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1744U - 开关切换模块及磁共振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开关切换模块及磁共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1744U
CN219871744U CN202320874952.0U CN202320874952U CN219871744U CN 219871744 U CN219871744 U CN 219871744U CN 202320874952 U CN202320874952 U CN 202320874952U CN 219871744 U CN219871744 U CN 219871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nput channel
switch
switching unit
signal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749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长虹
李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749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1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1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1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关切换模块及磁共振系统,开关切换模块包括第一信号输入通道、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开关切换单元和信号接收通道;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和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均连接至开关切换单元,开关切换单元连接至信号接收通道,开关切换单元用于将开关切换模块的第一信号通路和第二信号通路进行切换。如此,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和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各自接收的信号不同,通过配置开关切换单元来切换选择第一信号通路和第二信号通路,可以实现信号接收通道既有接收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对应的信号的功能,又可以有接收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对应的信号的功能,如此减少信号接收通道的数目设计,降低成本、简化系统设计,减小信号损耗。

Description

开关切换模块及磁共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共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关切换模块及磁共振系统。
背景技术
在使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系统进行成像扫描时,由于磁共振信号非常微弱,磁共振系统的线圈灵敏度高,因此很容易引入干扰,导致图像出现伪影,甚至影响到临床诊断。目前的去除干扰的技术需要分别采集干扰信号(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以及MR信号,通过专用的算减小EMI信号对图像的干扰,最终实现去除图像的伪影。
磁共振系统在设计时考虑到病床上信号的通道数量多于实际的接收机数量,因为所有的通道不会同时使用,因此可以利用一个射频开关矩阵进行通道数量的选择,从而接收信号。
目前应用于磁共振系统的射频开关矩阵,为保证输入与输出不受限,则需要数量较多的转换开关(射频开关),以48*48通道为例,即48路信号输入通道,48路信号输出通道,若实现任意输入与任意输出对应,则至少需要48*48=2304个转换开关。另外,每个转换开关都需要控制信号来控制,那么随着通道数目的增多,开关矩阵将变得愈加复杂,控制电路也更为复杂,由此导致电路的抗干扰设计难度增大,并且增多的转换开关还会导致信号的损耗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切换模块及磁共振成像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磁共振系统的信号通道数目较多使得对应配置的射频开关矩阵较复杂、设计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关切换模块,其包括第一信号输入通道、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开关切换单元和信号接收通道;
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均连接至所述开关切换单元,所述开关切换单元连接至所述信号接收通道,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开关切换模块的第一信号通路和第二信号通路进行切换;
所述第一信号通路表征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组成接收链路,所述第二信号通路表征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组成接收链路;
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中的其中一者所接收的信号为EMI信号,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中的另一者所接收的信号为MR信号。
可选的,所述开关切换模块还包括信号检测电路;
所述信号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开关切换单元,所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接收的信号时,所述信号检测电路驱使所述开关切换单元将维持的所述第二信号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一信号通路;
或者,所述信号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开关切换单元,所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接收的信号时,所述信号检测电路驱使所述开关切换单元将维持的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二信号通路。
可选的,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维持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所述第二信号通路中对应所述MR信号的一者。
可选的,所述开关切换模块还包括信号分流单元;
所述信号分流单元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和所述开关切换单元,以将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接收的信号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信号流向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另一路信号流向所述开关切换单元。
或者,所述信号分流单元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和所述开关切换单元,以将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接收的信号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信号流向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另一路信号流向所述开关切换单元。
可选的,信号分流单元包括定向耦合器。
