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4698U -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4698U
CN219974698U CN202320640611.7U CN202320640611U CN219974698U CN 219974698 U CN219974698 U CN 219974698U CN 202320640611 U CN202320640611 U CN 202320640611U CN 219974698 U CN219974698 U CN 219974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bin cover
cover
cabin
hub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406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华成
胡静辉
任锦诗
孙怀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ungang Dongdi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yungang Dongd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yungang Dongdi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yungang Dongd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406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4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4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4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风力发电机领域,具体为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包括塔筒,固定在塔筒上的机舱罩和安装在机舱罩上的轮毂罩,所述机舱罩内设有发电机,发电机通过转轴连接轮毂罩内的风机叶片,机舱罩顶部设有第一引风机构,机舱罩1底部设有第二引风机构,机舱罩远离轮毂罩的一端设有多个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上设有第一滤网,所述排风口外侧设有防护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引风机构和第二引风机构主动将外界气流引入机舱罩内部,加强机舱罩内部的空气流动,加快了热量交换速度,提高了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机械功带动转子旋转,最终输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风机发电机通常由塔筒、机舱罩、发电机、风机叶片、轮毂罩和其他部件组成,其中发电机、齿轮箱、变频器和其他辅助设备均安装在机舱罩内,在工作状态下通常会产生大量热量,热量在机舱罩内积累会严重影响机舱罩内各器件的状态和寿命。
目前针对机舱罩散热多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通过在机舱罩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内外温差在机舱罩内形成空气流动来将机舱罩内的热量导出,但这种散热方式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当高温天气时,机舱罩内外温度差变小,自然吸风速度减缓,散热效果变差,机舱罩内持续高温会影响各部件的工作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包括塔筒,固定在塔筒上的机舱罩和安装在机舱罩上的轮毂罩,机舱罩内设有发电机,发电机上连接有转轴,转轴伸入轮毂罩内并连接有风机叶片,机舱罩顶部设有第一引风机构,机舱罩底部设有第二引风机构,机舱罩远离轮毂罩的一端设有多个排风口,排风口均处于靠上的位置,排风口上设有第一滤网,排风口外侧设有防护板,第一引风机构和第二引风机构将外部气流导入机舱罩内部,使机舱罩内部形成空气流动并将热能从排风口排出,防护板避免雨水等外界物质从排风口进入机舱罩内部,第一滤网进一步过滤外界灰尘等防护板无法阻隔的物质。
进一步地,第一引风机构包括引风筒和安装在引风筒顶部的遮挡板,引风筒侧壁顶端对称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二滤网,引风筒内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上连接有第一风扇;引风筒底部设有下挡板,下挡板中间开口并连接有引风管,引风管固定在机舱罩内腔顶部,引风管设有多个出气口。第一风扇将外部气流引入引风筒内,第二滤网将外界灰尘阻隔,下挡板避免气流直接进入机舱罩内部转而进入引风管内,通过引风管上设置的多个出气口,将气流分散引入机舱罩内的不同位置。
进一步地,遮挡板完全覆盖引风筒顶部且遮挡板最外侧向下弯曲,遮挡板的作用是避免雨水直接落入引风筒内,从而进入机舱罩内部。
进一步地,第二引风机构设置在机舱罩靠近轮毂罩一侧的下方,第二引风机构包括固定筒,固定筒底部设有第三滤网,固定筒内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连接有第二风扇,机舱罩与固定筒连接处设有网板。
进一步地,机舱罩与轮毂罩连接处设有多个通风口,机舱罩内的气流可经通风口进入轮毂罩内,也能对轮毂罩内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
