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9459U - 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9459U
CN219869459U CN202321300046.6U CN202321300046U CN219869459U CN 219869459 U CN219869459 U CN 219869459U CN 202321300046 U CN202321300046 U CN 202321300046U CN 219869459 U CN219869459 U CN 219869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ositioning sleeve
pressing plate
movable press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000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辉
王俊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000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9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9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9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该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包括基座、载荷施加装置和高度检测装置,基座上设置有定位套,定位套用于依次套设第一轴承组、轴承内圈垫和第二轴承组,或依次套设第一轴承组、轴承外圈垫和第二轴承组,载荷施加装置包括活动压板和施压组件,活动压板的周向边缘与第二轴承组伸出定位套的一端的内圈接触,沿定位套的轴向,施压组件向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高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定位套上套设轴承内圈垫和套设轴承外圈垫时,活动压板的位移量。该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结构紧凑,调整简便,测量数据精确,其由经验值转换为数字数据,对轴承的安装质量有了保障。

Description

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角接触球轴承是一种常见的球式滚动轴承,它能够在高速旋转时承受相对较大的轴向和径向载荷,同时保持较高的转速。角接触球轴承由内圈、外圈、保持架和滚动体组成,常用于机床、机器人、汽车、风力发电机等设备中。
预紧力是角接触轴承一个很重要的技术环节,预紧力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到轴承的使用寿命,预紧力的大小是靠轴承游隙来决定的。轴承游隙的大小直接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如图1所示,轴承游隙在过盈5μm时,轴承的寿命最长,达到41万小时,当过盈量增加0.01mm时,轴承寿命急剧降到18万小时,轴承寿命缩短了56%,当轴承游隙为0.01mm时,轴承寿命是28万小时,轴承寿命缩短了32%,可见轴承游隙对轴承寿命的影响非常大。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手指感觉法来测量角接触球轴承游隙,即用手指压紧两个轴承,分别拨动轴承内外隔圈,感受松紧度,修磨内外垫圈同时接触,再根据轴承不同型号,不同组合,不同接触角,不同转速,凭经验修磨隔圈产生不同的安装游隙,得到需要的预载荷。
然而,采用手指感觉法测量角接触球轴承游隙对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且无法获取准确数值,误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用以解决采用手指感觉法测量角接触球轴承游隙对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且无法获取准确数值,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配置为依次套设第一轴承组、轴承内圈垫和第二轴承组,或依次套设所述第一轴承组、轴承外圈垫和所述第二轴承组,所述第一轴承组的内圈与所述基座接触,所述第二轴承组背离所述基座的一端伸出所述定位套;
载荷施加装置,所述载荷施加装置包括活动压板和施压组件,所述活动压板的周向边缘与所述第二轴承组伸出所述定位套的一端的内圈接触,所述施压组件配置为沿所述定位套的轴向,向所述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
高度检测装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配置为在所述定位套上依次套设所述第一轴承组、所述轴承内圈垫和所述第二轴承组,所述施压组件向所述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此时所述活动压板所在的位置为第一位置,在所述定位套上依次套设所述第一轴承组、所述轴承外圈垫和所述第二轴承组,所述施压组件向所述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此时所述活动压板所在的位置为第二位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活动压板自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位移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包括基座、载荷施加装置和高度检测装置,基座上设置有定位套,在该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第一轴承组、轴承内圈垫和第二轴承组依次套设在定位套上,第一轴承组的内圈与基座接触,第二轴承组背离基座的一端伸出定位套,轴承内圈垫置于第一轴承组的内圈和第二轴承组的内圈之间,活动压板周向边缘压