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9254U - 一种排水检查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水检查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9254U
CN219909254U CN202320695928.0U CN202320695928U CN219909254U CN 219909254 U CN219909254 U CN 219909254U CN 202320695928 U CN202320695928 U CN 202320695928U CN 219909254 U CN219909254 U CN 219909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inspection well
cave
drainage
reservation ent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959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峰
朱行福
吴国庆
邹展宇
王红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y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y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y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y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959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09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9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92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检查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本检查井包括预制框体和四块预制墙板,所述预制框体具有四个侧面开口;四块所述预制墙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预制框体的四个侧面开口上,所述左右两侧预制墙板均设置有第一预留洞口,所述第一预留洞口上设置有第一预制管道,所述预制墙板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二预留洞口,所述第二预留洞口上设置有第二预制管道。对于需要连接较多管道的小区检查井,可采用标准构件拼接的方式,最大程度实现工业化,简化施工工序以及降低项目成本;连接管道数量多,且增加了高位接入及管顶平接方式,满足小区排水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排水检查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水检查井。
背景技术
在国家大力推广建筑产业化的背景下,已禁止使用砖砌检查井,大部分情况室外排水检查井均实现了预制,相对于传统砖砌检查井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具有结构强度好、运输方便、施工快捷、节省工期等明显优势,已在我国排水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作为常规小区使用的排水检查井,目前市政的预制检查井存在接口较少、排水量大、重量较重等缺点,并不符合常规小区使用的排水检查井需要多接口、排水量小、重量轻便等需求,往往会导致实际使用过程中施工工序复杂及项目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排水检查井,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简化施工工序以及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排水检查井,包括:
预制框体,所述预制框体具有四个侧面开口;
四块预制墙板,四块所述预制墙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预制框体的四个侧面开口上,所述左右两侧预制墙板均设置有第一预留洞口,所述第一预留洞口上设置有第一预制管道,所述预制墙板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二预留洞口,所述第二预留洞口上设置有第二预制管道。
在上述的一种排水检查井中,所述第一预留洞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预留洞口的直径。
在上述的一种排水检查井中,所述预制框体上设置有若干连接钢筋。
在上述的一种排水检查井中,所述预制框体的上方具有一入口。
在上述的一种排水检查井中,所述入口处设置有盖板。
在上述的一种排水检查井中,所述入口的尺寸为700*700mm。
在上述的一种排水检查井中,所述预制墙板为轻质条板与混凝土复合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对于需要连接较多管道的小区检查井,可采用标准构件拼接的方式,最大程度实现工业化,简化施工工序以及降低项目成本;连接管道数量多,且增加了高位接入及管顶平接方式,满足小区排水特点。
2、墙板的结构形式为轻质条板与混凝土组合的复合构件,既保证了结构的整体刚度,同时降低构件重量,节约现场安装成本。
3、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在工厂预制,防水效果更好,同时能提高现场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检查井的示意图;
图2是本检查井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中,1、预制框体;2、预制墙板;3、第一预留洞口;4、第一预制管道;5、第二预留洞口;6、第二预制管道;7、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本检查井包括预制框体1和四块预制墙板2,所述预制框体1具有四个侧面开口;四块所述预制墙板2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预制框体1的四个侧面开口上,所述左右两侧预制墙板2均设置有第一预留洞口3,所述第一预留洞口3上设置有第一预制管道4,所述预制墙板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二预留洞口5,所述第二预留洞口5上设置有第二预制管道6。
本检查井中,四块预制墙板2分别固定连接于预制框体1的四个侧面开口上,左右两侧预制墙板2均设置有第一预留洞口3,第一预留洞口3上设置有第一预制管道4,预制墙板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二预留洞口5,第二预留洞口5上设置有第二预制管道6;针对对于小区检查井需要多接口、排水量小、重量轻便等特点,本检查井的预制墙板2、第一预制管道4和第二预留洞口5均为预制标准构件,左右两侧预制墙板2均设置有第一预留洞口3,预制墙板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二预留洞口5,对于需要连接较多管道的小区检查井,可采用标准构件拼接的方式,最大程度实现工业化,简化施工工序以及降低项目成本;连接管道数量多,且增加了高位接入及管顶平接方式,满足小区排水特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在工厂预制,防水效果更好,同时能提高现场施工效率。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留洞口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预留洞口5的直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框体1上设置有若干连接钢筋。该结构中,预制框体1上设置若干连接钢筋,增强检查井的整体强度。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框体1的上方具有一入口。所述入口处设置有盖板7。该结构中,预制框体1的上方具有一入口,方便进入井内检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入口的尺寸为700*700mm。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墙板2为轻质条板与混凝土复合板。该结构中,预制墙板2的结构形式为轻质条板与混凝土组合的复合构件,既保证了结构的整体刚度,同时降低构件重量,节约现场安装成本。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框体(1),所述预制框体(1)具有四个侧面开口;
四块预制墙板(2),四块所述预制墙板(2)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预制框体(1)的四个侧面开口上,左右两侧预制墙板(2)均设置有第一预留洞口(3),所述第一预留洞口(3)上设置有第一预制管道(4),所述预制墙板(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二预留洞口(5),所述第二预留洞口(5)上设置有第二预制管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留洞口(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预留洞口(5)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框体(1)上设置有若干连接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框体(1)的上方具有一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处设置有盖板(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的尺寸为700*7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2)为轻质条板与混凝土复合板。
CN202320695928.0U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排水检查井 Active CN219909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5928.0U CN219909254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排水检查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5928.0U CN219909254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排水检查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9254U true CN219909254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6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95928.0U Active CN219909254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排水检查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092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76070A1 (zh) 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CN205444458U (zh) 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CN2307854Y (zh) 节能外墙板
CN2885971Y (zh) 外墙复合(保温)板
CN103669574A (zh) 建筑框架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CN116145857A (zh) 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的模块单元、建筑及建造方法
CN114197715A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墙板、楼板及其连接结构
CN219909254U (zh) 一种排水检查井
CN1632252B (zh) 轻钢密柱框架建筑体系
CN2370077Y (zh) 浇注连接装配式房屋预制板
CN206090815U (zh) 预制装配式筒体结构公共建筑
CN210827935U (zh) 一种装配式模块化轻钢结构墙体连接构造
CN111519659A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
CN210827936U (zh) 一种装配式模块化轻钢结构墙体
CN215443280U (zh) 基于纵向整体钢筋混泥土模块的装配式建筑
CN212801655U (zh) 一种装配式四通电缆井
CN21157235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面隔音复合装饰板结构
CN219451163U (zh) 一种装配式室内轻质隔墙板
CN2789339Y (zh) 预制密肋加气混凝土屋面板
CN217517797U (zh) 全装配式多层排架建筑
CN204510613U (zh) 一种建筑用冷弯薄壁型钢体系框架结构
CN215167138U (zh) 轻钢轻混装配式墙板
CN219280891U (zh) 一种基于稀疏钢框架-支撑结构的模块化建筑
CN215948666U (zh) 一种带肋磷建筑石膏板
CN21594902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