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6680U - 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6680U
CN219886680U CN202321039951.0U CN202321039951U CN219886680U CN 219886680 U CN219886680 U CN 219886680U CN 202321039951 U CN202321039951 U CN 202321039951U CN 219886680 U CN219886680 U CN 219886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ayer
protection device
storage tank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399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耀明
方旭翔
朱永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0399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6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6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6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包括边坡主体,所述边坡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导水层,所述导水层的一侧设置有草坪带,所述边坡主体内固定有固定护栏,所述固定护栏的一侧设置有阶梯式净化台,所述阶梯式净化台的底部设置有种植带,所述种植带位于基层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体反馈结构与疏水结构,使边坡主体排出的积水能够重新反馈到护坡的导水层,经过导水层的草坪带、阶梯净化台的防护植物以及种植带实现对该积水的冲洗吸收利用,减少积水排出,该方式能够减少沟渠积水,并在沟渠地表种植喜水植物,减少积水死水后变腐的可能性,提高净化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是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
现有技术中湿地护坡多采用在边坡底部设置沟渠,通过将基层内的水通过沟渠排出,并在沟渠边沿种植能够净化氮氧化物的植物,实现对沟渠净化的作用。
在中国专利CN112267423A中公开了一种利用生态边坡进行污染拦截的人工湿地结构及方法,包括边坡主体、防护边坡、拦截带、生态护坡、布水系统和人工湿地,边坡主体呈阶梯状,防护边坡包括固定护栏、防护网和锚固杆,拦截带与防护边坡交界处竖直设有防护拦截网,拦截带水平主体内种植有灌木拦截带,灌木拦截带与防护拦截网之间设有集水渠,生态护坡包括防护基坑、防护框架、防护框体、锚固装置和防护植物,布水系统包括布水管和阶梯渗流层,人工湿地内部呈倒梯形设置有填料层,填料层上种植有湿地植物。
该生态拦截系统采用集水渠的方式实现将边坡主体内的积水导出,导出的积水只能排向其他沟渠,不能合理再利用,当外部沟渠水流不利时,容易造成积水排出后死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以解决背景积水中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护坡沟渠排出的积水不能合理的再利用,且排出后的积水容易造成死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包括边坡主体,所述边坡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导水层,所述导水层的一侧设置有草坪带,所述边坡主体内固定有固定护栏,所述固定护栏的一侧设置有阶梯式净化台,所述阶梯式净化台的底部设置有种植带,所述种植带位于基层的上方,所述基层内设置有水体反馈结构,所述边坡主体内设置有疏水结构。
优选的,所述边坡主体包括路面层、沙土层、碎石层与基层,所述路面层与沙土层之间设置有加固板,所述草坪带铺设在路面层和沙土层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水体反馈结构包括蓄水槽,所述蓄水槽设置在基层内,所述蓄水槽位于种植带的下方,所述蓄水槽的一侧固定有隔挡板,所述蓄水槽的另一侧设置有反渗板。
优选的,所述疏水结构包括主渗水管和分渗水管,所述分渗水管设置有三组,其中两组所述分渗水管的一端与导水层连通,另一组所述分渗水管与阶梯式净化台连通,三组所述分渗水管的另一端均与主渗水管连通,所述主渗水管的一端与蓄水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阶梯式净化台包括阶梯层和镂空板,所述镂空板土掩在阶梯层内,所述阶梯层的表面种植有防护植物。
优选的,所述导水层的一侧固定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表面铺设有种植层,所述草坪带设置在种植层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护栏包括立板和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倾斜固定在立板的一侧,所述立板的顶部固定有钢绳,所述钢绳与立板之间铺设有围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体反馈结构与疏水结构,使边坡主体排出的积水能够重新反馈到护坡的导水层,经过导水层的草坪带、阶梯净化台的防护植物以及种植带实现对该积水的冲洗吸收利用,减少积水排出,该方式能够减少沟渠积水,并在沟渠地表种植喜水植物,减少积水死水后变腐的可能性,提高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体反馈结构的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边坡主体;2、导水层;3、草坪带;4、固定护栏;5、阶梯式净化台;6、种植带;7、水体反馈结构;8、疏水结构;101、路面层;102、沙土层;103、碎石层;104、基层;105、加固板;701、蓄水槽;702、隔挡板;703、反渗板;801、主渗水管;802、分渗水管;501、阶梯层;502、镂空板;503、防护植物;201、防护网;202、种植层;401、立板;402、加强筋;403、钢绳;404、围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包括边坡主体1,所述边坡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导水层2,所述导水层2的一侧设置有草坪带3,所述边坡主体1内固定有固定护栏4,所述固定护栏4的一侧设置有阶梯式净化台5,所述阶梯式净化台5的底部设置有种植带6,所述种植带6位于基层104的上方,所述基层104内设置有水体反馈结构7,所述边坡主体1内设置有疏水结构8。
通过设置水体反馈结构7和疏水结构8,使边坡主体1内需要导出的积水在渗水管的作用下,重新向上反渗,使位于护坡顶部的草坪带3对积水重新吸收,提高积水的利用率,减少沟渠积水的排出。
所述边坡主体1包括路面层101、沙土层102、碎石层103与基层104,所述路面层101与沙土层102之间设置有加固板105,所述草坪带3铺设在路面层101和沙土层102的一侧。通过设置加固板105,对路面层101与沙土层102紧固,减少松散度。
所述水体反馈结构7包括蓄水槽701,所述蓄水槽701设置在基层104内,所述蓄水槽701位于种植带6的下方,所述蓄水槽701的一侧固定有隔挡板702,所述蓄水槽701的另一侧设置有反渗板703。边坡主体1内水在渗水管的作用下由基层104流向蓄水槽701位置,种植带6对蓄水槽701内的水分优先吸收,富余的水通过主渗水管801向上反渗。
