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5003U - 一种折叠阅读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阅读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5003U
CN219895003U CN202320603402.5U CN202320603402U CN219895003U CN 219895003 U CN219895003 U CN 219895003U CN 202320603402 U CN202320603402 U CN 202320603402U CN 219895003 U CN219895003 U CN 219895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limit
supporting component
le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340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焕杰
陈杰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0340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5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5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5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阅读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联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与联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通过联动组件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通过转动来切换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远离第二支撑组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远离第一支撑组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设置第一支架位于第一支撑组件的侧边、第二支架位于第二支撑组件的侧边,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收纳。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阅读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阅读装置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折叠阅读架。
背景技术
阅读架是一种能够倾斜支撑书本的装置,使得用户无需低头阅读也不需要手持书本,目前使用的阅读架一般包括底板和支撑件,通过底板来放置书本,并且通过支撑件对底板的高度或角度进行调节,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调整阅读架,如,公开号为:CN115005597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阅读架,其包括底板、连接组件和侧板,连接组件的下侧连接于底板,侧板设有两个,两个侧板分别位于连接组件的左右两侧,两个侧板均转动连接于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具有触发件,每个侧板与连接组件之间均设有锁止机构,锁止机构能够限制连接组件与侧板之间的相对转动,触发件能够移动并解除锁止机构对连接组件与侧板之间的转动限制。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侧板之间的相对打开角度可调节改变,能够适应书籍不同的打开角度,并且,设置连接组件转动连接于底板使用时,可通过转动连接组件而调节侧板相对底板的倾斜角度,随后通过调节结构固定连接组件和底板之间的相对角度,以适应于不同的身高使用者,但是,该阅读架在收纳时,两个侧板通过连接组件可实现折叠,但是底板位于两个侧板之间无法折叠,在收纳时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不利于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阅读架,该折叠阅读架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通过联动组件能够实现折叠收纳,并且第一支架位于第一支撑组件的侧边、第二支架位于第二支撑组件的侧边,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收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阅读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联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与联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通过联动组件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通过转动来切换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远离第二支撑组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远离第一支撑组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主要用于支撑书本,通过在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分别位于联动组件的两侧,第一支撑组件和/或第二支撑组件通过绕联动组件转动实现展开或折叠,折叠后的阅读架占用空间较小,通过在第一支撑组件远离第二支撑组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架,在第二支撑组件远离第一支撑组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即第一支架、第一支撑组件、联动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架依序连接,当阅读架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重叠、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重叠,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占用的收纳空间较小,以便于用户收纳携带。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一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与第一底座盖合后形成有第一置物腔;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的一侧与第二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盖板与第二底座盖合后形成有第二置物腔。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组件通过第一盖板与第一底座配合形成第一置物腔,第二支撑组件通过第二盖板与第二底座配合形成第二置物腔,第一置物腔和/或第二置物腔均能够收纳物品,使得阅读架不仅有支撑书本的作用,还具有放置学习用品的功能,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卡压件,所述第一卡压件的一端与第一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卡压件,所述第二卡压件的一端与第二底座转动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卡压件和第二卡压件来卡压书页,防止书本打开后因自身弹性而自动扣合,通过设置第一卡压件和第二卡压件均为可转动的结构,用户能够根据书页的厚度自动调整第一卡压件和第二卡压件,使用体验感更佳。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三盖板,所述第三盖板的一侧与第一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盖板与第一底座盖合后形成有第三置物腔,所述第三置物腔位于第一置物腔的下方,所述第一卡压件安装于第三置物腔内;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还包括第四盖板,所述第四盖板的一侧与第二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盖板与第二底座盖合后形成有第四置物腔,所述第四置物腔位于第三置物腔的下方,所述第二卡压件安装于第四置物腔内。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组件通过第三盖板与第一底座配合形成第三置物腔,第二支撑组件通过第四盖板与第二底座配合形成第四置物腔,通过第三置物腔收纳第一卡压件,通过第四置物腔收纳第二卡压件,在需要卡压书页时,用户仅需打开第三盖板和第四盖板,将第一卡压件和第二卡压件转动出来即可,当无需卡压书页时,用户仅需将第一卡压件和第二卡压件转动回第三置物腔和第四置物腔即可,第三卡压件和第四卡压件不会增大阅读架的收纳尺寸。
