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1817U - 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21817U CN219921817U CN202321230427.1U CN202321230427U CN219921817U CN 219921817 U CN219921817 U CN 219921817U CN 202321230427 U CN202321230427 U CN 202321230427U CN 219921817 U CN219921817 U CN 2199218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catheter
- guide wire
- cavity
- balloon
- anchor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02 le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684 chro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4172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87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51 coronary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52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77 saccu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包括微导管、第一导丝腔、第二导丝腔、第一导丝、第二导丝、球囊、压力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导丝带领微导管和球囊先进入没有闭塞的血管中。将球囊充气膨胀,通过球囊将微导管与血管固定,再将第二导丝伸入闭塞的血管进行疏通。球囊能够为微导管和第二导丝提供锚定能力。防止所述第二导丝随着血液流动方向运动,从而无法进入闭塞血管。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具备定向穿刺的能力,具有强有力的支撑力,减少手术步骤和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最难治疗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左主干病变以及冠脉分叉病变的发病率也有明显的上涨,而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以及特殊冠脉分叉病变的手术成功率较低。手术技术难度较大。究其原因,在这类疾病的手术中所使用的单腔微导管或双腔微导管不能满足介入手术的需求。有时支撑力不足或进出导丝导致腔道的改变使手术效率低、手术步骤繁琐,从而增加了手术时间,甚至会造成冠脉夹层、穿孔甚至灾难性后果。虽然目前一些医院采用了双腔微导管的技术进行治疗,能够提供一定向穿刺能力,但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力。如:开通前降支齐头闭塞的分叉病变,由于左主干长度相对短,加上前降支开口的角度,常规的微导管难以提供足够支撑力,同时反复穿刺操作,易造成冠脉口部的损伤。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具备定向穿刺的能力、具有强有力的支撑力、减少手术步骤和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定向穿刺的能力、具有强有力的支撑力、减少手术步骤和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
本实用新型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包括
微导管,其能够配置在血管内,并沿血管移动;
第一导丝腔,其配置在所述微导管内并与所述微导管固定,所述第一导丝腔内配置有能够沿其移动的第一导丝;
第二导丝腔,其配置在所述微导管内并与所述微导管固定,所述第二导丝腔内部配置有能够沿其移动的第二导丝;
球囊,其套装在所述第一导丝腔的外部,所述球囊的一端与微导管密封连接并连通,所述球囊的另一端与第一导丝腔的一端密封连接;
压力管,其与微导管连接并连通,所述压力管能够向所述微导管中释放压力。
本实用新型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其中所述微导管的另一端与保护套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所述保护套的外圆周面与所述压力管固定并连通,所述保护套的另一端与手柄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并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其中所述第二导丝腔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导丝腔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第二导丝腔平行,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开设在所述微导管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第二段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其中所述第一导丝腔的一端为倒圆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其中所述保护套的另一端与手柄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并连通中的可拆卸固定的方式为螺栓连接或卡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其中所述微导管的外圆周面和所述球囊的表面均涂有亲水涂层。
本实用新型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其中所述第一导丝腔的内表面设置有显影标记。
本实用新型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其中所述压力管配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压力管密封固定并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其中所述保护套和所述手柄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中通过所述第一导丝带领微导管和球囊先进入没有闭塞的血管中,将球囊充气膨胀。通过球囊将微导管与血管固定,再将第二导丝伸入闭塞的血管进行疏通。球囊能够为微导管和第二导丝提供锚定能力。防止所述第二导丝随着血液流动方向运动,从而无法进入闭塞血管。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具备定向穿刺的能力,具有强有力的支撑力,减少手术步骤和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第一位置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的第二位置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的第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的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参见图1、2、3、4、5、6、7,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包括:
微导管100,其能够配置在血管内,并沿血管移动;
第一导丝腔101,其配置在所述微导管100内并与所述微导管100固定,所述第一导丝腔101内配置有能够沿其移动的第一导丝107;
第二导丝腔102,其配置在所述微导管100内并与所述微导管100固定,所述第二导丝腔102内部配置有能够沿其移动的第二导丝108;
球囊103,其套装在所述第一导丝腔101的外部,所述球囊103的一端与微导管100密封连接并连通,所述球囊103的另一端与第一导丝腔101的一端密封连接;
压力管104,其与微导管100连接并连通,所述压力管104能够向所述微导管100中释放压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导丝107带领微导管100和球囊103先进入没有闭塞的血管中。将球囊103充气膨胀,通过球囊103将微导管100与血管固定。再将第二导丝108伸入闭塞的血管进行疏通,球囊103能够为微导管100和第二导丝108提供锚定能力。防止所述第二导丝108随着血液流动方向运动,从而无法进入闭塞血管。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具备定向穿刺的能力,具有强有力的支撑力,减少手术步骤和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使用时,参见图7,第三血管为闭塞的血管,医务人员将微导管100伸入第一血管内,由于第一血管和第二血管中的血液是保持流通的。因此微导管100大概率会沿着第一血管顺着血流方向进入到第二血管中。因此无法疏通第三血管的闭塞位置。本实用新型中先将第一导丝腔101沿第一血管送入第二血管中。此时用压力管104释放压力,由于第二导丝腔102和所述微导管100是密封的,所述微导管100与所述球囊103是连通的,压力会充进球囊103中,使球囊103在第二血管中膨胀,从而为微导管100提供稳定的支撑力。同时也能够防止第二导丝108再次进入到第二血管中。此时所述第二导丝108会沿着所述第一血管容易的进入第三血管中,到达闭塞位置进行疏通。因此本装置具有良好的锚定能力,同时能够为所述第二导丝108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其中,所述微导管100的内圆周面与第一密封圈105固定,所述第二导丝腔102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圈105与所述微导管100的一端密封连接;
所述微导管100的内圆周面与第二密封圈106连接,所述第一导丝腔1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丝腔10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圈106与所述微导管100的另一端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圈106与所述微导管100的内圆周面固定。
其中,所述压力管104与所述微导管100固定并连通。
其中,所述球囊103的一端与微导管100密封固定并连通,所述球囊103的另一端与第一导丝腔101的一端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内容能够使气体通过所述微导管100全部进入所述球囊103中,从而使球囊103保持膨胀。
优选的,参见图1、2,所述微导管100的另一端与保护套200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所述保护套200的外圆周面与所述压力管104固定并连通,所述保护套200的另一端与手柄300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并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保护套200和所述手柄300能够保护微导管100的安全,方便医生手持,方便操作,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其中,所述手柄300的另一端的内圆周面与第二密封圈106固定,所述第一导丝腔1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丝腔10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圈106与所述手柄300的另一端密封连接。
优选的,参见图2、3,所述第二导丝腔102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导丝腔101包括第一段109和第二段110,所述第一段109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第二导丝腔102平行,所述第一段109与所述第二段110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所述第二段110的另一端开设在所述微导管100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第二段110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内容能够使医生在靠近堵塞物的一侧插入导丝,从而提高手术时间。
其中,所述第二段110为劣弧。
优选的,参见图2,所述第一导丝腔101的一端为倒圆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内容能够避免所述第一导丝腔101对血管内壁的伤害,从而保护血管。
优选的,参见图1,所述保护套200的另一端与手柄300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并连通中的可拆卸固定的方式为螺栓连接或卡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栓连接或卡接的所述保护套200和手柄300能够使手柄出现故障时方便拆卸更换,从而节省材料。
优选的,参见图1,所述微导管100的外圆周面和所述球囊103的表面均涂有亲水涂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微导管100和所述球囊103的表面设置亲水涂层,能够提高所述微导管100和所述球囊103移动时的润滑性。
优选的,参见图4,所述第一导丝腔101的内表面设置有显影标记400。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显影标记400能够对血管内的堵塞物质进行定位,从而方便疏通。
优选的,参见图2,所述压力管104配置有进气口500。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内容能够使所述气泵释放的气体从所述进气口500送进压力管104中,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500密封固定并连通,所述气泵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为赘述。
优选的,参见图1,所述保护套200和所述手柄300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不锈钢材质设置的所述保护套200和所述手柄300能够便于清理,为医生提供支撑力,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导管(100),其能够配置在血管内,并沿血管移动;
第一导丝腔(101),其配置在所述微导管(100)内并与所述微导管(100)固定,所述第一导丝腔(101)内配置有能够沿其移动的第一导丝(107);
