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1235U - 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及充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及充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1235U
CN219961235U CN202321477673.7U CN202321477673U CN219961235U CN 219961235 U CN219961235 U CN 219961235U CN 202321477673 U CN202321477673 U CN 202321477673U CN 219961235 U CN219961235 U CN 219961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group
charging unit
channel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776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杭飞
周青
费谦
杨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ew Yingru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ew Yingru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ew Yingru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ew Yingru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776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1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1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1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其包括充电机、与充电机电连接的DC/DC模块组以及安装DC/DC模块组和充电机的安装框体,安装框体位于DC/DC模块组产热位置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机,安装框体位于DC/DC模块组的另一侧设置有出风口,安装框体位于DC/DC模块组和出风口之间设置有独立散热通道,散热风机、DC/DC模块组、独立散热通道、出风口相串联形成散热流道。本申请有效地防止产生的热量互相窜流的同时还提高了散热效率。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充电单元的充电设备,还包括机架载体和设置在机架载体上的储能单元,安装框体安装在机架载体上,储能单元与DC/DC模块组电连接。本申请实现了充电单元的独立散热,减少了对储能单元散热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及充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及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充电机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能够支持恒流/恒压/小恒流智能三个阶段的充电方式,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具有充电效率高,操作简单,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
而对于移动式的充电设备,为了实现大功率的输出,需要在充电设备设置有由充电机和DC/DC模块组组成的充电机组(充电单元),大功率的充电机组中的DC/DC模块组会因此而产生较大的能耗以及热量,另外,在其他大功率的充电设备中也同样如此。
相关技术中,为了散去DC/DC模块组产生的热量,一般是在DC/DC模块组的产热部位设置散热风扇,利用风冷的方式对产热部位进行风冷散热;然而,该种冷却方式,冷却效率低,且由于气流是不定向扩散的,将会导致散热风扇形成的散热气流将部分热量传导至充电设备其他单元的部件,极易影响充电设备的使用,存在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散热效率和减少对充电设备其他部件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包括充电机、与充电机电连接的DC/DC模块组以及安装DC/DC模块组和充电机的安装框体,所述安装框体位于DC/DC模块组产热位置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机,所述安装框体位于DC/DC模块组的另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安装框体位于DC/DC模块组和出风口之间设置有独立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风机、DC/DC模块组、独立散热通道、出风口相串联形成散热流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散热风机形成散热气流,使得散热气依次从DC/DC模块组、独立散热通道和出风口通过,进而DC/DC模块组产生的热量只能在独立散热通道内存在,形成集中式的散热气流,提高了对DC/DC模块组的散热效率,同时,独立散热通道使得温度较高的气流不会散发至其他空间中,不会影响其他空间内电气零部件的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独立散热通道沿靠近出风口的方向依次包括相连通的基本通道和相对基本通道呈扩口设置的扩口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基本通道和相对基本通道呈扩口设置的扩口通道,增大了整体独立散热通道的散热空间,同时形成有助于增大散热流速,提高散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体位于出风口处设置有防尘防水百叶窗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出风口处设置的防尘防水百叶窗结构,有助于防止外界粉尘进入到独立散热通道中产生积尘,影响散热效果,同时也防止雨水溅入,形成安全隐患。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体位于独立散热通道和防尘防水百叶窗结构之间还设置有防尘过滤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独立散热通道和防尘防水百叶窗结构之间设置的防尘过滤棉,结合防尘防水百叶窗结构,可达到IP54等级防尘防水。
