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5245U - 电机组件、风机组件及吸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机组件、风机组件及吸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5245U
CN219875245U CN202321301542.3U CN202321301542U CN219875245U CN 219875245 U CN219875245 U CN 219875245U CN 202321301542 U CN202321301542 U CN 202321301542U CN 219875245 U CN219875245 U CN 219875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avity
motor assembly
motor
mount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015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015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5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5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5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机组件、风机组件及吸力装置,电机组件包括壳体和轴承安装部,壳体形成有腔体,并具有在轴向上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腔体用以容纳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以使得设于电机转子的转轴自第一端伸出壳体,轴承安装部设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至少其中一端,轴承安装部形成有轴承安装室,轴承安装室用于容纳套接于转轴的轴承,轴承安装室具有用于对轴承周侧限位的侧壁、以及用于对轴承端侧限位的底壁,侧壁至少部分地呈镂空设置,以使得轴承的周侧部分地露出于轴承安装室,如此流经轴承安装室的气流可以在轴承周侧流通,带走轴承上的热量,提升轴承的散热性能,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机组件、风机组件及吸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组件、风机组件及吸力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轴承被料件包裹在轴承安装室里面,无气流流通散热,对于高速轴承无法有效降温,导致轴承容易提前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轴承散热性能的电机组件、风机组件及吸力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组件,包括:
壳体,形成有腔体,并具有在轴向上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腔体用以容纳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以使得设于所述电机转子的转轴自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壳体;以及,
轴承安装部,设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至少其中一端,所述轴承安装部形成有轴承安装室,所述轴承安装室用于容纳套接于所述转轴的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室具有用于对所述轴承周侧限位的侧壁、以及用于对所述轴承端侧限位的底壁,所述侧壁至少部分地呈镂空设置,以使得所述轴承的周侧部分地露出于所述轴承安装室。
可选地,所述轴承安装部的外周与所述壳体部分地呈间隔设置,以形成过风通道,所述过风通道连通所述腔体;或者,
所述轴承安装部的外周与所述壳体部分地呈间隔设置,以形成过风通道,所述过风通道连通所述腔体,且朝向设于所述电机定子的线束通道设置。
可选地,所述轴承安装部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朝向所述腔体的一端呈敞口设置,所述安装筒内形成所述轴承安装室,所述安装筒的周壁内侧构成所述侧壁,所述安装筒的端壁内侧构成所述底壁,所述周壁上贯设有连通所述腔体的第一开口,以使得所述轴承的周侧部分地露出于所述轴承安装室。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安装筒的周向呈间隔分布,各所述第一开口延伸至所述端壁的周缘。
可选地,所述端壁沿轴向贯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用以供所述转轴穿设。
可选地,所述端壁贯有多个连通所述腔体的第二开口,多个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安装筒的周向呈间隔分布;并且,
各所述第二开口延伸至所述端壁的周缘,与各所述第一开口呈一一对应的贯通设置,各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安装筒的敞口端呈间隔设置;和/或,
各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过孔贯通设置。
可选地,所述轴承安装部还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贴设于所述底壁,且形成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过孔在轴向上呈贯通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种风机组件,包括:
如上文所述的电机组件,其中,所述轴承安装部至少设于所述第一端;
定叶轮,设于所述第一端,且安装于所述轴承安装部背向所述腔体的一侧;以及,
动叶轮,轴连接于所述转轴,且在所述定叶轮远离所述轴承安装部的一侧与所述定叶轮呈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定叶轮包括:
轮毂,套设于所述安装筒的外周,所述轮毂的内周与所述安装筒的外周之间呈间隔设置;
