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1610U - 一种激光美容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美容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41610U
CN219941610U CN202321283873.9U CN202321283873U CN219941610U CN 219941610 U CN219941610 U CN 219941610U CN 202321283873 U CN202321283873 U CN 202321283873U CN 219941610 U CN219941610 U CN 219941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light
reflecting mirror
emitted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838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玉坤
庞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ula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ula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ula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ulai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838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41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41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41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美容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激光美容仪,包括壳体、激光装置、第一反射镜及驱动装置,壳体上具有出光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美容仪,其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激光装置及第一反射镜,激光装置发出的光经第一反射镜反射后从壳体上的出光口出射至待处理皮肤上,并且使第一反射镜可移动地设于激光装置的出光路径上,驱动装置可驱动第一反射镜移动,以使得出光口出射的光能够形成点阵光斑或连续的扫描光斑,从而增大了激光扫描面积,即增大了护理及治疗面积,提高了护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美容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美容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美容仪。
背景技术
基于光的组织治疗可用于多种应用,例如脱毛、嫩肤、除皱、痤疮治疗、血管病变(例如蜘蛛网,弥漫性发红等)治疗、脂肪团治疗、治疗着色的菌团(例如老年斑,太阳斑,痣等)以及纹身去除和各种其他治疗等等。此类治疗通常包括将光或激光辐射传递到人体内的组织区域(例如皮肤或内部组织),以光化学、光生物学、热学或其他方式(消融或非消融)处理组织,烧蚀性以及其他特性,取决于特定的应用。
基于光的治疗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辐射源,例如激光器、LED、闪光灯等。
激光医疗美容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在飞速发展。激光脱毛也是成为激光医疗美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导体激光脱毛治疗仪是目前主要的一种可以实现人体脱毛的治疗仪,可以达到永久性并且无痛脱毛,并且安全、无痕迹、便捷。半导体激光脱毛仪通过出射合适波长范围及能量的激光脉冲产生热作用从而破坏毛囊,达到激光脱毛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激光美容仪通常只能发出点状光斑,脱毛面积小,使用繁琐,脱毛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美容仪,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激光美容仪只能发出点状光斑而导致脱毛面积小、脱毛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激光美容仪,其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激光装置、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反射镜,所述壳体具有出光口,所述激光装置出射的光经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从所述出光口射出,以作用于待处理皮肤;
所述第一反射镜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激光装置的出光路径上,以使所述出光口出射的光能够形成点阵光斑和/或连续的扫描光斑;所述激光美容仪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反射镜移动的驱动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射镜沿预设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激光装置的出光路径上。
可选地,所述激光美容仪还包括透镜组,所述透镜组设于所述激光装置与所述第一反射镜之间,所述激光装置出射的光经所述透镜组出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上。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反射镜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反射镜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入射光的路径方向往复平移。
可选地,所述透镜组包括准直透镜,以用于对所述激光装置发出的光进行准直,所述激光装置发出的光经所述准直透镜出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上;
所述准直透镜包括快轴准直透镜和/或慢轴准直透镜,所述快轴准直透镜用于对所述激光进行快轴准直,所述慢轴准直透镜用于对所述激光进行慢轴准直。
