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0881A - 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00881A CN101100881A CNA2007100294626A CN200710029462A CN101100881A CN 101100881 A CN101100881 A CN 101100881A CN A2007100294626 A CNA2007100294626 A CN A2007100294626A CN 200710029462 A CN200710029462 A CN 200710029462A CN 101100881 A CN101100881 A CN 1011008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ype steel
- local type
- vierendeel girder
- steel
- girt str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1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62793 Sorghum vulgar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700647 Variola vi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713 mille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包括楼板、多个框架梁和多个密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梁和密肋梁均为宽扁梁,且框架梁和密肋梁的梁高相等;在至少一个框架梁内沿轴向设置至少一根局部型钢。将框架梁及密肋梁制作成宽扁梁,可以有效节省空间,从而获得楼层的最大净高,同时为设备管线的水平架设和天花板的架设提供便利;由于将梁做成了宽扁梁,势必会影响梁的强度等性能,因此可根据要求在一个或多个梁内加设型钢,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缺陷,即在梁高减小的情况下,保证梁的强度、刚度及抗震等性能。
Description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密肋梁楼盖是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密肋梁楼盖是由薄板和间距较小的肋梁组成。分单向密肋楼盖和双向密肋楼盖两种。密肋梁楼盖一般用于跨度大而且梁高受限制情况,当建筑物的柱网尺寸为正方形或接近方形时,常采用双向密肋楼盖形式。其不足之处是(1).传统的密肋梁楼盖中,密肋梁通常支撑在周边足够刚度的大梁上或者支撑在周边的剪力墙上;所述的大梁称为框架梁,框架梁的梁高一般都比密肋梁高,占用空间大,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会因框架梁的梁高较高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影响楼层的最大净高,使设备管线和天花板的架设受到限制。(2).当对楼层净高有要求时,传统的密肋梁楼盖由于梁高的限制,梁端部抗剪抗弯能力不足,很难达到设计要求,尤其是在抗震计算中,情况更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其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且建筑物能获得楼层的最大净高,为设备管线和天花板的架设提供便利,施工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包括楼板、多个框架梁和多个密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梁和密肋梁均为宽扁梁,且框架梁和密肋梁的梁高相等;在至少一个框架梁内沿轴向设置至少一根局部型钢。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局部型钢是指在整条梁中的一段型钢,该型钢无须贯穿整条梁。将框架梁及密肋梁制作成宽扁梁,可以有效节省空间,从而获得楼层的最大净高,同时为设备管线的水平架设和天花板的架设提供便利;由于将梁做成了宽扁梁,势必会影响梁的强度等性能,因此可根据要求在一个或多个粱内加设型钢,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缺陷,即在梁高减小的情况下,保证梁的强度、刚度及抗震等性能。
本发明可以作以下改进,在至少一个密肋梁内也可以设有局部型钢,由建筑物结构的具体要求而定。例如,设有局部型钢的密肋梁与剪力墙相连,剪力墙的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剪力墙与密肋梁的交界处是受力最大的薄弱位置,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密肋梁上与剪力墙相交的一端设局部型钢,相应地,所述的剪力墙中可设有竖向型钢,密肋梁中的局部型钢与竖向型钢相固定。让型钢位于密肋梁上与剪力墙相交的一端,即型钢的一端位于梁的端部,而另一端沿梁长度方向在梁内延伸一段距离,就可以满足要求。也就是型钢不用贯穿整条梁的跨度,更不用贯穿整条梁。梁的跨度是指梁两端支撑点的距离,如柱与柱之间,柱与剪力墙之间、框架梁与剪力墙之间的距离等。这样既节省了局部型钢的长度,又同时可以保证梁的强度、刚度等性能。
在设有局部型钢的框架梁中,在局部型钢四周均匀布置有沿梁长度方向的纵向钢筋,并设有与纵向钢筋相垂直的横向加密箍筋,使局部型钢与纵向钢筋平行,并与加密箍筋之间留有间隙,也就是保证二者之间不发生干涉,局部型钢浇注固定在框架梁中。由于局部型钢承担了主要的弯矩和剪力,代替了梁内大部分的纵向钢筋与横向箍筋,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方案,梁内的纵向钢筋与箍筋的排布不用十分密集就可以满足要求,即减少了梁内纵向钢筋与箍筋的用量。
所述框架梁内设有的局部型钢,该型钢可以从框架梁上的其中一端向梁内延伸布置,型钢的起始端可以是梁与剪力墙相交的一端,还可以梁与框架柱相交的一端。
当设有局部型钢的框架梁与框架柱相连,则局部型钢从框架梁与框架柱相交的一端向梁内延伸布置;所述的框架柱内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局部型钢的竖向型钢。同理,当所述的局部型钢位于梁与剪力墙相交的一端时,只需在剪力墙内增设竖向型钢与局部型钢固定即可。
