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9268U - 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及输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及输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9268U
CN219919268U CN202321604417.XU CN202321604417U CN219919268U CN 219919268 U CN219919268 U CN 219919268U CN 202321604417 U CN202321604417 U CN 202321604417U CN 219919268 U CN219919268 U CN 219919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nput device
circuit layer
supporting substrat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044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文龙
丁进新
李明
冯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ICHUA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CHUA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CHUA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CHUA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044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9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9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9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及输入设备,其通过在支撑基本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上线路层和下线路层,并设置有分别用于保护上线路层和下线路层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在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上分别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使得输入设备的各种能够元件能够直接通过第一开口安装于上线路层上或者直接通过第二开口安装于下线路层上,线路层为铜箔,其在各种功能元件焊接过程中能够耐260℃高温,而不用选择附着强度低的低温锡膏对功能元件进行安装,从而避免了点胶处理,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有利于批量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及输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及输入设备。
背景技术
输入设备是指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是计算机与用户或其他设备通信的桥梁。输入设备是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装置之一。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通过键盘可以将英文字母、汉字、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
随着输入设备的不断发展,背光键盘(或称为发光键盘)就应运而生,其将键帽设计成透光结构,利用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照亮键帽,一方面更适用于夜间输入使用,方便看清键帽上的字,另一方面也会产生更加炫酷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发光键盘结构都是在键盘内部设置一块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下面设有金属基板,通过背光模组发光照亮键帽,背光模组通常包括遮光膜、导光膜、反射膜以及FPC构成,遮光膜、导光膜和反射膜层叠设置,LED设置在导光膜侧面,LED发出的光射入导光膜内,通过导光膜导致各个键帽处透出,以照亮键帽。
现有技术中的输入设备,其各种功能元件如电容、电阻、晶体管、LED灯等一般设置于导电膜上,导电膜导通以使得各种功能元件实现其相应功能,现一般通过SMT工艺将各种功能元件安装于导电膜上,但导电膜一般为PET材质,其不耐高温,只能耐受150℃的温度,使得其在功能元件设置于导电膜上时,只能通过低温锡膏焊接,但低温锡膏的附着强度低,在低温锡膏焊接后还需要点胶处理,其工艺繁杂、成本高昂,不利于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输入设备的各种功能元件的安装工艺繁杂、成本高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其通过在支撑基本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上线路层和下线路层,并设置有分别用于保护上线路层和下线路层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在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上分别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使得输入设备的各种能够元件能够直接通过第一开口安装于上线路层上或者直接通过第二开口安装于下线路层上,线路层为铜箔,其在各种功能元件焊接过程中能够耐260℃高温,而不用选择附着强度低的低温锡膏对功能元件进行安装,从而避免了点胶处理,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有利于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所述支撑基板包括支撑基板主体和能够发光的发光元件,所述支撑基板主体的一侧设有用于生成输入信号的上线路层,所述支撑基本主体的另一侧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下线路层,所述上线路层远离支撑基板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一保护层,所述下线路层远离支撑基板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上设有一个以上第一开口,所述第二保护层上设有一个以上第二开口,所述下线路层通过第二开口与发光元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基板主体与所述上线路层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所述支撑基板主体与所述下线路层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基板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开口与上线路层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的电路板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开口与下线路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与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设置于上线路层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设置于下线路层的边缘位置。
