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4596U - 内撑夹具 - Google Patents

内撑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4596U
CN219924596U CN202322466350.4U CN202322466350U CN219924596U CN 219924596 U CN219924596 U CN 219924596U CN 202322466350 U CN202322466350 U CN 202322466350U CN 219924596 U CN219924596 U CN 219924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lly
groove
limit
push rod
sleev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663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毅
林豪
赖小春
陈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ahang Yi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uahang Y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uahang Yi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uahang Y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663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4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4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4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内撑夹具,包括套轴,所述套轴的外部套接工件,所述工件的内部设有两个径向对称的弧形夹板,两个所述弧形夹板均与所述套轴径向伸缩连接,所述套轴的顶面中心开设锥形螺纹槽,所述锥形螺纹槽内螺纹连接锥形螺丝。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套轴的外部径向伸缩连接两个对称的弧形夹板,对工件的内壁进行固定,利用弧形夹板增加其与工件夹持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工件的受力面积,避免了工件在进行装夹时出现变形。

Description

内撑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内撑夹具。
背景技术
对工件加工时,需要对工件进行夹持,以便加工。对于待夹持的圆形产品,现有的夹具一般采用固定块和推块组合的方式,将待固定产品的一侧抵持固定块放置,利用气缸推动该推块使其从另一侧抵持该待固定产品,通过采用收缩该固定块和推块之间的间距的方式达到固定产品地目的。然而,对于薄型产品,在块运动夹紧产品时产品极易变形,无法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内撑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内撑夹具,包括套轴,所述套轴的外部套接工件,所述工件的内部设有两个径向对称的弧形夹板,两个所述弧形夹板均与所述套轴径向伸缩连接,所述套轴的顶面中心开设锥形螺纹槽,所述锥形螺纹槽内螺纹连接锥形螺丝。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锥形螺纹槽内径向开设两个径向对称的第一限位槽,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末端径向贯穿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轴向滑动穿接一个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末端与所述弧形夹板的内侧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梯形块,所述梯形块的斜面与所述锥形螺丝的斜面贴合,所述梯形块径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梯形块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所述第一推杆的外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套轴的外部径向开设两个径向对称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下方,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末端径向贯穿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径向滑动穿接一个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弧形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径向滑动连接一个与所述第二推杆固定连接的限位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径向开设两个镜像对称的第一滑槽,每个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一个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梯形块的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径向开设两个镜像对称的第二滑槽,每个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一个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块的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套轴的中心轴向开设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的顶面开设与所述锥形螺纹槽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穿接一个导柱,所述导柱的顶端与所述锥形螺丝的底面同心固定,另一端延伸至第三限位槽内,所述第三限位槽内设有与所述导柱固定连接的压板,所述压板的下方抵接第二弹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内撑夹具,通过在套轴的外部径向伸缩连接两个对称的弧形夹板,对工件的内壁进行固定,利用弧形夹板增加其与工件夹持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工件的受力面积,避免了工件在进行装夹时出现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撑夹具的正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撑夹具的正整体结构侧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撑夹具的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撑夹具的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撑夹具的图2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套轴;2、弧形夹板;3、工件;4、锥形螺纹槽;5、锥形螺丝;6、第一推杆;7、第二推杆;8、导柱;9、第三限位槽;10、第一通孔;11、第一限位槽;12、第一弹簧;13、梯形块;14、第二通孔;15、限位块;16、第二限位槽;17、第二弹簧;18、压板;19、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到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撑夹具:包括套轴1,套轴1的外部套接工件3,工件3的内部设有两个径向对称的弧形夹板2,两个弧形夹板2均与套轴1径向伸缩连接,套轴1的顶面中心开设锥形螺纹槽4,锥形螺纹槽4内螺纹连接锥形螺丝5;
锥形螺纹槽4内径向开设两个径向对称的第一限位槽11,每个第一限位槽11的末端径向贯穿一个第一通孔10,第一通孔10内轴向滑动穿接一个第一推杆6,第一推杆6的末端与弧形夹板2的内侧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梯形块13,梯形块13的斜面与锥形螺丝5的斜面贴合,梯形块13径向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11内,第一限位槽11内径向开设两个镜像对称的第一滑槽,每个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一个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梯形块13的两侧,第一限位槽11与梯形块13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套接在第一推杆6的外缘;
