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9583U - 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9583U
CN219909583U CN202321645267.7U CN202321645267U CN219909583U CN 219909583 U CN219909583 U CN 219909583U CN 202321645267 U CN202321645267 U CN 202321645267U CN 219909583 U CN219909583 U CN 219909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panel
reinforced concrete
support frame
low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4526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灏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Magic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Magic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Magic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Magic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4526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09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9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9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nels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包括混凝土面板本体,混凝土面板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沿混凝土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支撑架的端部与混凝土面板本体的边缘齐平,支撑架上设置有连接部,上/下层钢筋网架的横筋或者纵筋固定在连接部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设置的支撑架可对上/下层钢筋网架同步进行固定,避免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上/下层钢筋网架之间的定位产生偏移;进一步,设置支撑架的端部与混凝土面板本体的边缘齐平,在实际的浇筑施工中,支撑架的端部可被混凝土模板夹紧固定,避免了上/下层钢筋网整体的定位出现偏移。

Description

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
背景技术
纤维水泥板,又称纤维增强水泥板,是以纤维和水泥为主要原材料生产的建筑用水泥平板,以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但是,纤维水泥板其结构强度较低,无法承受较大的冲击荷载,在实际的施工使用中损坏率较高,不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代替水泥纤维板在施工中使用。钢筋混凝土面板其内部设置有双层钢筋网架,可提高混凝土的抗弯、抗折性能。但是依然存在不足,具体如下所述:
现有技术在双层钢筋网架在绑扎施工中,下层钢筋网架通常设置混凝土垫块对其进行支撑,上层的钢筋网架通常设置马凳筋对其进行支撑。这种结构设置,上/下层的钢筋网架难以被良好的固定,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冲击、振动,容易使上/下层钢筋网架的定位产生偏移;甚至,还会破环上/下层钢筋网架的支撑结构,造成上/下层钢筋网架的局部区域形成塌陷,进而影响钢筋混凝土面板的结构性能。
因此,在钢筋混凝土面板的预制施工中,如何避免双层钢筋网架被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冲击、振动所扰动,是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下层的钢筋网架难以被良好的固定,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冲击、振动,容易使上/下层钢筋网架的定位产生偏移;甚至,还会破环上/下层钢筋网架的支撑结构,造成上/下层钢筋网架的局部区域形成塌陷,进而影响钢筋混凝土面板结构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包括混凝土面板本体,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沿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支撑架的端部与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的边缘齐平,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连接部,上/下层钢筋网架的横筋或者纵筋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翼板,所述翼板的宽度与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保护层的厚度相等,所述安装面板上设置有卡槽,上/下层钢筋网架的横筋或者纵筋固定在所述卡槽中。
优选地,所述安装面板上还设置有过浆孔,所述过浆孔的直径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优选地,所述卡槽对应所述过浆孔的部位设置。
优选地,所述安装面板上的边缘还设置有肋板,所述肋板用于加强所述安装面板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横杆和若干纵杆,两根所述横杆平行固定于所述纵杆上,且所述横杆的固定位置与所述纵杆的端部隔开,所述纵杆端部至所述横杆与所述纵杆交接部位的长度与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保护层的厚度相等,所述纵杆的长度与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的厚度相等,上/下层钢筋网架的横筋或者纵筋固定在所述横杆与所述纵杆的交接部位。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采用普通混凝土,或者,高延性混凝土,或者,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成型。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面板其中一面设置为光面,另一面设置为粗糙面。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设置的所述支撑架可对上/下层钢筋网架同步进行固定,避免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上/下层钢筋网架之间的定位产生偏移;并且,所述支撑架将上/下层钢筋网架固定后,可提高上/下层钢筋网架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架的端部与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的边缘齐平,在实际的浇筑施工中,所述支撑架的端部可被混凝土模板夹紧固定,避免了上/下层钢筋网整体的定位出现偏移;再进一步,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所述支撑架,可形成上/下层钢筋网架横筋或者纵筋的一部分,减少了钢筋绑扎的工作量,一定程度上可加快预制施工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所述安装面板上的边缘还设置有肋板,所述肋板用于加强所述安装面板的结构强度。并且,所述肋板的设置还能增大所述安装面板端部与侧模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所述支撑架能够被更好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架与混凝土模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撑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上/下层钢筋网架与支撑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支撑架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混凝土面板本体,2-支撑架,3-安装面板,4-翼板,5-卡槽,6-过浆孔,7-肋板,8-横杆,9-纵杆,10-上/下层钢筋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包括混凝土面板本体1,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沿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支撑架2的端部与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1的边缘齐平,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有连接部,上/下层钢筋网架10的横筋或者纵筋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
采用本新型所述的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设置的所述支撑架2可对上/下层钢筋网架10同步进行固定,避免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上/下层钢筋网架之间的定位产生偏移;并且,所述支撑架2将上/下层钢筋网架固定后,可提高上/下层钢筋网架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架2的端部与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1的边缘齐平,在实际的浇筑施工中,所述支撑架2的端部可被混凝土模板夹紧固定,避免了上/下层钢筋网整体的定位出现偏移;再进一步,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所述支撑架2,可形成上/下层钢筋网架10横筋或者纵筋的一部分,减少了钢筋绑扎的工作量,一定程度上可加快预制施工的效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制成架沿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实际施工时,先进行所述支撑架2的定位安装,之后将上/下层钢筋网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2上,调整安装偏差和细部构造后,进行侧模板安装。侧模板安装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模板养护,完成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的制作。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2包括安装面板3,所述安装面板3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翼板4,所述翼板4的宽度与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1保护层的厚度相等,所述安装面板3上设置有卡槽5,上/下层钢筋网架10的横筋或者纵筋固定在所述卡槽5中。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面板3和所述翼板4为一体结构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翼板4的设置可控制上/下层钢筋网架与浇筑模板之间的净距,确保上/下层钢筋网架不会外露;并且,所述翼板4设置后不需要在模板的底部设置垫块,方便了施工。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所述安装面板3和所述翼板4结构,可采用钢板冲压的方式一次成型,有利于所述支撑架2的批量生产制造。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面板3上还设置有过浆孔6,所述过浆孔6的直径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采用这种结构设置,可便于混凝土通过,避免了在所述安装面板3位置形成空鼓,确保了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1的成型质量。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卡槽5对应所述过浆孔6的部位设置。采用这种结构设置,方便了上/下层钢筋网架的固定安装,可进一步加快预制施工的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面板3上的边缘还设置有肋板7,所述肋板7用于加强所述安装面板3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肋板7的设置还能增大所述安装面板3端部与侧模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所述支撑架2能够被更好的固定。
实施例3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2包括两根横杆8和若干纵杆9,两根所述横杆8平行固定于所述纵杆9上,且所述横杆8的固定位置与所述纵杆9的端部隔开,所述纵杆9端部至所述横杆8与所述纵杆9交接部位的长度与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1保护层的厚度相等,所述纵杆9的长度与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1的厚度相等,上/下层钢筋网架10的横筋或者纵筋固定在所述横杆8与所述纵杆9的交接部位。
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支撑架2的结构为所述横杆8与所述纵杆9配合的形式,可简化所述支撑架2的整体结构,将降低所述支撑架2的生产制造成本。所述横杆8和所述纵杆9可采用螺纹钢材料制成,所述横杆8与所述纵杆9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上/下层钢筋网架10的横筋或者纵筋通过扎丝绑扎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横杆8与所述纵杆9的交接部位。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1采用普通混凝土,或者,高延性混凝土,或者,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成型。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上述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面板其中一面设置为光面,另一面设置为粗糙面。采用这种结构设置,可增强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1与浆料的粘结性能。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8)

