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5376U - 一种收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收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5376U
CN219885376U CN202320925850.7U CN202320925850U CN219885376U CN 219885376 U CN219885376 U CN 219885376U CN 202320925850 U CN202320925850 U CN 202320925850U CN 219885376 U CN219885376 U CN 219885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entral shaft
shell
drum
coil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58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
周学俊
李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anmi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anmi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anmi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anmi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258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5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5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5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收线器,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壳体和底板,壳体安装在底板上形成外壳,壳体上开设有若干个镂空孔;中心轴,中心轴设置在外壳内,中心轴的第一端安装在底板上;转筒,转筒位于外壳内且套设在中心轴上,且能够绕中心轴转动;其中,转筒内设置有卷簧,卷簧围绕中心轴设置,卷簧的内端与中心轴固定连接,卷簧的外端固定在转筒内部;收拉线,收拉线的一端与转筒固定连接,并且沿第一方向缠绕在转筒上,另一端穿过外壳位于外壳外,当拉动收拉线的另一端时,能够使得转筒转动。本申请提供的收线器生产成本低,重量轻,便于运输、安装及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收线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收线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线器。
背景技术
收线器也叫做悬停器,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例如,收线器可以用于充电站及加油站,收线器中的钢丝绳可以与加油站中的加油机的油管或充电站中的充电桩的线缆(统称为“管线”)连接,收线器对钢丝绳的拉力可以用于平衡管线的重力,使得管线在拉出和收回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悬空状态,保证管线不会与地面接触,避免管线的污损,杜绝安全隐患。目前,充电站和加油站等场合所配备的收线器的重量普遍偏重,给运输、安装以及使用带来不便。
因此,如何降低收线器的重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收线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底板,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形成所述外壳,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若干个镂空孔;中心轴,所述中心轴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中心轴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底板上;转筒,所述转筒位于所述外壳内且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且能够绕所述中心轴转动;其中,所述转筒内设置有卷簧,所述卷簧围绕所述中心轴设置,所述卷簧的内端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卷簧的外端固定在所述转筒内部;收拉线,所述收拉线的一端与所述转筒固定连接,并且沿第一方向缠绕在所述转筒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外,当拉动所述收拉线的另一端时,能够使得所述转筒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通过铸造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和/或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镂空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和/或所述侧板上的镂空孔的数量为2~8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干个镂空孔关于所述中心轴的轴线对称分布于所述顶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上的镂空孔的面积占比为0.5至0.8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干个镂空孔环绕所述中心轴的轴线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侧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板上的镂空孔的面积占比为0.5至0.