作为改进,所述联动组件包括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部适配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限位部连接使得第一限位部相对于联动组件转动限位,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限位部脱离使得第一限位部相对于联动组件转动限位解除,第二支撑组件设置有与第二限位部适配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二限位部连接使得第二限位部相对于联动组件转动限位,第二连接部与第二限位部脱离使得第二限位部相对于联动组件转动限位解除。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锁止机构,通过锁止机构使得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能够转动限位,以使得阅读架在收纳或展开状态时均能够保持稳定,避免转动过于灵活而带来不便。
作为改进,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限位部设置于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部插接,第二限位部设置于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二连接部插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部插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部的接合部分即为第一支撑组件与联动组件的铰接部分,使得第一支撑组件的转动稳定性较好,通过设置第二连接件与第二连接部插接,第二连接件与第二连接部的接合部分即为第二支撑组件与联动的铰接部分,使得第二支撑组件的转动稳定性较好。
作为改进,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解锁部,所述解锁部一侧与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解锁部另一侧与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解锁部与联动组件滑动配合,所述解锁部通过滑动使得第一限位部脱离第一连接部、第二限位部脱离第二连接部。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解锁部与联动组件滑动配合,当用户驱动解锁部相对于联动组件滑动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随解锁部同步滑动,第一连接件通过滑动使得第一限位部脱离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件通过滑动使得第二限位部脱离第二连接部,使得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转动限位解除,第一连接件的端部仍有部分与第一连接部插接、第二连接件的端部仍有部分与第二插接部插接,则使得第一支撑组件仍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部配合转动、第二支撑组件仍然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连接部配合转动,转动稳定性较好。
作为改进,所述锁止机构与联动组件之间设置有复位弹性件,所述锁止机构通过复位弹性件滑动复位。
本技术方案中,用户通过驱动解锁部使得锁止机构相对于联动组件滑动,第一限位部滑动脱离第一连接部、第二限位部滑动脱离第二连接部,从而使得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转动限位解除,此时复位弹性件受到锁止机构的作用力处于压缩状态,当用户撤去对解锁部的作用力时,锁止机构在复位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自动滑动复位,使得第一限位部滑动连接第一连接部、第二限位部滑动连接第二连接部,从而使得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转动限位,复位结构简单省力。
作为改进,所述锁止机构设置有第三限位部,所述联动组件设置有与第三限位部适配的定位部和复位件,所述锁止机构通过滑动使得第三限位部与定位部卡扣实现滑动限位,所述复位件受力使得第三限位部与定位部脱离解除锁止机构的滑动限位。
本技术方案中,用户通过驱动解锁部使得锁止机构相对于联动组件滑动,使得第一限位部滑动脱离第一连接部、第二限位部滑动脱离第二连接部,当锁止机构滑动至第三限位部与定位部卡扣时,即使用户撤去对解锁部的作用力,锁止机构在定位部的作用下仍无法通过复位弹性件滑动复位,无需用户保持对解锁部的按压,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更加便捷省力的转动第一支撑组件和/或第二支撑组件,当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转动开启至所需角度时,用户通过按压复位件,复位件受力使得第三限位部与定位部脱离,在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锁止机构能够自动复位,从而使得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转动限位,结构简单、使用省力便捷。
作为改进,所述联动组件内设置有与锁止机构适配的第五安装部,所述第五安装部内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锁止机构设置有与导向结构适配的滑动结构,所述导向结构与滑动结构配合使得锁止机构于联动组件内周向转动限位。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导向结构与滑动结构配合使得锁止机构于联动组件内能够沿轴向滑动,并且通过导向结构与滑动结构配合使得锁止机构于联动组件内周向转动限位,使得锁止机构的滑动更加稳定且滑动效率更高。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一支脚,所述第一支臂一端与第一支撑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臂另一端与第一支脚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臂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二支臂一端与第二支撑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臂另一端与第二支脚转动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第一支架由第一支臂和第一支脚构成,第一支臂与第一支脚可转动使得第一支架可调节的角度和高度范围更大,并且支撑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在收纳状态时第一支臂和第一支脚通过转动能够重叠,不影响第一支架的收纳尺寸,提高便携性;设置第二支架由第二支臂和第二支脚构成,第二支臂与第二支脚可转动使得第二支架可调节的角度和高度范围更大,并且支撑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在收纳状态时第二支臂与第二支脚通过转动能够重叠,不影响第二支架的收纳尺寸,提高便携性。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一支撑组件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结构适配的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第四限位部凹凸配合使得第一支臂与第一支撑组件转动限位,所述第二支臂与第二支撑组件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设置有与第二限位结构适配的第五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五限位部凹凸配合使得第二支臂与第二支撑组件转动限位。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第一支臂与第一支撑组件通过第一限位结构与第四限位部凹凸配合实现转动限位,结构简单可靠,设置第二支臂与第二支撑组件通过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五限位部凹凸配合实现转动限位,结构简单可靠。
