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41536U - 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41536U
CN219941536U CN202321613703.2U CN202321613703U CN219941536U CN 219941536 U CN219941536 U CN 219941536U CN 202321613703 U CN202321613703 U CN 202321613703U CN 219941536 U CN219941536 U CN 219941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ugular vein
rat
connecting end
indwelling catheter
cathet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137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磊
曹玉音
马树华
庄泽林
郑彦敏
郭宝文
黄子楷
徐梓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216137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41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41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41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包括韧性导管、软管和封口膜,韧性导管两端分别为第一自由端和第一连接端,韧性导管上设有防脱出结构;软管两端分别为第二自由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第一自由端用于与自身给药装置或注射器连接,第二自由端用于与大鼠颈静脉连接;封口膜缠绕于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处。在使用时,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一端置于大鼠颈静脉内,另一端位于大鼠背部以连接注射器或自身给药装置。其损伤小,符合动物伦理学;可多次取样或持续给药,取样量或给药量可控制,便于持续研究;采样过程中,动物处于清醒状态,稳定性好,不易脱出。

Description

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
背景技术
大鼠是医学、生物学科研和教学中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常用于药物研究中。大鼠静脉自身给药是药物成瘾研究中最常用的动物模型之一,具有良好的准确性。通过颈静脉插管手术,建立了将药物直接注射至大鼠中心静脉的模型,在该模型中,大鼠可通过主动按踏板或者鼻触,获得从颈静脉进入的药物,完成有效的自身给药行为。静脉自身给药模型的实验通常需要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静脉插管手术的成功率、术后留置导管的通畅度、大鼠整体状态的健康程度、留置导管使用的稳定性在实验中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大鼠颈静脉自身给药导管装置采用粘合材料将导管和底座垫片粘合在一起后埋于大鼠皮下,采用垫片型导管的手术创面大,易感染;常见的粘合材料热熔胶和塑料底座生物相容性差,伤口难以愈合;且大鼠异物感强烈,易使大鼠自行破坏创面,引起伤口溃烂。另一种常见的粘合方法是采用牙托粉和牙托水筑模,牙托材料气味刺鼻,且有毒性,且生物相容性一般、固化后异物感亦强烈,亦容易对大鼠伤口产生刺激导致感染。亦有采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进口玻璃胶作为粘合材料的方法,感染较少,但因玻璃胶黏性较差,用量需要更多,异物感强烈,伤口愈合较慢且亦被大鼠自行破坏导致导管破漏,且固化时间长导,管制作周期长。
综上,现有技术容易引起大鼠伤口的反复感染难以愈合,无法满足长期给药的需求,而市售进口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插管耗材价格昂贵且使用效率低下,迫切需要开发出制作方便成本低、满足实验需求的导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包括韧性导管、软管和封口膜,韧性导管两端分别为第一自由端和第一连接端,所述韧性导管上设有防脱出结构;软管两端分别为第二自由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自由端用于与自身给药装置或注射器连接,所述第二自由端用于与大鼠颈静脉连接;封口膜缠绕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时,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一端置于大鼠颈静脉内,另一端位于大鼠背部以连接注射器或自身给药装置。其损伤小,符合动物伦理学;可多次取样或持续给药,取样量或给药量可控制,便于持续研究;采样过程中,动物处于清醒状态,稳定性好,不易脱出。本新型实用的导管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材料易得,制造成本较低,且无需背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物相容性一般的背件易引发伤口感染,使伤口难以愈合的缺陷。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导管进行插管,插管成功率提高,手术时间缩短,符合国际上遵循的“3R”原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内径小于韧性导管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端扩张后套叠于第一连接端形成过盈连接,连接更为稳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和韧性导管的重叠处设置有第二结扎固定线,用于结扎血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结扎固定线。该靠近大鼠的血管,进一步结扎固定使得血管固定更为牢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脱出结构包括单结,结构简单没起到防脱的同时,不影响液体的顺利输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结位于所述封口膜处。封口膜可对单结进行加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单结的交叉处设置有固定扎紧线。进一步固定单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韧性导管和软管均为透明构件。