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2234U - 射频线圈组件、扫描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射频线圈组件、扫描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22234U
CN210222234U CN201921063265.0U CN201921063265U CN210222234U CN 210222234 U CN210222234 U CN 210222234U CN 201921063265 U CN201921063265 U CN 201921063265U CN 210222234 U CN210222234 U CN 210222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frequency coil
signal
coil
signal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632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nxing Wu
吴建星
Yunlei Yao
姚贇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632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22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22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22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频线圈组件、扫描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其中射频线圈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射频线圈组,每个所述射频线圈组均包括至少两个射频线圈单元,每个所述射频线圈单元的一端均连接于信号调节元件,另一端均通过信号控制通道连接于控制单元,同一所述射频线圈组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射频线圈单元复用一个信号控制通道;不同所述射频线圈组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射频线圈单元共用一个信号调节元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射频线圈组件的扫描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频线圈组件,能够减少独立工作模式下射频线圈组内部元器件的数量,具有结构简洁性。

Description

射频线圈组件、扫描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线圈组件、扫描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系统作为医学成像系统中的一种,其主要通过核磁共振原理并利用成像空间中患者的磁共振信号来重建图像。磁共振成像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对人体不产生损害,不仅可以显示病变组织,还能反映活体组织功能和代谢过程中的生理生化信息,对骨、关节、脊髓、心脏、大血管等大部位的诊断尤为准确。
射频线圈组件用于产生垂直于主磁场(B0)的射频磁场(B1),从而激发患者体内的氢原子核,使其以共振射频频率沿一个轴进动。当对这些氢原子核自旋施加适当的读出磁场梯度时,它们就会产生与空间位置相关的射频响应信号。射频线圈组件就能够检测进动的核自旋的射频响应信号并将所检测到的信号提供给磁共振成像系统,以供磁共振成像系统据此生成医学影像。
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射频线圈组件内部线圈单元的集成化也随之提升。射频线圈组件集成化的提升不仅可以提高组织的分辨率,还可以提升扫描速度和适配主磁场的场强提升。但是射频线圈组件内部线圈单元数量的不断增多,会导致自身的电子元器件的数量不可避免的增多,这使得整个扫描装置的臃肿化和笨重化,不利于整机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射频线圈组件、扫描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该射频线圈组件能够减少内部电子元器件的数量,提升扫描装置和整机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频线圈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射频线圈组,每个所述射频线圈组均包括至少两个射频线圈单元,每个所述射频线圈单元的一端均连接于信号调节元件,另一端均通过信号控制通道连接于控制单元,同一所述射频线圈组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射频线圈单元复用一个信号控制通道;不同所述射频线圈组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射频线圈单元共用一个信号调节元件。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射频线圈组均包括至少两个开关,每个同组的所述射频线圈单元均通过一个所述开关连接于所述信号调节元件,所述开关受控于所述控制单元并能够调节同组所述射频线圈单元与所述信号调节元件之间的连接状态。
进一步地,同组所述射频线圈组中的开关与射频线圈单元的数量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扫描装置,包括控制单元、信号调节元件、信号控制通道及射频线圈组件,每个所述射频线圈组均包括至少两个射频线圈单元,每个所述射频线圈单元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信号调节元件,另一端均通过所述信号控制通道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射频线圈组件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射频线圈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以及信号源,所述控制器的一端通过所述信号源电性连接于每个所述射频线圈单元,所述控制器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信号调节元件,所述信号调节元件与所述信号源保持同步。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调节元件为数字移相器。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调节元件为衰减器。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放大器,每个所述放大器均连接于一个所述信号调节元件。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射频线圈组中的射频线圈单元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同组的四个所述射频线圈单元复用一个所述信号控制通道,不同组的每两个所述射频线圈单元共用一个所述信号调节元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扫描装置,所述扫描装置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扫描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频线圈组件,通过信号源控制第一射频线圈单元及第二射频线圈单元与信号调节元件之间的连接状态,来实现对信号调节元件的共用,能够减少独立工作模式下多个射频线圈组内部元器件的数量,具有结构简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方式中射频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射频线圈组件中的每个射频线圈组包括四个射频线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射频线圈组件 100
射频线圈组 10
第一射频线圈组 11
第一射频线圈单元 111
第二射频线圈组 12
第二射频线圈单元 121
开关 20
第一开关 21
第二开关 22
控制单元 200
控制器 201
信号源 202
信号调节元件 300
放大器 301
信号控制通道 40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射频线圈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射频线圈组件100用于接收磁共振信号,并将该磁共振信号发送至后端的成像设备中。
