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5373U - 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和电水壶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和电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5373U
CN219895373U CN202321271158.3U CN202321271158U CN219895373U CN 219895373 U CN219895373 U CN 219895373U CN 202321271158 U CN202321271158 U CN 202321271158U CN 219895373 U CN219895373 U CN 219895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water
outlet pipe
sec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711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金柳生
雷皓漪
谷亮
杨柳斌
裴胜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711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5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5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5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和电水壶。盖组件包括盖体和出水管,盖体内构造有用于冷却的冷却腔;出水管的出口与进口之间设置有冷却段,进口适于与液体容器的储水腔连通,冷却段位于冷却腔内,以使冷却段内的液体在冷却腔内换热并降温,出水管的出口适于与盖体的外侧连通。热的液体能够进入冷却段中并在冷却腔内进行热交换并降温,从而将液体的温度降低到合适的温度,降温后的液体通过出口送出盖组件外侧,用户可以从盖组件的外侧接取液体。盖组件可直接装设于电水壶上方,结构简单,适用性好,能够得到广泛地使用。

Description

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和电水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和电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可以快速烧开水,但是烧开的热水降温需要较长时间。当用户需要喝水时,无法快速得到适宜饮用的温水。如在环境温度20度的情况下,150毫升的开水降温到40度,需要15分钟左右。
相关技术中,电热壶包括用于加热液体的壶身和底座,壶身电连接在底座上,壶身的底部设有液体出口,底座上设有用于冷却从壶身流出的被加热的液体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与液体出口连通。被加热的液体通过底座上的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底座的体积较大,底座的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容器的盖组件,该盖组件具有能够快速将热水的温度降低到合适温度并且水能够顺利排出盖组件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水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内构造有用于冷却的冷却腔;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口与进口之间设置有冷却段,所述进口适于与所述液体容器的储水腔连通,所述冷却段位于所述冷却腔内,以使所述冷却段内的液体在所述冷却腔内换热并降温,所述出水管的出口适于与外界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盖组件的盖体内构造有用于冷却热的液体的冷却腔,当盖组件应用于电水壶时,热的液体可以是热水,热水进入冷却段中并在冷却腔内进行热交换并降温,从而将热水降低到合适的温度。可以理解的是,出水管的出口用于出水,降温后的水通过出口送出盖组件外侧,用户可以从盖组件的外侧取水。盖组件可直接装设于电水壶上方,结构简单,适用性好,能够得到广泛地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段包括沿预设轴线绕设的螺旋盘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螺旋盘管包括在沿所述预设轴线绕设的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二管部设于所述第一管部的外侧,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第二管部之间设置有预设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水管包括位于所述盖体外侧的出水段,所述出水段包括上升段和与所述上升段连接的下降段,所述上升段包括第一弧形段,所述下降段包括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与所述第二弧形段连接形成圆滑段,所述上升段与所述冷却段连接,所述下降段构造有所述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水管包括构造有所述出口的出水段,所述出水段与所述冷却段连通,所述出水段适于在位于所述盖体内的隐藏位置与伸出所述盖体外的出水位置之间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