作为改进,还包括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支臂设置有与第三连接件适配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三连接件穿过第一安装部与第一支撑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第三连接件滑动配合,所述第三连接件一端部的直径大于第一安装部的直径以对第一支臂轴向滑动限位;所述第二支臂设置有与第四连接件适配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四连接件穿过第二安装部与第二支撑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第四连接件滑动配合,所述第四连接件一端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安装部的直径以对第二支臂轴向滑动限位。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支臂与第一支撑组件通过第一限位结构与第四限位部凹凸配合实现转动限位,设置第三连接件穿过第一安装部与第一支撑组件连接,并且第一安装部与第三连接件滑动配合,通过施力于第一支臂使得第一支臂通过第一安装部相对于第三连接件滑动,使得第一限位结构与第四限位部脱离解除转动限位,从而使得第一支臂相对于第一支撑组件能够转动调节角度,但是受到第三连接件一端部与第一安装部的抵靠限位作用,第一支臂滑动无法脱离第三连接件,以便于后续使用,当调节结束后,通过反向施力于第一支臂使得第一支臂通过第一安装部相对于第三连接件滑动复位,第一限位结构与第四限位部凹凸配合以对第一支臂转动限位,结构简单、用户使用便捷省力;第二支臂与第二支撑组件通过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五限位部凹凸配合实现转动限位,设置第四连接件穿过第二安装部与第二支撑组件连接,并且第二安装部与第四连接件滑动配合,通过施力于第二支臂使得第二支臂通过第二安装部相对于第四连接件滑动,使得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五限位部脱离解除转动限位,从而使得第二支臂相对于第二支撑组件能够转动调节角度,但是受到第四连接件一端部与第二安装部的抵靠限位作用,第二支臂滑动无法脱离第四连接件,以便于后续使用,当调节结束后,通过反向施力于第二支臂使得第二支臂通过第二安装部相对于第四连接件滑动复位,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五限位部凹凸配合以对第二支臂转动限位,结构简单、用户使用便捷省力。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一支脚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第一支脚设置有与第三限位结构适配的第四限位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与第四限位结构凹凸配合使得第一支臂与第一支脚转动限位;所述第二支臂与第二支脚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五限位结构,所述第二支脚设置有与第五限位结构适配的第六限位结构,所述第五限位结构和第六限位结构凹凸配合使得第二支臂与第二支脚转动限位。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第一支臂与第一支脚通过第三限位结构与第四限位结构凹凸配合实现转动限位,结构简单可靠,设置第二支臂与第二支架通过第五限位结构和第六限位结构凹凸配合实现转动限位,结构简单可靠。
作为改进,还包括第五连接件和第六连接件,所述第一支脚设置有与第五连接件适配的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五连接件穿过第三安装部与第一支臂连接,所述第三安装部与第五连接件滑动配合,所述第五连接件一端部的直径大于第三安装部的直径以对第一支脚轴向滑动限位;所述第二支脚设置有与第六连接件适配的第四安装部,所述第六连接件穿过第四安装部与第二支臂连接,所述第四安装部与第六连接件滑动配合,所述第六连接件一端部的直径大于第四安装部的直径以对第二支脚轴向滑动限位。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支臂与第一支脚通过第三限位结构与第四限位结构凹凸配合实现转动限位,设置第五连接件穿过第三安装部与第一支臂连接,并且第三安装部与第五连接件滑动配合,通过施力于第一支脚使得第一支脚通过第三安装部相对于第五连接件滑动,使得第三限位结构与第四限位结构脱离解除转动限位,从而使得第一支脚相对于第一支臂能够转动调节角度,但是受到第五连接件一端部与第三安装部的抵靠限位作用,第一支脚滑动无法脱离第五连接件,以便于后续使用,当调节结束后,通过反向施力于第一支脚使得第一支脚通过第三安装部相对于第五连接件滑动复位,第三限位结构与第四限位结构凹凸配合以对第一支脚转动限位,结构简单、用户使用便捷省力;第二支臂与第二支脚通过第五限位结构与第六限位结构凹凸配合实现转动限位,设置第六连接件穿过第四安装部与第二支臂连接,并且第四安装部与第六连接件滑动配合,通过施力于第二支脚使得第二支脚通过第四安装部相对于第六连接件滑动,使得第五限位结构与第六限位结构脱离解除转动限位,从而使得第二支脚相对于第二支臂能够转动调节角度,但是受到第六连接件一端部与第四安装部的抵靠限位作用,第二支脚滑动无法脱离第六连接件,以便于后续使用,当调节结束后,通过反向施力于第二支脚使得第二支脚通过第四安装部相对于第六连接件滑动复位,第五限位结构与第六限位结构凹凸配合以对第二支脚转动限位,结构简单、用户使用便捷省力。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一支脚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臂与第二支脚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杆。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架通过第一支臂与第一支脚相对转动来调节角度和/或高度,通过在第一支臂与第一支脚之间设置第一支撑杆,使得第一支架在使用状态时能够呈三角形,三角支撑结构稳定、支撑强度更大,第二支架通过第二支臂与第二支脚相对转动来调节角度和/或高度,通过在第二支臂与第二支脚之间设置第二支撑杆,使得第二支架在使用状态时能够呈三角形,三角支撑结构稳定、支撑强度更大。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支臂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支撑杆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支脚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凸起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支臂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支撑杆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支脚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凸起适配的第二凹槽。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支臂上设置第一安装槽来收纳第一支撑杆、在第二支臂上设置第二安装槽来收纳第二支撑杆,使得在收纳状态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不会增大阅读架的折叠尺寸,不影响收纳占用空间,提高便携性;通过在第一支脚上设置若干个第一凹槽,以使得第一支臂与第一支脚相对转动至多个角度时均能够通过第一支撑杆与不同的第一凹槽配合支撑,满足多角度调节的使用需求,通过在第二支脚上设置若干第二凹槽,以使得第二支臂与第二支脚相对转动至多个角度时能够通过第二支撑杆与不同的第二凹槽配合支撑,满足多角度调节的使用需求。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上安装有第一电脑托,所述第一电脑托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安装有第二电脑托,所述第二电脑托的一端与第二支撑组件转动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支撑组件设置第一电脑托,在第二支撑组件上设置第二电脑托,使得阅读架除了放置书本阅读的功能外,还能够放置电脑使用,满足更多使用需求,增加阅读架的功能性,并且设置第一电脑托与第一支撑组件为转动连接、第二电脑托与第二支撑组件为转动连接,第一电脑托和第二电脑托通过转动实现收纳和使用两种状态的切换,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和便携性。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一支撑组件的接合点位于第一支撑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一电脑托位于第一支撑组件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架与第二支撑组件的接合点位于第二支撑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二电脑托位于第二支撑组件的顶部。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支架与第一支撑组件的底部连接、第二支架与第二支撑组件的底部连接,而第一电脑托与第一支撑组件的顶部连接、第二电脑托与第二支撑组件的顶部连接,电脑托与支架对侧设置,当阅读架为电脑支架模式时,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支臂和第一支脚大致呈三角形结构,第二支撑组件、第二支臂和第二支脚大致呈三角形结构,并且此时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一支架的接合点、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架的接合点均位于阅读架的最高点,阅读架对电脑的支撑稳定性更佳。