一种输入设备,所述输入设备包括所述的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用于生成输入信号的信号发生组件和用于照亮所述信号发生组件的背光模组,所述信号发生组件设置于输入设备支撑基板靠近上线路层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输入设备支撑基板靠近下线路层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发生组件包括和导通弹性体和用于通过按压生成输入信号的按压件,所述导通弹性体与第一开口对应设置,所述按压件设置于导通弹性体远离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导通弹性体上设有导通涂层,所述上线路层上设有导通接触点,所述导通涂层能够通过第一开口与导通接触点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发生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导通弹性体与按压件之间的弹性复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包括遮光层、导光层和反光层,所述遮光层的第一侧面与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相连接,遮光层的第二侧面与导光层的第一侧面相连接,导光层的第二侧面与反光层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其通过在支撑基本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上线路层和下线路层,并设置有分别用于保护上线路层和下线路层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在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上分别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使得输入设备的各种能够元件能够直接通过第一开口安装于上线路层上或者直接通过第二开口安装于下线路层上,线路层为铜箔,其在各种功能元件焊接过程中能够耐260℃高温,而不用选择附着强度低的低温锡膏对功能元件进行安装,从而避免了点胶处理,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有利于批量生产,且通过在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的两侧分别设置用于生成输入信号上线路层和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下线路层,从而不需要设置导电膜和背光模组中的FPC,使得输入设备的厚度更薄,体积更小,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且有利于输入设备在批量生产过程中的存储和输送,且由于避免了导电膜的设置,简化了输入设备的生产组装工艺,只需在一个生产厂家即可完成输入设备的生产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入设备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通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触导通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及信号发生组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及信号发生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支撑基板主体;111-卡钩;12-上线路层;121-导通接触点;1211-接触导通线路;13-下线路层;14-发光元件;15-第一绝缘层;16-第二绝缘层;17-第一保护层;18-第二保护层;191-第一柔性电路板;192-第二柔性电路板;21-导通弹性体;211-导通涂层;212-凸起;22-按压件;23-弹性复位件;31-遮光层;311-遮光层本体;312-遮光涂层;313-反光涂层;32-导光层;321-微结构;33-反光层;41-第一粘胶层;42-第二粘胶层;43-第三粘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及输入设备。
本实施例中,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所述支撑基板包括支撑基板主体11和能够发光的发光元件14,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元件14采用LED灯,当然发光元件14也可以设置为显像管、液晶屏、灯泡等其他能够发光的元器件,所述支撑基板主体11为金属材质,厚度为0.10mm~0.30m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而非限定,所述支撑基板主体11为钢材质,以满足支撑强度的需求且具有一定韧性,当然所述支撑基板主体也可以采用铝、铁、铜等材质或者合金,以提供支撑作用,所述支撑基板主体11的一侧设有用于传输输入信号的上线路层12,上线路层12的厚度为0.05mm~0.10mm,所述支撑基本主体11的另一侧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元件14的下线路层13,下线路层13的厚度为0.05mm~0.10mm,所述下线路层13与发光元件14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基板主体11与所述上线路层12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15,通过设置第一绝缘层15使得支撑基板主体11与上线路层12彼此绝缘,避免支撑基板主体11对上线路层12上的线路造成影响,从而避免了无法正常通过上线路层12生成输入信号和上线路层12上的元器件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所述支撑基板主体11与所述下线路层13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层16,通过设置第二绝缘层16使得支撑基板主体11与下线路层13彼此绝缘,避免支撑基板主体11对下线路层13上的线路造成影响,从而避免了下线路层13上的元器件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线路层12远离支撑基板主体11的一侧设有第一保护层17,通过设置第一保护层17能够对上线路层12进行保护,以防止在生产组装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的过程中对上线路层12造成损坏,所述下线路层13远离支撑基板主体11的一侧设有第二保护层18,通过设置第二保护层18能够对下线路层13进行保护,以防止在生产组装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的过程中对下线路层13造成损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17上设有一个以上第一开口,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能够露出上线路层12,以方便在上线路层12上安装信号发生组件、柔性电路板以及电阻、电容、晶体管等电子元器件,并且上线路层12导通能够实现信号发生组件、柔性电路板以及电阻、电容、晶体管等电子元器件其相应的功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而非限定,所述上线路层12上设有LED灯,所述LED灯通过第一开口与上线路层12连接,通过设置所述LED灯能够直接照亮信号发生组件以对信号发生组件特殊标记,且通过第一开口能够直接在上线路层12上的任意位置设置LED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层18上设有一个以上第二开口,所述发光元件14通过第二开口与下线路层13连接,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还能够在下线路层13上安装电阻、电容、晶体管等电子元器件,并且下线路层13导通能够实现发光元件14、电阻、电容、晶体管等电子元器件其相应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撑基本主体11的两侧分别设置上线路层12和下线路层13,并设置有分别用于保护上线路层12和下线路层13的第一保护层17和第二保护层18,在第一保护层17和第二保护层18上分别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使得输入设备的各种能够元件能够直接通过第一开口安装于上线路层12上或者直接通过第二开口安装于下线路层13上,上线路层12和下线路层13为铜箔,其在各种功能元件焊接过程中能够耐260℃高温,而不用选择附着强度低的低温锡膏对功能元件进行安装,从而避免了点胶处理,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有利于批量生产。