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3363U - 一种滑块组件及腿部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滑块组件及腿部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3363U
CN219963363U CN202321701803.0U CN202321701803U CN219963363U CN 219963363 U CN219963363 U CN 219963363U CN 202321701803 U CN202321701803 U CN 202321701803U CN 219963363 U CN219963363 U CN 219963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liding
groove
seats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018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剑锋
汪洋洋
王凤昕
王硕
马新彤
高显
刘妙
郭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eig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eig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eig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eig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018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3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3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3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滑块组件及腿部支撑装置。滑块组件包括滑移座、球座和夹持调节组件,滑移座包括沿拼接两个滑座;球座包括两个拼接设置的半球座,每个半球座均具有半球槽,两个半球座的半球槽合围形成开口向上的球形凹槽,球形凹槽用于容纳转动球头,半球座与对应的滑座可拆卸连接;夹持调节组件用于带动两个滑座相对合拢,以使两个球座配合夹紧转动球头,及带动两个滑座相对张开,以使转动球头能够在球形凹槽内转动。腿部支撑装置包括上述滑块组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滑块组件和腿部支撑装置,能够提高骨支撑件转动调节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且提高腿部支撑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滑块组件及腿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块组件及腿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膝关节置换术可以解除膝关节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以及纠正膝关节畸形,以缓解或解决膝关节疾病。膝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需要被执行手术操作的膝关节的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均处于被托举的稳定位置以便于后续手术操作。
现有技术的下肢托举装置包括脚托机构、滑座、滑轨底板和手术床夹持器,脚托机构设置于滑移座上并用于托举患者腿部或脚部;滑轨底板上凸设有导轨,导轨两侧面均设置滑槽,以供滑座来回滑动;滑轨底板通过手术床夹持器滑动安装于手术床侧部的横梁上。脚托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球头,滑块包括固定滑块和活动滑块,固定滑块和活动滑块均开设有半球槽,半球槽配合形成有球形凹槽,球头转动安装于球形凹槽中,且固定滑块和活动滑块可以配合夹紧球头。
现有技术提供的下肢托举装置,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保持脚托机构固定,即固定滑座和活动滑座需要夹紧球头,以避免球头转动,但是由于加工精度或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导致球型凹槽的槽壁与球头的形状匹配性不高,使得对球头的夹持紧密性难以保证,从而导致脚托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晃动,影响下至托举装置的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而影响手术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块组件,以提高对转动球头的夹持可靠性和稳固性,提高滑块组件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腿部支撑装置,以提高对患者腿部的支撑稳定性和支撑可靠性,提高手术精度和手术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滑块组件,包括:
滑移座,所述滑移座的底部贯通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座包括沿第一水平方向拼接两个滑座,两个所述滑座相对的一面分别开设有安装凹槽;
球座,包括两个拼接设置的半球座,两个所述半球座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凹槽中,每个所述半球座均具有半球槽,两个所述半球座的半球槽合围形成开口向上的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凹槽用于容纳转动球头,所述半球座与对应的所述滑座可拆卸连接;
夹持调节组件,用于带动两个所述滑座相对合拢,以使两个所述球座配合夹紧所述转动球头,及带动两个所述滑座相对张开,以使所述转动球头能够在所述球形凹槽内转动。
作为一种滑块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半球座的硬度高于所述滑座的硬度;
和/或,所述半球座朝向另一所述半球座的一侧面与对应所述滑座的侧面平齐;