可选地,所述透镜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准直透镜和所述第一反射镜之间的整形透镜,所述整形透镜用于对所述激光装置发出的光进行整形,所述激光装置发出的光依次经所述准直透镜、整形透镜出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上。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液压传动机构、气压传动机构中的任一种。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丝杆传动副;或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皮带传动机构;或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链条链轮传动机构;或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或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曲柄连杆机构,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反射镜往复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入射角A满足:15°≤A≤75°。
可选地,所述壳体为长条状结构或类长条状结构,所述出光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所在的侧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的光线垂直射入所述出光口。
可选地,所述激光美容仪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冷敷部,所述冷敷部用于对所述待处理皮肤进行冷敷,所述冷敷部包括透光件,所述透光件位于所述出光口处,所述第一反射镜出射的光经所述透光件出射至所述待处理皮肤上。
可选地,所述激光美容仪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机;或者,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机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冷敷部导热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散热组件连通,以用于对所述冷敷部冷敷;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部及设于所述导热部一端的散热片组件,所述导热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透光件导热连接。
可选地,所述冷敷部还包括制冷片,所述制冷片的制冷面与所述透光件导热连接,所述制冷片的导热面与所述散热组件导热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为长条状结构或类长条状结构,所述出光口位于所述壳体的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的端面。
可选地,所述激光美容仪还包括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设于所述透镜组和所述第一反射镜之间,所述透镜组出射的光经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后出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上。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相对所述主体部凸出设置,所述出光口设于所述凸起部上。
可选地,所述激光装置为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及二氧化碳激光器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可选地,所述激光装置包括激光器及准直透镜,所述激光器发出的光经所述准直透镜出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美容仪,其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激光装置及第一反射镜,激光装置发出的光经第一反射镜反射后从壳体上的出光口出射至待处理皮肤上,并且使第一反射镜可移动地设于激光装置的出光路径上,以使得出光口出射的光能够形成点阵光斑或连续的扫描光斑,从而增大了激光扫描面积,即增大了护理及治疗面积,提高了护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激光美容仪的第一反射镜移动到最右侧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激光美容仪的第一反射镜移动到最左侧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激光美容仪的激光装置包括激光器和准直透镜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激光美容仪的扫描光斑为点阵光斑的示意图一;
图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激光美容仪的扫描光斑为连续扫描光斑的示意图一;
图4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激光美容仪的扫描光斑为点阵光斑和连续扫描光斑同时存在时的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激光美容仪的扫描光斑为点阵光斑的示意图二;
图5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激光美容仪的扫描光斑为连续扫描光斑的示意图二;
图6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壳体为类长条形结构时的示意图;
图6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激光美容仪的第一反射镜出射的光垂直射入出光口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激光美容仪的壳体上设有凸起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激光美容仪去掉壳体时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激光美容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激光美容仪包括散热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激光美容仪的壳体上设有凸起部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激光美容仪;