在第二轴承组伸出定位套的一端的内圈上,操作施压组件向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高度检测装置获取活动压板此时的位置,此时的位置为第一位置,之后将第一轴承组、轴承内圈垫拆下,将第一轴承组和轴承外圈垫套设在定位套上,轴承外圈垫置于第一轴承组的外圈和第二轴承组的外圈之间,活动压板周向边缘再次压在第二轴承组伸出定位套的一端的内圈上,再次操作施压组件向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高度检测装置获取活动压板此时的位置,此时的位置为第二位置,获取活动压板自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位移量,即可获取第一轴承组和第二轴承组的轴承间隙,且根据上述位移量修磨轴承内圈垫或轴承外圈垫,以使得第一轴承组和第二轴承组在预设的载荷(预设压力)下达到最佳的轴承游隙,即轴承的寿命最长时对应的轴承游隙,也就是说,在轴承型号确定时,该轴承对应的寿命最长时的轴承游隙即确定,那么活动压板自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最佳位移量即确定,通过获取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根据自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位移量,修磨轴承内圈垫或轴承外圈垫,以使得活动压板自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为最佳位移量,由此使得第一轴承组和第二轴承组在预设的载荷(预设压力)下达到最佳的轴承游隙,该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结构紧凑,调整简便,测量数据精确,其由经验值转换为数字数据,对轴承的安装质量有了保障;其次,该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可以检测各种常用规格型号的轴承游隙,可以测量从零到几千公斤的压力载荷,可以涵盖机床使用的所有角接触球轴承的游隙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套为圆筒形结构,所述第一轴承组的内圈与所述定位套的外侧壁贴合,所述第二轴承组的内圈与所述定位套的外侧壁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施压组件包括拉力传感器、显示器、拉杆、调整螺母和弹性件;
所述拉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定位套内,且固定于所述基座;
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拉力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显示器配置为显示所述拉力传感器检测的拉力值;
所述拉杆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调整螺母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拉杆的第二端贯穿所述活动压板,伸入所述定位套的内部,且与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拉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活动压板沿所述定位套的轴向来回移动;
所述调整螺母连接于所述拉杆的第一端;
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调整螺母与所述活动压板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螺母与所述弹性件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碟形弹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具有第一导线口和第二导线口,所述第一导线口设置于所述基座安装所述定位套的一面,且设置于所述定位套的内部,所述第二导线口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侧面,所述第一导线口与所述第二导线口连通;
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线贯穿连通所述第一导线口和所述第二导线口的通道,所述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显示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套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第一面,所述基座的第一面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一让位缺口,所述第一轴承组的外圈与所述第一让位缺口相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压板朝向所述基座的一面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二让位缺口,所述第二让位缺口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轴承组的内圈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轴承背离所述基座的一端的端面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度检测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千分表,所述千分表连接于所述支撑装置,且所述千分表在所述定位套的轴向上的位置可调;