和/或,所述半球座的上端面与所述滑座的上端面平齐。
作为一种滑块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当所述球座配合夹紧所述转动球头时,两个所述半球座相对且间隔设置;
和/或,所述球形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由所述半球座合围形成,所述滑移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上下正对连通。
作为一种滑块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半球座均包括沿第二水平方向拼接设置的两个子球座,每个所述子球座均具有子球槽,两个所述子球槽拼接形成所述半球槽,每个所述子球座均与对应的所述滑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安装于同一所述滑座的两个所述子球座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滑块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滑座分别为固定滑座和活动滑座,所述固定滑座的下端开设有所述滑移槽,所述固定滑座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活动滑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夹持调节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滑座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滑座。
作为一种滑块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调节组件包括:
锁固座,能绕竖直方向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活动滑座内部,所述锁固座具有内螺纹孔;
夹持调节杆,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且活动穿过所述固定滑座,所述夹持调节杆的第一端螺纹旋拧于所述内螺纹孔,所述夹持调节杆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固定滑座远离所述活动滑座的一侧;
调节手柄,连接于夹持调节杆的第二端,用于带动所述夹持调节杆动作,以使所述夹持调节杆带动所述锁固座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滑座动作。
作为一种滑块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手柄的第一端与所述夹持调节杆的第二端通过安装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调节手柄能绕安装轴的轴线转动,以拉动所述夹持调节杆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移动。
作为一种滑块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调节杆的外侧套设有抵压座,所述抵压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滑座,所述抵压座背离所述固定滑座的一侧开设有抵压凹槽;
所述调节手柄的第一端具有抵压曲面,所述抵压曲面与所述安装轴轴线之间的间距由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所述抵压曲面用于与所述抵压凹槽抵接。
作为一种滑块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手柄包括相连的转动连接部和手柄部,所述转动连接部同轴套设在所述夹持调节杆的第二端,所述转动连接部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手柄部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手柄部能带动所述夹持调节杆转动。
一种腿部支撑装置,包括骨支撑总成,所述骨支撑总成的下端具有转动球头,还包括如上的滑块组件,所述转动球头转动安装于所述球形凹槽中。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块组件,通过在滑座上设置两个半球座合围形成球形凹槽,有利于通过对半球座的加工精度控制,控制球形凹槽的形状精度,从而提高对转动球头的夹持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设置半球座与滑座可拆卸连接,能够在半球座被磨损变形后,对半球座进行更换,而无需对整个滑块进行更换,提高滑块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滑座组件的维修和更换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腿支撑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滑块组件,能够提高滑块组件对转动球头的夹持稳固性和可靠性,从而降低骨支撑总成在手术过程中晃动的概率,能够提高腿部支撑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手术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腿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滑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滑块组件的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滑块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滑块组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滑块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滑块组件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滑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滑块组件;20、滑轨组件;201、导向滑轨;30、床梁连接组件;40、骨支撑总成;401、转动球头;
