头,各该端子的一端是配置于该插头内并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由此,模组连接器适用多种走线方向的配置,进而让使用者可依据实际需求来灵活地使用这些线槽,可靠度与适用性得以被提高。

Description

模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对板(Wire to Board,WTB)的连接器,特别的是关于一种用于光源模组的模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线对板连接器对缆线的线端部与电路板的板端部提供对应的连接部位,以稳固线端部与板端部,并建立缆线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路径。这些缆线用来串接电子装置内的各个电路区块,以使来自电路板的电讯号及/或电源可被传输至对应的电路区块中。
举例来说,在以发光二极体作为背光光源的薄型化显示器中,背光模组内的各个发光区的控制电路就需要通过对应的缆线来电性连接电路板,以接收来自该电路板的电讯号及/或电源。然而,在薄型化的要求下,显示器内部容置空间越趋局促,这也使得各种显示器内部的容置空间各有其最佳化的相异设计。
因此,基于各种电子装置的内部容置空间的差异化设计,缆线的走线路径就会被灵活地配置,以尽可能地节省内部使用空间。然而,这导致连接器需要依据各种电子装置的设计而对应地特规化,以顺应缆线的走线路径,也同时导致了连接器制作成本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使模组连接器可适用于多个缆线走线路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高模组连接器在连接上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减少模组连接器的零件数量。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模组连接器,该模组连接器是用于提供复数缆线的配置以及提供该复数缆线与一电路板间的电性连接,该模组连接器包含:一座体以及一传输线连接组件。该座体是界定有一板端插接槽、复数个第一线槽、复数个第二线槽及与该板端插接槽电性连接的一线端插接槽,用于供该电路板是一板插接器插接的该板端插接槽是位于该座体的一第一面上,该复数第一线槽与该复数第二线槽是位于该座体相邻于该第一面的一第二面上,且该复数第一线槽与该复数第二线槽是于该座体中间位置交会连通,该复数等第一线槽的延伸方向是实质上垂直于该复数第二线槽的延伸方向。该传输线连接组件包括复数端子及一插头,各该端子的一端是电性连接对应的该缆线,各该端子的另一端是配置于该插头内并基于该插头对该线端插接槽的插接而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该复数第一线槽及该等第二线槽是用于提供该复数缆线邻近该插头的一前段部的选择性容置。
因此,由于模组连接器上用来容置缆线的第一线槽与第二线槽具有着相异的延伸方向,适用多种走线方向的配置,进而让使用者可依据实际需求来灵活地使用这些线槽。根本上来说,模组连接器的使用范围得以被扩展,单一种模组连接器即能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装置内,从而降低了模组连接器的制作成本。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传输线连接组件中的端子的使用、模组连接器的座体的设计也都可进一步使模组连接器有更好的稳定性与更低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的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连接电路板及缆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配置缆线的一态样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配置缆线的另一态样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组装于外部板体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与外部板体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组装于外部板体时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中传输线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的部分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连接有缆线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连接有缆线于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连接有缆线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中传输线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模组连接器
100 座体
100A 第一面
100B 第二面
100C 第三面
100D 第四面
100E 侧面
100F 侧面
110 板端插接槽
120 第一线槽
130 第二线槽
140 线端插接槽
140’ 线端插接槽
140” 线端插接槽
141 对位凹口
150 安装部
151 凹槽
152 卡扣臂
153 扣合端
154 架桥部
160 阶状部
161 理线柱
170 引线槽
180 限位挡墙
181 限位坡面
190 干涉凸条
2 缆线
200 传输线连接组件
210 端子
211 插接部
212 卯线部
220 插头
221 对位凸块
3 电路板
31 板插接器
4 外部板体
41 组装窗口
C 中间位置
D 宽度
X 方向