盖体的至少一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冷却腔的外侧,所述风机的风口朝向所述冷却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盖体包括内壳体和位于内壳体外侧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内构造有所述冷却腔,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冷却风道,所述冷却风道与所述风机的风口连通,所述外壳体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对应所述风机的进口,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外壳体设置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壳体朝向所述风机的部位设置有散热翅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腔内设置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包括水与相变储能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冷却腔内设置有半导体制冷件,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的冷端朝向所述冷却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盖体至少局部区域构造为第一可视区,所述第一可视区适于根据所述冷却介质的温度调节颜色、文字与数值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出水管至少局部区域构造为第二可视区,所述第二可视区适于根据所述出水管的内壁的温度调节颜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水管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位于所述盖体内,所述泵体位于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之间,所述进口适于伸入所述储水腔;
或,所述泵体连接于所述进口并通过所述出水管吊挂在所述盖体的下方,所述泵体适于伸入所述储水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泵体为无止逆功能的水泵,所述泵体包括叶轮泵和隔膜泵中的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
壶体,构造有储水腔;
如上任一种所述的液体容器的盖组件,所述盖组件适于盖设在所述壶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壶体包括壶身、把手和底座,所述壶身构造有所述储水腔,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壶身的下方,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壶身的一侧,所述出水管穿设于所述把手并与所述壶身底部的出液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水管通过所述泵体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情况下,所述泵体位于所述底座或所述把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座与所述壶身中的一个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壶身的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与所述出水管之间设置有隔热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盖组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壶体,所述盖组件适于转动至闭合所述储水腔的闭合位置与打开所述储水腔的打开位置。
除了上述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特征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盖组件盖设在壶体上方;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水壶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侧视图;
图5是图4沿A-A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段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盖体;101、出水管;102、冷却腔;104、泵体;106、出口;108、进口;110、冷却段;112、出水段;114、上升段;116、下降段;118、风机;120、内壳体;122、外壳体;124、冷却风道;126、进风口;128、出风口;130、散热翅片;132、上壁板;134、下壁板;136、第一管部;138、第二管部;
