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1574U - 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41574U
CN219941574U CN202321618870.6U CN202321618870U CN219941574U CN 219941574 U CN219941574 U CN 219941574U CN 202321618870 U CN202321618870 U CN 202321618870U CN 219941574 U CN219941574 U CN 219941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shell
liquid injection
rod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188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经
桑媛
王锡彬
陈孟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eigao Group Medical Polym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eigao Group Medical Polym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eigao Group Medical Polym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eigao Group Medical Polym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188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41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41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41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包括针头部、内管、注液推杆、外壳及操纵部,注液推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外壳内,内管的一端与针头部连接,另一端与注液推杆连接于外壳内,外壳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孔,操纵部通过容置槽孔连接于注液推杆的侧面;操纵部包括操作杆、传动杆,操作杆与传动杆相铰接的位置为第一位置点,传动杆与注液推杆活动连接的位置为第二位置点,沿注液推杆的轴向,第二位置点相较于第一位置点邻近针头部。本申请可以在进退针时不触碰注液推杆,注液推杆与内管间无需弹性配合,减少了配件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操作简便等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80年代,内窥镜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消化道疾病,经过长期发展内窥镜技术日臻完善,镜下治疗已成为治疗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镜下注射治疗技术更是以手术微创、可直接患部注药的优点,被越来愈多的消化道疾病患者所接受,尤其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效果更为突出。
目前与内窥镜配套使用的一次性内窥镜用注射针被广泛应用于内窥镜下注射治疗。现有技术中,内窥镜用注射器具通常设有可插入到内窥镜通道内的细长的插入部、连接于该插入部端部位置的操作部,其中,插入部包括双重管,该双重管具有外管和以进退自由的方式插入到该外管内的内管,操作部进行内外管进退的操作,内管的前端安装有中空状的针体。但是,现有的内窥镜用注射器具通常只具有单纯的注射功能,使用时需要用完成全部的进针和退针操作,且全程离不开操作者的手部控制,较为费力,给手术带来不便,经临床验证,使用威尔逊-库克医学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静脉曲张注射针进行经内窥镜实施胃肠粘膜注射,为消化道疾病患者提供了安全和可靠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进口产品价格较高,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因此,亟需一种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安全实用的一次性使用内窥镜用注射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远程注射针存在操作复杂、生产使用成本高等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包括针头部、内管、注液推杆、外壳、及操纵部,所述注液推杆内设有供药液流通的通道,所述注液推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管的一端与所述针头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注液推杆连接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孔,所述操纵部通过所述容置槽孔连接于所述注液推杆的侧面;
所述操纵部包括操作杆、传动杆,所述操作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容置槽孔与所述传动杆连接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操作杆与所述传动杆相铰接的位置为第一位置点,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注液推杆活动连接的位置为第二位置点,沿所述注液推杆的轴向,所述第二位置点相较于所述第一位置点邻近所述针头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于水平面内斜向连接于所述操作杆,所述操纵部的力臂位于邻近针头部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操纵部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操作杆连接,并通过所述容置槽孔容置于所述注液推杆与所述外壳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外管、外筒、板机外壳,所述外筒为内部中空的筒结构,所述外筒的一端与所述外管贯通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板机外壳的内部,所述内管设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相适配,所述外筒与所述注液推杆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注液推杆包括管体、连接座、连接柱,所述管体为内部中空的筒结构,所述连接座连接于所述管体的侧面,所述连接柱连接于所述连接座,并沿所述管体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连接柱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孔设置于所述板机外壳的侧面,所述外筒与所述板机外壳相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位移滑槽,所述注液推杆的连接座配合连接于所述位移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操纵部穿过所述板机外壳的一侧,并于位移滑槽的上方与所述注液推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板机外壳还包括定位隔板,所述定位隔板沿横向方向连接于所述板机外壳的内壁与所述外筒之间,且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孔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操纵部、所述容置槽孔的设置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的所述容置槽孔分别设置于所述板机外壳的两侧,两个的所述操纵部分别通过容置槽孔连接于所述注液推杆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注液推杆与所述外壳均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制造。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可以通过手握的方式按压操纵部来精准地控制针头部相对于外管的伸出或缩回状态,无需手部动作推动注液推杆,可以避免操作进退针时,因手推动注液推杆而对注液推杆造成污染的可能性,具,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等优势;