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包括连接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的第一天线,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包括连接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的第二天线,所述开关切换模块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谐振电源电路和连接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谐振电源电路,所述第一谐振电源电路对所述第一天线持续调谐且所述第二谐振电源电路对所述第二天线持续调谐;
其中:
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所述信号检测电路,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维持所述第二信号通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一天线传输的信号时,所述开关切换单元切换至所述第一信号通路,且所述第二谐振电源电路对所述第二天线失谐;
或者,所述第二天线连接所述信号检测电路,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维持所述第一信号通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二天线传输的信号时,所述开关切换单元切换至所述第二信号通路,且所述第一谐振电源电路对所述第一天线失谐。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包括连接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的第一天线,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包括连接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的第二天线,所述开关切换模块还包括第三谐振电源电路,所述第三谐振电源电路对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中的其中一者调谐;其中,所述第三谐振电源电路调谐所述第一天线时,所述开关切换单元切换至所述第一信号通路;所述第三谐振电源电路调谐所述第二天线时,所述开关切换单元切换至所述第二信号通路。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还包括第一放大器,所述第一天线通过所述第一放大器连接至所述开关切换单元;
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还包括第二放大器,所述第二天线通过所述第二放大器连接至所述开关切换单元。
可选的,所述信号接收通道包括ADC电路,所述开关切换单元包括射频开关。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磁共振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开关切换模块。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磁共振系统,其包括:
接收线圈,包括多个MR信号接收单元,且每个MR信号接收单元分别连接第一信号输入通道;
多个EMI线圈,设置在所述接收线圈的表面或者所述磁共振系统的机架上,且每个EMI线圈分别连接第二信号输入通道;
开关切换单元,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均连接至所述开关切换单元,所述开关切换单元连接至信号接收通道,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接收线圈采集的MR信号和所述EMI线圈接收的EMI信号之间的切换传输。
可选的,还包括信号检测电路;
所述信号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开关切换单元,所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接收的信号时,所述信号检测电路驱使所述开关切换单元将维持的第二信号通路切换至第一信号通路;
或者,所述信号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开关切换单元,所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接收的信号时,所述信号检测电路驱使所述开关切换单元将维持的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二信号通路;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通路表征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组成接收链路,所述第二信号通路表征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组成接收链路。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切换模块及磁共振系统中,开关切换模块包括第一信号输入通道、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开关切换单元和信号接收通道;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均连接至所述开关切换单元,所述开关切换单元连接至所述信号接收通道,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开关切换模块的第一信号通路和第二信号通路进行切换;所述第一信号通路表征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组成接收链路,所述第二信号通路表征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组成接收链路;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中的其中一者所接收的信号为EMI信号,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中的另一者所接收的信号为MR信号。
如此配置,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和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各自接收的信号不同,通过配置开关切换单元来切换选择第一信号通路和第二信号通路,可以实现信号接收通道既有接收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对应的信号的功能,又可以有接收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对应的信号的功能,如此减少信号接收通道的数目设计,降低成本、简化系统设计,减小信号损耗。比如,第一信号输入通道接收EMI信号,第二信号输入通道接收MR信号,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不增加信号接收通道数量的前提下,实现既可以接收EMI信号又可以接收MR信号,对磁共振系统的改造成本较低。
需说明的是,磁共振系统包括所述的开关切换模块,也同样具有开关切换模块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这里不再重复说明。对于磁共振系统的成像原理以及对应的相关装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技术获悉,这里不再详述。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开关切换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开关切换模块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开关切换模块的示意图。
附图中:
10-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1-第一天线;12-第一放大器;20-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1-第二天线;22-第二放大器;30-开关切换单元;40-信号接收通道;50-信号检测电路;60-信号分流单元;70-第一谐振电源电路;80-第二谐振电源电路;90-第三谐振电源电路;100-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一端”与“另一端”以及“近端”与“远端”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部分,其不仅包括端点,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此外,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一元件设置于另一元件,通常仅表示两元件之间存在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关系,且两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的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两元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元件的内部、外部、上方、下方或一侧等任意方位,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系统的开关切换模块,开关切换模块包括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开关切换单元30和信号接收通道40,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各自所接收的信号种类不同,举例而言,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用于接收磁共振系统所处扫描环境中的电磁干扰信号(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用于接收磁共振信号(MR信号)。在一实施例中,开关切换单元30可以采用RF射频开关,信号接收通道40可以采用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电路。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均通信连接至开关切换单元30,开关切换单元30通信连接至信号接收通道40,开关切换单元30用于实现开关切换模块的两个信号通路之间的切换选择,具体将开关切换模块的第一信号通路和第二信号通路进行切换。第一信号通路表征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信号接收通道40组成接收链路,从而通过该接收链路接收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所对应的信号。第二信号通路表征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和信号接收通道40组成接收链路,从而通过该接收链路接收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所对应的信号。如此,开关切换单元30切换选择第一信号通路时,信号接收通道40可以接收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所输入的信号(比如EMI信号),开关切换单元30切换选择第二信号通路时,信号接收通道40可以接收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所输入的信号(比如MR信号)。本实施例的开关切换模块通过配置开关切换单元30来切换选择第一信号通路和第二信号通路,可以实现信号接收通道40既有接收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对应的信号的功能,又可以有接收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对应的信号的功能,如此减少信号接收通道40的数目设计,降低成本、简化系统设计,减小信号损耗。比如,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接收EMI信号,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接收MR信号,本实施例的开关切换模块实现了在不增加信号接收通道40数量的前提下,实现既可以接收EMI信号又可以接收MR信号的功能,对磁共振系统的改造成本较低。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默认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接收的信号是EMI信号,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接收的信号是MR信号,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接收的信号是MR信号,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接收的信号是EMI信号。
以下请参考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对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切换模块做进一步地理解。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开关切换模块的示意图。参阅图1,开关切换还包括信号检测电路50,信号检测电路50通信连接至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开关切换单元30,信号检测电路50用于检测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是否接收到自身对应的信号,比如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是否接收到EMI信号,并且当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接收的信号时,信号检测电路50发送控制信号来驱使开关切换单元30将维持的第二信号通路切换至第一信号通路。换言之,开关切换单元30默认持续维持选择第二信号通路,当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所接收到对应的信号时,信号检测电路50发出控制信号来驱使开关切换单元30将第二信号通路切换至第一信号通路,从而使得信号接收通道40可以接收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所接收的信号;当信号检测电路50未检测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中的信号时,信号检测电路50不能发出控制信号来使能开关切换单元30,开关切换单元30将继续切换选择第二信号通路。
作为进一步实施的细节,开关切换模块还包括控制电路100,并以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接收EMI信号以及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接收MR信号为例进行说明。控制电路100向开关切换单元30发送控制信号,驱使开关切换单元30持续切换维持第二信号通路(也即相当于默认开关切换模块的信号导通方向是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到信号接收通道40),以持续接收MR信号,当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中的EMI信号时,信号检测电路50向开关切换单元30发出控制信号(信号检测电路50发送给开关切换单元30的控制信号的优先级高于控制电路100发送给开关切换单元30的控制信号的优先级)来使得开关切换单元30由当前第二信号通路切换至第一信号通路,从而停止MR信号的接收,转而接收EMI信号,当信号检测电路50未检测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中的EMI信号时,信号检测电路50对开关切换单元30没有相应的控制信号的发送,开关切换单元30在控制电路100的使能作用下继续维持第二信号通路,继续对MR信号进行接收。
如此,本实施例采用默认接收MR信号以及检测EMI信号来切换两个信号通路的方式,不需要采用射频矩阵形式切换,只需要根据信号检测电路50是否检测到EMI信号来进行两个信号通路的切换选择,实现方式简单、两个信号通路的切换响应时间迅速。并且,考虑到磁共振检查时,MR信号持续产生并需要持续接收,而EMI信号产生的频率较低。持续的时间也较短,本实施例的默认接收MR信号以及检测EMI信号的方式来切换两个信号通路的方式更符合磁共振的实际应用场景。
进一步地,开关切换模块还包括信号分流单元60,信号分流单元60通信连接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信号检测电路50和开关切换单元30,以将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接收的信号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信号流向信号检测电路50供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另一路信号流向开关切换单元30。