便于观察血液回流,以判断是否正确置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韧性导管为PE聚乙烯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为硅胶构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一实施例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一实施例韧性导管和软管重叠一厘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一实施例韧性导管和软管未连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一实施例韧性导管和软管封口膜加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技术容易引起大鼠伤口的反复感染难以愈合,无法满足长期给药的需求,而市售进口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插管耗材价格昂贵且使用效率低下,迫切需要开发出制作方便成本低、满足实验需求的导管。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克服现有技术手术创面大、材料生物相容性差易引起大鼠伤口感染或难以愈合且材料昂贵使用方法复杂的缺陷。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作出如下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包括韧性导管100、软管200和封口膜300,韧性导管100两端分别为第一自由端和第一连接端,所述韧性导管100上设有防脱出结构;软管200两端分别为第二自由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自由端用于与自身给药装置或注射器连接,所述第二自由端用于与大鼠颈静脉连接;封口膜300缠绕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处。
在使用时,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一端置于大鼠颈静脉内,另一端从大鼠背部延伸出皮肤开口处连接自身给药装置或注射器。药物由人工通过注射器推入或计算机控制通过自身给药装置泵入,输入大鼠颈静脉内,完成给药。在使用时,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不含有背件,不会引发大鼠伤口感染。
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损伤小,符合动物伦理学;可多次取样或持续给药,取样量或给药量可控制,便于持续研究;采样过程中,动物处于清醒状态,稳定性好,不易脱出。本新型实用的导管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材料易得,制造成本较低,且无需背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物相容性一般的背件易引发伤口感染,使伤口难以愈合的缺陷。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导管进行插管,插管成功率提高,手术时间缩短,符合国际上遵循的“3R”原则。
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200内径小于韧性导管100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端扩张后套叠于第一连接端形成过盈连接,连接更为稳定。
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200和韧性导管100的重叠处设置有第二结扎固定线400,用于结扎血管800。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文具体操作时,第二结扎固定线400或者固定扎紧线600均指医疗中使用的手术缝线。
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200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结扎固定线700。该靠近大鼠的血管800,进一步结扎固定使得血管800固定更为牢固。
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脱出结构包括单结500,结构简单没起到防脱的同时,不影响液体的顺利输送。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脱出结构可以固定在所述韧性导管100的固定块。
进一步改进,所述单结500位于所述封口膜300处。封口膜300可对单结500进行加固。
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单结500的交叉处设置有固定扎紧线600,进一步固定单结500。
进一步改进,所述韧性导管100和软管200均为透明构件。便于观察血液回流,以判断是否正确置管。
进一步改进,所述韧性导管100比所述软管200的硬度高;所述韧性导管100采用PE聚乙烯材质,所述软管200采用硅胶材质。所述软管200长度为4cm,所述韧性导管100长度为9cm,两者密封连接的重叠部分为0.5~1.0cm。参照图1和图2,其中还标注了血管800的血管开口801。
在本方案中,韧性导管100用于连接注射器的金属平头针头或者自身给药装置的金属管注射口的一端长期暴露在外,为了保证韧性导管100反复与金属材质管道连接后不被快速损耗,且需要满足埋于皮下部分弯折后不影响药物顺利流通,所以需要韧性较高的材质。PE聚乙烯材质和硅胶材质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符合安全性能的材质。
较佳地,所述大鼠静脉留置导管还配有堵头,所述堵头在所述留置导管中用于连接所述体外韧性导管100端,保证所述留置导管不与外界连通。
较佳地,所述留置导管堵头采用不锈钢材质,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符合安全性能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大鼠静脉留置导管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麻醉大鼠,取仰卧位;在大鼠右侧颈胸部辨明静脉走向,在颈中线偏右侧划定第一手术区域并进行第一次备皮,在第一手术区域消毒;在颈部血管800搏动最明显位置上方切出纵向皮肤切口,分离纵向皮肤切口周围皮肤与皮下组织,用灭菌纱布覆盖创面;
②将大鼠翻转取背卧位;在背部两侧肩胛骨中央为中点划定第二手术区并进行第二次备皮,在第二手术区域消毒;在第二手术区中心做一小切口,分离皮肤切口周围皮肤与皮下组织,贯通右颈胸部切口与背部切口,建立皮下通道;
③将静脉给药留置导管植入皮下,软管200段位于颈胸部开口处,韧性导管100段位于皮下通道内并在背部切口外留余2-3cm;用纱布覆盖背部创面;
④将大鼠再次翻转取仰卧位;在大鼠右侧颈胸部钝性分离皮下结缔组织及肌肉组织,暴露并游离右侧颈外静脉,在该右颈外静脉下方穿结扎线备用;
⑤用肝素钠生理盐水湿润留置导管内外,在颈外静脉选取适当位置用显微剪开口,将软管200自由端送入颈外静脉;回抽及推动注射器,判断插管是否到位及血管800是否通畅,若回抽见血且导管通畅,通过结扎线打外科结将位于血管800内的软管200结扎固定;血管800开口远心端结扎止血并打结于所述留置导管密封连接处。
⑥调整留置导管位置,将外科缝线从留置导管自身单结500形成的口中穿过,选取颈部合适皮下组织缝合固定;清洁术野,缝合颈胸部切口;
⑦再次翻转大鼠取背卧位,再次推动注射器,再次判断是否通畅,若导管通畅,用导管堵头封堵导管末端,缝合背部切口;
