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4635U - 一种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4635U
CN219934635U CN202320829969.4U CN202320829969U CN219934635U CN 219934635 U CN219934635 U CN 219934635U CN 202320829969 U CN202320829969 U CN 202320829969U CN 219934635 U CN219934635 U CN 219934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shell
electric furnace
pipe
heat exchange
flu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299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洪先
老光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ding Yongfeng Titanium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ding Yongfeng Titani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ding Yongfeng Titanium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ding Yongfeng Titani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2996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4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4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4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炉循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包括从左至右依次排列设置的电炉本体、沉降仓和换热箱,换热箱的前端设有和烘干框,电炉本体右壁面顶部位置通过一体成型的出烟管连通到沉降仓内。该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通过沉降仓使得电炉本体的烟气进入后过分面积变大,烟气的流速变慢,烟气中较大的颗粒受到自身重力的影响下落至吸附底板的凹槽内,吸气罩的过滤网进一步对烟气中的颗粒进行过滤,通过吸气风筒使得烟气进入吸气管加速进入换热箱,通过换热箱能将烟气的温度通过热传导加热,烘干框使得仍然具有温度的气体对待烧制的原料进行预热,提高电炉烟气余热的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炉循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
背景技术
在电炉烧制钛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这些废气生产出后通常会被排除,但是废气在排出的过程中通常会带走大量的热量,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
授权公告号为CN21787716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中频电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加热箱、降温箱和输送组件,加热箱内设有加热管,加热管的一端与中频电炉的高温气体出气的气管连接;降温箱设有降温机构,降温箱内部设有过滤机构,降温箱的一侧设有出气管;输送组件包括导管,导管的一端连接加热管,导管的另一端连接降温箱。
虽然该技术方案通过将加热管设置在加热箱中,加热箱中装满了水,将高温气体通入加热管中对加热箱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加热利用后的气体由输送组件进入降温箱中,由降温箱中的降温机构、过滤机构进行降温与过滤处理,保证排放的高温气体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对人体和外部环境造成伤害,但是该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直接将烟气通过蛇形的加热管送入加热箱的内部再将烟气送入过滤机构,这会导致加热箱内的蛇形管会被烟气中的颗粒堆积堵塞,且该技术仅仅将烟气余热用来加热水箱内的水,烟气循环利用率低。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包括从左至右依次排列设置的电炉本体、沉降仓和换热箱,所述换热箱的前端设有和烘干框,所述电炉本体右壁面顶部位置通过一体成型的出烟管连通到所述沉降仓内;
所述沉降仓包括前端敞口的仓体外壳,所述仓体外壳于前端敞口的外侧铰接有密封仓门,所述仓体外壳内部底面设有吸附部;
所述换热箱包括箱体外壳,所述箱体外壳右壁面底部和顶部位置分别一体成型有呈中心对称设置且内外贯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箱体外壳内部安装有呈蛇形状的换热管;
所述烘干框包括用于放置烧制原料的框体外壳,所述框体外壳外侧焊接固定有外套框壳。
作为优选,所述仓体外壳左壁面顶部位置与所述电炉本体的出烟管法兰连接,所述密封仓门靠近所述仓体外壳的一侧面上通过强力胶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仓体外壳前端敞口的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部包括焊接在所述仓体外壳内部底面的吸附底板,所述吸附底板前端与所述仓体外壳前内壁面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吸附底板顶面呈波纹状,所述吸附底板顶面前后向滑动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底面与所述刮板顶面的形状、尺寸均相适配,所述刮板前壁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仓体外壳靠右端的顶部处设有吸风部。