进一步地,防护板朝向第一滤网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感应经排风口排出气流的温度,从而掌握机舱罩内的散热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机舱罩顶部设置第一引风机构,在机舱罩底部设置第二引风机构,能够无视机舱罩内外温差,稳定的将外部气流引入机舱罩内,第一引风机构和第二引风机构中的滤网能够有效阻隔空气中灰尘等杂质进入机舱罩内,防护板和遮挡板能够避免雨天雨水通过引风机构或排风口进入机舱罩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引风机构中设置了引风筒和引风管,引风筒底部设有下挡板,下挡板开口并与引风管相连,引风管上设有多个出气口,通过上述设置将第一引风机构引入的气流从引风管的各个出气口送入机舱罩内的不同位置,加速机舱罩内空气流动,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在机舱罩和轮毂罩连接处设置了多个通风口,机舱罩内气流经通风口进入轮毂罩内,与轮毂罩内的空气进行交换,对轮毂罩内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引风筒和引风管连接机构图;
图4为引风筒内部结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机舱罩、11-轮毂罩、12-发电机、13-转轴、14-风机叶片、2-第一引风机构、21-引风筒、211-第二滤网、212-第一连接杆、213-第一电机、214-第一风扇、215-下挡板、216-引风管、217-出气口、22-遮挡板、3-第二引风机构、31-固定筒、311-第三滤网、312-第二连接杆、313-第二电机、314-第二风扇、315-网板、4-第一滤网、5-防护板、51-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为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塔筒,固定在塔筒上的机舱罩1和安装在机舱罩上的轮毂罩11,机舱罩1内设有发电机12,发电机12上连接有转轴13,转轴13伸入轮毂罩12内并连接有风机叶片14,机舱罩1内还应包括齿轮箱、变频器及其他辅助、控制设备等会产生热量的设备,附图中并未给出。机舱罩1顶部设有第一引风机构2,机舱罩1底部设有第二引风机构3,机舱罩1远离轮毂罩2的一端设有多个排风口,排风口上设有第一滤网4,排风口外侧设有防护板5,防护板5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1,防护板5用于在雨雪天气阻拦雨雪通过排风口进入机舱罩内部,第一滤网4放置灰尘等控制中的杂质进入。本实施例中,第一引风机构2和第二引风机构3将机舱罩外部气流引入机舱罩内,主动在机舱罩内引起空气流动,形成热量交换,并将带有热量的气流从排风口排出,从而起到散热的作用,排风口排出的气流会吹在温度传感器51上,从而获得排出气流的温度,结合在机舱罩内的其他温度监控设备,即可掌握机舱罩内部散热效率,在散热效率不足时,可以加大引风机构的引风强度,以增强机舱罩内空气流动速率提升散热效率,当散热效率过剩时,可适当放缓引风机构的引风强度,以节约能源。
如图3-4所示,第一引风机构2设置于机舱罩1的顶部,包括引风筒21和安装在引风筒21顶部的遮挡板22,引风筒21侧壁顶端对称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二滤网211。遮挡板22完全覆盖引风筒21的顶部,并且遮挡板22外侧向下方弯曲,遮挡住凹槽。遮挡板22和第二滤网211的作用与防护板5和第一滤网4相同。
引风筒21内设有第一连接杆212,第一连接杆212上固定有第一电机213,第一电机213上连接有第一风扇214;引风筒21底部设有下挡板215,下挡板215中间开口并连接有引风管216,引风管216固定在机舱罩1内腔顶部,引风管216设有多个出气口217。第一引风机构2运行时,第一电机213驱动第一风扇214转动,将外部气流经凹槽引入引风筒内。引风筒21内的气流并不能直接进入机舱罩1内部,而是先进入引风管216,并通过引风管216上的各个出气口217进入机舱罩1的各个部位,根据机舱罩不同内部设施的分布情况,可以更改引风管216上出气口217的位置和数量,在加强机舱罩1内部空气流动的同时,做到针对性散热。
第二引风机构3设置在机舱罩1靠近轮毂罩2一侧的下方,第二引风机构3包括固定筒31,固定筒31底部设有第三滤网311,第三滤网311作用与第一滤网4和第二滤网211作用相同。固定筒31内设有第二连接杆312,第二连接杆312上固定有第二电机313,第二电机313上连接有第二风扇314,机舱罩1与固定筒31连接处设有网板315,网板315使机舱罩1与固定筒31空气流通的同时保证操作人员通行。第二引风机构3将气流从机舱罩1的底部引入,起到辅助空气流动的作用。
机舱罩1与轮毂罩2连接处设有多个通风口,轮毂在旋转时也会产生热量,机舱罩内的气流可经通风口进入轮毂罩内,也能对轮毂罩内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可在第二引风机构3添加引风管,并将引风管一部分的出气口通向机舱罩1与轮毂罩2连接处的通风口,以此加强轮毂罩2内的空气流动,加强轮毂罩2内的散热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塔筒,固定在塔筒上的机舱罩(1)和安装在机舱罩上的轮毂罩(11),所述机舱罩(1)内设有发电机(12),所述发电机(12)上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伸入轮毂罩(11)内并连接有风机叶片(14),所述机舱罩(1)顶部设有第一引风机构(2),机舱罩(1)底部设有第二引风机构(3),机舱罩(1)远离轮毂罩(11)的一端设有多个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上设有第一滤网(4),所述排风口外侧设有防护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风机构(2)包括引风筒(21)和安装在引风筒(21)顶部的遮挡板(22),所述引风筒(21)侧壁顶端对称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二滤网(211),所述引风筒(21)内设有第一连接杆(212),所述第一连接杆(212)上固定有第一电机(213),所述第一电机(213)上连接有第一风扇(214);所述引风筒(21)底部设有下挡板(215),下挡板(215)中间开口并连接有引风管(216),所述引风管(216)固定在机舱罩(1)内腔顶部,所述引风管(216)设有多个出气口(2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22)完全覆盖引风筒(21)顶部且遮挡板(22)外侧向下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风机构(3)设置在机舱罩(1)靠近轮毂罩(11)一侧的下方,所述第二引风机构(3)包括固定筒(31),所述固定筒(31)底部设有第三滤网(311),固定筒(31)内设有第二连接杆(312),所述第二连接杆(312)上固定有第二电机(313),所述第二电机(313)上连接有第二风扇(314),所述机舱罩(1)与固定筒(31)连接处设有网板(3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罩(1)与轮毂罩(11)连接处设有多个通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5)朝向第一滤网(4)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51)。