1、滑移座;11、固定滑座;111、限位插槽;112、垫片定位槽;1121、第一槽部;1122、第二槽部;113、限位凸起;114、限位凹槽;12、活动滑座;13、安装滑座;14、滑移槽;15、第二通孔;16、安装凹槽;
2、滑动垫片;21、第一片部;22、第二片部;23、限位耳部;24、限位边部;25、弧形凹槽;
3、夹持调节组件;31、夹持调节杆;311、螺杆部;312、光轴部;313、抵压部;314、花键轴部;32、调节手柄;321、转动连接部;3211、抵压曲面;322、手柄部;323、限位环部;33、调节限位件;331、连接杆部;332、限位凸部;34、锁固座;35、调节弹性件;36、安装轴;37、抵压座;371、抵压凹槽;
4、滑动锁紧旋钮;5、枢接轴;
6、球座;61、半球座;611、子球座;62、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腿部支撑装置,其可应用于膝关节手术中,用于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手术,以保证手术过程中患者腿部的稳定性,提高手术可靠性。其中,膝关节手术可以为骨科手术机器人执行的手术,也可以为医生执行的膝关节手术。
腿部支撑装置包括滑轨组件20、滑块组件10和骨支撑总成40。其中,滑轨组件20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且其上表面凸设有导向滑轨201,滑块组件10与导向滑轨201滑动配合,以实现滑块组件10沿第二水平方向的滑动;骨支撑总成40的下端具有转动球头401,转动球头401与滑块组件10转动连接,以调节骨支撑总成40相对水平方向的夹角,从而调整患者关节的弯曲角度。优选地,滑轨组件20的一侧连接有床梁连接组件30,床梁连接组件30用于与手术床的床侧横梁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滑轨组件20、骨支撑总成40及床梁连接组件30的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设置,此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本实施例仅对滑块组件10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滑块组件10包括滑块,滑块的下端面开设有滑移槽14,滑移槽14用于与滑轨组件20的导向滑轨201配合,导向滑轨201滑动穿设于滑移槽14中。滑移槽14的形状与导向滑轨20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滑移槽14优选为上宽下窄的阶梯孔,以限制导向滑轨201脱出滑移槽14。滑移槽14也可以为上宽下窄的燕尾槽。
滑块由上至下穿设有滑动锁紧旋钮4,滑动锁紧旋钮4的下端伸入滑移槽14并能与导向滑轨201抵接,以使滑块相对导向滑轨201紧固。滑动锁紧旋钮4优选设置于滑块的一角处,以避免与滑块上的其他结构干涉。
如图2和图3所示,滑块的上端具有球形凹槽,转动球头401转动设置于球形凹槽中。为提高转动球头401在球形凹槽中的安装和调节便利性,滑块包括两个子滑块,两个子滑块相对侧均开设半球槽,两个半球槽合围形成球形凹槽。滑块组件10还包括夹持调节组件3,夹持调节组件3用于使两个子滑块相互合拢或张开,以使两个子滑块能够在配合夹紧转动球头401的夹持状态和转动球头401能够在球形凹槽内转动的调节状态之间转换。
如图2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降低转动球头401对球形凹槽槽壁的磨损,提高滑块组件10的使用寿命,滑块包括滑移座1和球座6。滑移座1包括沿第一水平方向拼接的两个滑座,两个滑座相对的一面分别开设有安装凹槽16。球座6包括两个拼接设置的两个半球座61,两个半球座61分别安装于两个安装凹槽16中,每个半球座61均具有半球槽,两个半球座61的半球槽合围形成开口向上的球形凹槽,球形凹槽用于容纳转动球头401,半球座61与对应的滑座可拆卸连接。即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滑座和连接于该滑座上的半球座61组合形成子滑块。
本实施例提供的滑块组件10,通过在滑座上设置两个半球座61合围形成球形凹槽,有利于通过对半球座61的加工精度控制,控制球形凹槽的形状精度,从而提高对转动球头401的夹持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设置半球座61与滑座可拆卸连接,能够在半球座61被磨损变形后,对半球座61进行更换,而无需对整个滑块进行更换,提高滑块组件10的使用寿命,降低滑座组件的维修和更换成本。
优选地,半球座61的硬度高于滑座的硬度,由此能够增加半球座61的耐磨性能,降低球形凹槽被磨损变形的概率,进一步提高转动球头401的夹持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半球座61优选采用不锈钢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半球座61的形状与安装凹槽16的形状相同,且半球座61朝向另一半球座61的端面与其所在滑座朝向另一滑座的端面平齐,以保证对转动球头401的夹持可靠性。进一步地,半球座61的上端面与滑座的上端面平齐,以提高滑块组件10的整体结构美观性。
进一步地,当两个半球座61配合夹持转动球头61时,两个半球座61相对且间隔设置,由此避免两个半球座61在夹持过程中因接触干涉而影响无法夹持到位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对转动球头401的夹持可靠性。
半球座61环绕半球槽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凸部,每个连接凸部均与对应的滑座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且螺钉的螺头内陷于半球座61内,以保证半球座61相对滑座的安装稳定性。同时,连接凸部至少设置两个,有利于实现半球座61在滑座上的安装定位,避免半球座61相对滑座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半球座61具有三个连接凸部,其中两个连接凸部位于半球座61的两端,另一连接凸部位于远离另一半球座61的一侧。
进一步地,球形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62,第一通孔62由半球座61合围形成,滑移座1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15,第一通孔62与第二通孔15上下正对连通。第一通孔62和第二通孔15的设置,有利于实现对球形凹槽的槽壁和转动球头401的润滑,提高转动球头401在非夹持状态时的转动顺畅性。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子滑块分别为固定滑块和活动滑块,两个滑座分别为固定滑座11和活动滑座12,即固定滑块包括固定滑座11和安装于固定滑座11上的半球座61,活动滑块包括活动滑座12和安装于活动滑座12上的半球座61。其中,固定滑块上的半球槽为第一半球槽,活动滑块上的半球槽为第二半球槽。
