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4838U - 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 - Google Patents

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4838U
CN219934838U CN202321715101.8U CN202321715101U CN219934838U CN 219934838 U CN219934838 U CN 219934838U CN 202321715101 U CN202321715101 U CN 202321715101U CN 219934838 U CN219934838 U CN 219934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detection tool
position tolerance
periphery
tool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151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奇
移丽霞
鲍君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qu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qu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qu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qu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151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4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4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4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包括底座以及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上设有用于泵盖定位的阶梯状定位部,所述阶梯状定位部的中心与支撑盘的中心轴相重合。本实用新型可以每2分钟检测一个零部件,达到快速检验、快速流转的目的。

Description

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泵盖作为泵产品结构的关键部位,承接这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两端分别为转动部件和静止部件,需要保证泵盖超高的加工精度。因此,有必要对泵盖进行形位公差检测,即对其同心度和同轴度进行检测。常规检验需要将零部件送至三坐标检测仪,单个零部件测量时间为一小时以上,检测效率极低,在生产阶段时不可能实现此种检验过程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本实用新型可以每2分钟检测一个零部件,达到快速检验、快速流转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包括底座以及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上设有用于泵盖定位的阶梯状定位部,所述阶梯状定位部的中心与支撑盘的中心轴相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盘转动设置在底座上,支撑盘上的阶梯状定位部用于适配多种型号的泵盖,阶梯状定位部可以是凸起用于抵在泵盖内部,也可以是凹槽用于与泵盖外侧相抵,从而实现泵盖的定位,使用时,将检测仪器固定在底座上,或者与底座固定的其他部位,通过百分表指针接触到止口部位,零件转动一圈以上,查看百分表的指针转动情况;整体检验过程简单,时间简短,可快速对批量的零部件实行检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阶梯状定位部包括多个沿轴向依次设置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的面积由上至下依次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阶梯状定位部由多个定位凸台构成,泵盖选择对应规格的定位凸台配合即可实现泵盖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定位凸台均为圆柱形状,且多个定位凸台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柱形状的定位凸台外周可与泵盖内壁完美契合,提升泵盖定位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阶梯状定位部与支撑盘为一体式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加工方便,而且结构强度高,耐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与支撑盘之间设置有轴承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组能够保证支撑盘转动过程中较高的同心度和轴承度,减少工装加工和安装精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组包括第一轴承,所述底座上部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外周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支撑盘底部设置有用于供支撑轴插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端沿周向设置有环形凸部,所述第一轴承内圈的下端面抵在第一台阶上,所述环形凸部抵在第一轴承外圈的上端面上,并且第一轴承内圈的内周与支撑轴的外周相贴合,第一轴承外圈的外周与安装槽的内壁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结构稳定可靠,在保证支撑盘转动过程中较高的同心度和轴承度的同时,大大较低了支撑盘转动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组还包括第二轴承,所述支撑轴对应第一台阶下方的位置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第二台阶上,并且第二轴承内圈的内周