本实施方式中,射频线圈组件100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中,其作为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接收线圈能够检测进动的核自旋的射频响应信号,并将所检测到的信号提供给整机系统中的成像设备中,以供磁共振成像系统据此生成医学影像。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射频线圈组件100只能作为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接收线圈,也不限制射频线圈组件100只能应用至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射频线圈组件100还可以作为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发射线圈,也可以同时作为接收线圈和发射线圈,只要射频线圈组件100经过T/R(发射/接收)开关转换即可;同样的,射频线圈组件100还可以应用至PET-MR成像系统或者其他的适用场合中,只要射频线圈组件100能够符合使用要求即可。
射频线圈组件100通过线缆或者无线传输等方式连接于外部控制单元200,外部控制单元200能够调节射频线圈组件100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对射频线圈组件100的性能调节。
本实施方式中,外部控制单元200为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控制单元,其集成在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外部控制单元200还可以为PET-MR成像系统或者其他成像系统中的控制单元,只要该控制单元能够调节射频线圈组件100的工作状态即可。
射频线圈组件100包括至少两个射频线圈组10,分别为第一射频线圈组11以及第二射频线圈组12;第一射频线圈组11及第二射频线圈组12均受控于外部控制单元200,第一射频线圈组11及第二射频线圈组12能够独立接收磁共振信号,并能够在外部控制单元200的控制作用下将此磁共振信号发送至成像设备中。
第一射频线圈组11用于接收部分位置和方向上的磁共振信号,第二射频线圈组12用于接收另一部分位置和方向上的磁共振信号;第一射频线圈组11及第二射频线圈组12相互配合,从而完成磁共振信号的接收和传送。
每个射频线圈组10均包括至少两个射频线圈单元,每个射频线圈单元均电性连接于外部控制单元;也即第一射频线圈组1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第二射频线圈组12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每个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以及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均电性连接于外部控制单元200,并能够在外部控制单元200的控制作用接收或传送磁共振信号。
可以理解,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以及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工况要求选择,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以及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以上。
同样的,本实用新型并也不限制射频线圈组件100仅能够采用两个射频线圈组10。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射频线圈组件100还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射频线圈组10,多个射频线圈组10之间的射频线圈单元的数量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实际工作时,多个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会通过信号耦合的方式共同完成信号接收的任务;在实际工作时,相邻的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之间可以通过交叠去耦、电感去耦、共边电容去耦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来去除相邻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之间的磁耦合,提高第一射频线圈组11的信噪比和获得良好的磁共振图像。
同样的,多个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会通过信号耦合的方式共同完成信号接收的任务;在实际工作时,相邻的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之间可以通过交叠去耦、电感去耦、共边电容去耦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来去除相邻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之间的磁耦合,提高第二射频线圈组12的信噪比和获得良好的磁共振图像。
就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及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本身的结构而言,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及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可采用传统线圈的结构。例如,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及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可采用电导体围设围成;电导体所围设的形状,也即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及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的具体形状可采用正方形、长方形、环形、蝶形、梯形、鸟笼形、马鞍形等,电导体的几何结构可采用平面结构,也可以采用曲面结构。当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及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需要贴敷于人体的某个部位上时,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及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的具体形状可以与人体部位相匹配,以提升与人体的贴合度。
传统的射频线圈组件在服役时为了对信号参数进行优化,往往在每一个射频线圈单元之后对应设置一个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在外部控制单元200的控制作用下调节射频线圈单元所发出信号的参数,从而使得多个线圈单元在进行信号和磁场叠加时具有优良的品质。然后,当射频线圈组件具有多个射频线圈组以及每个射频线圈组具有多个射频线圈单元时,虽然控制器201仅需要一个,但是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就需要设置成与射频线圈单元数量对应的个数,这导致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的数量过多,为了配合这么多的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射频线圈组件的结构简洁性非常低,整个系统的成本非常高。
同样的,传统射频线圈组件为了连接外部控制单元200,会在每个射频线圈单元与外部控制单元200设置外部信号控制通道400,这使得外部信号控制通道400的数量同样过多,同样导致了射频线圈组件的结构简洁性无法令人满意,整个系统的成本非常高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频线圈组件100为了克服传统射频线圈组件结构复杂的弊端,同时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将同一射频线圈组10中的多个射频线圈单元设置为复用外部信号控制通道400,将不同射频线圈组10中的多个射频线圈单元设置为共用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通过改变自身与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以及外部信号控制通道400的连接关系,提高自身的结构简洁性,同时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