所述千分表配置为在所述定位套上依次套设所述第一轴承组、所述轴承内圈垫和所述第二轴承组,所述施压组件向所述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调节所述千分表的位置,使得所述千分表与所述活动压板抵接,读取所述千分表的数值或者调节所述千分表归零,拆下所述轴承内圈垫,装上所述轴承外圈垫,所述施压组件向所述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读取所述千分表的数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竖向支撑杆和横向支撑杆,所述千分表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撑杆,在所述定位套的轴向上,所述横向支撑杆位置可调的连接于所述竖向支撑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竖向支撑杆设置有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均设置有连接耳,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
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均具有弧形槽,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弧形槽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相对的弧形槽套于所述竖向支撑杆,两个所述连接耳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以使得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夹紧固定于所述竖向支撑杆;
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的轴向垂直于所述定位套的轴向,所述横向支撑杆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顶紧件,所述顶紧件配置为将所述横向支撑杆顶紧在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孔壁上,以固定所述横向支撑杆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连接螺栓;
两个所述连接耳均设置有通孔,各所述通孔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螺栓配合的内螺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孔壁;
所述顶紧件为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安装于所述螺纹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竖向连接杆,所述千分表连接于所述竖向连接杆,在所述定位套的轴向上,所述竖向支撑杆位置可调的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撑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支撑杆设置有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具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的轴向与所述定位套的轴向相同,所述竖向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贯穿孔;
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安装孔,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的调节螺栓,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孔壁,所述调节螺栓配置为将所述竖向连接杆顶紧在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孔壁,以固定所述竖向连接杆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竖向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基座置于所述底座上。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提供的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轴承游隙与轴承寿命的关系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基座;
110、定位套;120、通道;130、第一让位缺口;
210、拉力传感器;220、拉杆;230、活动压板;240、弹性件;250、调整螺母;260、平面轴承;270、显示器;280、导线;
310、底座;320、竖向支撑杆;330、横向支撑杆;340、竖向连接杆;350、千分表;
321、第一调节件;
331、第二调节件;
400、第一轴承组;
500、轴承内圈垫;
600、第二轴承组;
700、轴承外圈垫。
具体实施方式
轴承游隙的大小对轴承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保证轴承的正常工作,必须根据使用条件,选用最适宜的轴承游隙。在相关技术中,用于测量角接触球轴承游隙的方法有手指感觉法和测量计算法。手指感觉法为用手指压紧两个轴承,分别拨动轴承内外隔圈,感受松紧度,修磨内外垫圈同时接触,再根据轴承不同型号,不同组合,不同接触角,不同转速,凭经验修磨隔圈产生不同的安装游隙,得到需要的预载荷。测量计算法是测量出每个轴承内外圈相对高度差的尺寸,根据组合形式排列组合,计算出轴承内外圈所需厚度来进行修磨。然而,采用手指感觉法测量角接触球轴承游隙对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且无法获取准确数值,误差较大,采用测量计算法测量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操作复杂,繁琐,效率低,且存在累积误差。
此外,角接触轴承按照不同的受力要求,组合成不同的组合形式,并且不同载荷的轴承,其预紧力也不同,这就需要不同的轴承游隙,这增加了上述两种方法的误差,使得上述两种方法难以准确测量角接触球轴承游隙。