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拉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侧板上的镂空孔而位于所述外壳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线器还包括卡位结构,所述卡位结构包括卡块、U型弹簧以及至少一个限位块;其中,所述卡块和所述U型弹簧共同设置在所述转筒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所述至少一个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卡块的一侧,当所述卡块与所述限位块配合时,所述转筒无法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收线器通过在壳体上开设若干个镂空孔,可以降低制造壳体时的物料使用成本,同时减少壳体的重量,进而能够减少收线器的整体重量,使得收线器便于运输、安装和使用。除此之外,壳体上的镂空孔可以同时满足收拉线的另一端从外壳左侧穿出和从外壳右侧穿出的两种使用场景的需求,两种使用场景下的收线器可以共用同一个壳体,节省了壳体的开模费用,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中披露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附图的若干视图中表示类似的结构。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理解这些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示例性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其他方式的实施例也可能同样的完成本申请中的发明意图。应当理解,附图未按比例绘制。
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线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线器切除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线器去掉底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线器去掉壳体以及转筒的上表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旋转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旋转工装与收线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提供了本申请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要求,目的是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申请中的内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各种局部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因此,本申请不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权利要求一致的最宽范围。
加油站、充电站等场合一般需要配备收线器,收线器也叫做悬停器,可以用于平衡加油站中的加油机的油管或充电站中的充电桩的线缆(以下统称为“管线”)的重力、将管线悬停在空中以及自动收回管线等。具体地,收线器可以包括外壳、以及收纳在外壳内的弹簧盒(也可称为“转筒”)和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与管线固定连接,另一端缠绕在弹簧盒上,弹簧盒中设置有卷簧,卷簧围绕一中心轴设置。当工作人员拉动管线时,会带动钢丝绳与管线连接的一端沿工作人员的拉动方向运动,使得钢丝绳缠绕在弹簧盒上的部分从弹簧盒上释放,带动弹簧盒绕中心轴旋转,同时弹簧盒内的卷簧会发生变形(例如,向内收缩),使得卷簧对钢丝绳具有拉力,该拉力可以用于平衡管线的重力,使得管线能够悬停在空中,工作人员在使用管线时就不必执行稳定管线的操作,从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除此之外,在管线拉出和收回的过程中,钢丝绳可以牵引住管线使得管线始终处于悬空的状态,避免管线接触到地面而发生无损,以杜绝安全隐患。
然而,收线器的外壳一般是完全封闭的,采用钢板镀锌一体冲压成型或者铝合金铸造而成,完全封闭的外壳材料使用冗余,会带来较高的物料使用成本,同时完全封闭的外壳会使得收线器重量偏重,给运输、安装和使用带来不便。除此之外,完全封闭的外壳并不能同时满足收线器从左侧出线和从右侧出线的两种使用场景的需求,两种使用场景下的收线器需要采用不同的外壳,制造外壳时则需要开不同的模具,同样会使得生产成本,给安装和物料管理等带来不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收线器,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壳体和底板,壳体安装在底板上形成外壳,壳体上开设有若干个镂空孔;中心轴,中心轴设置在外壳内,中心轴的第一端安装在底板上;转筒,转筒位于外壳内且套设在中心轴上,且能够绕所述中心轴转动;其中,转筒内设置有卷簧,卷簧围绕中心轴设置,卷簧的内端与中心轴固定连接,卷簧的外端固定在转筒内部;收拉线,收拉线的一端与转筒固定连接,并且沿第一方向缠绕在转筒上,另一端穿过外壳位于外壳外,当拉动所述收拉线的另一端时,能够使得所述转筒转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收线器通过在壳体上开设镂空结构,可以降低制造壳体时的物料使用成本,同时减少壳体的重量,进而能够减少收线器的整体重量,使得收线器便于运输、安装和使用。除此之外,壳体上的镂空孔可以同时满足收拉线的另一端从外壳左侧穿出和从外壳右侧穿出的两种使用场景的需求,两种使用场景下的收线器可以共用同一个壳体,节省了壳体的开模费用,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目标物体可以是指于加油站中的加油机的油管、充电站中的充电桩的线缆,还可以是其他需要平衡重力、悬停及自动收回的物体。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收拉线可以是钢丝绳,也可以其他线材,本申请对其不作限制。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线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线器切除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线器去掉底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线器去掉壳体以及转筒的上表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收线器100可以包括外壳110、中心轴120、转筒130以及收拉线140。