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8377U - 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8377U
CN219958377U CN202222874185.1U CN202222874185U CN219958377U CN 219958377 U CN219958377 U CN 219958377U CN 202222874185 U CN202222874185 U CN 202222874185U CN 219958377 U CN219958377 U CN 219958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smoke
branch pipe
fire
combu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741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司颖
张志强
曲彬德
孙文斌
刘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Fire Rescue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Fire Rescue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Fire Rescue College filed Critical China Fire Rescue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228741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8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8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8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8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rming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包括:主控制器,与燃气气源连接的燃气管道和燃烧槽;所述燃烧槽包括第二燃烧槽;所述第二燃烧槽包括弧形段以及弧形段两端相向延伸的延伸段;所述燃气管道与第二燃烧槽连接,并在第二燃烧槽处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燃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燃气流动的燃气开关阀和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二燃烧槽上设置有点火装置;所述燃气开关阀,流量控制阀,点火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制造实火模拟火线,帮助森林消防人员进行训练,提高扑灭火线的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森林消防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森林火灾发生时,由于火场不同部位的风向、风力不同,导致火场不同部位的火线蔓延速度不同,因此,灭火作战的兵力部署也有所不同。根据林火蔓延速度的不同,火线可划分为火头、火翼和火尾。火头是火顺风蔓延的部位,是火场发展的主要部位,顺风蔓延速度快,火强度大不易控制,易造成扑火人员伤亡;火逆风蔓延的部位为火尾,逆风火蔓延速度慢,易于控制;火侧风蔓延的部位为火翼,侧风火的蔓延速度居中,也是控制火的重要部位。因此,扑打火线时应避开火头,从林火蔓延速度相对慢的火翼或火尾部位接近火线。
目前,现有训练场缺乏模拟火线的场地,森林消防人员无法进行相应的实战训练,以至在参加灭火实战时,无法快速地判断火头、火翼和火尾的准确位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以帮助森林消防人员进行实战化训练,以便在参加森林灭火实战时,能够快速判断出火头、火翼和火尾的位置,科学部署兵力,扑灭火线。
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包括:主控制器,与燃气气源连接的燃气管道和燃烧槽;
所述燃烧槽包括第二燃烧槽;所述第二燃烧槽包括弧形段以及弧形段两端相向延伸的延伸段;
所述燃气管道与第二燃烧槽连接,并在第二燃烧槽处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燃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燃气流动的燃气开关阀和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二燃烧槽上设置有点火装置;所述燃气开关阀,流量控制阀,点火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制烟装置,以及与制烟装置连接的烟雾管道;所述燃烧槽还包括第一燃烧槽;
所述燃气管道与所述第一燃烧槽连接,并在第一燃烧槽处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第一燃烧槽上设置有点火装置;
所述烟雾管道与所述第一燃烧槽连接,并在第一燃烧槽处设置有出烟口;所述烟雾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烟雾流动的风机和烟雾开关阀;所述制烟装置,风机,烟雾开关阀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燃气管道包括与燃气气源连接的燃气主管,第一燃气支管和第二燃气支管;所述第一燃气支管包括第一次级燃气支管与第二次级燃气支管;所述第二燃气支管包括第三次级燃气支管与第四次级燃气支管;
所述第一次级燃气支管与所述第一燃烧槽连接,并设置有所述出气口;所述第一次级燃气支管上设置有所述燃气开关阀与所述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二次级燃气支管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燃气支管与所述燃气主管;所述第二次级燃气支管上设置有燃气开关阀;