再者,根据材料泊松比接触理论,材料因负载会产生弹性变形,不同规格型号的轴承,弹性变形各不相同,并且在不同工况下,轴承的弹性变形也不同。也就是说,只有加上合适的载荷来测量轴承游隙,才能使装配游隙更接近于工作游隙,才能使得轴承的寿命更长。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基座上设置定位套,以放置两组轴承组,以及轴承内圈垫或轴承外圈垫,通过载荷施加装置向其中一组轴承组的内圈施加预设压力,即向轴承组施加预设的载荷,通过高度检测装置获取定位套上套设轴承内圈垫时的位置,以及定位套上套设轴承外圈垫时的位置,比较上述两个位置,以获取轴承游隙。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包括基座100、载荷施加装置和高度检测装置,基座100上设置有定位套110,定位套110用于套设放置两组轴承组,以及轴承内圈垫500或轴承外圈垫700,轴承内圈垫500或轴承外圈垫700位于两组轴承组之间,也就是说,定位套110配置为依次套设第一轴承组400、轴承内圈垫500和第二轴承组600,或依次套设第一轴承组400、轴承外圈垫700和第二轴承组600,第一轴承组400的内圈与基座100接触,第二轴承组600背离基座100的一端伸出定位套110。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轴承组400和第二轴承组600均包括至少一个轴承,第一轴承组400和第二轴承组600组合成一种安装的组合形式,即第一轴承组400和第二轴承组600在安装在轴上的顺序与套设在定位套110上的顺序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载荷施加装置包括活动压板230和施压组件,活动压板230的周向边缘与第二轴承组600伸出定位套110的一端的内圈接触,沿定位套110的轴向,施压组件向活动压板230施加预设压力,也就是说,施压组件配置为沿定位套110的轴向,向活动压板230施加预设压力。也就是说,施压组件通过活动压板230均匀的向第二轴承组600的内圈施加预设的压力。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压力为第一轴承组400对应的轴承的额定载荷,即对应型号的轴承承受的额定载荷。
高度检测装置配置为在定位套110上依次套设第一轴承组400、轴承内圈垫500和第二轴承组600,施压组件向活动压板230施加预设压力,此时活动压板230所在的位置为第一位置,在定位套110上依次套设第一轴承组400、轴承外圈垫700和第二轴承组600,施压组件向活动压板230施加预设压力,此时活动压板230所在的位置为第二位置,高度检测装置检测活动压板230自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位移量。也就是说,在该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第一轴承组400、轴承内圈垫500和第二轴承组600依次套设在定位套110上,第一轴承组400的内圈与基座100接触,第二轴承组600背离基座100的一端伸出定位套110,轴承内圈垫500置于第一轴承组400的内圈和第二轴承组600的内圈之间,活动压板230周向边缘压在第二轴承组600伸出定位套110的一端的内圈上,操作施压组件向活动压板230施加预设压力,高度检测装置获取活动压板230此时的位置,此时的位置为第一位置,之后将第一轴承组400、轴承内圈垫500拆下,将第一轴承组400和轴承外圈垫700套设在定位套110上,轴承外圈垫700置于第一轴承组400的外圈和第二轴承组600的外圈之间,活动压板230周向边缘再次压在第二轴承组600伸出定位套110的一端的内圈上,再次操作施压组件向活动压板230施加预设压力,高度检测装置获取活动压板230此时的位置,此时的位置为第二位置,获取活动压板230自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位移量,即可获取第一轴承组400和第二轴承组600的轴承间隙,且根据上述位移量修磨轴承内圈垫500或轴承外圈垫700,以使得第一轴承组400和第二轴承组600在预设的载荷(预设压力)下达到最佳的轴承游隙,即轴承的寿命最长时对应的轴承游隙,也就是说,在轴承型号确定时,该轴承对应的寿命最长时的轴承游隙即确定,那么活动压板230自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最佳位移量即确定,通过获取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根据自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位移量,修磨轴承内圈垫500或轴承外圈垫700,以使得活动压板230自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为最佳位移量,由此使得第一轴承组400和第二轴承组600在预设的载荷(预设压力)下达到最佳的轴承游隙,该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结构紧凑,调整简便,测量数据精确,其由经验值转换为数字数据,对轴承的安装质量有了保障;其次,该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可以检测各种常用规格型号的轴承游隙,可以测量从零到几千公斤的压力载荷,可以涵盖机床使用的所有角接触球轴承的游隙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套110为圆筒形结构,第一轴承组400的内圈与定位套110的外侧壁贴合,第二轴承组600的内圈与定位套110的外侧壁贴合。即定位套110的径向尺寸略小于第一轴承组400的内圈的内径,第二轴承组600的内圈的内径和第一轴承组400的内圈的内径的尺寸相同,此设置便于第一轴承组400和第二轴承组600的拆装,且能够使得第一轴承组400和第二轴承组600的位置被限定,使得测量结果更准确。
请参阅图1,施压组件包括拉力传感器210、显示器270、拉杆220、调整螺母250和弹性件240,拉力传感器210设置于定位套110内,且固定于基座100,显示器270与拉力传感器210通信连接,显示器270用于显示拉力传感器210检测的拉力值,即显示器270配置为显示拉力传感器210检测的拉力值,拉杆220的第一端设置有与调整螺母250配合的外螺纹,拉杆220的第二端贯穿活动压板230,伸入定位套110的内部,且与拉力传感器210连接,拉杆220能够相对于活动压板230沿定位套110的轴向来回移动,调整螺母250连接于拉杆220的第一端,弹性件240设置于调整螺母250与活动压板230之间。该施压组件通过拧动调整螺母250,使得调整螺母250向下压弹性件240,弹性件240将力传送给活动压板230,进而使得活动压板230将力传递给第二轴承组600的内圈。调整螺母250与活动压板230之间设置弹性件240,便于调节施压组件施加于活动压板230的力。可选的,弹性件240为碟形弹簧。
