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4079U - 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4079U
CN219914079U CN202321202752.7U CN202321202752U CN219914079U CN 219914079 U CN219914079 U CN 219914079U CN 202321202752 U CN202321202752 U CN 202321202752U CN 219914079 U CN219914079 U CN 219914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gear
heat exchange
box body
toothed plat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027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国栋
单红宇
黄屹峰
彭晓云
崔慧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r East Ener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r East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r East Ener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r East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027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4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4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4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包括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内的热交换本体,且热交换本体与箱体内侧壁可拆卸连接;箱体内顶部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与其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主动齿轮、传动齿轮的中心轴均为与其内部连通的管件,且主动齿轮、传动齿轮上分别设有与各自中心轴连通的出风孔,箱体顶部设有通过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分别与主动齿轮、传动齿轮的中心轴转动密封套接的风机;主动齿轮一侧设有第一齿板,第一齿板底部设有刷毛;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动齿轮和第一齿板等,在第一齿板对热交换本体进行往复除尘时,可以带动主动齿轮等对热交换本体进行多点位的风力清洁。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
背景技术
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或称回热式)三大类;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
现有的热交换设备中的清洁组件通常只在固定的点位进行清洁,其清洁覆盖面积较小,对热交换设备的清洁力度较小,清洁不够全面,从而会使热交换设备表面在短时间内就附着大量灰尘,进而影响热交换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包括箱体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内的热交换本体,且热交换本体与箱体内侧壁可拆卸连接;
箱体内顶部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与箱体内顶部转动连接的从动齿轮,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均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且从动齿轮的半径小于主动齿轮的半径;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的中心轴均为中空状,且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上分别设有与各自中心轴连通的出风孔,所述箱体顶部设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第一通风管与主动齿轮的中心轴滑动密封套接,风机通过第二通风管与从动齿轮的中心轴转动密封套接;
所述主动齿轮前后两侧中的其中一侧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齿板,所述第一齿板一端通过电动伸缩杆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第一齿板顶面与箱体内顶部滑动连接,第一齿板底面设有用于对热交换本体除尘的刷毛;
位于第一齿板一侧的箱体设有仓门,所述仓门与箱体顶板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本体包括多个横向平行设置的冷水管道以及螺旋环绕于所述冷水管道设置的热水管道,所述冷水管道两端通过连接组件与箱体侧壁连接,且冷水管道与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热水管道两端与箱体侧壁设置的管道口滑动连接。
说明:通过将热水管道和冷水管道做环绕设置,能够增大热水管道和冷水管道的热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且可以将热交换本体整体拆卸出箱体,拆卸更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箱体侧壁滑动连接的L型连接管以及用于固定L型连接管的螺栓,所述L型连接管上设有用于与多个冷水管道一一对应连通的短管,且所述短管与冷水管道螺纹密封连接。
说明:通过螺栓固定L型连接管,短管与冷水管道螺纹套接,操作简单,易于拆卸和安装;并且L型连接管和短管可以将多个冷水管道同步连通,减少了空间占用。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壁上设有用于卡接L型连接管的弹性卡接套,所述弹性卡接套呈弧形。
