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1952U - 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1952U
CN219921952U CN202321084146.XU CN202321084146U CN219921952U CN 219921952 U CN219921952 U CN 219921952U CN 202321084146 U CN202321084146 U CN 202321084146U CN 219921952 U CN219921952 U CN 219921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rod
supine
plate
abdominal mus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841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岳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uadun Sporting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Huadun Sporting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Huadun Sporting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Huadun Sporting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841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1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1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19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公开了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包括安装架、仰卧板、辅助组件、调节组件以及驱动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螺纹杆、滑块、导向杆、以及连接杆。通过设置的驱动组件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滑块进行直线移动,再通过设置的连接杆带动仰卧板进行转动,实现了对仰卧板的角度进行连续调节的效果;同时上述调节方式还解决了反复拆装螺栓而带来的操作麻烦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身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众多健身项目中,腹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在进行腹肌训练时,通常需要借助腹肌训练器材,而为了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人们对训练器材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专利CN210904834U公开了腹肌组合训练器,包括底座、立柱、固定杆、安装杆以及至少两个训练单元;训练单元包括躺板、伸缩杆、托杆和压杆;伸缩杆包括连杆和套杆,套杆与连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虽然该专利中通过设置的伸缩杆实现了对躺板的角度进行调节的效果,但是该调节方式需要反复拆装螺栓才能对躺板的角度进行调节,操作较为麻烦,而且还存在躺板的角度调节不连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包括:
安装架;
仰卧板,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仰卧板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若干个仰卧板分别与所述安装架可转动连接;
辅助组件,所述仰卧板与所述安装架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所述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调节组件,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仰卧板的下方;
驱动组件,与所述调节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
螺纹杆,对应设置在所述仰卧板的下方,且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螺纹杆传动连接;
滑块,螺纹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
导向杆,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螺纹杆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滑块滑动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
连接杆,其一端与所述滑块可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仰卧板可转动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腹肌组合训练器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
底座;
立柱一,所述底座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立柱一,两所述立柱一并列间隔设置;
立柱二,所述底座一远离所述立柱一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立柱二,两所述立柱二并列间隔设置;
横梁一,所述横梁一设置在两所述立柱一之间,且所述横梁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仰卧板分别与所述横梁一可转动连接;
横梁二,位于同侧的所述立柱一与所述立柱二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横梁二,所述横梁二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一、所述立柱二固定连接;
立柱三,与所述仰卧板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立柱三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所述横梁一固定连接;
安装箱,与所述立柱三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安装箱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横梁一的一侧,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三、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三、所述安装箱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箱上。
优选的,在上述腹肌组合训练器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
蜗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且所述蜗轮位于所述安装箱内;
蜗杆,设置在所述安装箱内,且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连接;
连接轴,与所述蜗杆的端面同轴固定,且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安装箱转动连接;
操作盘,与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操作盘位于所述安装箱的外侧。
