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3177U - 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3177U
CN219913177U CN202320877176.XU CN202320877176U CN219913177U CN 219913177 U CN219913177 U CN 219913177U CN 202320877176 U CN202320877176 U CN 202320877176U CN 219913177 U CN219913177 U CN 219913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waste heat
boiler
heat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7717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越
阳杰
李连强
吕旺
王娜
孙宇红
赵佩璐
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7717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3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3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3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上方设置有烟气余热回收机构,所述锅炉的右侧设置有回水余热回收机构,所述回水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有采暖回水管,所述采暖回水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抽吸泵,所述抽吸泵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燃气热泵,所述燃气热泵与锅炉之间固定安装有输水管,所述燃气热泵的右侧设置有水水换热器,所述水水换热器的右侧设置有市政热网回水管道,所述市政热网回水管道与水水换热器之间固定安装有循环管。该两用余热回收装置,通过设置有回水余热回收机构,达到了对回水管的余热进行回收的目的,可以将市政回水温度降低十五摄氏度,进而对采暖回水加热后输送到锅炉内部。

Description

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和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
根据公开号CN210980378U的专利提出的一种锅炉烟气充分利用的余热回收装置,该锅炉烟气充分利用的余热回收装置,通过锅炉内的斜烟管、直烟管、光管的设计,实现了烟气余热的充分利用,提高锅炉烟气利用率,节能环保,解决现有锅炉烟气余热浪费,余热回收装置的维护不便,锅炉积灰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锅炉烟气利用率,让烟气余热充分回收,又能解决锅炉积灰造问题的烟气充分利用的余热回收装置,但是该锅炉烟气充分利用的余热回收装置,不能对市政热网的回水进行热量提取,降低了余热回收装置的实用性,不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故而提出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具备对市政热网回水进行热量提取的优点,解决了该锅炉烟气充分利用的余热回收装置,不能对市政热网的回水进行热量提取,降低了余热回收装置的实用性,不满足使用者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上方设置有烟气余热回收机构,所述锅炉的右侧设置有回水余热回收机构;
所述回水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有采暖回水管,所述采暖回水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抽吸泵,所述抽吸泵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燃气热泵,所述燃气热泵与锅炉之间固定安装有输水管,所述燃气热泵的右侧设置有水水换热器,所述水水换热器的右侧设置有市政热网回水管道,所述市政热网回水管道与水水换热器之间固定安装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循环泵。
进一步,所述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有烟筒,所述烟筒的底部与锅炉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烟筒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换热壳,所述换热壳的右侧设置有烟气换热器,所述烟气换热器与换热壳的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循环风管,所述循环风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循环风机,所述锅炉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采暖供水管,所述烟气换热器、燃气热泵和水水换热器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串联管。
进一步,所述燃气热泵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从正面看呈左右两侧对称分布。
进一步,所述循环管包括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市政热网回水管道和水水换热器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阀门。
进一步,所述换热壳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换热壳分隔成两半。
进一步,所述串联管包括有两个连接管和两个对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燃气热泵和水水换热器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对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烟气换热器与两个连接管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两用余热回收装置,通过设置有回水余热回收机构,达到了对回水管的余热进行回收的目的,可以将市政回水温度降低十五摄氏度,进而对采暖回水加热后输送到锅炉内部,通过设置有烟气余热回收机构,起到烟气余热进行回收作用,可以将烟气温度降至二十五摄氏度以下,提高了余热回收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回水余热回收机构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回水余热回收机构的俯视剖面图。
图中:1、锅炉;2、烟气余热回收机构;201、烟筒;202、换热壳;203、烟气换热器;204、循环风机;205、循环风管;206、采暖供水管;207、串联管;3、回水余热回收机构;301、采暖回水管;302、抽吸泵;303、燃气热泵;304、输水管;305、水水换热器;306、市政热网回水管道;307、循环管;308、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锅炉1,锅炉1的上方设置有烟气余热回收机构2,锅炉1的右侧设置有回水余热回收机构3,回水余热回收机构3包括有采暖回水管301,采暖回水管30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抽吸泵302,抽吸泵30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燃气热泵303,抽吸泵302将采暖回水管301的采暖回水吸收到燃气热泵303内部,燃气热泵30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四个支腿从正面看呈左右两侧对称分布,燃气热泵303与锅炉1之间固定安装有输水管304,燃气热泵303对采暖回水进行加热后通过输水管304输送到锅炉1内部进行重新加热。
本实施例中,燃气热泵303的右侧设置有水水换热器305,通过水水换热器305对市政热网回水的热量进行吸收,水水换热器305的右侧设置有市政热网回水管道306,市政热网回水管道306与水水换热器305之间固定安装有循环管307,循环管307包括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市政热网回水管道306和水水换热器305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阀门,循环管307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循环泵308,通过循环泵308使得市政热网回水管道306的水流通过循环管307在水水换热器305内部流动。
具体的,通过循环泵308使得市政热网回水管道306的水流通过循环管307在水水换热器305内部流动,通过水水换热器305对市政热网回水的热量进行吸收,抽吸泵302将采暖回水管301的采暖回水吸收到燃气热泵303内部,燃气热泵303对采暖回水进行加热后输送到锅炉1内部进行重新加热,通过采暖供水管206对采暖进行供水,可以将市政回水温度降低十五摄氏度,更加节能环保。
