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7393U - 一种尾气水封罐用的气水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尾气水封罐用的气水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7393U
CN219897393U CN202321699942.4U CN202321699942U CN219897393U CN 219897393 U CN219897393 U CN 219897393U CN 202321699942 U CN202321699942 U CN 202321699942U CN 219897393 U CN219897393 U CN 219897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gas
sealed tank
water se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99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纯梁
曾洋
张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ujiang Tinci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ujiang Tinci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ujiang Tinci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ujiang Tinci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99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7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7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7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封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气水封罐用的气水分离器。气水分离器包括:水封罐;分离罐,分离罐位于水封罐的上方,分离罐的顶部设有出料口,分离罐的底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通过管件与水封罐的输出端连通;液雾收集件,至少一个液雾收集件设置在分离罐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封罐的上方连接分离罐,通过分离罐内的液雾收集件将所排气体中液雾有效拦截,并利用重力的作用,将液雾返回到水封罐中,减缓水封罐液体流失,降低水损耗和补水频率。

Description

一种尾气水封罐用的气水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封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气水封罐用的气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尾气水封罐是将尾气支路与尾气总管进行隔离的装置,可保证各单体尾气系统保持相互独立,避免尾气互串;同时当发生火灾时能防止回火现象,阻止火焰的传播。
当尾气系统排气量比较大的时候,水封罐挥发的水汽量也增多,大量液体随排放气体夹带挥发,导致液位下降过快,补水频繁,耗水量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拦截液雾,并将液雾返回至水封罐的气水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尾气水封罐用的气水分离器,包括:
水封罐;
分离罐,分离罐位于水封罐的上方,分离罐的顶部设有出料口,分离罐的底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通过管件与水封罐的输出端连通;
液雾收集件,至少一个液雾收集件设置在分离罐内。
可选的,多个液雾收集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可选的,多个液雾收集件沿水平方向间隔或交错设置。
可选的,所述液雾收集件为冷却盘管、筛网、板式除沫器、丝网除沫器、折流板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的,所述分离罐设有水冷套。
可选的,所述出料口上设有流量控制阀。
可选的,所述分离罐内气体的流速为0.5~3m/s。
可选的,所述出料口和所述进料口远离分离罐的一端均设有连接法兰。
可选的,所述分离罐的内底面为直径依次递减的锥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封罐的上方连接分离罐,通过分离罐内的液雾收集件将所排气体中液雾有效拦截,并利用重力的作用,将液雾返回到水封罐中,减缓水封罐液体流失,降低水损耗和补水频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离罐中从上到下设置多个液雾收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离罐中水平设置多个液雾收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折流板作为液雾收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封罐;2、分离罐;21、出料口;22、进料口;3、液雾收集件;4、水冷套;5、流量控制阀;6、连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4,一种尾气水封罐1用的气水分离器,包括:
水封罐1;
分离罐2,分离罐2位于水封罐1的上方,分离罐2的顶部设有出料口21,分离罐2的底部设有进料口22,进料口22通过管件与水封罐1的输出端连通;
液雾收集件3,至少一个液雾收集件3设置在分离罐2内。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离罐2设有水冷套4。通过水冷套4能够对分离罐2降温,提高液雾在液雾收集件3上凝结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水冷套4配套设有供冷凝剂出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水冷套4的冷凝剂可采用冷凝器制冷后循环使用,水冷套4的冷凝剂也可采用自来水。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口21上设有流量控制阀5。通过调节流量控制阀5,能够控制分离罐2内气体的流动速度,为了保证液雾收集件3收集液雾的效果,分离罐2内气体的流速控制在0.5~3m/s。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口21和所述进料口22远离分离罐2的一端均设有连接法兰6。通过连接法兰6,能够方便地连接管道。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离罐2的内底面为直径依次递减的锥形。分离罐2采用锥形的内底面,能够引导从液雾收集件3上滴落的液雾流入进料口22,然后流入水封罐1,实现液雾回流。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雾收集件3为冷却盘管、筛网、板式除沫器、丝网除沫器、折流板中的任意一种。