具体地,以每个射频线圈组10的数量为两个为例;第一射频线圈组11中的两个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通过一个信号控制通道400连接外部控制单元200;第二射频线圈组12中的两个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通过另一个信号控制通道400连接外部控制单元200,也即同一射频线圈组10中的至少两个射频线圈单元复用一个信号控制通道400。
可以理解,当射频线圈组10的数量调整为三个以上时,每个射频线圈组10均可通过一个信号控制通道400连接至外部控制单元200;当每个射频线圈组10中有三个以上的射频线圈单元时,同组的这三个射频线圈单元既可以全部通过一个信号控制通道400连接至外部控制单元,也可以每两个射频线圈单元通过一个信号控制通道400连接至外部控制单元,同组多个射频线圈单元之间的复用组合关系不再赘述。
第一射频线圈组11中的一个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与第二射频线圈组12中对应的一个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共用第一个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第一射频线圈组11中的另一个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与第二射频线圈组12中对应的另一个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共用第二个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也即不同射频线圈组10中的至少两个射频线圈单元共用一个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
可以理解,当每个射频线圈组10中有三个以上的射频线圈单元时,那么不同组的三个射频线圈单元既可以全部共用一个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也可以每两个共用一个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不同组的多个射频线圈单元之间的共用组合关系不再赘述。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本文所称“复用信号控制通道”指的是多个射频线圈单元能够同时使用一个信号控制通道,并且复用的多个射频线圈单元能够同时与该信号控制通道进行电信号的传输,从而实现同时与外部控制单元200的电信号的传输;本文所称“共用信号调节元件”指的是多个射频单元能够同时使用一个信号调节元件,但是共用的多个射频线圈单元在瞬时只有一个射频线圈单元与信号调节元件进行电信号的传输。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多个射频线圈单元仅有一个能在瞬时与信号调节元件进行电信号传输,避免多路输入给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带来信号处理的困难和干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频线圈组件100还包括多个开关20,每个射频线圈单元均通过一个开关20连接至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开关20受控于外部控制单元200,每个开关20用于调节与自身同组且对应的射频线圈单元与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之间的连接状态。
开关20具有开启和关闭的两个状态,当开关20处于开启状态时,射频线圈单元与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进行电信号的连接和通信过程;当开关20处于关闭状态时,射频线圈单元与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停止进行电信号的连接和通信过程。
具体的,开关20包括第一开关21以及第二开关22,第一开关21设置于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与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之间,并受外部控制单元200的控制作用;第二开关22设置于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与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之间,并受外部控制单元200的控制作用。第一开关21用于控制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与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之间的连接状态,第二开关22用于控制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与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之间的连接状态。
连接同一个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的不同射频线圈单元不同时工作,当第一射频线圈组11中的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工作而第二射频线圈组12中的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不工作时,外部控制单元200控制第一开关21导通并控制第二开关22断开。此时第一射频线圈组11接收磁共振信号,并将该磁共振信号发送至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在外部控制单元300的控制作用下调节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所产生的信号参数,并将此信号发送至成像设备中。
当第一射频线圈组11中的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不工作而第二射频线圈组12中的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工作时,外部控制单元200控制第一开关21断开并控制第二开关22导通。此时第二射频线圈组12接收磁共振信号,并将该磁共振信号发送至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在外部控制单元200的控制作用下调节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所产生的信号参数,并将此信号发送至成像设备中。
可以理解,当射频线圈组10的组数对应增加时,如射频线圈组10的组数为三个时,只要在第三射频线圈组(图未示)中的第三射频线圈单元(图未示)与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之间设置第三开关(图未示)即可。此时,三个线圈单元共用一个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以此类推,即可在多组射频线圈组10中实现对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的共用。
进一步地,同组射频线圈组10中的开关20与同组中的射频线圈单元的数量相匹配,例如第一开关21与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同组,则第一开关21与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的数量匹配,从而保证每个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均能在可控状态下连接至外部信号调节元件;第二开关22与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同组,则第二开关22与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的数量匹配,从而保证每个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均能在可控状态下连接至外部信号调节元件。
本文所称的第一开关21的数量与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的数量“匹配”,指的是第一开关21的数量需要等于或大于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的数量,多出的第一开关21可参与对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的控制,也可不参与对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的控制。