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折叠阅读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通过联动组件实现转动以切换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并且在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侧边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使得阅读架在折叠状态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能够重叠收纳,对阅读架的收纳占用空间影响较小;通过设置多个置物腔以使得阅读架具有收纳功能,通过设置卡压件来卡压书页,使得用户阅读体验更佳,通过设置电脑托使得阅读架具有电脑支撑的功能,多种功能合一,满足更多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种折叠阅读架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种折叠阅读架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2中一种折叠阅读架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中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中联动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图5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中锁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中锁止机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中联动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中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折叠状态时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中第一支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中第一支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中第二支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中第二支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一种折叠阅读架高度调节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一种折叠阅读架支撑加强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实施例5中一种折叠阅读架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所示:1、第一支撑组件;11、第一底座;111、第一卡压件;12、第一盖板;13、第三凹槽;14、第三盖板;15、第五凹槽;16、第一连接部;17、第四限位部;
2、第二支撑组件;21、第二底座;211、第二卡压件;22、第二盖板;23、第四凹槽;24、第四盖板;25、第六凹槽;26、第二连接部;27、第五限位部;
3、联动组件;31、定位部;32、复位件;33、第五安装部;34、导向结构;
4、第一支架;41、第一支臂;411、第一限位结构;412、第一安装部;413、第三限位结构;414、第一安装槽;42、第一支脚;421、第四限位结构;422、第三安装部;423、第一凹槽;43、第三连接件;44、第五连接件;45、第一支撑杆;451、第一凸起;
5、第二支架;51、第二支臂;511、第二限位结构;512、第二安装部;513、第五限位结构;514、第二安装槽;52、第二支脚;521、第六限位结构;522、第四安装部;523、第二凹槽;53、第四连接件;54、第六连接件;55、第二支撑杆;551、第二凸起;
6、锁止机构;61、第一连接件;611、第一限位部;612、第一连接端;62、第二连接件;621、第二限位部;622、第二连接端;63、解锁部;631、防滑结构;64、复位弹性件;65、第三限位部;66、滑动结构;67、弹片;
7、第一电脑托;8、第二电脑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得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物体的厚度、尺寸和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包含”、“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折叠阅读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主要用于支撑书本,第一支撑组件1与第二支撑组件2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3,第一支撑组件1与联动组件3转动连接,第二支撑组件2与联动组件3转动连接,第一支撑组件1与第二支撑组件2通过联动组件3实现转动连接,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通过绕联动组件3转动来切换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当阅读架为展开状态时,第一支撑组件1与第二支撑组件2转动打开,当阅读架为折叠状态时,第一支撑组件1与第二支撑组件2转动闭合,折叠后的阅读架占用空间较小,提高阅读架的便携性。
第一支撑组件1远离第二支撑组件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架4,第二支撑组件2远离第一支撑组件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5,即第一支架4、第一支撑组件1、联动组件3、第二支撑组件2和第二支架5依序连接,当阅读架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一支撑组件1与第二支撑组件2重叠、第一支架4与第二支架5重叠,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占用的收纳空间较小,以便于用户收纳携带。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提供一种折叠阅读架,其中,第一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底座11和第一盖板12,第一底座11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三凹槽13,第三凹槽13与第一底座11表面形成有第一台阶面,第一盖板12的一侧与第三凹槽13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一盖板12转动盖合后,第一盖板12至少一侧与第一台阶面抵接,第一台阶面用于支撑第一盖板12,第一盖板12的内壁与第三凹槽13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置物腔;第二支撑组件2包括第二底座21和第二盖板22,第二底座21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四凹槽23,第四凹槽23与第二底座21表面形成有第二台阶面,第二盖板22的一侧与第四凹槽23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盖板22转动盖合后,第二盖板22至少一侧与第二台阶面抵接,第二台阶面用于支撑第二盖板22,第二盖板22的内壁与第四凹槽23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置物腔,第一置物腔和/或第二置物腔均能够收纳物品,使得阅读架不仅有支撑书本的作用,还具有放置学习用品的功能,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第一支撑组件1还包括第三盖板14,第一底座11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五凹槽15,第五凹槽15与第一底座11表面形成有第三台阶面,第三盖板14的一侧与第五凹槽15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三盖板14转动盖合后,第三盖板14至少一侧与第三台阶面抵接,第三台阶面用于支撑第三盖板14,第三盖板14的内壁与第五凹槽15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三置物腔,第三置物腔位于第一置物腔的下方;第二支撑组件2还包括第四盖板24,第二底座21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六凹槽25,第六凹槽25与第二底座21表面形成有第四台阶面,第四盖板24的一侧与第六凹槽25的一侧转动连接,第四盖板24转动盖合后,第四盖板24至少一侧与第四台阶面抵接,第四台阶面用于支撑第四盖板24,第四盖板24的内壁与第六凹槽25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四置物腔,第四置物腔位于第二置物腔的下方,第三置物腔和/或第四置物腔均能够收纳物品,使得阅读架不仅有支撑书本的作用,还具有放置学习用品的功能,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第一底座1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卡压件111,第一卡压件111的一端与第一底座11转动连接,第一卡压件111呈L形结构,第二底座2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卡压件211,第二卡压件211的一端与第二底座21转动连接,第二卡压件211呈L形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卡压件111和第二卡压件211来卡压书页,防止书本打开后因自身弹性而自动扣合,通过设置第一卡压件111和第二卡压件211均为可转动的结构,用户能够根据书页的厚度自动调整第一卡压件111和第二卡压件211,使用体验感更佳。
