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9746U - 一种外墙面板挂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墙面板挂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9746U
CN219909746U CN202320989413.1U CN202320989413U CN219909746U CN 219909746 U CN219909746 U CN 219909746U CN 202320989413 U CN202320989413 U CN 202320989413U CN 219909746 U CN219909746 U CN 219909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frame
panel
frame
main body
accommoda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894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洪骉
甘明彦
张鑫鑫
周双喜
殷彬斌
李鹏程
房俊梁
黄军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894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09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9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9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墙面板挂接结构,包括:第一附框、第二附框、加强筋和面板;通过将多根加强筋沿着第一附框和第二附框的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第一附框和第二附框间隔挂接在墙体上,第一附框、第二附框和加强筋组成龙骨框架,面板盖设于加强筋上。通过加强筋将第一附框和第二附框连接,连接简单,装配容易,可提高装配效率,此外还可以减少了竖向框架的设立,进而减少了龙骨框架的材料用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该外墙面板挂接结构的轻量化,提高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外墙面板挂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板幕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墙面板挂接结构。
背景技术
小单元挂接铝板系统广泛应用于幕墙及精装等分部工程中。挂接铝板系统面板、龙骨、连接件在加工厂加工、制作、组装完成,并在施工现场直接挂接拼装。
现有技术中,在小单元铝板设计过程中,需要首先设计挂接系统的边框骨架,其次为保证铝板面板的平整度,需要在铝板内侧均匀布置加强筋,最后需要在铝面板折边处通过螺钉固定到矩形边框骨架上,形成小单元挂接铝板系统。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式需要将加强筋连接在铝板上,再将铝板安装到边框骨架上,从而导致连接复杂,整体结构的重量较大,安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各部件连接复杂,结构重量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外墙面板挂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墙面板挂接结构,包括:第一附框、第二附框、加强筋和面板;所述第一附框和所述第二附框均挂接于墙体上,所述第一附框和所述第二附框间隔布设;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加强筋沿着所述第一附框和所述第二附框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附框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附框固定连接;所述面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附框固定连接,所述面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附框固定连接,所述面板盖设于所述加强筋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附框和所述第二附框沿着所述墙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布设,所述第一附框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一搭接部,所述面板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搭接部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墙体搭接;
所述第二附框包括相连接的第二主体部和第二搭接部,所述面板的下部与所述第二搭接部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墙体搭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面板的上部朝垂直于所述墙体的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搭接部的上表面贴合时,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上表面与所述主体部的上端面平齐;
所述面板的下部朝垂直于所述墙体的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搭接部的下表面贴合时,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下端面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墙体上第一挂接件和第二挂接件,所述第一挂接件和所述第二挂接件沿所述墙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布设,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挂接件和所述第二挂接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墙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主体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挂接件上设有适于伸入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挂钩,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挂钩之间设有第一缓冲件;
所述第二主体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挂接件上适于伸入所述第二凹槽内的第二挂钩,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挂钩之间设有所述第二缓冲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主体部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内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容置槽以适于与所述墙体抵接;
