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8341U - 导流装置、风机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导流装置、风机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8341U
CN219888341U CN202320329058.5U CN202320329058U CN219888341U CN 219888341 U CN219888341 U CN 219888341U CN 202320329058 U CN202320329058 U CN 202320329058U CN 219888341 U CN219888341 U CN 219888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sub
blade
vane
vol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290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幸云辉
陈熙
王雷
张驰
廖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290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8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8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8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导流装置、风机及空调。导流装置应用于风机中,且导流装置被配置为对风机产生的风流进行导向。导流装置包括固定件和导流叶片,固定件被配置为装配于风机,导流叶片位于固定件朝向风机中叶轮的一侧,且导流叶片的一侧连接固定件,另一侧被配置为朝靠近风机中蜗舌的一侧倾斜。该导流装置通过设置导流叶片对风流进行导向,使得风流在吹出时更加均匀,同时降低了风机的噪音,提升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导流装置、风机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导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流装置、风机及空调。
背景技术
温度调节装置例如空调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通过风机向外吹风。而风机中存在蜗舌,风机在出风的过程中,出风口的风流会向着蜗舌的一侧倾斜。如此一来,风机在远离蜗舌的一侧会没有风从出风口吹出,或者从出风口另一侧吹出的风很小,从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导流装置、风机及空调,旨在能够对风流进行导向,使得风流在吹出时更加均匀。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导流装置,应用于风机中,导流装置被配置为对风机产生的风流进行导向。导流装置包括固定件和导流叶片,固定件被配置为装配于风机,导流叶片被配置为设于风机的出风口,且导流叶片位于固定件朝向风机中叶轮的一侧,导流叶片的一侧连接固定件,另一侧被配置为朝靠近风机中蜗舌的一侧倾斜。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导流装置,通过在固定件设置导流叶片,且导流叶片倾斜设置。当导流装置设置在风机内时,倾斜设置的导流叶片能够对风流进行导向,风流在从靠近蜗舌的一侧流出时,由于导流叶片的引导,远离蜗舌的一侧也会有风吹出,使得风流在吹出时更加均匀,其中,均匀可理解为自靠近蜗舌的一侧和远离蜗舌的位置处均有风流流出。另外,导流叶片在对风流进行引导的同时,降低了风机的出风口的风速,进而降低了风流对风机出风口处蜗壳的撞击程度,减小了风机的振动,从而降低了风机的噪音。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导流叶片与固定件之间的夹角θ范围为70°≤θ≤75°。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导流叶片与固定件之间的夹角设置为70°至75°,可以有效的校正风向,使得经过导流装置的风流更加均匀,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另外,将导流叶片倾斜设置可以降低风机所产生的噪音。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导流叶片包括第一子叶片和第二子叶片,第一子叶片相较于第二子叶片更加靠近风机中的蜗舌,沿第一子叶片和第二子叶片的排列方向,第二子叶片在第一子叶片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子叶片内。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子叶片和第二子叶片,且将第一子叶片和第二子叶片并排设置,能够增加导流装置对风流进行导向的面积,进而使得风流的流向更加均匀,第二子叶片的投影位于第一子叶片内,也即第一子叶片的面积大于第二子叶片的面积,使得导流装置能够更好的校正风流的流向。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子叶片与第二子叶片之间的间距L的范围为40mm≤L≤45mm。
上述实施例中,将第一子叶片和第二子叶片之间的间距L设置为在40mm至45mm之间,在导流装置应用于风机时,可减小风机的噪音,且使得风机的风流更加均匀。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导流叶片的倾斜方向为宽度方向,导流叶片的宽度W的范围为20mm≤W≤23mm,自导流叶片朝向蜗舌的方向为厚度方向,导流叶片的厚度T的范围为1.2mm≤T≤1.8mm。
上述实施例中,将导流叶片的宽度设置在20mm至23mm,将导流叶片的厚度设置在1.2mm至1.8mm,在将导流装置应用于风机中时,可以在不降低风量的情况下降低风机产生的噪音。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包括框架体和限位网格,框架体被配置为装配于风机,限位网格设于框架体内,导流叶片连接框架体和限位网格,限位网格包括多根平行且间隔排布的金属丝,相邻两根金属丝之间的距离P的范围为7.5mm≤P≤8.5mm,金属丝的直径D的范围为1.5mm≤D≤1.8mm。
