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1420U - 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1420U
CN219891420U CN202321370132.4U CN202321370132U CN219891420U CN 219891420 U CN219891420 U CN 219891420U CN 202321370132 U CN202321370132 U CN 202321370132U CN 219891420 U CN219891420 U CN 219891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operation box
bottom plate
plate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01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正中
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of CAG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of CAG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of CAG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of CAGS
Priority to CN2023213701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1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1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14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金属立板,两个所述金属立板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操作箱体,所述操作箱体的底面开设有两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均设有拉绳。本装置通过设置有驱动电机、转杆、轴承座、绕线筒、通孔、拉绳、连接块、地震仪、连接板、连接杆和配重块,利用驱动电机和转杆的配合,便于绕线筒对拉绳进行放卷,并且根据连接板、连接杆和配重块的配合,带动地震仪向下移动,并且能够进一步防止地震仪因水的波动而出现晃动,同时利用驱动电机和转杆的连接关系,便于绕线筒带动拉绳在通孔内部滑动,并且对拉绳进行收卷工作,其方式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和地震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和地裂缝。
现阶段水上地震进行勘探过程中,需要利用人工将地震仪插入地层,由于水的波动会带动地震仪进行晃动,这样会影响勘探结果,而且勘测完成后普遍采用人工拉动绳索将地震仪移出水面,其方式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金属立板,两个所述金属立板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操作箱体,所述操作箱体的底面开设有两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均设有拉绳,两个所述拉绳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地震仪,所述地震仪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排列的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操作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操作箱体的右侧面固定镶嵌有驱动电机,所述轴承座的内圈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线筒,每个所述绕线筒的外表面均与拉绳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口。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箱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和警示牌,所述控制开关位于警示牌的左侧面。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箱体的正面和操作箱体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圆孔。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浮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盒体。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光伏板,两个所述金属立板其中一个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两个所述金属立板其中一个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固块,两个所述加固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金属立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通过设置有驱动电机、转杆、轴承座、绕线筒、通孔、拉绳、连接块、地震仪、连接板、连接杆和配重块,利用驱动电机和转杆的配合,便于绕线筒对拉绳进行放卷,并且根据连接板、连接杆和配重块的配合,带动地震仪向下移动,并且能够进一步防止地震仪因水的波动而出现晃动,同时利用驱动电机和转杆的连接关系,便于绕线筒带动拉绳在通孔内部滑动,并且对拉绳进行收卷工作,其方式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水上地震勘探装置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上地震勘探装置底板侧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上地震勘探装置操作箱体俯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水上地震勘探装置操作箱体俯视图的剖视图。
图中:1、盒体;2、底板;3、通口;4、地震仪;5、浮板;6、加固块;7、连接杆;8、蓄电池;9、连接板;10、驱动电机;11、操作箱体;12、警示牌;13、固定板;14、光伏板;15、控制开关;16、金属立板;17、控制器;18、连接块;19、配重块;20、圆孔;21、轴承座;22、转杆;23、绕线筒;24、通孔;25、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包括底板2,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金属立板16,两个金属立板16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操作箱体11,操作箱体11的底面开设有两个通孔24,每个通孔24的内部均设有拉绳25,两个拉绳25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连接块1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地震仪4,地震仪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排列的连接杆7,每个连接杆7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9,操作箱体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座21,操作箱体11的右侧面固定镶嵌有驱动电机10,轴承座21的内圈和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转杆22,转杆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线筒23,每个绕线筒23的外表面均与拉绳25远离连接块18的一端固定连接,底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口3。
操作箱体1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15和警示牌12,控制开关15位于警示牌12的左侧面,利用警示牌12便于提示工作人员注意事项,操作箱体11的正面和操作箱体11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每个固定板13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圆孔20,利用固定板13和圆孔20的配合,便于将该装置移动至使用位置,底板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浮板5,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盒体1,利用盒体1便于工作人员存放检修零件。
操作箱体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光伏板14,两个金属立板16其中一个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8,两个金属立板16其中一个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7,利用光伏板14、蓄电池8和控制器17的配合,便于提供充足的电力,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固块6,两个加固块6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金属立板16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利用加固块6便于对金属立板16进行加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工作人员使用时,首先通过光伏板14和控制器17的配合对蓄电池8进行充电,此时将该装置移动至使用位置,然后按动控制开关15控制驱动电机10启动,利用驱动电机10提供的动力,带动转杆22在轴承座21内部旋转,此时绕线筒23对拉绳25进行放卷,随后根据配重块19的重量,带动地震仪4向下移动,并且使地震仪4插入地层,紧接着利用地震仪4进行地震勘探,然而勘探完成后,通过驱动电机10的反向转动,使转杆22和绕线筒23对拉绳25进行收卷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金属立板(16),两个所述金属立板(16)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操作箱体(11),所述操作箱体(11)的底面开设有两个通孔(24),每个所述通孔(24)的内部均设有拉绳(25),两个所述拉绳(25)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所述连接块(1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地震仪(4),所述地震仪(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排列的连接杆(7),每个所述连接杆(7)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9),所述操作箱体(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座(21),所述操作箱体(11)的右侧面固定镶嵌有驱动电机(10),所述轴承座(21)的内圈和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转杆(22),所述转杆(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线筒(23),每个所述绕线筒(23)的外表面均与拉绳(25)远离连接块(1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体(1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15)和警示牌(12),所述控制开关(15)位于警示牌(12)的左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体(11)的正面和操作箱体(11)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每个所述固定板(13)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圆孔(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浮板(5),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盒体(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体(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光伏板(14),两个所述金属立板(16)其中一个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8),两个所述金属立板(16)其中一个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固块(6),两个所述加固块(6)相互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金属立板(16)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CN202321370132.4U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 Active CN219891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0132.4U CN219891420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0132.4U CN219891420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1420U true CN219891420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5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0132.4U Active CN219891420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14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36543B1 (ko) 수상태양광발전시스템의 부유구조체 계류장치
CN219891420U (zh) 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
JPS6380078A (ja) 波力発電方法及び装置
CN216194719U (zh) 一种带桩堤坝缺口封堵设备
US3765184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attachment of pipelines to an underwater surface
JP2004211607A (ja) エネルギー発生装置及び該エネルギー発生装置を使用した発電の方法
CN212106140U (zh) 一种便于数据采集的可调式浮式风机模型结构
CN213365047U (zh) 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人工夯锤
CN216640531U (zh) 一种轻型动力触探落距自动控制装置
CN116772101A (zh) 一种可移动式冷泉渗漏点气泡采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7111068U (zh) 一种用于基坑涌水的水位监测装置
CN215323192U (zh) 一种设有悬吊支架的三船体取样平台
CN104635256B (zh) 一种挂钩释放机构
CN112014150B (zh) 一种便携式海岸带水下深层地质柱状沉积物采集装置
CN110057747B (zh) 一种能实现投样水深交变的腐蚀试验装置
CN211816152U (zh) 沉入式大直径多隔舱筒与桩基组合式人工岛
CN106193086A (zh) 一种新型抗震建筑及其建造方法
CN219241892U (zh) 一种便携式高精度孔内摄像仪
CN214586031U (zh) 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地表浅层横波震源
CN211956779U (zh) 一种教学用地震模拟器
CN218211500U (zh) 一种地下水位观测仪
CN112881272B (zh) 一种深海环境腐蚀试验装置
CN114394199B (zh) 一种水下多线缆稳定悬浮装置
CN21840927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管理智能测量装置
JP7492283B1 (ja) 着床式洋上架台の構築方法、着床式洋上架台、及び洋上風力発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