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6246U - 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6246U
CN219936246U CN202320832843.2U CN202320832843U CN219936246U CN 219936246 U CN219936246 U CN 219936246U CN 202320832843 U CN202320832843 U CN 202320832843U CN 219936246 U CN219936246 U CN 219936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 chip
light
lens
glue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328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彦铭
陈永铭
桑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ongli Display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ongli Displ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ongli Display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ongli Displ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328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6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6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6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所述背光灯条包括基板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设有一个以上并设置在基板上,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透镜、透明胶、荧光胶和LED芯片;所述LED芯片设置在基板上,在LED芯片上方设有荧光胶,所述透明胶设置在荧光胶上方,透镜覆盖透明胶设置,所述荧光胶覆盖LED芯片设置,所述透明胶覆盖荧光胶设置;上述结构的背光灯条,通过设置荧光胶,使得LED芯片发出的蓝光能够更好的转换成白光,然后通过透明胶进行第一次折射处理,然后再通过透镜二次光学处理并发射射出,从而使得LED芯片发射出的发散的光线经过两次进行折射之后使得一些发散的光线更加集中从而使得光线的亮度增加。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灯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的背光技术逐渐发展成熟,TV液晶显示屏在往更节能、更薄、更亮、更清晰的方向发展。其中,普通液晶显示屏使用的CCFL光源,也就是冷阴极萤光灯管,因为技术限制,普通液晶显示屏的光亮度并不是完全均匀的,寿命也比较短。为了将液晶显示屏做到显示更清晰,更薄更节能省电,越来越多的液晶显示屏使用LED背光源替换CCFL光源。现有的LED背光源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严重影响了LED背光源的推广和应用。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117402.7,公告日为2010.11.03,其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超薄LED背光模组,具体公开了直接将未封装的LED芯片光源设置在PCB板上,然后在单个LED芯片光源表面涂覆透明胶或荧光胶,即可实现与实现封装的LED芯片光源同样的效果,减少了对LED芯片光源实现封装的工艺,减少了背光源厚度而在LED上设置光学装置,大大计生了成本,该结构仅仅是在LED芯片外设置有透明胶或荧光胶,但是并不会考虑到需要在LED芯片外设置有透明胶然后再设置荧光胶,而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451502.5,公布日为2016.09.14,其公开了双层结构芯片级封装光源及其制造方法,其是在LED芯片外设置有荧光胶然后在荧光胶层外设置有透明胶层,然后通过烘烤形成为芯片级封装光源,但是若将该光源应用到背光灯条中,需要先形成封装光源然后在将封装光源放置贴付在灯板上,这样生产工艺复杂,同时将该芯片级封装光源贴付在灯板上时由于其外部设置有荧光胶以及透明胶从而使得其无法实现芯片之间小距离贴付,进而使得光源与光源之间的间距过大,从而无法做到小间距的效果,同时光源与光源之间间距过大容易在光源与光源之间的交叠区域出现明暗交替区域现象,从而使得发光的均匀性不好,同时直接通过荧光胶没有透明胶进行折射将会导致发光角度过小,使得发光效果不好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使用本结构可以减少光的损失以及如使发光效果好,发光效果更均匀。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所述背光灯条包括基板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设有一个以上并设置在基板上,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透镜、透明胶、荧光胶和LED芯片;所述LED芯片设置在基板上,在LED芯片上方设有荧光胶,所述透明胶设置在荧光胶上方,透镜覆盖透明胶设置,所述荧光胶覆盖LED芯片设置,所述透明胶覆盖荧光胶设置,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为1mm-100mm;所述透镜的折射率为1.47-1.5,所述透镜的收光孔的直径为LED芯片的直径的1.5-2倍,所述透镜收光孔的内径为2.3mm-4.6mm。
上述结构的背光灯条,通过设置荧光胶,使得LED芯片发出的蓝光能够更好的转换成白光,光从LED芯片射出经过荧光胶混合之后形成白光,然后通过透明胶进行第一次折射处理,然后再通过透镜二次光学处理并发射射出,从而使得LED芯片发射出的发散的光线经过两次进行折射之后使得一些发散的光线更加集中从而使得光线的亮度增加,同时由于透镜的收光孔的直径为LED芯片直径的1.5-2倍,从而一方面能使得收光孔与LED芯片两侧的距离不会太大,进而减少位于LED芯片两侧与收光孔两侧之间没有发光的区域从而导致LED发光效果差且均匀性不好的问题,由此使得LED芯片发光效果好,更均匀,另一方面通过透镜收光孔直径的设置使得LED芯片的直径与发光光源之间的最小间距相差不大,进而使得相邻两个发光光源之间的亮暗交替区域较少,从而使得整个灯条的发光比较均匀。
