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5724U - 一种冷凝器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凝器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5724U
CN219955724U CN202321135428.8U CN202321135428U CN219955724U CN 219955724 U CN219955724 U CN 219955724U CN 202321135428 U CN202321135428 U CN 202321135428U CN 219955724 U CN219955724 U CN 219955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fin
fins
sub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54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乔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354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5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5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57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凝器及冰箱。冷凝器包括:翅片;换热管单体,设置在翅片,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及第三管段,第二管段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管段及第三管段,第一管段与第三管段平行且间隔设置;其中,第一管段与第三管段沿第一方向错开,第一方向与气流方向垂直。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改善多管焊接带来的冷媒泄露等问题,又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冷凝器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冷凝器及冰箱。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冷凝器的热交换效果,将多根换热管交错排列,这类冷凝器是将多根换热管插入翅片后,再对弯管处进行焊接,将多根换热管贯通。
但在对换热管进行焊接时,容易发生焊接不合格,从而导致冷媒泄露的品质不良问题。同时,因为这类工艺制作的冷凝器要焊接的部位较多,需要依次进行焊接,会导致冷凝器的制造成本随之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凝器及冰箱,能够改善多管焊接带来的冷媒泄露等问题,又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节约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冷器。冷凝器包括:翅片;换热管单体,设置在翅片,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及第三管段,第二管段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管段及第三管段,第一管段与第三管段平行且间隔设置;其中,第一管段与第三管段沿第一方向错开,第一方向与气流方向垂直。
其中,翅片上设有开孔,第二管段沿第二方向在翅片上的投影覆盖开孔,和/或第一管段沿第二方向在翅片上的投影及第三管段沿第二方向在翅片上的投影分别位于开孔的两侧;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及气流方向垂直。
其中,翅片进一步包括:散热部,与开孔的端部连接,且与开孔的径向呈夹角设置。
其中,散热部沿第一平面延伸,第一平面为气流方向的垂直平面或与垂直平面成夹角设置的平面。
其中,翅片包括:第一翅片;第二翅片,与第一翅片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第二管段设置在第一翅片,且第一管段与第三管段设置在第二翅片;第一翅片设有两个第一管孔,第二翅片设有两个第二管孔,两个第一管孔沿第一方向错开设置,两个第二管孔沿第一方向错开设置,第二管段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翅片的两个第一管孔内,第一管段设置在第二翅片的一个第二管孔内,第三管段设置在第二翅片的另一第二管孔内。
其中,第二翅片包括沿气流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子翅片及第二子翅片,第一管段设置在第一子翅片,第三管段设置在第二子翅片。
其中,开孔包括第一开孔和/或第二开孔,两个第一管孔之间设有第一开孔;和/或两个第二管孔之间设有第二开孔。
其中,第一管段包括平行设置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子管段,第三管段包括平行设置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子管段,第一子管段沿第一方向位于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子管段之间。
其中,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子管段位于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子管段连线的中点。
其中,翅片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翅片及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翅片;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及气流方向垂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冰箱。冰箱包括上述冷凝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冷凝器,用于对空气进行热交换。其中,冷凝器包括翅片及设置在翅片的换热管单体,因换热管单体是一体成型的单体管,管段之间不需要使用焊接工艺,能够改善冷媒泄露的问题,且节约成本;进一步地,换热管单体的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管段与第三管段沿气流方向的垂直方向错开,使得第一管段与第三管段的阻挡面积减少,因此,能够增加第一管段与第三管段对气流的换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因此,本申请能够改善多管焊接带来的冷媒泄露等问题,又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冷凝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冷凝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冷凝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翅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翅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冷凝器一实施例的制备过程中结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首先提出一种冷凝器,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冷凝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冷凝器包括翅片11及换热管单体12;换热管单体12设置在翅片11,换热管单体12包括第一管段121、第二管段122及第三管段123,第二管段12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管段121及第三管段123,第一管段121与第三管段123平行且间隔设置;其中,第一管段121与第三管段123沿第一方向x错开,第一方向x与气流方向y垂直。