第二导丝腔(102),其配置在所述微导管(100)内并与所述微导管(100)固定,所述第二导丝腔(102)内部配置有能够沿其移动的第二导丝(108);
球囊(103),其套装在所述第一导丝腔(101)的外部,所述球囊(103)的一端与微导管(100)密封连接并连通,所述球囊(103)的另一端与第一导丝腔(101)的一端密封连接;
压力管(104),其与微导管(100)连接并连通,所述压力管(104)能够向所述微导管(100)中释放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导管(100)的另一端与保护套(200)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所述保护套(200)的外圆周面与所述压力管(104)固定并连通,所述保护套(200)的另一端与手柄(300)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并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丝腔(102)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导丝腔(101)包括第一段(109)和第二段(110),所述第一段(109)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第二导丝腔(102)平行,所述第一段(109)与所述第二段(110)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所述第二段(110)的另一端开设在所述微导管(100)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第二段(110)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丝腔(101)的一端为倒圆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200)的另一端与手柄(300)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并连通中的可拆卸固定的方式为螺栓连接或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导管(100)的外圆周面和所述球囊(103)的表面均涂有亲水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丝腔(101)的内表面设置有显影标记(4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管(104)配置有进气口(500),所述进气口(500)与所述压力管(104)密封固定并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200)和所述手柄(300)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230427.1U CN219921817U (zh) | 2023-05-22 | 2023-05-22 | 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230427.1U CN219921817U (zh) | 2023-05-22 | 2023-05-22 | 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21817U true CN219921817U (zh) | 2023-10-31 |
Family
ID=88494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230427.1U Active CN219921817U (zh) | 2023-05-22 | 2023-05-22 | 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21817U (zh) |
-
2023
- 2023-05-22 CN CN202321230427.1U patent/CN2199218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RE47379E1 (en) | Coaxial guide catheter for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procedures | |
US8979793B2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ercutaneous and surgical interventions | |
ES2932767T3 (es) | Sistemas para el tratamiento del accidente cerebrovascular isquémico agudo | |
US8162878B2 (en) | Exhaust-pressure-operated balloon catheter system | |
JP4334022B2 (ja) | 患者の上行大動脈を閉塞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
US4413989A (en) | Expandable occlusion apparatus | |
US6994700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erting an intra-aorta catheter through a delivery sheath | |
US4456000A (en) | Expandable occlusion apparatus | |
US4753637A (en) | Catheter havin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insertion depth | |
US8021328B2 (en) | Rapid exchange infusion catheter | |
US9192746B2 (en) | Reperfusion catheter system | |
WO1996003169A1 (en) | Flattened collapsible vascular catheter | |
JP2009509644A (ja) | 腎臓への注入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CN219921817U (zh) | 一种锚定式双腔微导管 | |
CN113384797A (zh) | 一种双腔快速交换微导管 | |
CN113289207A (zh) | 弯道引流肾造瘘管 | |
EP1060758A1 (en) | Aortic occlusion cannula | |
US9707325B2 (en) | Drainage system with occlusion member | |
US20240315702A1 (en) | Introducer sheath with occlusion capability | |
US20140058359A1 (en) | Introducer sheath for perfusion regulation system | |
CN114711889A (zh) | 一次性使用单通道变径经皮肾导引套件 | |
CN115645708A (zh) | 可扩张导管鞘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5192109A (zh) | 一种腹主动脉阻断器 | |
JPH08126703A (ja) |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