10、壳体;11、出光口;12、主体部;13、凸出部;20、激光装置;21、激光器;22、准直透镜;30、第一反射镜;40、驱动装置;50、透镜组;51、准直透镜;511、快轴准直透镜;512、慢轴准直透镜;52、整形透镜;60、冷敷部;61、透光件;62、制冷片;70、散热装置;71、风机;72、散热组件,721、导热部;722、散热片组件;80、第二反射镜;90、光斑;P、皮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美容仪的相关示意图。激光美容仪100包括壳体10、激光装置20、第一反射镜30及驱动装置40,激光装置20和第一反射镜30均设于壳体10内,壳体10具有出光口11,激光装置20出射的光经第一反射镜30反射后从出光口11射出,以作用于待处理皮肤;第一反射镜30可移动地设于激光装置20的出光路径上,以使出光口11出射的光能够形成点阵光斑和/或连续的扫描光斑;驱动装置40用于驱动第一反射镜30移动。
激光美容仪100产生的激光可对皮肤进行脱毛、嫩肤等,也可用于除皱、祛除色斑、治疗痤疮等各种皮肤的理疗。壳体10可采用塑胶材质制造,壳体10上开设有出光口11,激光装置20产生的光经第一反射镜30反射后从出光口11射出至待处理皮肤上,由于第一反射镜30是可移动地设置在激光装置20的出光路径上,因此,第一反射镜30反射的光线会随第一反射镜30的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实际运用中,激光装置20产生的激光可为间歇性光束,当激光装置20相邻两次打出激光的间隙时间足够长,或者第一反射镜30移动的速度较快,或者这两种因素叠加时,相邻两次照射到皮肤P上的光斑90将具有一定的间隔,从而可形成点阵状的光斑,如图4a、5a所示;当激光装置20相邻两次打出激光的间隙时间相对较短和/或第一反射镜30移动的速度较慢,则相邻两次照射到皮肤P上的光斑90之间可能会有重叠交叉或呈首尾接续的状态,从而第一反射镜30出射的光能够在皮肤上形成连续的扫描光斑,如图4b、5b所示;激光装置20打光时间及模式可通过控制器对其进行预设及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控制激光装置20的工作模式,使得在同一个激光美容仪100上最终出射形成的光斑为点阵光斑或连续扫描光斑,或者在同一个激光美容仪100上,点阵光斑和连续扫描光斑可同时出现,如图4c所示,以能更好地满足皮肤护理或理疗的多样化需求。驱动装置40既可设定为驱动第一反射镜30进行往复平移,也可设定为驱动第一反射镜30进行往复旋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美容仪100,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激光装置20及第一反射镜30,激光装置20发出的光经第一反射镜30反射后从壳体10上的出光口11出射至待处理皮肤上,并且使第一反射镜30可移动地设于激光装置20的出光路径上,以使得出光口11出射的光能够形成点阵光斑或连续的扫描光斑,相比现有的激光美容仪通常只能发出点状的光斑,其增大了激光扫描面积,即增大了护理及治疗的面积,提高了护理及治疗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第一反射镜30沿预设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激光装置20的出光路径上。即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0驱动第一反射镜30沿预设的直线方向往复平移,这样,在进行护理及治疗时,可形成有规律性地、均衡地扫描光斑,从而便于掌控治疗及护理的节奏和范围,治疗及护理效果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驱动装置40与第一反射镜30传动连接,驱动装置40驱动第一反射镜30沿平行于第一反射镜30的入射光的路径方向往复平移。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30往复平移的方向与第一反射镜30的入射方向是平行的。如图1所示,当第一反射镜30沿第一反射镜30的入射光的方向运动至最右侧时,反射后的光线从出光口11的最右端射出,反之,如图2所示,当第一反射镜30沿第一反射镜30的入射光的方向运动至最左侧时,反射后的光线从出光口11的最左端射出,即第一反射镜30移动时的行程初始点和行程终点,分别对应于其对入射光进行反射后照射至出光口11的一端和与该端相对的另一端,这样,可使得激光装置20和出光口11形成较好的适配关系,提高光效及对光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光装置20可以为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及二氧化碳激光器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光美容仪100还包括透镜组50,透镜组50设于激光装置20与第一反射镜30之间,激光装置20出射的光经透镜组50出射至第一反射镜30上。本实施例中,透镜组50可用于对激光装置20产生的光进行调整,使其出射的光满足第一反射镜30的入射光的需求。当然,透镜组50并不是必需设置的,如果激光装置20产生的光直接入射至第一反射镜30经反射后即可满足护理及治疗要求,则无需设置透镜组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时参见图6a,透镜组50包括准直透镜51,激光装置20发出的光经准直透镜51出射至第一反射镜30上;准直透镜51包括快轴准直透镜511和/或慢轴准直透镜512,快轴准直透镜511用于对激光进行快轴准直,慢轴准直透镜512用于对激光进行慢轴准直。准直透镜51用于对激光装置20发出的光进行准直,保证光线可以平行传播,不会扩散到不需要的方向,使入射至第一反射镜30的光线沿预设的直线平行入射。本实施例中激光装置20产生的光先经准直透镜51进行准直,然后再经第一反射镜30反射后再射向出光口11。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镜组50还包括设于准直透镜51和第一反射镜30之间的整形透镜52,整形透镜52用于对激光装置20发出的光进行整形,激光装置20发出的光依次经准直透镜51、整形透镜52出射至第一反射镜30上。整形透镜52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光的可塑性,利用光学元件来实现光束的优化,即对准直透镜51出射的光束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使得最终经第一反射镜30反射后的光照射至待处理皮肤上时满足使用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0可以为直线电机、液压传动机构、气压传动机构中的任一种。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0包括电机和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丝杆传动副;或者驱动装置40包括电机和与电机传动连接的皮带传动机构;或者驱动装置40包括电机和与电机传动连接的链条链轮传动机构;或者驱动装置40包括电机和与电机传动连接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或者驱动装置40包括电机和与电机传动连接的曲柄连杆机构,驱动装置40用于驱动第一反射镜30往复移动。