本实施例中,第一管段121与第三管段123沿第一方向x错开设置,本实施例给出的是蛇形盘状的一体成型的换热管单体12。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管段与第三管段沿第一方向的错开角度和错开距离不受限制。
在其它实施例中,换热管单体的形状不受限制。
在一应用场景中,如图6所示,可以先制作出并行排列、蛇形盘状的换热管单体12,管段之间不需要使用焊接工艺,再对第二管段122处进行扭转使第二管段变形,由此冷凝器其他部位也相应发生形变,从而使得第一管段121与第三管段123沿第一方向x错开,形成交错排列。
因为换热管单体12各管段之间不需要使用焊接工艺,能够改善多管焊接带来的冷媒泄露等问题,且节约成本;换热管单体12的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管段121与第三管段123沿第一方向x错开,使得第一管段121与第三管段123的阻挡面积减少,因此,能够增加第一管段121与第三管段123对气流的换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因此,本实施例能够改善多管焊接带来的冷媒泄露等问题,又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节约成本。
在其它实施例中,换热管单体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管段和/或多个第三管段,及多个第二管段,相邻的第一管段或相邻的第三管段之间通过对应的第二管段连接,即换热管单体包括两列以上的竖直管段。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翅片11包括第一翅片111及第二翅片112,第二翅片112与第一翅片111沿第一方向x间隔排布;第二管段122设置在第一翅片111,且第一管段121与第三管段123设置在第二翅片112。
由于第二翅片112与第一翅片111沿第一方向x间隔排布,使得二者之间能够形成沿气流方向y延伸的间隙,能够使得空气在流经冷凝器时有更大的流动空间,能够增加管段与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换热管单体的弯管位置,即管体换向位置的部分设置翅片结构,且翅片的形状不受限制。
在其它实施例中,翅片可以为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布的翅片形成的翅片组,也可以通过在一体成型的翅片结构上刻凹槽来实现。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翅片与第二翅片也可以是一体设置的。
可选地,翅片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翅片及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翅片。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形成沿气流方向y延伸的多个间隙,能够使得空气在流经冷凝器时有更大的流动空间,能够增加管段与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可选地,第一翅片111设有两个第一管孔,第二翅片112设有两个第二管孔,两个第一管孔沿第一方向x错开设置,两个第二管孔沿第一方向x错开设置,第二管段12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翅片111的两个第一管孔内,第一管段121设置在第二翅片112的一个第二管孔内,第三管段设置在第二翅片112的另一第二管孔内。
本实施例通过翅片上的管孔将管段设置在对应的翅片上,可以更好地固定管段位置,提高冷凝器的稳定性。
可选地,第二翅片112包括沿气流方向y间隔设置的第一子翅片1122及第二子翅片1123,第一管段121设置在第一子翅片1122,第三管段123设置在第二子翅片1123。
因第一子翅片1122与第二子翅片1123沿气流方向y分开,使得二者之间形成间隙,以增加流通气流的间隙通道,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可选地,第一翅片111包括沿气流方向y间隔设置的第三子翅片1112及第四子翅片1113。第二管段122的一端设置在第三子翅片1112,第二管段122的另一端设置在第四子翅片1113。
因第三子翅片1112及第四子翅片1113沿气流方向y分开,使得二者之间形成间隙,以增加流通气流的间隙通道,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可选地,第二翅片112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个第一子翅片1122与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个第二子翅片1123。
通过上述方式,第二翅片112的第一子翅片1122和第二子翅片1123在气流方向y上均能形成多个间隙,以增加流通气流的间隙通道。当气体流过冷凝器时,从翅片间穿过的空气能够与多个第一子翅片1122和多个第二子翅片1123进行热交换,位于下风处的翅片也可以与气流进行热交换,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可选地,第一子翅片1122与第二子翅片1123沿第一方向x交错设置。
通过上述方式,从翅片间穿过的空气更容易与位于下风处的翅片进行热交换,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另一实施例的冷凝器,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冷凝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1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翅片11上设有开孔,第二管段122沿第二方向z在翅片11上的投影覆盖开孔,第一管段121沿第二方向z在翅片11上的投影及第三管段123沿第二方向z在翅片11上的投影分别位于开孔的两侧;其中,第二方向z与第一方向x及气流方向y垂直。
开孔能够使得冷凝器内部的翅片结构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增加,开孔的翅片部分也能参与到换热过程,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冷凝器内部的翅片结构边缘部位增加,带来前缘效应,提升换热量,提高热交换效率。
可选地,开孔包括第一开孔21及第二开孔22,两个第一管孔之间设有第一开孔21;两个第二管孔之间设有第二开孔22。
