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3783U - 汽车出风口底座 - Google Patents

汽车出风口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3783U
CN219883783U CN202321242530.8U CN202321242530U CN219883783U CN 219883783 U CN219883783 U CN 219883783U CN 202321242530 U CN202321242530 U CN 202321242530U CN 219883783 U CN219883783 U CN 219883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wall
side wall
groov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425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文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olif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olif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olif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olif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425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3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3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3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出风口底座,包括底座主体、支撑件、卡勾件、操作件和弹性件,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底座主体,用于支撑外部物件;所述卡勾件与所述底座主体可活动连接;所述操作件连接所述卡勾件,用于带动所述卡勾件朝向汽车出风口一侧的第一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卡勾件与所述汽车出风口的栏板卡接固定;以及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操作件和所述底座主体之间,用于在所述操作件朝向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被压缩,以及在所述卡勾件与所述汽车出风口的栏板脱离卡接时驱动所述操作件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以使得所述操作件带动所述卡勾件复位。

Description

汽车出风口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出风口底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出风口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手机、平板电脑、导航仪等为代表的便携式移动设备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产品,但当用户在驾车过程中需要使用便携式移动设备时,出于安全考虑,会将便携式设备固定在汽车上,这时需要使用固定底座来固定便携式设备。
汽车固定底座一种是通过卡勾或安装夹与空调出风口相固定。目前的汽车出风口底座通常都是只有一个卡勾的结构,主要依靠卡勾与出风口的配合来固定,但由于单个卡勾比较单薄,容易松动,而且承重力不够,其极容易断裂,结构非常不稳固,使用寿命较短,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用户的体验感较差,不能满足现有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汽车出风口底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出风口底座,包括底座主体、支撑件、卡勾件、操作件和弹性件,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底座主体,用于支撑外部物件;所述卡勾件与所述底座主体可活动连接;所述操作件连接所述卡勾件,用于带动所述卡勾件朝向汽车出风口一侧的第一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卡勾件与所述汽车出风口的栏板卡接固定;以及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操作件和所述底座主体之间,用于在所述操作件朝向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被压缩,以及在所述卡勾件与所述汽车出风口的栏板脱离卡接时驱动所述操作件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以使得所述操作件带动所述卡勾件复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按压和释放所述操作件就可以完成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的安装和拆取,卡勾件插入汽车出风口后可以和多个汽车出风口栏板卡接,使卡接更加稳定,不易松动,且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延长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卡勾件固定连接,从而所述操作件和所述卡勾件能够共同朝向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以及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相同运动;所述底座主体具有收纳槽和与所述收纳槽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收纳槽所在的一侧,所述卡勾件位于背离所述收纳槽的一侧,所述操作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收纳槽中且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卡勾件连接,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收纳槽中且连接于所述收纳槽的槽底壁和所述操作件之间。通过将所述操作件和所述卡勾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主体的两侧,且所述操作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收纳槽中可以使所述操作件在受到按压带动所述卡勾件运动时保持两者运动的一致性、稳定性,不会因为受力方向和受力不均等发生运动方向的偏移,保护了元器件的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更加便于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包括操作部及连接所述操作部一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操作部的形状与所述收纳槽适配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纳槽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卡勾件连接,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收纳槽的槽底壁和所述操作部之间。