其中,外壳110包括壳体111和底板112,壳体111安装在底板112上形成外壳110,壳体110上可以开设有若干个镂空孔114。中心轴120设置在外壳110内,中心轴120的第一端安装在底板112上。转筒130位于外壳110内且套设在中心轴120上,且能够绕中心轴120转动;转筒130内设置有卷簧131,卷簧131围绕中心轴120设置,卷簧131的内端1311与中心轴120固定连接,卷簧131的外端1312固定在转筒130内部。收拉线140的一端与转筒130固定连接,并且沿第一方向缠绕在转筒130上,另一端穿过外壳110位于外壳110外,以与需要进行收回和拉出的目标物体(图中未示出)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可以是指以中心轴120为转动中心的转动方向,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可以是图1、图2以及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也即是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1可以通过螺钉安装在底板112上。作为示例性说明,如图1所示,壳体111底部的周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供螺钉通过的壳体通孔113,底板112上设有与壳体通孔113对应的螺纹孔(图中未示出),螺钉可以穿过壳体通孔113与底板112上对应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能够将壳体111安装到底板112上,而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可以便于壳体111与底板112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对转筒130、卷簧131等外壳110内的部件进行维护或更换。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通孔113的数量可以是四个,即壳体111通过四个螺钉安装到底板112上,这样可以使得安装更可靠。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通孔113的数量还可以是两个、三个、五个、六个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收线器100中,通过在壳体111上开设有若干个镂空孔114,可以降低制造壳体111时的物料使用成本,同时减少壳体111的重量,进而能够减少收线器100的整体重量,使得收线器100便于运输、安装和使用。
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壳体111可以包括顶板1111和侧板1112,顶板1111和/或侧板1112上可以开设有若干个镂空孔114,通过在顶板1111和/或侧板1112上开设镂空孔114,可以避免壳体111的制造材料使用冗余,而造成较高的生产成本。另外,通过开设镂空孔114,可以减小壳体111的重量,从而可以减小整个收线器100的重量,便于收线器100的运输、安装和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板1111和侧板1112可以是一体成型式结构,例如,顶板1111和侧板1112可以通过铸造等方式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板1111和侧板1112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然后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形成壳体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板1111和/或侧板1112个的镂空孔114的数量可以为2~8个,这样可以充分减少制造壳体111时所使用的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有效减小壳体111的重量,便于收线器100的运输、安装和使用。优选地,如图5所示,顶板1111和/或侧板1112上的镂空孔114的数量可以为4个,这样能够在充分减少制造壳体111时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减小壳体111的重量的同时,保证顶板1111和/或侧板1112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使得壳体111不易损坏,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顶板1111上的若干个镂空孔114可以关于中心轴120的轴线对称分布,这样可以保证顶板1111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板1111上的镂空孔114的面积占比可以为0.5至0.85,这样既可以在减轻顶板1111的重量和使用材料的同时,也可以保证顶板1111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侧板1112上的若干个镂空孔114可以环绕中心轴120的轴线等间隔地分布在侧板1112上,这样可以保证侧板1112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板1112上镂空孔114的面积占比可以为0.5至0.9,这样既可以在减轻侧板1112的重量和使用材料的同时,也可以保证侧板1112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拉线140的另一端可以穿过侧板1112上的镂空孔114而位于外壳110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5所示,当收线器100中的收拉线140沿第一方向缠绕在转筒130上时,收拉线140的另一端可以从侧板1112左侧的镂空孔114穿出,即收线器100从左侧出线。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板1112左右两侧可以均具有镂空孔114。当收线器100中的收拉线140沿第二方向缠绕在转筒130上时,收拉线140的另一端可以从侧板1112右侧的镂空孔114穿出,即收线器100从右侧出线。通过使侧板1112左右两侧均具有镂空孔114,可以使得壳体111能够同时满足收线器100从左侧出线和从右侧出线的两种使用场景的需求,两种使用场景下的收线器100可以共用一个壳体111,如此可以减少制造壳体111的开模成本和物料成本。
