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5852U - 钳具 - Google Patents

钳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45852U
CN219945852U CN202321701338.0U CN202321701338U CN219945852U CN 219945852 U CN219945852 U CN 219945852U CN 202321701338 U CN202321701338 U CN 202321701338U CN 219945852 U CN219945852 U CN 219945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pliers
plate
clamp body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013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狐晓斌
李国伟
陈国栋
赵鹏遥
吕有志
徐晓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17013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45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45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45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紧固件拆卸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钳具,该钳具包括相互交叉且中部铰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还包括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其中第一弧形板连接于第一钳体的一端,第二弧形板连接于第二钳体的一端,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相对围成夹持腔,第二弧形板沿弯曲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一弧形板沿弯曲方向的长度。通过两个弧形板不同长度的设置,使得钳具在夹持较细胶管时,较短的第二弧形板与胶管的接触面积较大;在夹持较粗胶管时,较长的第一弧形板与胶管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提高了钳具在夹持各种粗细的胶管时与胶管的接触面积。

Description

钳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拆卸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钳具。
背景技术
胶管是液体、气体以及其他材料的流通与包覆载体,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用品中。
在进行标定试验准备的过程中需要频繁地拆装零部件,其中与铁管相连接的胶管在装配一段时间后或经过车辆长时间的试验后容易与铁管相粘合导致拆卸困难。部分需要拆卸的胶管的安装位置较为狭小,且尺寸各异,现有技术中的钳具在拆卸尺寸较大或较小的胶管时,均存在因钳具的夹持部与胶管尺寸不匹配,导致对胶管夹持效果差的问题,如果夹持过紧的话容易损坏胶管外皮,夹持过松的话则无法拧动胶管,从而无法适应于位于狭小空间内不同尺寸规格的胶管拆卸,因此针对位于此类胶管,操作人员只能进行徒手拆卸,费时费力。
因此,亟需一种钳具,以解决现有钳具摩擦力过小无法拧动胶管或摩擦力过大损坏胶管外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钳具,以解决现有钳具摩擦力过小无法拧动胶管或摩擦力过大损坏胶管外皮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钳具,包括:
第一钳体;
第二钳体,上述第二钳体与上述第一钳体交叉设置且中部铰接;
第一弧形板,连接于上述第一钳体的一端;
第二弧形板,连接于上述第二钳体的一端,上述第一弧形板和上述第二弧形板相对设置围成夹持腔,上述第二弧形板沿弯曲方向的长度小于上述第一弧形板沿弯曲方向的长度。
作为优选地,上述第一弧形板和上述第二弧形板均为圆弧板,上述第一弧形板和上述第二弧形板的直径和/或圆心角不同。
作为优选地,上述第一弧形板和上述第二弧形板围成上述夹持腔的一侧表面上均间隔地设置有多道凹槽。
作为优选地,上述第一弧形板和上述第二弧形板相对设置,上述钳具闭合时,上述第二弧形板位于上述第一弧形板内。
作为优选地,上述第一钳体和上述第二钳体均包括依次连接的钳柄、铰接部和夹持杆,上述第一弧形板设置于上述第一钳体的上述夹持杆上,上述第二弧形板设置于上述第二钳体的上述夹持杆上,两个上述铰接部相铰接设置。
作为优选地,上述夹持杆相对于与上述夹持杆相连接的上述钳柄倾斜设置,两对上述夹持杆相对于上述钳柄倾斜方向相同。
作为优选地,上述钳柄的长度为250mm-350mm,上述夹持杆的长度为170mm-270mm。
作为优选地,上述第一钳体和/或上述第二钳体中上述钳柄与上述夹持杆之间的夹角为145度。
作为优选地,上述钳具还包括限位器,上述限位器能够限制上述第一弧形板和上述第二弧形板所形成的钳口的开口大小。
作为优选地,上述第一钳体和上述第二钳体中的一个的上述铰接部上设置有锯齿部,上述限位器可转动地设置于另一个钳体上,上述限位器的一端能抵接于上述锯齿部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钳具,包括相互交叉且中部铰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还包括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其中第一弧形板连接于第一钳体的一端,第二弧形板连接于第二钳体的一端,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相对围成夹持腔,第二弧形板沿弯曲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一弧形板沿弯曲方向的长度。通过两个弧形板不同长度的设置,使得钳具在夹持较细胶管时,较短的第二弧形板能够与胶管充分接触,且接触面积较大,并将胶管压向较长的第一弧形板上,改善夹持效果;在夹持较粗胶管时,较长的第一弧形板与胶管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提高了钳具在夹持各种粗细的胶管时与胶管的接触面积,进而避免了拆卸时摩擦力过小无法拧动胶管或摩擦力过大损坏胶管外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钳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第一钳体;11、钳柄;12、铰接部;13、夹持杆;
