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4309U - 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4309U
CN219894309U CN202321145252.4U CN202321145252U CN219894309U CN 219894309 U CN219894309 U CN 219894309U CN 202321145252 U CN202321145252 U CN 202321145252U CN 219894309 U CN219894309 U CN 219894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riven
drive motor
type double
ai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452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冰钦
夏福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Zhishui Oxyg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Zhis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Zhis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Zhis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452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4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4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4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属于增氧机技术领域,包括两艘在水面一前一后互相平行设置的浮船,两艘浮船之间的中部设置有水驱马达;还包括设置在水下的溶气泵,溶气泵通过第一输送管与水驱马达上侧连接,水驱马达的下侧设置有第二输送管,第二输送管远离水驱马达的一端插入水下,水驱马达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水车式叶轮,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在水面与深层水域进行双层增氧的作用,提高增氧的效率,大大地改善了鱼塘水体含氧量的分布,以此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增氧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可供养殖的水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要求,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的农业生产部门之一,为保证水产品不会被缺氧,需要使用增氧机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水车式增氧机作为一种水产养殖设备,以叶片浸没于水面作垂直回转,增加水体中溶氧的机械,广泛用于水产品的养殖中。现有的水车式增氧机由于叶片在旋转过程中,主要击打的是水面,只适用于表层水面的增氧,无法对深层的水域进行增氧存在增氧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水产养殖的产量,因此,需要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包括两艘在水面一前一后互相平行设置的浮船,两艘所述浮船之间的中部设置有水驱马达;还包括设置在水下的溶气泵,所述溶气泵通过第一输送管与所述水驱马达上侧连接,所述水驱马达的下侧设置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远离所述水驱马达的一端插入水下,所述水驱马达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水车式叶轮。
进一步的,所述溶气泵竖直设置在两艘所述浮船之间,所述溶气泵通过固定板与两艘所述浮船固定连接,所述溶气泵位于所述水驱马达的左侧,所述第一输送管与所述水驱马达的左上侧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与所述水驱马达的右下侧连接。
进一步的,两艘所述浮船的上表面水平设置有固定架,两艘所述浮船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水驱马达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水驱马达包括水平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上的中部套设有竖向的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与所述第二输送管均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壳体内竖直设置有轮毂,所述轮毂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轮毂周侧圆周设置有若干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分别与两个所述水车式叶轮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轴上均套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在水面与深层水域进行双层增氧的作用,提高增氧的效率,大大地改善了鱼塘水体含氧量的分布,以此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零件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零件第二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浮船;2、水驱马达;21、转轴;22、壳体;23、轮毂;24、叶片;3、溶气泵;4、第一输送管;5、第二输送管;6、水车式叶轮;7、固定板;8、固定架;9、联轴器;10、连接轴;11、支撑架;1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垂直”、“水平”、“对齐”、“重叠”、“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包括两艘在水面一前一后互相平行设置的浮船1,两艘浮船1之间的中部设置有水驱马达2;还包括设置在水下的溶气泵3,溶气泵3通过第一输送管4与水驱马达2上侧连接,水驱马达2的下侧设置有第二输送管5,第二输送管5远离水驱马达2的一端插入水下,水驱马达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水车式叶轮6。
使用时,先通过溶气泵3将水和空气高压溶和成高饱和的溶氧水,再通过第一输送管4将溶氧水输送到水驱马达2中,使水驱马达2通过水力驱动来带动水车式叶轮6转动,使得水车式叶轮6击打水面,起到在水面进行增氧的作用,同时,通过第一输送管4输送到水驱马达2中的溶氧水,又通过第二输送管5输送到深层水域内,然后在深层水域内将高饱和溶氧水释放出来,起到在深层水域进行增氧的作用,从而实现在水面与深层水域进行双层增氧的作用,提高增氧的效率,大大地改善了鱼塘水体含氧量的分布,以此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其中,通过设置水驱马达2,可以防止传统驱动马达机油泄露对水面造成污染,影响水质环境,通过第二输送管5释放到水底的高饱和溶氧水,结合微纳米气泡技术,让溶氧效率及溶氧持续时间成倍增加。
进一步的,溶气泵3竖直设置在两艘浮船1之间,溶气泵3通过固定板7与两艘浮船1固定连接,溶气泵3位于水驱马达2的左侧,第一输送管4与水驱马达2的左上侧连接,第二输送管5与水驱马达2的右下侧连接。
通过设置的固定板7,可以将溶气泵3固定在两艘浮船1之间,使得两艘浮船1与溶气泵3形成一个整体保持平衡,增加整体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将溶气泵3与第二输送管5分别设置在水驱马达2的两侧,可以充分利用通过第一输送管4输送到水驱马达2中的水,使其最大程度的转化为水力来带动水驱马达2转动,并且在流到第二输送管5处,可以刚好将能量用完并且通过第二输送管5流出,对水深层水域进行增氧。
进一步的,两艘浮船1的上表面水平设置有固定架8,两艘浮船1通过固定架8固定连接,水驱马达2安装在固定架8上。
通过设置的固定架8,可以将两艘浮船1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加两艘浮船1在水面上的稳定性,并且还可以对水驱马达2起到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水驱马达2包括水平设置的转轴21,转轴21上的中部套设有竖向的壳体22,壳体22与转轴21转动连接,第一输送管4与第二输送管5均与壳体22连通,壳体22内竖直设置有轮毂23,轮毂23固定套设在转轴21上,轮毂23周侧圆周设置有若干叶片24。