进一步的,荧光胶的高度为0.6mm-1.5mm;荧光胶的直径为1.6mm-2.5mm;透明胶最外层的高度为1.6mm-3.2mm,透明胶最外层的直径为2.3mm-4.6mm,透明胶的厚度小于荧光胶的厚度。
以上设置,由于透明胶的厚度小于荧光胶的厚度,从而使得LED芯片激发荧光胶发光并混合之后形成白光,然后通过透明胶的折射之后使得出射角度增大,同时透明胶的厚度比荧光胶的厚度小,防止过多透明胶对荧光胶进行折射,且确保发光强度的同时增加出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荧光胶的高度为1mm,荧光胶的直径为2mm;透明胶最外层的高度为2.4mm,透明胶最外层的直径为3.5mm。
以上设置,将荧光胶的高度设置为1mm,且直径设置为2mm,从而使得荧光胶层为半球形,从而从荧光胶的出光更加均匀,另外透明胶最外层的厚度为1.4mm,透明胶最外层在直径方向上的厚度为1.5mm,从而使得透明胶在直径方向的两侧的厚度增大,从而在LED芯片的两侧进一步增加折射效果,防止两侧出现明暗区域。
进一步的,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为50mm。
以上设置,能确保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小的同时也能使得相邻发光单元的大小接近间距大小,确保发光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的折射率为1.48,所述透镜的收光孔的直径为LED芯片的直径的1.8倍。
以上设置,采用1.48的折射率使得透镜的折射率接近透明胶层,使得折射的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所述背光灯条包括基板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设有一个以上并设置在基板上,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透镜、围坝、荧光胶和LED芯片;所述LED芯片设置在基板上,所述围坝包围LED芯片设置,在LED芯片和围坝之间设有荧光胶,所述透镜覆盖在围坝上方,所述荧光胶覆盖LED芯片设置,所述围坝包围LED芯片设置,所述围坝为挡光胶,所述围坝的内侧与LED芯片的外侧之间设置有间隙,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为1mm-100mm;所述透镜的折射率为1.47-1.5,所述透镜的收光孔的直径为LED芯片的直径的1.5-2倍;所述透镜收光孔的内径为2.3mm-4.6mm。
上述结构的背光灯条,通过设置荧光胶,使得LED芯片发出的蓝光能够更好的转换成白光,光从LED芯片射出经过荧光胶混合之后形成白光,然后通过位于LED芯片两侧的挡光胶对LED芯片两侧的光进行阻挡防止两侧漏光进行第一次处理,然后再通过透镜二次光学处理并发射射出,从而使得LED芯片发射出的发散的光线经过挡光胶的阻挡之后在通过透镜进行折射之后使得一些发散的光线更加集中从而使得光线的亮度增加,同时由于透镜的收光孔的直径为LED芯片直径的1.5-2倍,从而一方面能使得收光孔与LED芯片两侧的距离不会太大,进而减少位于LED芯片两侧与收光孔两侧之间没有发光的区域从而导致LED发光效果差且均匀性不好的问题,由此使得LED芯片发光效果好,更均匀,另一方面通过透镜收光孔直径的设置使得LED芯片的直径与发光光源之间的最小间距相差不大,进而使得相邻两个发光光源之间的亮暗交替区域较少,从而使得整个灯条的发光比较均匀。
进一步的,围坝的高度小于或等于LED芯片的高度。
以上设置,通过设置围坝的高度不大于LED芯片的高度,从而使得围坝过多地遮住LED芯片的发光,从而提高发光亮度。
进一步的,荧光胶的高度为1.6mm-3.0mm;荧光胶的直径为2.3mm-4.6mm;围坝内侧与LED芯片之间的间距为0.5mm-1.0mm,围坝的高度为0.3mm-0.7mm。
以上设置,荧光胶的高度远大于围坝的高度,从而使得通过荧光胶提高白光的出光率的同时也不会过多增加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荧光胶的高度为2.3mm;荧光胶的直径为3.5mm;围坝内侧与LED芯片之间的间距为0.7mm,围坝的高度为0.5mm;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为50mm。
以上设置,将荧光胶设置为高度大于荧光胶的半径,从而使得荧光胶为上端厚两端薄的结构,从而使得上端的出光更多,能确保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小的同时也能使得相邻发光单元的大小接近间距大小,确保发光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的折射率为1.48,所述透镜的收光孔的直径为LED芯片的直径的1.8倍。
以上设置,采用1.48的折射率使得透镜的折射率接近透明胶层,使得折射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适应于TV的背光灯条的简单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发光单元的简单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适应于TV的背光灯条的简单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发光单元的简单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光灯条的配光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包括基板1和发光单元2,所述发光单元2设有一个以上并设置在基板1上,所述发光单元2包括透镜3、透明胶4、荧光胶5和LED芯片6;所述LED芯片6设置在基板1上,在LED芯片1上方设有荧光胶5,所述透明胶4设置在荧光胶5上方,透镜3覆盖透明胶4设置,所述荧光胶5为半球形覆盖LED芯片2设置,荧光胶5的高度a1为0.6mm-1.5mm;荧光胶5的直径a2的为1.6mm-2.5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荧光胶的高度a1为1mm,荧光胶5的直径a2为2mm。