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基板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191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92,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9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开口与上线路层12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191的第二端用于与终端设备相连接,终端设备能够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191对上线路层12供电,且上线路层12能够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191将输入信号传输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柔性的电路板192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开口与下线路层13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192的第二端也用于与终端设备相连接,终端设备能够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192对下线路层13供电,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用于对各种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器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91的第二端与第二柔性电路板192的第二端相连接,使得第一柔性电路板191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92的第二端形成插接端,用户能够将所述插接端整体与终端设备相连接,使用更加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而非限定,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91的第一端设置于上线路层12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192的第一端设置于下线路层13的边缘位置,通过所述设置方法不仅能够节省第一柔性电路板191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92的材质,还能够使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的厚度更薄,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中,一种输入设备,所述输入设备包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用于生成输入信号的信号发生组件和用于照亮所述信号发生组件的背光模组,所述信号发生组件设置于输入设备支撑基板靠近上线路层12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输入设备支撑基板靠近下线路层13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生组件包括和导通弹性体21和用于通过按压生成输入信号的按压件22,本实施例中所述按压件22为键帽,所述导通弹性体21与第一开口对应设置,所述按压件22设置于导通弹性体21远离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的一侧,所述导通弹性体21上设有导通涂层2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通涂层211为银浆,当然将所述导通涂层211设置为铜桨、铝桨等其他能够导电的材质也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侵权行为,所述上线路层12上设有导通接触点121,所述导通涂层211能够通过导通开口与导通接触点121抵接,当用户按压所述按压件22,按压件22挤压导通弹性体21,使得导通弹性体21上的导通涂层通过导通开口与导通接触点121抵接,即可生成输入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设备为顶发光照亮结构,所述发光元件14可以设置于下线路层13上的任意位置,包括按压件22的正下方和按压件22的斜下方,以照亮导光层32,导光层32进而照亮按压件22,当然将所述输入设备设置为侧发光照亮结构以达到相同或者类似效果也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侵权行为。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通接触点121上设有接触导通线路1211,所述接触导通线路1211上的正极线路与负极线路交错设置且彼此隔开,当用户按压所述按压件22,按压件22挤压导通弹性体21,使得导通弹性体21上的导通涂层211通过导通开口与导通接触点121抵接,导通涂层211即可使得接触导通线路1211上的正极线路与负极线路连通,以生成输入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生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导通弹性体21与按压件22之间的弹性复位件23,弹性复位件23的第一侧面与按压件22固定连接,弹性复位件23的第二侧面与弹性导通件21抵接,所述支撑基板主体11上设有卡钩111,所述卡钩111与弹性复位件23卡接使得弹性复位件22与支撑基本主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性复位件23能够使得用户按压所述按压件22后自动复位,避免重复生成输入信号,且能够提升用户的按压手感,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而非限定,所述弹性复位件23为能够透过光线的剪刀脚,所述导通弹性体21设置为圆弧形,导通涂层211设置于圆弧形导通弹性体21的内侧,所述圆弧形导通弹性体21的外侧与导通涂层211对应的位置设有凸起212,用户通过按压所述按压件22,使得弹性复位件23向下挤压凸起212,使得导通弹性体21发生形变,其导通涂层211穿过第一开口与导通接触点121抵接,以生成输入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3包括遮光层31、导光层32和反光层33,所述遮光层31的第一侧面与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相连接,遮光层31的第二侧面与导光层32的第一侧面相连接,导光层32的第二侧面与反光层33相连接,遮光层31的厚度为0.0125mm~0.025mm,导光层32的厚度为0.10mm~0.25mm,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31与输入设备支撑基板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遮光层31与输入设备支撑基板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一粘胶层41,所述遮光层31与导光层32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遮光层31与导光层32固定连接的第二粘胶层42,所述导光层32与发光层33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导光层32与发光层33固定连接的第三粘胶层43,第一粘胶层41、第二粘胶层42及第三粘胶层43的厚度均为0.02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31与发光元件14对应位置设有通孔,发光元件14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通孔照射到导光层32上,进而点亮导光层32,当然也可以将所述通孔设置为透明材质以达到相同效果,也所述遮光层31对应信号发生组件的位置设有第一透光孔,所述输入设备支撑基板上与信号发生组件对应位置设有第二透光孔,导光层32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照亮按压件22。
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31包括遮光层本体311、遮光涂层312和反光涂层313,遮光涂层312相对反光涂层313靠近输入设备支撑基板设置且所述遮光层本体311、遮光涂层312和反光涂层313依次连接,所述遮光层本体311为透明材质,所述遮光涂层312为黑色或者其他能够吸收光线的颜色,其用于遮光,以防止从除信号发生组件的位置的其他区域透光,影响键盘的整体使用效果,所述反光涂层313为白色或者其他能够反射光线的颜色,其用于反光,可使发光元件14发出的朝上的光反射回导光层32,以增强其亮度;本实用新型中从靠近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的一端到远离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的一端,依次设置遮光层本体311、遮光涂层312和反光涂层313,当然从靠近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的一端到远离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的一端,依次设置遮光涂层312、遮光层本体311和反光涂层,或者从靠近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的一端到远离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的一端,依次设置遮光涂层312、反光涂层313和遮光层本体311也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侵权行为。