下面将结合收线器100的结构对收线器100的工作机制进行示例性描述。
作为示例性描述,当工作人员将目标物体拉出时,即拉动收拉线140的另一端沿远离外壳110内部的方向运动(即收拉线140的另一端被拉出)时,会使得缠绕在转筒130上的另一部分从转筒130上释放而带动转筒130沿第一方向转动,由于卷簧131的外端1312与转筒13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转筒130沿第一方向转动则会带动卷簧131的外端1312沿第一方向转动,卷簧131的内端1311则会保持静止,使得卷簧131发生弯曲弹性变形而在平面内发生扭转,具体体现为卷簧131的径向扩张变形或收缩变形,例如,如图4所示,卷簧131围绕中心轴120设置的卷绕方向为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当卷簧131的外端1312沿第一方向转动,卷簧131发生径向扩张变形而产生弹力,该弹力会作用于转筒130而作为拉力F1提供给收拉线140,拉力F1可以在工作人员停止拉动收拉线140的另一端时使得转筒130沿第二方向转动而使得收拉线140的另一端朝向外壳110内部的方向运动(即收拉线140的另一端的被收回),进而将目标物体收回。其中,收线器100中各部件之间(例如,收拉线140和转筒130、转筒130和中心轴120等)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力为f。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筒130和中心轴120之间可以设置至少一个轴承,这样可以降低转筒130绕中心轴120转动时的噪音并且有效减小转筒130与中心轴12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摩擦力可以减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二十,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轻松拉动目标物体,保证通过目标物体在拉出和收回的过程顺滑,使工作人员具有较好的操作体验和手感。除此之外,轴承还能避免收线器100长期使用后转筒130与中心轴120之间出现磨损而导致中心轴120发生倾斜,从而导致转筒130转动时也出现倾斜而与外壳110接触产生摩擦,造成收拉线140的另一端(即目标物体)拉动困难甚至转筒130与外壳110卡死而收拉线140的另一端无法拉动的情况发生。
下面将进一步对收线器100如何使工作人员在拉动目标物体具有较好的手感进行详细说明。
当工作人员拉动收拉线140的另一端时,工作人员施加在收拉线140的另一端(或目标物体)的拉力F2(F2与F1方向相反)则需要满足F2>F1+f,收拉线140的另一端对工作人员的反作用力即为F2大小;当目标物体(即收拉线140的另一端)保持不动时,此时收拉线140的另一端有收回的趋势,工作人员施加在收拉线140的拉力F3=F1-f(F3与F1方向相反),收拉线140的另一端对工作人员的反作用力即为F3大小。由此可得,F2-F3>2f。
进一步地,在收线器100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拉动目标物体带动收拉线130的另一端被拉出,由于工作人员施加在目标物体的拉力不是均匀和连续的,则会使得收拉线140的另一端一会儿有被拉出的趋势,一会儿有被收回的趋势,收拉线140的另一端会频繁在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从而使得收拉线140的另一端对工作人员的反作用力在F2和F3之间突变。根据F2-F3>2f可知,若收线器100中各部件之间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力f越大,则会造成工作人员在拉动收拉线140的另一端时,收拉线140的另一端对工作人员的反作用力在较大的范围内跳动,而使得工作人员手感较差。而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收线器100中,通过在转筒130和中心轴120之间设置至少一个轴承(例如,图2中示出的第一轴承151和第二轴承152),可以减小转筒130和中心轴12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目标物体在拉出和收回的过程中收线器100中各部件之间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力f,使得工作人员在拉动收拉线140的另一端时,收拉线140的另一端对工作人员的反作用力能够在较小的范围内跳动,而保证工作人员具有较好的手感。
进一步地,在转筒130和中心轴120之间设置的轴承可以包括外圈(例如,图2中示出的第一外圈1511和第二外圈1521)、内圈(例如,图2中示出第一内圈1512和第二内圈1522)和设置在外圈和内圈之间的滚动体(例如,图2中示出的第一滚动体1513),其中,内圈套设在中心轴120上并且与中心轴120固定,外圈与转筒130固定,当转筒130绕中心轴120转动时,外圈会相对于内圈转动,滚动体会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滚动,使得外圈和内圈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滚动摩擦的摩擦力较小,可以减小转筒130和中心轴12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目标物体在拉出和收回的过程中收线器100中各部件之间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力f,使得工作人员在拉动收拉线140的另一端时,收拉线140的另一端对工作人员的反作用力能够在较小的范围内跳动,而保证工作人员具有较好的手感。在一些实施例中,滚动体可以是球、圆柱滚子、圆锥滚子、滚针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设置在转筒130和中心轴120之间的至少一个轴承可以包括第一轴承151和第二轴承152,第一轴承151和第二轴承152可以沿转筒130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在转筒130和中心轴120之间。其中,第一轴承151包括第一外圈1511、第一内圈1512和设置在第一外圈1511和第一内圈1512之间的第一滚动体1513;第二轴承152包括第二外圈1521、第二内圈1522以及设置在第二外圈1521和第二内圈1522之间的第二滚动体1523。作为示例性说明,转筒1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第一轴承安装座132和第二轴承安装座133,第一轴承151和第二轴承152分别安装在第一轴承安装座132和第二轴承安装座133内。其中,第一内圈1512和第二内圈1522与中心轴120固定,第一外圈1511和第二外圈1521分别与第一轴承安装座132和第二轴承安装座133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收线器100还可以包括卡位结构160,卡位结构160可以用于在工作人员将目标物体拉出到预期位置时限制转筒130继续转动,从而使得目标物体能够悬停在预期位置,便于工作人员使用目标物体或对其进行操作,使得工作人员无需再使用额外的动作来将目标物体稳定在预期位置,从而可以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具体地,卡位结构160包括卡块161、U型弹簧162以及至少一个限位块163;卡块161和U型弹簧162共同设置在转筒130的下表面上,至少一个限位块163固定安装在外壳119内靠近卡块161的一侧(即底板112的上表面,也即是底板112朝向转筒130的表面),当卡块161与限位块163配合时,转筒130无法转动。