即只要是能驱动第一反射镜30往复平移的常规驱动机构和常规传动机构均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第一反射镜30的入射角A满足:15°≤A≤75°,例如,第一反射镜30的入射角可以为15°、30°、45°、50°、61°、75°。入射角A的角度可由第一反射镜30相对于激光美容仪100的长度方向的安装角度进行调整,即入射角A的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壳体10为长条状结构或类长条状结构,出光口11位于壳体10的长度方向所在的侧端。壳体10为长条状结构或类长条状结构是指壳体10整体为长方盒体状或类似于长方盒体状的形状,其侧壁可能为具有弧度或曲度的流线型设计,并不限制为标准的长方盒体状,例如如图6b所示,该壳体10的侧壁即为流线型设计,并不是标准的长条状结构,但其整体仍然为类长条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c所示,第一反射镜30反射后的光线垂直射入出光口11,即此时第一反射镜30的入射角A为45°,使得第一反射镜30反射后的光线垂直射入出光口11,即使得激光最终垂直射向皮肤,出光口11与皮肤正对,可更方便使用者控制护理及治疗的角度和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激光美容仪100还包括设于壳体10内的冷敷部60,冷敷部60用于对待处理皮肤进行冷敷,冷敷部60包括透光件61,透光件61位于出光口11处,第一反射镜30出射的光经透光件61出射至待处理皮肤上。
当将激光美容仪100用于脱毛时,其利用光线穿透皮肤照射毛囊进行脱毛,会在皮肤上产生灼烧感,透光件61在使用的过程中会紧贴于人体的皮肤,透光件61可以快速降温以减小光线带来的灼烧感,保证舒适性。透光件61为晶体材质,具体可为蓝宝石、K9玻璃、水晶玻璃,仅需满足透光晶体的材质皆可,本实施例中,透光件61优选为蓝宝石晶体材质制作而成。
可选地,透光件61可为圆形板件或者矩形块,本实施例中,透光件61为矩形块。
透光件61与皮肤被照射的区域接触,对被照射的皮肤进行冷敷降温,以减缓被照射皮肤产生的灼痛感,且透光件61可以接近零度的低温,真正做到使灼烧的皮肤达到无限接近冰点,可减缓皮肤的灼痛感,且短时间的接触不会造成皮肤损伤。
透光件61可以快速降温以减小光线带来的灼烧感,保证舒适性,透光件61可接收经过滤后的光线,并出射光线,这些光线为具有特殊波长的强脉冲光,利用这些光线实现破坏毛囊,以对人体的皮肤进行脱毛处理,并达到永久脱毛的效果。
透光件61靠近外侧的一面与人体接触,其接触的表面可为弧面或者平面,本实施例中透光件61与皮肤接触的一面为平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激光美容仪100还包括设于壳体10内的散热装置70,散热装置70包括风机71,通过风机71对透光件61等部件进行降温。风机71可以为离心式风机或者轴流式风机或者混流式风机或者横流式风机。优选的,风机71可为离心式风机,以使外部空气轴向进入风机71的叶轮后主要沿径向流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散热装置70包括风机71和散热组件72,散热组件72与冷敷部60导热连接,风机71的出风口与散热组件72连通,以用于对冷敷部60冷敷;散热组件72包括导热部721及设于导热部721一端的散热片组件722,导热部721的另一端与透光件61导热连接。
散热片组件722和冷敷部60分别位于导热部721的两侧,导热部721具有传导热量的作用,导热部721将透光件61上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片组件722上,导热部721可以为具有封闭内腔的均温板,均温板的内腔可以设置有冷却液。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液优选地为冷却水,冷却液可以加速导热部721的导热效果,从而使得导热部721可以不断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片组件722上,由散热片组件722进行散热,再经设于壳体10上的散热孔将热量散出。在其他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导热部721也可以为导热性较好的铝板或热管,同样可起到较好的散热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敷部60还包括制冷片62,制冷片62的制冷面与透光件61导热连接,制冷片62的导热面与散热组件72导热连接。制冷片62可以为TEC半导体温差制冷片,在制冷片62工作期间,只要制冷片62的冷端与制冷片62的热端出现温差,热量便不断地进行传递,将热量移动到制冷片62的热端并通过散热组件72散发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装置70还包括导热件(图中未示出),导热件设置在制冷片62的制冷面和透光件61之间,导热件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制冷片62的冷端和透光件61热耦合,透光件61上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件传递到制冷片62上,再传递到散热组件72进行散热,导热件可为片状的导热垫或片状的导热硅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激光装置20包括激光器21及准直透镜22,激光器21发出的光经准直透镜22出射至第一反射镜30上。即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器21与准直透镜22为配置好的组件,可直接应用于激光美容仪上,无需在激光装置20和第一反射镜30之间再设置准直透镜进行准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壳体10包括主体部12、与主体部12连接的凸起部13,凸起部13相对主体部12凸出设置,出光口11设于凸起部13上。这样,在使用时通过凸起部13与皮肤接触,而不是通过主体部12与皮肤接触,可更容易地使出光口11与待处理皮肤迅速对准及贴紧,从而激光美容仪100使用起来更方便。
实施例二