上述在框架梁或密肋梁端部设有的局部型钢有效解决了梁端部抗剪抗弯能力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好钢用在刀刃上”。
本发明还可以进行以下改进,根据梁在不同建筑物中的受力情况,框架梁中设有的局部型钢还可以位于框架梁的中部;或者当梁跨中有较大集中荷载时,局部型钢还可以在整个框架梁的跨度中通长布置。
所述的在整个梁跨度中通长布置局部型钢的框架梁,既可以是与剪力墙相交的梁,又可以是与框架柱相交的梁,还可以是其跨度两端分别与剪力墙和框架柱相交的情况。相应地,所述的局部型钢端部可以通过设在剪力墙或框架柱中的竖向型钢被固定。当所述的框架柱为设有牛腿的钢管混凝土柱时,局部型钢的端部还可以固定在框架柱的牛腿上。
本发明还可以作以下改进,当局部型钢设在梁的端部或中部时,所述的在框架梁或密肋梁内设置的局部型钢的长度最好为1/3梁跨度。
本发明还可以作如下改进,所述框架梁或密肋梁内设置的局部型钢可以是一根或一根以上,为分离式组合类型。为了施工时绑扎钢筋和方便浇注混凝土,在框架梁或密肋梁内设置的局部型钢可以为工字形或槽形型钢。对于框架梁,以保证梁内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顺利通过为宜。
在本发明中,当密肋梁和框架梁的跨度较大时,还可以在梁端部加腋,也就是将梁在靠近支撑点时开始逐渐加宽,从而增加梁的强度、刚度及抗震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中,布置在梁端部的局部型钢可有效提高梁端部的抗剪、抗弯能力,同时还提高了楼盖的承载能力和刚度,且大大减少了梁的高度,从而节省楼层层高,还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将型钢布置在梁的中部或者在梁的跨度中通长布置;
(2).在本发明中,结构的整体受力方面,如在梁端部设置型钢,与框架柱共同作用,使整体结构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即由于框架梁均匀分布在楼盖中,在抗震中有相当可观的耗能作用,进一步满足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要求;
(3).本发明在满足建筑层高要求的同时,大大方便了设备管道的铺设,使建筑在天花吊顶装饰上有更多更灵活的选择,使建筑空间简洁美观;
(4).本发明适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具有施工方便,快捷,对建筑使用空间影响少,造价低等特点,特别适合对楼层净高有限制的建筑,有比较好的推广前景;
(5).本发明为框架剪力墙体系的一种补充,是一种承载力好和抗弯剪刚度好的新型楼板体系,这个体系能有效地将柱、墙连成整体成为一个良好的抗侧力新体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或2或3的设有局部型钢的框架梁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剪力墙中的竖向型钢分解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框架梁中的局部型钢与剪力墙中的竖向型钢固定连接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框架梁A-A向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之一如图1~6所示,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包括楼板1、若干个框架梁2和多个密肋梁3,框架梁2支撑于框架柱4与剪力墙5上,密肋梁3正交布置,即密肋梁3与框架梁2之间或者平行、或者垂直,且相交的密肋梁3之间的夹角为90度,交错布置的密肋梁3将楼板1分隔成多个矩形;密肋梁3支撑于框架梁2与剪力墙5上;框架梁2和密肋梁3均为宽扁梁,且框架梁2和密肋梁3的梁高相等;在位于框架柱4与剪力墙5之间的多个框架梁2内,设有局部型钢6,该局部型钢6在框架梁2整个跨度内通长布置;在与剪力墙5相连的多个密肋梁3中也设有局部型钢6,该局部型钢6的一端位于密肋梁3上与剪力墙5相交的一端,局部型钢6的另一端沿密肋梁3长度方向在梁内延伸1/3密肋梁3的跨度。
在框架梁2或密肋梁3内设置的局部型钢6均为工字形型钢,且框架梁2中的局部型钢6为两根,并排平行布置,密肋梁3中的局部型钢6为一根,在框架梁2或密肋梁3的截面上,局部型钢6为正“工”字形,即局部型钢6的二翼缘水平布置,二翼缘之间的腹板竖直布置,且腹板与梁的侧面平行。在设有局部型钢6的框架梁2中,在局部型钢6四周均匀布置有沿梁长度方向的纵向钢筋7,并设置有横向加密箍筋8,局部型钢6与纵向钢筋7平行,且局部型钢6与加密箍筋8之间留有问隙,以保证二者之间不发生干涉,便于施工,局部型钢6被混凝土浇注固定在梁中。在设有局部型钢6的密肋梁3中,局部型钢6直接被混凝土浇注固定在梁中。框架梁2中的局部型钢6在框架梁2与剪力墙5相交的一端伸入到剪力墙5内,密肋梁3中的局部型钢6在密肋梁3与剪力墙5相交的一端也伸入到剪力墙5内,并且在剪力墙5中,与上述框架梁2或密肋梁3中的局部型钢6的伸入端相对应的设有工字形的竖向型钢9,竖向型钢9的翼缘竖向布置,即竖向型钢9的上、下端面为工字形,框架梁2和密肋梁3中的局部型钢6的工字端面垂直焊接固定在该竖向型钢9的翼缘表面;在局部型钢6与竖向型钢9的相连处,竖向型钢9上还相应地设有加劲肋10,加劲肋10上留有浇注口,用利于浇注混凝土。框架柱4为钢管混凝土柱时,其上还设有牛腿11,框架梁2中的局部型钢6在框架梁2与框架柱4相交的一端嵌装固定在牛腿11的腹板上,即工字形的局部型钢6的二翼缘位于牛腿11的上下翼缘之间。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之二如图2、图7所示,与上一个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框架梁2支撑于框架柱4之上,而密肋梁3支撑于框架梁2之上;在本实施例中,仅在多个框架梁2中设有局部型钢6,局部型钢6的起始端为框架梁2与框架柱4相交的一端,另一端沿梁长度方向在梁内延伸1/3框架梁2的跨度。框架梁2与框架柱4相交呈“十”字形,构成“十”字形的四段框架梁2中分别浇注固定有两根工字形的局部型钢6,二局部型钢6在框架梁2内的排布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有效保证了框架梁2的强度、刚度及抗震性能。与设有局部型钢6的框架梁2相连的框架柱4内设有横截面为
形的竖向型钢9a,该框架柱4周围的四组局部型钢6的工字端面分别固定在