2、第二钳体;
3、第一弧形板;
4、第二弧形板;
5、限位器;51、主体部;52、抵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现有技术中的钳具在拆卸尺寸较大或较小的胶管时,均存在因钳具的夹持部与胶管尺寸不匹配,导致对胶管夹持效果差的问题,如果夹持过紧的话容易损坏胶管外皮,夹持过松的话则无法拧动胶管。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钳具,对不同尺寸的零件的兼容性更好,能够增大钳具与零件的接触面积。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钳具用于拆卸胶管。在其他实施例中,此钳具能够用于各类零件的拆卸与安装。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钳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钳具,包括第一钳体1、第二钳体2、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具体而言,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交叉设置且中部铰接,第一弧形板3设置于第一钳体1的一端,第二弧形板4设置于第二钳体2的一端,并与第一弧形板3相对设置,围成夹持腔。其中第二弧形板4沿其自身弯曲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一弧形板3沿其自身弯曲方向的长度,从而使得钳具能够适配于不同直径的零件大小。当胶管的直径较大时,胶管能够贴合于第一弧形板3的内侧弧面,当胶管的直径较小时,胶管能够贴合于第二弧形板4的内侧弧面,从而使得无论胶管的尺寸是偏大亦或偏小,本实施例提供的钳具均能与胶管保持较大的接触面积。
具体地,由于胶管的截面为圆形,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均为圆弧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的直径不同,圆心角相同,其中第一弧形板3的直径大于第二弧形板4的直径,以使得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能够适配于不同管径大小的胶管。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板3的直径与第二弧形板4的直径相同,圆心角不同。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板3的直径与第二弧形板4的直径不同,圆心角不同。
进一步地,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相对设置,当钳具闭合时,第二弧形板4能够位于第一弧形板3内,从而降低了本实施例提供的钳具的占用空间,便于收纳。
进一步地,由于胶管外皮较为光滑,为防止在拆卸胶管时由于钳具与胶管之间摩擦力过小导致钳具与胶管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从而无法拧动胶管,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所围成夹持腔的一侧表面上还均匀地间隔设置有多道凹槽。由于现有技术中钳具的夹持部与胶管的尺寸匹配度较低,从而导致夹持部与所需拆卸零件的接触面积通常较小,为提高摩擦力,防止夹持部与零件直接发生相对滑动,现有的钳具通常在夹持部设置多道密集且尖锐的防滑凹槽,以提高钳具与零件之间的摩擦力。然而当所需拆卸的零件为外皮较为脆弱的胶管或塑料管时,过于密集的防滑凹槽很容易划伤零件。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钳具,由于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的设置,使得钳具与不同尺寸的胶管均能保持较大的接触面积,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上设置的凹槽较少,从而在提高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与胶管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避免了凹槽过于密集损坏胶管外皮的现象。
在现有技术中,部分需要拆卸的胶管的安装位置较为狭小,且部分胶管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与铁管相粘合,从而导致狭小空间内的拆卸操作更加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均包括依次连接的钳柄11、铰接部12和夹持杆13。其中第一弧形板3设置于第一钳体1的夹持杆13上,第二弧形板4设置于第二钳体2的夹持杆13上,两个铰接部12相铰接设置。由于夹持杆13具有一定长度,因此能够增大夹持腔与钳柄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在使用该钳具时,钳柄13与待拆卸的胶管的距离大,以解决狭小空间难以操作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铰接部12均为圆形,两个铰接部12的圆心处通过转动轴相连接,从而使得两个铰接部12之间能够绕自身圆心发生相对转动。