200、电水壶;202、储水腔;204、壶体;206、壶身;208、把手;210、底座;212、加热部件;214、出液口;216、内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容器的盖组件进行说明之前,对其应用场景进行说明。需要冷却热的液体的液体容器均可设置下述的盖组件,盖组件可用于电水壶、奶锅和保温杯等液体容器,盖组件可作为独立的配件进行生产和销售,作为多种液体容器的可替换盖;当然,盖组件也可以为液体容器的局部结构。当盖组件应用于电水壶时,可装设在电水壶上方,下述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6所示,以盖组件应用于电水壶为例进行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水壶的盖组件,包括盖体100和出水管101,盖体100设置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内构造有用于冷却的冷却腔102,出水管101的出口106与进口108之间设置有冷却段110,进口适于与液体容器的储水腔202连通,冷却段110位于冷却腔102内,以使冷却段110内的液体在冷却腔102内换热并降温,出水管101的出口106适于与外界连通。
盖组件的盖体100内构造有用于冷却热的液体的冷却腔102,当盖组件应用于电水壶200时,热的液体可以是热水,热水能够送入冷却段110中并在冷却腔102内进行热交换并降温,从而将热水的温度降低到合适的温度。可以理解的是,出水管101的出口106用于出水,降温后的水通过出口106送出盖组件外侧,用户可以从盖组件的外侧取水。盖组件可直接装设于电水壶200上方,结构简单,适用性好,能够得到广泛地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液体可以包括热水,热水可以包括刚烧开的水,也可以包括比设定温度高的热水,设定温度可以理解为用户想要得到的水的温度。
其中,出水管101不局限于用于出水,出水管101内的液体可以是水,也可以包括其他液体,如当盖组件应用于奶锅时,液体可以包括温度高的奶,当盖组件应用于煮茶壶时,液体可以包括热茶(水和茶叶的混合物)。
冷却腔102内设置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包括水与相变储能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的是,冷却介质可以包括相变储能材料,冷却介质可以具有一定流动性,也可以为固体,相变储能材料潜热高,尽量选择导热系数大的相变储能材料,能够吸收冷却段110内热水的大量热量,使热水能够降温至所需的适宜温度。其中,冷却介质可以包括水,不仅流动性好、导热性强,使冷却介质能够充分吸收热量,并且无毒无害,获取简单、成本低。相变储能材料可以包括十水合硫酸钠与十水合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这类材料相对于水而言潜热更高、在吸收同等的热量的情况下相变储能材料的温度变化小。冷却介质还可以是十水合硫酸钠和十水合碳酸钠等相变储能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与水的混合物,冷却介质不仅潜热高,而且流动性和导热性强。
冷却腔102内可以设置冷却介质,还可以设置有半导体制冷件,半导体制冷件的冷端朝向冷却段,半导体制冷件能够吸收冷却段的热量,实现换热降温,使热水能够降温至所需的适宜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冷却腔102内的冷源可以是冷却介质,可以设置有半导体制冷件,还可以设置冷却介质和半导体制冷件,通过同时设置冷却介质和半导体制冷件能够有效保证盖组件的冷却效果。
参考图2所示,出水管101适于通过泵体104与电水壶200的储水腔202连通,通过泵体104将储水腔202内的水泵入出水管101内,实现自动出水。其中,泵体104可以安装于盖体100或电水壶的壶体,泵体104的安装位置多样,可根据需要选择。
其中,泵体104可位于盖体100内(图中未示意),泵体104位于出水管101的进口108与出口106之间,出水管101的进口108适于伸入储水腔202,泵体104能够将电水壶200的储水腔202内的热水泵入冷却段110,实现热水的降温,并将水泵出盖体100外,保证用户接水。可以理解的是,此时进口108应尽量接近储水腔202的底部,以将储水腔202里的水充分抽出。泵体104集成在盖体100内,盖体100具有泵水和冷却功能,盖体100的独立性更强,可作为独立的部件应用于多种液体容器。同时,泵体104隐藏在盖体100内,盖体100内的整体性更强,盖体100内可配设用于给泵体104供电的蓄电池,或者,泵体104通过导线与电水壶200的接电线连接,通过外接电源供电。
泵体104还可以连接于出水管101的进口端(图中未示意)并通过出水管101吊挂在盖体的下方,泵体104适于伸入储水腔202,此时泵体104应尽量靠近储水腔202的底部,以将水充分抽出。此时,泵体104为潜水泵。
泵体104可以为无止逆功能的水泵,水泵包括叶轮泵和隔膜泵中的一种,水不会受到泵体104的阻挡并能够顺利回流至储水腔202中,出水管101内部的水能够排空,保证盖组件的排水效果。
泵体104需实现能够将水送入出水管101,泵体104的具体位置不局限于上述方式。另外,出水管101内的水不局限于通过泵体104供应,还可以通过手动倒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出,还可以通过其他驱动方式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当盖组件设有泵体104时,盖组件具有泵水和冷却功能,盖组件具有独立性,可作为独立的部件应用于多种液体容器。也就是说,盖组件可以是一个独立安装、独立使用、独立销售的产品,盖组件可应用于相关技术中的水壶、水杯、奶锅等多种液体容器中。
上述内容,对于出水管101的送水方式进行说明,下面,对出水管101的结构进行说明。
参考图2和图3所示,冷却段110包括沿预设轴线绕设的螺旋盘管,冷却段110为螺旋环绕式,延长冷却段110的长度,水在冷却介质内的流动路径延长,使热交换的时间更长,保证盖组件的冷却效果。