可以理解,所述操作部的形状与所述收纳槽适配可以使所述操作部在所述收纳槽内稳定运动,同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收纳槽的槽底壁和所述操作部之间,可以使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更加适合操作,同时,按压和释放过程中,所述弹性件可以更加稳定。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中还设置有连接所述槽底壁的导引柱,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引柱外围;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一基板、和连接所述第一基板边缘且朝向所述底座主体所在一侧延伸的第一侧壁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底座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侧壁结构环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外围;所述操作件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底座主体的一侧,所述导引柱具有导引孔,所述第二连接部深入所述导引孔;所述操作件还包括第一间隔壁,所述第一间隔壁环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围,且所述导引柱位于所述第一间隔壁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间隔壁还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连接;所述操作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表面为内凹表面且具有多个防滑凸起。可以理解,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引柱外围,位于所述第一间隔壁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可以使所述弹性件在压缩过程中不会弯曲、移位,保障了所述弹性件工作的稳定性,同时,所述导引柱具有导引孔,所述第二连接部深入所述导引孔进一步保障了所述操作件在按压过程中保持运动的稳定性,使所述操作件不会在按压过程中发生晃动,导致其他元件的磨损和操作的不便,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更加便于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柱和连接所述连接柱一侧的导引板,所述安装孔包括供所述连接柱穿过的第一部分和供所述导引板穿过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连接柱形状适配且为圆形,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导引板形状适配且为条形;所述连接柱用于与所述卡勾件连接;所述卡勾件包括基体和连接所述基体一侧的多个卡勾、和连接所述基体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抵接槽和与所述抵接槽连通的第一锁孔,所述连接柱具有第二锁孔,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操作部的一端位于所述抵接槽中,所述第二锁孔与所述第一锁孔对应,且锁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锁孔锁固在所述第二锁孔中以将所述卡勾件与所述操作件连接并固定;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安装孔、所述抵接槽、所述第一锁孔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弹性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可以理解,所述安装孔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连接柱形状适配且为圆形,所述安装孔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导引板形状适配且为条形,可以在安装过程中起到定位、限位的作用,提高安装效率,同时,增加所述卡勾件与所述操作件安装的稳定性。同时,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安装孔、所述抵接槽、所述第一锁孔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弹性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可以使受力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稳定。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主体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二基板、连接所述第二基板外边缘且朝向远离所述操作件一侧延伸的第二侧壁结构、连接所述开口边缘的且朝向远离所述操作件一侧延伸的槽侧壁、以及连接所述槽侧壁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的所述槽底壁,所述槽侧壁和所述槽底壁围成所述收纳槽;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还包括第一底座支撑件,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形成第一嵌合槽,所述第二侧壁结构的第一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嵌合槽嵌合的第一嵌合结构,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嵌合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嵌合槽中使得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将所述第一侧壁包覆并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主体还包括间隔壁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间隔壁结构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结构中且与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还包括第二底座支撑件,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包括第二嵌合槽,所述间隔壁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嵌合槽中使得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间隔壁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二间隔壁、连接于所述第二间隔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一连接壁、与所述第一连接壁垂直连接且位于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间隔壁之间的第二连接壁,所述卡勾件的至少部分被夹持于所述第二间隔壁和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之间;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和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为柔性材料;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远离所述操作件的表面还具有用于适配汽车出风口外围表面的凹陷结构。