采用冷却盘管时,冷却盘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伸出分离罐2外,向冷却盘管的输入端注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进入冷却盘管后和冷却盘管发生热交换,将冷却盘管降温,液雾在低温的冷却盘管表面冷凝,最终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在分离器内底面,并通过进料口22回流至水封罐1。冷却介质则从冷却盘管的输出端排出。冷却盘管可采用多根首尾相接的U形铜管焊接制作。
采用筛网、丝网除沫器或者板式除沫器时,携带有液雾的气体在经过筛网、丝网除沫器或者板式除沫器的表面时,液雾会附着在筛网、丝网除沫器或者板式除沫器的表面,最终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在分离器内底面,并通过进料口22回流至水封罐1。
采用折流板时,如图4所示,折流板与分离罐2内壁连接的一端到分离罐2内底面的距离大于折流板远离分离罐2内壁的一端。此方式能够形成导向斜面,引导凝结在折流板表面的液雾流向分离罐2的内底面。
需要说明的是,液雾收集件3是通过与含有液雾的气体接触,使得液雾附着在液雾收集件3表面,因此,液雾收集件3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实现,例如填料,但现有技术中的填料基本都具备一定的蓄水性能,采用填料作为液雾收集件3时,虽然能够除去尾气中的液雾,但降低水封罐水损的效果较差。
具体地,尾气水封罐1输出端上侧连接分离罐2底部的进料口22,分离罐2腔体直径按气量核算,设计气体流速为1.5m/s,分离罐2直桶段高度1m,在内部0.5m处安装有PTFE材质的丝网除沫器,分离罐2顶部的出料口21和尾气管连接。水封罐1输出的气体中夹带有液雾,进入分离罐2后被丝网除沫器拦截,并返回到水封罐1中,减缓了水封罐1液体流失,降低了水损耗和补水频率,排放的尾气更加干燥。
实施例2
对采用多个液雾收集件3时,多个液雾收集件3在分离罐2内的具体设置方式作详细说明。
其中一种方案为:如图2、图4所示,将多个液雾收集件3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其中一种方案为:如图3所示,将多个液雾收集件3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显然,也可将多个液雾收集件3交错设置。
上述两种方案中均是为了进一步增加液雾收集件3与含有液雾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拦截液雾的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尾气水封罐用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封罐(1);
分离罐(2),分离罐(2)位于水封罐(1)的上方,分离罐(2)的顶部设有出料口(21),分离罐(2)的底部设有进料口(22),进料口(22)通过管件与水封罐(1)的输出端连通;
液雾收集件(3),至少一个液雾收集件(3)设置在分离罐(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液雾收集件(3)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液雾收集件(3)沿水平方向间隔或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雾收集件(3)为冷却盘管、筛网、板式除沫器、丝网除沫器、折流板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罐(2)设有水冷套(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21)上设有流量控制阀(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罐(2)内气体的流速为0.5~3m/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21)和所述进料口(22)远离分离罐(2)的一端均设有连接法兰(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罐(2)的内底面为直径依次递减的锥形。
CN202321699942.4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尾气水封罐用的气水分离器 Active CN219897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9942.4U CN219897393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尾气水封罐用的气水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9942.4U CN219897393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尾气水封罐用的气水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7393U true CN219897393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6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9942.4U Active CN219897393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尾气水封罐用的气水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7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87335B1 (en) Distributor for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CN201973964U (zh) 一种具有气液分离功能的立式蒸发器
CN104848605A (zh) 一种满液式蒸发器
CN201443932U (zh) 可拆洗喷淋式地源热泵蒸发器
CN202792709U (zh) 一种喷淋式蒸发器
CN219897393U (zh) 一种尾气水封罐用的气水分离器
CN108373930A (zh) 一种组合式液化分离器
CN211147362U (zh) 一种压缩气体干燥机的换热除水结构
WO2024011887A1 (zh) 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系统
CN203220843U (zh) 一种用于分离不溶于水的气体与水蒸汽的分离装置
CN111495109B (zh)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CN114001498A (zh) 挡液结构、换热器及空调
CN113739622A (zh) 一种降膜式换热器内使用的布液器
CN202792675U (zh) 余热型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发生装置
CN210114901U (zh) 一种催化裂化脱硫后烟气的除雾消白系统
CN113975840A (zh) 一种分段换热的脱硫浆液闪蒸系统
CN103629846A (zh) 余热型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发生装置
CN218821752U (zh) 一种聚丙烯冷却塔
CN213514491U (zh) 压缩机排气结构及制冷设备
CN215765865U (zh) 一种含有气液分离吸气管路的蒸发器
CN204757754U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216432163U (zh) 挡液结构、换热器及空调
CN209910219U (zh) 一种二级冷凝器
CN213726541U (zh) 一种管程防腐蚀的无汞催化氯乙烯转化器
CN218916005U (zh) 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