形竖向型钢9a的上、下、左、右四个侧面上。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之三如图2、图8所示,与上一个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框架梁2宽于框架柱4,此时,在梁柱结合处设置柱帽,密肋梁3之间斜交布置,即密肋梁3与框架梁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而相交的密肋梁3之间的夹角仍为90度。框架梁2中局部型钢6的布置及固定方式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之四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框架梁2支撑于框架柱4之上,而密肋梁3支撑于框架梁2之上;在本实施例中,仅在多个框架梁2的中部设有局部型钢6,每个设有局部型钢6的框架梁2内分别设有两根槽形型钢,二型钢在框架梁2内并排平行布置,即局部型钢6为槽形,槽形型钢的二侧面与框架梁2的侧面平行,局部型钢6被浇注固定在框架梁2内。
实施例5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之五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4所不同的是,框架梁2宽于框架柱4,此时,在梁柱结合处设置柱帽,密肋梁3和框架梁2的跨度较大,在框架梁2的端部设有腋2a,也就是将跨度较大的框架梁2在靠近框架柱4处开始逐渐加宽,直至框架梁2与框架柱4的相交处,从而增加梁的强度、刚度及抗震性能。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框架梁和密肋梁的梁高一般为400~500mm,为梁跨度的1/20~1/25;框架梁的宽度一般为600~1000mm,密肋梁的宽度一般为200~500mm。与设有局部型钢6的框架梁2相连的框架柱4,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可以是混凝土框架柱、钢管混凝土柱或型钢混凝土柱。
Claims (10)
1.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包括楼板(1)、多个框架梁(2)和多个密肋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梁(2)和密肋梁(3)均为宽扁梁,且框架梁(2)和密肋梁(3)的梁高相等;在至少一个框架梁(2)内沿轴向设置至少一根局部型钢(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的密肋梁(3)内也设有局部型钢(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有局部型钢(6)的密肋梁(3)与剪力墙(5)相连,局部型钢(6)位于密肋梁(3)上与剪力墙(5)相交的一端;所述的剪力墙(5)中设有竖向型钢(9),密肋梁(3)中的局部型钢(6)与竖向型钢(9)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其特征在于在设有局部型钢(6)的框架梁(2)中,在局部型钢(6)四周均匀布置有沿梁长度方向的纵向钢筋(7),并设有与纵向钢筋(7)相垂直的横向加密箍筋(8),局部型钢(6)与纵向钢筋(7)平行,且局部型钢(6)与加密箍筋(8)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局部型钢(6)浇注固定在框架梁(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设有局部型钢(6)的框架梁(2)与框架柱(4)相连,局部型钢(6)从框架梁(2)与框架柱(4)相交的一端向梁内延伸布置;所述的框架柱(4)内设有竖向型钢(9a),局部型钢(6)固定在竖向型钢(9a)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梁(2)内设有的局部型钢(6)位于框架梁(2)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梁(2)内设有的局部型钢(6)在整个框架梁(2)的跨度中通长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部型钢(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框架柱(4)和剪力墙(5)上:所述的剪力墙(5)中设有竖向型钢(9),局部型钢(6)的一端与竖向型钢(9)相固定;所述的框架柱(4)为设有牛腿(11)的钢管混凝土柱,局部型钢(6)的另一端固定在框架柱(4)的牛腿(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或6所述的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部型钢(6)的长度为1/3梁跨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部型钢(6)至少为一根,局部型钢(6)为工字形或槽形型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294626A CN101100881B (zh) | 2007-07-30 | 2007-07-30 | 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294626A CN101100881B (zh) | 2007-07-30 | 2007-07-30 | 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00881A true CN101100881A (zh) | 2008-01-09 |
CN101100881B CN101100881B (zh) | 2010-09-08 |
Family
ID=39035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2946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0881B (zh) | 2007-07-30 | 2007-07-30 | 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00881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90967A (zh) * | 2013-06-28 | 2013-09-11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密肋空腹复合楼板及制作方法 |