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可以将所述卡勾件稳定卡接在所述底座主体内,保障所述卡勾件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和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为柔性材料,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远离所述操作件的表面还具有用于适配汽车出风口外围表面的凹陷结构,可以在所述卡勾件与所述汽车出风口栏板卡接固定后,辅助所述支撑件为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提供支撑,进一步增加了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的支撑的稳定性,使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即使在车辆行驶颠簸时也能稳定支撑所述外部物件,用户体验更佳。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主体还包括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结构的一侧,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支撑件活动连接,使得所述支撑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主体移动以调节所述物件的位置和/或角度;所述连接端包括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结构的第一环形侧壁和连接所述第一环形侧壁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结构一端的第一端壁,所述支撑件包括环设于所述第一环形侧壁外围的第二环形侧壁、连接所述第二环形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端壁外侧的第二端壁、连接所述第二环形侧壁一侧的支撑部、连接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二环形侧壁一端的万向连接头,第二锁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端壁和所述第二端壁且通过螺母件将所述第一端壁和所述第二端壁锁固,且通过所述第二锁固件和所述螺母件能够使得所述支撑件在外力驱动下绕所述第二锁固件所在的轴向相对所述连接端进行有阻尼力的转动或者通过调节所述第二锁固件和所述螺母件使得所述第二端壁能够在夹紧在所述第二锁固件的帽部和所述第一端壁之间的夹紧状态和被所述锁固件的帽部和所述第一端壁释放的释放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支撑件在外力驱动下能够绕所述第二锁固件所在的轴向相对所述连接端进行转动。通过所述第二锁固件和所述螺母件能够使得所述支撑件在外力驱动下绕所述第二锁固件所在的轴向相对所述连接端进行有阻尼力的转动或者使得所述第二端壁能够夹紧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从而使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解所述支撑件的支撑角度,更加便于用户使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绕所述第二锁固件所在的轴向相对所述连接端的可转动角度在范围内,所述第一环形侧壁和所述第二环形侧壁中的一个具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环形侧壁和所述第二环形侧壁中的另一个具有限位凹槽,所述支撑件绕所述第二锁固件所在的轴向相对所述连接端转动时,所述限位凸起能够自所述限位凹槽的一端滑动至另一端;所述万向连接头包括万向球和连接所述万向球一端的固定柱,所述支撑部具有连接槽,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连接槽中且通过第三锁固件与所述连接槽锁固;所述支撑部还具有贯穿的条形孔。通过设置互相配合限位的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可以使所述支撑件可转动角度在一定范围内,防止所述支撑件在释放状态下旋转过度导致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上支撑的所述外部物件掉落,造成损坏。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所述第二锁固件和所述螺母件能够使得所述第二端壁在所述夹紧状态和所述释放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端壁远离所述第二端壁的一侧具有限位槽,所述螺母件外侧面包括多个依次连接且呈一定夹角设置的连接表面,所述限位槽的槽内壁面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且呈一定夹角设置的限位壁面,所述螺母件位于所述限位槽中,且至少两个所述连接表面与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壁面抵接使得所述螺母件被限位在所述限位槽中,所述第二锁固件与所述螺母件的螺纹连接,进而转动所述第二锁固件时,使得所述第二锁固件能够沿其延伸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端壁在所述夹紧状态和所述释放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限位壁面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限位壁面依次连接,所述螺母件为六角螺母且包括六个所述连接表面,两个所述连接表面中的四个与四个所述限位表面抵接;所述支撑部具有与所述万向连接头同侧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相较于所述第二表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沿所述连接端至所述万向连接头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条形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通过设置多个所述限位壁面与所述螺母件的所述连接表面匹配,使得所述螺母件被限位在所述限位槽中,使所述支撑件旋转有一定的阻尼,从而防止所述外部物件因所述支撑件旋转掉落,造成损坏,同时,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沿所述连接端至所述万向连接头的方向逐渐减小,可以使所述万向连接头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角度为锐角,可以更加省力,更加稳定的支撑所述外部物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出风口底座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汽车出风口底座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汽车出风口底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汽车出风口底座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汽车出风口底座部分组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汽车出风口底座另一部分部分组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汽车出风口底座部分组合的剖视图。
