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0801U - 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0801U
CN219950801U CN202320621425.9U CN202320621425U CN219950801U CN 219950801 U CN219950801 U CN 219950801U CN 202320621425 U CN202320621425 U CN 202320621425U CN 219950801 U CN219950801 U CN 219950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zone
water
reflux
anaerob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214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晔
黄胜海
冯彬
孙建华
豆水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Bishui Wof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Bishui Wof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Bishui Wof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Bishui Wof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214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0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0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0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涉及有机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无机污泥沉淀区、泥水混合区、厌氧反应区、泥水分离区和清水区,清水区设有出水堰。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区分别对废水中的不同污染物因子进行分区重点处理,同时通过回流等方法,稳定进水水量,提高厌氧消化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设置减速区使有机污泥充分分解,且采用斜管沉淀,延长沉淀时间,提高了沉淀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化剩余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
背景技术
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泥减量处理,其主要特点是使泥水从下往上快速流动,将无机污泥沉淀而有机污泥则继续向上,经过充分的厌氧反应将有机污泥降解,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沉降后,通过排污泵将污泥排出。
现有的厌氧反应装置多为直筒状结构,流速过快时沉降效率低,流速过慢则厌氧细菌不能充分繁殖,导致有机污泥降解效率差,同时单一依靠重力沉降,难以对厌氧装置上部的污泥进行有效沉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无机污泥沉淀区、泥水混合区、厌氧反应区、泥水分离区和清水区,所述清水区设有出水堰;
所述厌氧反应区和泥水分离区之间还设有减速区,所述减速区用于降低流速,所述泥水分离区内设有斜管;
所述厌氧装置还设有回流系统、供给系统和排泥系统;
所述回流系统一端连通所述泥水混合区,另一端连通所述减速区;
所述供给系统进口直通泥水混合区,所述排泥系统设在所述厌氧装置底部,并连通所述无机污泥沉淀区,所述排泥系统用于排出无机污泥沉淀区的污泥。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系统包括回流管、回流泵和回流布水管,所述回流管通过所述回流泵与所述回流布水管连通,所述回流管连通所述减速区,所述回流布水管连通所述泥水混合区。
进一步的,所述供给系统包括污泥进水管、提升泵和布水管,所述污泥进水管通过所述提升泵与所述布水管连通,所述布水管连通所述泥水混合区。
进一步的,所述排泥系统包括连通所述无机污泥沉淀区的排泥管以及安装在排泥管上的排泥泵。
进一步的,所述无机污泥沉淀区为漏斗状以便于排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区分别对废水中的不同污染物因子进行分区重点处理,同时回流系统使进水水量稳定,提高厌氧消化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且采用斜管沉淀,延长沉淀时间,提高了沉淀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速区,降低厌氧反应装置上部的上升流速,富集污泥,回流污泥浓度高,一方面保持装置内的污泥浓度,同时使装置内的细菌保持在适宜的环境生长,最终达到在厌氧过程中,分解生化剩余污泥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01、无机污泥沉淀区,02、泥水混合区,03、厌氧反应区,04、减速区,05、泥水分离区,051、斜管,06、清水区,1、污泥进水管,2、提升泵,3、布水管,4、排泥泵,5、排泥管,6、回流管,7、回流泵,8、回流布水管,9、出水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进行。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无机污泥沉淀区01、泥水混合区02、厌氧反应区03、泥水分离区05和清水区06,清水区06设有出水堰9,分离产生的上清液废水储存在清水区06,进而从出水堰9排出,该厌氧装置还设有回流系统、供给系统和排泥系统。
厌氧反应区03和泥水分离区05之间设有减速区04,减速区04降低厌氧反应装置上部的上升流速,富集污泥,回流污泥浓度高,一方面保持装置内的污泥浓度,同时使装置内的细菌保持在适宜的环境生长,最终达到在厌氧过程中,提高COD去除效能,从而实现污泥减量的目的;
回流系统一端连通泥水混合区02,另一端连通减速区04;
供给系统进水口直通泥水混合区02,供给系统包括污泥进水管1、提升泵2和布水管3,污泥进水管1通过提升泵2与布水管3连通,布水管3连通泥水混合区02,使用时,启动提升泵2,使污泥进水管1抽取待减量的生化剩余污泥,通过布水管3进入泥水混合区02。
排泥系统设在厌氧装置底部,并连通无机污泥沉淀区01,无机污泥因重力因素沉淀至无机污泥沉淀区01,同时无机污泥不参与厌氧反应,减少细菌负荷;
无机污泥沉淀区01为漏斗状以便于排泥,无机污泥沉淀区01外接排泥系统,排泥系统包括连通无机污泥沉淀区01的排泥管5以及安装在排泥管5上的排泥泵4,排泥时,排泥泵4启动通过排泥管5排出无机污泥沉淀区01内沉降的无机污泥。
回流系统包括回流管6、回流泵7和回流布水管8,回流管6通过回流泵7与回流布水管8连通,回流管6连通减速区04,回流布水管8连通泥水混合区02,启动回流泵7,抽取减速区04的回流泥水再次流入泥水混合区02。
泥水混合区02内并列设有布水管3和回流布水管8,布水管3供给的待减量的生化剩余污泥泥水与回流布水管8回流的回流泥水在泥水混合区02充分混合,并向上流,且加大了上升流速;