本实施例的第一翅片111一体设置,第二翅片112一体设置,即不分成多个子翅片,且在同一个第一翅片111的两个第一管孔之间设有第一开孔21,由于第一开孔21的存在,第一翅片111可以由不分开的子翅片构成,在同一个第二翅片112的两个第二管孔之间设有第二开孔22,由于第二开孔22的存在,第二翅片112可以由不分开的子翅片构成。
第一开孔21、第二开孔22能够使得冷凝器内部的翅片结构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增加,第一开孔21及第二开孔22的翅片部分也能参与到换热过程,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冷凝器内部的翅片结构边缘部位增加,带来前缘效应,提升换热量,提高热交换效率;进一步地,第一开孔21及第二开孔22可以使得第一翅片111及第二翅片112可以由不分开的子翅片构成,节约成本。
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仅在两个第一管孔之间开设第一开孔或仅在两个第二管孔之间开设第二开孔。
在其它实施例中,不限定第一开孔21的数量、第二开孔22的数量。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开孔21及第二开孔22均四边形开孔。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开孔21及第二开孔22可以为方形开孔。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另一实施例的冷凝器,如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冷凝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2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开孔31及第二开孔32均为圆形开孔。
与四边形开孔相比,圆形开孔结构能够使得冷凝器内部的翅片结构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得到进一步增加,开孔处的翅片部分也能参与到换热过程,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冷凝器内部的翅片结构的边缘部位进一步增加,带来前缘效应,提升换热量,提高热交换效率。
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开孔的形状还可以是其它形状,或者第一开孔的形状可以与第二开孔的形状不同。
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仅在两个第一管孔之间开设第一开孔或仅在两个第二管孔之间开设第二开孔。
在其它实施例中,不限定同一翅片上第一开孔的数量、第二开孔的数量。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另一实施例的第一翅片,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第一翅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2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翅片111进一步包括第一散热部41,与第一开孔21的端部连接,且与第一开孔21的径向呈夹角设置。
本实施例与上述不包含散热部的开孔相比,第一散热部41作为与第一开孔21及第一翅片111不贴合的部分,能够增加第一翅片111的散热面积;第一散热部41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增加冷凝器内部的第一翅片111与气流的接触面积,第一开孔21处的第一翅片111和第一散热部41都能参与到换热过程,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冷凝器内部的第一翅片111的边缘部位进一步增加,带来前缘效应,提升换热量,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
第一散热部41与第一开孔21的径向呈夹角设置是指第一散热部41与第一开孔21及第一翅片111不贴合,即该夹角为锐角、钝角或直角。
可选地,第一散热部41沿第一平面延伸,第一平面为气流方向y的垂直平面或与垂直平面成夹角设置的平面。
上述方式可以使得气流朝向第一散热部41流动,从而可以减缓气流流速,从而使得散热部与气流更好的换热,提高热交换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针对图1与图3实施例做类似的改进,这里不赘述。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另一实施例的第二翅片,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第二翅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2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二翅片112进一步包括第二散热部42,与第二开孔22的端部连接,且与第二开孔22的径向呈夹角设置。
本实施例与上述不包含散热部的开孔相比,第二散热部42作为与第二开孔22及第二翅片112不贴合的部分,能够增加第二翅片112的散热面积;第二散热部42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增加冷凝器内部的第二翅片112与气流的接触面积,第二开孔22处的第二翅片112和第二散热部42都能参与到换热过程,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冷凝器内部的第二翅片112的边缘部位进一步增加,带来前缘效应,提升换热量,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
第二散热部42与第二开孔22的径向呈夹角设置是指第二散热部42与第二开孔22及第二翅片112不贴合,即该夹角为锐角、钝角或直角。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在第一开孔的端部设置第一散热部或仅在第二开孔的端部设置第二散热部。
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部的形状和散热部与开孔的相对位置不受限制;
可选地,第二散热部42沿第一平面延伸,第一平面为气流方向y的垂直平面或与垂直平面成夹角设置的平面。