更为具体的,第一卡压件111安装于第三置物腔内,第二卡压件211安装于第四置物腔内,在需要卡压书页时,用户仅需打开第三盖板14和第四盖板24,将第一卡压件111和第二卡压件211转动出来即可,当无需卡压书页时,用户仅需将第一卡压件111和第二卡压件211转动回第三置物腔和第四置物腔即可,第三卡压件和第四卡压件不会增大阅读架的收纳尺寸。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提供一种折叠阅读架,其中,联动组件3包括锁止机构6,锁止机构6包括第一限位部611和第二限位部621,第一支撑组件1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部611适配的第一连接部16,第一连接部16与第一限位部611连接使得第一限位部611相对于联动组件3转动限位,第一连接部16与第一限位部611脱离使得第一限位部611相对于联动组件3转动限位解除,第二支撑组件2设置有与第二限位部621适配的第二连接部26,第二连接部26与第二限位部621连接使得第二限位部621相对于联动组件3转动限位,第二连接部26与第二限位部621脱离使得第二限位部621相对于联动组件3转动限位解除,以使得阅读架在收纳或展开状态时均能够保持稳定,避免转动过于灵活而带来不便。
如图4、图7和图8所示,锁止机构6包括第一连接件61和第二连接件62,第一限位部611设置于第一连接件61上,第一连接件61与第一连接部16插接,第二限位部621设置于第二连接件62上,第二连接件62与第二连接部26插接,第一连接件61与第一连接部16的接合部分即为第一支撑组件1与联动组件3的铰接部分,使得第一支撑组件1的转动稳定性较好,第二连接件62与第二连接部26的接合部分即为第二支撑组件2与联动的铰接部分,使得第二支撑组件2的转动稳定性较好。
如图6至图8所示,锁止机构6包括解锁部63,解锁部63一侧与第一连接件61连接,解锁部63另一侧与第二连接件62连接,解锁部63与联动组件3滑动配合,当用户驱动解锁部63相对于联动组件3滑动时,第一连接件61和第二连接件62均随解锁部63同步滑动,第一连接件61通过滑动使得第一限位部611脱离第一连接部16,第二连接件62通过滑动使得第二限位部621脱离第二连接部26,使得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的转动限位解除,第一连接件61的端部仍有部分与第一连接部16插接、第二连接件62的端部仍有部分与第二插接部插接,则使得第一支撑组件1仍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61与第一连接部16配合转动、第二支撑组件2仍然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62与第二连接部26配合转动,转动稳定性较好。更为具体的,解锁部63上设置有防滑结构631。
更为具体的,如图4至图8所示,第一连接件61和第二连接件62均为连杆结构,第一连接件61设置有用于插接第一连接部16的第一连接端612,第一连接端612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件61的直径,第一限位部611为第一连接端612底部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凸起结构,第一连接部16与第一连接端612适配,第一连接端612插入第一连接部16内,通过第一限位部611与第一连接部16嵌合使得第一支撑组件1与联动组件3转动限位,当用户驱动锁止机构6相对于联动组件3下滑时,第一连接件61随锁止机构6下滑,位于第一连接端612底部的第一限位部611与第一连接部16脱离,而第一连接端612的顶部仍与第一连接部16插接,使得第一支撑组件1绕联动组件3的转动仍能够通过第一连接件61与第一连接部16配合实现,不影响转动稳定性;第二连接件62设置有用于插接第二连接部26的第二连接端622,第二连接端622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件62的直径,第二限位部621为第二连接端622底部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凸起结构,第二连接部26与第二连接端622适配,第二连接端622插入第二连接部26内,通过第二限位部621与第二连接部26嵌合使得第二支撑组件2与联动组件3转动限位,当用户驱动锁止机构6相对于联动组件3下滑时,第二连接件62随锁止机构6下滑,位于第二连接端622底部的第二限位部621与第二连接部26脱离,而第二连接端622的顶部仍与第二连接部26插接,使得第二支撑组件2绕联动组件3的转动仍能够通过第二连接件62与第二连接部26配合实现,不影响转动稳定性。
如图4至图8所示,锁止机构6与联动组件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性件64,锁止机构6通过复位弹性件64滑动复位,用户通过驱动解锁部63使得锁止机构6相对于联动组件3滑动,第一限位部611滑动脱离第一连接部16、第二限位部621滑动脱离第二连接部26,从而使得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的转动限位解除,此时复位弹性件64受到锁止机构6的作用力处于压缩状态,当用户撤去对解锁部63的作用力时,锁止机构6在复位弹性件64的弹性力作用下自动滑动复位,使得第一限位部611滑动连接第一连接部16、第二限位部621滑动连接第二连接部26,从而使得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的转动限位,复位结构简单省力。
如图4至图8所示,锁止机构6设置有第三限位部65,联动组件3设置有与第三限位部65适配的定位部31和复位件32,锁止机构6通过滑动使得第三限位部65与定位部31卡扣实现滑动限位,复位件32受力使得第三限位部65与定位部31脱离解除锁止机构6的滑动限位,用户通过驱动解锁部63使得锁止机构6相对于联动组件3滑动,使得第一限位部611滑动脱离第一连接部16、第二限位部621滑动脱离第二连接部26,当锁止机构6滑动至第三限位部65与定位部31卡扣时,即使用户撤去对解锁部63的作用力,锁止机构6在定位部31的作用下仍无法通过复位弹性件64滑动复位,无需用户保持对解锁部63的按压,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更加便捷省力的转动第一支撑组件1和/或第二支撑组件2,当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转动开启至所需角度时,用户通过按压复位件32,复位件32受力使得第三限位部65与定位部31脱离,在复位弹性件64的作用下锁止机构6能够自动复位,从而使得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的转动限位,结构简单、使用省力便捷。
如图6和图9所示,联动组件3内设置有与锁止机构6适配的第五安装部33,定位部31和复位件32均设置于第五安装部33内,第五安装部33内设置有导向结构34,锁止机构6设置有与导向结构34适配的滑动结构66,通过导向结构34与滑动结构66配合使得锁止机构6于联动组件3内能够沿轴向滑动,并且通过导向结构34与滑动结构66配合使得锁止机构6于联动组件3内周向转动限位,使得锁止机构6的滑动更加稳定且滑动效率更高;更为具体的,导向结构34为设置于第五安装部33内的滑槽结构,导向结构34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动结构66为设置于第一连接件61上的第一滑动凸起和设置于第二连接件62上的第二滑动凸起。
更为具体的,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连接件61和第二连接件62均套装有复位弹性件64,复位弹性件64为弹簧,复位弹性件64的底部与第五安装部33的底部抵靠,锁止机构6设置有弹片67,第三限位部65为设置于弹片67上的凸起结构,定位部31为设置于第五安装部33内壁的凸起结构,锁止机构6受力下滑使得第三限位部65与定位部31抵靠,在弹片67的弹性形变作用下使得第三限位部65越过定位部31并与定位部31卡扣限位,使得锁止机构6无法上滑复位,联动组件3设置有用于穿设复位件32的通孔,复位件32的一端通过该通孔伸出,复位件32的另一端则与弹片67抵接,用户通过按压复位件32,使得复位件32受力作用于弹片67,弹片67发生弹性形变而使得第三限位部65与定位部31脱离解除滑动限位,在复位弹性件64的作用下锁止机构6自动上滑复位。
实施例4
如图10至图17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任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阅读架,其中,第一支架4包括第一支臂41和第一支脚42,第一支臂41一端与第一支撑组件1转动连接,第一支臂41另一端与第一支脚42转动连接,在收纳状态时第一支臂41和第一支脚42通过转动能够重叠,不影响第一支架4的收纳尺寸,提高便携性,第二支架5包括第二支臂51和第二支脚52,第二支臂51一端与第二支撑组件2转动连接,第二支臂51另一端与第二支脚52转动连接,在收纳状态时第二支臂51与第二支脚52通过转动能够重叠,不影响第二支架5的收纳尺寸,提高便携性。
如图10至图12所示,第一支臂41与第一支撑组件1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411,第一支撑组件1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结构411适配的第四限位部17,第一限位结构411与第四限位部17凹凸配合使得第一支臂41与第一支撑组件1转动限位,结构简单可靠,如图10、图11和图14所示,第二支臂51与第二支撑组件2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511,第二支撑组件2设置有与第二限位结构511适配的第五限位部27,第二限位结构511与第五限位部27凹凸配合使得第二支臂51与第二支撑组件2转动限位,结构简单可靠。