多个叶片,绕所述轮毂的外周呈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力装置,包括如上文所述的风机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组件包括壳体和轴承安装部,壳体形成有腔体,并具有在轴向上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腔体用以容纳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以使得设于电机转子的转轴自第一端伸出壳体,轴承安装部设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至少其中一端,轴承安装部形成有轴承安装室,轴承安装室用于容纳套接于转轴的轴承,轴承安装室具有用于对轴承周侧限位的侧壁、以及用于对轴承端侧限位的底壁,侧壁至少部分地呈镂空设置,以使得轴承的周侧部分地露出于轴承安装室,如此流经轴承安装室的气流可以在轴承周侧流通,带走轴承上的热量,提升轴承的散热性能,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对于高速的电机组件,对于轴承材料及轴承生产精度的要求降低,从而降低轴承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承安装部的外周与所述壳体部分地呈间隔设置,以形成过风通道,过风通道连通腔体,本实施例中,过风通道导入气流,进一步提升轴承安装部的散热性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风通道朝向设于电机定子的线束通道设置,如此流经过风通道的气流被导向流经电机定子内的线束包,对线束包有效散热,提升电机组件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机组件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风机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风机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风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盖体被移除;
图5为图1中风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盖体和动叶轮被移除;
图6为图3中电机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6中轴承安装部和壳体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力装置、风机组件40和电机组件100,该吸力装置可以是一种具有抽吸功能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吹风机、扫地机器人、吸尘器或洗地机等。上述吸力装置包含有风机组件40,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机组件40包括电机组件100和安装于电机组件100的定叶轮41和动叶轮42,电机组件100的转轴30与动叶轮42轴连接,驱动动叶轮42转动,产生抽吸气流,达到抽吸的目的,在一实施例中,动叶轮42外侧还盖设有盖体10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组件100不仅可应用于风机组件40和吸力设备,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机组件100还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装置和设备,例如具有送风功能的风扇、空调、新风机等,具有搅拌功能的豆浆机、搅拌机、除湿机等,即各类具有高速转动功能的电机驱动设备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电机组件100可以是至少包含有壳体10和轴承安装部20的电机部件,例如,在一实施例中,电机组件100由一体成型的壳体10、轴承安装部20和连接壳体10与轴承安装部20的支架50组成。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电机组件100还可以包含有转轴30、轴承200、电子定子和/或电机转子32等,最好,电机组件100指包含有轴承安装部20和壳体10的电机整体。
请继续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电机组件100包括壳体10及轴承安装部20,壳体10罩设于电机定子31、电机转子32、线束包等电机元件的外周,起到集成各部件,并保护电机内部各元件的作用。具体地,壳体10形成有用以容纳电机定子31和电机转子32的腔体101,电机转子32上设有转轴30,该转轴30沿轴向延伸,且随电机转子32的转动而旋转,起到驱动作用。电机组件100具有在轴向上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其中,第一端11作为电机组件100的驱动端,转轴30自壳体10的第一端11伸出,作为驱动轴。转轴30套设于设于电机组件100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的轴承200,轴承安装部20则设于壳体10,并用于安置轴承200,具体地,轴承安装部20可以设于第一端11,可以设于第二端12,还可以设于第一端11及第二端12。
可以理解,轴承200起到支承转轴30并润滑的作用,对于高速转动的电机,轴承200处由于摩擦力产生的热量较大,为了保证轴承200的使用寿命,往往对轴承200的材料、生产精度等存在较高要求,这导致轴承200的生产成本提高。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轴承200散热性能的轴承安装部20。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轴承安装部20形成有轴承安装室21,轴承安装室21用于容纳套接于转轴30的轴承200,轴承安装室21具有用于对轴承200周侧限位的侧壁22、以及用于对轴承200端侧限位的底壁23。轴承安装部20设于壳体10,其支承于壳体10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制,在一实施例中,轴承安装部20通过其外周与壳体10相连的支架50被固定于壳体10。其中,轴承安装室21的侧壁22至少部分地呈镂空设置,以使得轴承200的周侧部分地露出于轴承安装室21,相对于轴承200周侧完全封闭的结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组件100中,由于轴承安装室21的侧壁22呈至少部分地镂空设置,流经轴承安装室21的气流可以在轴承200周侧流通,带走轴承200上的热量,提升轴承200的散热性能,延长轴承200的使用寿命。