图8是图1所示汽车出风口底座部分组合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出风口底座100,包括底座主体1、支撑件2、卡勾件3、操作件4和弹性件5,所述支撑件2连接所述底座主体1,用于支撑外部物件;所述卡勾件3与所述底座主体1可活动连接;所述操作件4连接所述卡勾件3,用于带动所述卡勾件3朝向汽车出风口一侧的第一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卡勾件3与所述汽车出风口的栏板卡接固定;以及所述弹性件5连接于所述操作件4和所述底座主体1之间,用于在所述操作件4朝向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被压缩,以及在所述卡勾件3与所述汽车出风口的栏板脱离卡接时驱动所述操作件4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以使得所述操作件4带动所述卡勾件3复位。
可以理解,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100可以通过与汽车空调出风口固定,然后为所述外部物件,如手机、平板电脑、导航仪等提供支撑,方便用户在开车过程中,安全的查看、使用所述外部物件。在安装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100时,可以按压所述操作件4,使所述操作件4带动所述卡勾件3朝向汽车出风口一侧的第一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即为伸入汽车出风口内部的方向,所述卡勾件3伸入汽车出风口内部后,释放按压所述操作件4,在所述弹性件5回弹的反作用力驱动下,所述操作件4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使所述卡勾件3与所述汽车出风口的栏板卡紧固定,从而完成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100的安装。当需要拆取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100时,也可以按压所述操作件4,使所述卡勾件3与所述汽车出风口的栏板脱离卡接,然后释放按压所述操作件4,所述弹性件5在回弹的反作用力下驱动所述操作件4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以使得所述操作件4带动所述卡勾件3复位,完成取下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100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10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按压和释放所述操作件4就可以完成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100的安装和拆取,卡勾件3插入汽车出风口后可以和多个汽车出风口栏板卡接,使卡接更加稳定,不易松动,且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延长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100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件4与所述卡勾件3固定连接,从而所述操作件4和所述卡勾件3能够共同朝向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以及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相同运动;所述底座主体1具有收纳槽11和与所述收纳槽11连通的安装孔12,所述操作件4位于所述收纳槽11所在的一侧,所述卡勾件3位于背离所述收纳槽11的一侧,所述操作件4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收纳槽11中且通过所述安装孔12与所述卡勾件3连接,所述弹性件5位于所述收纳槽11中且连接于所述收纳槽11的槽底壁111和所述操作件4之间。通过将所述操作件4和所述卡勾件3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主体1的两侧,且所述操作件4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收纳槽11中可以使所述操作件4在受到按压带动所述卡勾件3运动时保持两者运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不会因为受力方向或受力不均等发生运动方向的偏移,在保障功能性的同时,保护了元件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更加便于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的,所述操作件4包括操作部41及连接所述操作部41一侧的第一连接部42,所述操作部41的形状与所述收纳槽11适配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纳槽11中,所述第一连接部42穿过所述安装孔12与所述卡勾件3连接,所述弹性件5连接于所述收纳槽11的槽底壁111和所述操作部41之间。可以理解,所述操作部41的形状与所述收纳槽11适配可以使所述操作部41在所述收纳槽11内稳定运动,同时,所述弹性件5连接于所述收纳槽11的槽底壁111和所述操作部41之间,可以使所述弹性件5的弹力更加适合操作,同时,按压和释放过程中,所述弹性件5可以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槽11中还设置有连接所述槽底壁111的导引柱112,所述弹性件5套设在所述导引柱112外围;所述操作部41包括第一基板411、和连接所述第一基板411边缘且朝向所述底座主体1所在一侧延伸的第一侧壁结构412,所述第一连接部42连接所述第一基板411靠近所述底座主体1的一侧,所述第一侧壁结构412环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2外围;所述操作件4还包括第二连接部43,所述第二连接部43连接所述第一基板411靠近所述底座主体1的一侧,所述导引柱112具有导引孔113,所述第二连接部43深入所述导引孔113;所述操作件4还包括第一间隔壁44,所述第一间隔壁44环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3的外围,且所述导引柱112位于所述第一间隔壁44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3之间,所述第一间隔壁44还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412连接;所述操作部4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42的表面为内凹表面且具有多个防滑凸起。