Y 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于本实用新型中,是使用「一」或「一个」来描述本文所述的单元、元件和组件。此举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且对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提供一般性的意义。因此,除非很明显地另指他意,否则此种描述应理解为包括一个、至少一个,且单数也同时包括复数。
于本实用新型中,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类似用语意欲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物。举例而言,含有复数要件的一元件、结构、制品或装置不仅限于本文所列出的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但却是该元件、结构、制品或装置通常固有的其他要件。除此之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说明,用语「或」是指涵括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
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第一」或「第二」等类似序数的用语,是用以区分或指关联于相同或类似的要件或特征,且不必然隐含此等要件或特征在空间上的顺序。应了解的是,在某些情况或配置下,序数用语是可交换使用而不影响本文揭露的或相关联的实施例。
在本文中,以空间相关的用语(例如:上方、之上、下方、之下、左、右等类似用语)描述一个要件或特征相对于另外的(一个或多个)要件或(一个或多个)特征的关系。这些空间相关的用语意在涵盖除了图式中所绘示的各要件或特征的朝向之外的其他不同朝向。这些要件或特征能以其他方式来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朝向),则其中所使用的空间相关用语也将依转向后的方位来解释。
在本文中,「大约」、「约」、「近似」、「实质上」或「基本上」的用语通常应指「给定值的任何近似值」或「给定范围的任何近似值」。其中,这些近似值会根据所关联的领域而变化,并且其变化范围应与本技术领域中具通常知识者所理解的最广泛的解释相一致,以涵盖类似的实施和基于这样变化下的所有修改。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常应指「给定值」或「给定范围」的百分之二十以内,进一步为百分之十以内,更进一步为百分之五以内。本文给出的数值量是近似的,表示如果未明确说明则可以推断出这些数量值属于「大约」、「约」、「近似」、「实质上」或「基本上」的范畴,或者意味着包括其他近似值。
请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的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连接电路板及缆线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配置缆线的一态样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配置缆线的另一态样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1是可提供缆线2的配置以及提供缆线2与一电路板3间的电性连接,例如应用于液晶面板显示器中多组的发光二极体模组之间的排线(由多条缆线并排形成)中形成背光模组单元,通过模组连接器将电源或讯号经由排线传递至多组的发光二极体模组。
模组连接器1主要包含座体100及传输线连接组件200。
座体100是界定有一板端插接槽110、复数第一线槽120、复数第二线槽130及与板端插接槽110电性连接的一线端插接槽140,用于供电路板3的一板插接器31(图4)插接的板端插接槽110是位于座体100的一第一面100A上,第一线槽120与第二线槽130是位于座体100相邻于第一面100A的一第二面100B上。
一并参考图1与图2,座体100是大致上呈现具有六面体的矩形立方体,其是可模制一体成型或由复数模组组装形成。为了便于配合图式来说明,作为示例性地,座体100具有较大面积且彼此相邻的四个表面是分别为第一面100A、第二面100B、第三面100C及第四面100D,座体100二侧是面积较小的侧面100E,100F。其中,板端插接槽110是位于座体100的第一面100A上,第一线槽120及第二线槽130是位于座体100的第二面100B上,第一面100A与第二面100B是相邻。
第一线槽120与第二线槽130是于座体100中间位置C交会连通,第一线槽120的延伸方向是实质上垂直于第二线槽130的延伸方向。如图所示,第一线槽120与第二线槽130以两个方向(X,Y方向)延伸横跨于座体100的第二面100B上,且第一线槽120与第二线槽130在中间位置C交会连通而形成格子状布局。
第一线槽120沿X方向贯通在座体100的第二面100B上,故于第一面100A与第二面100B相连的边缘及第二面100B与第三面100C相连的边缘是可见第一线槽120贯通而形成的凹口,类似地,第二线槽130沿Y方向贯通在座体100的第二面100B上,故于第二面100B与二侧面100E,100F相连的边缘是可见第二线槽130贯通而形成的凹口。
传输线连接组件200包括复数端子210及一插头220,各该端子210的一端是电性连接对应的缆线2,各该端子210的另一端是配置于插头220内并基于插头220对线端插接槽140的插接而与电路板3电性连接。
座体100的第一线槽120及第二线槽130是用于提供缆线2邻近插头220的一前段部的选择性容置。具体而言,传输线连接组件200的插头220插接于线端插接槽140后,所连接的缆线2是可选择地容置在第一线槽120与第二线槽130的其中一者当中,由此可依据配线方向的需求,使得缆线2可从座体100中沿着X方向出线(图5)或沿Y方向出线(图6)。