所述第二主体部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内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部分伸出所述第二容置槽以适于与所述墙体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口和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槽口均呈收缩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中部两侧向内侧收缩以适于和所述槽口配合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筋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筋体和第二筋体,所述第一筋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搭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筋体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搭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筋体和所述第二筋体之间呈倾斜角度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附框、所述第二附框和所述加强筋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墙面板挂接结构,通过将多根加强筋沿着第一附框和第二附框的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第一附框、第二附框和加强筋组成龙骨框架,面板盖设于加强筋上。通过加强筋将第一附框和第二附框连接,连接简单,装配容易,可提高装配效率,此外还可以减少了竖向框架的设立,进而减少了龙骨框架的材料用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该外墙面板挂接结构的轻量化,提高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墙面板挂接结构,将第一挂接件和第二挂接件沿墙体的高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第一挂接件和第二挂接件与墙体固定连接,第一附框挂接在第一挂接件上,第二附框挂接件第二挂接件上,第一附框和第一挂接件之间设有第一缓冲件,第二附框和第二挂接件之间设有第二缓冲件,从而避免了第一附框和第二附框安装后的晃动,同时避免了第一附框与第一挂接件的直接接触,影响面板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墙面板挂接结构,在第一主体部上设置第一容置槽,第二主体部上设置第二容置槽,且在第一容置槽内安装第一弹性件、第二容置槽内安装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与墙体抵接,从而避免了第一附框和第二附框与墙体的直接接触,减少第一附框和第二附框的锈蚀,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附框、第二附框和加强筋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附框、加强筋和面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附框、加强筋和面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墙面板挂接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2、第一附框;3、第二附框;4、加强筋;5、面板;6、第一挂接件;7、第二挂接件;21、第一主体部;22、第一搭接部;31、第二主体部;32、第二搭接部;41、第一筋体;42、第二筋体;51、第一延伸部;52、第二延伸部;61、第一挂钩;62、第一缓冲件;63、第一弹性件;71、第二挂钩;72、第二缓冲件;73、第二弹性件;211、第一凹槽;212、第一容置槽;311、第二凹槽;312、第二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外墙面板挂接结构,包括:第一附框2、第二附框3、加强筋4和面板5;第一附框2和第二附框3均挂接于墙体1上,第一附框2和第二附框3间隔布设;加强筋4的数量为多根,多根加强筋4沿着第一附框2和第二附框3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加强筋4的一端与第一附框2固定连接,加强筋4的另一端与第二附框3固定连接;面板5的一端与第一附框2固定连接,面板5的另一端与第二附框3固定连接,面板5盖设于加强筋4上。
具体说明,参照图1所示,通过将多根加强筋4沿着第一附框2和第二附框3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第一附框2和第二附框3间隔挂接在墙体1上,第一附框2、第二附框3和加强筋4组成龙骨框架,面板5盖设于加强筋4上。通过加强筋4将第一附框2和第二附框3连接,连接简单,装配容易,可提高装配效率,此外还可以减少了竖向框架的设立,进而减少了龙骨框架的材料用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该外墙面板挂接结构的轻量化,提高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加强筋4对面板5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提高面板5安装的稳定性。
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附框2和第二附框3沿着墙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设,第一附框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主体部21和第一搭接部22,面板5的上部与第一搭接部2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一主体部21与墙体1搭接;
第二附框3包括相连接的第二主体部31和第二搭接部32,面板5的下部与第二搭接部3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主体部31与墙体1搭接。
具体说明,第一附框2和第二附框3可沿着墙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设,也可沿着墙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布设,当第一附框2与第二附框3沿着墙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设时,面板5的上部与第一搭接部2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一主体部21与墙体1搭接;面板5的下部与第二搭接部3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主体部31与墙体1搭接。
可以理解的是,面板5的上部通过紧固件与第一搭接部22固定连接,具体地,该紧固件为拉钉,拉钉的材料选用铝合金材质。拉钉通过冷铆铆接的方式将面板5和第一搭接部22进行固定,即在面板5的上部和第一搭接部22上均开设等径的通孔,选用与通孔适配的拉钉,将拉钉穿设在面板5的上部和第一搭接部22上设置的通孔内,然后进行铆接,这样可以提高安装效率,此外操作简单,铆接后,面板5与第一搭接部22结合牢固,不易松动。面板5下部和第二搭接部32的连接方式与面板5上部和第一搭接部22的连接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面板5的上部朝垂直于墙体1的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延伸部51,第一延伸部51的下表面与第一搭接部22的上表面贴合时,第一延伸部51的上表面与主体部的上端面平齐;
面板5的下部朝垂直于墙体1的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二延伸部52,第二延伸部52的上表面与第二搭接部32的下表面贴合时,第二延伸部52的下表面与第二主体部31的下端面平齐。
具体说明,面板5的上部朝向垂直于墙体1的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延伸部51,第一延伸部51的下表面与第一搭接部22的上表面贴合,在第一延伸部51开设通孔,通过拉钉将第一延伸部51和第一搭接部22固定后,第一延伸部51的上表面与第一主体部21的上端面平齐,从而保证了面板5安装的平整度。面板5的下部朝向垂直于墙体1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52,第二延伸部52与第二搭接部32的安装方式与第一延伸部51和第一搭接部22的安装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墙体1上第一挂接件6和第二挂接件7,第一挂接件6和第二挂接件7沿墙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设,第一主体部21和第二主体部31分别通过第一挂接件6和第二挂接件7固定安装于墙体1上。