更为具体的,如图10至图12所示,第一限位结构411为设置于第一支臂41端部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凸起结构,第四限位部17为设置于第一支撑组件1上的凹槽结构,由于多个凸起结构的尺寸均一致,且多个凸起结构均匀排列分布,第一支臂41转动多个角度后均能够使得第一限位结构411与第四限位部17嵌合,同理于第二限位结构511和第五限位部27同样适用,如图10、图11和图14所示,第二限位结构511为设置于第二支臂51端部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凸起结构,第五限位部27为设置于第二支撑组件2上的凹槽结构,由于多个凸起结构的尺寸均一致,且多个凸起结构均匀排列分布,第二支臂51转动多个角度后均能够使得第二限位结构511与第五限位部27嵌合。
如图10至图12所示,第一支架4还包括第三连接件43,第一支臂41设置有与第三连接件43适配的第一安装部412,第三连接件43穿过第一安装部412与第一支撑组件1连接,第一安装部412与第三连接件43滑动配合,第三连接件43一端部的直径大于第一安装部412的直径以对第一支臂41轴向滑动限位,通过施力于第一支臂41使得第一支臂41通过第一安装部412相对于第三连接件43滑动,使得第一限位结构411与第四限位部17脱离解除转动限位,从而使得第一支臂41相对于第一支撑组件1能够转动调节角度,但是受到第三连接件43一端部与第一安装部412的抵靠限位作用,第一支臂41滑动无法脱离第三连接件43,以便于后续使用,当调节结束后,通过反向施力于第一支臂41使得第一支臂41通过第一安装部412相对于第三连接件43滑动复位,第一限位结构411与第四限位部17凹凸配合以对第一支臂41转动限位,结构简单、用户使用便捷省力;
如图10、图11和图14所示,第二支架5还包括第四连接件53,第二支臂51设置有与第四连接件53适配的第二安装部512,第四连接件53穿过第二安装部512与第二支撑组件2连接,第二安装部512与第四连接件53滑动配合,第四连接件53一端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安装部512的直径以对第二支臂51轴向滑动限位通过施力于第二支臂51使得第二支臂51通过第二安装部512相对于第四连接件53滑动,使得第二限位结构511与第五限位部27脱离解除转动限位,从而使得第二支臂51相对于第二支撑组件2能够转动调节角度,但是受到第四连接件53一端部与第二安装部512的抵靠限位作用,第二支臂51滑动无法脱离第四连接件53,以便于后续使用,当调节结束后,通过反向施力于第二支臂51使得第二支臂51通过第二安装部512相对于第四连接件53滑动复位,第二限位结构511与第五限位部27凹凸配合以对第二支臂51转动限位,结构简单、用户使用便捷省力。
更为具体的,如图11、图12和图14所示,第三连接件43和第四连接件53均为螺栓结构,第三连接件43与第一支撑组件1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固定,第三连接件43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部412与第一支撑组件1螺纹连接到位,第三连接件43的另一端直径较大,即螺栓结构的螺栓头部与第一安装部412抵靠以对第一支臂41限位,使得第一支臂41能够在第三连接件43上滑动,第一支臂41通过受力滑动能够使得第一限位结构411与第四限位部17脱离,但不能脱离第三连接件43;第四连接件53与第二支撑组件2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固定,第四连接件53的一端穿过第二安装部512与第二支撑组件2螺纹连接到位,第四连接件53的另一端直径较大,即螺栓结构的螺栓头部与第二安装部512抵靠以对第二支臂51限位,使得第二支臂51能够在第四连接件53上滑动,第二支臂51通过受力滑动能够使得第二限位结构511与第五限位部27脱离,但不能脱离第四连接件53。
如图11至图13所示,第一支臂41与第一支脚42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413,第一支脚42设置有与第三限位结构413适配的第四限位结构421,第三限位结构413与第四限位结构421凹凸配合使得第一支臂41与第一支脚42转动限位,结构简单可靠;如图11、图14和图15所示,第二支臂51与第二支脚52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五限位结构513,第二支脚52设置有与第五限位结构513适配的第六限位结构521,第五限位结构513和第六限位结构521凹凸配合使得第二支臂51与第二支脚52转动限位,结构简单可靠。
更为具体的,如图11至图13所示,第三限位结构413为设置于第一支臂41端部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凸起结构,第四限位结构421为设置于第一支脚42端部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凸起结构,由于多个凸起结构的尺寸均一致,且多个凸起结构均匀排列分布,第一支臂41与第一支脚42相对转动多个角度后均能够使得第三限位结构413与第四限位结构421嵌合,同理于第五限位结构513和第六限位结构521同样适用,如图11、图14和图15所示,第五限位结构513为设置于第二支臂51端部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凸起结构,第六限位结构521为设置于第二支脚52端部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凸起结构,由于多个凸起结构的尺寸均一致,且多个凸起结构均匀排列分布,第二支臂51于第二支脚52相对转动多个角度后均能够使得第五限位结构513和第六限位结构521嵌合。
如图11至图13所示,第一支架4还包括第五连接件44,第一支脚42设置有与第五连接件44适配的第三安装部422,第五连接件44穿过第三安装部422与第一支臂41连接,第三安装部422与第五连接件44滑动配合,第五连接件44一端部的直径大于第三安装部422的直径以对第一支脚42轴向滑动限位,通过施力于第一支脚42使得第一支脚42通过第三安装部422相对于第五连接件44滑动,使得第三限位结构413与第四限位结构421脱离解除转动限位,从而使得第一支脚42相对于第一支臂41能够转动调节角度,但是受到第五连接件44一端部与第三安装部422的抵靠限位作用,第一支脚42滑动无法脱离第五连接件44,以便于后续使用,当调节结束后,通过反向施力于第一支脚42使得第一支脚42通过第三安装部422相对于第五连接件44滑动复位,第三限位结构413与第四限位结构421凹凸配合以对第一支脚42转动限位,结构简单、用户使用便捷省力;
如图11、图14和图15所示,第二支架5还包括第六连接件54,第二支脚52设置有与第六连接件54适配的第四安装部522,第六连接件54穿过第四安装部522与第二支臂51连接,第四安装部522与第六连接件54滑动配合,第六连接件54一端部的直径大于第四安装部522的直径以对第二支脚52轴向滑动限位,通过施力于第二支脚52使得第二支脚52通过第四安装部522相对于第六连接件54滑动,使得第五限位结构513与第六限位结构521脱离解除转动限位,从而使得第二支脚52相对于第二支臂51能够转动调节角度,但是受到第六连接件54一端部与第四安装部522的抵靠限位作用,第二支脚52滑动无法脱离第六连接件54,以便于后续使用,当调节结束后,通过反向施力于第二支脚52使得第二支脚52通过第四安装部522相对于第六连接件54滑动复位,第五限位结构513与第六限位结构521凹凸配合以对第二支脚52转动限位,结构简单、用户使用便捷省力。
更为具体的,如图11至图15所示,第五连接件44和第六连接件54均为螺栓结构,第五连接件44直径较小的一端穿过第三安装部422与第一支臂41固定连接,并且,第五连接件44与第一支臂41转动限位,以防止螺栓结构安装时空转带来的不便,第五连接件44直径较大的另一端则与第三安装部422抵靠以对第一支脚42限位,使得第一支脚42能够在第五连接件44上滑动,第一支脚42通过受力滑动能够使得第三限位结构413与第四限位结构421脱离,但不能脱离第五连接件44;第六连接件54直径较小的一端穿过第四安装部522与第二支臂51固定连接,并且,第六连接件54与第二支臂51转动限位,以防止螺栓结构安装时空转带来的不便,第六连接件54直径较大的另一端则与第四安装部522抵靠以对第二支脚52限位,使得第二支脚52能够在第六连接件54上滑动,第二支脚52通过受力滑动能够使得第五限位结构513与第六限位结构521脱离,但不能脱离第六连接件54。
如图12、图14和图17所示,第一支臂41与第一支脚42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45,第二支臂51与第二支脚52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杆55,第一支架4通过第一支臂41与第一支脚42相对转动来调节角度和/或高度,通过在第一支臂41与第一支脚42之间设置第一支撑杆45,使得第一支架4在使用状态时能够呈三角形,三角支撑结构稳定、支撑强度更大,第二支架5通过第二支臂51与第二支脚52相对转动来调节角度和/或高度,通过在第二支臂51与第二支脚52之间设置第二支撑杆55,使得第二支架5在使用状态时能够呈三角形,三角支撑结构稳定、支撑强度更大。