如图8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出光口11的设置位置及反射镜的设置方式有所不同。本实施例中,出光口11位于壳体10的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的端面。将出光口11设置在壳体10的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的端面,这样在使用时,人手可方便地握持壳体10的中间部分,并能随时调整握持的部位,从而方便使用者操作激光美容仪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光美容仪100还设置有第二反射镜80,第二反射镜80设于透镜组50和第一反射镜30之间,透镜组50出射的光经第二反射镜80反射后出射至第一反射镜30上。通过第二反射镜80的设置,可调整第一反射镜30的入射角度及反射后的出光位置及角度,从而使得第一反射镜30的出光位置及角度满足使用需要及要求。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0的整体形状可参考实施例一,即壳体10整体亦可为长条状或类长条状,激光装置20、第一反射镜30、驱动装置40、透镜组50、冷敷部60、及散热装置70等的具体结构设置可参考实施例一,在此不予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美容仪,其相对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激光装置20及第一反射镜30,激光装置20发出的光经第一反射镜30反射后从壳体10上的出光口11出射至待处理皮肤上,并且使第一反射镜30可移动地设于激光装置20的出光路径上,以使得出光口11出射的光能够形成点阵光斑或连续的扫描光斑,相比现有的激光美容仪通常只能发出点状的光斑,其增大了激光扫描面积,即增大了护理及治疗的面积,提高了护理及治疗效率。
2、激光美容仪100还包括透镜组50,透镜组50设于激光装置20与第一反射镜30之间,激光装置20出射的光经透镜组50出射至第一反射镜30上。透镜组50可用于对激光装置20产生的光进行调整,使其出射的光满足第一反射镜30的入射光的需求。
3、透镜组50还包括设于准直透镜51和第一反射镜30之间的整形透镜52,整形透镜52用于对激光装置20发出的光进行整形,激光装置20发出的光依次经准直透镜51、整形透镜52出射至第一反射镜30上。整形透镜52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光的可塑性,利用光学元件来实现光束的优化,可对准直透镜51出射的光束进行进一步优化。
4、冷敷部60包括透光件61,透光件61位于出光口11处,第一反射镜30出射的光经透光件61出射至待处理皮肤上。将激光美容仪100用于脱毛时,其利用光线穿透皮肤照射毛囊进行脱毛,会在皮肤上产生灼烧感,透光件61在使用的过程中会紧贴于人体的皮肤,透光件61可以快速降温以减小光线带来的灼烧感,保证舒适性。
5、冷敷部60还包括制冷片62,制冷片62的制冷面与透光件61导热连接,制冷片62的导热面与散热组件72导热连接。制冷片62可以为TEC半导体温差制冷片,在制冷片62工作期间,只要制冷片62的冷端与制冷片62的热端出现温差,热量便不断地进行传递,将热量移动到制冷片62的热端并通过散热组件72散发出去,加大了散热速度及提高了散热效率。
6、壳体10包括主体部12、凸起部13,凸起部13相对主体部12凸出设置,出光口11设于凸起部13上。这样,在使用时通过凸起部13与皮肤接触,可更容易地使出光口11与待处理皮肤迅速对准及贴紧,从而激光美容仪100使用起来更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激光装置、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反射镜,所述壳体具有出光口,所述激光装置出射的光经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从所述出光口射出,以作用于待处理皮肤;
所述第一反射镜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激光装置的出光路径上,以使所述出光口出射的光能够形成点阵光斑和/或连续的扫描光斑;所述激光美容仪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反射镜移动的驱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沿预设直线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激光装置的出光路径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美容仪还包括透镜组,所述透镜组设于所述激光装置与所述第一反射镜之间,所述激光装置出射的光经所述透镜组出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反射镜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反射镜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入射光的路径方向往复平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包括准直透镜,以用于对所述激光装置发出的光进行准直,所述激光装置发出的光经所述准直透镜出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上;
所述准直透镜包括快轴准直透镜和/或慢轴准直透镜,所述快轴准直透镜用于对所述激光进行快轴准直,所述慢轴准直透镜用于对所述激光进行慢轴准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准直透镜和所述第一反射镜之间的整形透镜,所述整形透镜用于对所述激光装置发出的光进行整形,所述激光装置发出的光依次经所述准直透镜、整形透镜出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液压传动机构、气压传动机构中的任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丝杆传动副;或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皮带传动机构;或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链条链轮传动机构;或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或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曲柄连杆机构,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反射镜往复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入射角A满足:15°≤A≤7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长条状结构或类长条状结构,所述出光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所在的侧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的光线垂直射入所述出光口。