具体而言,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接收的信号是EMI信号,EMI信号流向信号分流单元60后被信号分流单元60分成两路信号,其中一路EMI信号进入到信号检测电路50中进行信号的检测,另一路EMI信号进入到开关切换单元30中,当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的信号确实是EMI信号后,将驱使开关切换单元30切换至第一信号通路,流向开关切换单元30的这路EMI信号将进而流向信号接收通道40。举例而言,信号分流单元60可以采用定向耦合器。
进一步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包括连接开关切换单元30的第一天线11,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包括连接开关切换单元30的第二天线21。优选地,为了保证两个信号输入通道各自接收相应的信号后能够被信号接收通道40所接收到,两个信号输入通道分别还包括用于将信号放大到一定倍数的放大器,具体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还包括第一放大器12,第一天线11通过第一放大器12连接至开关切换单元30,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还包括第二放大器22,第二天线21通过第二放大器22连接至开关切换单元30。并且,为了保证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中的信号能够被信号检测电路50所接收并检测,信号检测电路50具体连接至第一放大器12,从而接收检测经第一放大器12放大后的信号。开关切换模块还包括连接第一天线11的第一谐振电源电路70和连接第二天线21的第二谐振电源电路80,第一谐振电源电路70对第一天线11持续调谐且第二谐振电源电路80对第二天线21持续调谐。第一天线11连接信号检测电路50,开关切换单元30默认维持第二信号通路;当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第一天线11传输的信号时,开关切换单元30切换至第一信号通路,且第二谐振电源电路80对第二天线21失谐。可理解的,第一谐振电源持续向第一天线11输出电源供电,从而对第一天线11进行调谐,使得第一天线11启动信号收发功能;若第一谐振电源电路70停止向第一天线11输出电源,第一天线11将失谐,无法进行信号的收发,即便磁共振系统中产生了EMI信号,失谐的第一天线11也无法接收EMI信号。第二谐振电源电路80和第二天线21的配合关系与此同理,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具体而言,控制电路100连接第二谐振电源电路80,控制第二谐振电源电路80是否向第二天线21输出谐振电源。对应于前言中“默认接收MR信号以及检测EMI信号来切换两个信号通路的方式”,控制电路100控制开关切换单元30维持第二信号通路,以及控制第二谐振电源电路80持续向第二天线21输出谐振电源,此时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可以是持续接收MR信号,第一谐振电源电路70持续向第一天线11输出谐振电源可以保证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始终保持接收EMI信号的功能,当EMI信号产生,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可以接收EMI信号并传输至信号检测电路50进行检测,随后信号检测电路50控制开关切换单元30维持第一信号通路以将EMI信号传输至信号接收通道40,并且控制电路100同步控制第二谐振电源电路80停止向第二天线21输出谐振电源,使得第二天线21失谐而无法接收MR信号,待信号检测电路50未检测到EMI信号时,控制电路100重新控制第二谐振电源电路80持续向第二天线21输出谐振电源,启动第二天线21对信号的收发功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或相似之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参阅实施例一进而理解。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开关切换模块的示意图。参阅图2,本实例中的信号检测电路50通信连接至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和开关切换单元30,信号检测电路50用于检测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是否接收到自身对应的信号,比如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是否接收到MR信号,并且当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接收的信号时,信号检测电路50发送控制信号来驱使开关切换单元30将维持的第一信号通路切换至第二信号通路。换言之,开关切换单元30默认持续维持选择第一信号通路,当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所接收到对应的信号时,信号检测电路50发出控制信号来驱使开关切换单元30将第一信号通路切换至第二信号通路,从而使得信号接收通道40可以接收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所接收的信号;当信号检测电路50未检测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中的信号时,信号检测电路50不能发出控制信号来使能开关切换单元30,开关切换单元30将继续切换选择第一信号通路。
作为进一步实施的细节,控制电路100向开关切换单元30发送控制信号,驱使开关切换单元30持续切换维持第一信号通路(也即相当于默认开关切换模块的信号导通方向是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到信号接收通道40),以持续接收EMI信号,当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中的MR信号时,信号检测电路50向开关切换单元30发出控制信号来使得开关切换单元30由当前第一信号通路切换至第二信号通路,从而停止EMI信号的接收,转而接收MR信号,当信号检测电路50未检测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中的MR信号时,信号检测电路50对切换单元没有相应的控制信号的发送,开关切换单元30在控制电路100的使能作用下继续维持第一信号通路,继续对EMI信号进行接收。如此,本实施例相当于采用默认接收EMI信号以及检测MR信号的方式来切换两个信号通路。
相对应的,本实施例的信号分流单元60通信连接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信号检测电路50和开关切换单元30,以将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所接收的信号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信号流向信号检测电路50供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另一路信号流向开关切换单元30。具体而言,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接收的MR信号流向信号分流单元60后被信号分流单元60分成两路信号,其中一路MR信号进入到信号检测电路50中进行信号的检测,另一路MR信号进入到开关切换单元30中,当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的信号确实是MR信号后,将驱使开关切换单元30切换至第二信号通路,流向开关切换单元30的这路MR信号将进而流向信号接收通道40。