同样的,本文所称的第二开关22的数量与第二射频线圈单元的数量“匹配”,指的是第二开关22的数量需要等于或大于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的数量,多出的第二开关22可参与对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的控制,也可不参与对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频线圈组件100,通过将同一射频线圈组10中的多个射频线圈单元设置为复用外部信号控制通道400的结构,将不同射频线圈组10中的多个射频线圈单元设置为共用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的结构;通过改变自身与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以及外部信号控制通道400的连接关系,提高自身的结构简洁性,同时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
请再次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扫描装置(未标号),扫描装置包括上述的射频线圈组件100、控制单元200、信号调节元件300以及信号控制通道400,射频线圈组件100包括至少两个射频线圈单元,每个射频线圈单元的一端均连接于信号调节元件300,另一端均通过信号控制通道400连接于控制单元200。同一射频线圈组10中的至少两个射频线圈单元复用一个信号控制通道400;不同所述射频线圈组10中的至少两个射频线圈单元共用一个信号调节元件300。
射频线圈组件100用于发射和接收扫描信号,控制单元200用于调节控制射频线圈组件100、信号调节元件300以及信号控制通道400的工作状态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信号调节元件300用于调节射频线圈组件100接收到的电信号,信号控制通道400用于实现射频线圈组件100与控制单元200之间的相互连接。
在控制单元200的控制作用下,相对应的不同组的多个射频线圈单元中在同一时刻仅有一个射频线圈单元与信号调节元件300进行电信号的传输;同组中的多个射频线圈单元在同一时刻有多个射频线圈单元通过信号控制通道400与控制单元200进行电信号的传输。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200包括控制器201以及信号源202,控制器201用于控制信号源202,信号源202用于在控制器201的控制作用下产生控制信号;控制器201的一端通过信号源202电性连接于每个射频线圈单元,控制器20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信号调节元件300。信号源202以及信号调节元件300在控制器201的控制作用下保持同步。
本实施方式中,信号调节元件300为移相器,该移相器用于调节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及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所发出信号的相位,从而使得多个信号叠加时具有较佳的信号合成效率,从而提高成像设备产生图像的性能。
进一步地,移相器采用数字移相器。由于数字移相器的相位差不随信号变化,具有精度高等优点,能够进一步提升信号合成的效率。
此时,控制器201预先存储每一个射频线圈单元所对应的相位,信号源202在控制器201的作用下产生电信号并控制射频线圈单元连接至数字移相器;控制器201根据预先记载的与数字移相器相通信的射频线圈单元的相位,调节数字移相器的相位差,从而实现利用一个数字移相器根据不同的射频线圈单元相位进行适应性的移相调节。
进一步地,信号源202能够在控制器201的控制作用下控制开关20(第一开关21及第二开关22)的通断,从而实现多个射频线圈单元在瞬时仅有一个射频线圈单元连接至数字移相器中,避免数字移相器接入多个射频线圈单元传递的多路信号。
可以理解,信号调节元件300还可以为衰减器,该衰减器用于调节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及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所发出信号的幅值,从而使得多个信号叠加时具有较佳的信号合成效率,从而提高成像设备产生图像的性能。
进一步地,衰减器采用可调衰减器,从而能够调节信号幅值衰减的范围,进一步提升信号合成的效率。
进一步地,信号调节元件300与成像设备之间还设置有放大器301,放大器301能够放大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及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所发出微弱信号,从而有利于成像。此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频线圈组件100还能够实现放大器301的共用,从而使得射频线圈组件100内部元器件的数量进一步下降。
请一并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射频线圈组件100中的每个射频线圈组10包括四个射频线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的数量为四个,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的数量也为四个。对应的,第一开关21及第二开关22的数量也设置为四个。设置四个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以及四个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能够在保证接收性能的基本上控制成本,具有较佳的性价比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频线圈组件100,通过信号源202控制第一射频线圈单元111及第二射频线圈单元121与外部信号调节元件300之间的连接状态,来实现对信号调节元件300的共用,能够减少独立工作模式下多个射频线圈组10内部元器件的数量,具有结构简洁性。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本文所所称的“连接”,在两个电子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指的是电性连接,其指代两个电子元器件之间通过线缆等方式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扫描装置(图未示)通过使用上述的射频线圈组件100,减少了自身内部元器件的数量,从而减轻了自身的臃肿和笨重程度,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图未示),该磁共振成像系统通过使用上述的扫描装置,减少了自身内部元器件的数量,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提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射频线圈组件100能够减少射频线圈组10独立工作模式下的电路器件数量,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简洁性和整机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射频线圈组件(100),包括至少两个射频线圈组(10),每个所述射频线圈组(10)均包括至少两个射频线圈单元,每个所述射频线圈单元的一端均连接于信号调节元件(300),另一端均通过信号控制通道(400)连接于控制单元(200),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射频线圈组(10)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射频线圈单元复用一个信号控制通道(400);不同所述射频线圈组(10)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射频线圈单元共用一个信号调节元件(3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线圈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射频线圈组(10)均包括至少两个开关(20),每个同组的所述射频线圈单元均通过一个所述开关(20)连接于所述信号调节元件(300),所述开关(20)受控于所述控制单元(200)并能够调节同组所述射频线圈单元与所述信号调节元件(300)之间的连接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线圈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同组所述射频线圈组(10)中的开关(20)与射频线圈单元的数量相匹配。
