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5681U - 内窥镜手柄组件和内窥镜总成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手柄组件和内窥镜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5681U
CN219895681U CN202321348933.0U CN202321348933U CN219895681U CN 219895681 U CN219895681 U CN 219895681U CN 202321348933 U CN202321348933 U CN 202321348933U CN 219895681 U CN219895681 U CN 219895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limiting
rotating wheel
endoscop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489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东
韦宝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u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u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u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u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489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5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5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5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窥镜手柄组件和内窥镜总成,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内窥镜手柄组件包括外壳、转轮、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转轮与外壳可转动地连接。第一限位结构具有呈环形排布的多个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结构具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二者中的一个与外壳连接,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二者中另一个与转轮连接。第二限位部用于与多个第一限位部中的一个卡接,以限制转轮相对于外壳转动,且第二限位结构能在施加于转轮上的扭矩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以远离第一限位结构,从而切换第二限位部的位置。转轮调节到位后即实现自锁,操作便捷灵活,省时省力,手术效率高;同时,不易产生碎屑,不易污染手术环境。

Description

内窥镜手柄组件和内窥镜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窥镜手柄组件和内窥镜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内窥镜主要是通过将插入病变部位插入器官或组织内对其进行观察,其中牵引丝贯穿插入病变部位内部,一端固定在插入病变部位的前端,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轮上。当转动转轮时,固定在转轮上的牵引丝受力缠绕在转轮上,拉扯插入病变部位的前端向一侧弯曲,以此实现内窥镜在器官或组织内不同方向的观察。为了实现在设定方向上持续观察,需要对前端进行锁定。现有技术中,锁定前端的方式较多,例如,现有专利CN112603250A、CN111067469B或CN115670348A中的记载,其中,CN112603250A记载的技术方案中,采用齿轮和齿条配合的结构实现位置锁定,齿条需要在外力下相对于齿轮靠近或者远离,当靠近后,齿条与齿轮啮合,实现限位。CN111067469B或CN115670348A记载的技术方案中,依靠摩擦片与转轮接触利用摩擦力实现锁定。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技术的内窥镜前端锁定结构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通过齿轮齿条配合实现锁定,操作繁琐;通过摩擦片实现锁定,易产生碎屑,易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手柄组件和内窥镜总成,其能够简化操作,提高手术效率,且不易污染手术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手柄组件,包括:
外壳;
用于带动拉绳运动的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外壳可转动地连接;
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具有呈环形排布的多个第一限位部;
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具有第二限位部;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二者中的一个与所述外壳连接、另一个与所述转轮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与所述多个第一限位部中的一个卡接,以限制所述转轮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且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能在施加于所述转轮上的扭矩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以远离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从而切换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为第一卡接槽;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具有挠性的卡接柱,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为位于所述卡接柱上的卡接面,所述卡接面与所述第一卡接槽的槽壁抵接,以限制所述转轮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所述卡接柱用于在外部扭矩下远离所述第一卡接槽,以使所述卡接面与所述第一卡接槽分离。