说明:通过设置弹性卡接套,使当需要拆卸热交换本体时,L型连接管贴近箱体内壁,此时缺少支撑,利用弹性卡接套对L型连接管提供支撑力防止L型连接管因重力不稳而倾斜,减少对拆卸热交换本体的阻碍。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前后两侧中的其中另一侧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齿板,所述第二齿板与第一齿板以主动齿轮的圆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且第二齿板与第一齿板的结构相同。
说明:通过设置第二齿板,使得在第一齿板带动主动齿轮运动时,能同步带动第二齿板往复清洁,从而增大对热交换本体的清洁面积,从而提高清洁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热水管道为可压缩的软管。
说明:用可压缩的软管作为热水管道,一方面可以调节热水的流速,改变热交换效率,另一方面方便将热水管道与冷水管道分离,从而便于对热交换本体进行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热交换设备通过设置与箱体可拆卸连接的热交换本体,在热交换本体出现故障时,可以将热交换本体拆出箱体进行维修,维修更加方便,且更换新的热交换本体也更加方便。
(2)本实用新型热交换设备通过设置带有刷毛的第一齿板、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使第一齿板在电动伸缩杆的作用下往复对热交换本体进行清洁除尘时,同步带动主动齿轮进行多点位的往复风力除尘,主动齿轮又带动从动齿轮,从而增大对热交换本体的清洁面积,提高对热交换本体的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热交换设备的整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热交换设备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热交换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热交换设备实施例1的主动齿轮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热交换设备的风机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热交换设备的实施例2的主动齿轮结构图;
其中,1-箱体,11-热水管道,12-冷水管道,13-L型连接管,131-弹性卡接套,2-风机,21-第一通风管,22-第二通风管,3-主动齿轮,31-从动齿轮,32-第一齿板,321-电动伸缩杆,33-第二齿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更好地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优势。
实施例1
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以及位于所述箱体1内的热交换本体,且热交换本体与箱体1内侧壁可拆卸连接;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热交换本体包括多个横向平行设置的冷水管道12以及螺旋环绕于所述冷水管道12设置的热水管道11,所述冷水管道12两端通过连接组件与箱体1侧壁连接,且冷水管道12与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热水管道11两端与箱体1侧壁设置的管道口滑动连接;所述热水管道11为可压缩的软管,所述可压缩的软管为长度可压缩的市售管,从而可以调整螺旋圈数,进而调整热水流速;
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箱体1侧壁滑动连接的L型连接管13以及用于固定L型连接管13的螺栓,所述L型连接管13上设有与多个冷水管道12一一对应连通的短管,且所述短管与冷水管道12螺纹密封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箱体1内壁上设有用于卡接L型连接管13的弹性卡接套131,所述弹性卡接套131呈弧形;
如图4和图5所示,箱体1内顶部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主动齿轮3,所述主动齿轮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与箱体1内顶部转动连接的从动齿轮31,两个所述从动齿轮31均与主动齿轮3啮合传动,且从动齿轮31的半径小于主动齿轮3的半径;所述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31的中心轴均为与其内部连通的管件,且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31上均设有与各自中心轴连通的出风孔,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风机2,所述风机2通过第一通风管21与主动齿轮3的中心轴转动密封套接,风机2通过第二通风管22与从动齿轮31的中心轴转动密封套接;
如图4所示,所述主动齿轮3前后两侧中的前侧设有与主动齿轮3啮合传动的第一齿板32,所述第一齿板32一端通过电动伸缩杆321与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第一齿板32顶面与箱体1内顶部滑动连接,第一齿板32底面设有用于对热交换本体除尘的刷毛;
位于第一齿板32一侧的箱体1设有仓门,所述仓门与箱体1顶板铰接。
上述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的工作原理为:通过L型连接管13向冷水管道12通入冷水,通过热水管道11向热水管道11通入热水,实现热交换;当热水管道11和冷水管道12外表面落灰时,启动电动伸缩杆321驱动第一齿板32带动刷毛对热水管道11和冷水管道12进行往复清洁,并启动风机2,通过第一通风管21和第二通风管22将风传至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31的出风孔,此时第一齿板32带动主动齿轮3转动,主动齿轮3带动从动齿轮31转动,从而沿圆形轨迹进行通风,从而对热水管道11和冷水管道12进行多点位的风力清洁;
当热水管道11出现故障或灰尘较多时,将箱体1的前侧板向上抬起露出箱体1内部结构,松开固定热水管道11的螺栓,取下热水管道11进行处理;当冷水管道12出现故障或灰尘较多时,先松开一侧的L型连接管13的螺栓,然后转动出现问题的冷水管道12使两端与相对应的短管松动,再将松开的L型连接管13向对应的弹性卡接套131平移,从而被弹性卡接套131卡住,再拆卸水管道12的另一端,从而取下冷水管道1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所述主动齿轮3前后两侧中的后侧设有与主动齿轮3啮合传动的第二齿板33,所述第二齿板33与第一齿板32以主动齿轮3的圆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且第二齿板33与第一齿板32的结构相同。
上述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地产一会班32带动主动齿轮3转动的同时,主动齿轮3带动第二齿板33往复运动,从而提高对热水管道11和冷水管道12的清洁接触面。