进一步地,限位块163上具有阻挡部1631;其中,卡块161包括连接端1611和自由端1612,转筒130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连接端1611转动连接的连接轴134,连接端1611夹持在U型弹簧162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卡块161、U型弹簧162以及连接轴132也可以共同设置在转筒130的上表面上,对应地,至少一个限位块163固定安装在壳体111靠近转筒130的一侧表面上。
作为示例性说明,当工作人员拉动收拉线140的另一端时,收拉线140缠绕在转筒130上的部分从转筒130上释放使转筒沿第一方向转动,卷簧131发生收缩变形产生弹力,当收拉线140的另一端(即目标物体)到达预期位置时,工作人员可以停止拉动收拉线140的另一端,卷簧131恢复变形,转筒130在卷簧131的弹力作用下沿第二方向转动,同时带动卡块161沿第二方向转动,使得卡块161在经过限位块163时卡块161的自由端1612与限位块163的阻挡部1631产生干涉,而与阻挡部1631发生抵接,从而限制转筒130沿第二方向继续转动,从而使得目标物体悬停在预期位置。
当需要将收拉线140的另一端(即目标物体)收回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再次拉动处于悬停状态的目标物体拉动收拉线140的另一端,此时卡块161在U型弹簧162的弹力作用下绕连接轴134转动,使得卡块161的自由端不再与阻挡部1631产生干涉,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停止拉动收拉线140的另一端后,阻挡部1631不再会对卡块161的转动造成阻碍,使得转筒130能够沿第二方向继续转动,从而能够达到将收拉线140的另一端(即目标物体)收回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卡位结构160对于外壳110以及转筒130的刚度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即使外壳110和转筒130的刚度不大,也能满足卡位结构160限制转筒130继续转动的功能需求,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10和转筒130可以通过铸造成型,通过铸造成型的外壳110和转筒130的刚度不仅能满足卡位结构160限制转筒130继续转动的功能需求,而且铸造成本较低,可以降低收线器100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中心轴120的侧面可以开设有缺口121,卷簧131的内端1311可以卡接在缺口121内,实现与中心轴120的相对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卷簧131的外端1312可以通过螺钉1313固定在转筒130内部,例如,卷簧131的外端1312可以通过螺钉1313与转筒130的内底面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卷簧131的外端1312也可以通过螺钉与转筒13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卷簧131进行拆卸、安装或调整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所示,转筒130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可以具有多个径向加强筋135,多个径向加强筋135从转筒130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的中心呈辐条状发射分布,并延伸至转筒130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的边缘。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所示,转筒130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可以具有多个环向加强筋136,多个环形加强筋136具有由小到大的不同直径并围绕转筒130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的中心呈同心分布。通过使转筒130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具有多个径向加强筋135和/或多个环向加强筋136,可以在不增加转筒130壁厚的情况下,增强转筒130的强度和刚性,从而在保证转筒130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的同时,节约制造转筒130的材料用量,减轻转筒130的重力,降低成本,并且还能克服转筒130因壁厚不均匀带来的应力不均所造成的转筒130歪扭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轴120的第一端可以与底板112固定连接,和/或中心轴120的第二端可以与壳体111(即顶板1111)固定连接,例如,中心轴1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以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分别与底板112和顶板1111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可以防止在收拉线140的另一端拉出或收回的过程中,转筒130转动带动中心轴120转动,而中心轴120转动则会使得卷簧131的内端1311的位置发生改变而导致卷簧131提供给收拉线140的拉力发生改变,而影响工作人员将收拉线140的另一端拉出或收回时的顺畅性及手感。需要说明的是,中心轴1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是指中心轴120靠近底板112的一端和中心轴120远离底板112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轴120的第一端可以转动安装于底板112上,中心轴120的第二端可以突出于外壳110(即顶板1111)的上表面,中心轴120的第二端上可以设置有调整板170,调整板170以通过螺钉与外壳1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其中,中心轴120的第二端可以设有至少一个扁位122,即中心轴120的第二端的侧面包括至少一个平面,调整板170上开设有中心轴120的一端形状适配的安装孔171。