预设轴线纵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冷却段110从下向上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冷却段110从下向上顺时针或逆时针绕设而成,冷却段110的绕设方向为接近水平方向,冷却段110可逐渐向下倾斜,相比于垂直绕设的方式更不会存有余水。当盖组件装设于电水壶200上方,当用户取水完成时,位于出水管101内部的水能够排出盖组件并回流到下方的电水壶200的储水腔202中,位于出水管101内部的水能够排空,有效保证盖组件的排水效果,能够避免出水管101内残留水分,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纵向可以是竖直方向,也可以是与竖直方向形成一定的夹角的方向,此夹角的范围可小于等于30°或45°。也就是说,预设轴线沿纵向延伸,可以理解为,预设轴线为竖直线,或接近竖直方向的线,接近竖直方向可以是相对竖直方向微向左(或微向右)倾斜。
同理,预设轴线沿横向延伸,可以理解为,预设轴线为水平线,或接近水平方向的线,接近水平方向可以是相对于水平方向微向下(或向上)倾斜,使用户在取水完成时,螺旋盘管内的水能够依靠其自身重力回流到电水壶200的储水腔202中,保证出水管101的排水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轴线可以沿纵向延伸,此时螺旋盘管沿纵向绕设;预设轴线可以沿横向延伸,此时螺旋盘管沿横向延伸;预设轴线还可以沿纵向延伸和沿横向延伸,此时,螺旋盘管的一部分沿纵向延伸,另一部分沿横向延伸,螺旋盘管能够增加设定高度内冷却段110的长度即可。
参考图6所示,螺旋盘管包括在沿预设轴线绕设的第一管部136和第二管部138,第二管部138套设于第一管部136的外侧,第一管部136与第二管部138之间设置有预设间隙,第一管部136位于第二管部138的内侧,也就是,在第一管部136的外侧增设一层管段,能够增加在设定高度内冷却段的长度,优化盖组件的冷却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以预设轴线沿纵向延伸为例,此时冷却段110沿纵向绕设,可以理解的是,靠近冷却段110的冷却介质由于直接接触到冷却段110的管壁,能够直接从冷却段110的管壁吸收热量进行换热,传热效果好。将第二管部138绕设在第一管部136的外侧,能在设定高度内增长冷却段110的长度,同时,在第一管部136与第二管部138之间设置预设间隙,能够使冷却段110均匀地分布在设定高度的空间中,可以理解的是,此空间即为冷却腔102。当冷却段110内部有热水通过时,能够保证热量均匀地分布在此空间中,充分与冷却介质接触,提高传热能力,保证冷却效果。
出水管101包括出水段112,出水段112包括上升段114和与上升段114连接的下降段116,上升段114包括第一弧形段,下降段116包括第二弧形段,第一弧形段与第二弧形段连接形成圆滑段,使水能够在出水段112中顺畅流通。上升段114与冷却段110连接,用户取水完成后,位于上升段114的水能够依靠其自身重力回流至冷却段110中,再通过冷却段110回流至电水壶200的储水腔202中,下降段116构造有出口106,可以将水输送到指定区间,方便用户接水。
出水管101包括构造有出口106的出水段112,出水段112与冷却段110连通,出水段112适于在位于盖体100内的隐藏位置(图中未示意)与伸出盖体100外的出水位置(图中未示意)之间切换。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出水段112为可以伸缩的结构,当盖组件处于未使用状态时,出水段112能够位于盖体100内的隐藏位置,能够节省盖组件的体积,使盖组件的外观简洁,提高用户体验。当用户有取水要求时,能够将出水管101拉伸出盖体100外的出水位置,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来任意调节接水的区间,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取水需求,用户体验好。
出水管101为不锈钢管,食品级的不锈钢管可保证安全性,不锈钢管还能保证传热能力。
上述内容对于出水管101的相关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下面,对盖体进行说明。
盖体100的至少一侧设置有风机118,风机118位于冷却腔102的外侧且风机118的风口朝向冷却腔102。参考图2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位于冷却腔102内的冷却介质在与出水管101内的热水换热之后温度会升高,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或当冷却介质与热水换热后,风机118能够自动启动,进行冷却。通过设置风机118并使风机118的风口朝向冷却腔102,可加强冷却腔周围的空气的流动,使空气将冷却腔102的热量带走,通过强制对流的方式,加速冷却腔102的降温,使冷却介质的温度能够维持在所需温度,解决冷却介质换热不均的问题,提升换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风机118的风口可以为进风口,进风口朝向冷却腔102,风机118适于从冷却腔102吸热,即冷却腔102周围热的空气会被风机118吸走,促进热量流动,加速冷却介质的散热,使冷却腔102温度下降;风口也可以为出风口,出风口朝向冷却腔102,风机118向冷却腔102吹风,将冷却腔102周围的热风吹走,使冷却腔温度下降。
参考图5所示,盖体100包括内壳体120和位于内壳体120外侧的外壳体122,内壳体120内构造冷却腔102,风机118位于内壳体120和外壳体122之间,内壳体120与外壳体122之间形成冷却风道124,冷却风道124与风机118的风口连通,来自风口的风适于在冷却风道124内流动,促进内壳体120的热量流动,加速冷却介质散热。风机118位于外壳体122内,外壳体122可起到保护和隐藏风机118的作用。
其中,盖体100可直接成型出内壳体120和外壳体122,也就是,盖体100可直接成型出冷却装置的壳体,此时冷却装置与盖体100固定连接。当然,冷却装置还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于盖体100的独立结构,当盖组件应用于电水壶200时,冷却装置可拆卸分离出盖体100,方便向电水壶200的储水腔202内加水以及方便电水壶200的清洗。