如图12所示,第一支臂41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支撑杆45的第一安装槽414,第一支撑杆45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槽414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4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451,第一支脚42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凸起451适配的第一凹槽423,以使得第一支臂41与第一支脚42相对转动至多个角度时均能够通过第一支撑杆45与不同的第一凹槽423配合支撑;如图14所示,第二支臂51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支撑杆55的第二安装槽514,第二支撑杆55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514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5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凸起551,第二支脚52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凸起551适配的第二凹槽523,以使得第二支臂51与第二支脚52相对转动至多个角度时能够通过第二支撑杆55与不同的第二凹槽523配合支撑,满足多角度调节的使用需求;通过在第一支臂41上设置第一安装槽414来收纳第一支撑杆45、在第二支臂51上设置第二安装槽514来收纳第二支撑杆55,使得在收纳状态时,第一支撑杆45和第二支撑杆55均不会增大阅读架的折叠尺寸,不影响收纳占用空间,提高便携性。
实施例5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阅读架,其中,第一支撑组件1上安装有第一电脑托7,第一电脑托7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组件1转动连接,第二支撑组件2上安装有第二电脑托8,第二电脑托8的一端与第二支撑组件2转动连接,使得阅读架除了放置书本阅读的功能外,还能够放置电脑使用,满足更多使用需求,增加阅读架的功能性,并且设置第一电脑托7与第一支撑组件1为转动连接、第二电脑托8与第二支撑组件2为转动连接,第一电脑托7和第二电脑托8通过转动实现收纳和使用两种状态的切换,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和便携性。更为具体的,第一电脑托7和第二电脑托8上均设置有凸起结构,以使得电脑放置时不易滑落,使用更加舒适。
第一支架4与第一支撑组件1的接合点位于第一支撑组件1的底部,第一电脑托7位于第一支撑组件1的顶部第二支架5与第二支撑组件2的接合点位于第二支撑组件2的底部,第二电脑托8位于第二支撑组件2的顶部,通过设置第一支架4与第一支撑组件1的底部连接、第二支架5与第二支撑组件2的底部连接,而第一电脑托7与第一支撑组件1的顶部连接、第二电脑托8与第二支撑组件2的顶部连接,电脑托与支架对侧设置,当阅读架为电脑支架模式时,第一支撑组件1、第一支臂41和第一支脚42大致呈三角形结构,第二支撑组件2、第二支臂51和第二支脚52大致呈三角形结构,并且此时第一支撑组件1与第一支架4的接合点、第二支撑组件2与第二支架5的接合点均位于阅读架的最高点,阅读架对电脑的支撑稳定性更佳。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折叠阅读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与第二支撑组件(2)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3),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与联动组件(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与联动组件(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与第二支撑组件(2)通过联动组件(3)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和第二支撑组件(2)通过转动来切换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远离第二支撑组件(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架(4),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远离第一支撑组件(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底座(11)和第一盖板(12),所述第一盖板(12)的一侧与第一底座(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12)与第一底座(11)盖合后形成有第一置物腔;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包括第二底座(21)和第二盖板(22),所述第二盖板(22)的一侧与第二底座(2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盖板(22)与第二底座(21)盖合后形成有第二置物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卡压件(111),所述第一卡压件(111)的一端与第一底座(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底座(2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卡压件(211),所述第二卡压件(211)的一端与第二底座(2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还包括第三盖板(14),所述第三盖板(14)的一侧与第一底座(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盖板(14)与第一底座(11)盖合后形成有第三置物腔,所述第三置物腔位于第一置物腔的下方,所述第一卡压件(111)安装于第三置物腔内;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还包括第四盖板(24),所述第四盖板(24)的一侧与第二底座(21)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盖板(24)与第二底座(21)盖合后形成有第四置物腔,所述第四置物腔位于第二置物腔的下方,所述第二卡压件(211)安装于第四置物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3)包括锁止机构(6),所述锁止机构(6)包括第一限位部(611)和第二限位部(621),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部(611)适配的第一连接部(16),第一连接部(16)与第一限位部(611)连接使得第一限位部(611)相对于联动组件(3)转动限位,第一连接部(16)与第一限位部(611)脱离使得第一限位部(611)相对于联动组件(3)转动限位解除,第二支撑组件(2)设置有与第二限位部(621)适配的第二连接部(26),第二连接部(26)与第二限位部(621)连接使得第二限位部(621)相对于联动组件(3)转动限位,第二连接部(26)与第二限位部(621)连接使得第二限位部(621)相对于联动组件(3)转动限位解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6)包括第一连接件(61)和第二连接件(62),第一限位部(611)设置于第一连接件(61)上,所述第一连接件(61)与第一连接部(16)插接,第二限位部(621)设置于第二连接件(62)上,所述第二连接件(62)与第二连接部(26)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6)包括解锁部(63),所述解锁部(63)一侧与第一连接件(61)连接,所述解锁部(63)另一侧与第二连接件(62)连接,所述解锁部(63)与联动组件(3)滑动配合,所述解锁部(63)通过滑动使得第一限位部(611)脱离第一连接部(16)、第二限位部(621)脱离第二连接部(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6)与联动组件(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性件(64),所述锁止机构(6)通过复位弹性件(64)滑动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6)设置有第三限位部(65),所述联动组件(3)设置有与第三限位部(65)适配的定位部(31)和复位件(32),所述锁止机构(6)通过滑动使得第三限位部(65)与定位部(31)卡扣实现滑动限位,所述复位件(32)受力使得第三限位部(65)与定位部(31)脱离解除锁止机构(6)的滑动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3)内设置有与锁止机构(6)适配的第五安装部(33),所述第五安装部(33)内设置有导向结构(34),所述锁止机构(6)设置有与导向结构(34)适配的滑动结构(66),所述导向结构(34)与滑动结构(66)配合使得锁止机构(6)于联动组件(3)内周向转动限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包括第一支臂(41)和第一支脚(42),所述第一支臂(41)一端与第一支撑组件(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臂(41)另一端与第一支脚(4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5)包括第二支臂(51)和第二支脚(52),所述第二支臂(51)一端与第二支撑组件(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臂(51)另一端与第二支脚(52)转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41)