具体说明,根据第一附框2和第二附框3在墙体1上的安装方向,当第一附框2和第二附框3沿墙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时,第一挂接件6和第二挂接件7需要沿墙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挂接件6与第二挂接件7的距离和第一附框2与第二附框3的距离一致,从而保证第一附框2可以挂接在第一挂接件6上,第二附框3可以挂接在第二挂接件7上;当第一附框2和第二附框3沿墙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时,第一挂接件6和第二挂接件7需要沿墙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以适配第一附框2和第二附框3的安装挂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21设有第一凹槽211,第一挂接件6上设有适于伸入第一凹槽211内的第一挂钩61,第一凹槽211与挂钩之间设有第一缓冲件62;
第二主体部31设有第二凹槽311,第二挂接件7上适于伸入第二凹槽311内的第二挂钩71,第二凹槽311与第二挂钩71之间设有第二缓冲件72。
具体说明,第一挂接件6和第二挂接件7均为铝合金材质制成,在第一凹槽211内设置第一缓冲件62,第二凹槽311内设置第二缓冲件72,可以避免第一附框2和第二附框3安装后产生晃动,影响面板5安装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缓冲件62和第二缓冲件72均为橡胶或硅胶材质制成。第一缓冲件62和第二缓冲件72均有弹性,可避免第一附框2和第一挂接件6、第二附框3和第二挂接件7之间的硬接触。提高第一附框2和第二附框3的使用寿命,且第一缓冲件62和第二缓冲件72安装简单,成本低,便于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挂钩61的数量可设置为两个,且同向间隔设置,第二挂钩71的数量也可设置为两个,同向间隔设置,第一挂钩61和第二挂钩71的数量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21靠近墙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置槽212,第一容置槽212内设有第一弹性件63,第一弹性件63部分伸出第一容置槽212以适于与墙体1抵接;
第二主体部31靠近墙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容置槽312,第二容置槽312内设有第二弹性件73,第二弹性件73部分伸出第二容置槽312以适于与墙体1抵接。
具体说明,在第一容置槽212内安装第一弹性件63,第二容置槽312内安装第二弹性件73,由于面板5安装在墙体1表面,悬挂在高空中,第一附框2、第二附框3和墙体1之间存在间隙时,在风力等外界因素下,第一附框2和第二附框3容易发生晃动,从而影响面板5安装的稳定性。在第一附框2的第一主体部21和第二附框3的第二主体部31上分别设置第一容置槽212和第二容置槽312,第一弹性件63设置于第一容置槽212内,且第一弹性件63部分伸出第一容置槽212与墙体1抵接,从而补偿第一附框2与墙体1之间的间隙,避免了第一附框2的晃动的同时,还可以避免雨水的渗透。第二弹性件73设置于第二容置槽312内,且第二弹性件73部分伸出第二容置槽312与墙体1抵接,进而补充第二附框3与墙体1之间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槽212的槽口和第二容置槽312的槽口均呈收缩状,第一弹性件63和第二弹性件73的中部两侧向内侧收缩以适于和槽口配合固定。
具体说明,第一容置槽212的槽口和第二容置槽312的槽口呈收缩状,第一弹性件63与第二弹性件73的中部两侧向内侧收缩,第一容置槽212的槽口与第一弹性件63的中部两侧贴合,第二容置槽312的槽口与第二弹性件73的中部两侧贴合,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件63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一容置槽212内,第二弹性件73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二容置槽312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件63和第二弹性件73为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第一弹性件63和第二弹性件73除了可以补充第一附框2、第二附框3与墙体1之间的间隙外,还可以避免雨水的侵蚀,橡胶和硅胶材质均有良好的密封性,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水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筋体41和第二筋体42,第一筋体41的上端与第一搭接部22固定连接,第二筋体42的下端与第二搭接部32固定连接,第一筋体41和第二筋体42之间呈倾斜角度设置。
具体说明,第一筋体41和第二筋体42之间呈角度固定连接,以适配面板5的安装角度,第一筋体41和第二筋体42之间的角度参数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附框2、第二附框3和加强筋4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
具体说明,通过铝合金制成的第一附框2、第二附框3和加强筋4,既保证了强度需求,同时保证了轻量化的需求,减小墙体1的载荷,从而提高可靠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外墙面板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附框(2)和第二附框(3),所述第一附框(2)和所述第二附框(3)均挂接于墙体(1)上,所述第一附框(2)和所述第二附框(3)间隔布设;
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加强筋(4)沿着所述第一附框(2)和所述第二附框(3)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加强筋(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附框(2)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附框(3)固定连接;
面板(5),所述面板(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附框(2)固定连接,所述面板(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附框(3)固定连接,所述面板(5)盖设于所述加强筋(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面板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框(2)和所述第二附框(3)沿着所述墙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设,所述第一附框(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主体部(21)和第一搭接部(22),所述面板(5)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搭接部(2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21)与所述墙体(1)搭接;
所述第二附框(3)包括相连接的第二主体部(31)和第二搭接部(32),所述面板(5)的下部与所述第二搭接部(3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31)与所述墙体(1)搭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面板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5)的上部朝垂直于所述墙体(1)的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延伸部(51),所述第一延伸部(5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搭接部(22)的上表面贴合时,所述第一延伸部(51)的上表面与所述主体部的上端面平齐;