可以理解,所述弹性件5套设在所述导引柱112外围,位于所述第一间隔壁44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3之间,可以使所述弹性件5在压缩过程中不会弯曲、移位,保障了所述弹性件5工作的稳定性,同时,所述导引柱112具有导引孔113,所述第二连接部43深入所述导引孔113进一步保障了所述操作件4在按压过程中保持运动的稳定性,使所述操作件4不会在按压过程中发生晃动,导致其他元件的磨损和操作的不便,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所述操作部4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42的表面为内凹表面且具有多个防滑凸起更加便于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42包括连接柱421和连接所述连接柱421一侧的导引板422,所述安装孔12包括供所述连接柱421穿过的第一部分121和供所述导引板422穿过的第二部分122,所述第一部分121与所述连接柱421形状适配且为圆形,所述第二部分122与所述导引板422形状适配且为条形;所述连接柱421用于与所述卡勾件3连接;所述卡勾件3包括基体31和连接所述基体31一侧的多个卡勾32、和连接所述基体31的连接板33,所述连接板33包括抵接槽331和与所述抵接槽331连通的第一锁孔332,所述连接柱421具有第二锁孔423,所述连接柱421远离所述操作部41的一端位于所述抵接槽331中,所述第二锁孔423与所述第一锁孔332对应,且锁固件91穿过所述第一锁孔332锁固在所述第二锁孔423中以将所述卡勾件3与所述操作件4连接并固定;所述第一连接部42、所述安装孔12、所述抵接槽331、所述第一锁孔332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弹性件5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42之间。可以理解,所述安装孔12的所述第一部分121与所述连接柱421形状适配且为圆形,所述安装孔12的所述第二部分122与所述导引板422形状适配且为条形,可以在安装过程中起到定位、限位的作用,提高安装准确性和安装效率,同时,增加所述卡勾件3与所述操作件4安装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所述第一连接部42、所述安装孔12、所述抵接槽331、所述第一锁孔332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弹性件5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42之间,可以使受力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稳定,另外,设置多个卡勾32可以使卡勾件3与汽车出风口栏板的卡接更加稳定,可以承受的重量更大,更便于用户支撑不同的物件。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主体1包括具有开口131的第二基板13、连接所述第二基板13外边缘且朝向远离所述操作件4一侧延伸的第二侧壁结构14、连接所述开口131边缘的且朝向远离所述操作件4一侧延伸的槽侧壁15、以及连接所述槽侧壁15远离所述开口131的一端的所述槽底壁111,所述槽侧壁15和所述槽底壁111围成所述收纳槽11;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100还包括第一底座支撑件6,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6形成第一嵌合槽61,所述第二侧壁结构14的第一侧壁141具有与所述第一嵌合槽61嵌合的第一嵌合结构142,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6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141远离所述第二基板13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嵌合结构142位于所述第一嵌合槽61中使得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6将所述第一侧壁141包覆并与所述第一侧壁141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主体1还包括间隔壁结构16,所述第二侧壁结构14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14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43,所述间隔壁结构16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结构14中且与所述第二基板13和所述第二侧壁143连接,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100还包括第二底座支撑件7,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7包括第二嵌合槽71,所述间隔壁结构16位于所述第二嵌合槽71中使得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7与所述第二侧壁143连接,所述间隔壁结构16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41和所述第二侧壁143之间的第二间隔壁161、连接于所述第二间隔壁161和所述第二侧壁143之间的第一连接壁162、与所述第一连接壁162垂直连接且位于第二侧壁143和所述第二间隔壁161之间的第二连接壁163,所述卡勾件3的至少部分被夹持于所述第二间隔壁161和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6之间;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6和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7为柔性材料;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7远离所述操作件4的表面还具有用于适配汽车出风口外围表面的凹陷结构。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6、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7,可以将所述卡勾件3稳定卡接在所述底座主体1内,保障所述卡勾件3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6和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7为柔性材料,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7远离所述操作件4的表面还具有用于适配汽车出风口外围表面的凹陷结构,可以在所述卡勾件3与所述汽车出风口栏板卡接固定后,辅助所述支撑件2为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100提供支撑,进一步增加了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100的支撑的稳定性,使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100即使在车辆行驶颠簸时也能稳定支撑所述外部物件,用户体验更佳。