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块可以仅包括滑移座1,而不设置球座6。即固定滑块仅包括固定滑座11,固定滑座11上开设第一半球槽,活动滑块仅包括活动滑座12,滑动滑座12上开设有第二半球槽,第一半球槽和第二半球槽合围形成球形凹槽。
固定滑座11的下端面开设有上述的滑移槽14,固定滑座11上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贯通固定滑座11沿第二水平方向的相对两侧和沿第一水平方向的一侧,活动滑座12设置于安装槽中。安装槽的槽侧壁形成对接面,对接面上开设有安装凹槽16,活动滑座12朝向对接面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凹槽16。夹持调节组件3带动活动滑座12动作,以使活动滑座12沿靠近或远离固定滑座11的方向运动。该种设置,使得滑移槽14可以直接开设于固定滑座11上,避免固定滑座11和活动滑座12拼接形成滑移槽14导致槽底不平整而影响滑动顺畅性的问题,提高滑移座1的加工便利性和加工精度,保证滑移座1的滑动顺畅性。
两个滑座在沿第二水平方向的第一端通过枢接轴5转动连接,枢接轴5沿竖直方向设置,夹持调节组件3连接于两个滑座的第二端之间,球形凹槽位于枢接轴5和夹持调节组件3之间。夹持调节组件3带动活动滑座12绕枢接轴5转动,从而使得活动滑座12的第二端沿靠近或远离固定滑座11的第二端动作,从而实现两个滑座之间的压紧或放开。
为提高两个滑座的连接便利性,固定滑座11沿朝向安装槽的方向延伸有固定凸部,活动滑座12的上端开设有固定凹槽,固定凸部伸入固定凹槽中并与固定凹槽的槽底抵接。枢接轴5为螺纹件,枢接轴5由上至下穿过固定凸部和固定凹槽的槽底并与安装槽的槽底螺纹连接,以保证活动滑块可绕枢接轴5转动的同时,枢接轴5与固定滑座11紧固连接,提高连接可靠性,且避免枢接轴5向下穿入滑移槽14中。
如图3和图4所示,夹持调节组件3包括夹持调节杆31,活动滑座12内能绕竖直方向转动安装有锁固座34,锁固座34具有内螺纹孔,夹持调节杆31沿第一水平方向穿过固定滑座11且第一端伸入活动滑座12中,夹持调节杆31的第一端具有螺杆部311,螺杆部311旋拧于锁固座34的内螺纹孔中。夹持调节杆31的第二端伸出固定滑座11远离活动滑座12的一侧且连接有调节手柄32。调节手柄32用于带动夹持调节杆31动作,以使夹持调节杆31带动锁固座34沿靠近或远离固定滑座11动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调节组件3,通过外露于滑移座1的调节手柄32带动锁固座34沿靠近或远离固定滑座11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活动滑座12靠近或远离固定滑座11,有利于提高调节舒适性和操作便利性;同时,由于夹持调节杆31与锁固座34螺纹连接,使得在调节过程中,夹持调节杆31与锁固座34始终保持连接,夹持调节杆31不会与活动滑座12脱离,提高调节便利性和可靠性;再者,通过设置锁固座34转动安装在活动滑座12内,能够保证在活动滑座12活动时,锁固座34的内螺纹孔始终可以沿夹持调节杆31的延伸方向设置,避免因活动滑座12转动而导致内螺纹孔与夹持调节杆31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进而导致锁固座34与夹持调节杆31连接处产生扭转的问题,保证调节可靠性和夹持调节杆31的使用寿命。
活动滑座12的下端面开设有安装空腔,活动滑座12朝向固定滑座11的一侧面开设有杆穿孔,杆穿孔贯通活动滑座12朝向固定滑座11的一侧,且杆穿孔的孔径大于夹持调节杆31的外径,杆穿孔与安装空腔连通。锁固座34转动安装于安装空腔,夹持调节杆31通过杆穿孔插入锁固座34的内螺纹孔中。
固定滑座11沿第一水平方向开设有固定杆孔,夹持调节杆31具有与螺杆部311同轴连接的光轴部312,光轴部312穿设于固定杆孔中。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手柄32的第一端与夹持调节杆31的第二端通过安装轴36转动连接,安装轴36沿竖直方向延伸,调节手柄32能绕安装轴36的轴线转动,以带动夹持调节杆31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锁固座34靠近或远离固定滑座11。该种设置,使得拉动调节手柄32即可实现活动滑块的动作,调节便利性强,调节效率高。
进一步地,夹持调节杆31的外侧套设有抵压座37,抵压座37固定安装于固定滑座11远离活动滑座11的一侧,抵压座37背离固定滑座11的一侧开设有抵压凹槽371。转动连接部321的外周壁具有抵压曲面3211,抵压曲面3211与安装轴36轴线之间的间距由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抵压曲面3211用于与抵压凹槽371的槽底抵接。
该种设置,当抵压曲面3211的第一端与抵压凹槽371的槽底抵接时,安装轴36与固定滑座11之间具有第一间距,调节手柄32处于第一位置;当抵压曲面3211的第二端与抵压凹槽371的槽底抵接时,安装轴36与固定滑座11之间具有第二间距,调节手柄32处于第二位置,第二间距大于第一间距。由此使得当调节手柄32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安装轴36向远离固定滑座11的方向移动,由此带动夹持调节杆31向远离活动滑座12的方向运动,即带动活动滑座12沿朝向固定滑块的方向转动;当调节手柄32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带动安装轴36沿朝向固定滑座11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夹持调节杆31抵推活动滑座12向远离固定滑座11的方向转动。
即在本实施例中,当调节手柄32处于第一位置时,滑块组件10处于放开转动球头401的释放状态,当调节手柄32处于第二位置时,滑块组件10处于夹持转动球头401的夹持状态。
优选地,当调节手柄32处于第二位置时,手柄部322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即手柄部322位于靠近固定滑座11侧壁的位置,以降低使用者误碰调节手柄32的概率。
抵压曲面3211优选为弧形曲面,抵压凹槽371优选为弧形槽,弧形曲面与弧形凹槽25的槽壁形状相适配,以增加抵压曲面3211与弧形凹槽25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抵压曲面3211对抵压座37的抵压可靠性。