相对应的,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包括连接开关切换单元30的第一天线11,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包括连接开关切换单元30的第二天线21。优选地,为了保证两个信号输入通道各自接收相应的信号后能够被信号接收通道40所接收到,两个信号输入通道分别还包括用于将信号放大到一定倍数的放大器,具体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还包括第一放大器12,第一天线11通过第一放大器12连接至开关切换单元30,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还包括第二放大器22,第二天线21通过第二放大器22连接至开关切换单元30。并且,为了保证第二信号输入通道10中的信号能够被信号检测电路50所接收并检测,信号检测电路50具体连接至第二放大器22,从而接收检测经第二放大器12放大后的信号。此外,第二放大器22还通过信号分流单元60连接至信号检测电路50,开关切换单元30默认维持第一信号通路。当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第二天线21传输的信号(MR信号)时,开关切换单元30切换至第二信号通路,且第一谐振电源电路70对第一天线11失谐。
具体而言,控制电路100连接第一谐振电源电路70,控制第一谐振电源电路70是否向第一天线11输出谐振电源。对应于本实施例中“默认接收EMI信号以及检测MR信号的方式”,控制电路100控制开关切换单元30维持第一信号通路,以及控制第一谐振电源电路70持续向第一天线11输出谐振电源,此时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可以持续接收EMI信号,第二谐振电源电路80持续向第二天线21输出谐振电源可以保证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始终保持接收MR信号的功能,当MR信号产生,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可以接收MR信号并传输至信号检测电路50进行检测,随后信号检测电路50控制开关切换单元30维持第二信号通路以将MR信号传输至信号接收通道40,并且控制电路100同步控制第一谐振电源电路70停止向第一天线11输出谐振电源,使得第一天线11失谐而无法接收EMI信号,待信号检测电路50未检测到MR信号时,控制电路100重新控制第一谐振电源电路70持续向第一天线11输出谐振电源,启动第一天线11对EMI信号的收发功能。
需说明的是,考虑到磁共振检查时,MR信号持续产生并需要持续接收,而EMI信号产生的频率较低,持续的时间也较短,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一中“默认接收MR信号以及检测EMI信号来切换两个信号通路的方式”,将更符合磁共振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另外,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举例说明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接收EMI信号,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接收MR信号,那么控制电路100控制开关切换单元30默认维持第二信号通路将更符合磁共振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接收MR信号,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接收EMI信号,对应的,控制电路100将控制开关切换单元30来默认维持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仅描述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和相似之处可参阅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描述。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开关切换模块的示意图。参阅图3,本实施例的开关切换模块没有配置信号检测电路50以及配套的信号分流单元60,本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选择接收的信号来切换至相应的信号通路,比如操作者需要采集EMI信号,则可通过上位机下发指令给控制电路100,控制电路100控制开关切换单元30切换选择至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若操作者需要采集MR信号,则可通过上位机下发指令给控制电路100,控制电路100控制开关切换单元30切换选择至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
具体而言,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包括连接开关切换单元30的第一天线11,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包括连接开关切换单元30的第二天线21。优选地,为了保证两个信号输入通道各自接收相应的信号后能够被信号接收通道40所接收到,两个信号输入通道分别还包括用于将信号放大到一定倍数的放大器,具体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还包括第一放大器12,第一天线11通过第一放大器12连接至开关切换单元30,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还包括第二放大器22,第二天线21通过第二放大器22连接至开关切换单元30。开关切换模块还包括控制电路以及与控制电路100连接的第三谐振电源电路90,第三谐振电源电路90连接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21,控制电路100控制第三谐振电源电路90选择第一天线11和第二天线21中的其中一者输出谐振电源,从而进行调谐。控制电路100控制第三谐振电源电路90调谐第一天线11,以及同步控制开关切换单元30切换至第一信号通路,从而可以启动第一天线11收发信号的功能,进而完成读对EMI信号的接收;控制电路100控制第三谐振电源电路90调谐第二天线21,以及同步控制开关切换单元30切换至第二信号通路,从而可以启动第二天线21收发信号的功能,进而完成对MR信号的接收。而控制电路100对第三谐振电源电路90的控制动作以及对开关切换单元30的控制动作可以通过操作者控制上位机下发相应的控制指令。
与开关切换模块基于同一思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磁共振系统,磁共振系统包括接收线圈、多个EMI线圈和开关切换单元30:接收线圈包括多个MR信号接收单元,且每个MR信号接收单元分别连接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多个EMI线圈设置在所述接收线圈的表面或者所述磁共振系统的机架上,且每个EMI线圈分别连接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均连接至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连接至信号接收通道40,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用于控制所述接收线圈采集的MR信号和所述EMI线圈接收的EMI信号之间的切换传输。
进一步地,磁共振系统还包括信号检测电路50;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接收的信号时,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驱使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将维持的所述第二信号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一信号通路;或者,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和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接收的信号时,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驱使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将维持的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二信号通路;所述第一信号通路表征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所述信号接收通道40组成接收链路,所述第二信号通路表征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和所述信号接收通道40组成接收链路。