与第一支撑组件(1)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411),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结构(411)适配的第四限位部(17),所述第一限位结构(411)与第四限位部(17)凹凸配合使得第一支臂(41)与第一支撑组件(1)转动限位,所述第二支臂(51)与第二支撑组件(2)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511),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设置有与第二限位结构(511)适配的第五限位部(27),所述第二限位结构(511)与第五限位部(27)凹凸配合使得第二支臂(51)与第二支撑组件(2)转动限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接件(43)和第四连接件(53),所述第一支臂(41)设置有与第三连接件(43)适配的第一安装部(412),所述第三连接件(43)穿过第一安装部(412)与第一支撑组件(1)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412)与第三连接件(43)滑动配合,所述第三连接件(43)一端部的直径大于第一安装部(412)的直径以对第一支臂(41)轴向滑动限位;所述第二支臂(51)设置有与第四连接件(53)适配的第二安装部(512),所述第四连接件(53)穿过第二安装部(512)与第二支撑组件(2)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512)与第四连接件(53)滑动配合,所述第四连接件(53)一端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安装部(512)的直径以对第二支臂(51)轴向滑动限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41)与第一支脚(42)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413),所述第一支脚(42)设置有与第三限位结构(413)适配的第四限位结构(421),所述第三限位结构(413)与第四限位结构(421)凹凸配合使得第一支臂(41)与第一支脚(42)转动限位;所述第二支臂(51)与第二支脚(52)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五限位结构(513),所述第二支脚(52)设置有与第五限位结构(513)适配的第六限位结构(521),所述第五限位结构(513)和第六限位结构(521)凹凸配合使得第二支臂(51)与第二支脚(52)转动限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连接件(44)和第六连接件(54),所述第一支脚(42)设置有与第五连接件(44)适配的第三安装部(422),所述第五连接件(44)穿过第三安装部(422)与第一支臂(41)连接,所述第三安装部(422)与第五连接件(44)滑动配合,所述第五连接件(44)一端部的直径大于第三安装部(422)的直径以对第一支脚(42)轴向滑动限位;所述第二支脚(52)设置有与第六连接件(54)适配的第四安装部(522),所述第六连接件(54)穿过第四安装部(522)与第二支臂(51)连接,所述第四安装部(522)与第六连接件(54)滑动配合,所述第六连接件(54)一端部的直径大于第四安装部(522)的直径以对第二支脚(52)轴向滑动限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41)与第一支脚(42)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45),所述第二支臂(51)与第二支脚(52)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杆(55)。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41)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支撑杆(45)的第一安装槽(414),所述第一支撑杆(45)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槽(41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4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451),所述第一支脚(42)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凸起(451)适配的第一凹槽(423);所述第二支臂(51)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支撑杆(55)的第二安装槽(514),所述第二支撑杆(55)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51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5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凸起(551),所述第二支脚(52)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凸起(551)适配的第二凹槽(523)。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上安装有第一电脑托(7),所述第一电脑托(7)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组件(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上安装有第二电脑托(8),所述第二电脑托(8)的一端与第二支撑组件(2)转动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折叠阅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与第一支撑组件(1)的接合点位于第一支撑组件(1)的底部,所述第一电脑托(7)位于第一支撑组件(1)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架(5)与第二支撑组件(2)的接合点位于第二支撑组件(2)的底部,所述第二电脑托(8)位于第二支撑组件(2)的顶部。
CN202320603402.5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折叠阅读架 Active CN219895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3402.5U CN219895003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折叠阅读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3402.5U CN219895003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折叠阅读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5003U true CN219895003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5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3402.5U Active CN219895003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折叠阅读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5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2092B (zh) 显示装置支架
KR200479333Y1 (ko) 학습용 멀티 거치대
CN210852568U (zh) 一种折叠推车
KR101615328B1 (ko) 독서대
KR102107950B1 (ko) 다양한 두께의 책을 거치할 수 있는 독서대
KR20130104183A (ko) 다기능 거치대
CN219895003U (zh) 一种折叠阅读架
CN108953871A (zh) 多功能平板电脑支架
US5649683A (en) Book holder
CN208172737U (zh) 一种可根据键盘大小调节的计算机键盘支架
CN109327586A (zh) 一种穿戴式手机夹持装置
KR101767917B1 (ko) 지지대 길이의 조절이 가능한 독서대의 지지대 구조
CN210372605U (zh) 一种可折叠的笔记本电脑支架
CN216316305U (zh) 一种阅读架
CN218682817U (zh) 一种多用途阅读支架
CN211186276U (zh) 一种防滑阅读架
CN216627808U (zh) 一种阅读书架
CN216010293U (zh) 笔记本电脑支架
CN218978305U (zh) 阅读架
CN221068066U (zh) 一种弹性卡扣、翻折桌板和座椅
CN215474053U (zh) 一种可调的长尾夹
CN214230338U (zh) 书架
CN213128545U (zh) 一种折叠阅读架
KR102443147B1 (ko) 책 페이지 누름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독서대
CN219229305U (zh) 一种造价编审用辅助台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