为提高调节手柄32与夹持调节杆31的连接便利性,调节手柄32包括转动连接部321和手柄部322,转动连接部321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轴穿孔,转动连接部321沿第一水平方向开设有杆安装孔,杆安装孔与轴穿孔垂直连通。夹持调节杆31的第二端穿设于杆安装孔中,安装轴36安装于轴穿孔并穿过夹持调节杆31的第二端。
夹持调节杆31的第二端切设有安装切面,安装切面水平设置且于夹持调节杆31的相对两侧各设置一个。杆安装孔的上下两侧孔壁为平面,两个平面与安装切面贴合,以增加夹持调节杆31与杆安装孔孔壁的接触面积,保证调节手柄32转动的顺畅性。
优选地,杆安装孔远离手柄部322的一侧贯通转动连接部321,由此可以在保证转动连接部321与手柄部322连接的同时,更好地为夹持调节杆31的第二端在杆安装孔内的转动提供避让,降低对杆安装孔的转动空间要求。优选地,夹持调节杆31的第二端端部呈圆弧形,以降低夹持调节杆31的第二端剐蹭调节手柄32的概率,提高调节手柄32的转动可靠性和转动顺畅性。
进一步地,为提高滑块组件10的使用寿命,固定滑座11远离活动滑座1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口,滑移座1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安装口的安装滑座13,夹持调节杆31滑动穿过安装滑座13,且抵压座37与安装滑座13抵接。安装滑座13的设置,有利于避免抵压座37与滑移座1抵紧而造成的磨损,提高滑移座1的更换和维修便利性。安装滑座13背离活动滑座12的一侧面与固定滑座11的对应侧面平齐,安装滑座13的上端面与固定滑座11的上端面平齐,以提高滑移座1和滑块组件10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4至图7所示,为提高滑块组件10滑动的顺畅性,滑块组件10还包括滑动垫片2,滑动垫片2安装于滑移槽14的槽顶壁,用于与滑轨组件20的导向滑轨201滑动配合,滑动垫片2由润滑材料制成,以减小滑块组件10与滑轨组件2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滑块组件10滑动的顺畅性。
具体地,滑移槽14的槽顶壁开设有垫片定位槽112,滑移槽14的相对两侧槽壁开设有限位插槽111。滑动垫片2包括主垫片部和设置于主垫片部相对两侧的两个限位耳部23,主垫片部容置于垫片定位槽112中并向下凸出滑移槽14的槽顶壁,两个限位耳部23分别插设于两个限位插槽111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滑块组件,通过设置垫片定位槽112,能够为滑动垫片2的安装提供定位;通过设置限位耳部23和限位插槽111,能够有效避免滑动垫片2因受摩擦力而与滑移座1脱离接触,保证滑动垫片2在滑块上的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滑块组件10的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垫片定位槽112包括沿第二水平方向连通的第一槽部1121和第二槽部1122,第一槽部1121的槽宽、第二槽部1122的槽宽和滑移槽14的槽宽逐渐增大,两个限位插槽111设置于第二槽部1122的相对两侧。主垫片部包括相连的第一片部21和第二片部22,第二片部22远离第一片部21的一端两侧设置有限位耳部23。第一片部21容置于第一槽部1121中,且第一片部21的形状与第一槽部1121的形状相同,第二片部22容置于第二槽部1122中,且第二片部22沿第一水平方向的宽度小于第二槽部1122的宽度且大于第一片部21的宽度。
上述设置,使得在将滑动垫片2装入垫片定位槽112时,可以通过偏转滑动垫片2的方式,将一限位耳部23插入限位插槽111中后,再反向偏转滑动垫片2,将另一限位耳部23插入滑动垫片2中,从而保证滑动垫片2可靠安装在滑移座1上的同时,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滑动垫片2相对滑移座1脱出,更好地保证滑动垫片2在滑移座1上的设置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相对于直接将滑动垫片2的两个限位耳部23挤入两个限位插槽111中,该种组装方式,能够增加限位耳部23的长度,从而能够增强限位耳部23与限位插槽111配合后的限位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耳部23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小于限位插槽111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使得限位耳部23能够在限位插槽111内转动一定角度。优选地,限位插槽111在第二水平方向上宽度与限位耳部23的宽度差为小于限位耳部23长度的一半,以避免限位耳部23容易从限位插槽111中脱出而失去限位效果。进一步地,限位耳部23凸出主垫片部的长度为3mm~8mm,限位耳部23与限位插槽111的宽度差为0.5mm~2mm。
为进一步提高滑动垫片2的组装效率,第二槽部1122沿竖直方向贯通滑移座1的底面,第一槽部1121的宽度小于滑移槽14的下端槽口宽度。由此在组装滑动垫片2时,可以先将滑块翻转至滑移槽14的槽口向上设置,然后由上至下将滑动垫片2插入垫片定位槽112中,在插入的过程中,通过偏转滑动垫片2的方式,依次将两个限位耳部23插入两个限位插槽111中。
进一步地,当滑动垫片2插入垫片定位槽112后,第一片部21与第一槽部1121的三侧槽壁均抵接,以限制滑动垫片2的水平位置。第二槽部1122沿第一水平方向的相对两侧槽壁中的一个与第二片部22抵接,另一个与第二片部22间隔设置。进一步地,第二片部22沿第一水平方向的宽度与第二槽部1122沿第一水平方向的宽度差为3mm~10mm。
为更好地限制滑动垫片2与滑移座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第一槽部1121的槽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凹槽114,第一片部21远离限位耳部23的一端具有限位边部24,限位边部24的厚度小于主垫片部的厚度,限位边部24插设于限位凹槽114中。由此能够通过限位凹槽114与限位边部24的配合,实现在滑动垫片2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可以理解的是,滑动垫片2远离限位凹槽114的一侧可以通过限位耳部23与限位插槽111上侧槽壁的配合实现限位。