4.一种扫描装置,包括控制单元(200)、信号调节元件(300)、信号控制通道(400)及射频线圈组件(100),每个所述射频线圈组(10)均包括至少两个射频线圈单元,每个所述射频线圈单元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信号调节元件(300),另一端均通过所述信号控制通道(400)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线圈组件(100)为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射频线圈组件(10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200)包括控制器(201)以及信号源(202),所述控制器(201)的一端通过所述信号源(202)电性连接于每个所述射频线圈单元,所述控制器(20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信号调节元件(300),所述信号调节元件(300)与所述信号源(202)保持同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调节元件(300)为数字移相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调节元件(300)为衰减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放大器(301),每个所述放大器(301)均连接于一个所述信号调节元件(300)。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射频线圈组(10)中的射频线圈单元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同组的四个所述射频线圈单元复用一个所述信号控制通道(400),不同组的每两个所述射频线圈单元共用一个所述信号调节元件(300)。
10.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装置为权利要求4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扫描装置。
CN201921063265.0U 2019-07-09 2019-07-09 射频线圈组件、扫描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Active CN210222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3265.0U CN210222234U (zh) 2019-07-09 2019-07-09 射频线圈组件、扫描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3265.0U CN210222234U (zh) 2019-07-09 2019-07-09 射频线圈组件、扫描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22234U true CN210222234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36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63265.0U Active CN210222234U (zh) 2019-07-09 2019-07-09 射频线圈组件、扫描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222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2826A (zh) * 2020-09-21 2022-03-29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床组件及磁共振成像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2826A (zh) * 2020-09-21 2022-03-29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床组件及磁共振成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83770B2 (en) High-frequency system for an MR apparatus with multiple transmit channels
US8384388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acquisition system, receiver antenna module, transmission signal reception module,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and method to transfer MR response signals
US6356081B1 (en) Multimode operation of quadrature phased array MR coil systems
JP5972842B2 (ja) 磁気共鳴撮像装置
JP5508906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rfコイル
RU2562978C2 (ru) Маршрутизатор и матрица катушек для мрт со сверхвысокой напряженностью поля
US7508214B2 (en) Transmit-mode phased array coils for reduced SAR and artifact issues
US20060061360A1 (en) Mr device provided with differently optimized rf coil arrays
US20180067180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reception coil channel selector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CN203444094U (zh) 一种局部线圈接收通道选择器、局部线圈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US20120187949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EP1430323A1 (en) Mr coil module
CN210222234U (zh) 射频线圈组件、扫描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US9746534B2 (en) Adapter, coi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US11300642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wideband signals for local coils
JP2011019565A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rfコイル
CN111856359A (zh) 一种多核磁共振收发控制盒
WO2016162734A1 (en) Shimming coils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11143724B2 (en) Receiving device for frequency-multiplexed signals
EP4312041A1 (en) Wireless local coil array with low intermediate frequency
CN117075011B (zh) 一种用于磁共振多核成像的自适应射频切换系统及其方法
CN111880132A (zh) 磁共振线圈组件、扫描设备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807 Shanghai City, north of the city of Jiading District Road No. 225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i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807 Shanghai City, north of the city of Jiading District Road No. 225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