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2363U -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稳定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稳定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2363U
CN219892363U CN202321339483.9U CN202321339483U CN219892363U CN 219892363 U CN219892363 U CN 219892363U CN 202321339483 U CN202321339483 U CN 202321339483U CN 219892363 U CN219892363 U CN 219892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ode
negative electrode
tab
positive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394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宗勇
刘钊华
王江杰
周建峰
郭富
孙迎超
方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bteb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bteb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bteb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bteb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394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2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2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2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稳定连接结构,包括隔膜层两侧设置的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朝向隔离膜的一侧分别设有正极凸起部与负极凸起部;所述正极凸起部上套设有正极极耳;所述负极凸起部上套设有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通过焊接与正极极片固定连接;所述负极极耳通过焊接与负极极片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首先利用胶体层将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牢固的粘贴在隔膜层上,并通过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容纳极耳,使得极耳能够套设在正极凸起部/负极凸起部上,实现预固定的效果,并最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稳定连接,预固定的结构能够保证极片与极耳之间实现物理上的连接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稳定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稳定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自1991年索尼公司发布第一款商用锂离子电池以来,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动汽车以及储能等领域。常规的锂离子电池采用铝箔作为正极极耳,铜箔作为负极极耳。随着电池工业的发展,极耳已经成为电池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原料。如何提高正负极耳与正负电极级片之间连接的牢靠性,一直是从事电池生产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
相关技术中,都是直接将正极耳与正极极片进行焊接,且将负极耳与负极极片进行焊接,但是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材料都很薄,采用直接焊接连接的方式无法较好的保证正极耳与正极极片、负极耳与负极极片之间的连接的牢靠性,容易出现极耳从级片上脱落导致接触不良的弊端。
现有技术还有利用在极耳上设置凸起,用于增加焊接时的电流密度,从而减少虚焊,提升焊接强度,但是由于极耳厚度较薄,不易加工形成凸起。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稳定连接结构,通过在极片上设置凸起部与套设其上的极耳电连接,物理层面上增加连接稳定性,并且进行焊接后有效的保证稳定性。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稳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隔膜层两侧设置的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朝向隔离膜的一侧分别设有正极凸起部与负极凸起部;所述正极凸起部上套设有正极极耳;所述负极凸起部上套设有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通过焊接与正极极片固定连接;所述负极极耳通过焊接与负极极片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极片与隔膜层之间设有用于固连的第一胶体层;所述负极极片与隔膜层之间设有用于固连的第二胶体层。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极片与第一胶体层之间形成有容纳正极极耳的第一空腔;所述负极极片与第二胶体层之间形成容纳负极极耳的第二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极耳通过其上设置的凹槽或贯通孔与正极凸起部相连;所述负极极耳通过其上设置的凹槽或贯通孔与负极凸起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极耳上与正极极片交接处缠绕设有第一保护层;所述负极极耳上与负极极片交接处缠绕设有第二保护层。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利用胶体层将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牢固的粘贴在隔膜层上,并通过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容纳极耳,使得极耳能够套设在正极凸起部/负极凸起部上,实现预固定的效果,并最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稳定连接,预固定的结构能够保证极片与极耳之间实现物理上的连接固定,同时利用凸起与凹槽/贯通孔的配合能够提高焊接时此处的电流密度,减少虚焊与焊接不牢的问题;进一步的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能够提高对极耳的容纳包裹性,减少初步结合时的间隙量,从而在焊接时能够更好的将存在的缝隙完全封堵,提高焊接的连接强度,且将凹槽/贯通孔设置在正极极耳上更容易实现,基于极耳薄的特性,更容易生成凹槽/贯通孔,从而降低加工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请参照图1-3所示: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的电芯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中锂电池的电芯包括隔膜层300、正极极片100、负极极片200、正极极耳120、负极极耳220、第一胶体层110和第二胶体层210,第一胶体层110和第二胶体层210分别位于隔膜层300的相对两侧,正极极片100设置于第一胶体层110背离隔膜层300的一侧,负极极片200设置于第二胶体层210背离隔膜层300的一侧,第一胶体层110用于将正极极片100粘接于隔膜层300的一侧,第二胶体层210用于将负极极片200粘接于隔膜层300的另外一侧。
正极极片100面对第一胶体层110的一侧具有正极凸起部130,正极凸起部130与正极极片120电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正极凸起部130与正极极片100在同一工序中一并形成,例如一体成型、冲压,也就是说,正极凸起部130与正极极片100为一体式结构,此时,正极凸起部130与正极极片100连接的牢靠性较高,有助于提高电连接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正极凸起部130与正极极片100为两个独立的结构,二者通过焊接或者胶体粘接连接在一起,此时,可以灵活的调整正极凸起部130与正极极片100之间的相对位置。