所述透明胶4为半球形覆盖荧光胶设置,透明胶4的高度b1为1.6mm-3.2mm,透明胶4的直径b2为2.3mm-4.6mm;在本实施例中,透明胶4的高度b1为2.4mm,透明胶的4直径b2为3.5mm。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2之间的间距c为1mm-100mm。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2之间的间距c为50mm。所述透镜的折射率为1.47-1.5,所述透镜的收光孔的直径为LED芯片的直径的1.5-2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的折射率为1.48,所述透镜的收光孔的直径为LED芯片的直径的1.8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LED芯片为LED蓝光LED芯片,所述LED芯片经过荧光胶将蓝光转换白光并经过透明胶的折射最后经过透镜的二次光学处理后发射出去,最终形成如图5中S所示的配光曲线图,从图中可知,其左右两侧最大的发光角度接近75°,也就是说总的发光角度接近于150°,并且配光曲线图的最外侧的线条接近为直线,从而发光强度更加均匀,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背光灯条发出的光具有范围广发光均匀的特性。
上述结构的背光灯条,通过设置荧光胶,使得LED芯片发出的蓝光能够更好的转换成白光,光从LED芯片射出经过荧光胶混合之后形成白光,然后通过位于LED芯片两侧的挡光胶对LED芯片两侧的光进行阻挡防止两侧漏光进行第一次处理,然后再通过透镜二次光学处理并发射射出,从而使得LED芯片发射出的发散的光线经过挡光胶的阻挡之后在通过透镜进行折射之后使得一些发散的光线更加集中从而使得光线的亮度增加,同时由于透镜的收光孔的直径为LED芯片直径的1.5-2倍,从而一方面能使得收光孔与LED芯片两侧的距离不会太大,进而减少位于LED芯片两侧与收光孔两侧之间没有发光的区域从而导致LED发光效果差且均匀性不好的问题,由此使得LED芯片发光效果好,更均匀,另一方面通过透镜收光孔直径的设置使得LED芯片的直径与发光光源之间的最小间距相差不大,进而使得相邻两个发光光源之间的亮暗交替区域较少,从而使得整个灯条的发光比较均匀。
实施例2
如图3-图5所示,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包括基板1和发光单元2,所述发光单元2设有一个以上并设置在基板1上,所述发光单元2包括透镜3、围坝4、荧光胶5和LED芯片6;所述LED芯片6设置在基板2上,所述围坝4包围LED芯片6设置,在LED芯片6和围坝4之间设有荧光胶5,所述透镜3覆盖在围坝4上方,所述荧光胶5覆盖LED芯片6设置,荧光胶5的高度d1为1.6mm-3.0mm;荧光胶5的直径d2的为2.3mm-4.6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荧光胶5的高度d1为2.3mm;荧光胶5的直径d2为3.5mm。所述围坝4包围LED芯片设置,围坝4内侧与LED芯片6之间的间距e1为0.5mm-1.0mm,围坝4的高度e2为0.3mm-0.7mm;在本实施例中,围坝4内侧与LED芯片6之间的间距e1为0.7mm,围坝4的高度e2为0.5mm。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c1为1mm-100mm,在板实施例中,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c1为50mm。所述透镜的折射率为1.47-1.5,所述透镜的收光孔的直径为LED芯片的直径的1.5-2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的折射率为1.48,所述透镜的收光孔的直径为LED芯片的直径的1.8倍。
所述围坝为挡光胶,挡光胶可以为黑胶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LED芯片为LED蓝光LED芯片,所述LED芯片经过荧光胶将蓝光转换白光并经过透镜的二次光学处理后发射出去,最终形成如图5中S所示配光曲线图,从图中可知,其左右两侧最大的发光角度接近75°,也就是说总的发光角度接近于150°,并且配光曲线图的最外侧的线条接近为直线,从而发光强度更加均匀,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背光灯条发出的光具有范围广发光均匀的特性。
上述结构的背光灯条,通过设置荧光胶,使得LED芯片发出的蓝光能够更好的转换成白光,光从LED芯片射出经过荧光胶混合之后形成白光,然后通过位于LED芯片两侧的挡光胶对LED芯片两侧的光进行阻挡防止两侧漏光进行第一次处理,然后再通过透镜二次光学处理并发射射出,从而使得LED芯片发射出的发散的光线经过挡光胶的阻挡之后在通过透镜进行折射之后使得一些发散的光线更加集中从而使得光线的亮度增加,同时由于透镜的收光孔的直径为LED芯片直径的1.5-2倍,从而一方面能使得收光孔与LED芯片两侧的距离不会太大,进而减少位于LED芯片两侧与收光孔两侧之间没有发光的区域从而导致LED发光效果差且均匀性不好的问题,由此使得LED芯片发光效果好,更均匀,另一方面通过透镜收光孔直径的设置使得LED芯片的直径与发光光源之间的最小间距相差不大,进而使得相邻两个发光光源之间的亮暗交替区域较少,从而使得整个灯条的发光比较均匀。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灯条包括基板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设有一个以上并设置在基板上,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透镜、透明胶、荧光胶和LED芯片;所述LED芯片设置在基板上,在LED芯片上方设有荧光胶,所述透明胶设置在荧光胶上方,透镜覆盖透明胶设置,所述荧光胶覆盖LED芯片设置,所述透明胶覆盖荧光胶设置,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为1mm-100mm;所述透镜的折射率为1.47-1.5,所述透镜的收光孔的直径为LED芯片的直径的1.5-2倍,所述透镜收光孔的内径为2.3mm-4.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其特征在于:荧光胶的高度为0.6mm-1.5mm;荧光胶的直径为1.6mm-2.5mm;透明胶最外层的高度为1.6mm-3.2mm,透明胶最外层的直径为2.3mm-4.6mm,透明胶的厚度小于荧光胶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胶的高度为1mm,荧光胶的直径为2mm;透明胶最外层的高度为2.4mm,透明胶最外层的直径为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其特征在于: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为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折射率为1.48,所述透镜的收光孔的直径为LED芯片的直径的1.8倍。