上述实施例中,固定件通过框架体安装于风机,且将限位网格设施为包括多根平行且间隔排布的金属丝,可改善用户手指穿过固定件而误触风机内的叶轮,造成对用户损伤的情况,以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风机,包括蜗壳、叶轮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导流装置,叶轮安装于蜗壳内,导流装置设于蜗壳内,蜗壳具有蜗舌,蜗舌设于导流装置和叶轮之间。
上述实施例中的风机采用导流装置,导流装置能够对叶轮所产生的风流进行导向,风流在从靠近蜗舌的一侧流出时,由于导流叶片的引导,远离蜗舌的一侧也会有风吹出,使得风流在吹出时更加均匀,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导流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部,蜗壳在与第一连接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连接部设于固定件,且第一连接部固定于第一安装孔中,进而使固定件固定于蜗壳内,导流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部,蜗壳在与第二连接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连接部设于导流叶片,且第二连接部固定于第二安装孔中,进而对导流叶片限位。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安装孔之间的配合,使得固定件能够固定于蜗壳内,通过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安装孔的配合,可对导流叶片进行限位,进而改善导流叶片发生偏转的情况。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导流叶片包括第一子叶片和第二子叶片,第一子叶片设于第二子叶片靠近蜗舌的一侧,且第一子叶片与蜗舌之间的距离H1的范围为30mm≤H 1≤35mm,第二子叶片与蜗壳远离第一子叶片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H2,H2的范围为44mm≤H2≤50mm。
上述实施例中,将第一子叶片与蜗舌之间的距离设置为30mm至35mm,且将第二子叶片与蜗舌之间的距离设置为44mm至50mm,可以使得风机所产生的风流更加均匀,并且风机的噪音减小。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与压缩机连通,空调还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风机,风机设于外壳内,风机对应蒸发器或者冷凝器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采用带有导流装置的风机,使得空调所吹出的风流更加均匀,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并且导流叶片的倾斜设置还可减小在使用空调时所产生的噪音,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空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空调拆卸部分外壳显露出导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导流装置设于风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导流装置与风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导流装置设于风机时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导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导流装置在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风机中设置有导流装置与未设置导流装置的噪音对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00-空调 1000-风机 2000-外壳
100-导流装置 500-蜗壳 800-叶轮
10-固定件 20-导流叶片 30-第一连接部
40-第二连接部 50-蜗舌 60-出风口
70-外排风口 80-第一安装孔 90-第二安装孔
11-框架体 12-限位网格 21-第一子叶片
22-第二子叶片
121-金属丝 122-止挡部 θ-夹角
L-间距 W-宽度 T-厚度
P、H 1、H2-距离 D-直径 X-横坐标轴
Y-纵坐标轴 A-设有导流装置 B-未设有导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顶”、“底”、“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空调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通过风机向外吹风。而风机中存在蜗舌,风机在出风的过程中,出风口的风流会向着蜗舌的一侧倾斜。如此一来,风机在远离蜗舌的一侧会没有风从出风口吹出,或者从出风口另一侧吹出的风很小,从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导流装置,应用于风机中,导流装置被配置为对风机产生的风流进行导向。导流装置包括固定件和导流叶片,固定件被配置为装配于风机,导流叶片位于固定件朝向风机中叶轮的一侧,且导流叶片的一侧连接固定件,另一侧被配置为朝靠近风机中蜗舌的一侧倾斜。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导流装置,通过在固定件设置导流叶片,且导流叶片倾斜设置。当导流装置设置在风机内时,倾斜设置的导流叶片能够对风流进行导向,风流在从靠近蜗舌的一侧流出时,由于导流叶片的引导,远离蜗舌的一侧也会有风吹出,使得风流在吹出时更加均匀,其中,均匀可理解为自靠近蜗舌的一侧和远离蜗舌的位置处均有风流流出。