优选的,在上述腹肌组合训练器的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踏板,所述安装箱远离所述立柱三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踏板,所述踏板分别与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腹肌组合训练器的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立柱一上;
所述遮挡组件包括:
插接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插接套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立柱一的顶面上;
插接杆,与所述插接套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插接杆的底部分别插入所述插接套内并与所述插接套滑动连接;
连接板一,设置在两所述插接套之间,且所述连接板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插接套的外壁固定连接;
连接板二,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一的上方,且所述连接板二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插接杆的外壁固定连接;
线性驱动部件,其固定端与所述连接板一固定连接,其动作端与所述连接板二固定连接;
遮挡棚,所述遮挡棚的底面两侧分别与所述插接杆的顶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腹肌组合训练器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组件均包括:
支撑柱一,与所述横梁一的顶面固定连接,且与所述仰卧板对应设置;
托杆,与所述支撑柱一的顶面固定连接;
支撑柱二,设置在横梁一远离所述仰卧板的一侧,且所述支撑柱二与所述横梁一固定连接;
压杆,与所述支撑柱二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杆与所述托杆对应设置,且所述托杆位于所述压杆、所述仰卧板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腹肌组合训练器的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橡胶套,所述压杆、所述托杆上均固定套设有所述橡胶套。
优选的,在上述腹肌组合训练器的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防烫伤座套,所述仰卧板上均固定套设有所述防烫伤座套。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的驱动组件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滑块进行直线移动,再通过设置的连接杆带动仰卧板进行转动,实现了对仰卧板的角度进行连续调节的效果;同时上述调节方式还解决了反复拆装螺栓而带来的操作麻烦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腹肌组合训练器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腹肌组合训练器除去遮挡组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组件的剖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遮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安装架;11、底座;111、底板一;112、底板二;113、底板三;12、立柱一;13、立柱二;14、横梁一;15、横梁二;16、立柱三;17、安装箱;2、仰卧板;21、杆体一;22、杆体二;23、杆体三;3、辅助组件;31、支撑柱一;32、托杆;33、支撑柱二;34、压杆;4、调节组件;41、螺纹杆;42、滑块;43、导向杆;44、连接杆;5、驱动组件;51、蜗轮;52、蜗杆;53、连接轴;54、操作盘;6、踏板;7、遮挡组件;71、插接套;72、插接杆;73、连接板一;74、连接板二;75、线性驱动部件;76、遮挡棚;77、斜杆;8、橡胶套;9、防烫伤座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s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阅附图1、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包括:
安装架1;
仰卧板2,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仰卧板2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若干个仰卧板2分别与安装架1可转动连接;
辅助组件3,仰卧板2与安装架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辅助组件3,辅助组件3分别设置在安装架1上;
调节组件4,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调节组件4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在仰卧板2的下方;
驱动组件5,与调节组件4一一对应设置,且驱动组件5分别设置在安装架1上;
调节组件4均包括:
螺纹杆41,对应设置在仰卧板2的下方,且与安装架1转动连接;驱动组件5与螺纹杆41传动连接;
滑块42,螺纹套设在螺纹杆41上;
导向杆43,与安装架1固定连接,且与螺纹杆41平行间隔设置;滑块42滑动套设在导向杆43上;
连接杆44,其一端与滑块42可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仰卧板2可转动连接。
具体的,仰卧板2设置有四个,每个仰卧板2均包括两根并列间隔设置的杆体一21、一根杆体二22以及若干根杆体三23;两根杆体一21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架1可转动连接;杆体二22设置在两根杆体一21的另外一端,且杆体二22的两端分别与杆体一21固定连接;若干根杆体三23并列间隔设置在杆体二22与安装架1之间,且若干根杆体三23的两端分别与杆体一21固定连接。
具体的,辅助组件3用于对训练人员的腿部进行支撑和限位,以便于训练人员进行腹肌训练。
具体的,螺纹杆41、导向杆43均为水平设置;导向杆43设置在螺纹杆41与仰卧板2之间。
具体的,滑块42上设置有与螺纹杆41的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图中未示),滑块42通过该螺纹孔与螺纹杆41螺纹连接;滑块42上还设有用于供导向杆43进行贯穿的通孔(图中未示),滑块42通过该通孔与导向杆43滑动连接。
具体的,连接杆44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杆44对称设置在滑块42前侧壁的两端,连接杆44的一端分别与滑块42可转动连接,连接杆44的另一端分别与杆体二22的底面两侧可转动连接。
具体的,驱动组件5用于带动螺纹杆41进行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训练人员躺在仰卧板2上,并将腿部通过辅助组件3进行支撑和限位,然后可进行腹肌训练;当需要对仰卧板2的角度进行调节时,通过设置的驱动组件带动螺纹杆41进行转动,由于滑块42与螺纹杆41螺纹连接,且滑块42的转动自由度被导向杆43约束,因此当螺纹杆41转动时,会带动滑块42沿着螺纹杆41的轴线方向进行直线移动;由于仰卧板2的一端与安装架1之间为可转动连接,且连接杆44的两端分别与滑块42、仰卧板2的另外一端为可转动连接,因此当滑块42进行直线移动时,会带动仰卧板2绕着安装架1与仰卧板2的连接处进行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驱动组件5带动螺纹杆41转动,螺纹杆41带动滑块42进行直线移动,再通过设置的连接杆44带动仰卧板2进行转动,实现了对仰卧板2的角度进行连续调节的效果;同时上述调节方式还解决了反复拆装螺栓而带来的操作麻烦问题。
参阅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安装架1包括:
底座11;
立柱一12,底座11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立柱一12,两立柱一12并列间隔设置;