所述第三次级燃气支管与所述第二燃烧槽连接,并设置有所述出气口;所述第三次级燃气支管上设置有所述燃气开关阀;所述第四次级燃气支管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次级燃气支管与燃气主管;所述第四次级燃气支管上设置有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燃气开关阀。
进一步,所述第二次级燃气支管与所述第四次级燃气支管上设置有燃气报警器。
进一步,所述烟雾管道包括烟雾主管与烟雾支管;所述烟雾支管包括第一次级烟雾支管与第二次级烟雾支管;
所述烟雾主管两端均设置有制烟装置;所述第一次级烟雾支管与所述第一燃烧槽连接,并设置有所述出烟口;所述第一次级烟雾支管上设置有所述烟雾开关阀;所述第二次级烟雾支管用于连接所述烟雾主管与烟雾支管;所述第二次级烟雾支管上设置有所述烟雾开关阀和风机。
进一步,还包括风压变送器和风压传感器,所述风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槽上,所述风压变送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燃气管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燃气流动的手动开关阀。
进一步,还包括压力变送器与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槽上,所述压力变送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燃气管道的出气口处连接有喷火管。
进一步,还包括红外感应装置,音箱和摄像头;
所述红外感应装置,音箱和摄像头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制造实火模拟火线。
实火模拟火线:第二燃烧槽内预先设置有可燃物;启动燃气气源,通过燃气管道提供燃气,并从出气口向第二燃烧槽内供气;通过主控制器控制点火装置与燃气进行点火,引燃可燃物;可燃物在第二燃烧槽内燃烧,并发出烟雾,形成实火模拟火线。
第二燃烧槽的形状设置,用于模拟真实的火线状态。火头蔓延速度快,火翼速度较火头慢,火尾速度最慢,整个火线呈弧形。弧形段的设置用以模拟火头的状态;延伸段模拟火翼的状态。
通过制造燃气火和实火模拟火线进行训练,提高森林消防人员扑灭火线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整体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例的燃烧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示例的燃气管道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示例的烟雾管道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3标记a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燃烧槽;11、第一燃烧槽;12、第二燃烧槽;2、燃气管道;21、燃气主管;22、第一燃气支管;23、第二燃气支管;221、第一次级燃气支管;222、第二次级燃气支管;231、第三次级燃气支管;232、第四次级燃气支管;24、燃气开关阀;25、流量控制阀;26、燃气报警器;27、喷火管;3、烟雾管道;31、烟雾主管;32、烟雾支管;321、第一次级烟雾支管;322、第二次级烟雾支管;33、烟雾开关阀;34、风机;4、燃气气源;5、制烟装置;6、点火装置;7、风压传感器;8、压力感其;91、红外感应装置;92、音箱;93、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示例,而不是全部的示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示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示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包括主控制器,燃气气源4,与燃气气源4连接的燃气管道2,制烟装置5,与制烟装置5连接的烟雾管道3和燃烧槽1。
燃烧槽1包括第一燃烧槽11与第二燃烧槽12。
燃气管道2与第一燃烧槽11和第二燃烧槽12连接,并在燃烧槽11处设置有出气口;燃气管道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燃气流动的燃气开关阀24和流量控制阀25,还有燃气报警器26;第一燃烧槽11与第二燃烧槽12上设置有点火装置6;燃气开关阀24,流量控制阀25,燃气报警器26,点火装置6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烟雾管道3与第一燃烧槽11连接并在第一燃烧槽11处设置有出烟口;烟雾管道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烟雾流动的风机34和烟雾开关阀33;制烟装置5,烟雾开关阀33,风机34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本示例中,设置了两种模拟火线,包括实火模拟火线和燃气火模拟火线。
实火模拟火线:第二燃烧槽12内预先设置有可燃物;启动燃气气源4,通过燃气管道2提供燃气,并从出气口向第二燃烧槽12内供气;通过主控制器控制点火装置6与燃气进行点火,引燃可燃物;可燃物在第二燃烧槽12内燃烧,并发出烟雾,形成实火模拟火线。
燃气火模拟火线:启动燃气气源4,通过燃气管道2提供燃气,并从出气口向第一燃烧槽11内供气;通过主控制器控制点火装置6与燃气进行点火,并以燃气作为燃料,在第一燃烧槽11内燃烧。燃气燃烧的同时,主控制器还控制制烟装置5制烟,并通过出烟口向第一燃烧槽11内喷烟,燃气与烟雾配合形成燃气火模拟火线。
如图2所示,燃烧槽1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燃烧槽11与第二燃烧槽12,第一燃烧槽11中部设置为弧形段,两端设置有相向延伸的延伸段。第一燃烧槽11与第二燃烧槽12均为横向设置,且第一燃烧槽11与第二燃烧槽12纵向间隔。本示例中,第一燃烧槽11与第二燃烧槽12的形状设置,用于模拟真实的火线状态。火头蔓延速度快,火翼速度较火头慢,整个火线呈弧形。弧形段的设置用以模拟火头的状态。两端延伸段用以模拟火翼的一状态。