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6和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7为柔性材料(如硅胶材料),可以具有一定弹性缓冲空间,有利于调节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100与出风口的抵接强度及适配度。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主体1还包括连接端8,所述连接端8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结构14的一侧,所述支撑件2与所述连接端8连接;所述连接端8与所述支撑件2活动连接,使得所述支撑件2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主体1移动以调节所述物件的位置和/或角度;所述连接端8包括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结构14的第一环形侧壁81和连接所述第一环形侧壁81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结构14一端的第一端壁82,所述支撑件2包括环设于所述第一环形侧壁81外围的第二环形侧壁21、连接所述第二环形侧壁21且位于所述第一端壁82外侧的第二端壁22、连接所述第二环形侧壁21一侧的支撑部23、连接所述支撑部23远离所述第二环形侧壁21一端的万向连接头24,第二锁固件92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端壁82和所述第二端壁22且通过螺母件94将所述第一端壁82和所述第二端壁22锁固,且通过所述第二锁固件92和所述螺母件94能够使得所述支撑件2在外力驱动下绕所述第二锁固件92所在的轴向相对所述连接端8进行有阻尼力的转动或者通过调节所述第二锁固件92和所述螺母件94使得所述第二端壁22能够在夹紧在所述第二锁固件92的帽部921和所述第一端壁82之间的夹紧状态和被所述锁固件91的帽部921和所述第一端壁82释放的释放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支撑件2在外力驱动下能够绕所述第二锁固件92所在的轴向相对所述连接端8进行转动。通过所述第二锁固件92和所述螺母件94能够使得所述支撑件2在外力驱动下绕所述第二锁固件92所在的轴向相对所述连接端8进行有阻尼力的转动或者使得所述第二端壁22能够夹紧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从而使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解所述支撑件2的支撑角度,更加便于用户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2绕所述第二锁固件92所在的轴向相对所述连接端8的可转动角度在范围内,所述第一环形侧壁81和所述第二环形侧壁21中的一个具有限位凸起211,所述第一环形侧壁81和所述第二环形侧壁21中的另一个具有限位凹槽83,所述支撑件2绕所述第二锁固件92所在的轴向相对所述连接端8转动时,所述限位凸起211能够自所述限位凹槽83的一端滑动至另一端;所述万向连接头24包括万向球241和连接所述万向球241一端的固定柱242,所述支撑部23具有连接槽231,所述固定柱242位于所述连接槽231中且通过第三锁固件(未示出)与所述连接槽231锁固;所述支撑部23还具有贯穿的条形孔232。可以理解,通过设置互相配合限位的限位凸起211和限位凹槽83,可以使所述支撑件2可转动角度在一定范围内,防止所述支撑件2在释放状态下旋转过度导致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100上支撑的所述外部物件掉落,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通过调节所述第二锁固件92和所述螺母件94能够使得所述第二端壁22在所述夹紧状态和所述释放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端壁82远离所述第二端壁22的一侧具有限位槽84,所述螺母件94外侧面包括多个依次连接且呈一定夹角设置的连接表面941,所述限位槽84的槽内壁面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且呈一定夹角设置的限位壁面85,所述螺母件94位于所述限位槽84中,且至少两个所述连接表面941与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壁面85抵接使得所述螺母件94被限位在所述限位槽84中,所述第二锁固件92与所述螺母件94螺纹连接,进而转动所述第二锁固件92时,使得所述第二锁固件92能够沿其延伸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端壁22在所述夹紧状态和所述释放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限位壁面8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限位壁面85依次连接,所述螺母件94为六角螺母且包括六个所述连接表面941,两个所述连接表面941中的四个与四个所述限位表面抵接;所述支撑部23具有与所述万向连接头24同侧的第一表面233和与所述第一表面233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234,所述第一表面233相较于所述第二表面234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表面233与所述第二表面234之间的距离沿所述连接端8至所述万向连接头24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条形孔232贯穿所述第一表面233和所述第二表面234。可以理解,通过设置多个所述限位壁面85与所述螺母件94的所述连接表面941匹配,使得所述螺母件94被限位在所述限位槽84中,使所述支撑件2旋转有一定的阻尼,从而防止所述外部物件因所述支撑件2旋转掉落,造成损坏,同时,所述第一表面233与所述第二表面234之间的距离沿所述连接端8至所述万向连接头24的方向逐渐减小,可以使所述万向连接头24与所述支撑部23之间的角度为锐角,可以更加省力,更加稳定的支撑所述外部物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汽车出风口底座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出风口底座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出风口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主体;
支撑件,连接所述底座主体,用于支撑外部物件;
卡勾件,与所述底座主体可活动连接;
操作件,连接所述卡勾件,用于带动所述卡勾件朝向汽车出风口一侧的第一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卡勾件与所述汽车出风口的栏板卡接固定;以及