一般而言,在转轴30的旋转过程中,轴承安装室21附近可产生一定的气流,从而实现对轴承200的散热。为了进一步提升轴承安装部20的散热性能,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7,轴承安装部20与壳体10部分地呈间隔设置,以形成过风通道300,过风通道300连通腔体101,如此气流经由过风通道300流通,提升轴承200的散热性能。并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过风通道300朝向设于电机定子31的线束通道310设置,如此,流经气流通道的气流被导入线束通道310,使得电机定子31的线束充分散热,进一步提升散热性能。
轴承安装部20的具体形状结构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实现轴承安装室21的侧壁22呈镂空设置即可。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阅图3、图6和图7,轴承安装部20包括安装筒201,安装筒201与转轴30同轴设置,安装筒201朝向腔体101的一端呈敞口设置,安装筒201内形成轴承安装室21,安装筒201的周壁2011内侧构成侧壁22,安装筒201的端壁2012内侧构成底壁23,周壁2011上贯设有连通腔体101的第一开口211,以使得轴承200的周侧部分地露出于轴承安装室21。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安装部20包括呈筒状设置的安装筒201,一方面便于生产制造,另一方面筒周外表面光滑,有利于气流导向。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6和图7,在安装筒201的周壁2011上,第一开口211设有多个,多个第一开口211沿安装筒201的周向呈间隔分布,各第一开口211延伸至端壁2012的周缘。如此,设有第一开口211的部分使得轴承安装室21内的轴承200露设,而相邻两第一开口211之间的周壁2011则能够实现对轴承200周侧的有效支撑和限位,同时兼顾轴承安装部20的散热性能和结构支承性能。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继续参阅图6和图7,安装筒201的端壁2012沿轴向贯设有第一过孔213,第一过孔213用以供转轴30穿设。如此,当轴承安装部20设于第一端11时,转轴30能够从第一过孔213伸出壳体10,起到驱动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轴承安装部20的散热性能,安装筒201的端壁2012贯有多个连通腔体101的第二开口212,多个第二开口212沿安装筒201的周向呈间隔分布。设于端壁2012的多个第二开口212,使得轴承200的端侧也部分地露设,从而进一步提升轴承安装部20的散热性能。
优选,各第二开口212延伸至端壁2012的周缘,与各第一开口211呈一一对应的贯通设置,且各第一开口211与安装筒201的敞口端呈间隔设置。如此,轴承200的上端和上端侧正在第一开口211和第二开口212的部分对应露设,使得气流流经时有效带走热量,提升轴承200的散热性能。在另一实施例中,各第二开口212分别与第一过孔213贯通设置,如此增加轴承200端侧的露设面积,并且便于成型脱模,降低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实施例可以分别单独或者结合实施。
为了提升轴承安装部20的整体刚度和抗变形性能,轴承安装部20还包括连接环202,连接环202贴设于底壁23,且形成有第二过孔2021,第二过孔2021与第一过孔213在轴向上呈贯通设置。如此,连接环202加强了轴承安装部20的整体刚度,并且对轴承200的端侧起到有效限位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5,在风机组件40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轴承安装部20至少设于第一端11,即轴承安装部20可仅设于第一端11,或者设于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针对风机组件40中,轴承200温度较高的驱动端,设置具备良好散热性能的轴承安装部20,能够有效降低风机组件40运行过程中的轴承200温度,延长轴承200的使用寿命,降低对轴承200材料及生产安装精度方面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请继续参阅图2,定叶轮41设于第一端11,且安装于轴承安装部20背向腔体101的一侧。动叶轮42轴连接于转轴30,且在定叶轮41远离轴承安装部20的一侧与定叶轮41呈间隔设置。如此,在本实施中,当动叶轮42在转轴30的驱动下旋转时,从轴向引入气流,并从定叶轮41流向腔体101,起到对腔体101内各电机元件的散热作用。上述动叶轮42转动引起的气流同样流经轴承安装室21内露设出的轴承200外周,加快轴承200外周的气流流速,提升轴承安装部20的散热性能。
请继续结合参阅图3和图7,定叶轮41包括轮毂411和多个叶片412,轮毂411套设于安装筒201的外周,轮毂411的内周与安装筒201的外周之间呈间隔设置,如此,避免对气流通道的遮挡。多个叶片412,绕轮毂411的外周呈间隔设置。图3中虚线箭头指向了风机组件40运行时气流的流向,可以看到从动叶轮42流入的气流一部分向外周流动,经由定叶轮41的多个叶片412之间的间隙被导入腔体101,起到散热作用,而另一部分气流则在相对靠近转轴30的位置通过轮毂411内周与安装筒201外周之间的间隙流向气流通道,并在气流通道的导向下流向电机定子31的线束通道310,对线束通道310内的线束包有效散热,提升电机组件100的性能。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形成有腔体,并具有在轴向上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腔体用以容纳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以使得设于所述电机转子的转轴自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壳体;以及,