为了便于调整螺母250的拧动,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调整螺母250与弹性件240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26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拉力传感器210与显示器270通过导线280连接,为了便于走线,基座100具有第一导线口和第二导线口,第一导线口设置于基座100安装定位套110的一面,且设置于定位套110的内部,第二导线口设置于基座100的侧面,第一导线口与第二导线口连通,导线280贯穿连通第一导线口和第二导线口的通道120,导线280的第一端与拉力传感器210连接,导线280的第二端与显示器270连接。
为了避免在首先套设第一轴承组400、轴承内圈垫500和第二轴承组600时,第一轴承组400背离第二轴承组600的一端的外圈与基座100接触,影响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的准确性,定位套110安装于基座100的第一面,基座100的第一面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一让位缺口130,第一轴承组400的外圈与第一让位缺口130相对。也就是说,第一让位缺口130为第一轴承组400的外圈让位,以使得首先套设第一轴承组400、轴承内圈垫500和第二轴承组600时,第一轴承组400背离第二轴承组600的一端的外圈不会与基座100接触。
为了固定第二轴承组600的位置,避免第二轴承组600出现移动的情况,活动压板230朝向基座100的一面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二让位缺口,第二让位缺口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轴承组600的内圈的内侧壁贴合,第二侧壁与第二轴承背离基座100的一端的端面贴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高度检测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千分表350,千分表350连接于支撑装置,且千分表350在定位套110的轴向上的位置可调,千分表350配置为在定位套110上依次套设第一轴承组400、轴承内圈垫500和第二轴承组600,施压组件向活动压板230施加预设压力,调节千分表350的位置,使得千分表350与活动压板230抵接,读取千分表350的数值或者调节千分表350归零,拆下轴承内圈垫500,装上轴承外圈垫700,施压组件向活动压板230施加预设压力,读取千分表350的数值。也就是说,该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轴承组400、轴承内圈垫500和第二轴承组600依次套设在定位套110上,活动压板230套设在拉杆220上,且活动压板230的周向边缘与第二轴承组600伸出定位套110的一端的内圈接触,将弹性件240套设在拉杆220上,将平面轴承260套设在拉杆220上,然后将调整螺母250拧在拉杆220的第一端上,拧动调整螺母250,使得活动压板230向下压第二轴承组600的内圈,将调整螺母250宁东至显示器270显示预设压力,调整千分表350位置,使得千分表350移动至其测杆与活动压板230接触,将千分表350调零;移动基座100,将活动压板230移出千分表350的下部,使得活动压板230与千分表350不在接触,拆卸下调整螺母250、平面轴承260、弹性件240、活动压板230、第二轴承组600和轴承内圈垫500,在定位套110上套设上轴承外圈垫700以及第二轴承组600,再次将活动压板230套设在拉杆220上,且活动压板230的周向边缘与第二轴承组600伸出定位套110的一端的内圈接触,将弹性件240套设在拉杆220上,将平面轴承260套设在拉杆220上,然后将调整螺母250拧在拉杆220的第一端上,拧动调整螺母250,使得活动压板230向下压第二轴承组600的内圈,将调整螺母250宁东至显示器270显示预设压力,移动基座100,将活动压板230移回千分表350的下部,使得活动压板230与千分表350再次接触,读取千分表350的数值,如果千分表350的数值大于预设值(在轴承型号确定时,该轴承对应的寿命最长时的轴承游隙即确定,那么轴承内外圈的高度差即确定,该高度差即为预设值),轴承修磨外圈垫,轴承外圈垫700修模的量为千分表350的读数减去预设值;如果千分表350的数值小于预设值,修磨轴承内圈垫500,轴承内圈垫500修磨的量为预设值减去千分表350的读数。当然,千分表350如果不调零的话,读取千分表350两次的读数,获取高度差,将该高度差与预设值做对比,根据对比结果,修磨轴承内圈垫500或轴承外圈垫70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装置包括竖向支撑杆320和横向支撑杆330,千分表350连接于横向支撑杆330,在定位套110的轴向上,横向支撑杆330位置可调的连接于竖向支撑杆320。也就是说,千分表350通过横向支撑杆330调整其在定位套110轴向上的位置来调整位置,即千分表350在定位套110轴向上可升降。
可选的,在定位套110的轴向上,横向支撑杆330位置可调的连接于竖向支撑杆320的方式为,竖向支撑杆320设置有第一调节件321,第一调节件3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每个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均设置有连接耳,两个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每个第一连接部均具有弧形槽,两个第一连接部的弧形槽相对设置,两个第一连接部通过相对的弧形槽套于竖向支撑杆320,两个连接耳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以使得两个第一连接部夹紧固定于竖向支撑杆320,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一贯穿孔,第一贯穿孔的轴向垂直于定位套110的轴向,横向支撑杆330穿过第一贯穿孔,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顶紧件,顶紧件配置为将横向支撑杆330顶紧在第一贯穿孔的孔壁上,以固定横向支撑杆330的位置。也就是说,横向支撑杆330能够在定位套110轴向上上下移动,也可以在垂直于定位套110轴向的方向上来回移动。