通过将中心轴120的第二端安装到调整板170的安装孔171内,再将调整板170与外壳110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可以防止在收拉线140的另一端拉出或收回的过程中,转筒130转动带动中心轴120转动,而中心轴120转动则会使得卷簧131的内端1311的位置发生改变而导致卷簧131提供给收拉线140的拉力发生改变,而影响工作人员将收拉线140的另一端拉出或收回时的顺畅性及手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收线器100能够适配不同重量的目标物体,即当收线器100的收拉线140的另一端与不同重量的目标物体连接时,不同重量的目标物体在未被拉动的情况下均能被收线器100悬停在初始位置而不会发生掉落,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收拉线140另一端所连接的目标物体的重量对卷簧131提供给收拉线140的拉力进行调整,使得卷簧131提供给收拉线140的拉力能够平衡目标物体的重力,从而能够在目标物体在未被拉动时将目标物体悬停在其初始位置。具体地,目标工作人员可以在拉动目标物体之前,通过旋转调整板170可以使中心轴120一同转动,而实现对卷簧131的内端1312的位置的调整,从而达到对卷簧131提供给收拉线140的初始拉力调整的目的,以保证收线器100能够适配不同重量的目标物体,避免收拉线140的另一端与重量更大的目标物体连接时,卷簧提供给收拉线的初始拉力不足以平衡目标物体的重力,使得目标物体在未被拉动的情况下无法悬停在其初始位置而发生下落与地面接触造成被污损的情况发生。
作为示例性说明,当收线器100的收拉线140的另一端所连接的目标物体更换为不同重量的目标物体时,工作人员可以先将连接外壳110的上表面和调整板170的螺钉拆卸下来,使得调整板170与外壳110的上表面不再固定,然后旋转调整板170使得中心轴120转动,以将卷簧131的内端1312转动至预定位置,然后再将调整板170与外壳110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以此使得卷簧131提供给收拉线140的拉力可以平衡所更换的目标物体的重力,从而使得收线器100可以与所更换的目标物体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中心轴120的第一端能够转动安装到底板112上,底板112上可以开设有与中心轴120的第一端形状适配的安装孔,通过中心轴120的第一端位于安装孔内,既可将中心轴120的第一端转动安装到底板112上。其中,中心轴120的第二端的形状可以为圆柱体或其他回转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小中心轴120的第一端与底板112上的安装孔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工作人员旋转调整板170时中心轴120能够顺畅转动,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负担,中心轴120的第一端与安装孔之间可以设置有轴承(图中未示出),其中,轴承的外圈与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轴承的内圈固定在中心轴120的第一端上。通过中心轴120的第一端与底板112上的安装孔之间设置轴承,不仅能够中心轴120的第一端与底板112上的安装孔之间的摩擦力,还能降低中心轴120的第一端的磨损,提高中心轴12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调整板170能够通过螺钉与外壳1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调整板170上可以设有若干个通孔172,若干个通孔172可以环绕装配孔171的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对应地,外壳110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有与若干个通孔172对应的螺纹连接孔,螺钉可以穿过通孔172与外壳110上表面上对应的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以此来实现调整板170与外壳110上表面的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调整板170旋转后所有通孔172均能与外壳110上表面的螺纹连接孔对应以便于螺钉能够穿过通孔172与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调整板170每次旋转的角度应为相邻两个通孔172的圆心到装配孔171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的n倍(n=0、1、2、3……)。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示出的通孔172数量仅为示例,通孔172的数量可以是图1中示出的四个,也可以是两个、三个、五个、六个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板170上通孔172的数量越多,相邻两个通孔172的圆心到装配孔171的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就越小,调整板170每次能够旋转的最小角度就越小,对于卷簧131提供给收拉线140的拉力调整的精度就越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旋转调整板170,如图1所示,调整板170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工装连接孔172,至少两个工作连接孔172可以关于装配孔171的轴线对称分布。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工装连接孔172,可以连接相应的旋转工装,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操作旋转工装来使调整板170旋转,具有较小的操作负担,能够轻易地将调整板170旋转一定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工装连接孔172的数量可以是如图1中示出的四个,也可以三个、五个、六个等。