优选的,所述独立散热通道内设置有隔热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独立散热通道内设置的隔热层,进而进一步保证独立散热通道的隔热性,进一步降低该散热过程对充电设备其他部位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体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支撑折边组,相邻所述DC/DC模块之间形成有散热间隙,任一所述支撑折边组均由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在安装框体上的支撑折边组成,任一所述支撑折边组分别与DC/DC模块组中的DC/DC模块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DC/DC模块形成支撑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DC/DC模块沿竖直方向间隔放置在对应的支撑折边上,利用竖直方向相邻支撑折边组之间产生的散热间隙,进一步提高对每一个DC/DC模块散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体位于支撑折边的下侧开设有导风口,任一所述导风口均与散热间隙以及独立散热通道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生产中,每一个支撑折边的制作,均是通过在钣金件上切割一个“凵”字造型,然后将其沿着未切割的边向独立散热通道内侧进行折边处理,进而形成支撑折边的同时,还形成一个导风口,该导风口又与独立散热通道相连通,进而除了在散热风机处能够产生流动的气流,还可在导风口处差产生散热气流,对散热间隙起到提高散热效率的作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充电单元的充电设备。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充电单元的充电设备,包括高效散热充电单元,还包括机架载体和设置在机架载体上的储能单元,所述安装框体安装在机架载体上,所述储能单元与DC/DC模块组电连接;
所述充电机上设置有与其他终端电连接的输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高效散热充电单元的安装框体安装在机架载体上,进而使得安装框体中的独立散热通道相对机架载体呈独立模块设置,进而整个DC/DC模块组产生的热量不会影响该充电设备中的其他部件受热情况。
优选的,所述机架载体设置为移动载体,所述输出口处设置有与外接电缆线形成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机架载体设置为移动载体,进而整个充电设备具有移动式充电的功能,每次充电作业都需要将电源线插接在待充电设备上,其中,利用在输出口设置的与外接电缆线形成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头,使得长时间使用后受到损坏的电源线可以通过连接头做到直接更换,无需将对应的充电机进行拆解维保。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利用在安装框体内设置的独立散热通道,使得由散热风机、DC/DC模块组、独立散热通道、出风口相串联形成散热流道中的散热气流不会流动到空间中的其他位置,以防止产生的热量互相窜流,同时,借助该密闭的散热流道,可有效地提高对DC/DC模块组的散热效率;
2.借助防尘防水百叶窗结构和防尘过滤棉,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外界粉尘的过滤和隔离,以及提高对外界雨水的隔离,以防止独立散热通道内产生积尘以及造成安全事故;
3.通过设置支撑折边,并在成型支撑折边的过程中形成导风口,同时使得导风口与散热间隙以及独立散热通道相连通,实现了对DC/DC模块支撑的同时,还增大了外界气体的流入量,提高了散热风机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高效散热充电单元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高效散热充电单元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后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充电单元的充电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充电单元的充电设备后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安装框体;2、充电机;21、输出口;22、连接头;3、DC/DC模块组;4、散热风机;5、出风口;6、独立散热通道;61、基础通道;62、扩口通道;7、散热流道;8、安装区域;9、支撑折边;10、导风口;20、散热间隙;30、隔热层;40、防尘过滤棉;50、防尘防水百叶窗结构;60、机架载体;70、储能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
参照图1和图2,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包括呈长方体设置的安装框体1,且安装框体1的长边呈竖直设置,安装框体1安装有充电机2和与充电机2电连接的DC/DC模块组3,充电机2设置在DC/DC模块组3的下方,其中,安装框体1位于DC/DC模块组3产热位置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机4,本申请实施例中,散热风机4对应DC/DC模块组3中的每一个DC/DC模块均沿水平方向成对设置有两个,即整体形成一个散热风机组,用于将外界的气流引入每一个DC/DC模块的产热位置。
参照图1和图2,安装框体1远离DC/DC模块组3的另一侧设置有出风口5,其中,安装框体1位于DC/DC模块组3和出风口5之间设置有独立散热通道6,即散热风机组、DC/DC模块组3、独立散热通道6、出风口5相串联形成散热流道7。
参照图1和图2,利用在安装框体1上设置的独立散热通道6,以及利用散热风机组将冷却气流引入至DC/DC模块组3的产热位置,同时顺着独立散热通道6从出风口5排出,形成独立且不会窜流的散热气流,有效地提高了对DC/DC模块组3的散热效率,同时DC/DC模块组3产生的热量不会影响充电设备其他零部件的正常使用。
参照图1和图2,安装框体1上用于安装DC/DC模块组3的部位设置为安装区域8,该安装区域8由两个平行设置的侧壁组成,本申请实施例中DC/DC模块组3设置有三组,由于三组中DC/DC模块与安装区域8之间的安装方式以及安装结构均相同,现以其中一组为例进行阐述。
参照图1和图2,安装框体1位于安装区域8的两侧壁上通过向内折弯成型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支撑折边9,即四个支撑折边9形成一个支撑折边9组,即一个支撑折边9组对一个对一个DC/DC模块形成支撑配合;对应地,任一支撑这边的下侧均开设有导风口10,实际加工中,先是在由钣金件制成的侧壁上切割处“凵”字造型,然后,沿着“凵”字造型的未切割边向安装区域8的内侧直角弯折,进而成型出支撑折边9。
参照图1和图2,对应三个DC/DC模块,支撑折边9组设置有三个,且安装后的三个相邻所述DC/DC模块之间形成有散热间隙20,导风口10、散热间隙20和独立散热通道6相连通。
参照图1和图2,独立散热通道6包括与DC/DC模块组3的造型适配的基础通道61和相对基础通道61呈扩口设置的扩口通道62,即基础通道61为长方体设置的基础通道61,扩口通道62为锥形通道,其中,独立散热通道6中的基础通道61的内侧设置有由隔热棉制成的隔热层30,该隔热层30可设置为隔热棉,进一步提高独立散热通道6的隔热效果,同时基础通道61和扩口通道62均为钣金件通过折弯成型且彼此之间通过螺钉连接,然后再与安装框体1固定,进而实现形成独立散热腔室;其中,出风口5位于扩口通道62的下游端。该扩口通道62的设置有助于增大通风量,加速气体的流动。
参照图2和图3,安装框体1沿靠近出风口5的方向依次设置有防尘过滤棉40和防尘防水百叶窗结构50,本申请实施例中防尘防水百叶窗结构50可采用传统技术中的百叶窗结构,即通过采用两道防尘结构,以防止在独立散热通道6内产生积尘,影响散热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的实施原理为:
实际使用中,启动散热风机组,将外界的气流引入每一个DC/DC模块的产热位置,同时,外界的气流还可从安装框体1安装区域8的导风口10进入至散热间隙20以及独立散热通道6中,形成的散热气流依次经过独立散热通道6,最后从出风口5处的防尘过滤棉40和防尘防水百叶窗结构50排出,即形成一个专门作用在DC/DC模块组3上的独立散热气流,有效地防止热量发生窜流,以及提高了散热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充电单元的充电设备。