立柱二13,底座11一远离立柱一12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立柱二13,两立柱二13并列间隔设置;
横梁一14,横梁一14设置在两立柱一12之间,且横梁一14的两端分别与立柱固定连接;仰卧板2分别与横梁一14可转动连接;
横梁二15,位于同侧的立柱一12与立柱二13之间均设置有横梁二15,横梁二15的两端分别与立柱一12、立柱二13固定连接;
立柱三16,与仰卧板2一一对应设置,且立柱三16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1、横梁一14固定连接;
安装箱17,与立柱三16一一对应设置,安装箱17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11远离横梁一14的一侧,导向杆43的两端分别与立柱三16、安装箱17固定连接,螺纹杆41的两端分别与立柱三16、安装箱17转动连接,且驱动组件5分别设置在安装箱17上。
具体的,底座11包括两个并列间隔设置的底板一111、两个并列间隔设置的底板二112以及若干个并列间隔设置的底板三113,其中底板一111的长度大于底板二112的长度;两个底板一111和两个底板二112共同合围形成矩形结构,若干个底板三113均设置在上述矩形结构所包围的范围内,且若干个底板三113的两端分别与底板一111固定连接。
具体的,横梁一14设置在其中一个底板一111的正上方。
具体的,立柱一12、立柱二13以及立柱三16均垂直设置。
具体的,位于同侧的立柱一12与立柱二13分别固定在同一个底板二112的顶面两端。
具体的,立柱三16均设置在两个立柱一12之间,立柱三16的顶面与横梁一14的底面固定连接,立柱三16的底面与横梁一14下方的底板一111固定连接。
具体的,安装箱17均设置在两个立柱二13之间,安装箱17的底面分别与远离立柱三16的底板一111固定连接。
参阅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驱动组件5均包括:
蜗轮51,固定套设在螺纹杆41上,且蜗轮51位于安装箱17内;
蜗杆52,设置在安装箱17内,且蜗杆52与蜗轮51啮合连接;
连接轴53,与蜗杆52的端面同轴固定,且连接轴53与安装箱17转动连接;
操作盘54,与连接轴53远离蜗杆5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操作盘54位于安装箱17的外侧。
具体的,蜗杆52以及连接轴53均为水平设置,连接轴53的一端贯穿至安装箱17的内部并与蜗杆52的端面固定,连接轴53的另外一端位于安装箱17的外部。
具体的,操作盘54为圆盘,且操作盘54与连接轴53位于安装箱17外侧的一端同轴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转动操作盘54,带动连接轴53以及蜗杆52进行转动,由于蜗杆52与蜗轮51啮合连接,因此蜗杆52会带动蜗轮51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蜗轮51会带动螺纹杆41进行转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带动螺纹杆41进行转动的效果;同时利用蜗轮51蜗杆52传动的自锁性,即仅能通过蜗杆52带动蜗轮51进行转动,而不能通过蜗轮51带动蜗杆52进行转动,避免了螺纹杆41在除去驱动组件5以外的外力作用下进行转动,保证了滑块42位置调节后的稳定,进而保证了仰卧板2角度调节后的稳定。
继续参阅图1、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踏板6,安装箱17远离立柱三16的一侧均设置有踏板6,踏板6分别与安装箱17固定连接。
具体的,每个安装箱17上的踏板6可设置多个,多个踏板6沿着安装箱17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踏板6之间的距离相同。
具体的,每个踏板6的顶面均设有防滑纹(图中未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训练人员在训练时可通过踩踏踏板6进行上下仰卧板2。
参阅图1、图3、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遮挡组件7,遮挡组件7可拆卸连接在立柱一12上;
遮挡组件7包括:
插接套71,设置有两个,两个插接套71分别可拆卸连接在立柱一12的顶面上;
插接杆72,与插接套71一一对应设置,且插接杆72的底部分别插入插接套71内并与插接套71滑动连接;
连接板一73,设置在两插接套71之间,且连接板一73的两端分别与插接套71的外壁固定连接;
连接板二74,设置在连接板一73的上方,且连接板二74的两端分别与插接杆72的外壁固定连接;
线性驱动部件75,其固定端与连接板一73固定连接,其动作端与连接板二74固定连接;
遮挡棚76,遮挡棚76的底面两侧分别与插接杆72的顶面固定连接。
具体的,插接套71与插接杆72均为垂直设置,连接板一73与连接板二74均为水平设置。
具体的,线性驱动部件75可以为电动推杆,且线性驱动部件75可以设置多个。
具体的,每个插接杆72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斜杆77,斜杆77远离插接杆72的一端与遮挡棚76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斜杆77能够增加遮挡棚76连接后的稳定性。
具体的,遮挡棚76可以设置为弧形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遮挡组件7能够在人员进行训练时起到遮阳挡雨的效果;通过设置的线性驱动部件75带动连接板二74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位移,连接板二74带动两个插接杆72进行竖向的移动,进而实现了带动遮挡棚76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高度调节的效果,使其能够更好的起到遮阳挡雨作用。
继续参阅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辅助组件3均包括:
支撑柱一31,与横梁一14的顶面固定连接,且与仰卧板2对应设置;
托杆32,与支撑柱一31的顶面固定连接;
支撑柱二33,设置在横梁一14远离仰卧板2的一侧,且支撑柱二33与横梁一14固定连接;
压杆34,与支撑柱二33的顶面固定连接,压杆34与托杆32对应设置,且托杆32位于压杆34、仰卧板2之间。
具体的,支撑柱一31垂直设置,托杆32与横梁一14平行设置,且支撑柱一31的顶面与托杆32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
具体的,支撑柱二33为L型结构,其水平段的端面与横梁一14的侧壁固定连接,其竖直段的顶面与压杆34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压杆34与托杆32并列设置。
采用此方案,能够实现对训练人员的腿部进行支撑和限位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橡胶套8,压杆34、托杆32上均固定套设有橡胶套8(图中未示)。
采用此方案,能够增加训练人员腿部与压杆34、托杆32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能够提高其对腿部进行支撑和限位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防烫伤座套9,仰卧板2上均固定套设有防烫伤座套9(图中未示)。
采用此方案,能够避免被阳光长时间照射后,仰卧板2表面的温度过高而出现训练人员被烫伤的情况。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架;
仰卧板,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仰卧板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若干个仰卧板分别与所述安装架可转动连接;
辅助组件,所述仰卧板与所述安装架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所述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调节组件,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仰卧板的下方;
驱动组件,与所述调节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
螺纹杆,对应设置在所述仰卧板的下方,且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螺纹杆传动连接;