1.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面板本体,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沿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支撑架的端部与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的边缘齐平,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连接部,上/下层钢筋网架的横筋或者纵筋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翼板,所述翼板的宽度与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保护层的厚度相等,所述安装面板上设置有卡槽,上/下层钢筋网架的横筋或者纵筋固定在所述卡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板上还设置有过浆孔,所述过浆孔的直径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对应所述过浆孔的部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板上的边缘还设置有肋板,所述肋板用于加强所述安装面板的结构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横杆和若干纵杆,两根所述横杆平行固定于所述纵杆上,且所述横杆的固定位置与所述纵杆的端部隔开,所述纵杆端部至所述横杆与所述纵杆交接部位的长度与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保护层的厚度相等,所述纵杆的长度与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的厚度相等,上/下层钢筋网架的横筋或者纵筋固定在所述横杆与所述纵杆的交接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面板本体采用普通混凝土,或者,高延性混凝土,或者,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面板其中一面设置为光面,另一面设置为粗糙面。
CN202321645267.7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 Active CN219909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5267.7U CN219909583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5267.7U CN219909583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9583U true CN219909583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3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45267.7U Active CN219909583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09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55646B1 (ko) Frp보강 pc 데크와 이를 위한 거푸집 및 이를 이용한 frp보강 pc 데크의 제작방법
CN114086711B (zh) 一种含刀把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建筑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219909583U (zh) 一种墙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面板
KR20190120853A (ko) 커플거더
CN218061031U (zh) 一种免拆模梁、板的安装加固装置
CN216616847U (zh) 楼板骨架及楼板
CN21610925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叠合楼板
CN115741984A (zh) 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剪力墙制备方法
CN210530084U (zh) 一种开口型钢混凝土组合桁架楼板
CN112796462A (zh) 一种加强alc墙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2267643B1 (ko) 안장pc블럭을 이용한 역t형 psc거더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량 시공방법
CN112482637A (zh) 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梁板的grc免拆模板
CN101100881A (zh) 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
CN220521751U (zh) 一种曲变截面混凝土双梁
KR101078292B1 (ko) 슬래브 거푸집 조립체 및 슬래브 시공 방법
CN114150805B (zh) 一种现浇空腹楼板内模箱及其施工方法
CN218375393U (zh) 一种叠合板安装就位校核结构
CN216109325U (zh) 别墅预制板材
CN114482372B (zh) 一种混凝土蜂窝状空腹夹层楼板安装结构
KR102620108B1 (ko) 제조·조립분리형 비탈형 보 거푸집의 시공방법
CN216865951U (zh) 一种建筑模板型材
CN219132679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板模具
CN219175850U (zh) 一种轨道交通检修坑混凝土浇注模板结构
CN213710054U (zh) 一种房屋建造用预制叠合板
CN219316178U (zh) 一种预制叠合墙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Chengdu Wall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Chengdu magic Building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52400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thin panel for wall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1027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