所述疏水结构8包括主渗水管801和分渗水管802,所述分渗水管802设置有三组,其中两组所述分渗水管802的一端与导水层2连通,另一组所述分渗水管802与阶梯式净化台5连通,三组所述分渗水管802的另一端均与主渗水管801连通,所述主渗水管801的一端与蓄水槽701连通。
所述阶梯式净化台5包括阶梯层501和镂空板502,所述镂空板502土掩在阶梯层501内,所述阶梯层501的表面种植有防护植物503。通过设置镂空板502为防护植物503提供生长支撑。
所述导水层2的一侧固定有防护网201,所述防护网201的表面铺设有种植层202,所述草坪带3设置在种植层202的一侧。种植层202种植杨柳、落羽杉,杨柳具有防治鱼病的作用,落羽杉耐水渍、具有净化氮氧化物和臭氧的作用。
所述固定护栏4包括立板401和加强筋402,所述加强筋402呈倾斜固定在立板401的一侧,所述立板401的顶部固定有钢绳403,所述钢绳403与立板401之间铺设有围网404;通过设置钢绳403对围网404加固。
使用时,水由路面层101依次向下渗出,并集中主渗水管801和分渗水管802的外部,草坪带3对导水层2的水分利用,边坡主体1内水在渗水管的作用下由基层104流向蓄水槽701位置,种植带6对蓄水槽701内的水分优先吸收,富余的水通过主渗水管801向上反渗使位于护坡顶部的草坪带3对积水重新吸收,提高积水的利用率,减少沟渠积水的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坡主体(1),所述边坡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导水层(2),所述导水层(2)的一侧设置有草坪带(3),所述边坡主体(1)内固定有固定护栏(4),所述固定护栏(4)的一侧设置有阶梯式净化台(5),所述阶梯式净化台(5)的底部设置有种植带(6),所述种植带(6)位于基层(104)的上方,所述基层(104)内设置有水体反馈结构(7),所述边坡主体(1)内设置有疏水结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主体(1)包括路面层(101)、沙土层(102)、碎石层(103)与基层(104),所述路面层(101)与沙土层(102)之间设置有加固板(105),所述草坪带(3)铺设在路面层(101)和沙土层(10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反馈结构(7)包括蓄水槽(701),所述蓄水槽(701)设置在基层(104)内,所述蓄水槽(701)位于种植带(6)的下方,所述蓄水槽(701)的一侧固定有隔挡板(702),所述蓄水槽(701)的另一侧设置有反渗板(7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结构(8)包括主渗水管(801)和分渗水管(802),所述分渗水管(802)设置有三组,其中两组所述分渗水管(802)的一端与导水层(2)连通,另一组所述分渗水管(802)与阶梯式净化台(5)连通,三组所述分渗水管(802)的另一端均与主渗水管(801)连通,所述主渗水管(801)的一端与蓄水槽(70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式净化台(5)包括阶梯层(501)和镂空板(502),所述镂空板(502)土掩在阶梯层(501)内,所述阶梯层(501)的表面种植有防护植物(5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层(2)的一侧固定有防护网(201),所述防护网(201)的表面铺设有种植层(202),所述草坪带(3)设置在种植层(20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护栏(4)包括立板(401)和加强筋(402),所述加强筋(402)呈倾斜固定在立板(401)的一侧,所述立板(401)的顶部固定有钢绳(403),所述钢绳(403)与立板(401)之间铺设有围网(404)。
CN202321039951.0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 Active CN219886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9951.0U CN219886680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9951.0U CN219886680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6680U true CN219886680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4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39951.0U Active CN219886680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6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5920B (zh) 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
CN103306294B (zh) 一种山间防止雨水冲刷水土流失的集雨净化系统
CN101012643B (zh) 一种高效快速去除面源污染的生态岸坡构建方法
CN103371069B (zh) 一种串接式路面径流收集与净化利用的生态种植槽
CN106192665B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雨水入渗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7567889U (zh)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3321195A (zh) 一种采用护坡技术的农田生态拦截沟渠及其构建方法
CN216074968U (zh) 一种河道水系景观复合式生态护岸结构
CN203080471U (zh) 一种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
CN102926362B (zh) 一种农田排水的控污减排方法
CN211283925U (zh) 一种下沉式缓冲带公路径流净化装置
CN108328744B (zh) 基于海绵生态体系的处理农田面源污染的三级生态水塘
CN212670760U (zh) 雨水缓冲净化系统
CN213245858U (zh) 一种市政绿化带
CN109183532A (zh) 一种依附于道路的北方城市雨水净化调蓄生态利用系统
CN219886680U (zh) 一种湿地生态护坡装置
CN111779007A (zh)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结构
CN115142440A (zh) 一种绿化工程边坡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
CN109319933A (zh) 一种农田水污染控制及回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10241781B (zh) 城市内陆河生态与堤岸园林景观综合治理方法
CN213061576U (zh) 一种基于道路的多功能一体化绿化带装置
CN215289908U (zh) 海绵型生态多级调蓄净化岸坡防护系统
CN211948488U (zh) 一种道路公路路基防护结构
CN212561792U (zh) 一种快速使用雨水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结构
CN214089311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路缘石渗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