进一步地,限位凹槽114的横截面为三角形,限位边部24的横截面与限位凹槽114的横截面相同。由此能够方便限位边部24插入限位凹槽114中。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凹槽114的横截面也可以为矩形或其他形状。优选地,限位凹槽114整体成U型结构,其从第一槽部1121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槽部1121的另一相对侧,由此能够增强对滑动垫片2的限位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片部21和第二片部22采用圆弧光滑过渡连接,以减少剐蹭。第一槽部1121的槽壁和第二槽部1122的槽壁同样光滑过渡连接。
为进一步提高滑动垫片2在垫片定位槽112中的设置稳定性,垫片定位槽112沿第二水平方向的长度等于主垫片部沿第二水平方向的长度,即垫片定位槽112沿第二水平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与主垫片部的两端抵接。进一步地,垫片定位槽112沿第二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槽壁中的一个凸设有弧形的限位凸起113,主垫片部的一端开设有弧形凹槽25,限位凸起113插设于弧形凹槽25中并与弧形凹槽25的槽壁抵接。该种设置,能够通过精加工的方式保证限位凸起113和弧形凹槽25的加工精度,由此保证两者之间的紧密贴合,从而更好地限定滑动垫片2在垫片定位槽112中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垫片2由聚甲醛塑料或其他润滑且耐磨性能较好的材质制成。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块组件10和腿部支撑装置,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滑块组件10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仅夹持调节组件3的设置存在部分差异,本实施例不再对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内容进行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手柄32与夹持调节杆31的第二端连接,且调节手柄32能带动夹持调节杆31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以带动锁固座34沿夹持调节杆31移动,从而使锁固座34带动活动滑座12的第二端靠近或远离固定滑座11。
具体地,夹持调节杆31的第二端具有抵压部313,抵压部313始终抵接于滑移座1远离活动滑座12的一侧。当转动调节手柄32时,调节手柄32能带动夹持调节杆31绕自身轴线转动,由于抵压部313始终抵压于滑移座1上,使得夹持调节杆31仅转动而不会沿其轴向运动;由于调节手柄32与锁固座34螺纹连接,进而夹持调节杆31的转动,带动锁固座34沿夹持调节杆31的延伸方向移动;同时,锁固座34仅能绕竖直轴线相对活动滑座12转动,使得锁固座34与活动滑座12在第二方向上相对固定,由此锁固座34带动活动滑座12沿靠近或远离固定滑座11的方向动作。
调节手柄32包括转动连接部321和手柄部322,转动连接部321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且呈套筒状结构,手柄部322与转动连接部321的延伸方向垂直。转动连接部321套设在抵压部313的外侧并与夹持调节杆31的第二端连接。当使用者拨动手柄部322时,可带动调节手柄32绕转动连接部321的轴线转动,即能够带动夹持调节杆31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当夹持调节组件3处于夹持状态时,手柄部322水平设置,以避免外部结构对调节手柄32造成误触,也避免调节手柄32对患者或者医护人员造成剐蹭,提高夹持调节组件3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当向上翻转手柄部322时,带动活动滑座12的第二端沿远离固定滑座11的方向动作。
为进一步提高夹持调节杆31的调节和使用便利性,夹持调节杆31的第二端具有花键轴部314,花键轴部314具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花键槽,花键槽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转动连接部321内部具有花键孔部,转动连接部321能沿花键槽相对夹持调节杆31滑动,以使调节手柄32能在花键轴部314与花键孔部配合的联动位置和花键轴部314和花键孔部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切换。
上述设置,当调节手柄32处于联动位置时,花键轴部314和花键孔部配合,夹持调节杆31与调节手柄32在周向上固定,调节手柄32的转动带动夹持调节杆31转动;当沿远离滑移座1的方向拉动调节手柄32时,可以使花键轴部314和花键孔部脱离,从而调节手柄32可以相对夹持调节杆31转动。
即,上述设置,使得当调节手柄32转动至两个滑座配合夹紧转动球头401时,若手柄部322未达到水平位置,可以沿第一水平方向拉动调节手柄32,使得调节手柄32能够相对夹持调节杆31转动至手柄部322处于水平位置后,再将花键轴部314插入花键孔部中;或当手柄部322转动至水平位置后,两个滑座仍然未达到夹紧转动球头401的状态时,可以沿第一水平方向拉动调节手柄32以使调节手柄32处于分离位置,使得调节手柄32能够相对夹持调节杆31转动至手柄部322向上抬起后,再将花键轴部314插入花键孔部中以使调节手柄32切换至联动位置,即可继续转动调节手柄32以带动夹持调节杆31转动,避免因手柄部322到达水平位置而受滑轨组件20干涉无法继续转动的问题。
花键轴部314位于抵压部313远离光轴部312的一侧。转动连接部321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包括并排设置的光孔部和花键孔部,花键轴部314与花键孔部配合,抵压部313滑动插设于光孔部。
为限制调节手柄32滑动至与夹持调节杆31脱离,在本实施例中,夹持调节杆31的末端连接有调节限位件33,转动连接部321能够与调节限位件33抵接以限定转动连接部321沿远离滑移座1的方向移动的最大行程。
优选地,转动连接部321的内壁凸设有环形的限位环部323,调节限位件33安装于转动连接部321的内部,限位环部323将转动连接部321的内腔分隔为上述安装孔和调节孔,调节孔位于安装孔远离滑移座1的一侧。调节限位件33具有连接杆部331和限位凸部332,连接杆部331与夹持调节杆31连接并能穿过限位环部323,限位凸部332位于连接杆部331远离夹持调节杆31的一侧并能够与限位环部323抵接。当花键轴部314与花键孔部配合时,限位环部323与限位凸部332间隔设置,且限位环部323朝向滑移座1的一侧与花键轴部314的端面抵接。优选地,连接杆部331与夹持调节杆31螺纹连接,以调节限位凸部332与限位环部323之间的最大间距。