本申请中的注液推杆与内管之间无需弹性件配合,减少了配件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装配方便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申请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在不同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在去除外壳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
1-针头部;2-内管;3-注液推杆;30-管体;31-连接座;32-连接柱;4-外壳;41-外管;42-外筒;421-位移滑槽;43-板机外壳;430-容置槽孔;431-定位隔板;5-操纵部;51-操作杆;52-传动杆;53-限位板;
A-第一位置点;B-第二位置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
此外,为了方便理解,放大(厚)或者缩小(薄)了图纸上的各种构件,但这种做法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单数形式的词汇也包括复数含义,反之亦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为了区分不同的单元,本说明书上用了第一、第二等词汇,但这些不会受到制造的顺序限制,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在本申请的详细说明与权利要求书上,其名称可能会不同。
本说明书中词汇是为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而使用的,但不是试图要限制本申请。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图1、图2分别为本申请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在不同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包括针头部1、内管2、注液推杆3、外壳4、及操纵部5,所述注液推杆3内设有供药液流通的通道,所述注液推杆3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外壳4内,所述内管2的一端与所述针头部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注液推杆3连接于所述外壳4内,所述外壳4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孔430,所述操纵部5通过所述容置槽孔430连接于所述注液推杆3的侧面。
图3为本申请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在去除外壳后的俯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操纵部5包括操作杆51、传动杆52,所述操作杆51通过所述容置槽孔430贯穿连接于所述外壳4的内外,所述操作杆51的一端穿过所述容置槽孔430与所述传动杆52连接于所述外壳4内,所述操作杆51与所述传动杆52的一端相铰接于第一位置点A,所述传动杆52的另一端与所述注液推杆3活动连接于第二位置点B,沿所述注液推杆3的轴向,所述第二位置点B相较于所述第一位置点A邻近所述针头部1,以驱动所述注液推杆3朝向所述针头部1所在的一端位移,改变所述针头部1相对于所述外壳4的伸缩状态。
例如,当从外部按压所述操作杆51时,所述传动杆52带动所述注液推杆3沿其轴向朝向针头部1所在的一端位移,进而使得所述针头部1从所述外壳4内伸出,当向外拉动所述操作杆51时,所述传动杆52带动所述注液推杆3沿其轴向朝向远离针头部1所在的一端位移,进而使得所述针头部1缩回至所述外壳4内。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51呈柄状,且所述操作杆51的中部设置有沿上下贯通的推拉孔,用于便于手伸入推拉孔内推拉所述操作杆51,增加操作的便捷性。
具体的,图4为本申请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的分解状态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注液推杆3包括管体30、连接座31、连接柱32,所述管体30为内部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管体30的一端通过所述内管2与所述针头部1的内部贯通连接,用于输送药液。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31连接于所述管体30的侧面,所述连接柱32连接于所述连接座31,并沿所述管体30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操纵部5的传动杆52与所述连接柱32活动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传动杆52推动所述注液推杆3沿其轴向位移时,所述传动杆52与所述连接柱32可以相对转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杆52于水平面内斜向连接于所述操作杆51,使得沿所述注液推杆3的轴向,所述传动杆52与所述注液推杆3活动连接的第二位置点B相较于所述操作杆51与所述传动杆52相铰接的第一位置点A更邻近所述针头部1,确保所述操纵部5的力臂位于设置有针头部1的一端,当按压所述操作杆51时,所述传动杆52的力臂能够直接通过推动所述注液推杆3而带动针头部1位移至所述外壳4的外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操纵部5还包括限位板53,所述限位板53与所述操作杆51连接,并通过所述容置槽孔430设置于所述外壳4内,所述限位板53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容置于所述注液推杆3与所述外壳4之间,用于限定所述传动杆52的横向位移行程,尤其是对退针后的位置进行限定。
具体的,所述外壳4包括外管41、外筒42、板机外壳43,所述外筒42为内部中空的筒结构,所述外筒42的一端与所述外管41贯通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板机外壳43的内部,所述内管2设置于所述外管41内,所述外管41与所述内管2相适配,所述外筒42与所述注液推杆3相配合,所述外筒42与所述板机外壳43相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位移滑槽421,所述注液推杆3的连接座31配合连接于所述位移滑槽421,所述容置槽孔430设置于所述板机外壳43的侧面,所述操纵部5穿过所述板机外壳43的一侧,并于位移滑槽421的上方与所述注液推杆3连接,用于增大所述第一位置点A与所述第二位置点B之间的距离,确保针头部1能在其位移行程内相对于外壳4切换伸缩状态。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板机外壳43还包括定位隔板431,所述定位隔板431沿横向方向连接于所述板机外壳43的内壁与所述外筒42之间,且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孔430下方,用于容置所述限位板53,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支撑所述操作杆51与所述传动杆52的作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孔430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的所述容置槽孔430分别设置于所述板机外壳43的两侧,相应地,所述操纵部5的设置数量也为两个,两个的所述操纵部5分别通过容置槽孔430连接于所述注液推杆3的两侧,确保按压所述操纵部5时,所述注液推杆3两侧的受力均匀,进一步增加了整体结构操作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所述注液推杆3与所述外壳4滑动连接的顺畅性,所述注液推杆3与所述外壳4均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制造。