6.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灯条包括基板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设有一个以上并设置在基板上,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透镜、围坝、荧光胶和LED芯片;所述LED芯片设置在基板上,所述围坝包围LED芯片设置,在LED芯片和围坝之间设有荧光胶,所述透镜覆盖在围坝上方,所述荧光胶覆盖LED芯片设置,所述围坝包围LED芯片设置,所述围坝为挡光胶,所述围坝的内侧与LED芯片的外侧之间设置有间隙,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为1mm-100mm;所述透镜的折射率为1.47-1.5,所述透镜的收光孔的直径为LED芯片的直径的1.5-2倍;所述透镜收光孔的内径为2.3mm-4.6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其特征在于:围坝的高度小于或等于LED芯片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其特征在于:荧光胶的高度为1.6mm-3.0mm;荧光胶的直径为2.3mm-4.6mm;围坝内侧与LED芯片之间的间距为0.5mm-1.0mm,围坝的高度为0.3mm-0.7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胶的高度为2.3mm;荧光胶的直径为3.5mm;围坝内侧与LED芯片之间的间距为0.7mm,围坝的高度为0.5mm;每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为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折射率为1.48,所述透镜的收光孔的直径为LED芯片的直径的1.8倍。
CN202320832843.2U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 Active CN219936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2843.2U CN219936246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2843.2U CN219936246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6246U true CN219936246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1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32843.2U Active CN219936246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62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2826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US2020014225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US20090059130A1 (en) Backlight devic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1175448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ame
CN203615170U (zh)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US11309293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2099462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201666514U (zh) 背光模块
CN203337958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210080785A1 (en) Backlight module
CN103175034A (zh) Led背光模组
CN108845461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080004527A (ko) 백라이팅용 섬유 조명 장치
CN103930712A (zh) 照明装置、背光源、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KR20050096834A (ko) 직접 점광식 백라이트 모듈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액정 표시장치
KR10054670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050123345A (ko) 광학기재,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표시장치
CN219936246U (zh) 一种适用于tv的背光灯条
US20130016521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10054670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060028895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CN207074328U (zh) 一种可解决全面屏倒角暗问题的背光源
KR101212154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080003038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000016446U (ko)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