可选的,第一连接件为连接螺栓,两个连接耳均设置有通孔,各通孔均设置有与连接螺栓配合的内螺纹,或者连接螺栓贯穿两个通孔后与螺母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贯穿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壁和第一贯穿孔的孔壁,顶紧件为顶紧螺栓,顶紧螺栓安装于螺纹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装置还包括竖向连接杆340,千分表350连接于竖向连接杆340,在定位套110的轴向上,竖向支撑杆320位置可调的连接于横向支撑杆330。也就是说,千分表350能够通过竖向连接杆340在在定位套110的轴向上来回移动。
可选的,横向支撑杆330设置有第二调节件331,第二调节件331具有第二贯穿孔,第二贯穿孔的轴向与定位套110的轴向相同,竖向连接杆340穿过第二贯穿孔,第二调节件331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安装孔,以及安装于安装孔内的调节螺栓,安装孔贯穿第一调节件321的外侧壁和第二贯穿孔的孔壁,调节螺栓配置为将竖向连接杆340顶紧在第二贯穿孔的孔壁,以固定竖向连接杆340的位置。
如图2所示,支撑装置还包括底座310,竖向支撑杆320固定于底座310,基座100置于底座310上,底座310便于竖向支撑杆320的安装。
其中,“上”、“下”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申请可实施的范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配置为依次套设第一轴承组、轴承内圈垫和第二轴承组,或依次套设所述第一轴承组、轴承外圈垫和所述第二轴承组,所述第一轴承组的内圈与所述基座接触,所述第二轴承组背离所述基座的一端伸出所述定位套;
载荷施加装置,所述载荷施加装置包括活动压板和施压组件,所述活动压板的周向边缘与所述第二轴承组伸出所述定位套的一端的内圈接触,所述施压组件配置为沿所述定位套的轴向,向所述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
高度检测装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配置为在所述定位套上依次套设所述第一轴承组、所述轴承内圈垫和所述第二轴承组,所述施压组件向所述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此时所述活动压板所在的位置为第一位置,在所述定位套上依次套设所述第一轴承组、所述轴承外圈垫和所述第二轴承组,所述施压组件向所述活动压板施加预设压力,此时所述活动压板所在的位置为第二位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活动压板自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位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组件包括拉力传感器、显示器、拉杆、调整螺母和弹性件;
所述拉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定位套内,且固定于所述基座;
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拉力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显示器配置为显示所述拉力传感器检测的拉力值;
所述拉杆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调整螺母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拉杆的第二端贯穿所述活动压板,伸入所述定位套的内部,且与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拉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活动压板沿所述定位套的轴向来回移动;
所述调整螺母连接于所述拉杆的第一端;
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调整螺母与所述活动压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母与所述弹性件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第一导线口和第二导线口,所述第一导线口设置于所述基座安装所述定位套的一面,且设置于所述定位套的内部,所述第二导线口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侧面,所述第一导线口与所述第二导线口连通;
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线贯穿连通所述第一导线口和所述第二导线口的通道,所述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显示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第一面,所述基座的第一面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一让位缺口,所述第一轴承组的外圈与所述第一让位缺口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压板朝向所述基座的一面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二让位缺口,所述第二让位缺口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轴承组的内圈的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轴承组背离所述基座的一端的端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检测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千分表,所述千分表连接于所述支撑装置,且所述千分表在所述定位套的轴向上的位置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竖向支撑杆和横向支撑杆,所述千分表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撑杆,在所述定位套的轴向上,所述横向支撑杆位置可调的连接于所述竖向支撑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杆设置有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均设置有连接耳,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