厌氧反应区03是有机污泥浓度最高区域,厌氧细菌在该区域大量繁殖,保障有机污泥的有效降解;
泥水分离区05实现泥水分离,使厌氧污泥再次进入减速区,分离的上清液位于上层,不参与循环,有效利用空间,内设有斜管051,延长了泥水上升时间,提高了沉降效率;
其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提升泵2开启,生化剩余污泥泥水由污泥进水管1进入布水管3,在泥水混合区02内均匀布水,泥水水流保持一定的上升流速由下向上流动,而无机污泥因重力因素沉淀入无机污泥沉淀区01。
泥水水流上升过程中,先进入泥水混合区02并在泥水混合区02进行初步厌氧反应。
泥水水流继续上升进入厌氧反应区03,厌氧细菌在厌氧反应区03大量繁殖,有机污泥在该区充分分解。
经过厌氧反应区03的泥水继续上升,经过减速区04,泥水减速后上升流速降低,使污泥富集在厌氧反应区03,提高厌氧反应效率。
经过减速区04后的泥水水流继续上升进入泥水分离区05,泥水分离区05内密集的设有多个泥水斜管051,通过斜管051延长污泥上升时间,从而使污泥再次沉淀,此处的无机污泥主要是质量较轻的、首次沉降未能进入无机污泥沉淀区01内的部分。
经过泥水分离区05的泥水分离出污泥及上清液废水,上清液废水停留在清水区06,污泥则再次进入减速区04。
其次,回流泵7通过回流管6抽取减速区04的泥水进入回流布水管8,回流泥水再次进入泥水混合区02,回流泥水与原泥水在泥水混合区02进行充分混合并向上流,且加大了上升流速。
需要说明的是,经过泥水混合区02的充分混合,到达厌氧反应区03时,达到较高的浓度。
水流上升过程中再依次进入泥水混合区02、厌氧反应区03、减速区04和泥水分离区05,再次通过回流系统回流,如此泥水在厌氧装置内不断循环反应。
需要说明的是,因回流系统回流的泥水上升至厌氧反应区03,同时上流的泥水在减速区04减速,导致厌氧反应区03的污泥浓度最高,厌氧细菌大量繁殖,厌氧反应最充分。
最后,循环7~14天后,提升泵2、回流泵7关闭,静置1个小时后,清水区06的上清液通过出水堰9排出,然后排泥泵4开启,通过排泥管6将污泥排出,进行下一步处理。
排泥完毕后,提升泵2、回流泵7开启再次不断循环处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无机污泥沉淀区(01)、泥水混合区(02)、厌氧反应区(03)、泥水分离区(05)和清水区(06),所述清水区(06)设有出水堰(9),其特征在于:
所述厌氧反应区(03)和泥水分离区(05)之间还设有减速区(04),所述减速区(04)用于降低流速,所述泥水分离区(05)内设有斜管(051);
所述厌氧装置还设有回流系统、供给系统和排泥系统;
所述回流系统一端连通所述泥水混合区(02),另一端连通所述减速区(04);
所述供给系统进水口直通泥水混合区(02),所述排泥系统设在所述厌氧装置底部,并连通所述无机污泥沉淀区(01),所述排泥系统用于排出无机污泥沉淀区(01)的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系统包括回流管(6)、回流泵(7)和回流布水管(8),所述回流管(6)通过所述回流泵(7)与所述回流布水管(8)连通,所述回流管(6)连通所述减速区(04),所述回流布水管(8)连通所述泥水混合区(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系统包括污泥进水管(1)、提升泵(2)和布水管(3),所述污泥进水管(1)通过所述提升泵(2)与所述布水管(3)连通,所述布水管(3)连通所述泥水混合区(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系统包括连通所述无机污泥沉淀区(01)的排泥管(5)以及安装在排泥管(5)上的排泥泵(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污泥沉淀区(01)为漏斗状以便于排泥。
CN202320621425.9U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 Active CN219950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1425.9U CN219950801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1425.9U CN219950801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0801U true CN219950801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1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21425.9U Active CN219950801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08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5947B (zh) V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103395950B (zh) 大中型污水处理v型气提脱氮除磷工艺
CN103395948B (zh)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116835758A (zh) 一种生物-生态耦合污水处理方法
CN102674537A (zh) 一种强化脱氮的逆序sbr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4981332U (zh) 一种脉冲升流式厌氧反应器
CN104512963A (zh) 一种一体式多级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膜系统脱氮方法及装置
CN203392986U (zh) V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206970300U (zh) 用于生物反应池的硝化液回流装置及生物反应池
CN109095708A (zh) 污水处理设备
CN105293701B (zh) 一种碳源储备式ibr生物反应器
CN106966490A (zh) 一种高效好氧反应器及污水处理工艺
CN110627196A (zh) 一种斜管沉淀装置及高氨氮有机污水的处理系统
KR101087673B1 (ko) 기존 침전지 개량형 총인(t-p)제거 하수고도처리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3866153U (zh) 一种城市污水改良a2/o强化脱氮除磷处理装置
CN115259370B (zh) 一种生物反硝化反应器及其应用
CN219950801U (zh) 一种生化剩余污泥减量的厌氧装置
CN203392987U (zh)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207313242U (zh) 一种分体回流式微氧脱氮反应器
CN112537887B (zh) 高效絮凝沉淀池强化氨氮处理mbbr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4671612A (zh) 序流返送式污水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CN205258129U (zh) 一种小流量污水深度脱氮除磷装置
CN211141630U (zh) 一种斜管沉淀装置及高氨氮有机污水的处理系统
CN204224399U (zh) 一种侧流反硝化池
CN210974336U (zh) 一种脱氮一体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