与支撑轴的外周相贴合,第二轴承外圈的外周与安装槽的内壁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盘与底座采用双轴承链接,较长的轴承间距进一步保证支撑盘在转动过程中较高的同心度和同轴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盘上端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通孔为螺纹孔,可作为轴承注油孔,作为日常轴承使用维护的渠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轴承压盖和机械油封,所述轴承压盖安装在支撑盘下端,所述机械油封夹设在轴承压盖与支撑轴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防止外部异物进入轴承,影响工装运行稳定性和准确性,同时能够防止轴承油脂的溢出,造成漏油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压盖的外周设有向上延伸的环形连接部,所述环形连接部套设在支撑盘外周,并且所述环形连接部通过多个螺丝与所述支撑盘连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结构简单可靠,不仅便于前期的组装生产,而且利于后期的拆卸维护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盘;3、泵盖;4、阶梯状定位部;5、定位凸台;6、第一轴承;7、支撑轴;8、第一台阶;9、安装槽;10、环形凸部;11、第二轴承;12、第二台阶;13、通孔;14、轴承压盖;15、机械油封;16、环形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附图1~3所示的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包括底座1以及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盘2,底座1上设置多个螺孔,底座1可固定在移动工具车上,方便转移,对各工序加工的零部件实行快速地检验。所述支撑盘2上设有用于泵盖3定位的阶梯状定位部4,所述阶梯状定位部4的中心与支撑盘2的中心轴相重合。支撑盘2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支撑盘2上的阶梯状定位部4用于适配多种型号的泵盖3,阶梯状定位部4可以是凸起用于抵在泵盖3内部,也可以是凹槽用于与泵盖3外侧相抵,从而实现泵盖3的定位,使用时,将检测仪器固定在底座1上,或者与底座1固定的其他部位,通过百分表指针接触到止口部位,零件转动一圈以上,查看百分表的指针转动情况;整体检验过程简单,时间简短,可快速对批量的零部件实行检验。
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所述阶梯状定位部4包括多个沿轴向依次设置的定位凸台5,所述定位凸台5的面积由上至下依次增大。阶梯状定位部4由多个定位凸台5构成,泵盖3选择对应规格的定位凸台5配合即可实现泵盖3的定位。
如附图4所示,每个定位凸台5均为圆柱形状(另外也可以为多边形形状),且多个定位凸台5同轴设置。圆柱形状的定位凸台5外周可与泵盖3内壁完美契合,提升泵盖3定位的可靠性。
其中,所述阶梯状定位部4与支撑盘2为一体式结构。该设计不仅加工方便,而且结构强度高,耐用性好。
如附图3所示,所述底座1与支撑盘2之间设置有轴承组。轴承组能够保证支撑盘2转动过程中较高的同心度和轴承度,减少工装加工和安装精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如附图3所示,所述轴承组包括第一轴承6,所述底座1上部一体设置有支撑轴7,所述支撑轴7外周设置有第一台阶8,所述支撑盘2底部设置有用于供支撑轴7插入的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内端沿周向设置有环形凸部10,所述第一轴承6内圈的下端面抵在第一台阶8上,所述环形凸部10抵在第一轴承6外圈的上端面上,并且第一轴承6内圈的内周与支撑轴7的外周相贴合,第一轴承6外圈的外周与安装槽9的内壁相贴合。安装结构稳定可靠,在保证支撑盘2转动过程中较高的同心度和轴承度的同时,大大较低了支撑盘2转动的摩擦力。
如附图3所示,所述轴承组还包括第二轴承11,所述支撑轴7对应第一台阶8下方的位置设有第二台阶12,所述第二轴承11设置在第二台阶12上,并且第二轴承11内圈的内周与支撑轴7的外周相贴合,第二轴承11外圈的外周与安装槽9的内壁相贴合。支撑盘2与底座1采用双轴承链接,较长的轴承间距进一步保证支撑盘2在转动过程中较高的同心度和同轴度。
其中,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11分别为6310和6312,可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和径向力,完全可以承受被检零件和工装的重量,同时大轴承可减少加工过程中的尺寸公差,可保证运行平稳。
如附图3所示,所述支撑盘2上端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9相连通的通孔13。该通孔13为螺纹孔,可作为轴承注油孔,作为日常轴承使用维护的渠道。
如附图3所示,还包括有轴承压盖14和机械油封15,所述轴承压盖14安装在支撑盘2下端,所述机械油封15夹设在轴承压盖14与支撑轴7之间。机械油封15可防止外部异物进入轴承,影响工装运行稳定性和准确性,同时能够防止轴承油脂的溢出,造成漏油等现象。
如附图3所示,所述轴承压盖14的外周一体设有向上延伸的环形连接部16,所述环形连接部16套设在支撑盘2外周,并且所述环形连接部16通过多个螺丝与所述支撑盘2连接在一起。该设计连接结构简单可靠,不仅便于前期的组装生产,而且利于后期的拆卸维护操作。
本工装的使用过程为:将需要检测的零部件放置在工装上,工装尺寸预先根据电机的端盖尺寸,覆盖部分产品,阶梯状的支撑盘2可对应不同的产品,具有高通用性;支撑盘2与底座1采用双轴承链接,较长的轴承间距可保证支撑盘2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保证较高的同心度和同轴度,减少工装加工和安装精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工装采用加工中心加工,可保证工装的同心度和同轴度保证在0.01mm,完全满足检验的标准。
在检验时,将检测仪器固定在底座1,或者与底座1固定的其他部位,通过百分表指针接触到止口部位,零件转动一圈以上,查看百分表的指针转动情况;整体检验过程简单,时间简短,可快速对批量的零部件实行检验。常规检验需要将零部件送至三坐标检测仪,单个零部件测量时间为一小时以上,在生产阶段时不可能实现此种检验过程的,采用此工装,可以每2分钟检验一个零部件,达到快速检验快速流转的目的。
同时对整个工装采用电泳处理工艺,可使得整个工装的耐用性大大提升。

