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1970U - 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1970U
CN219901970U CN202320937465.4U CN202320937465U CN219901970U CN 219901970 U CN219901970 U CN 219901970U CN 202320937465 U CN202320937465 U CN 202320937465U CN 219901970 U CN219901970 U CN 219901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wire rod
fixed
moun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374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聃
孙亚飞
熊建伟
王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o Jianxia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uguo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uguo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uguo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374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01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1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1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端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一夹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夹板的一端会挤压第二弹簧块的顶端,迫使第二弹簧块收缩,当第二夹板的侧端部,没有线材的挤压后,通过第二弹簧块的作用力,第二弹簧块的顶端推动第二夹板向一侧移动,将两个第二夹板的间距减少,同时通过第二夹板侧端部的弧面,第二夹板的侧端部挤压线材的表面,推动线材在第二夹板的侧端向上滑动,在通过移动线材,将线材从底板的内部拔出,便于操作,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机电工程包括电气工程技术、自动控制与仪表、给排水、机械设备安装、容器的安装、消防工程、设备及管道防腐蚀与绝热技术等,由于机电设备的线材较多,使用者需要将多种的线材进行归类,然后安装到配电柜的内部,由于同一种设备就有多种不同的线材,在安装过程中,将一种线材固定后,使用者还需清理线材,防止安装出现偏差,通过这种往复的操作,导致安装时间长,耗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端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一夹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杆,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每个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弹簧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磁条,所述底板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均与第二固定板相连接,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侧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侧挡板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弹簧块,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块的末端均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夹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解除对拉杆顶端的拉动,在第一弹簧块的作用力下,第一弹簧块带动第二固定板向下滑动,同时第一固定板带动连接板一同向下挤压,通过连接板底端的挤压线材的表面,对线材施加一个向下的挤压,让线材向下移动,同时线材的两端挤压推动第二夹板,加上第二弹簧块对第二夹板施加的水平挤压,将线材固定在两个第二夹板的侧端部,使用者可以将同一种类型的线材统一放置在底板顶端,可以直接对线材进行固定,避免安装中找不到线材还需要理线的过程,便于快速安装。
2、通过第二夹板的一端会挤压第二弹簧块的顶端,迫使第二弹簧块收缩,当第二夹板的侧端部,没有线材的挤压后,通过第二弹簧块的作用力,第二弹簧块的顶端推动第二夹板向一侧移动,将两个第二夹板的间距减少,同时通过第二夹板侧端部的弧面,第二夹板的侧端部挤压线材的表面,推动线材在第二夹板的侧端向上滑动,在通过移动线材,将线材从底板的内部拔出,便于操作,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11、第一固定板;12、磁条;13、第一弹簧块;14、第二固定板;15、第一夹板;16、第二夹板;17、第二弹簧块;18、侧挡板;19、凹槽;21、拉杆;2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端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板11,两个第一固定板11的侧端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22,连接板2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一夹板15,连接板2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杆21,通过拉杆21带动连接板22向上移动,同时连接板22带动两端的第一固定板11在底板1的顶端向上滑动,第一固定板11带动第二固定板14一同向上移动,第二固定板14的底端带动第一弹簧块13在凹槽19的内部进行收缩,通过第二固定板14拉动第一弹簧块13在凹槽19的内部向上伸展,第一弹簧块13的顶端对第二固定板14产生一个向下的反作用力,让第二固定板14向下移动,每个第一固定板11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14,每个第二固定板14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弹簧块13。
底板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磁条12,底板1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凹槽19,每个凹槽19均与第二固定板14相连接,底板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侧挡板18,每个侧挡板18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弹簧块17,由于第二弹簧块17的末端固定在侧挡板18的侧端部,通过第二夹板16的一端会挤压第二弹簧块17的顶端,迫使第二弹簧块17收缩,当第二夹板16的侧端部,没有线材的挤压后,通过第二弹簧块17的作用力,第二弹簧块17的顶端推动第二夹板16向一侧移动,将两个第二夹板16的间距减少,同时通过第二夹板16侧端部的弧面,第二夹板16的侧端部挤压线材的表面,两个第二弹簧块17的末端均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夹板16。