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操作件和所述底座主体之间,用于在所述操作件朝向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被压缩,以及在所述卡勾件与所述汽车出风口的栏板脱离卡接时驱动所述操作件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以使得所述操作件带动所述卡勾件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卡勾件固定连接,从而所述操作件和所述卡勾件能够共同朝向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以及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相同运动;所述底座主体具有收纳槽和与所述收纳槽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收纳槽所在的一侧,所述卡勾件位于背离所述收纳槽的一侧,所述操作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收纳槽中且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卡勾件连接,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收纳槽中且连接于所述收纳槽的槽底壁和所述操作件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包括操作部及连接所述操作部一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操作部的形状与所述收纳槽适配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纳槽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卡勾件连接,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收纳槽的槽底壁和所述操作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中还设置有连接所述槽底壁的导引柱,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引柱外围;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一基板、和连接所述第一基板边缘且朝向所述底座主体所在一侧延伸的第一侧壁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底座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侧壁结构环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外围;所述操作件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底座主体的一侧,所述导引柱具有导引孔,所述第二连接部深入所述导引孔;所述操作件还包括第一间隔壁,所述第一间隔壁环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围,且所述导引柱位于所述第一间隔壁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间隔壁还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连接;所述操作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表面为内凹表面且具有多个防滑凸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柱和连接所述连接柱一侧的导引板,所述安装孔包括供所述连接柱穿过的第一部分和供所述导引板穿过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连接柱形状适配且为圆形,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导引板形状适配且为条形;所述连接柱用于与所述卡勾件连接;所述卡勾件包括基体和连接所述基体一侧的多个卡勾、和连接所述基体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抵接槽和与所述抵接槽连通的第一锁孔,所述连接柱具有第二锁孔,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操作部的一端位于所述抵接槽中,所述第二锁孔与所述第一锁孔对应,且锁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锁孔锁固在所述第二锁孔中以将所述卡勾件与所述操作件连接并固定;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安装孔、所述抵接槽、所述第一锁孔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弹性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包括具有开口的第二基板、连接所述第二基板外边缘且朝向远离所述操作件一侧延伸的第二侧壁结构、连接所述开口边缘的且朝向远离所述操作件一侧延伸的槽侧壁、以及连接所述槽侧壁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的所述槽底壁,所述槽侧壁和所述槽底壁围成所述收纳槽;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还包括第一底座支撑件,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形成第一嵌合槽,所述第二侧壁结构的第一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嵌合槽嵌合的第一嵌合结构,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嵌合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嵌合槽中使得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将所述第一侧壁包覆并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还包括间隔壁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间隔壁结构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结构中且与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汽车出风口底座还包括第二底座支撑件,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包括第二嵌合槽,所述间隔壁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嵌合槽中使得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所述间隔壁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二间隔壁、连接于所述第二间隔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一连接壁、与所述第一连接壁垂直连接且位于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间隔壁之间的第二连接壁,所述卡勾件的至少部分被夹持于所述第二间隔壁和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之间;所述第一底座支撑件和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为柔性材料;所述第二底座支撑件远离所述操作件的表面还具有用于适配汽车出风口外围表面的凹陷结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还包括