当高饱和的溶氧水通过第一输送管4进入到水驱马达2的壳体22中后,通过溶氧水的水力驱动叶片24转动,叶片24带动轮毂23转动,轮毂23又带动转轴21转动,转轴21来带动水车式叶轮6转动,使得水车式叶轮6在水面进行增氧,并且通过利用水驱马达2减压释放微纳米气泡的特性,回收减压过程中的动能,使得进入到壳体22的溶氧水在驱动叶片24转动时的能量充分利用,并且通过水力驱动,逐级减压的饱和溶氧水会产生微纳米气泡的特性,改善水质。
进一步的,转轴21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联轴器9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0,两个连接轴10分别与两个水车式叶轮6连接,两个连接轴10上均套设有支撑架11,支撑架11与连接轴10转动连接,两个支撑架11分别固定在固定架8上。
通过设置的联轴器9与连接轴10,在转轴21转动时,转轴21通过联轴器9可以带动连接轴10转动,连接轴10又带动水车式叶轮6转动,并且通过连接轴10与支撑架11的配合,可以对连接轴10进行限位支撑,防止长期使用,因水车式叶轮6的重力影响,导致与连接轴10连接的转轴21发生形变,甚至对转轴21造成损坏,从而影响到增氧机的正常使用与运作。
进一步的,壳体22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远离壳体2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架8上。
通过连接板12与固定架8的配合,可以将水驱马达2的壳体22稳稳地固定在固定架8上,从而增加水驱马达2的稳定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艘在水面一前一后互相平行设置的浮船(1),两艘所述浮船(1)之间的中部设置有水驱马达(2);还包括设置在水下的溶气泵(3),所述溶气泵(3)通过第一输送管(4)与所述水驱马达(2)上侧连接,所述水驱马达(2)的下侧设置有第二输送管(5),所述第二输送管(5)远离所述水驱马达(2)的一端插入水下,所述水驱马达(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水车式叶轮(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泵(3)竖直设置在两艘所述浮船(1)之间,所述溶气泵(3)通过固定板(7)与两艘所述浮船(1)固定连接,所述溶气泵(3)位于所述水驱马达(2)的左侧,所述第一输送管(4)与所述水驱马达(2)的左上侧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5)与所述水驱马达(2)的右下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其特征在于:两艘所述浮船(1)的上表面水平设置有固定架(8),两艘所述浮船(1)通过所述固定架(8)固定连接,所述水驱马达(2)安装在所述固定架(8)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驱马达(2)包括水平设置的转轴(21),所述转轴(21)上的中部套设有竖向的壳体(22),所述壳体(22)与所述转轴(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4)与所述第二输送管(5)均与所述壳体(22)连通,所述壳体(22)内竖直设置有轮毂(23),所述轮毂(23)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21)上,所述轮毂(23)周侧圆周设置有若干叶片(2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1)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联轴器(9)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0),两个所述连接轴(10)分别与两个所述水车式叶轮(6)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轴(10)上均套设有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与所述连接轴(10)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11)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架(8)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2)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远离所述壳体(2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固定架(8)上。
CN202321145252.4U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 Active CN219894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5252.4U CN219894309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5252.4U CN219894309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4309U true CN219894309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4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45252.4U Active CN219894309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4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80704B (zh) 一种油田注水系统供气增氧微氧化装置
CN107041333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微孔曝气增氧装置
CN108401968A (zh) 一种水循环增氧装置
CN219894309U (zh) 一种水驱动水车式双层增氧机
CN107853239B (zh) 一种养殖池推水增氧装置
CN207072854U (zh) 一种潜水式曝气增氧机
CN206720787U (zh) 一种养鱼系统的氨氮分离装置
CN203840966U (zh) 改良型造浪扬水增氧机装置
CN213680041U (zh) 一种用于湖泊水质生态改造的太阳能曝气平台
CN213537403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曝气装置
CN220081573U (zh) 一种水车式增氧机的水驱马达
CN216018576U (zh) 水轮机和曝气机的联用装置及具有其的养殖系统
CN101461333A (zh) 液压传动叶轮式增氧机
CN209030896U (zh) 一种养殖用水溶氧曝气装置
CN201010588Y (zh) 扬水式增氧机
CN109621585B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112479357A (zh) 一种用于湖泊治理的全天候监视型风能曝气装置
CN206612037U (zh) 一种增氧机
CN207072857U (zh) 一种环保式曝气增氧机
CN210214928U (zh) 一种厌氧池竖向环流搅拌装置
CN111018143A (zh) 一种太阳能双转轮搅拌加氧装置
CN221015600U (zh) 一种水泵房盐罐搅拌系统
CN212877239U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育苗池增氧机构
CN116557190A (zh) 一种水车式增氧机的水驱马达
CN201121154Y (zh) 气泡式鱼塘增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4

Address after: No. 50 Zemu South Road, Zeguo Town,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7500

Patentee after: Taizhou Zhishui oxyg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18 Room 305, Floor 3, Zhongniu Center, Building 11, No. 176, Fengcheng 8th Road,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n, Shaanxi

Patentee before: XI'AN ZHIS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