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8197U - 移动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8197U
CN219868197U CN202320542365.1U CN202320542365U CN219868197U CN 219868197 U CN219868197 U CN 219868197U CN 202320542365 U CN202320542365 U CN 202320542365U CN 219868197 U CN219868197 U CN 219868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wire
mobile air
power line
wire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423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玲玲
李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423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8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8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81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移动式空调器,包括:底盘,设有进线口;电源线,从所述进线口伸入所述底盘内;并且,所述电源线的外表皮设有进线卡块,所述进线口设有与所述进线卡块相适配的进线卡槽,所述进线卡块卡入所述进线卡槽后防止所述电源线轴向窜动;固定台,设置于所述底盘内,其台面上设有压线组件;并且,所述压线组件将所述电源线压紧于所述固定台的台面上,防止所述电源线径向窜动。这样,电源线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均得到有效地固定,从而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接触不良或漏电等故障。

Description

移动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移动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移动式空调不同于分别设置有室内机和室外机的一般的空调装置,其蒸发器和冷凝器设置于单一壳体中并制成。移动式空调具有小型化的趋势,以方便移动和设置。由于移动式空调方便移动和设置,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将移动式空调配置并设置于期望的场所,而不需要获得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
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空调器,在底盘上设有进线口,电源线通过进线口伸入底盘内从而连接相应的电气件。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移动式空调器需要经常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电源线极易出现径向窜动和轴向窜动,进而可能导致出现接触不良或漏电等故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式空调器,解决了电源线的轴向窜动和径向窜动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空调器包括:
底盘,设有进线口;
电源线,从所述进线口伸入所述底盘内;并且,所述电源线的外表皮设有进线卡块,所述进线口设有与所述进线卡块相适配的进线卡槽,所述进线卡块卡入所述进线卡槽后防止所述电源线轴向窜动;
固定台,设置于所述底盘内,其台面上设有压线组件;并且,所述压线组件将所述电源线压紧于所述固定台的台面上,防止所述电源线径向窜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电源线在安装过程中,从进线口伸入底盘内。并且电源线的进线卡块卡入进线卡槽内,由于进线卡块与电源线的表皮相连接,因此当进线卡块卡持于进线卡槽后,能够有效防止电源线轴向窜动。由于电源线仍能够沿自身径向从进线卡槽内脱离,因此通过压线组件将电源线压紧于固定台上后,防止电源线径向窜动。这样,电源线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均得到有效地固定,从而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接触不良或漏电等故障。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冷凝水流通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下沉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防水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快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接管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进线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防撞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脚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漏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底盘;101:第一集水区;102:第二集水区;103:第三集水区;104:第四集水区;105:排水区;106:直排管;107:排水泵;110:安装区;111:下沉区;112:圆弧区;113:引流区;114:底盘排水孔;120:凸台;130:容置区;
200:防水罩;201:耳板;210:电机;220:打水轮;
300:快接头;301:水管接口;310:安装板;311:安装口;320:快接卡槽;321:快接卡块;330:第一限位板;331:第二限位板;340:接管区;341:堵头;
400:电源线;401:进线卡块;410:进线口;411:进线卡槽;412:卡钩;420:固定台;421:插块;422:插口;423:压块;430:压线夹;431:压槽;