需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可根据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的开关切换模块进而理解这里的磁共振系统,这里不再说明。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切换模块及磁共振系统中,开关切换模块包括第一信号输入通道、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开关切换单元和信号接收通道;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均连接至所述开关切换单元,所述开关切换单元连接至所述信号接收通道,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开关切换模块的第一信号通路和第二信号通路进行切换;所述第一信号通路表征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组成接收链路,所述第二信号通路表征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和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组成接收链路;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中的其中一者所接收的信号为EMI信号,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中的另一者所接收的信号为MR信号。如此配置,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和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各自接收的信号不同,通过配置开关切换单元来切换选择第一信号通路和第二信号通路,可以实现信号接收通道既有接收第一信号输入通道对应的信号的功能,又可以有接收第二信号输入通道对应的信号的功能,如此减少信号接收通道的数目设计,降低成本、简化系统设计,减小信号损耗。比如,第一信号输入通道接收EMI信号,第二信号输入通道接收MR信号,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不增加信号接收通道数量的前提下,实现既可以接收EMI信号又可以接收MR信号,对磁共振系统的改造成本较低。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开关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开关切换单元(30)和信号接收通道(40);
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均连接至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连接至所述信号接收通道(40),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用于将所述开关切换模块的第一信号通路和第二信号通路进行切换;
所述第一信号通路表征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所述信号接收通道(40)组成接收链路,所述第二信号通路表征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和所述信号接收通道(40)组成接收链路;
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中的其中一者所接收的信号为EMI信号,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中的另一者所接收的信号为MR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切换模块还包括信号检测电路(50);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接收的信号时,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驱使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将维持的所述第二信号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一信号通路;
或者,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和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接收的信号时,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驱使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将维持的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二信号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维持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和所述第二信号通路中对应所述MR信号的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切换模块还包括信号分流单元(60);所述信号分流单元(60)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和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以将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接收的信号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信号流向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另一路信号流向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
或者,所述信号分流单元(50)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和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以将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接收的信号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信号流向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另一路信号流向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包括连接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的第一天线(11),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包括连接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的第二天线(21),所述开关切换模块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天线(21)的第一谐振电源电路(70)和连接所述第二天线(21)的第二谐振电源电路(80),所述第一谐振电源电路(70)对所述第一天线持续(11)调谐且所述第二谐振电源电路(80)对所述第二天线(21)持续调谐;
其中:
所述第一天线(21)连接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维持所述第二信号通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所述第一天线(11)传输的信号时,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切换至所述第一信号通路,且所述第二谐振电源电路(80)对所述第二天线(21)失谐;