作为优选,所述吸风部包括与所述仓体外壳内顶面焊接固定的吸气罩,所述吸气罩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吸气罩顶部设有与所述仓体外壳法兰连接的吸气管,所述吸气管呈倒L字形,所述吸气管横段部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吸气风筒。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管口处分别法兰连接有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所述换热管顶部管口穿过所述箱体外壳顶面后与所述吸气管法兰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套框壳内侧壁与所述框体外壳的外侧壁之间留有空隙且形成封闭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外套框壳前后两侧外壁面分别焊接有出气管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换热管底部穿过所述箱体外壳侧壁后的管口法兰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通过沉降仓使得电炉本体的烟气进入后过分面积变大,烟气的流速变慢,烟气中较大的颗粒受到自身重力的影响下落至吸附底板的凹槽内,吸气罩的过滤网进一步对烟气中的颗粒进行过滤,通过吸气风筒使得烟气进入吸气管加速进入换热箱,通过换热箱能将烟气的温度通过热传导加热,烘干框使得仍然具有温度的气体对待烧制的原料进行预热,提高电炉烟气余热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中沉降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中吸附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中吸风部的结构拆分图;
图5为实用新型中换热箱的结构剖切图;
图6为实用新型中烘干框的结构剖切图。
图中:
1、电炉本体;
2、沉降仓;20、仓体外壳;21、密封仓门;210、橡胶垫;22、吸附部;220、吸附底板;221、刮板;222、拉杆;23、吸风部;230、吸气罩;231、过滤网;232、吸气管;233、吸气风筒;
3、换热箱;30、箱体外壳;31、进水管;310、进水阀门;32、出水管;320、出水阀门;33、换热管;
4、烘干框;40、框体外壳;41、外套框壳;410、出气管;411、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包括从左至右依次排列设置的电炉本体1、沉降仓2和换热箱3,换热箱3的前端设有烘干框4,电炉本体1右壁面顶部位置通过一体成型的出烟管连通到沉降仓2内;
本实施例中,沉降仓2包括前端敞口的仓体外壳20,仓体外壳20于前端敞口的外侧铰接有密封仓门21,仓体外壳20内部底面设有吸附部22;
进一步地,仓体外壳20左壁面顶部位置与电炉本体1的出烟管法兰连接,密封仓门21靠近仓体外壳20的一侧面上通过强力胶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10,橡胶垫210的尺寸大于或等于仓体外壳20前端敞口的尺寸,沉降仓2包括前端敞口的仓体外壳20,仓体外壳20和密封仓门21用来确保沉降仓2内部空间的密闭性,橡胶垫210用来确保密封仓门21安装后的温度并进一步确保沉降仓2内部空间的密闭。
本实施例中,吸附部22包括焊接在仓体外壳20内部底面的吸附底板220,吸附底板220前端与仓体外壳20前内壁面之间留有空隙,吸附底板220顶面呈波纹状,吸附底板220顶面前后向滑动连接有刮板221,刮板221底面与刮板221顶面的形状、尺寸均相适配,刮板221前壁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拉杆222,仓体外壳20靠右端的顶部处设有吸风部23;
进一步地,吸附底板220通过底部的凹槽用来将烟气的颗粒进行吸附,通过拉动拉杆222带动刮板221,清理吸附底板220底部凹槽的颗粒。
本实施例中,吸风部23包括与仓体外壳20内顶面焊接固定的吸气罩230,吸气罩230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过滤网231,吸气罩230顶部设有与仓体外壳20法兰连接的吸气管232,吸气管232呈倒L字形,吸气管232横段部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吸气风筒233;
进一步地,吸气罩230用来通过底部的过滤网231对烟气的中颗粒进行进一步过滤,吸气管232用来缩小烟气的过风面积,加快气体流速,吸气风筒233用来与外部电源连接,将烟气加速送入换热管33中。
本实施例中,换热箱3包括箱体外壳30,箱体外壳30右壁面底部和顶部位置分别一体成型有呈中心对称设置的进水管31和出水管32;箱体外壳30内部安装有呈蛇形状的换热管33;
进一步地,进水管31和出水管32管口处分别法兰连接有进水阀门310和出水阀门320,换热管33顶部管口穿过箱体外壳30顶面后与吸气管232法兰连接。箱体外壳30用来确保换热箱3整体机构的稳定,进水管31和进水阀门310用来将冷水灌入换热箱3的内部,出水管32和出水阀门320用来将加热后的用水排出换热箱3,换热管33用来延长烟气在换热箱3内部停留的时间,确保烟气加热水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烘干框4包括用于放置烧制原料的框体外壳40,框体外壳40外侧焊接固定有外套框壳41,外套框壳41内侧壁与框体外壳40的外侧壁之间留有空隙且形成封闭空间;
进一步地,外套框壳41前后两侧外壁面分别焊接有出气管410和进气管411,进气管411与换热管33底部穿过箱体外壳30侧壁后的管口法兰连接。框体外壳40用来放置待烧制的原料,外套框壳41与框体外壳40之间的空隙用来使得烟气能将框体外壳40外壁包裹,对其内部待烧制的原料进行烘干预热,进气管411用来将烟气导入外套框壳41与框体外壳40之间的空隙,出气管410用来将烟气送入后续的处理机构或电炉本体1的空气预热机构内。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吸气风筒233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的,同时在本装置的空闲处将吸气风筒233与外部电源从而按照电器的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在使用时,首先打开进水阀门310通过水泵将待加热的水通过进水管31送入箱体外壳30的内部,烧制中的电炉排出的烟气进入沉降仓2内部后,烟气的过分面积变大整体流速变慢,烟气中较大的颗粒下落至吸附底板220的凹槽内部,启动吸气风筒233将烟气送入换热管33,通过热传导烟气中一部分的热量被水吸收,之后烟气通过进气管411进入外套框壳41内部对框体外壳40内放置待烧制的原料进行预热烘干,后续定期打开出水阀门320将换热箱3内的热水取出,并打开密封仓门21拉动拉杆222,通过刮板221将吸附底板220上的沉积的颗粒清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包括从左至右依次排列设置的电炉本体(1)、沉降仓(2)和换热箱(3),所述换热箱(3)的前端设有烘干框(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炉本体(1)右壁面顶部位置通过一体成型的出烟管连通到所述沉降仓(2)内;