500:防撞罩;510:安装座;511:轮体;512:转轴;513:安装架;
600:换热管;610:盖板;611:限位槽;612:第一槽形;613:第二槽形;614:漏水口;615:限位凸起;616:限位折边;620:侧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1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空调器,包括机壳、换热组件、风机组件和底盘100。机壳内部由中隔板分隔为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且第一间室位于第二间室下方,第一间室的底部为底盘100。第一间室设有第一进风口(室外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室外出风口),第二间室设有第二进风口(室内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室内出风口)。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室内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设置于第一间室内,第二换热器设置于第二间室内。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设置于第一间室内,第二风机设置于第二间室内。并且,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室外空气由第一进风口进入第一间室,然后和第一换热器换热后从第一出风口离开第一间室;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气由第二进风口进入第二间室,然后和第二换热器换热后从第二出风口离开第二间室。
移动式空调器的冷媒循环系统至少由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和第二换热器组成。在制冷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的循环流向为: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和压缩机,这里第一换热器作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在制热模式下,冷媒循环系统的循环流向为:压缩机、第二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一换热器和压缩机,这里第一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作为冷凝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式空调器包括底盘100,底盘100设有第一集水区101、第二集水区102、第三集水区103、第四集水区104和排水区105;第二集水区102和第三集水区103均连通于第一集水区101,第一集水区101和第四集水区104均连通于排水区105;其中,第一集水区101上方设有第一换热器,用以承接第一换热器的冷凝水;第二集水区102上方设有压缩机,用以承接压缩机的冷凝水;第三集水区103上方设有通风风道,用以承接通风风道的冷凝水;第四集水区104上方设有冷媒管路,用以承接冷媒管路的冷凝水;排水区105的冷凝水通过排水装置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冷媒管路和通风风道均位于第一间室内,移动式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第一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空气与第一换热器换热并产生大量冷凝水的同时,压缩机的表面、冷媒管路的表面和通风风道的表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冷凝水。其中第一换热器和冷媒管路产生的冷凝水较多,因此多个集水区的流通关系设计为:第二集水区102、第三集水区103的冷凝水首先流向第一集水区101,第一集水区101和第四集水区104的冷凝水直接流向排水区105,最后排水区105的冷凝水通过排水装置排出。这样,各种构件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底盘100上对应的集水区得到有效汇集和排出,避免底盘100出现浸水风险。
可选地,第一集水区101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集水区102和第三集水区103的水平高度。排水区105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集水区101和第四集水区104的水平高度。第二集水区102和第三集水区103的水平高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在重力作用下,第二集水区102、第三集水区103冷凝水向第一集水区101汇集,第一集水区101和第四集水区104的冷凝水流向排水区105。
可选地,第一集水区101的储水量大于第二集水区102和第三集水区103的储水量之和。优选地,第一集水区101的储水量是第二集水区102和第三集水区103的储水量之和的2-4倍。第一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较多,并且第二集水区102和第三集水区103均向第一集水区101汇集,因此第一集水区101采用较大的储水量。
可选地,第一集水区101通过过滤装置连通于排水区105。
可选地,排水装置包括直排管106,直排管106的一端连通于排水区105,另一端连通于外部;直排管106打开的情况下排出排水区105内的冷凝水。
可选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泵107,排水泵107的进水管连通于排水区105,其出水管连通于外部;排水泵107启动的情况下泵出排水区105内的冷凝水。
可选地,第二集水区102内设有凸台120,凸台120的高度大于第二集水区102内冷凝水的最高水位,以便于在凸台120上安装电器件。这样,能够避免电器件浸水损坏。