⑧在颈胸部切口及背部切口消毒并涂抹金霉素眼膏。
较佳地,所述韧性导管100的外径较大于软管200的内径,软管200收缩后可形成更紧密的密封连接。
在本方案中所述大鼠静脉留置导管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将截取得软管200即硅胶管一端放入玻璃容器中,注入二甲苯,浸泡使硅胶管扩张,吸去二甲苯,将软管200扩张部分套于韧性导管100;
B.放置待干燥后,在套叠部分硅胶管末端缠绕parafilm封口膜300进行加固;
C.于韧性导管100靠近套叠端打单结500,单结500一侧卡于加固处,调整单结500使所述留置导管形成合适角度,便于插管;消毒后浸泡生理盐水备用。
本实用新型技术简化了现有技术的导管组件,提供了成本降低、耗材制作简化、操作更简单的大鼠颈静脉给药留置导管,降低了大鼠的异物感和生物相容性不好的材质对大鼠身体的影响和刺激,降低了大鼠的伤口感染率、全身感染率、堵管漏管率。缩短了大鼠的手术时长和术后恢复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手术切口创面小且开口位置和导管长度经过优选,避免了大鼠自行破坏伤口及导管的行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韧性导管(100),其两端分别为第一自由端和第一连接端,所述韧性导管(100)上设有防脱出结构;
软管(200),其两端分别为第二自由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自由端用于与自身给药装置或注射器连接,所述第二自由端用于与大鼠颈静脉连接;
封口膜(300),其缠绕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管(200)内径小于韧性导管(100)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端扩张后套叠于第一连接端形成过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管(200)和韧性导管(100)的重叠处设置有第二结扎固定线(4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管(200)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密封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结扎固定线(7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出结构包括单结(5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结(500)位于所述封口膜(300)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单结(500)的交叉处设置有固定扎紧线(6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韧性导管(100)和软管(200)均为透明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韧性导管(100)为PE聚乙烯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管(200)为硅胶构件。
CN202321613703.2U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 Active CN219941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3703.2U CN219941536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3703.2U CN219941536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41536U true CN219941536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1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13703.2U Active CN219941536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415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19798A1 (en) Implantable Medical Site
JPH06190051A (ja) Capd用カテ−テル
CN219941536U (zh) 一种大鼠颈静脉留置导管组件
US20100106161A1 (en) Surgical methods, devices, and kits
Kraner et al.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and surgical techniques performed on intrauterine fetal animals
CN212282518U (zh) 预防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胆道内引流管
CN203694204U (zh) 免缝合双腔引流管
CN203408347U (zh) 一种微创介入式给药装置
CN219290412U (zh) 经皮肾术后止血给药导管
Roy et al. The utilization of long nylon catheters for prolonged intravenous infusions
CN105147415B (zh) 奶牛静脉专用留置针
RU2797099C1 (ru) Способ местной анестезии срединной лапаротомной раны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полупроницаемых мембран
CN210812940U (zh) 一种密闭的球囊式开关静脉导管
CN217938823U (zh) 一种输液港给药装置
CN112618094B (zh) 一种脑梗的颈静脉插管给药装置
Dworkin et al. A chronic arterial catheter and low compliance system for recording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from the rat
CN218979326U (zh) 一种新型加长羊用留置针组件
CN216855382U (zh) 一种带气囊的长期血透导管
Sirek et al. A new technique for hepatic portal sampling in the conscious dog
CN214911430U (zh) 一种腹膜透析隧道针
CN215653327U (zh) 防渗漏麻醉留置导管
CN209996862U (zh) 一种一次性无菌腔内引流灌注导管及附件
CN2698361Y (zh) 选择性动脉介入留置灌注导管
CN209221112U (zh) 术后引流镇痛组合式治疗仪
CN211132399U (zh) 一种膀胱灌注使用可连接无针注射器的保留式双腔尿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