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美容仪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冷敷部,所述冷敷部用于对所述待处理皮肤进行冷敷,所述冷敷部包括透光件,所述透光件位于所述出光口处,所述第一反射镜出射的光经所述透光件出射至所述待处理皮肤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美容仪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机;或者,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机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冷敷部导热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散热组件连通,以用于对所述冷敷部冷敷;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部及设于所述导热部一端的散热片组件,所述导热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透光件导热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敷部还包括制冷片,所述制冷片的制冷面与所述透光件导热连接,所述制冷片的导热面与所述散热组件导热连接。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长条状结构或类长条状结构,所述出光口位于所述壳体的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的端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美容仪还包括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设于所述透镜组和所述第一反射镜之间,所述透镜组出射的光经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后出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上。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相对所述主体部凸出设置,所述出光口设于所述凸起部上。
18.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装置为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及二氧化碳激光器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装置包括激光器及准直透镜,所述激光器发出的光经所述准直透镜出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上。
CN202321283873.9U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激光美容仪 Active CN219941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3873.9U CN219941610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激光美容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3873.9U CN219941610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激光美容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41610U true CN219941610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7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83873.9U Active CN219941610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激光美容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41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3988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dermal melasma
AU2002303863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a photocosmetic device
US7097656B1 (en) Device for the therapeutic and cosmetic photo-processing of biological tissue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US20130227841A1 (en) Heated element based shaver with hair regrowth suppression
US20080091179A1 (en) Compact, handheld device for home-based acne treatment
JP2008529746A (ja) 皮膚科学的治療装置
JP2000515410A (ja) 皮膚科治療用ペルチエ冷却装置及び方法
WO2004075731A2 (en) Acne treatment device and method
BR112020022840A2 (pt) aparelho de distribuição de luz
CN220530111U (zh) 脱毛仪及皮肤处理设备
CN219941610U (zh) 一种激光美容仪
KR101985787B1 (ko) 체조직의 치료를 위한 레이저 시스템
WO2014079375A1 (zh) 用于激光医疗美容的半导体激光器系统
CN107242904B (zh) 一种光束均化的治疗装置
KR20200079486A (ko) 냉각 시스템을 구비한 레이저 에너지 어플리케이터 디바이스, 장치 및 상기 디바이스를 사용하는 방법
CN214342588U (zh) 一种基于液冷高功率led光源的皮肤治疗仪
RU2750838C1 (ru) Диодный лазерный излучатель с принудительным охлаждением для проведения лечебных и косметологических мероприятий
JP2022549589A (ja) 組織と光源の両方を冷却する組織処理システム用冷却システム
CN219128060U (zh) 一种皮肤处理器
EP2923668B1 (en) Bilateral cooling type semiconductor laser system for medical beauty use
CN220070509U (zh) 一种激光嫩肤仪
CN219480328U (zh) 一种皮肤处理器
CN219499860U (zh) 一种皮肤处理器
CN219461387U (zh) Ipl设备用制冷散热窗口
CN219354143U (zh) 一种个人皮肤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