另外,导流叶片在对风流进行引导的同时,降低了风机的出风口的风速,进而降低了风流对风机出风口处蜗壳的撞击程度,减小了风机的振动,从而降低了风机的噪音。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一些实施例做出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10000,包括外壳2000以及设置于外壳2000内的蒸发器(图未示)、压缩机(图未示)和冷凝器(图未示),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与压缩机连通。空调10000还包括风机1000,风机1000设于外壳2000内,且风机1000对应蒸发器或者冷凝器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空调10000包括冷风风机和热风风机,其中,冷风风机用于将空气从前进风口吸入,经过蒸发器换热后形成冷风从冷风出风口吹出。热风风机用于将空气从后进风口吸入,经过冷凝器换热后形成热风从热风风口吹出。风机1000可以是冷风风机,也可以是热风风机,本申请实施例以风机1000为冷风风机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2和图3,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机1000,该风机10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应用于空调10000的风机。风机1000包括蜗壳500和叶轮800,叶轮800安装于蜗壳500内。风机1000还包括导流装置100,导流装置100设于蜗壳500内,且蜗壳500具有蜗舌50,出风口60和外排风口70,蜗舌50设于外排风口70和叶轮800之间,出风口60形成于蜗舌50的一侧,且与叶轮800相对应,以使得叶轮800所产生的风流能够从出风口60流出。叶轮800产生风流后,风流容易朝向蜗舌50的一侧倾斜,而通过在蜗壳500内设置导流装置100,可以对风流进行导向,改善风流朝蜗壳500一侧倾斜的情况,使得风流的流向更加均匀,提升用户体验感。
请参阅图3、图4和图5,为了更好的对风机1000的结构进行描述,将结合附图所示的上下方位进行说明。导流装置100设于叶轮800的上端,蜗舌50自蜗壳500的内壁面延伸出,且位于叶轮800和导流装置100之间,叶轮800与导流装置100之间还存在出风口60,以便于叶轮800所产生的风流可通过出风口60流出。部分导流装置100盖设于出风口60处,进而可对流出的风流进行导向。
请参阅图6和图7,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导流装置100,该导流装置100应用于上述的风机1000中,以对风机1000产生的风流进行导向。导流装置100包括固定件10和导流叶片20,固定件10被配置为装配于风机1000,导流叶片20被配置为设于风机1000的出风口60,且位于固定件10朝向风机1000中叶轮800的一侧,且导流叶片20的一侧连接固定件10,另一侧被配置为朝靠近风机1000中蜗舌50的一侧倾斜,进而使得导流叶片20能够对风流进行导向。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件10包括框架体11和限位网格12。框架体11被配置为装配于风机1000,限位网格12设于框架体11内,导流叶片20连接框架体11和限位网格12。其中,导流叶片20设置于框架体11朝向叶轮800的一侧,以使得导流叶片20更加靠近叶轮800,进而更有效的对叶轮800所产生的风流进行导向。
请参阅图6,在一实施例中,框架体11大致呈矩形。框架体11的边框设置在风机1000的蜗壳500内壁,进而将导流装置100固定于蜗壳500。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适配框架体11的安装,框架体11的形状可以结合蜗壳500内部构造进行设置。
请参阅图6,限位网格12设于框架体11中,并与框架体11连接。在一实施例中,限位网格12包括多根平行且间隔排布的金属丝121,其中,将以框架体11呈长方形进行说明。多根金属丝121沿框架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沿框架体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多根金属丝121等距设置。相邻两个金属丝121之间的距离P的范围为7.5mm≤P≤8.5mm,金属丝121的直径D的范围为1.5mm≤D≤1.8mm。
例如,相邻两个金属丝121之间的距离P为7.8mm,且金属丝121的直径D为1.6mm。设置多根金属丝121,且将金属丝121的采用上述的方式进行设置,可改善用户手指穿过固定件10而误触风机1000内的叶轮800,造成对用户损伤的情况,以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同时,控制金属丝121的直径D在一定范围内,保证金属丝121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金属丝121对风量以及出风均匀性的影响。其中,金属丝121可以为钢丝、铁丝等。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金属丝121之间的距离P还可为7.5mm、7.6mm、7.7mm、7.9mm、8mm、8.1mm、8.2mm、8.3mm、8.4mm、8.5mm。金属丝121的直径D还可为1.5mm、1.7mm、1.8mm。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网格12还包括多个止挡部122。多个止挡部122的端部固定于框架体11,且与金属丝121垂直设置,以沿长度方向隔断金属丝121,改善杂物沿长度方向穿过金属丝121掉了至叶轮800,或者阻挡用户手指穿过,进一步提升安全性能。同时,止挡部122起到连接金属丝121的作用,提高限位网格12的整体强度。
止挡部122也可为金属丝。可以理解的,止挡部122还可为其他具有等同功效或作用的结构,例如连接杆。
请参阅图5、图6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导流叶片20与固定件10之间的夹角θ范围为70°≤θ≤75°。结合图6所示,蜗舌50设于导流叶片20的左侧,导流叶片20远离固定件10的一侧向靠近蜗舌50的方向倾斜,进而使得固定件10与导流叶片20之间存在夹角θ。而将导流叶片20与固定件10之间的夹角θ设置为70°至75°,可以有效的校正风向,叶轮800所产生的风流可沿着导流叶片20背离蜗舌50的一侧流动,进而使得风流不光是向蜗舌50的方向流动,也可向远离蜗舌50的右侧流动,以使经过导流装置100的风流更加均匀。另外,将导流叶片20倾斜设置还可以降低风机1000所产生的噪音,由于导流装置100中设置导流叶片20对风流进行引导,降低了风机1000的出风口60的风速,进而降低了风流对风机1000出风口60处蜗壳500的撞击程度,减小了风机1000的振动,从而降低了风机1000的噪音。