参照图4和图5,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充电单元的充电设备包括实施例1中的高效散热充电单元,还包括机架载体60以及设置在储能单元70,该储能单元70可以设置为由多个电池包组成的储能单元70,该储能单元70与DC/DC模块组3电连接,安装框体1安装在机架载体60上,其中,安装框体1中的出风口5设置在机架载体60的外框架结构上,充电机2上设置有与其他终端电连接的输出口21。
参照图4和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机架载体60可设置为移动载体,该移动载体可设置为手动操控的移动机构,比如平板车等,该移动载体还可设置为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移动机构,且在该申请实施例中,输出口21处设置有与外接电缆线形成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头22,该连接头22可设置为传统的可拆卸的电缆连接头22,便于直接更换损坏的外接电缆线。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充电单元的充电设备的实施原理为:
将具有高效散热性能的充电单元设置在移动载体上,可以有助于解决由于移动载体所用电量较大而产生的较大能耗和热量问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机(2)、与充电机(2)电连接的DC/DC模块组(3)以及安装DC/DC模块组(3)和充电机(2)的安装框体(1),所述安装框体(1)位于DC/DC模块组(3)产热位置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机(4),所述安装框体(1)位于DC/DC模块组(3)的另一侧设置有出风口(5),所述安装框体(1)位于DC/DC模块组(3)和出风口(5)之间设置有独立散热通道(6),所述散热风机(4)、DC/DC模块组(3)、独立散热通道(6)、出风口(5)相串联形成散热流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散热通道(6)沿靠近出风口(5)的方向依次包括相连通的基本通道和相对基本通道呈扩口设置的扩口通道(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体(1)位于出风口(5)处设置有防尘防水百叶窗结构(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体(1)位于独立散热通道(6)和防尘防水百叶窗结构(50)之间还设置有防尘过滤棉(4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散热通道(6)内设置有隔热层(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体(1)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支撑折边(9)组,相邻所述DC/DC模块之间形成有散热间隙(20),任一所述支撑折边(9)组均由沿水平方向对称设置在安装框体(1)上的支撑折边(9)组成,任一所述支撑折边(9)组分别与DC/DC模块组(3)中的DC/DC模块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DC/DC模块形成支撑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体(1)位于支撑折边(9)的下侧开设有导风口(10),任一所述导风口(10)均与散热间隙(20)以及独立散热通道(6)相连通。
8.一种具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载体(60)和设置在机架载体(60)上的储能单元(70),所述安装框体(1)安装在机架载体(60)上,所述储能单元(70)与DC/DC模块组(3)电连接;
所述充电机(2)上设置有与其他终端电连接的输出口(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载体(60)设置为移动载体,所述输出口(21)处设置有与外接电缆线形成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头(22)。
CN202321477673.7U 2023-06-10 2023-06-10 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及充电设备 Active CN219961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7673.7U CN219961235U (zh) 2023-06-10 2023-06-10 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及充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7673.7U CN219961235U (zh) 2023-06-10 2023-06-10 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及充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1235U true CN219961235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38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77673.7U Active CN219961235U (zh) 2023-06-10 2023-06-10 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及充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1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0960B (zh) 紧凑型电源柜主单元柜及其组装方法及柜内组件排布方法
CN20416742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包
CN218242035U (zh) 储能模组以及储能柜
CN204425196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功率柜散热装置
CN117013174A (zh) 储能柜
CN219961235U (zh) 一种高效散热充电单元及充电设备
WO2023207347A1 (zh) 电池柜
CN116232013B (zh) 一种逆变器及电气设备
CN211629574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安全型电力柜
CN218525635U (zh) 一种储能电源系统模块上的组合式冷却系统装置
CN214378706U (zh) 一种车载动力电池包结构
CN201699006U (zh) 晶闸管风冷变流装置
CN219269386U (zh) 一种智能充电机用散热系统
CN215898271U (zh) 一种充电机散热装置
CN207098610U (zh) 一种柔性低压电能质量控制装置
CN216886350U (zh) 集成式换电装置
CN218648429U (zh) 一种户外pcs柜
CN215008960U (zh) 一种固定分隔式配电柜
CN218827396U (zh) 一种户外使用的保障电源装置
CN21877074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配电箱
CN220797579U (zh) 一种风冷型直流屏柜体
CN217282744U (zh) 一种户外安装的组串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CN117098364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用控制器
CN219980475U (zh) 储能电源装置
CN219779570U (zh) 一种散热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