负极极片200面对第二胶体层210的一侧具有负极凸起部230,负极凸起部230与负极极片200电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负极凸起部230与负极极片200在同一工序中一并形成,也就是说,负极凸起部230与负极极片200为一体式结构,此时,负极凸起部230与负极极片200连接的牢靠性较高,有助于提高电连接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负极凸起部230与负极极片200为两个独立的结构,二者通过焊接或者其他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此时,可以灵活的调整负极凸起部230与负极极片200之间的相对位置。
正极极耳120套设于正极凸起部130上,且正极极耳120电连接于正极极片100,正极极耳120一部分延伸至第一胶体层110内部,另一部分从第一胶体层110延伸至外侧。负极极耳220套设于负极凸起部230上,且负极极耳220电连接于负极极片200,负极极耳220一部分延伸至第二胶体层210内部,另一部分从第二胶体层210延伸至外侧。若干个电芯层叠设置在一起,将若干个正极极耳电连接,若干个负极极耳电连接,就可以构成一个锂电池。将正极极耳120套设于正极凸起部130上,可以提高正极极耳120与正极极片100之间连接的牢靠性,避免出现正极极耳120从正极极片100上脱落的情况,将负极极耳220套设于负极凸起部230上,可以提高负极极耳220与负极极片200之间连接的牢靠性,避免出现负极极耳220从负极极片200上脱落的情况,从而可以从整体上提高电芯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正极极片100与第一胶体层110之间靠近端部位置还设有第一空腔140;负极极片200与第二胶体层210之间靠近端部位置还设有第二空腔240;第一空腔140与第二空腔240设于同一侧;第一空腔140是通过蚀刻掉设于正极极片100与第一胶体层110之间的第一填充层150后形成的空腔;第二空腔240是通过蚀刻掉设于负极极片200与第二胶体层210之间的第二填充层250后形成的空腔;所述第一填充层150设于第一胶体层110远离隔膜层300的一侧,并与正极凸起部130相对,正极极片100粘贴在第一胶体层110上时挤压第一填充层150,再采用能够腐蚀第一填充层150的溶液将第一填充层150蚀刻处理,将正极凸起部130裸露出来形成可以容纳正极极耳120的第一空腔140,利用空腔容纳正极极耳120与正极凸起部130的套接再进行焊接的好处是能够为正极极耳120与正极凸起部130的连接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半封闭空间,最后通过焊接能够将该半封闭空间内的缝隙完全填满,从而减少漏焊缺焊的问题,并且提高焊接的密封性,由于空腔的限制将焊接缝隙与空间限定在了有限的空间,焊接的高温在将金属熔化后能够更加快速的填满该空间,从而更易实现满焊,且能够保证与第一胶体层110之间的粘贴稳定性;第二空腔240的优点同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填充层与第二填充层的材质为聚酰亚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腐蚀溶液为四氢呋喃、丙酮、氯仿、甲苯、甲醇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极耳120上与正极极片100交接处缠绕设有第一保护层121;所述负极极耳220上与负极极片200交接处缠绕设有第二保护层2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稳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隔膜层两侧设置的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朝向隔离膜的一侧分别设有正极凸起部与负极凸起部;所述正极凸起部上套设有正极极耳;所述负极凸起部上套设有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通过焊接与正极极片固定连接;所述负极极耳通过焊接与负极极片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稳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与隔膜层之间设有用于固连的第一胶体层;所述负极极片与隔膜层之间设有用于固连的第二胶体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稳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与第一胶体层之间形成有容纳正极极耳的第一空腔;所述负极极片与第二胶体层之间形成容纳负极极耳的第二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稳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耳通过其上设置的凹槽或贯通孔与正极凸起部相连;所述负极极耳通过其上设置的凹槽或贯通孔与负极凸起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稳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耳上与正极极片交接处缠绕设有第一保护层;所述负极极耳上与负极极片交接处缠绕设有第二保护层。
CN202321339483.9U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稳定连接结构 Active CN219892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39483.9U CN219892363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稳定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39483.9U CN219892363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稳定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2363U true CN219892363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1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39483.9U Active CN219892363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稳定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2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012769A (ja) パウチ型リチウムポリマ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93066B2 (ja) 電極を保持するための部材を有する電極集合体及び該電極集合体を含む二次電池
CN209592206U (zh) 二次电池
JP2012084247A (ja) 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933831A (zh) 一种扣式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77599A1 (zh) 二次电池
WO2023000629A1 (zh) 一种无极耳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16435720A (zh) 一种锂电池的加工成型方法
CN212380471U (zh) 硬壳纽扣电池
CN220604939U (zh) 电芯结构、电池单体、储能装置及用电装置
CN219892363U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耳稳定连接结构
KR20220072503A (ko) 이차 전지
CN115360434A (zh) 一种具有预嵌锂功能的锂离子储能器件
CN217507398U (zh) 锂电池
WO2023240962A1 (zh) 电池盖、电芯、电池模组以及汽车
CN217158365U (zh) 一种扣式电池及其外壳
CN214254673U (zh) 一种防止电化学腐蚀的电池模组
CN213520244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电子设备
KR20100081484A (ko) 보호회로기판이 접속되는 이차전지
CN210628398U (zh) 一种防止短路的电芯连接结构
CN216488410U (zh) 一种防短路极耳、电极极片和二次电池
CN220209114U (zh) 一种电池及电池装置
CN220042211U (zh) 一种钢壳电池
CN217641480U (zh) 一种电芯
CN220420822U (zh) 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