本实施例及图式中是以四条缆线2、四道第一线槽120与四道第二线槽130示例,然第一线槽120的数量与第二线槽130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其系依缆线后端电性连接点数量的配置、线路的布局及讯号传输的需求而变化。
据此,本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1系可提供缆线2二种出线方向的选择,而增进了配线及布局上的弹性及适用性。
请一并参照图7及图8,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组装于外部板体时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与外部板体的示意图。
座体100更包含有复数对安装部150,每对安装部150包括对应的二凹槽151及各别容置于对应的各凹槽中的二卡扣臂152,所述对应的二凹槽151配置在第一面100A及第三面100C上且贯通至第四面100D,每对安装部150中的各卡扣臂152的一底端系连接于座体100的第四面100D并分别朝向第二面100B延伸形成一扣合端153,以供对应扣合至一外部板体4上。图中是以二对安装部150作为示例。
外部板体4是可例如为用于组装固定模组连接器1的金属板体,外部板体4上形成有一部分或全部对应模组连接器1整体轮廓的组装窗口41,模组连接器1可容置于外部板体4的组装窗口41中并通过安装部150的扣合,而使模组连接器1固定于外部板体4上。
每对安装部150中,二卡扣臂152的扣合端153在其中一侧边是具有外形呈斜坡状的凸块,于不受力的状态下,二卡扣臂152的扣合端153之间的距离大于外部板体4的组装窗口41位在其扣合处的宽度D。
组装模组连接器1与外部板体4时,以座体100的第四面100D朝下的方向,将模组连接器1向下通过组装窗口41而固定于外部板体4上;拆卸模组连接器1与外部板体4时,是向内压押每对安装部150的二卡扣臂,使二卡扣臂152的扣合端153彼此靠近直到彼此的距离小于外部板体4的组装窗口41位在其扣合处的宽度D,进而可使座体100脱离外部板体4。
本实施例的每对安装部150中,二卡扣臂152的底端连接于座体100的第四面100D而形成了架桥部154,即架桥部154形成在座体100的底部。一般而言,模组连接器1、缆线2、外部板体4等这些零部件所整合的一个整体组件在被退出整个背光模组单元时,操作上主要的施力往往会作用于模组连接器1的座体100的底部,由于本实施例中将架桥部154配置在座体100的底部,可使模组连接器1在被施力的过程中不易自外部板体4上脱离,也进一步可使电路板3的板插接器31不易自模组连接器1的板端插接槽110中脱离断开。
请一并参照图1、图2与图9,图9系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组装于外部板体时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座体可包含配置于二侧的二限位挡墙180,各限位挡墙180具有用于与外部板体4产生干涉的一限位坡面181,当模组连接器1安装容置于外部板体4的组装窗口41后,在座体100的左右二侧与外部板体4之间有些微的结构干涉而有紧迫的效果,用以增进模组连接器1与外部板体4之间的限位稳定性。
请一并参照图2与图8,座体100可包含配置于第三面100C上的一干涉凸条190,干涉凸条190是自邻近第四面100D的边缘处朝第二面100B的方向延伸,即干涉凸条190在第三面100C上延伸至座体100的底部,如图8所示,外部板体4的组装窗口41具有与干涉凸条190对应的形状,用以使组装窗口41与座体100的轮廓之间在组装上具有方向性,以确保组装过程中的安装正确性。
请一并参照图1、图2、图4与图10,图10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中传输线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座体100的线端插接槽140的侧壁面上可具有一对位凹口141,并传输线连接组件200的插头220上是具有对应对位凹口141的一对位凸块221,用以使插头220与线端插接槽140之间在插接时具有方向性,以确保组装过程中的安装正确性。换言之,由于线端插接槽140的另一侧壁面不具有可容纳对位凸块221的结构,使得插头220只能以对位凸块221对应对位凹口141的方向完成插接。其中,对位凸块221配置在插头220上的位置或延伸长度为满足下述条件的位置或尺寸:当安装方向不正确而使对位凸块221与座体的第二面100B产生干涉时,端子210接触不到线端插接槽140底部。由此,本实施例可具有提高安装正确性、防呆与降低元件损坏率的风险等优点。
请一并参照图11,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的部分放大剖面示意图。
在第一线槽120与第二线槽130的交会位置处是具有一阶状部160,阶状部160是具有相较于第一线槽120与第二线槽130的其他区域更深的槽深度,例如,阶状部160的槽深度是可为大于或等于二倍的缆线2宽度的度量,第一线槽120与第二线槽130的其他区域的槽深度是可为大约等于缆线2宽度的度量。由此,缆线2是可于阶状部160呈现交错与交叠配置的安排,而不会因为缆线2的交叠配置使得缆线2凸出于座体100的第二面100B。如此,本实施例克服了更加复杂的缆线2交错排列下所容易导致的缆线堆叠高度过高的情况,进而可使得出线点位设计更加弹性。
此外,座体100还可包含配置于第一线槽120与第二线槽130交会位置处的复数理线柱161,理线柱161配置在相邻的第一线槽120之间或在相邻的第二线槽130之间,且在这些理线柱161当中,位于座体100的第二面100B中间位置者,是具有较短的柱高。理线柱161可提供缆线2转弯时的支撑及不同缆线2之间的区隔。
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线端插接槽140配置于座体100的第二面100B上邻近第一线槽120与第二线槽130交会位置处,即线端插接槽140是位于座体100之第二面100B上邻近中间位置C处,缆线2的一端连接于插头220后选择性地容置于第一线槽120或第二线槽130中,并自模组连接器1出线。