轴承安装部,设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至少其中一端,所述轴承安装部形成有轴承安装室,所述轴承安装室用于容纳套接于所述转轴的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室具有用于对所述轴承周侧限位的侧壁、以及用于对所述轴承端侧限位的底壁,所述侧壁至少部分地呈镂空设置,以使得所述轴承的周侧部分地露出于所述轴承安装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部的外周与所述壳体部分地呈间隔设置,以形成过风通道,所述过风通道连通所述腔体;或者,
所述轴承安装部的外周与所述壳体部分地呈间隔设置,以形成过风通道,所述过风通道连通所述腔体,且朝向设于所述电机定子的线束通道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部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朝向所述腔体的一端呈敞口设置,所述安装筒内形成所述轴承安装室,所述安装筒的周壁内侧构成所述侧壁,所述安装筒的端壁内侧构成所述底壁,所述周壁上贯设有连通所述腔体的第一开口,以使得所述轴承的周侧部分地露出于所述轴承安装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安装筒的周向呈间隔分布,各所述第一开口延伸至所述端壁的周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沿轴向贯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用以供所述转轴穿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贯有多个连通所述腔体的第二开口,多个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安装筒的周向呈间隔分布;并且,
各所述第二开口延伸至所述端壁的周缘,与各所述第一开口呈一一对应的贯通设置,各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安装筒的敞口端呈间隔设置;和/或,
各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过孔贯通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部还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贴设于所述底壁,且形成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过孔在轴向上呈贯通设置。
8.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组件,其中,所述轴承安装部至少设于所述第一端;
定叶轮设于所述第一端,且安装于所述轴承安装部背向所述腔体的一侧;以及,
动叶轮,轴连接于所述转轴且在所述定叶轮远离所述轴承安装部的一侧与所述定叶轮呈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为如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组件,所述定叶轮包括:
轮毂,套设于所述安装筒的外周,所述轮毂的内周与所述安装筒的外周之间呈间隔设置;
多个叶片,绕所述轮毂的外周呈间隔设置。
10.一种吸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风机组件。
CN202321301542.3U 2023-05-26 2023-05-26 电机组件、风机组件及吸力装置 Active CN219875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1542.3U CN219875245U (zh) 2023-05-26 2023-05-26 电机组件、风机组件及吸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1542.3U CN219875245U (zh) 2023-05-26 2023-05-26 电机组件、风机组件及吸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5245U true CN219875245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6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01542.3U Active CN219875245U (zh) 2023-05-26 2023-05-26 电机组件、风机组件及吸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5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17353A (en) Fan, particularly for motor vehicles
EP0823554B1 (en) Ceiling fan motor
CN1981421B (zh) 全封闭外扇型电动机
JP5636788B2 (ja) 送風ファン
EP3540238B1 (en) Fan motor apparatus with protection cover
US7507068B2 (en) Heat-dissipating mechanism for a motor
CN216774407U (zh) 一种带新型散热结构的外转子电机
CN219875245U (zh) 电机组件、风机组件及吸力装置
US3848145A (en) Electric motor ventilation
US6379116B1 (en) Impeller and structure for an impeller housing
JP3242350U (ja) ヘアドライヤ用高速モータ
KR100378034B1 (ko) 전동송풍기
CN218868046U (zh) 一种高性能电机
JP2748763B2 (ja) 送風機
CN112524061A (zh) 送风装置和机电设备
CN2580666Y (zh) 具有冷却风扇的马达
CN215979999U (zh) 一种风机结构
CN220527818U (zh) 电机、风机装置及吸油烟机
CN219611545U (zh) 一种自行散热的无刷电机
KR100317360B1 (ko) 모터의 냉각구조
CN112752908A (zh) 具有双旋转翼的空气循环器
CN110224518A (zh) 一种风扇电动机及离心风机
JP2650384B2 (ja) 電動機
CN218563946U (zh) 风扇双出风结构
CN220754511U (zh) 一种高速电机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