以上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介绍,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包括针头部(1)、内管(2)、注液推杆(3)、外壳(4)、及操纵部(5),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液推杆(3)内设有供药液流通的通道,所述注液推杆(3)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外壳(4)内,所述内管(2)的一端与所述针头部(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注液推杆(3)连接于所述外壳(4)内,所述外壳(4)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孔(430),所述操纵部(5)通过所述容置槽孔(430)连接于所述注液推杆(3)的侧面;
所述操纵部(5)包括操作杆(51)、传动杆(52),所述操作杆(51)的一端穿过所述容置槽孔(430)与所述传动杆(52)连接于所述外壳(4)内,所述操作杆(51)与所述传动杆(52)相铰接的位置为第一位置点(A),所述传动杆(52)与所述注液推杆(3)活动连接的位置为第二位置点(B),沿所述注液推杆(3)的轴向,所述第二位置点(B)相较于所述第一位置点(A)邻近所述针头部(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杆(52)于水平面内斜向连接于所述操作杆(51),所述操纵部(5)的力臂位于邻近针头部(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纵部(5)还包括限位板(53),所述限位板(5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板(53)与所述操作杆(51)连接,并通过所述容置槽孔(430)容置于所述注液推杆(3)与所述外壳(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4)包括外管(41)、外筒(42)、板机外壳(43),所述外筒(42)为内部中空的筒结构,所述外筒(42)的一端与所述外管(41)贯通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板机外壳(43)的内部,所述内管(2)设置于所述外管(41)内,所述外管(41)与所述内管(2)相适配,所述外筒(42)与所述注液推杆(3)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液推杆(3)包括管体(30)、连接座(31)、连接柱(32),所述管体(30)为内部中空的筒结构,所述连接座(31)连接于所述管体(30)的侧面,所述连接柱(32)连接于所述连接座(31),并沿所述管体(30)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传动杆(52)与所述连接柱(32)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槽孔(430)设置于所述板机外壳(43)的侧面,所述外筒(42)与所述板机外壳(43)相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位移滑槽(421),所述注液推杆(3)的连接座(31)配合连接于所述位移滑槽(4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纵部(5)穿过所述板机外壳(43)的一侧,并于位移滑槽(421)的上方与所述注液推杆(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机外壳(43)还包括定位隔板(431),所述定位隔板(431)沿横向方向连接于所述板机外壳(43)的内壁与所述外筒(42)之间,且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孔(430)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纵部(5)、所述容置槽孔(430)的设置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的所述容置槽孔(430)分别设置于所述板机外壳(43)的两侧,两个的所述操纵部分别通过容置槽孔(430)连接于所述注液推杆(3)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液推杆(3)与所述外壳(4)均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制造。
CN202321618870.6U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 Active CN219941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8870.6U CN219941574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8870.6U CN219941574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41574U true CN219941574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36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18870.6U Active CN219941574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415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107068A1 (zh) 内窥镜下使用一次性远程注射针
WO2013067965A1 (zh) 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CN219941574U (zh) 一种易于操作的内窥镜用远程注射针
CN113712648A (zh) 穿刺组件
CN113288356B (zh) 中心静脉穿刺器
WO2021179863A1 (zh) 注射装置、圈套器及医疗设备
WO2023231475A1 (zh) 可拆卸式手术机器人末端执行装置及手术机器人
CN104667406A (zh) 双管联合穿刺针
CN202198625U (zh) 肿瘤活检穿刺针
CN109350324B (zh) 远端可弯曲的支架植入装置
CN111514445A (zh) 一种脉管治疗装置
CN201058172Y (zh) 一次性臂丛麻醉穿刺针
CN110123255A (zh) 一种多功能腔道检查及治疗内镜系统
CN215309239U (zh) 中心静脉穿刺器
CN219941573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内窥镜用注射针
CN213249515U (zh) 一种取石网篮
CN212214365U (zh) 一种脉管治疗装置
CN109620306B (zh) 一种活检针以及穿刺活检装置
CN217366012U (zh) 一种带注射功能的圈套器
CN116157081A (zh) 具有用于同时使用多个治疗器具的多腔结构的医用弹射装置
CN220558071U (zh) 穿刺装置
CN111658093A (zh) 一种适用于无腹腔积液的自动腹腔穿刺分离腹膜装置
CN216090714U (zh) 穿刺组件
CN216395004U (zh) 微型管芯抵顶装置
CN219804133U (zh) 一种内窥镜用注射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