请参照图12及13,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连接有缆线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连接有缆线于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线端插接槽140’配置于座体100的第四面100D上。以座体100的第四面100D朝下的方向来说,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2的传输线连接组件为下插式,即传输线连接组件由下往上插置于线端插接槽140’中。
座体100还可包含有配置于第三面100C的复数引线槽170,用以容置绕经第三面100C的缆线2,以引导缆线2绕线的路径,增进组装时的方便性。引线槽170的数量对应于所需缆线2的数量。
请参照图14,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连接有缆线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线端插接槽140”配置于座体100的第三面100C上,即线端插接槽140”与板端插接槽110位在座体100的相反的两面上。以座体100的第四面100D朝下的方向来说,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2的传输线连接组件为侧插式,即传输线连接组件由侧向插置于线端插接槽140”中。
请参照图15,其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中传输线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传输线连接组件200的各该端子210具有通过一金属片体反折而成的一插接部211,并于端子210另一端弯折形成一卯线部212以连接缆线2。具体而言,以具有单一厚度的金属片体反折而迭合形成符合线端插接槽内电性接口尺寸规范的插接部211(可直接插至板插接器31,省去中间用来连接板插接器31与缆线2的多个金属片体连接部),并于另一端弯折形成可供卯线结合缆线2的卯线部212。由此,只需要单一个模具来制作成形单一厚度的金属片体,再加工形成插接部211与卯线部212,而可取代习知需要三套模具(用来形成中间的四片金属片体连接部,其中两片同型式,以及一片左形式与一片右形式,共三种)来形成左中右端子的方式,进而节省制造成本与便于零件种类控管。
综上所述,由于上述实施例的模组连接器上用来容置缆线的第一线槽与第二线槽具有着相异的延伸方向,适用多种走线方向的配置,进而让使用者可依据实际需求来灵活地使用这些线槽。根本上来说,模组连接器的使用范围得以被扩展,单一种模组连接器即能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装置内,从而降低了模组连接器的制作成本。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传输线连接组件中的端子的使用、模组连接器的座体的设计也都可进一步使模组连接器有更好的稳定性与更低的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然熟习本项技术者应理解的是,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举凡与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模组连接器,是用于提供复数缆线的配置以及提供所述复数缆线与一电路板间的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连接器包含:
一座体,是界定有一板端插接槽、复数第一线槽、复数第二线槽及与所述板端插接槽电性连接的一线端插接槽,用于供所述电路板的一板插接器插接的所述板端插接槽是位于所述座体的一第一面上,所述复数第一线槽与所述复数第二线槽是位于所述座体相邻于所述第一面的一第二面上,且所述复数第一线槽与所述复数第二线槽是于所述座体中间位置交会连通,所述复数第一线槽的延伸方向是实质上垂直于所述复数第二线槽的延伸方向;以及
一传输线连接组件,包括复数端子及一插头,各所述端子的一端是电性连接对应的所述复数缆线,各所述端子的另一端是配置于所述插头内并基于所述插头对所述线端插接槽的插接而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复数第一线槽及所述复数第二线槽是用于提供所述复数缆线邻近所述插头的一前段部的选择性容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座体更包含有复数对安装部,每对所述安装部包括对应的二凹槽及各分别容置于对应的各所述凹槽中的二卡扣臂,所述对应的二凹槽配置在所述第一面及相反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三面上且贯通至相反于所述第二面的一第四面,每对所述安装部中的各所述卡扣臂的一底端是连接于所述座体的所述第四面并分别朝向所述第二面延伸形成一扣合端,以供对应扣合至一外部板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复数第一线槽与所述复数第二线槽的交会位置处是具有一阶状部,所述阶状部是具有相较于所述复数第一线槽与所述复数第二线槽的其他区域更深的槽深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座体更包含配置于所述复数第一线槽与所述复数第二线槽交会位置处的复数理线柱,各所述理线柱配置在相邻的所述复数第一线槽之间或在相邻的所述复数第二线槽之间,所述复数理线柱中位于中间位置者是具有较短的柱高。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座体更包含配置于二侧的二限位挡墙,各所述限位挡墙具有用于与所述外部板体产生干涉的一限位坡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座体更包含配置于第三面上的一干涉凸条,所述干涉凸条是自邻近所述第四面的边缘处朝所述第二面的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座体的所述线端插接槽的侧壁面上是具有一对位凹口,并所述传输线连接组件的所述插头上是具有对应所述对位凹口的一对位凸块。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传输线连接组件的各所述端子是具有通过一金属片体反折而成的一插接部。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线端插接槽是配置于所述座体的所述第二面上邻近所述复数第一线槽与所述复数第二线槽交会位置处。