套轴1的外部径向开设两个径向对称的第二限位槽16,第二限位槽16位于第一限位槽11的下方,每个第二限位槽16的末端径向贯穿一个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内径向滑动穿接一个第二推杆7,第二推杆7与弧形夹板2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槽16内径向滑动连接一个与第二推杆7固定连接的限位块15,第二限位槽16内径向开设两个镜像对称的第二滑槽,每个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一个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块15的两侧;
套轴1的中心轴向开设第三限位槽9,第三限位槽9的顶面开设与锥形螺纹槽4连通的第三通孔19,第三通孔19内穿接一个导柱8,导柱8的顶端与锥形螺丝5的底面同心固定,另一端延伸至第三限位槽9内,第三限位槽9内设有与导柱8固定连接的压板18,压板18的下方抵接第二弹簧17;
通过在套轴1的外部径向伸缩连接两个对称的弧形夹板2,对工件3的内壁进行固定,利用弧形夹板2增加其与工件3夹持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工件3的受力面积,避免了工件3在进行装夹时出现变形;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工件3套接在套轴1的外缘,接着旋转锥形螺丝5,锥形螺丝5进行轴向下降,同时与锥形螺丝5的斜面贴合的梯形块13,在锥形螺丝5的作用下进行径向位移,从而推动第一推杆6和第二推杆7进行径向位移,使得弧形夹板2与工件3的内壁贴合,对工件3进行固定,同时第一弹簧12进行压缩,提高弧形夹板2与工件3内壁贴合的紧密度,从而提高了弧形夹板2对工件3的夹持固定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内撑夹具,包括套轴(1),所述套轴(1)的外部套接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3)的内部设有两个径向对称的弧形夹板(2),两个所述弧形夹板(2)均与所述套轴(1)径向伸缩连接,所述套轴(1)的顶面中心开设锥形螺纹槽(4),所述锥形螺纹槽(4)内螺纹连接锥形螺丝(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螺纹槽(4)内径向开设两个径向对称的第一限位槽(11),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槽(11)的末端径向贯穿一个第一通孔(10),所述第一通孔(10)内轴向滑动穿接一个第一推杆(6),所述第一推杆(6)的末端与所述弧形夹板(2)的内侧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梯形块(13),所述梯形块(13)的斜面与所述锥形螺丝(5)的斜面贴合,所述梯形块(13)径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槽(11)内,所述第一限位槽(11)与所述梯形块(13)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套接在所述第一推杆(6)的外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撑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轴(1)的外部径向开设两个径向对称的第二限位槽(16),所述第二限位槽(16)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1)的下方,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槽(16)的末端径向贯穿一个第二通孔(14),所述第二通孔(14)内径向滑动穿接一个第二推杆(7),所述第二推杆(7)与所述弧形夹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槽(16)内径向滑动连接一个与所述第二推杆(7)固定连接的限位块(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撑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1)内径向开设两个镜像对称的第一滑槽,每个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一个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梯形块(13)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撑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16)内径向开设两个镜像对称的第二滑槽,每个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一个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块(15)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轴(1)的中心轴向开设第三限位槽(9),所述第三限位槽(9)的顶面开设与所述锥形螺纹槽(4)连通的第三通孔(19),所述第三通孔(19)内穿接一个导柱(8),所述导柱(8)的顶端与所述锥形螺丝(5)的底面同心固定,另一端延伸至第三限位槽(9)内,所述第三限位槽(9)内设有与所述导柱(8)固定连接的压板(18),所述压板(18)的下方抵接第二弹簧(17)。
CN202322466350.4U 2023-09-12 2023-09-12 内撑夹具 Active CN219924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6350.4U CN219924596U (zh) 2023-09-12 2023-09-12 内撑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6350.4U CN219924596U (zh) 2023-09-12 2023-09-12 内撑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4596U true CN219924596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8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66350.4U Active CN219924596U (zh) 2023-09-12 2023-09-12 内撑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45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4110A (zh) * 2023-12-28 2024-01-30 成都鼎易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圆弧异型零件加工夹具及加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4110A (zh) * 2023-12-28 2024-01-30 成都鼎易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圆弧异型零件加工夹具及加工方法
CN117464110B (zh) * 2023-12-28 2024-03-15 成都鼎易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圆弧异型零件加工夹具及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24596U (zh) 内撑夹具
CN208450639U (zh) 一种用于薄壁零件的涨套式车削夹具
CN110405664A (zh) 一种圆管旋转夹具
CN204209446U (zh) 车削加工用內缩式定心夹紧装置
CN112705966A (zh) 一种精密薄壁件内撑装夹夹具
CN108655795A (zh) 一种汽车动力管件切割加工用夹紧装置
CN213946070U (zh) 一种轴承套圈的磨削夹具
CN211414397U (zh) 汽车连杆接头螺孔加工夹具
CN209110595U (zh) 一种用于大型薄壁环形件的防变形夹紧装置
CN206689747U (zh) 一种纺机连杆车加工夹具的工件压板组件
CN206998336U (zh)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夹具
CN219901201U (zh) 一种管状薄壁零件弹性夹具
CN219704724U (zh) 一种夹芯装置
CN211414389U (zh) 一种用于加工计量泵板类零件的工装夹具
CN208788365U (zh) 双头c字夹
CN204800336U (zh) 一种行星齿轮支架车削定位装置
CN215528843U (zh) 一种涡磁耦合器用铰直杆
CN205094651U (zh) 一种可夹持不同规格加工材料的夹具及其义齿加工设备
CN220260160U (zh) 一种铝棒夹持工装
CN216540880U (zh) 一种支撑半径可调节的闷盖工装
CN218799214U (zh) 一种双锥弹性夹具
CN219443492U (zh) 一种车床用管状工件装夹工装
CN219074597U (zh) 一种螺纹攻丝夹具
CN208800861U (zh) 长轴齿轮夹具
CN203185193U (zh) 一种用于筒形件的紧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