滑块,螺纹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
导向杆,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螺纹杆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滑块滑动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
连接杆,其一端与所述滑块可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仰卧板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
底座;
立柱一,所述底座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立柱一,两所述立柱一并列间隔设置;
立柱二,所述底座一远离所述立柱一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立柱二,两所述立柱二并列间隔设置;
横梁一,所述横梁一设置在两所述立柱一之间,且所述横梁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仰卧板分别与所述横梁一可转动连接;
横梁二,位于同侧的所述立柱一与所述立柱二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横梁二,所述横梁二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一、所述立柱二固定连接;
立柱三,与所述仰卧板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立柱三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所述横梁一固定连接;
安装箱,与所述立柱三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安装箱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横梁一的一侧,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三、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三、所述安装箱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箱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
蜗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且所述蜗轮位于所述安装箱内;
蜗杆,设置在所述安装箱内,且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连接;
连接轴,与所述蜗杆的端面同轴固定,且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安装箱转动连接;
操作盘,与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操作盘位于所述安装箱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踏板,所述安装箱远离所述立柱三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踏板,所述踏板分别与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立柱一上;
所述遮挡组件包括:
插接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插接套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立柱一的顶面上;
插接杆,与所述插接套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插接杆的底部分别插入所述插接套内并与所述插接套滑动连接;
连接板一,设置在两所述插接套之间,且所述连接板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插接套的外壁固定连接;
连接板二,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一的上方,且所述连接板二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插接杆的外壁固定连接;
线性驱动部件,其固定端与所述连接板一固定连接,其动作端与所述连接板二固定连接;
遮挡棚,所述遮挡棚的底面两侧分别与所述插接杆的顶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均包括:
支撑柱一,与所述横梁一的顶面固定连接,且与所述仰卧板对应设置;
托杆,与所述支撑柱一的顶面固定连接;
支撑柱二,设置在横梁一远离所述仰卧板的一侧,且所述支撑柱二与所述横梁一固定连接;
压杆,与所述支撑柱二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杆与所述托杆对应设置,且所述托杆位于所述压杆、所述仰卧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套,所述压杆、所述托杆上均固定套设有所述橡胶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烫伤座套,所述仰卧板上均固定套设有所述防烫伤座套。
CN202321084146.XU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 Active CN219921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4146.XU CN219921952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4146.XU CN219921952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1952U true CN219921952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1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84146.XU Active CN219921952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19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2131A (zh) 一种建筑室内操作平台
CN213428925U (zh) 一种单电机升降桌
CN113674953A (zh) 一种室外变压器防脱钩装置
CN219921952U (zh) 一种腹肌组合训练器
CN214232537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益智型幼儿软体攀爬装置
CN111588397A (zh) 一种核医学诊断装置
CN111555214A (zh) 一种槽式电缆桥架及其使用方法
CN104876167B (zh) 一种线路运维升降梯
CN112065012A (zh) 一种医院建筑施工架及其使用方法
CN219921951U (zh) 一种背肌组合训练器
CN116344185A (zh) 一种环网柜用电压互感器
CN113445763A (zh) 一种可变尺寸的隐框玻璃幕墙单元安装架
CN215907604U (zh) 一种装配式桩基孔口安全防护设备
CN212016552U (zh) 电动撑竿跳高架
CN111675146A (zh) 一种可调节式托板支架平台
CN218686156U (zh) 一种可调节的球网
CN210842247U (zh) 高度可调的智慧黑板
CN220360682U (zh) 一种坐推组合训练器
CN220237663U (zh) 一种负重训练用配重装置
CN215368803U (zh) 一种可变尺寸的隐框玻璃幕墙单元安装架
CN112619031A (zh) 一种教学用可调节的组合式体育器械
CN219921956U (zh) 一种下肢频率组合训练器
CN214861063U (zh) 一种可调节篮球架
CN220301185U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新型声屏障结构
CN213428927U (zh) 单电机电动升降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