10.如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线端插接槽是配置于所述座体的所述第四面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座体更包含有配置于所述第三面的复数引线槽,用以容置绕经所述第三面的所述复数缆线。
12.如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线端插接槽是配置于所述座体的所述第三面上。
CN202320399159.XU 2022-12-08 2023-03-06 模组连接器 Active CN21997987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3605U TWM643990U (zh) 2022-12-08 2022-12-08 模組連接器
TW111213605 2022-12-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9879U true CN219979879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148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99159.XU Active CN219979879U (zh) 2022-12-08 2023-03-06 模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9879U (zh)
TW (1) TWM64399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3990U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85282U (zh) 端子总成以及电连接器
US7255607B1 (en) Compati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37550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circuit boards therein
US7137849B2 (en) Connector
US821598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liable connection between LED device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10381776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improved latch member having a shorter length
US9673546B2 (en) Cable holding member,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connector device, flat cable
CN112952423B (zh) 一种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10571555A (zh)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JP4623735B2 (ja) コネクタ
US5779498A (en) Flat cable connector
KR101452626B1 (ko) 회로기판 수직 접속용 커넥터 조립체
CN212908258U (zh) 电连接器及控制器组件
US6776652B2 (en) Connector device and connector
CN219979879U (zh) 模组连接器
EP0662734B1 (en) Circuit 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1046855B1 (ko) 중계 접속 회로 및 중계 커넥터
EP0171985B1 (en) Improvements in stacking connectors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i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ies employing stacking connectors
EP3522305B1 (en) On-board diagnostic system connector terminal and on-board diagnostic system
JP2002305063A (ja) 導体配索構造及び該構造を用いた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US9867303B1 (en) Modular circuit device
CN212783906U (zh) 板对线连接器
CN2390304Y (zh) 组合式连接器
EP433666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CN219979993U (zh) 连接线组及其连接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