外壳体122开设进风口126和出风口128,进风口126对应风机118的进口,风适于从进风口126进入盖体100,并从出风口128吹出盖体100,能够有效将内壳体120的热量吹出盖体100,保证冷却介质的降温。参考图4所示,出风口128在外壳体122的外圈设置多个,能够提高风从盖体100吹出的效率,冷却介质的降温好。
内壳体120朝向风机118的部位设置有散热翅片130,散热翅片130增大了内壳体120的散热面积,加快内壳体120的散热速度和效率,使冷却介质在换热后能够迅速冷却散热。
同时,内壳体120与上壁板132围成一个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即为冷却腔102,密封腔体内有冷却介质和冷却段110,能够保证冷却介质被密封在内壳体120中不会向外溢出影响盖组件的使用;冷却段110为盘管,冷却段110内部与冷却介质通过盘管密封隔离,能够保证冷却介质不会流到冷却段110内部的水中,避免水中掺杂其他的杂质从而影响水的品质和口感。
盖体100至少局部区域构造为第一可视区,第一可视区适于通过颜色、文字与数值中的至少一种示意冷却介质的温度。
以通过颜色显示冷却介质的温度为例,将盖体100对应冷却腔102的局部区域构造成为第一可视区。其中,第一可视区可以为能够感温变色结构,第一可视区能够识别冷却腔102内冷却介质的温度并改变颜色,感温变色材料可注塑在第一可视区,当冷却介质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感温变色材料会由一种颜色变为另一种颜色,如:从蓝色变成红色,蓝色示意此时冷却介质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红色示意此时冷却介质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也就是说,当冷却介质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第一可视区可从一种颜色变为另一种颜色,用户可根据第一可视区的颜色变化来得知冷却介质的温度。
盖体也可以为透明结构,此时,感温变色材料可从透明色变为其他非透明的颜色(如:红色)。感温变色材料可以是注塑在第一可视区,也可以是在盖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的情况下,外壳体可以为透明结构,感温变色材料填充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腔体中。第一可视区为透明结构,可以看到内部的冷却段,增加冷却段的可视化。换热后的冷却介质温度升高超过设定温度时,感温变色材料由透明变为如红色等鲜亮的颜色,从而起到警示用户此时冷却介质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避免用户被烫伤。
感温变色材料可以是注塑在第一可视区,也可以是通过喷涂形成第一可视区,还可以是通过丝印或印刷成图案等方式直接印在盖体100对应冷却腔的位置来形成第一可视区,不仅能保证用户能通过观察第一可视区的颜色变化来得知冷却介质的温度,还兼顾展示效果和美化效果,优化用户体验。
感温变色材料的变色温度可以为25℃至55℃,变色温度也可以为35℃至40℃,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此处不作限定。
感温变色原料为微胶囊可逆感温变色物质,能够使第一可视区的颜色能够随冷却介质的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温度变化时,第一可视区的颜色可在不同温度对应的不同的颜色之间变化。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可视区的颜色变化是可逆的,如:能从颜色A变成颜色B,也能从颜色B变成颜色A(其中,颜色A与颜色B为不同颜色),保证第一可视区的实用性。
第一可视区可以是通过感温变色材料来显示冷却介质的温度,还可以是冷却介质采用在不同温度能够变化不同颜色的材料,冷却介质在不同温度时能够呈现不同的颜色,此时用户可通过透明的第一可视区直接观察到冷却介质的颜色并得知其温度。
第一可视区还可以构造有指示灯结构,此时在冷却腔102内设有感温组件,感温组件用于检测冷却介质的温度,第一可视区能够根据感温组件所检测到的冷却介质的温度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当冷却介质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如35℃)时,第一可视区可亮一种颜色的灯(如红灯);当冷却介质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第一可视区可亮另一种颜色的灯(如绿灯),通过第一可视区能够给用户起到警示作用,用户体验好。
以数值示意冷却介质的温度为例,将盖体100的局部区域或整个结构构造有第一可视区,此时第一可视区可包括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屏,此时冷却腔102内设有感温组件,感温组件与显示装置通信连接,感温组件能够检测冷却介质的温度参数,显示装置根据此温度参数显示出冷却介质的具体温度数值,用户可根据第一可视区所显示的数值来的得知冷却介质的具体温度,提高用户体验。
以文字示意冷却介质的温度为例,将盖体100的局部区域或整个结构构造有第一可视区,此时第一可视区可包括显示装置,显示装置能够显示出代表着不同温度下冷却介质温度的文字,具体可参考上述“以数值示意冷却介质的温度为例”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可视区可以是在盖体100顶盖对应冷却腔102的局部区域构造而成,也可以是将整个盖体100结构构造为第一可视区,如将整个盖体100结构构造为透明结构,此时用户可以在任意方位观察到第一可视区所显示的温度,提升用户体验。
出水管101至少局部区域构造有第二可视区,第二可视区适于根据出水管101的内壁的温度调节颜色。