上述方式可以使得气流朝向第二散热部42流动,从而可以减缓气流流速,从而使得散热部与气流更好的换热,提高热交换效率。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管段121包括平行设置且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子管段43,第三管段123包括平行设置且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子管段44,第一子管段43沿第一方向x位于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子管段44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子管段43沿第一方向x位于两个相邻设置的两个第二子管段44之间,能够增加冷凝器内部的翅片结构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同时也能够增加相对于空气流向更内侧的子管段与气流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热交换效率。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子管段43沿第一方向x位于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子管段44沿第一方向x连线的中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子管段43位于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子管段44连线的中点,能够进一步增加冷凝器内部的翅片结构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增加相对于空气流向更内侧的子管段与气流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热交换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针对图1与图3实施例做类似的改进,这里不赘述。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冰箱,包括上述冷凝器。
在其它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冷凝器还可以用于其它热交换设备。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冷凝器,包括翅片及设置在翅片的换热管单体,因换热管单体是一体成型的单体管,管段之间不需要使用焊接工艺,能够改善冷媒泄露的问题,且节约成本;进一步地,换热管单体的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管段与第三管段沿第一方向错开,使得第一管段与第三管段的阻挡面积减少,因此,能够增加第一管段与第三管段对气流的换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因此,本申请能够改善多管焊接带来的冷媒泄露等问题,又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由于第二翅片与第一翅片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使得二者之间能够形成沿气流方向延伸的间隙,能够使得空气在流经冷凝器时有更大的流动空间,能够增加管段与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通过翅片上的管孔将管段设置在对应的翅片上,可以更好地固定管段位置,提高冷凝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因第一子翅片与第二子翅片沿气流方向分开,使得二者之间形成间隙,以增加流通气流的间隙通道,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因第三子翅片及第四子翅片沿气流方向分开,使得二者之间形成间隙,以增加流通气流的间隙通道,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翅片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子翅片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子翅片,第一子翅片和第二子翅片在气流方向上均能形成多个间隙,以增加流通气流的间隙通道。当气体流过冷凝器时,从翅片间穿过的空气能够与多个第一子翅片和多个第二子翅片进行热交换,位于下风处的翅片也可以与气流进行热交换,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子翅片与第二子翅片沿第一方向交错设置,从翅片间穿过的空气更容易与位于下风处的翅片进行热交换,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开孔、第二开孔能够使得冷凝器内部的翅片结构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增加,第一开孔及第二开孔的翅片部分也能参与到换热过程,提高热交换效率;进一步地,冷凝器内部的翅片结构边缘部位增加,带来前缘效应,提升换热量,提高热交换效率;进一步地,第一开孔及第二开孔可以使得第一翅片及第二翅片可以由不分开的子翅片构成,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与四边形开孔相比,圆形开孔结构能够使得冷凝器内部的翅片结构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得到进一步增加,开孔处的翅片部分也能参与到换热过程,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冷凝器内部的翅片结构的边缘部位进一步增加,带来前缘效应,提升换热量,提高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散热部作为与开孔及翅片不贴合的部分,能够增加的散热面积;散热部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增加冷凝器内部的翅片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开孔处的翅片和散热部都能参与到换热过程,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冷凝器内部的翅片边缘部位进一步增加,带来前缘效应,提升换热量,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散热部与气流方向y成夹角设置,使得气流能够朝向散热部流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缓气流流速,从而使得散热部与气流更好的换热,提高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子管段沿第一方向位于两个相邻设置的两个第二子管段沿第一方向连线的中点,能够进一步增加冷凝器内部的翅片结构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增加相对于空气流向更内侧的子管段与气流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热交换效率。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翅片;
换热管单体,设置在所述翅片,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及第三管段,所述第二管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管段及所述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三管段平行且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三管段沿第一方向错开,所述第一方向与气流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上设有开孔,所述第二管段沿第二方向在所述翅片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开孔,和/或所述第一管段沿第二方向在所述翅片上的投影及所述第三管段沿第二方向在所述翅片上的投影分别位于所述开孔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气流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进一步包括:散热部,与所述开孔的端部连接,且与所述开孔的径向呈夹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沿第一平面延伸,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气流方向的垂直平面或与所述垂直平面成夹角设置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包括:
第一翅片;
第二翅片,与所述第一翅片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
所述第二管段设置在所述第一翅片,且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三管段设置在所述第二翅片;
所述第一翅片设有两个第一管孔,所述第二翅片设有两个第二管孔,所述两个第一管孔沿所述第一方向错开设置,所述两个第二管孔沿所述第一方向错开设置,所述第二管段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翅片的所述两个第一管孔内,所述第一管段设置在所述第二翅片的一个所述第二管孔内,所述第三管段设置在所述第二翅片的另一所述第二管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翅片包括沿所述气流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子翅片及第二子翅片,所述第一管段设置在所述第一子翅片,所述第三管段设置在所述第二子翅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包括第一开孔和/或第二开孔,所述两个第一管孔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开孔;和/或所述两个第二管孔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开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包括平行设置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子管段,所述第三管段包括平行设置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子管段,所述第一子管段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二子管段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子管段位于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二子管段连线的中点。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翅片及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翅片。
1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
CN202321135428.8U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冷凝器及冰箱 Active CN219955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5428.8U CN219955724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冷凝器及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5428.8U CN219955724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冷凝器及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5724U true CN219955724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37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5428.8U Active CN219955724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冷凝器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57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49761B1 (en) Fin-tube heat exchanger with vortex generator
US7055585B2 (en) Layered evaporator for use in motor vehicle air conditioners or the like, layered heat exchanger for providing the evaporat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system comprising the evaporator
US20120103583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fin for the same
US11353271B2 (en) Microchannel flat tube and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US20160054075A1 (en) Folded tube multiple bank heat exchange unit
CN110726325A (zh) 用于管翅式换热器的翅片、管翅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9955724U (zh) 一种冷凝器及冰箱
JPH11294973A (ja) 吸収冷温水機の熱交換器
EP3608618B1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JPS63271099A (ja) 熱交換器
CN105518404A (zh) 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热交换器
KR20140001537A (ko) 열교환기
US9353997B2 (en) Heat exchanger
CN211425174U (zh) 用于管翅式换热器的翅片、管翅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JPH03140795A (ja) 積層形熱交換器
JP2018155481A (ja) 伝熱管ユニットを有する熱交換器
CN108344210B (zh) 提高换热效率的平行流换热系统
JP2001141383A (ja) 熱交換器
CN110094901B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JPH0195288A (ja) 熱交換器
CN216080086U (zh) 一种空调器
TWI809718B (zh) 熱交換器及冷凍循環裝置
JP6583729B2 (ja) 熱交換器
JPH0624710Y2 (ja) 熱交換器
CN218349297U (zh) 翅片、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