Claims (10)

1.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盘(2),所述支撑盘(2)上设有用于泵盖(3)定位的阶梯状定位部(4),所述阶梯状定位部(4)的中心与支撑盘(2)的中心轴相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状定位部(4)包括多个沿轴向依次设置的定位凸台(5),所述定位凸台(5)的面积由上至下依次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定位凸台(5)均为圆柱形状,且多个定位凸台(5)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状定位部(4)与支撑盘(2)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支撑盘(2)之间设置有轴承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包括第一轴承(6),所述底座(1)上部设置有支撑轴(7),所述支撑轴(7)外周设置有第一台阶(8),所述支撑盘(2)底部设置有用于供支撑轴(7)插入的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内端沿周向设置有环形凸部(10),所述第一轴承(6)内圈的下端面抵在第一台阶(8)上,所述环形凸部(10)抵在第一轴承(6)外圈的上端面上,并且第一轴承(6)内圈的内周与支撑轴(7)的外周相贴合,第一轴承(6)外圈的外周与安装槽(9)的内壁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还包括第二轴承(11),所述支撑轴(7)对应第一台阶(8)下方的位置设有第二台阶(12),所述第二轴承(11)设置在第二台阶(12)上,并且第二轴承(11)内圈的内周与支撑轴(7)的外周相贴合,第二轴承(11)外圈的外周与安装槽(9)的内壁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2)上端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9)相连通的通孔(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轴承压盖(14)和机械油封(15),所述轴承压盖(14)安装在支撑盘(2)下端,所述机械油封(15)夹设在轴承压盖(14)与支撑轴(7)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压盖(14)的外周设有向上延伸的环形连接部(16),所述环形连接部(16)套设在支撑盘(2)外周,并且所述环形连接部(16)通过多个螺丝与所述支撑盘(2)连接在一起。
CN202321715101.8U 2023-06-30 2023-06-30 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 Active CN219934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5101.8U CN219934838U (zh) 2023-06-30 2023-06-30 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5101.8U CN219934838U (zh) 2023-06-30 2023-06-30 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4838U true CN219934838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8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5101.8U Active CN219934838U (zh) 2023-06-30 2023-06-30 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48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5081B2 (en) Checking tool for measuring distance between adjacent sinking grooves in inner hole of mechanical part
CN111197969B (zh) 一种磁悬浮轴承转子位置检测装置
CN219934838U (zh) 泵盖端面形位公差检测工装
CN212620564U (zh) 一种测量变形件尺寸的综合量具
CN113390546A (zh) 一种基于力矩测定装置的测功机
CN220231827U (zh) 一种用于无轴承电机测试的定位机构和测试装置
CN107356220B (zh) 汽车轮毂轴承外圈轴向特征量测量与钢球选配方法
CN215177667U (zh) 一种惯性平台方位环环框与转子同轴度测试定位装置
CN204495237U (zh) 一种孔位面差检测装置
CN211042049U (zh) 一种精确测量沟槽位置检具
CN113566773A (zh) 一种轴承内外圈及滚动体圆度检测工装
CN113447222A (zh) 轴承振动检测装置
CN107976140B (zh) 一种滚珠轴承轴向游隙检测工装及检测方法
CN114136169B (zh) 一种检测圆周面上v形槽位置度的综合检具及其检测方法
CN219570850U (zh) 一种双端面机械密封快速装配组件
CN215725566U (zh) 轴承外圈法兰面位置测量检具
CN110553566A (zh)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测量小装配高的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
CN219200322U (zh) 同心度检测工装
CN217786066U (zh) 立式加工中心主轴安装面与主电机安装面平行度检验工装
CN220481641U (zh) 一种校平衡工作台
CN212567931U (zh) 一种用于轴承精度检测的装置
CN219658243U (zh) 一种教学用的中心主轴装调与检测实训系统
CN219319243U (zh) 测量工装
CN216898695U (zh) 一种轴承孔深度检测工具
CN216593298U (zh) 一种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圈高差的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