图6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旋转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旋转工装与收线器的连接示意图。
如图6和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旋转调整板170的旋转工装200,旋转工装200可以包括手柄210和设置在手柄210一端的连接头220,其中,连接头220上设置有与调整板170上至少两个工装连接孔173对应的至少两个连接柱221,至少两个连接柱221可以用于插入至少两个工装连接孔173中。作为示例性描述,工作人员在使用旋转工装200旋转调整板170时,可以将连接柱对应插入工作连接孔中,然后转动手柄210即可使得调整板170旋转。其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工装连接孔173关于装配孔171的轴线对称分布,然后使至少两个连接柱221插入至少两个工装连接孔173中,可以充分保证工作人员在转动手柄210时能够带动调整板170一同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可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1)收线器的壳体上开设有镂空结构,可以减少壳体的重量,从而减少收线器的整体重量,从而便于收线器运输、安装和使用,同时还能降低壳体制造时的物料使用成本;(2)壳体侧板的左侧和右侧均具有镂空孔,可以同时满足收拉线的另一端从左侧穿出外壳和从右侧穿出外壳的使用场景,这两种使用场景下可以使用同一个壳体,从而可以减少制造壳体时的开模成本和物料成本;(3)通过在转筒和中心轴之间设置轴承,可以减小转筒转动时的噪音和摩擦力,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轻松地将目标物体拉出并且具有较好的手感,同时保证目标物体在拉出和收回的过程较为顺畅;(4)转筒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有径向加强筋和/或环形加强筋,可以在不增加转筒壁厚的情况下,增强转筒的强度和刚性,从而在保证转筒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的同时,节约制造转筒的材料用量,减轻转筒的重力,降低成本,并且还能克服转筒因壁厚不均匀带来的应力不均所造成的转筒歪扭变形;(5)通过旋转调整板可以调整卷簧提供给收拉线的初始拉力,使得收线器可以适配不同重量的目标物体,避免收拉线的另一端与重量更大的目标物体连接时,卷簧提供给收拉线的初始拉力不足以平衡目标物体的重力,使得目标物体在未被拉动的情况下无法悬停在其初始位置而发生下落而与地面接触发生污损的情况:(6)通过旋转工装来旋转调整板,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操作负担,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轻松地将调整板旋转一定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实施例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不同,在不同的实施例里,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可以是以上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可能获得的有益效果。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说明书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说明书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转动连接,也可以是滑动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当本申请说明书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描述各种特征时,这些术语仅用于对这些特征进行区分,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特征之间的关联性、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特征数量。
除此之外,本申请说明书通过参考理想化的示例性截面图和/或平面图和/或立体图来描述示例性实施例。因此,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容差导致的与图示的形状的不同是可预见的。因此,不应当将示例性实施例解释为限于在此所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应当包括由例如制造所导致的形状中的偏差。因此,在图中示出的区域实质上是示意性的,其形状不是为了示出器件的区域的实际形状也不是为了限制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申请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最后,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原则。其他的变形也可能属于本申请的范围。因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替代配置可视为与本申请的教导一致。相应地,本申请的实施例不仅限于本申请明确介绍和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收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底板,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形成所述外壳,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若干个镂空孔;