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为齿轮,所述齿轮包括呈环形排布的多个齿体,相邻所述齿体配合限定出所述第一卡接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齿轮设置为内齿轮,所述内齿轮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卡接柱与所述转轮连接且位于所述内齿轮围成的区域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齿轮设置为外齿轮,所述外齿轮与所述转轮连接,所述卡接柱与所述外壳连接且位于所述外齿轮的外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面设置为外凸的弧形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面上设置有第二卡接槽;所述卡接柱与所述齿轮具有相互切换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接柱与所述第一卡接槽卡接配合;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多个齿体中的一个齿体与所述第二卡接槽卡接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卡接槽设置为内凹弧形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柱设置为塑料件或者金属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总成,所述内窥镜总成包括:
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手柄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手柄组件,拉绳与转轮连接,当需要调整内窥镜前端的角度时,转动转轮,使其带动拉绳运动,拉绳再带动内窥镜前端运动,从而完成角度调节。在角度调节过程中,施力于转轮时,转轮将扭矩传递至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在该扭矩的作用下,第二限位结构能够发生形变,从而使第二限位部的位置发生改变,使第二限位部与不同的第一限位部实现卡接,如此,在调节内窥镜前端的角度后实现内窥镜前端角度的自动锁定,操作便捷灵活,手术效率高。同时,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卡接配合,相比现有技术的通过摩擦片提供的摩擦力实现限位,不易产生碎屑,不易因碎屑污染手术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窥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窥镜组件的打开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接柱与齿轮处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接柱与齿轮处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窥镜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001-内窥镜前端;002-拉绳;003-内窥镜手柄组件;100-外壳;110-半壳;120-转动轴;130-条形开口;200-转轮;210-轮体;211-线槽;220-把手;300-第一限位结构;310-内齿轮;311-内齿体;312-第一卡接槽;400-第二限位结构;410-卡接柱;411-卡接面;412-第二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图1-图4,本实施例中,内窥镜手柄组件003包括外壳100、转轮200、第一限位结构300和第二限位结构400。转轮200与外壳100可转动地连接,转轮200用于安装拉绳002并能够带动拉绳002运动。第一限位结构300具有呈环形排布的多个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结构400具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结构300和第二限位结构400二者中的一个与外壳100连接,第一限位结构300和第二限位结构400二者中另一个与转轮200连接。第二限位部用于与多个第一限位部中的一个卡接,以限制转轮200相对于外壳100转动,且第二限位结构400能在施加于转轮200上的扭矩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以远离第一限位结构300,从而切换第二限位部的位置。
承上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手柄组件003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拉绳002的远离内窥镜前端001的端部与转轮200连接。初始状态下,第二限位部与多个第一限位部中的一个卡接,也即,转轮200处于被锁定的状态,内窥镜前端001的角度处于被锁定的状态,内窥镜前端001不易自由摆动,内窥镜前端001的角度不会随意变化。当需要调节内窥镜前端001的角度时,握持外壳100,施力于转轮200,使转轮200具有转动的扭矩,在该扭矩的作用下使第二限位结构400产生形变,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分离,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从卡接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如此,实现转轮200的转动,而转轮200转动后,拉绳002绕设于转轮200上的长度改变,拉绳002同时拉动内窥镜前端001摆动,最终实现内窥镜前端001的角度调节。在转轮200转动过程中,第二限位部相对于多个第一限位部运动,当内窥镜前端001的角度调节完成后,第二限位部能适应性地与多个第一限位部中的一个卡接,实现自锁。如此一来,内窥镜前端001的角度调节与锁定能够同时进行,而现有技术中,需要先独立操作齿条运动解除锁定,然后进行角度调节,角度调节后再独立操作齿条进行角度锁定,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操作步骤,操作更加便捷灵活,能够提高手术效率。同时,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卡接配合实现限位,相比现有技术的通过摩擦片提供的摩擦力实现限位,不易产生碎屑,不易因碎屑污染手术环境。
以下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内窥镜手柄组件003的细节结构进行举例说明。