所述面板(5)的下部朝垂直于所述墙体(1)的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二延伸部(52),所述第二延伸部(5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搭接部(32)的下表面贴合时,所述第二延伸部(5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主体部(31)的下端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外墙面板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墙体(1)上第一挂接件(6)和第二挂接件(7),所述第一挂接件(6)和所述第二挂接件(7)沿所述墙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设,所述第一主体部(21)和所述第二主体部(31)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挂接件(6)和所述第二挂接件(7)固定安装于所述墙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墙面板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21)设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一挂接件(6)上设有适于伸入所述第一凹槽(211)内的第一挂钩(61),所述第一凹槽(211)与所述第一挂钩(61)之间设有第一缓冲件(62);
所述第二主体部(31)设有第二凹槽(311),所述第二挂接件(7)上适于伸入所述第二凹槽(311)内的第二挂钩(71),所述第二凹槽(311)与所述第二挂钩(71)之间设有第二缓冲件(7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面板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21)靠近所述墙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置槽(212),所述第一容置槽(212)内设有第一弹性件(63),所述第一弹性件(63)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容置槽(212)以适于与所述墙体(1)抵接;
所述第二主体部(31)靠近所述墙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容置槽(312),所述第二容置槽(312)内设有第二弹性件(73),所述第二弹性件(73)部分伸出所述第二容置槽(312)以适于与所述墙体(1)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墙面板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212)的槽口和所述第二容置槽(312)的槽口均呈收缩状,所述第一弹性件(63)和所述第二弹性件(73)的中部两侧向内侧收缩以适于和所述槽口配合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外墙面板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63)和所述第二弹性件(73)为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面板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筋体(41)和第二筋体(42),所述第一筋体(4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搭接部(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筋体(4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搭接部(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筋体(41)和所述第二筋体(42)之间呈倾斜角度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面板(5)挂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框(2)、所述第二附框(3)和所述加强筋(4)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
CN202320989413.1U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外墙面板挂接结构 Active CN219909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9413.1U CN219909746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外墙面板挂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9413.1U CN219909746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外墙面板挂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9746U true CN219909746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3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89413.1U Active CN219909746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外墙面板挂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097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49547U (zh) 光伏屋面系统和光伏建筑
CN219909746U (zh) 一种外墙面板挂接结构
CN210563593U (zh) 一种装配式整体卫生间
CN116427652A (zh) 一种外墙面板挂接结构
CN108791725B (zh) 固定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块化单元舱室
CN212773440U (zh) 内墙模板及墙面模板组装体
CN212743098U (zh) 一种免吊装安装系统
CN212427916U (zh) 一种墙板连接件及整体卫浴
CN218174338U (zh) 一种带加强筋防掉落功能的电梯轿厢门楣结构
CN112942910A (zh) 一种集装箱专用型材
CN111719844A (zh) 内墙模板及墙面模板组装体
CN214366968U (zh) 一种溢流阀支架结构
CN220301598U (zh) 插接式铝板幕墙
CN218317282U (zh) 一种无人机机翼泡沫夹芯壁板
CN218323577U (zh) 一种墙板连接外转角
CN217759321U (zh) 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连接件
CN211774599U (zh) 装配式圆弧形墙角连接结构
CN215407134U (zh) 墙砖墙面悬挂连接结构、墙角安装结构、连接组件
CN215734106U (zh) 安装基板及光伏屋面系统
CN210822635U (zh) 一种船舶用可拆式铝蜂窝板连接结构
CN211850393U (zh) 一种屋面收边板及屋面系统
CN220318875U (zh) 一种u型玻璃幕墙安装组件
CN215898993U (zh) 一种具有扩展结构的安全帽智能控制装置
CN215055230U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的背楞组件
CN217817068U (zh) 一种风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