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3556U - 一种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3556U
CN219963556U CN202223255653.3U CN202223255653U CN219963556U CN 219963556 U CN219963556 U CN 219963556U CN 202223255653 U CN202223255653 U CN 202223255653U CN 219963556 U CN219963556 U CN 219963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ball
cavity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556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名一
霍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spital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spital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spital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spital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iority to CN2022232556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3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3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35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包括:球体,设有腔室,所述球体上设有容量刻度;引流管,与所述球体上端连接,所述引流管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腔室连通;第一鸭嘴阀,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止流夹,连接于所述引流管;帽塞,与所述球体连接,所述帽塞进入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端面与所述腔室的底面衔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球体、引流管、止流夹、第一鸭嘴阀以及帽塞之间的配合,能够在挤压球体时防止液体通过第一开口并从引流管溅出,并且防止非待收集的积液通过引流管及第一鸭嘴阀进入腔室中,配合帽塞顶面与腔室底面衔接,进而提高通过容量刻度确定腔室中积液含量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15082904U公开了一种新型负压引流球,包括球囊,球囊的顶部连通有单向阀,单向阀的顶部连通有接头,接头的外壁上方插接有引流管,球囊的底部连通有竖管,竖管的底部连通有球阀,球囊的外壁加工有刻度。新型负压引流球,通过球囊、接头、圆管、弹簧、橡胶塞、配重套和盖体之间的配合,使得该新型负压引流球具有独立的排气结构,挤压球囊时,不会出现残留流体喷溅的情况,避免细菌感染和病毒传播的隐患
但上述现有技术中,在未进行积液收集时,非待收集积液的液体可能通过引流管、单向阀进入球囊内,并且竖管中通常含有积液,进而影响球囊中收集的积液含量的准确性。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球囊中含有非待收集积液以及竖管中含有积液导致腔室中收集积液的含量准确性有待提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其中,其包括:
球体,设有腔室,所述球体上端设有连通所述腔室的第一开口,所述球体下端设有连通所述腔室的第二开口,所述球体上设有容量刻度;
引流管,与所述球体上端连接,所述引流管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球体被挤压产生负压后,将所述引流管背离所述球体的一侧作用于积液,以使积液通过所述引流管进入所述球体的腔室;
第一鸭嘴阀,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在所述引流管作用于积液且所述球体被挤压时,所述第一鸭嘴阀阻止所述腔室中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
止流夹,连接于所述引流管;
帽塞,与所述球体连接,所述帽塞进入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端面与所述腔室的底面衔接。
所述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其中,所述球体侧上部设有第三开口,连通外界与所述腔室;所述球体上连接有连接塞,所述连接塞设于所述第三开口处。
所述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其中,还包括:第二鸭嘴阀,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处,以防止所述腔室中的积液在未受压力时流出所述第二开口。
所述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其中,所述第二开口处可连接抽吸装置,以将所述腔室中残留的积液抽出。
所述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其中,所述第二开口处可连接集液袋,以收集所述腔室中的积液。
所述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其中,所述帽塞包括:端盖;嵌块,设置于所述端盖,其中,所述嵌块可完全进入并堵塞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端盖与所述球体抵接。
所述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其中,所述止流夹内侧设有多个抵接块,多个所述抵接块夹紧所述引流管。
所述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其中,所述多个抵接块可与所述球体上端连接。