请结合图1-图2,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外壳100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外壳100包括两个半壳110,两个半壳110可以采用螺钉连接,两个半壳110扣合后,形成容纳腔,并且,两个半壳110中的一个上设置有转动轴120,转轮200位于容纳腔内且套接于转动轴120外,转轮200围绕转动轴120的轴线转动,转动平稳可靠。
进一步的,两个半壳110扣合后,两个半壳110共同限定出在转动轴120的周向上延伸的条形开口130。
请结合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限位结构300设置为内齿轮310,内齿轮310固定于外壳100上,具体的,内齿轮310可以固定于两个半壳110中的一个上,且内齿轮310的轴线与转动轴120的轴线共线。内齿轮310包括齿环和呈环形排布的多个内齿体311,多个内齿体311均安装于齿环的内周面上,齿环与多个内齿体311可以设置为一体式结构。相邻内齿体311配合限定出第一卡接槽312,第一卡接槽312即第一限位部。应当理解,内齿体311的数量按需设置,当内齿体311的数量越多时,在内齿轮310的周向上,相邻两个第一卡接槽312的角度越小,内窥镜前端001的角度调节的精度越高。同时,内齿体311的横截面轮廓大致为三角形,三角形的顶角设置有倒圆角,其中,顶角为远离齿环的角。
需要说明的是,内齿轮310可以通过螺钉、螺栓、卡扣等结构固定于外壳100,或者,内齿轮310可以与外壳100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例如,内齿轮310与外壳100粘接为一体。
请结合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二限位结构400包括具有挠性的卡接柱410,第二限位部设置为位于卡接柱410上的卡接面411,卡接面411为外凸的弧形面。卡接柱410的一端安装在转轮200上,卡接柱410的长度方向与转动轴120的轴线延伸方向一致,且卡接柱410位于内齿轮310围成的区域内。其中,卡接柱410具有挠性,使得卡接柱410在受到施加于转轮200上的扭矩的作用力下,第一卡接槽312的槽壁能驱使卡接面411具有脱出第一卡接槽312的运动趋势,从而使卡接柱410朝内齿轮310的中线产生偏转形变,卡接柱410能够离开第一卡接槽312,而当卡接柱410从前一个第一卡接槽312进入后一个第一卡接槽312时,施加于卡接柱410上的作用力减弱或消失,卡接柱410能够自动恢复形变,从而卡入后一个第一卡接槽312中。
请结合图3和图4,进一步的,卡接面411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内凹的第二卡接槽412,第二卡接槽412的槽壁为内凹的弧形面,并且第二卡接槽412的横断面形状与内齿体311靠近顶角的部分的形状基本相同,第二卡接槽412能够与多个内齿体311中的一个卡接配合,且在施加于转轮200上的扭矩的作用力下,内齿体311能够驱使卡接柱410产生偏转形变,也即使卡接柱410远离内齿体311,从而实现内齿体311与第二卡接槽412的分离,进而转动转轮200。具体的,卡接柱410与内齿轮310具有相互切换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二者处于第一位置时,卡接柱410与第一卡接槽312卡接配合。当二者处于第二位置时,多个内齿体311中的一个内齿体311与第二卡接槽412卡接配合。如此设计,无论卡接柱410与内齿轮310处于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卡接柱410和内齿轮310均处于被锁定的状态,转轮200不会自动相对于外壳100转动,内窥镜前端001的角度不会自动改变。而由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配合设计,使得转轮200在转动较小角度的前提下也能实现锁定,提高了内窥镜前端001的角度调节的精度。
应当理解,卡接柱410的数量按需设置,卡接柱41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卡接柱41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卡接柱410围绕内齿轮310的轴线均匀间隔排布,每个卡接柱410的工作状态保持一致,不会产生干涉。也即,当角度调节完成时,所有的卡接柱410同时保持在第一位置或同时保持在第二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卡接柱410可以是塑料件或者金属件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选的,内齿轮310可以装配至转轮200上,对应的,卡接柱410可以装配至外壳100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限位结构300设置还可以设置为外齿轮(图未示),外齿轮外侧的多个外齿体配合限定出呈环形排布的多个第一卡接槽312,对应的,卡接柱410设于外齿轮的外侧,卡接柱410上的卡接面411能够与多个第一卡接槽312中的一个第一卡接触可脱离的卡接配合。此外,外齿轮可以装配至外壳100上,同时,卡接柱410装配至转轮200上。或者,外齿轮可以装配至转轮200上,对应的,卡接柱410装配至外壳100上。应当理解,当第一限位结构300设置为外齿轮时,在转动转轮200时,卡接柱410能够在扭矩的作用力下向远离外齿轮的轴线的方向产生偏转形变,当转动完成后,卡接柱410能够恢复形变,卡接柱410能够与外齿轮配合实现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内齿轮310和外齿轮可以统称为齿轮,该齿轮可以为完全齿轮或者不完全齿轮。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转轮200包括圆柱结构的轮体210和连接于轮体210的把手220,第一限位结构300或第二限位结构400与轮体210连接,轮体210上设置有供拉绳002绕设的线槽211。轮体210套接于转动轴120外并与转动轴120可转动地配合。把手220从条形开口130处伸出,便于施力于把手220以带动轮体210转动。
请结合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手柄组件003,通过第一限位结构300和第二限位结构400的配合设计,能够实现转轮200与外壳100在转动到位后实现自锁,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同时,内窥镜前端001的角度调节与转轮200的自锁均依靠转动转轮200实现,不需要额外操作实现转轮200的锁定或解锁,操作方便灵活。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总成,其包括上述实施例提到的内窥镜手柄组件003,应当理解,内窥镜总成显然还包括其他能实现其基本功能的结构件,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叙述累赘,不对其他的结构件进行说明,参照现有技术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用于带动拉绳运动的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外壳可转动地连接;