或者,所述第二天线(21)连接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维持所述第一信号通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所述第二天线(21)传输的信号时,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切换至所述第二信号通路,且所述第一谐振电源电路(70)对所述第一天线(11)失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包括连接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的第一天线(11),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包括连接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的第二天线(21),所述开关切换模块还包括第三谐振电源电路(90),所述第三谐振电源电路(90)对所述第一天线(11)和所述第二天线(21)中的其中一者调谐;其中,所述第三谐振电源电路(90)调谐所述第一天线(11)时,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切换至所述第一信号通路;所述第三谐振电源电路(90)调谐所述第二天线(21)时,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切换至所述第二信号通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开关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还包括第一放大器(12),所述第一天线(11)通过所述第一放大器(11)连接至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
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还包括第二放大器(22),所述第二天线(21)通过所述第二放大器(22)连接至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通道(40)包括ADC电路,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包括射频开关。
9.一种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线圈,包括多个MR信号接收单元,且每个MR信号接收单元分别连接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
多个EMI线圈,设置在所述接收线圈的表面或者所述磁共振系统的机架上,且每个EMI线圈分别连接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
开关切换单元(30),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均连接至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连接至信号接收通道(40),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用于控制所述接收线圈采集的MR信号和所述EMI线圈接收的EMI信号之间的切换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检测电路(50);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接收的信号时,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驱使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将维持的第二信号通路切换至第一信号通路;
或者,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和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检测到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接收的信号时,所述信号检测电路(50)驱使所述开关切换单元(30)将维持的所述第一信号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二信号通路;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通路表征所述第一信号输入通道(10)和所述信号接收通道(40)组成接收链路,所述第二信号通路表征所述第二信号输入通道(20)和所述信号接收通道(40)组成接收链路。
CN202320874952.0U 2023-04-18 2023-04-18 开关切换模块及磁共振系统 Active CN219871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4952.0U CN219871744U (zh) 2023-04-18 2023-04-18 开关切换模块及磁共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4952.0U CN219871744U (zh) 2023-04-18 2023-04-18 开关切换模块及磁共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1744U true CN219871744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68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74952.0U Active CN219871744U (zh) 2023-04-18 2023-04-18 开关切换模块及磁共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17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1223B (zh) 天线复用射频装置及终端
CN102565733B (zh) 磁共振多核阵列射频装置及磁共振信号接收方法
JP4416849B2 (ja) 磁気共鳴装置用の高周波受信ユニット
JP3409318B2 (ja) 移動通信基地局のrfブロック
EP1146348A3 (en) Receiver coils for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US7855559B2 (en) Circuit and apparatus for decoupling RF surface coils
JPH07204177A (ja) Mriフロントエンド装置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US20020190716A1 (en) Multimode operation of quadrature phased array MR coil systems
US20090267600A1 (en) Array coi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CA1273398A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detuned rf coil
KR101892976B1 (ko) Mr-보디 코일
KR20020054265A (ko) 타이어 상태 감시 장치 및 방법
CN112327232B (zh) 一种多核素多通道核磁共振射频链路实时切换控制装置
CN219871744U (zh) 开关切换模块及磁共振系统
US9983278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US7538554B2 (en)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detuning a resonant circuit of an MR apparatus
CN102111174A (zh) 射频前端电路及无线通信装置
US20080042651A1 (en) Hifu-compatible reception coil for mri rf signals and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CN109212444B (zh) 磁共振射频发射链路的控制电路和磁共振射频发射系统
KR20030078883A (ko) 포함하는 안테나 수가 얼마이든지 간에 각 튜너를 적어도하나의 안테나에 자동적으로 연결시킬 수 있는 다중 튜너텔레비전용 수신 시스템
CN106264527B (zh) 一种磁共振射频接收线圈系统
CN114325522B (zh) 磁共振电路以及磁共振系统
US9354287B2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magnetic resonance (MR) signals from an imaging subject
CN210222234U (zh) 射频线圈组件、扫描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CN202676896U (zh) 射频线圈装置及磁共振成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