所述沉降仓(2)包括前端敞口的仓体外壳(20),所述仓体外壳(20)于前端敞口的外侧铰接有密封仓门(21),所述仓体外壳(20)内部底面设有吸附部(22);
所述换热箱(3)包括箱体外壳(30),所述箱体外壳(30)右壁面底部和顶部位置分别一体成型有呈中心对称设置的进水管(31)和出水管(32);所述箱体外壳(30)内部安装有呈蛇形状的换热管(33);
所述烘干框(4)包括用于放置烧制原料的框体外壳(40),所述框体外壳(40)外侧焊接固定有外套框壳(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外壳(20)左壁面顶部位置与所述电炉本体(1)的出烟管法兰连接,所述密封仓门(21)靠近所述仓体外壳(20)的一侧面上通过强力胶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10),所述橡胶垫(210)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仓体外壳(20)前端敞口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22)包括焊接在所述仓体外壳(20)内部底面的吸附底板(220),所述吸附底板(220)前端与所述仓体外壳(20)前内壁面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吸附底板(220)顶面呈波纹状,所述吸附底板(220)顶面前后向滑动连接有刮板(221),所述刮板(221)底面与所述刮板(221)顶面的形状、尺寸均相适配,所述刮板(221)前壁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拉杆(222),所述仓体外壳(20)靠右端的顶部处设有吸风部(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部(23)包括与所述仓体外壳(20)内顶面焊接固定的吸气罩(230),所述吸气罩(230)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过滤网(231),所述吸气罩(230)顶部设有与所述仓体外壳(20)法兰连接的吸气管(232),所述吸气管(232)呈倒L字形,所述吸气管(232)横段部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吸气风筒(2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1)和所述出水管(32)管口处分别法兰连接有进水阀门(310)和出水阀门(320),所述换热管(33)顶部管口穿过所述箱体外壳(30)顶面后与所述吸气管(232)法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框壳(41)内侧壁与所述框体外壳(40)的外侧壁之间留有空隙且形成封闭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框壳(41)前后两侧外壁面分别焊接有出气管(410)和进气管(411),所述进气管(411)与所述换热管(33)底部穿过所述箱体外壳(30)侧壁后的管口法兰连接。
CN202320829969.4U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 Active CN219934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9969.4U CN219934635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9969.4U CN219934635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4635U true CN219934635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89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29969.4U Active CN219934635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46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9757A (zh) 一种低气压状态下的颗粒物料干燥设备
CN208223179U (zh) 一种陶瓷制备用烧结炉
CN219934635U (zh) 一种带余热循环结构的密闭高钛渣电炉
CN108178481A (zh) 一种多功能污泥处理装置
CN207023938U (zh) 一种自动加米注水的智能电饭煲
CN208022893U (zh) 一种多功能污泥处理装置
CN209034095U (zh) 一种废气余热循环利用及黑烟排放处理一体机
CN216632477U (zh) 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锻造炉
CN109499557A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活性炭再生炉
CN115751963A (zh) 一种石墨电极生产用焙烧装置
CN211400768U (zh) 新型等温熔炼熔铝炉
CN213066904U (zh) 一种茶油提纯脱水用闪蒸干燥装置
CN208839233U (zh) 一种燃烧锅炉用排烟管处尾气过滤装置
CN114836222A (zh) 一种焦炭炼制炉
CN212456966U (zh) 一种节能环保取暖炉
CN215832346U (zh) 一种风量便于调节的烘干炉
CN108786311A (zh) 一种燃烧锅炉用排烟管处尾气过滤装置
CN211977520U (zh) 一种大米烘干机
CN218589975U (zh) 一种废弃物焚烧的废气治理装置
CN108679834A (zh) 一种节能型生物质燃烧炉
CN216307800U (zh) 一种污泥干化颗粒焚烧用送料防堵装置
CN220981577U (zh) 一种洗衣粉生产用热风炉
CN213453593U (zh) 分离型循环管式蒸汽发生器
CN211112122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铝合金固溶化热处理炉
CN213713037U (zh) 一种热量高效利用的蒸汽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