可选地,移动式空调器还包括打水组件,打水组件包括电机210和打水轮220。底盘100还设有安装区110,安装区110与第一集水区101相邻设置;电机210安装于安装区110,其驱动轴伸入第一集水区101以安装打水轮220;安装区110设有底盘排水孔11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集水区101作为打水区,打水轮220将打水区内的冷凝水甩向其上方的第一换热器。并且,打水轮220在甩水的同时会有一些冷凝水溅向安装区110,安装区110的冷凝水通过底盘排水孔114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移动式空调器包括底盘100和打水组件。其中,底盘100设有相邻的打水区(第一集水区101)和安装区110;打水组件包括电机210、打水轮220和防水罩200;电机210设置于安装区110,且其驱动轴伸入打水区用以安装打水轮220;防水罩200罩设于电机210,且至少遮挡电机210的朝向打水区的一侧;其中,部分安装区110下凹形成下沉区111,且下沉区111设有底盘排水孔114。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210通过驱动轴带动打水轮220转动,打水轮220转动时将打水区内的冷凝水甩向其上方的第一换热器,从而利用冷凝水与第一换热器换热。并且,打水轮220在甩水的同时会有一些冷凝水溅向安装区110,在防水罩200的作用下阻挡冷凝水溅向电机210。同时,溅入安装区110的冷凝水流向下沉区111,最后下沉区111的冷凝水通过底盘排水孔114排出。这样,防水罩200对电机210起到防水作用,且安装区110的冷凝水能够有效排出。
可选地,防水罩200还遮挡安装区110的朝向打水区的一侧,以阻挡打水区的水溅向安装区110。这样,防水罩200还起到阻挡冷凝水溅向安装区110的作用。
可选地,防水罩200的两侧设有耳板201,防水罩200罩设于电机210后通过耳板201与底盘100相固定。底盘100上设有两个固定柱,且两个固定柱分别与防水罩200的两个耳板201相对应,以便于将耳板201固定于安装柱上。耳板201与防水罩200之间设有加强筋。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螺栓紧固件可将对应的耳板201和固定住相连接,从而将防水罩200固定于底盘100上。并且,通过加强筋可以提高耳板201和防水罩2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防水罩200和底盘100一体成型。这样,能够减少防水罩200和底盘100之间的连接结构。
可选地,下沉区111包括圆弧区112,圆弧区112与电机210的筒体相适配,用以承托电机210的筒体。下沉区111还包括引流区113,引流区113连通于圆弧区112,且其水平高度低于圆弧区112的水平高度。底盘排水孔114设置于引流区113。底盘排水孔114的周缘向上凸出形成围边,引流区113内冷凝水的水位高于围边时通过底盘排水孔114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区110的冷凝水流向下沉区111,并且在重力作用下,圆弧区112的冷凝水流向引流区113,最后冷凝水通过底盘排水孔114排出。在底盘排水孔114的周缘具有围边的情况下,当引流区113内冷凝水的水位超出围边时,冷凝水通过底盘排水孔114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移动式空调器包括底盘100、快接头300和固定组件。其中,底盘100设有安装板310,安装板310的侧边开设有安装口311;快接头300的两端分别设有水管接口301,且两个水管接口301相连通;快接头300的中部设置于安装口311内;固定组件设置于快接头300的中部,包括卡持部和限位部;卡持部与安装口311的内壁相对应,且可卡接于安装口311的内壁;限位部与安装口311的两个外侧端面相对应,且可与安装口311的两个外侧端面分别相抵靠。
在本实施例中,快接头300的中部设置于安装口311内,快接头300两端的水管接口301分别用来连接一根水管,从而使两根水管相连通实现水管快接。为了将快接头300固定于安装口311内,设置了卡持部和限位部。在卡持部的作用下,卡持部卡接于安装口311的内壁上,从而防止快接头300转动和从安装口311脱出;在限位部的作用下,限位部与安装口311的两个外侧端面分别相抵靠,从而防止快接头300向安装口311的两侧窜动。这样快接头300的拆装十分方便并且不易出现晃动。
可选地,安装板310竖向设置,且安装口311开设于安装板310的上部侧边。安装口311被构造为开口朝上的U形。安装口311顶部的内壁朝向安装口311的底部倾斜构成导向斜面。快接头300的中部被构造为圆柱形,且安装口311底部的内壁与快接头300的中部的侧面相贴靠。
在本实施例中,在导向斜面的导向作用下,可以方便地从上向下将快接头300安装于U形的安装口311内。并且安装口311的底部内壁与快接头300的侧面相贴靠,这样快接头300与安装口311更加贴合,避免快接头300晃动。
可选地,安装口311的内壁上设有快接卡槽320;卡持部包括快接卡块321,快接卡块321与快接卡槽320相对应,快接卡块321卡接于快接卡槽320后防止快接头300从安装口311脱出。
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安装口311被构造为开口朝上的U形,安装口311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快接卡槽320,且两个快接卡槽320的位置相对。快接头300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快接卡块321,每一快接卡块321对应一个快接卡槽320。从上向下将快接头300安装于安装口311内时,快接卡块321卡入对应的快接卡槽320内,从而防止快接头300转动和从安装口311脱出。
可选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板330和第二限位板331。第一限位板330与安装口311的一侧的端面相抵靠;第二限位板331与安装口311的另一侧的端面相抵靠;第一限位板330和第二限位板331用于共同限制快接头300向安装口311的两侧窜动。
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第一限位板330和第二限位板331被构造为圆盘或半圆盘,第一限位板330位于快接头300中部的一端,第二限位板331位于快接头300中部的另一端。两个限位板分别与安装口311的两个外侧端面分别相抵靠,从而防止快接头300向安装口311的两侧窜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移动式空调器还包括机壳,机壳罩设于底盘100的上部;快接头300一端的水管接口301伸出机壳。机壳内凹构成接管区340,接管区340与快接头300伸出机壳的水管接口301相对应。快接头300伸出机壳的水管接口301设有可拆卸的堵头341。