所述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其中,还包括:挂环,设于所述球体外壁,所述挂环靠近所述第三开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包括:球体,设有腔室,所述球体上设有容量刻度;引流管,与所述球体上端连接,所述引流管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腔室连通;第一鸭嘴阀,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止流夹,连接于所述引流管;帽塞,与所述球体连接,所述帽塞进入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端面与所述腔室的底面衔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球体、引流管、止流夹、第一鸭嘴阀以及帽塞之间的配合,能够在挤压球体时防止液体通过第一开口并从引流管溅出,并且防止非待收集的积液通过引流管及第一鸭嘴阀进入腔室中,配合帽塞顶面与腔室底面衔接,进而提高通过容量刻度确定腔室中积液含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中抽吸装置与引流球连接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球体;200-引流管;210-止流夹;300-帽塞;400-连接塞;501第一鸭嘴阀;502-第二鸭嘴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螺钉安装,也可以是卡扣安装;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还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如图1或图3所示,其包括:球体100,设有腔室,所述球体100上端设有连通所述腔室的第一开口,所述球体100下端设有连通所述腔室的第二开口,所述球体上设有容量刻度;引流管200,与所述球体100上端连接,所述引流管200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球体10被挤压产生负压后,将所述引流管200背离所述球体的一侧作用于积液,以使积液通过所述引流管200进入所述球体100的腔室;第一鸭嘴阀501,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在所述引流管200作用于积液且所述球体100被挤压时,所述第一鸭嘴阀501阻止所述腔室中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止流夹210,连接于所述引流管200;帽塞300,与所述球体100连接,所述帽塞300进入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端面与所述腔室的底面衔接。
具体地,球体100为硅胶材质,从而球体100被挤压变形后壳快速恢复原始状态,球体100上端设有接头,引流管200通过接头与球体100连接,帽塞300为橡胶材质,通过帽塞300防止腔室中的积液泄露;腔室的底面呈弧形,相应的,帽塞300的顶面呈弧状。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帽塞300顶面可设有缺口,该缺口与第二鸭嘴阀502接触,第二鸭嘴阀502与第二开口内壁连接,且第二鸭嘴阀502顶面与腔室底面平齐衔接,需要注意,第二鸭嘴阀502内可盛有液体的体积已知,从而第二鸭嘴阀502含有积液可忽略不计或者根据容量刻度显示的体积减去已知体积得到准确的积液含量。
需要说明的是,鸭嘴阀在内部无压力情况下,鸭嘴出口在本身弹性作用下合拢;随内部压力逐渐增加,鸭嘴出口逐渐增大,保持液体能在高流速下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的较佳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球体100、引流管200、止流夹210、第一鸭嘴阀501以及帽塞300之间的配合,能够在挤压球体时防止液体通过第一开口并从引流管溅出,并且防止非待收集的积液通过引流管及第一鸭嘴阀进入腔室中,配合帽塞顶面与腔室底面衔接,进而提高通过容量刻度确定腔室中积液含量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止流夹210内侧设有多个抵接块,多个所述抵接块夹紧所述引流管200。具体地,所述多个抵接块可与所述球体上端连接。进一步,抵接块设有三个。
也就是说,在不使用引流球时或者使用引流球后防止积液飞溅时,通过止流夹210的抵接块夹紧引流管200,从而使引流管200的内壁贴合,以防止外界液体进入腔室或腔室积液排出外界;在使用引流球作用于积液时,通过将止流夹210的三个抵接块夹持在接头位置,从而保持引流管200能够顺畅进入积液,并且位于接头处的止流夹210方便后续重新夹持引流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球体100侧上部设有第三开口,连通外界与所述腔室;所述球体100上连接有连接塞400,所述连接塞400设于所述第三开口处。
具体地,如图1或图3所示,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塞400处于塞紧状态,连接塞400打开以使第三开口将外界与腔室连通时,第三开口作为正压通气口,从而在球体100被挤压时腔室中的空气通过第三开口排出,与此同时第一鸭嘴阀501以及止流夹210防止腔室中的积液飞溅,且第一鸭嘴阀501闭合阻止腔室中的空气从第一开口排出,以防止空气作用于待收集积液部位。在球体100挤压完成后,将连接塞400重新塞紧第三开口,从而通过负压作用将待收集积液通过引流管200、第一鸭嘴阀501进入腔室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帽塞300包括:端盖;嵌块,设置于所述端盖,其中,所述嵌块可完全进入并堵塞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端盖与所述球体100抵接。具体地,嵌块顶面为弧面或带有缺口面,嵌块顶面与腔室底面衔接,以提高通过容量刻度确定腔室中收集的积液的含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第二鸭嘴阀502,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处,以防止所述腔室中的积液在未受压力时流出所述第二开口。
具体地,第二鸭嘴阀502稳定状态(第二鸭嘴阀502未开启状态,即鸭嘴出口未打开)下可盛有的液体体积已知,且嵌块顶面为缺口面,嵌块的缺口与第二鸭嘴阀502紧密贴合,并防止第二鸭嘴阀502开启,从而根据已知体积和容量刻度准确得到腔室中收集的积液的含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开口处可连接抽吸装置,以将所述腔室中残留的积液抽出。
具体地,抽吸装置可为注射器,进一步,在腔室中积液含量较少的情况下(如2毫升积液或残留积液),首先取出帽塞300和连接帽400,需要注意,球体100未被挤压状态下,腔室中积液平稳,此时积液无法通过第二鸭嘴阀502排出,需要挤压球体或通过注射器将腔室中的积液进行抽取;通过注射器的头部插入第二开口处,并与第二鸭嘴阀502相对,从而通过注射器向外抽取,以抽出量好的毫升数;抽取完成后无需重新将帽塞300塞入第二开口,可继续通过注射器进行抽取,从而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由于球体为硅胶材质,球体100下端突出部以及帽塞300均可向上方顶入,从而球体100外壁将帽塞300包裹住,以使球体100最下端的与帽塞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从而在不使用引流球或者积液收集完成时,将帽塞300以及球体100的突出部向上嵌入球体100外壁下方形成的容纳腔中,进而防止误触到帽盖,提高引流球的稳定性。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口处可连接集液袋,以收集所述腔室中的积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还包括:挂环,设于所述球体外壁,所述挂环靠近所述第三开口。具体地,第三开口与挂环呈九十度对应设置,以便通过挂环将引流球悬挂。