请参阅图6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导流叶片20包括第一子叶片21和第二子叶片22。第一子叶片21相较于第二子叶片22更加靠近蜗壳500中的蜗舌50,也即第一子叶片21位于第二子叶片22和蜗舌50之间,沿第一子叶片21和第二子叶片22的排列方向,第二子叶片22在第一子叶片21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子叶片21内。其中,以固定件10呈长方体形为例,沿固定件10的长度方向,第一子叶片21和第二子叶片22依次排列,且第一子叶片21和第二子叶片22沿固定件10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请结合图6所示,第一子叶片21与第二子叶片22远离固定件10的一侧分别向靠近蜗舌50的一侧倾斜,且第一子叶片21和第二子叶片22与固定件10之间的夹角θ的范围均为70°≤θ≤75°,例如,第一子叶片21与固定件10之间的夹角θ为73°,第二子叶片22与固定件10之间的夹角θ也为73°。将第一子叶片21与第二子叶片22分别朝向蜗舌50侧倾斜,使得原本从蜗舌50一侧流出的风流可经过第一子叶片21和第二子叶片22的引导自远离蜗舌50的一侧流出,也即从固定件10的右侧流出,进而提升风流流动的均匀性。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子叶片21与固定件10之间的夹角θ还可以为70°、71°、72°、74°、75°。第二子叶片22与固定件10之间的夹角θ还可以为70°、71°、72°、74°、75°。
另外,第二子叶片22沿排列方向的投影位于第一子叶片21内,也即第一子叶片21的面积大于第二子叶片22的面积,使得第一子叶片21与第二子叶片22之间呈阶梯式排布,相较于将第一子叶片21与第二子叶片22设置为相同的大小,将第二子叶片22的面积设置为小于第一子叶片21的面积,第二子叶片22可减小对风流的阻挡,进而更多的风流可经过第一子叶片21后流到第二子叶片22,以更好地校正风流的流向,改善风流大部分流向蜗舌50一侧的情况。同时,第一子叶片21相较于第二子叶片22靠近风机1000的蜗舌50,蜗舌50附近的风速大,此时靠近蜗舌50的子叶片宽度越大,对风速的降低效果越好,降噪效果也越好。
请参阅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子叶片21与第二子叶片22之间的间距L的范围为40mm≤L≤45mm。其中,第一子叶片21与第二子叶片22之间的间距L可以设置为42mm,将第一子叶片21与第二子叶片22之间的间距L设置为在此范围内,结合第一子叶片21和第二子叶片22的倾斜角度,使得导流装置100应用于风机1000时,第一子叶片21与第二子叶片22之间与风流接触时所产生的噪音小,进而减小风机1000的噪音。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子叶片21与第二子叶片22之间的间距L还可以设置为40mm、41mm、43mm、44mm、45mm等。
请参阅图5,在一实施例中,导流叶片20的倾斜方向为其宽度方向,导流叶片20的宽度W的范围为20mm≤W≤23mm,自导流叶片20朝向蜗舌50的方向为厚度方向,导流叶片20的厚度T的范围为1.2mm≤T≤1.8mm。其中,导流叶片20的宽度W设置在20mm至23mm之间,例如,可以将导流叶片20所包括第一子叶片21的宽度W设置为23mm,第二子叶片22的宽度W设置为20mm,进而可使得第二子叶片22在第一子叶片21的投影位于第一子叶片21内。导流叶片20的厚度T的范围设置在1.2mm至1.8mm之间,例如,导流叶片20所包括的第一子叶片21与第二子叶片22的厚度T均为1.4mm。如此设置导流叶片20中的第一子叶片21和第二子叶片22,结合第一子叶片21与第二子叶片22自身的结构特性,当该导流装置100应用于风机1000时,可以在不降低风量的情况下降低风机1000的噪音,进而提升用户体验感。
请参阅图5,在一实施例中,当导流装置100应用于风机1000时,第一子叶片21设于第二子叶片22靠近蜗舌50的一侧,且第一子叶片21与蜗舌50之间的距离H1的范围为30mm≤H 1≤35mm,第二子叶片22与蜗壳500远离第一子叶片2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H2,H2的范围为44mm≤H2≤50mm。其中,第一子叶片21位于蜗舌50和第二子叶片22之间,将第一子叶片21与蜗舌50之间的距离H1设置为30mm至35mm,且将第二子叶片22与蜗舌50之间的距离H2设置为44mm至50mm,叶轮800所产生的风流在流经导流装置100时能够从蜗舌50与第一子叶片21之间流过,也可从第一子叶片21与第二子叶片22之间流过,还可以从第二子叶片22背离第一子叶片21的一侧流过,使得风机1000所产生的风流更加均匀,并且风机1000的噪音减小。
请参阅图5,在一实施例中,出风口60的长度为100mm至110mm。外排风口70的长度为227mm至249mm。
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例中,导流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30,蜗壳500在与第一连接部30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安装孔80。第一连接部30设于固定件10,且第一连接部30固定于第一安装孔80中,进而使固定件10固定于蜗壳500内。其中,固定件10的外壁设有第一连接部30,当需要将导流装置100固定设置于蜗壳500时,通过第一连接部30和第一安装孔80之间的配合,便可通过固定件10将导流装置100安装于蜗壳500。
第一连接部30可以为连接柱,且第一连接部30还可为其他具有等同功效或作用的结构,例如第一连接部30还可以为连接凸台。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0还可设于蜗壳500,第一安装孔80可设于固定件10,通过设置在蜗壳500内壁面的第一连接部30和设于固定件10上的第一安装孔80,也可实现固定件10与蜗壳500之间的安装固定。