工作原理:
第一步,使用时通过向上拉动拉杆21,由于拉杆21的底端与连接板22是固定连接,通过拉杆21带动连接板22向上移动,同时连接板22带动两端的第一固定板11在底板1的顶端向上滑动,第一固定板11带动第二固定板14一同向上移动,第二固定板14的底端带动第一弹簧块13在凹槽19的内部进行收缩,通过第二固定板14拉动第一弹簧块13在凹槽19的内部向上伸展,第一弹簧块13的顶端对第二固定板14产生一个向下的反作用力,让第二固定板14向下移动,通过移动线材,将线材的一端放入两个第二夹板16的内侧,通过解除对拉杆21顶端的拉动,在第一弹簧块13的作用力下,第一弹簧块13带动第二固定板14向下滑动,同时第一固定板11带动连接板22一同向下挤压,通过连接板22底端的第一夹板15挤压线材的表面,对线材施加一个向下的挤压,让线材向下移动,同时线材的两端挤压推动第二夹板16,加上第二弹簧块17对第二夹板16施加的水平挤压,将线材固定在两个第二夹板16的侧端部,便于使用者快速对线材进行固定分类。
第二步,将多个线材固定在底板1的顶端后,使用者可以移动底板1,通过底端的磁条12,可以将底板1吸附在电机柜的内部,便于使用者进行分类配线,在通过向上拉动拉杆21带动第一固定板11向上滑动,同时第一固定板11带动第二固定板14在凹槽19的内部向上滑动,同时连接板22带动底端的第一夹板15向上移动,通过让第一夹板15离开线材的顶端,解除对线材的挤压,由于第二弹簧块17的末端固定在侧挡板18的侧端部,通过第二夹板16的一端会挤压第二弹簧块17的顶端,迫使第二弹簧块17收缩,当第二夹板16的侧端部,没有线材的挤压后,通过第二弹簧块17的作用力,第二弹簧块17的顶端推动第二夹板16向一侧移动,将两个第二夹板16的间距减少,同时通过第二夹板16侧端部的弧面,第二夹板16的侧端部挤压线材的表面,推动线材在第二夹板16的侧端向上滑动,在通过移动线材,将线材从底板1的内部拔出,便于操作,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板(11),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11)的侧端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一夹板(15),所述连接板(2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杆(21),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板(11)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14),每个所述第二固定板(14)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弹簧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磁条(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凹槽(19),每个所述凹槽(19)均与第二固定板(1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侧挡板(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挡板(18)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弹簧块(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块(17)的末端均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夹板(16)。
CN202320937465.4U 2023-04-19 2023-04-19 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 Active CN219901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7465.4U CN219901970U (zh) 2023-04-19 2023-04-19 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7465.4U CN219901970U (zh) 2023-04-19 2023-04-19 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1970U true CN219901970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3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37465.4U Active CN219901970U (zh) 2023-04-19 2023-04-19 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019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8567B (zh) 一种线缆芯线自动分线装置
CN210790734U (zh) 一种用于齿轮零件装配的工装
CN219901970U (zh) 机电工程装配式安装装置
CN211727052U (zh) 一种路灯灯杆冲压成型装置
CN216247552U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韧性检测装置
CN22062834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缆连接器
CN219238870U (zh) 一种动力放线架
CN109397672B (zh) 一种摩擦衬垫的制造模具
CN214895569U (zh) 一种电器线束成型检测装置
CN219779722U (zh) 一种卡箍式接线盒
CN217665700U (zh) 一种碳钢三通管成型装置
CN214686503U (zh) 一种母排平面划线安装座
CN220241257U (zh) 一种铜制品生产用快速定位夹具
CN218629189U (zh) 一种混凝土试块制作装置
CN213043215U (zh) 一种转接线用加工装置
CN219045241U (zh)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结构构件
CN216825449U (zh) 一种便于拆卸检修的塑料制品生产用喷淋塔
CN221009454U (zh) 一种点灯测试用压接器
CN219034129U (zh) 一种防护装置
CN219209469U (zh) 一种尾气处理装置
CN220724371U (zh) 一种压铸铝件辅助阳极氧化的新型挂具
CN216145335U (zh) 一种透明液压系统教学设备
CN220805253U (zh) 一种便于表面清理的冲压机
CN211670332U (zh)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CN220639366U (zh) 一种浓缩洗衣片压花造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4

Address after: Room 503, West Gate, Building 95, Jianghai Huangdu, Jinxin Street, Tongzhou Ci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300

Patentee after: Miao Jianxia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10, Building 3, Hongcheng Yicui Apartment, Service Building, Changguo Road West Shouchangguo Road, Zhangdian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5000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Luguo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