为更好地实现调节后的调节手柄32的复位,夹持调节组件3还包括调节弹性件35,调节弹性件35安装于转动连接部321内部,并始终向调节手柄32施加使调节手柄32保持至联动位置的弹性力。调节弹性件35的设置,有利于使得调节手柄32保持至联动位置,从而保证调节手柄32能够保持与夹持调节杆31的联动设置,从而有效避免调节手柄32与夹持调节杆31轻易脱离,提高夹持调节组件3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调节弹性件35套设在调节限位件33上且两端分别与限位环部323和限位凸部332抵接,调节弹性件35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由此能够在实现调节手柄32滑动后的复位的同时,使得夹持调节杆31与锁固座34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自锁,提高夹持调节组件3调节后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块组件和腿部支撑装置,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滑块组件和腿部支撑装置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基本相同,仅部分设置存在差异,本实施例不再对与实施例一相同的设置进行赘述。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半球座61均包括沿第二水平方向拼接设置的两个子球座611,每个子球座611均具有子球槽,两个子球槽拼接形成半球槽,每个子球座611均与对应的滑座可拆卸连接,第二水平方向与第一水平方向垂直。
上述设置,使得可以通过每个子球座611的加工精度,控制子球槽的形状精度,从而提高加工精度的同时,降低加工成本;同时,当球形凹槽被局部磨损变形后,可以通过更换对应处的子球座611即可,进一步降低更换成本;再者,该种设置,使得每个子球槽的槽壁均可以与转动球头401抵接,从而使得当球座夹紧转动球头401时,球座至少与转动球头401具有四个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对转动球头401的夹持可靠性和夹持稳定性。
进一步地,安装于同一滑座的两个子球座611间隔设置,由此能够避免因两个子球座611接触干涉而造成无法有效对转动球头401夹持的问题,进一步保证对转动球头401的夹持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子球座611的两端均具有连接凸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滑块组件10,其夹持调节组件的结构可以采用实施例一中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实施例二中的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滑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移座(1),所述滑移座(1)的底部贯通开设有滑移槽(14),所述滑移座(1)包括沿第一水平方向拼接的两个滑座,两个所述滑座相对的一面分别开设有安装凹槽(16);
球座(6),包括两个拼接设置的半球座(61),两个所述半球座(61)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凹槽(16)中,每个所述半球座(61)均具有半球槽,两个所述半球座(61)的半球槽合围形成开口向上的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凹槽用于容纳转动球头(401),所述半球座(61)与对应的所述滑座可拆卸连接;
夹持调节组件(3),用于带动两个所述滑座相对合拢,以使两个所述球座(6)配合夹紧所述转动球头(401),及带动两个所述滑座相对张开,以使所述转动球头(401)能够在所述球形凹槽内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座(61)的硬度高于所述滑座的硬度;
和/或,所述半球座(61)朝向另一所述半球座(61)的一侧面与对应所述滑座的侧面平齐;
和/或,所述半球座(61)的上端面与所述滑座的上端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当两个所述半球座(61)配合夹紧所述转动球头(401)时,两个所述半球座(61)相对且间隔设置;
和/或,所述球形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62),所述第一通孔(62)由所述半球座(61)合围形成,所述滑移座(1)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15),所述第一通孔(62)与所述第二通孔(15)上下正对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半球座(61)均包括沿第二水平方向拼接设置的两个子球座(611),每个所述子球座(611)均具有子球槽,两个所述子球槽拼接形成所述半球槽,每个所述子球座(611)均与对应的所述滑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安装于同一所述滑座的两个所述子球座(611)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滑块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座分别为固定滑座(11)和活动滑座(12),所述固定滑座(11)的下端开设有所述滑移槽(14),所述固定滑座(11)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活动滑座(12)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夹持调节组件(3)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滑座(12)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滑座(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调节组件(3)包括:
锁固座(34),能绕竖直方向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活动滑座(12)内部,所述锁固座(34)具有内螺纹孔;