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两个挂环将球体100进行挤压,并可通过两个挂环进行悬挂安装,以使容量刻度线处于水平状态,以提高得到的收集积液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创面的持续负压吸引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清楚坏死组织和渗液,加速肉芽组织的生长和增值,减少创面细菌感染率,进一步减轻创面组织水中,初始目的是用于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的愈合,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引流球密闭性好,负压均匀,且操作简单,以及减少污染环节,提高收集积液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包括:球体,设有腔室,所述球体上设有容量刻度;引流管,与所述球体上端连接,所述引流管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腔室连通;第一鸭嘴阀,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止流夹,连接于所述引流管;帽塞,与所述球体连接,所述帽塞进入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端面与所述腔室的底面衔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球体、引流管、止流夹、第一鸭嘴阀以及帽塞之间的配合,能够在挤压球体时防止液体通过第一开口并从引流管溅出,并且防止非待收集的积液通过引流管及第一鸭嘴阀进入腔室中,配合帽塞顶面与腔室底面衔接,进而提高通过容量刻度确定腔室中积液含量的准确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球体,设有腔室,所述球体上端设有连通所述腔室的第一开口,所述球体下端设有连通所述腔室的第二开口,所述球体上设有容量刻度;
引流管,与所述球体上端连接,所述引流管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球体被挤压产生负压后,将所述引流管背离所述球体的一侧作用于积液,以使积液通过所述引流管进入所述球体的腔室;
第一鸭嘴阀,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在所述引流管作用于积液且所述球体被挤压时,所述第一鸭嘴阀阻止所述腔室中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
止流夹,连接于所述引流管;
帽塞,与所述球体连接,所述帽塞进入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端面与所述腔室的底面衔接;
还包括:
第二鸭嘴阀,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处,以防止所述腔室中的积液在未受压力时流出所述第二开口;
所述第二鸭嘴阀的顶面与所述腔室底面平齐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侧上部设有第三开口,连通外界与所述腔室;
所述球体上连接有连接塞,所述连接塞设于所述第三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处可连接抽吸装置,以将所述腔室中残留的积液抽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处可连接集液袋,以收集所述腔室中的积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塞包括:
端盖;
嵌块,设置于所述端盖,
其中,所述嵌块可完全进入并堵塞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端盖与所述球体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流夹内侧设有多个抵接块,多个所述抵接块夹紧所述引流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抵接块可与所述球体上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挂环,设于所述球体外壁,所述挂环靠近所述第三开口。
CN202223255653.3U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 Active CN219963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5653.3U CN219963556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5653.3U CN219963556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3556U true CN219963556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90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55653.3U Active CN219963556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35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2020B (zh) 抽吸装置
CA1071492A (en) Underwater drainage device with dual collection chambers
AU623175B2 (en) Drainage device
GB2085732A (en) Administration set
CN219963556U (zh) 一种密闭防污染的负压引流球
CN211300000U (zh) 一种验血用采血瓶
WO2009052006A3 (en) Arterial blood filter
CN113180912A (zh) 用于超声乳化手术的积液盒
CN216652987U (zh) 排液引流装置
CN215126928U (zh) 一种精准控量的患者饮水杯
CN214121692U (zh) 一种简易的血液精密定量取样装置
CN220142284U (zh) 一种吸乳器
CN217548633U (zh) 一种防倒流伤口引流负压吸引器
CN213309771U (zh) 一种血液检测的采样管
CN212713484U (zh) 一种接触碟培养基灌装装置
CN216629279U (zh) 一种具有防进液功能的储液瓶
CN211382959U (zh) 一种负压引流器
KR20030059321A (ko) 배액 장치용 충진구
CN217219686U (zh) 一种引流测量收集器套装
CN216022339U (zh) 一种伤口负压球引流装置
CN216798414U (zh) 具有自动止血功能的药液过滤器
RU2731909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бора крови во время операции
JP7215059B2 (ja) 医療用吸引器具
CN215426443U (zh) 一种术后引流装置
CN217187183U (zh) 一种简易便携的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