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均具有弧形槽,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弧形槽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相对的弧形槽套于所述竖向支撑杆,两个所述连接耳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以使得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夹紧固定于所述竖向支撑杆;
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的轴向垂直于所述定位套的轴向,所述横向支撑杆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顶紧件,所述顶紧件配置为将所述横向支撑杆顶紧在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孔壁上,以固定所述横向支撑杆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竖向连接杆,所述千分表连接于所述竖向连接杆,在所述定位套的轴向上,所述竖向支撑杆位置可调的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撑杆。
CN202321300046.6U 2023-05-26 2023-05-26 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 Active CN219869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0046.6U CN219869459U (zh) 2023-05-26 2023-05-26 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0046.6U CN219869459U (zh) 2023-05-26 2023-05-26 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9459U true CN219869459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4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00046.6U Active CN219869459U (zh) 2023-05-26 2023-05-26 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94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24457U (zh) 一种轴承内圈径向跳动检测装置
CN108956144B (zh) 一种模块化交叉滚子轴承温升及静刚度测试装置与方法
CN108760201B (zh) 波形弹簧辅助试验工装及测试方法
CN113237417B (zh) 一种气浮轴承电机轴承间隙测试装置、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2762799B (zh) 齿轮箱轴承游隙检测调整一体化工装及其检测调整方法
CN103162596A (zh) 一种轴承轴向游隙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5423864A (zh) 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
CN202614158U (zh) 一种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装置
CN212180262U (zh) 一种汽车轮毂轴承综合刚度测量试验装置
CN114505673B (zh) 一种空压机主机排气端螺杆间隙调整工艺
CN219869459U (zh) 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测量装置
CN103913384A (zh) 滚珠丝杠副轴向刚度测量仪
CN112555396A (zh) 一种锥齿轮间隙调整方法
CN210016381U (zh) 一种转子装配系统及其装配夹头
CN108458639A (zh) 一种航空器附件轴向间隙测量装置及轴向间隙测量方法
CN110986854A (zh) 一种主锥总成的轴承间隙测量方法
CN114485355B (zh) 一种轴承端面平行度检测装置
CN102607385B (zh) 内套圈平面度测量仪
CN115682882A (zh) 一种轴承游隙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01622172U (zh) 可用于关节轴承在配套壳体内外圈转动或脱出的检测仪
CN112413106B (zh) 一种锥齿轮间隙调整装置
CN114777706A (zh) 一种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旋转精度的高精度测量装置
CN107621217B (zh) 机车增压器主轴螺母盲孔螺纹垂直度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
CN110296837B (zh) 一种基于轴瓦变形的滑动轴承载荷测量方法
CN221484438U (zh) 一种壳体内孔同轴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