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32上设有用于调节光的均匀性的微结构32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微结构321设置于导光层32上靠近信号发生组件的一侧,当然所述微结构321也可以设置于导光层32上远离信号发生组件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层33靠近信号发生组件的一侧涂有白色或者其他能够发射光线的颜色,所述反光层33远离信号发生组件的一侧涂有黑色或者其他能够吸收光线的颜色,可以起到遮光效果,有利于提升键盘的整体使用效果,避免出现漏光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的两侧分别设置用于生成输入信号上线路层和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下线路层,从而不需要设置导电膜和背光模组中的FPC,上线路层12的厚度为0.05mm~0.10mm,下线路层13的厚度也为0.05mm~0.10mm,总厚度为0.10mm~0.20mm,而传统的导电膜和背光模组中的FPC的厚度均大约为0.2mm,总厚度约为0.4mm,本实用新型与其相比减薄了0.2mm~0.3mm,使得输入设备的厚度更薄,体积更小,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且有利于输入设备在批量生产过程中的存储和输送,且由于避免了导电膜的设置,简化了输入设备的生产组装工艺,只需在一个生产厂家即可完成输入设备的生产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基板包括支撑基板主体(11)和能够发光的发光元件(14),所述支撑基板主体(11)的一侧设有用于生成输入信号的上线路层(12),所述支撑基本主体(11)的另一侧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元件(14)的下线路层(13),所述上线路层(12)远离支撑基板主体(11)的一侧设有第一保护层(17),所述下线路层(13)远离支撑基板主体(11)的一侧设有第二保护层(18),所述第一保护层(17)上设有一个以上第一开口,所述第二保护层(18)上设有一个以上第二开口,所述下线路层(13)通过第二开口与发光元件(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基板主体(11)与所述上线路层(12)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15),所述支撑基板主体(11)与所述下线路层(13)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层(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基板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191)和第二柔性电路板(192),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9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开口与上线路层(12)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的电路板(192)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开口与下线路层(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91)的第二端与第二柔性电路板(192)的第二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91)的第一端设置于上线路层(12)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192)的第一端设置于下线路层(13)的边缘位置。
6.一种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用于生成输入信号的信号发生组件和用于照亮所述信号发生组件的背光模组,所述信号发生组件设置于输入设备支撑基板靠近上线路层(12)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输入设备支撑基板靠近下线路层(13)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组件包括和导通弹性体(21)和用于通过按压生成输入信号的按压件(22),所述导通弹性体(21)与第一开口对应设置,所述按压件(22)设置于导通弹性体(21)远离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弹性体(21)上设有导通涂层(211),所述上线路层(12)上设有导通接触点(121),所述导通涂层(211)能够通过第一开口与导通接触点(121)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导通弹性体(21)与按压件(22)之间的弹性复位件(2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3)包括遮光层(31)、导光层(32)和反光层(33),所述遮光层(31)的第一侧面与输入设备支撑基板相连接,遮光层(31)的第二侧面与导光层(32)的第一侧面相连接,导光层(32)的第二侧面与反光层(33)相连接。
CN202321604417.XU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及输入设备 Active CN219919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04417.XU CN219919268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及输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04417.XU CN219919268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及输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9268U true CN219919268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4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04417.XU Active CN219919268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及输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9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006134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uminous keyboard using the same
US20160196936A1 (en) Case keyboard with thin film switches
US9704671B2 (en) Luminous keyboard
US10121613B2 (en) Keyswitch device, keyboard, and membrane circuit board
TWM528464U (zh) 發光輸入裝置
JP5083692B2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CN219919268U (zh) 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及输入设备
TWM547130U (zh) 具防水功能之可調校式鍵盤及其發光模組
US11966073B2 (en) Reflective four-in-one light-emitting key core module
US20230141940A1 (en) Straight-through three-in-one light-emitting key core module
CN218585859U (zh) 一种三合一金属基材柔性双面线路板发光键盘模组
CN217214537U (zh) 一种带微结构导光膜的背光键盘模组
WO2023160125A1 (zh) 一种可发光的键盘和电子设备
CN116981156A (zh) 一种输入设备支撑基板、输入设备及输入设备的生产方法
CN114023587A (zh) 一种带导光膜的夹层片式发光键芯模组
TW201925993A (zh) 發光鍵盤
US11990289B2 (en) Light-emitting keyboard module with a metal base material flexible copper-clad double-sided circuit board
WO2015003423A1 (zh) 电脑薄膜开关键盘
CN116991247A (zh) 一种输入设备及输入设备的生产方法
CN219658588U (zh) 一种双面电路金属基材和发光组件模组
CN216213051U (zh) 一种自导光的夹层片式发光键芯模组
CN216213050U (zh) 一种带导光膜的夹层片式发光键芯模组
WO2023082424A1 (zh) 一种反光式四合一发光键芯模组
CN216213048U (zh) 一种直通式三合一发光键芯模组
WO2023082425A1 (zh) 一种直通式三合一发光键芯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