以通过颜色显示水的温度为例,可以是将出水管101的出水段的局部区域或整个结构构造成第二可视区,第二可视区可以为感温变色结构,第二可视区能够识别出水段内部的水的温度并改变颜色,也就是说,第二可视区的颜色能够随着水的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具体可参考上述第一可视区的设置,此处不再赘述,用户可根据第二可视区的颜色变化来得知冷却后水的温度即可。也可将出水管101的全部结构都构造为第二可视区,第二可视区的具体位置此处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可视区可以是在出水管101的局部区域构造,也可以在出水管101的全部结构构造而成,第二可视区只需实现用户能够通过其观察水的温度即可,以展示出水管101内整个路径上的温度变化,第二可视区的具体设置此处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是,冷却介质在换热后温度会升高,通过设置第一可视区和第二可视区,用户能够通过第一可视区观察到冷却介质的温度,通过第二可视区观察到出水管101内水的温度,能够避免当冷却介质换热后温度较高,热水流入出水管101时,从出口流出的水的温度会高于设定温度,将用户烫伤的问题。
在盖体100连接有传热增强部件(图中未示意),传热增强部件可以搅动冷却介质,增强冷却介质的流动性,即增强冷却介质的传热,使冷却介质能够充分吸收热量。传热增强部件可以为泵,可以为扇叶,还可以为其他能够搅动冷却介质的结构,能够搅动冷却介质即可,传热增强部件在此处不作限定。
参考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水壶200,包括壶体204和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壶体204构造有储水腔202,盖组件适于盖设在壶体204。基于盖组件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则包含盖组件的电水壶200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具体可参考上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壶体204包括壶身206、把手208和底座210,壶身206构造有储水腔202,底座210位于壶身206的下方,把手208位于壶身206的一侧,出水管101穿设于把手208并与壶身206底部的出液口214连通。参考图5所示,壶身206内构造有内胆216,出水管101有出口106和进口108,进口108与出液口214连通,出液口214位于内胆216的底部,以使水可以完成排出。同时,冷却段110的最下端高于内胆216的最高水位,这样在用户取水完成时,水就会从冷却段110回流内胆216,而不会滞留在冷却管路中,冷却管路中不会存在滞留的水。
其中,出水管101通过泵体104与储水腔202的底部连通,泵体104连接于壶体204。
参考图5所示,出水管101通过泵体104与出液口214连通。泵体104可以位于电水壶200的底座210内,出水管101设有出口106和进口108,进口108与泵体104的出液口(图中未示意)连通,泵体104的进液口(图中未示意)与电水壶200的出液口214相连,出液口214位于内胆216的底部,使水可以排出储水腔202。
泵体104还可以位于电水壶200的把手208内(图中未示意),出水管101通过泵体104与内胆216的出液口214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泵体104仅需设置在电水壶200的底座210或把手208其中一处即可,也就是说,当泵体104设置在底座210时,则不需要在把手208再额外设置一个泵体104;同理,当泵体104设置在把手208时,则不需要在底座210再额外设置一个泵体104。可以理解的是,仅需一个泵体104即可实现将电水壶200的储水腔202内的水抽送至盖组件中,保证盖组件的冷却效果。也即,在壶体设置有泵体的情况下,盖组件可不再设置泵体;在盖组件设置泵体的情况下,壶体可不再设置泵体。
底座210与壶身206中的一个设置有用于加热壶身206的加热部件212,加热部件212与出水管101之间设置有隔热部件(图中未示意)。隔热结构可设置在盖体100的外壳体122的下壁板134,当加热部件212加热内胆216内的水时,能够防止冷却介质在加热过程中被加热影响其后续与热水进行换热的换热效果。
盖组件可转动的连接于壶体204,盖组件适于转动至闭合储水腔202的闭合位置与打开储水腔202的打开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需要往电水壶200的储水腔202内加水时,可转动盖组件至打开位置,此时储水腔202被打开,用户可以往储水腔202中加水;当用户加水完成时,可转动盖组件至闭合位置,此时储水腔被闭合。盖组件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切换,能够满足用户使用电水壶200煮水的需求,优化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电水壶200包括热水壶(水烧开)、养生壶、恒温壶、煮茶壶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内构造有用于冷却的冷却腔;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口与进口之间设置有冷却段,所述进口适于与所述液体容器的储水腔连通,所述冷却段位于所述冷却腔内,以使所述冷却段内的液体在所述冷却腔内换热并降温,所述出水管的出口适于与所述盖体的外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段包括沿预设轴线绕设的螺旋盘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盘管包括在沿所述预设轴线绕设的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二管部套设于所述第一管部的外侧,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第二管部之间设置有预设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