在将导流装置100设置在蜗壳500内时,可现将固定件10的一侧设置在蜗壳500内,蜗壳500为了能够支撑固定件10未设置第一连接部30的一侧,可以在其内壁设置凸台或者凹槽还支撑或容置固定件10的一侧,再将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0的一侧与第一安装孔80进行连接。或者,在固定件1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连接部30,且蜗壳500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安装孔80,两个第一连接部30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80配合,以将固定件10与蜗壳500进行连接。
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例中,导流装置100还包括第二连接部40,蜗壳500在与第二连接部40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安装孔90,第二连接部40设于导流叶片20,且第二连接部40固定于第二安装孔90中,进而对导流叶片20限位。其中,第一子叶片21和第二子叶片22分别设有第二连接部40,当将第二连接部40插接于第二安装孔90内时,由于第二连接部40与第二安装孔90之间的限位装配,使得第二连接部40在第二安装孔90内无法转动,进而对第一子叶片21和第二子叶片22进行限位,避免第一子叶片21和第二子叶片22发生偏转,对风流的导向造成影响的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40为连接轴,沿固定件10的宽度方向,第二连接部40从第一子叶片21的相对两端延伸出,且第二子叶片22的相对两端也分别延伸有第二连接部40。第二连接部40的截面呈上下两侧为弧边,左右两侧为直边,第二安装孔90的内壁面与第二连接部40相适配,从而当第二连接部40插接于第二安装孔90后,第二连接部40无法在第二安装孔90内转动。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40还可替换为其他能够起到等同功效或作用的结构,且第二连接部40和第二安装孔90的形状不限于此,还可替换为其他具有等同功效或作用的形状,例如还可将第二连接部40的截面设置为不规则五边形等。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子叶片21与第二连接部4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子叶片22与第二连接部40也可为一体成型结构。另外,当第一子叶片21和第二子叶片22设于固定件10时,第一子叶片21和第二子叶片22可供金属丝121穿设,进而提升第一子叶片21、第二子叶片22与固定件10安装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8,图8所示的为风机1000中设置有导流装置100与未设置导流装置100的噪音对照图。该对照图中,横坐标轴X表示风机1000转速,单位为r/mi n,纵坐标轴Y表示噪音音量大小,单位为dB。其中,风机1000中设有导流装置100的指引线为A,未设有导流装置100的指引线为B。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方式设置导流装置100,例如固定件10中金属丝121的设置及尺寸,导流叶片20的设置及尺寸,以及导流叶片20与蜗舌50之间的设置方式。可以了解到,设置了导流装置100后风机1000所产生的噪音相较于未设置导流装置100时有了明显的改善,例如,风机1000在同等的转速下,指引线A所对应的噪音音量小于指引线B所对应的噪音音量,进而通过设置导流装置100可有效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流装置100、风机1000及空调10000,通过将导流装置100设置在风机1000内,可以在叶轮800在生成风流后对风流进行导向,改善风流向蜗舌50一侧倾斜,进而使得风机1000吹出来的风流更加均匀。另外,通过导流装置100自身的尺寸构造,将其应用于风机1000时,能够减小风机1000所产生的噪音。在风流的风向得到改善,以及噪音减小后,采用该风机1000的空调10000可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流装置,应用于风机中,所述导流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风机产生的风流进行导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被配置为装配于所述风机;
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被配置为设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且所述导流叶片位于所述固定件朝向所述风机中叶轮的一侧,所述导流叶片的一侧连接所述固定件,另一侧被配置为朝靠近所述风机中蜗舌的一侧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与所述固定件之间的夹角θ范围为70°≤θ≤7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包括第一子叶片和第二子叶片;
所述第一子叶片相较于所述第二子叶片更加靠近所述风机中的蜗舌,沿所述第一子叶片和所述第二子叶片的排列方向,所述第二子叶片在所述第一子叶片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叶片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叶片与所述第二子叶片之间的间距L的范围为40mm≤L≤4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的倾斜方向为宽度方向,所述导流叶片的宽度W的范围为20mm≤W≤23mm;
自所述导流叶片朝向所述蜗舌的方向为厚度方向,所述导流叶片的厚度T的范围为1.2mm≤T≤1.8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框架体和限位网格;
所述框架体被配置为装配于所述风机,所述限位网格设于所述框架体内,所述导流叶片连接所述框架体和所述限位网格;