本实施例中,烟气余热回收机构2包括有烟筒201,烟筒201的底部与锅炉1的顶部固定连接,烟筒20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换热壳202,换热壳202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分隔板,分隔板将换热壳202分隔成两半,换热壳202的右侧设置有烟气换热器203,通过烟气换热器203对烟气的热量进行吸收,烟气换热器203与换热壳202的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循环风管205,通过循环风机204将烟筒201内部的烟气通过循环风管205在烟气换热器203内部流动,循环风管205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循环风机204。
本实施例中,锅炉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采暖供水管206,烟气换热器203、燃气热泵303和水水换热器305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串联管207,燃气热泵303通过串联管207对烟气换热器203和水水换热器305的热量进行吸收,串联管207包括有两个连接管和两个对接管,两个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燃气热泵303和水水换热器305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对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烟气换热器203与两个连接管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
具体的,通过循环风机204将烟筒201内部的烟气通过循环风管205在烟气换热器203内部流动,通过烟气换热器203对烟气的热量进行吸收,燃气热泵303通过串联管207对烟气换热器203和水水换热器305的热量进行吸收,可以将烟气温度降至二十五摄氏度以下,提高了余热回收装置的实用性。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循环风机204将烟筒201内部的烟气通过循环风管205在烟气换热器203内部流动,通过烟气换热器203对烟气的热量进行吸收,通过循环泵308使得市政热网回水管道306的水流通过循环管307在水水换热器305内部流动,通过水水换热器305对市政热网回水的热量进行吸收,燃气热泵303通过串联管207对烟气换热器203和水水换热器305的热量进行吸收,抽吸泵302将采暖回水管301的采暖回水吸收到燃气热泵303内部,燃气热泵303对采暖回水进行加热后通过输水管304输送到锅炉1内部进行重新加热,通过采暖供水管206对采暖进行供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锅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的上方设置有烟气余热回收机构(2),所述锅炉(1)的右侧设置有回水余热回收机构(3);
所述回水余热回收机构(3)包括有采暖回水管(301),所述采暖回水管(30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抽吸泵(302),所述抽吸泵(30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燃气热泵(303),所述燃气热泵(303)与锅炉(1)之间固定安装有输水管(304),所述燃气热泵(303)的右侧设置有水水换热器(305),所述水水换热器(305)的右侧设置有市政热网回水管道(306),所述市政热网回水管道(306)与水水换热器(305)之间固定安装有循环管(307),所述循环管(307)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循环泵(3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余热回收机构(2)包括有烟筒(201),所述烟筒(201)的底部与锅炉(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烟筒(20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换热壳(202),所述换热壳(202)的右侧设置有烟气换热器(203),所述烟气换热器(203)与换热壳(202)的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循环风管(205),所述循环风管(205)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循环风机(204),所述锅炉(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采暖供水管(206),所述烟气换热器(203)、燃气热泵(303)和水水换热器(305)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串联管(2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热泵(30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从正面看呈左右两侧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307)包括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市政热网回水管道(306)和水水换热器(305)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202)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换热壳(202)分隔成两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管(207)包括有两个连接管和两个对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燃气热泵(303)和水水换热器(305)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对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烟气换热器(203)与两个连接管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
CN202320877176.XU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19913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7176.XU CN219913177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7176.XU CN219913177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3177U true CN219913177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9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77176.XU Active CN219913177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31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0675B (zh) 一种锅炉烟气深度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CN201062838Y (zh) 热电厂循环水集中供热系统
CN202008227U (zh) 一种浮动盘管型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3893148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
CN205690425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多级利用联合凝结水加热送风系统
CN106989429A (zh) 电厂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CN219913177U (zh) 一种两用余热回收装置
CN104406186A (zh) 烟气水回收系统
CN204084324U (zh) 一种锅炉烟气深度热回收装置
CN203083001U (zh) 余热锅炉低品位蒸汽采暖利用系统
CN202902612U (zh) 一种洗浴废水两级热回收装置
CN205026636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
CN204176663U (zh) 一种工艺余热回收节能系统
CN202769996U (zh) 太阳能暖气媒水加热系统
CN205782834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联合供热系统
CN206803286U (zh) 电厂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CN217131235U (zh) 新型节能利用定期排污扩容器
CN205717452U (zh) 一种燃煤电厂热网循环水系统
CN205807814U (zh) 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式供热装置
CN102865662A (zh) 一种洗浴废水两级热回收装置
CN205424887U (zh) 低温省煤器联合暖风器循环利用系统
CN203049271U (zh) 定型机废气余热利用设备
CN103691139A (zh) 一种蒸发器余热加热系统
CN213810556U (zh) 一种利用能量梯级回收电厂烟气余热系统
CN208059342U (zh) 带辅助电加热的水源热泵废热梯度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