包括构造有所述出口的出水段,所述出水段与所述冷却段连通,所述出水段适于在位于所述冷却装置内的隐藏位置与伸出所述冷却装置外的出水位置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的至少一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冷却腔的外侧,所述风机的风口朝向所述冷却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内设置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包括水与相变储能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冷却腔内设置有半导体制冷件,所述半导体制冷件的冷端朝向所述冷却段。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连接有泵体;
所述泵体位于所述盖体内,所述泵体位于所述出水管的进口与出口之间,所述出水管的进口适于伸入所述储水腔;
或,所述泵体连接于所述出水管的进口并通过所述出水管吊挂在所述盖体的下方,所述泵体适于伸入所述储水腔。
8.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壶体,构造有储水腔;
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的盖组件,所述盖组件适于盖设在所述壶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包括壶身、把手和底座,所述壶身构造有所述储水腔,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壶身的下方,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壶身的一侧,所述出水管穿设于所述把手并与所述壶身底部的出液口连通;在所述出水管通过泵体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情况下,所述泵体位于所述底座或所述把手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组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壶体,所述盖组件适于转动至闭合所述储水腔的闭合位置与打开所述储水腔的打开位置。
CN202321271158.3U 2023-05-23 2023-05-23 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和电水壶 Active CN219895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1158.3U CN219895373U (zh) 2023-05-23 2023-05-23 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和电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1158.3U CN219895373U (zh) 2023-05-23 2023-05-23 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和电水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5373U true CN219895373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8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71158.3U Active CN219895373U (zh) 2023-05-23 2023-05-23 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和电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53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13499U (zh) 无油空气炸锅
CN204541757U (zh) 一种新型电水壶
CN205517365U (zh) 一种搅拌散热器
TWM585572U (zh) 飲料加熱冷卻製造機
CN201005502Y (zh) 一种多功能饮料机
CN219895373U (zh) 液体容器的盖组件和电水壶
CN207400607U (zh) 一种三腔分层混热保温杯
CN202950550U (zh) 具有保鲜功能的面包机
CN206543128U (zh) 即冷电水壶
CN102920356A (zh) 具有保鲜功能的面包机
CN212788261U (zh) 可连续出水的即热恒温式泡奶器
JP3226360U (ja) スマート抽出ドリンククーラー
CN202489785U (zh) 一种泡茶装置
CN217547768U (zh) 一种熬煮果糖定量机的搅拌加热结构
CN204617044U (zh) 一种制作冰粉的设备
CN203748589U (zh) 爆米花机
CN211084596U (zh) 一种饮料直冷制造机
CN211093546U (zh) 一种料理机的传动装置和料理机
CN210930706U (zh) 冷却杯以及具有该冷却杯的家用电器
CN113854523A (zh) 一种蓝莓加工系统
CN105011733A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胆
CN209371846U (zh) 一种饮用水速冷装置
CN208176490U (zh) 一种咖啡机
CN219877950U (zh) 液体加热装置
CN219895368U (zh) 液体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