夹持调节杆(31),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且活动穿过所述固定滑座(11),所述夹持调节杆(31)的第一端螺纹旋拧于所述内螺纹孔,所述夹持调节杆(31)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固定滑座(11)远离所述活动滑座(12)的一侧;
调节手柄(32),连接于所述夹持调节杆(31)的第二端,用于带动所述夹持调节杆(31)动作,以使所述夹持调节杆(31)带动所述锁固座(34)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滑座(11)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柄(32)的第一端与所述夹持调节杆(31)的第二端通过安装轴(36)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轴(36)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调节手柄(32)能绕安装轴(36)的轴线转动,以拉动所述夹持调节杆(31)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调节杆(31)的外侧套设有抵压座(37),所述抵压座(37)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滑座(11),所述抵压座(37)背离所述固定滑座(11)的一侧开设有抵压凹槽(371);
所述调节手柄(32)的第一端具有抵压曲面(3211),所述抵压曲面(3211)具有沿所述安装轴(36)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抵压曲面(3211)与所述安装轴(36)轴线之间的间距由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所述抵压曲面(3211)用于与所述抵压凹槽(371)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柄(32)包括相连的转动连接部(321)和手柄部(322),所述转动连接部(321)同轴套设在所述夹持调节杆(31)的第二端,所述转动连接部(32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手柄部(322)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手柄部(322)能带动所述夹持调节杆(31)转动。
10.一种腿部支撑装置,包括骨支撑总成(40),所述骨支撑总成(40)的下端具有转动球头(4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滑块组件,所述转动球头(401)转动安装于所述球形凹槽中。
CN202321701803.0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滑块组件及腿部支撑装置 Active CN219963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1803.0U CN219963363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滑块组件及腿部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1803.0U CN219963363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滑块组件及腿部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3363U true CN219963363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7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01803.0U Active CN219963363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滑块组件及腿部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3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00253B2 (ja) 位置合わせツール
US8313491B2 (en) Adjustable femoral resection guide
EP2642940B1 (en) Bedrail clamp
EP3116462B1 (en) Limb positioning system
US8926621B2 (en) Surgical instrument for acetabular cup implantation
CN219963363U (zh) 一种滑块组件及腿部支撑装置
AU2017227775A1 (en) External bone fixation systems
CN219963364U (zh) 一种滑块组件及腿部支撑装置
JP2022515923A (ja) 固定クランプ及び整列装置
AU2017324821A1 (en) Medical instrument with cleaning gap in the closure region
CN116369827A (zh) 一种扭矩可调的内窥镜手柄、内窥镜及其扭矩调节方法
CN220046164U (zh) 一种动物腿固定装置
CN220089881U (zh) 一种腿部支撑装置
CN111956441B (zh) 腿支架装置
CN113855271A (zh) 一种胫骨髓外力线调节装置
CN219963362U (zh) 一种腿部支撑装置
JP2023544786A (ja) 膝蓋骨準備システム
CN215535344U (zh) 一种用于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手术的取出器
CN112754594A (zh) 股骨髁单侧丝杠调节型截骨装置
CN214805495U (zh) 腿支架装置
CN116687698A (zh) 一种腿部支撑装置
CN202426641U (zh) 半骨骺阻滞钢板弧形定位装置
CN217907944U (zh) 转换块套件及包括其的股骨髓内钉远端瞄准系统
CN220632131U (zh) 一种介入治疗器械用辅助支架
CN217186321U (zh) 髌骨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