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燃气管道2包括燃气主管21与燃气支管,燃气支管包括第一燃气支管22与第二燃气支管23,第一燃气支管22包括第一次级燃气支管221与第二次级燃气支管222,第二燃气支管23包括第三次级燃气支管231与第四次级燃气支管232。
燃气主管21的一端与燃气气源4连接,燃气气源4为液化气瓶或市政燃气管道。若干第一次级燃气支管221与第一燃烧槽11连接并在第一燃烧槽11处设置有若干出气口,第二次级燃气支管222用于连接第一次级燃气支管221与燃气主管21。第一次级燃气支管221上设置有燃气开关阀24与流量控制阀25,用于分段控制第一燃烧槽11内燃气的流动;第二次级燃气支管222上设置有燃气开关阀24与燃气报警器26;第一燃烧槽11上设置有点火装置6。
若干第三次级燃气支管231与第二燃烧槽12连接并在第二燃烧槽12处设置有若干出气口,第四次级燃气支管232用于连接第三次级燃气支管231与燃气主管21。第三次级燃气支管231上设置有燃气开关阀24;第四次级燃气支管232上设置有燃气开关阀24,流量控制阀25与燃气报警器26;第二燃烧槽12上设置有点火装置6。燃气开关阀24,流量控制阀25,燃气报警器26,点火装置6,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本示例中,通过燃气开关阀24在燃气管道2上位置的设置,使得燃气可分段控制流动,同时通过流量控制阀25在第一燃烧槽11上的设置,方便调节各段燃气流量,进而可以分段调节第一燃烧槽11上各段火焰大小。
优选地,为了装置使用更加安全,燃气管道2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燃气流动的手动阀。为了使得燃烧效果更好,燃气管道2的出气口处安装有喷火管27。第一燃烧槽11内设置有风压传感器7,还设置有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风压变送器。
本示例中,风压传感器7用于感受扑火时使用风力灭火机所造成风压的大小,进而传递给风压变送器,再通过风压变送器传递给主控制器,逐段关闭燃气火模拟火线的火焰。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烟雾管道3包括烟雾主管31与烟雾支管32,烟雾支管32包括第一次级烟雾支管321与第二次级烟雾支管322。
烟雾主管31两端分别设置有制烟装置5,第一次级烟雾支管321与第一燃烧槽11连接并在第一燃烧槽11处设置有出烟口,第二次级烟雾支管322用于连接第一次级烟雾支管321与烟雾主管31。第一次级烟雾支管321上设置有烟雾开关阀33;第二次级烟雾支管322上设置有风机34和烟雾开关阀33。制烟装置5、烟雾开关阀33和风机34,均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烟雾开关阀33的位置设置,使得烟雾可逐段开启和关闭。
第一燃烧槽11上还设置有压力感应器8,还设置有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压力变送器。
本实施例中,压力感应器8的设置,用于感应训练人员使用二号工具扑打火线所带来的压力,并将信号传送给压力变送器,再传送给主控制器,并通过主控制器控制烟雾逐段关闭。
如图1所示,燃烧槽1外侧还设置有摄像头93,红外感应装置91与音箱92。摄像头93,红外感应装置91,音箱92与主控制器电连接。音箱92采用室外音箱。
本示例中,红外感应装置91为成对设置,用于感应训练员进入训练场地,并通过主控制器启动点火装置6点火、制烟装置5制烟。摄像头93可实时监测参训人员的训练状况,并通过音箱92发声进行相应的指挥、指导。参训人员可通过观察训练录像回放,总结归纳得失,改进训练细节与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
为便于检修设备,设备安装地点应设置有砖砌设备管井,砖砌设备管井的顶部可设置有水泥盖板,水泥盖板上设置有把手。
训练之前,森林消防员做好防护措施,启动并制造一种或者两种模拟火线。
训练过程中,指挥员要牢固树立森林灭火安全理念,将消防人员分为两组,从火势较弱的两翼打开突破口,由弱到强顺次向火头方向进行扑打,不断缩短火线长度及距火头的距离,最终扑灭火头。
实火模拟火线可以直观的感受扑打效果。燃气火模拟火线会随着扑打过程的进行,触发风压传感器7和压力感应器8,火焰和烟雾逐段消失。追歼火头可采用“一线推进,追歼火头”、“两翼夹击,围歼火头”等战术进行扑打。
显然,上述示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与燃气气源(4)连接的燃气管道(2)和燃烧槽(1);
所述燃烧槽(1)包括第二燃烧槽(12);所述第二燃烧槽(12)包括弧形段以及弧形段两端相向延伸的延伸段;
所述燃气管道(2)与第二燃烧槽(12)连接,并在第二燃烧槽(12)处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燃气管道(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燃气流动的燃气开关阀(24)和流量控制阀(25);所述第二燃烧槽(12)上设置有点火装置(6);所述燃气开关阀(24),流量控制阀(25),点火装置(6)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还包括制烟装置(5),以及与制烟装置(5)连接的烟雾管道(3);所述燃烧槽(1)还包括第一燃烧槽(11);
所述燃气管道(2)与所述第一燃烧槽(11)连接,并在第一燃烧槽(11)处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第一燃烧槽(11)上设置有点火装置(6);
所述烟雾管道(3)与所述第一燃烧槽(11)连接,并在第一燃烧槽(11)处设置有出烟口;所述烟雾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烟雾流动的风机(34)和烟雾开关阀(33);所述制烟装置(5),风机(34),烟雾开关阀(33)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管道(2)包括与燃气气源(4)连接的燃气主管(21),第一燃气支管(22)和第二燃气支管(23);所述第一燃气支管(22)包括第一次级燃气支管(221)与第二次级燃气支管(222);所述第二燃气支管(23)包括第三次级燃气支管(231)与第四次级燃气支管(232);