为进一步解决狭小空间难以操作的问题,夹持杆13相对于与其相连接的钳柄11倾斜设置,两对夹持杆13相对于钳柄11的倾斜方向相同,从而使得钳柄13能够避让开狭小空间,操作人员能够在空间较大的地方持握钳柄13进行拆卸工作。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钳体1和/或第二钳体2中钳柄11与夹持杆13之间的夹角为145°。在其他实施例中,钳柄11与夹持杆13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90°、100°、120°或130°,钳柄11与夹持杆13之间的夹角可以为90°与180°之间的任意数值,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由于部分胶管所处位置较深,现有技术中的钳具无法深入,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杆13的长度为170mm-270mm,在本实施例中,夹持杆13的长度为170mm,在其他实施例中,夹持杆13的长度也可以为180mm、190mmm、200mm、210mm等。可以明确的是,针对于某些过深处胶管的拆卸时,夹持杆13的长度也可以超过270mm,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进一步地,为便于操作人员握持,本实施例提供的钳柄11上还设置有多道防滑槽纹,多道防滑槽纹间隔地设置于钳柄11上,从而避免了操作人员在握持时发生打滑现象。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钳柄11上套设有橡胶套,在其他实施例中,钳柄11上也可以绕设有麻线或其他能够防止钳柄11打滑的材料。
优选地,钳柄11的长度为250mm-350mm,为适应于操作人员握持的最佳长度。在本实施例中,钳柄11的长度为250mm,在其他实施例中,钳柄11的长度可以为260mm、270mm、280mm、290mm等。在特殊的应用场合,为适应于不同的持握需求,钳柄11的长度也可以小于250mm或大于350mm,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当操作人员在拆卸与铁管相粘结的胶管时,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握紧钳柄11,从而使得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能够夹紧胶管,因此,当所需拆卸的胶管的数量较多时,操作人员容易产生疲劳,手部出汗打滑。图2示出了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2并结合图1所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钳具还包括限位器5,能够限制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所形成的钳口的开口大小,从而使得操作人员无需握紧钳柄11就能夹紧胶管。
具体地,限位器5包括主体部51和抵接部52。其中主体部51可转动的设置于钳柄11上,铰接部12上设置有锯齿部,限位器5的一端能够抵接于锯齿部上,从而限制铰接部12的转动,进而限制了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所形成的钳口的开口大小。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51通过转轴设置于钳柄1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部51也可以采用其他可转动的设置方法。当需要拆卸胶管时,操作人员握紧钳柄11使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夹紧胶管,然后转动限位器5使其卡接于锯齿部上,此时操作人员只需使用较小的力按住限位器5防止其发生转动,即可固定钳口的开口大小,使得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4能够始终夹紧胶管。按住限位器5固定后,操作人员轻轻握住钳柄11即可转动胶管完成拆卸。
具体而言,锯齿部包括多个齿形结构,每相邻两个齿形结构之间形成齿槽,齿槽的相对两侧的侧壁为斜面,两个斜面的底端相互靠近,开口端相互远离。抵接部52的顶端也设置有斜面。当操作人员拨动限位器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抵接部52能够卡入对应的齿槽内,从而限制铰接部12的转动,避免钳口松动变大。当操作人员拨动限位器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由于抵接部51的顶端设置有斜面,从而使得抵接部52能够从齿槽内脱离出来,进而完成解锁。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器5的数量为一个,设置于第一钳体1的钳柄11上,锯齿部设置于第二钳体2的铰接部12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器5也可以设置于第二钳体2的钳柄11上,锯齿部设置于第一钳体1的铰接部12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器5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的钳柄11上,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的铰接部上均设置有锯齿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钳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钳体(1);
第二钳体(2),所述第二钳体(2)与所述第一钳体(1)交叉设置且中部铰接;
第一弧形板(3),连接于所述第一钳体(1)的一端;