CN109469200A (zh) * | 2018-12-18 | 2019-03-15 | 上海珑信建筑科技事务所 | 建筑物结构 |
CN111305615A (zh) * | 2018-09-23 | 2020-06-19 | 上海珑信建筑科技事务所 | 一种建筑管廊结构 |
CN112761289A (zh) * | 2021-01-21 | 2021-05-07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局部钢筋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底板及其制作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18202A (zh) * | 2011-12-24 | 2012-06-27 | 福州大学 | 一种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柱-扁梁-剪力墙结构体系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16216C (zh) * | 2002-09-24 | 2005-08-24 | 邱则有 | 一种密肋楼盖 |
-
2007
- 2007-07-30 CN CN2007100294626A patent/CN10110088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90967A (zh) * | 2013-06-28 | 2013-09-11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密肋空腹复合楼板及制作方法 |
CN103290967B (zh) * | 2013-06-28 | 2016-08-10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密肋空腹复合楼板及制作方法 |
CN111305615A (zh) * | 2018-09-23 | 2020-06-19 | 上海珑信建筑科技事务所 | 一种建筑管廊结构 |
CN109469200A (zh) * | 2018-12-18 | 2019-03-15 | 上海珑信建筑科技事务所 | 建筑物结构 |
CN112761289A (zh) * | 2021-01-21 | 2021-05-07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局部钢筋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底板及其制作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00881B (zh) | 2010-09-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49805B2 (en) | Grid-type drop-panel structure, and a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for | |
CN102220739A (zh) | 一种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及施工方法 | |
CN105625566B (zh) | 装配式混凝土正交斜放空间网格盒式结构筒中筒结构 | |
CN107217787A (zh) | 一种内置压型钢板凹槽结构的装配式连梁 | |
CN106930181A (zh) | 一种先简支后连续钢混组合桥梁负弯矩区结构 | |
KR101191502B1 (ko) | 트러스근 일체형 비대칭 에이치형강 합성보 및 엔드빔을 이용한 구조 시스템 | |
CN103556565A (zh) | 一种不同性能混凝土梁的连接构造 | |
CN105178164B (zh) | 预制吊装鱼腹波形钢腹板体内预应力组合箱梁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982139A (zh) | 一种宽幅大跨混合梁矮塔斜拉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KR101329434B1 (ko) | 슬릿형 웨브를 갖는 프리스트레스 합성보 | |
CN101100881A (zh) | 一种局部型钢混凝土密肋扁梁楼盖 | |
CN209144668U (zh) | 一种大跨度波形钢腹板箱梁抗屈曲结构 | |
CN103643625B (zh) | 一种基于抗剪连接构造的钢桁架-混凝土板组合梁 | |
CN109137757B (zh) | 一种大跨度波形钢腹板箱梁抗屈曲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0512784A (zh) | 一种装配式轻质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4319103A (zh) | 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结构 | |
CN203066352U (zh) | 自承式异形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 |
CN108755929A (zh) | 一种装配式先张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及其施工工艺 | |
KR20190120853A (ko) | 커플거더 | |
CN204418503U (zh) |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及叠合整体式剪力墙 | |
CN209975827U (zh) |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与轻钢轻混凝土组合构件 | |
KR101407816B1 (ko) | 트러스근 일체형 비대칭 에이치형강 합성보를 이용한 구조 시스템 | |
CN105275121B (zh) | 三层t型钢空腹梁及其制作方法 | |
KR102267643B1 (ko) | 안장pc블럭을 이용한 역t형 psc거더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량 시공방법 | |
CN217027742U (zh) | 一种与预制竖向构件相连的叠合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7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