所述第一次级燃气支管(221)与所述第一燃烧槽(11)连接,并设置有所述出气口;所述第一次级燃气支管(221)上设置有所述燃气开关阀(24)与所述流量控制阀(25);所述第二次级燃气支管(222)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燃气支管(221)与所述燃气主管(21);所述第二次级燃气支管(222)上设置有燃气开关阀(24);
所述第三次级燃气支管(231)与所述第二燃烧槽(12)连接,并设置有所述出气口;所述第三次级燃气支管(231)上设置有所述燃气开关阀(24);所述第四次级燃气支管(232)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次级燃气支管(231)与燃气主管(21);所述第四次级燃气支管(232)上设置有所述流量控制阀(25)与所述燃气开关阀(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级燃气支管(222)与所述第四次级燃气支管(232)上设置有燃气报警器(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管道(3)包括烟雾主管(31)与烟雾支管(32);所述烟雾支管(32)包括第一次级烟雾支管(321)与第二次级烟雾支管(322);
所述烟雾主管(31)两端均设置有制烟装置(5);所述第一次级烟雾支管(321)与所述第一燃烧槽(11)连接,并设置有所述出烟口;所述第一次级烟雾支管(321)上设置有所述烟雾开关阀(33);所述第二次级烟雾支管(322)用于连接所述烟雾主管(31)与烟雾支管(32);所述第二次级烟雾支管(322)上设置有所述烟雾开关阀(33)和风机(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压变送器和风压传感器(7),所述风压传感器(7)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槽(11)上,所述风压变送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管道(2)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燃气流动的手动开关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变送器与压力感应器(8),所述压力感应器(8)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槽(11)上,所述压力变送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管道(2)的出气口处连接有喷火管(27)。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感应装置(91),音箱(92)和摄像头(93);
所述红外感应装置(91),音箱(92)和摄像头(93)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CN202222874185.1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 Active CN219958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4185.1U CN219958377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4185.1U CN219958377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8377U true CN219958377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9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74185.1U Active CN219958377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83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83124A (en) Fire fighting trainer
CN204117391U (zh) 移动式消防训练设备
CN202632578U (zh) 消防模拟演练装置
ATE163487T1 (de) Simulation eines hilfsbrenners für feuerwehrtraining
JPH04504914A (ja) 消火訓練装置
CN104766521B (zh) 室内消防演练模拟场景系统
CN110533976A (zh) 用于模拟高层住宅火灾的智能消防模拟训练系统和方法
CN105261256A (zh) 移动式真火模拟训练系统
CN219958377U (zh) 一种追歼火头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
JP2003516207A (ja) 急激な火炎の拡がりをシミュレートする方法と装置
CN205177260U (zh) 烟火模拟训练装置
CN204516228U (zh) 一种室内消防演练模拟场景系统
CN218996181U (zh) 一种冲越火线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
CN218996180U (zh) 一种合围火场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
CN205177202U (zh) 移动式真火模拟训练系统
CN103632598A (zh) 一种火灾模拟器
CN215341482U (zh) 一种干烧型消防真火模拟训练装置
CN206075681U (zh) 水浴型模拟火灾装置
CN117437819A (zh) 用于消防训练的模拟燃烧装置
CN113893477A (zh) 一种油田加热炉的气体灭火系统
CN209708356U (zh) 有害气体泄漏灾情模拟装置
CN209895653U (zh) 实战用点状火模拟装置
CN107859998B (zh) 一种混合可燃气体燃烧器试验装置在真火灭火训练的应用
CN106997700A (zh) 一种燃料供给系统及真火模拟发生装置
CN107025817A (zh) 一种燃料供给系统及真火模拟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