第二弧形板(4),连接于所述第二钳体(2)的一端,所述第一弧形板(3)和所述第二弧形板(4)相对设置围成夹持腔,所述第二弧形板(4)沿弯曲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弧形板(3)沿弯曲方向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3)和所述第二弧形板(4)均为圆弧板,所述第一弧形板(3)和所述第二弧形板(4)的直径和/或圆心角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3)和所述第二弧形板(4)围成所述夹持腔的一侧表面上均间隔地设置有多道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3)和所述第二弧形板(4)相对设置,所述钳具闭合时,所述第二弧形板(4)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板(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钳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1)和所述第二钳体(2)均包括依次连接的钳柄(11)、铰接部(12)和夹持杆(13),所述第一弧形板(3)设置于所述第一钳体(1)的所述夹持杆(13)上,所述第二弧形板(4)设置于所述第二钳体(2)的所述夹持杆(13)上,两个所述铰接部(12)相铰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钳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13)相对于与所述夹持杆(13)相连接的所述钳柄(11)倾斜设置,两对所述夹持杆(13)相对于所述钳柄(11)倾斜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钳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柄(11)的长度为250mm-350mm,所述夹持杆(13)的长度为170mm-270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钳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1)和/或所述第二钳体(2)中所述钳柄(11)与所述夹持杆(13)之间的夹角为145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钳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具还包括限位器(5),所述限位器(5)能够限制所述第一弧形板(3)和所述第二弧形板(4)所形成的钳口的开口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钳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1)和所述第二钳体(2)中的一个的所述铰接部(12)上设置有锯齿部,所述限位器(5)可转动地设置于另一个钳体上,所述限位器(5)的一端能抵接于所述锯齿部上。
CN202321701338.0U 2023-06-30 2023-06-30 钳具 Active CN219945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1338.0U CN219945852U (zh) 2023-06-30 2023-06-30 钳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1338.0U CN219945852U (zh) 2023-06-30 2023-06-30 钳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45852U true CN219945852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3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01338.0U Active CN219945852U (zh) 2023-06-30 2023-06-30 钳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458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88079B1 (en) Hand tool for use in the quick disconnection of quick connect/disconnect couplings
CN204171946U (zh) 螺钉固定套及螺丝刀
CN111059356A (zh) 一种管道对接工具及其施工方法
TW200400091A (en) Crimping apparatus
CN219945852U (zh) 钳具
CN111038567A (zh) 一种管道运输装置
CN202753075U (zh) 管道用扳手
US5957010A (en) Wrench apparatus
US6213140B1 (en) Hose clamp tool and method for clamping hoses of multiple size
JP5212802B2 (ja) パイプカッター
CN210010898U (zh) 一种无损管钳
CN109176334A (zh) 一种适应多种场合的便于拆卸的钳子
CN216461825U (zh) 一种加工薄法兰的扇形卡爪
CN213381290U (zh) 一种省力的五金管钳
CN205310128U (zh) 一种孔盖的双向多爪扳手
CN208246673U (zh) 套筒扳手
CN211590148U (zh) 一种自动化抓取机械手臂
CN110596824B (zh) 一种fc光纤接头旋紧工具
CN103240705A (zh) 快速紧固、拆卸螺栓螺母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活动扳手
CN205928427U (zh) 双头管钳
CN214173787U (zh) 一种固体化工品采样设备
CN218489056U (zh) 一种分流板用夹具
CN218747415U (zh) 可调径的无损伤管钳
CN218773261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三通组件及灌肠机
CN208992574U (zh) 一种简易加力万能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