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结构的一侧,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支撑件活动连接,使得所述支撑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主体移动以调节所述物件的位置和/或角度;所述连接端包括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结构的第一环形侧壁和连接所述第一环形侧壁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结构一端的第一端壁,所述支撑件包括环设于所述第一环形侧壁外围的第二环形侧壁、连接所述第二环形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端壁外侧的第二端壁、连接所述第二环形侧壁一侧的支撑部、连接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二环形侧壁一端的万向连接头,第二锁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端壁和所述第二端壁且通过螺母件将所述第一端壁和所述第二端壁锁固,且通过所述第二锁固件和所述螺母件能够使得所述支撑件在外力驱动下绕所述第二锁固件所在的轴向相对所述连接端进行有阻尼力的转动或者通过调节所述第二锁固件和所述螺母件使得所述第二端壁能够在夹紧在所述锁固件的帽部和所述第一端壁之间的夹紧状态和被所述第二锁固件的帽部和所述第一端壁释放的释放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支撑件在外力驱动下能够绕所述第二锁固件所在的轴向相对所述连接端进行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绕所述第二锁固件所在的轴向相对所述连接端的可转动角度在范围内,所述第一环形侧壁和所述第二环形侧壁中的一个具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环形侧壁和所述第二环形侧壁中的另一个具有限位凹槽,所述支撑件绕所述第二锁固件所在的轴向相对所述连接端转动时,所述限位凸起能够自所述限位凹槽的一端滑动至另一端;所述万向连接头包括万向球和连接所述万向球一端的固定柱,所述支撑部具有连接槽,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连接槽中且通过第三锁固件与所述连接槽锁固;所述支撑部还具有贯穿的条形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底座,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所述第二锁固件和所述螺母件能够使得所述第二端壁在所述夹紧状态和所述释放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端壁远离所述第二端壁的一侧具有限位槽,所述螺母件外侧面包括多个依次连接且呈一定夹角设置的连接表面,所述限位槽的槽内壁面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且呈一定夹角设置的限位壁面,所述螺母件位于所述限位槽中,且至少两个所述连接表面与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壁面抵接使得所述螺母件被限位在所述限位槽中,所述第二锁固件与所述螺母件螺纹连接,进而转动所述第二锁固件时,使得所述第二锁固件能够沿其延伸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端壁在所述夹紧状态和所述释放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限位壁面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限位壁面依次连接,所述螺母件为六角螺母且包括六个所述连接表面,两个所述连接表面中的四个与四个所述限位表面抵接;所述支撑部具有与所述万向连接头同侧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相较于所述第二表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沿所述连接端至所述万向连接头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条形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CN202321242530.8U 2023-05-22 2023-05-22 汽车出风口底座 Active CN219883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2530.8U CN219883783U (zh) 2023-05-22 2023-05-22 汽车出风口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2530.8U CN219883783U (zh) 2023-05-22 2023-05-22 汽车出风口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3783U true CN219883783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10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42530.8U Active CN219883783U (zh) 2023-05-22 2023-05-22 汽车出风口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3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00251B (zh) 云台
CA2817386C (en)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charger thereof
EP2856900A1 (en) Multifunctional accessory for portable device
CN115776627A (zh) 耳机盒和耳机
CN219883783U (zh) 汽车出风口底座
CN112952266A (zh) 新能源电池盒弹性锁扣结构
KR200377613Y1 (ko) 차량용 핸드폰케이스 거치대
CN216942511U (zh) 万向轮及移动装置
CN210291785U (zh) 适配器及照明设备
KR200447210Y1 (ko) 휴대용 기기 거치대
KR200235239Y1 (ko) 핸즈프리 휴대폰 거치대
CN213676555U (zh) 车载手机架支撑座
CN218419674U (zh) 一种机身站立后防止左右转动的结构
CN211480261U (zh) 一种汽车天线杆用的翻转机构
CN212529504U (zh) 用于固定支架的夹持装置
CN212073899U (zh) 支架固定装置
CN218830023U (zh) 一种磁吸仪表台手机支架
CN215499102U (zh) 车载夹头及手机支架
KR102536053B1 (ko) 휴대용 거치대
CN218448285U (zh) 一种带电池的便携终端设备
CN219124237U (zh) 一种双轴旋转的电子设备支架及其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10034935U (zh) 支架及电子设备
CN212289695U (zh) 用于固定支架的夹持装置
CN212537228U (zh) 用于固定支架的夹持装置
CN217277543U (zh) 一种扭力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