所述限位网格包括多根平行且间隔排布的金属丝,相邻两根所述金属丝之间的距离P的范围为7.5mm≤P≤8.5mm,所述金属丝的直径D的范围为1.5mm≤D≤1.8mm。
7.一种风机,包括蜗壳和叶轮,所述叶轮安装于所述蜗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流装置;
所述导流装置设于所述蜗壳内,所述蜗壳具有蜗舌,所述蜗舌设于所述导流装置和所述叶轮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蜗壳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固定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进而使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蜗壳内;
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蜗壳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导流叶片,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进而对所述导流叶片限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包括第一子叶片和第二子叶片;
所述第一子叶片设于所述第二子叶片靠近所述蜗舌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子叶片与所述蜗舌之间的距离H1的范围为30mm≤H1≤35mm,所述第二子叶片与所述蜗壳远离所述第一子叶片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H2,H2的范围为44mm≤H2≤50mm。
10.一种空调,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
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风机对应所述蒸发器或者所述冷凝器设置。
CN202320329058.5U 2023-02-17 2023-02-17 导流装置、风机及空调 Active CN219888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9058.5U CN219888341U (zh) 2023-02-17 2023-02-17 导流装置、风机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9058.5U CN219888341U (zh) 2023-02-17 2023-02-17 导流装置、风机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8341U true CN219888341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3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29058.5U Active CN219888341U (zh) 2023-02-17 2023-02-17 导流装置、风机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8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35317A1 (en) Air conditioner
US20100132393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7843030B (zh)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4110758B (zh) 一种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2016142431A (ja) 空気調和機
JP5744209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0205589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340915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888341U (zh) 导流装置、风机及空调
EP2345814B1 (en) Cross-flow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equipped therewith
CN210801396U (zh) 风机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20240021305A (ko) 에어덕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 조절 설비
EP2280176B1 (en) Cross flow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equipped with same
KR20080062891A (ko) 공기조화기의 팬
CN220081764U (zh) 蜗壳组件、离心式风机及空调
CN219934248U (zh) 空调器
JP3829209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WO2019123743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7357139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8348838U (zh) 蜗舌结构、空调模块以及空调烟机
KR100610501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8884116U (zh) 空调器
CN215523538U (zh) 横梁结构及风管机
CN218119908U (zh) 空调及其摆风装置
CN220816003U (zh) 天花板埋入式换气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