CN202320640611.7U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 Active CN219974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0611.7U CN219974698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0611.7U CN219974698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4698U true CN219974698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8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40611.7U Active CN219974698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46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65882A (zh) * 2023-11-20 2024-01-09 江苏携之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机舱罩散热装置
CN117365882B (zh) * 2023-11-20 2024-05-14 江苏携之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机舱罩散热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65882A (zh) * 2023-11-20 2024-01-09 江苏携之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机舱罩散热装置
CN117365882B (zh) * 2023-11-20 2024-05-14 江苏携之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机舱罩散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70058646A (ko) 발전기 냉각 시스템을 가진 풍력 터빈
WO2011096560A1 (ja) 風力発電装置
TWI382125B (zh) Wind power generation
CN108843524A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散热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08644074A (zh) 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机舱散热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10545027B (zh) 一种具有散热风路的led开关电源
JP6650318B2 (ja) 風力発電装置
CN219974698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机舱罩散热结构
EP2623777A1 (en) Wind power generation apparatus
CN113285561A (zh) 一种带有气隙挡风环的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1400214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US8039985B2 (en) Wind turbine
CN208918927U (zh) 一种电机顶驱风机散热装置
CN219711732U (zh) 一种高效散热装置
CN215499820U (zh) 一种散热良好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终端
CN205025698U (zh) 风力发电机组的散热系统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06117385U (zh) 高效风冷电机
CN219932357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风力发电机
CN218162004U (zh) 一种具有防潮效果的节能型电机
CN218102118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变压器防护柜
CN218760261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冷却结构
CN217362766U (zh) 一种应用于塔式起重机的自扇冷式回转变频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13631114U (zh) 一种机械设备生产散热装置
CN212231272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电机
CN213878942U (zh) 一种通风性能强的欧式箱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