Claims (6)

1.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以及位于所述箱体(1)内的热交换本体,且热交换本体与箱体(1)内侧壁可拆卸连接;
箱体(1)内顶部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主动齿轮(3),所述主动齿轮(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与箱体(1)内顶部转动连接的从动齿轮(31),两个所述从动齿轮(31)均与主动齿轮(3)啮合传动,且从动齿轮(31)的半径小于主动齿轮(3)的半径;所述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31)的中心轴均为与其内部连通的管件,且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31)上均设有与各自中心轴连通的出风孔,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风机(2),所述风机(2)通过第一通风管(21)与主动齿轮(3)的中心轴转动密封套接,风机(2)通过第二通风管(22)与从动齿轮(31)的中心轴转动密封套接;
所述主动齿轮(3)前后两侧中的其中一侧设有与主动齿轮(3)啮合传动的第一齿板(32),所述第一齿板(32)一端通过电动伸缩杆(321)与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第一齿板(32)顶面与箱体(1)内顶部滑动连接,第一齿板(32)底面设有用于对热交换本体除尘的刷毛;
位于第一齿板(32)一侧的箱体(1)设有仓门,所述仓门与箱体(1)顶板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本体包括多个横向平行设置的冷水管道(12)以及螺旋环绕于所述冷水管道(12)设置的热水管道(11),所述冷水管道(12)两端通过连接组件与箱体(1)侧壁连接,且冷水管道(12)与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热水管道(11)两端与箱体(1)侧壁设置的管道口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箱体(1)侧壁滑动连接的L型连接管(13)以及用于固定L型连接管(13)的螺栓,所述L型连接管(13)上设有用于与多个冷水管道(12)一一对应连通的短管,且所述短管与冷水管道(12)螺纹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上设有用于卡接L型连接管(13)的弹性卡接套(131),所述弹性卡接套(131)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3)前后两侧中的其中另一侧设有与主动齿轮(3)啮合传动的第二齿板(33),所述第二齿板(33)与第一齿板(32)以主动齿轮(3)的圆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且第二齿板(33)与第一齿板(32)的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道(11)为可压缩的软管。
CN202321202752.7U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 Active CN219914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2752.7U CN219914079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2752.7U CN219914079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4079U true CN219914079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3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02752.7U Active CN219914079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4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91281U (zh) 精密空调外机散热片清扫装置
CN214842641U (zh) 一种锅炉用管式换热器
CN219914079U (zh) 一种便于清洁除尘的可拆卸式热交换设备
CN213984761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管壳式换热器
CN109724458A (zh) 一种胶球清洗系统的凝汽器胶球均配装置
CN209548751U (zh) 二硫化碳冷凝器
CN220062681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可拆板式换热器
CN218846968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管式换热器
CN210964365U (zh) 一种便于收集热能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09820250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自动清洗装置
CN216592877U (zh) 一种加油站用新能源换热器
CN218115285U (zh) 一种退火窑余热收集装置
CN111609740A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风冷热交换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3672224U (zh) 一种自动清洗换热设备
CN216245727U (zh) 一种波纹管换热器
CN211953199U (zh) 一种中央空调用智能维保装置
CN213179546U (zh) 便于清污的u形管换热器
CN211782941U (zh)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化工换热器
CN103759576A (zh) 一种自动清洗换热设备
CN218764757U (zh) 一种具有清洁效果的板翅式散热器
CN214333508U (zh) 闭式冷却塔喷淋头净化机构
CN112197628A (zh) 污水源换热器
CN221036907U (zh) 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CN219244415U (zh) 一种换热器清理装置
CN219934736U (zh) 一种具有过滤结构的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