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具有呈环形排布的多个第一限位部;
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具有第二限位部;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二者中的一个与所述外壳连接、另一个与所述转轮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与所述多个第一限位部中的一个卡接,以限制所述转轮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且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能在施加于所述转轮上的扭矩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以远离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从而切换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为第一卡接槽;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具有挠性的卡接柱,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为位于所述卡接柱上的卡接面,所述卡接面与所述第一卡接槽的槽壁抵接,以限制所述转轮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所述卡接柱用于在外部扭矩下远离所述第一卡接槽,以使所述卡接面与所述第一卡接槽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为齿轮,所述齿轮包括呈环形排布的多个齿体,相邻所述齿体配合限定出所述第一卡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设置为内齿轮,所述内齿轮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卡接柱与所述转轮连接且位于所述内齿轮围成的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设置为外齿轮,所述外齿轮与所述转轮连接,所述卡接柱与所述外壳连接且位于所述外齿轮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面设置为外凸的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面上设置有第二卡接槽;所述卡接柱与所述齿轮具有相互切换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接柱与所述第一卡接槽卡接配合;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多个齿体中的一个齿体与所述第二卡接槽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接槽设置为内凹弧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柱设置为塑料件或者金属件。
10.一种内窥镜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总成包括: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手柄组件。
CN202321348933.0U 2023-05-30 2023-05-30 内窥镜手柄组件和内窥镜总成 Active CN219895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48933.0U CN219895681U (zh) 2023-05-30 2023-05-30 内窥镜手柄组件和内窥镜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48933.0U CN219895681U (zh) 2023-05-30 2023-05-30 内窥镜手柄组件和内窥镜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5681U true CN219895681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1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48933.0U Active CN219895681U (zh) 2023-05-30 2023-05-30 内窥镜手柄组件和内窥镜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5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45026A (en) Sealless pump assembly apparatus
CN109373160A (zh) 摄像头隐藏机构和电子设备
CN219895681U (zh) 内窥镜手柄组件和内窥镜总成
JPH02203021A (ja) 継手装置
CN109373159A (zh) 摄像头隐藏机构和电子设备
CN219229816U (zh) 一种内窥镜手柄以及内窥镜
CN109770830A (zh) 用于内窥镜手柄内部的旋转卡扣机构
CN204715914U (zh) 高强度u型密码锁
US20030032948A1 (en) Rotation joint, especially for medical instruments
CN104948022A (zh) 高强度u型密码锁
CN113332563A (zh) 一种医用调节式微导管
CN209262626U (zh) 摄像头隐藏机构和电子设备
US10944212B1 (en) Power connector with anti-disengaging mechanism
CN109083998A (zh) 一种快速释放机构的开关装置及线性致动器
CN210948076U (zh) 一种安全门锁
CN114209426B (zh) 一种用于变刚度机械臂的锁定结构
CN210948059U (zh) 一种适用于门锁的离合结构
CN211930420U (zh) 电机组合及具有该电机组合的手术机器人
JP3767828B1 (ja) 自立構造を持つ杖
CN209908111U (zh) 一种推拉锁
CN107099974A (zh) 洗衣机
CN210396435U (zh) 箱盖锁定装置和箱盖安装结构
CN112841723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器
CN216221644U (zh) 手术器械、从操作设备和手术机器人
CN219109374U (zh) 一种角度调节机构、内窥镜手柄以及内窥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