中心轴,所述中心轴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中心轴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转筒,所述转筒位于所述外壳内且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且能够绕所述中心轴转动;其中,所述转筒内设置有卷簧,所述卷簧围绕所述中心轴设置,所述卷簧的内端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卷簧的外端固定在所述转筒内部;
收拉线,所述收拉线的一端与所述转筒固定连接,并且沿第一方向缠绕在所述转筒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外,当拉动所述收拉线的另一端时,能够使得所述转筒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通过铸造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和/或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镂空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或所述侧板上的镂空孔的数量为2~8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镂空孔关于所述中心轴的轴线对称分布于所述顶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的镂空孔的面积占比为0.5至0.8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镂空孔环绕所述中心轴的轴线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侧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的镂空孔的面积占比为0.5至0.9。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拉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侧板上的镂空孔而位于所述外壳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器还包括卡位结构,所述卡位结构包括卡块、U型弹簧以及至少一个限位块;其中,所述卡块和所述U型弹簧共同设置在所述转筒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所述至少一个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卡块的一侧,当所述卡块与所述限位块配合时,所述转筒无法转动。
CN202320925850.7U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收线器 Active CN219885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5850.7U CN219885376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收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5850.7U CN219885376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收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5376U true CN219885376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10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5850.7U Active CN219885376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收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5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95510B1 (en) Line dispenser and dispensing method
US9433197B2 (en) Fishing reel having centrifugal brake system
CN115348886B (zh) 线分配装置
CN219885376U (zh) 一种收线器
CN219885362U (zh) 一种收线器
CN220098178U (zh) 一种收线器及旋转工装
US8118143B2 (en) Centrifugal emergency brake
CN216711249U (zh) 一种抗形变的工字轮
CN116395504A (zh) 一种收线器及旋转工装
CN115741659A (zh) 一种基于惯量飞轮姿态调节的绳驱无人机
CN210490615U (zh) 电机、动力装置及可移动平台
CN210092753U (zh) 一种电缆线固定装置
CA3168547A1 (en) Tower section and wind generating set
CN113942862A (zh) 极卷用转轴装置
US5149058A (en) Lever-operated hoist
CN215755631U (zh) 一种电力线路工程用放线装置
CN212222188U (zh) 一种风电齿轮箱无外圈圆柱滚子轴承装配吊具
CN218507296U (zh) 调节装置和工程机械
CN213862571U (zh) 便于润滑防卡死的船用止链器
CN214326817U (zh) 一种可调节力矩的舞台收线器
CN220364146U (zh) 用于共聚耐磨纤维纱的存储机构
CN220906786U (zh) 工程机械及其电缆收放装置
CN217904164U (zh) 一种新能源电机转子轴系预紧结构
CN216662100U (zh) 一种设有预紧功能的卷管器
CN221720041U (zh) 一种防护装置及放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Floor 3, Building 2, No. 38, Dongfu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27

Patentee after: Suzhou SanMig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Floor 3, Building 2, No. 38, Dongfu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27

Patentee before: SUZHOU SANMI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