在本实施例中,快接头300的第一端的水管接口301位于机壳内,第二端的水管接口301位于机壳外。第一端的水管接口301在空调器组装时已经和机壳内的内部水路相连通,第二端的水管接口301需要用户在使用时打开堵头341并外接水管。并且,接管区340的内凹设计避免第二端的水管接口301突兀伸出影响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移动式空调器包括底盘100、电源线400和固定台420。其中,底盘100设有进线口410;电源线400从进线口410伸入底盘100内;并且,电源线400的外表皮设有进线卡块401,进线口410设有与进线卡块401相适配的进线卡槽411,进线卡块401卡入进线卡槽411后防止电源线400轴向窜动;固定台420设置于底盘100内,其台面上设有压线组件;并且,压线组件将电源线400压紧于固定台420的台面上,防止电源线400径向窜动。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线400在安装过程中,从进线口410伸入底盘100内。并且电源线400的进线卡块401卡入进线卡槽411内,由于进线卡块401与电源线400的表皮相连接,因此当进线卡块401卡持于进线卡槽411后,能够有效防止电源线400轴向窜动。由于电源线400仍能够沿自身径向从进线卡槽411内脱离,因此通过压线组件将电源线400压紧于固定台420上后,防止电源线400径向窜动。这样,电源线400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均得到有效地固定,从而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接触不良或漏电等故障。
可选地,压线组件包括压线夹430。压线夹430的中部设有一个或多个U形口,且U形口朝向固定台420;电源线400设置于U形口内后,将压线夹430的两端固定于固定台420。在压线夹430设有多个U形口的情况下,多个U形口的大小相同或相异。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U形口可以将一根电源线400压在固定台420上,且U形口的大小与对应电源线400的直径相适配,从而使U形口的内壁与电源线400相贴靠,这样避免电源线400在U形口内晃动。
可选地,如图9所示,固定台420上设有插块421,插块421设有插口422;压线夹430的第一端插接于插口422内,第二端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台420。插口422相对的两侧内壁设有导向斜面。插口422内设有压块423;压线夹430的第一端设有压槽431,且压槽431与压块423相适配;压线夹430的第一端插入插口422后,压块423压入压槽431内。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过程中首先将压线夹430的第一端沿着导向斜面插入插口422内,使插口422内的压块423压进压槽431内。然后,使用螺钉将压线夹430的第二端固定于固定台420上。
可选地,压线夹430的两端均通过螺钉固定于固定台420。
可选地,进线卡槽411的卡入口朝上设置。卡入口处设有卡钩412,且卡钩412可与进线卡槽411内的进线卡块401相抵靠,以防止进线卡块401从进线卡槽411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过程中从上向下地将进线卡块401卡入进线卡槽411内,并且在卡入口处的卡钩412作用下,能够防止进线卡块401从进线卡槽411内脱出。
可选地,进线卡块401与电源线400的表皮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移动式空调器包括底盘100和防撞罩500。其中,底盘100的朝向地面的一侧设有脚轮组件,且脚轮组件可作圆周旋转;防撞罩500被构造圆筒形;防撞罩500的筒体罩设于脚轮组件,且防撞罩500的上端连接于底盘100;并且,防撞罩500的轴线与脚轮组件旋转的轴线同轴,防撞罩500的内径与脚轮组件的旋转轨迹的直径的差值范围d1为1mm-3mm。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罩500的圆筒形构型有利于减少撞击表面,降低撞击损伤。防撞罩500的内径与脚轮组件的旋转轨迹的直径的差值设置,既能够保障脚轮组件在防撞罩500内正常圆周旋转,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外界异物进入防撞罩500。这样,脚轮组件得到有效地防护。
示例性地,防撞罩500的内径与脚轮组件的旋转轨迹的直径的差值d1可以选择1mm、1.5mm、2mm、2.5mm或3mm。
可选地,如图11所示,脚轮组件包括安装座510和轮体511。安装座510的上侧连接于底盘100,其下侧设有转轴512;轮体511通过安装架513连接于转轴512,且轮体511可绕转轴512作圆周旋转。防撞罩500的下端与轮体511的水平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510全部位于防撞罩500内,轮体511的水平中心线以上的部分位于防撞罩500内,轮体511的水平中心线以下的部位位于防撞罩500外。这样,避免防撞罩500距离地面太近而影响轮体511的移动。
可选地,防撞罩500的厚度为2mm-5mm。
示例性地,可选地,防撞罩500的厚度可以选择2mm、2.5mm、3mm、4mm或5mm。
可选地,底盘100的与安装座510相对应的部分向上凹陷构成容置区130,安装座510的上侧位于容置区130内。安装座510的上侧设有容置板,容置区130设有与容置板相对应的安装柱,通过螺钉可将容置板连接于安装柱。容置板被构造为矩形;容置区130内设有四个安装柱,分别与容置板的四角处相对应。这样,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将容置板置于容置区130内,然后通过螺钉将容置板的四角与对应的安装柱相固定。
可选地,容置区130的顶部设有加强筋。加强筋被构造为网格状。这样,提高了容置区130的强度。
可选地,如图10所示,底盘100被构造为矩形,底盘100的四角处分别设置一个脚轮组件,且每一脚轮组件对应设置一个防撞罩500。这样,通过四个防撞罩500对四个脚轮组件分别形成防撞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式空调器的机壳通过中隔板分隔为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其中第二间室设置于第一间室上方。移动式空调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设置于第一间室内作为室外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设置于第二间室内作为室内换热器。
其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换热器包括热管组件和防倒组件。热管组件包括多层换热管600;每层换热管600的层面均竖向且相互平行设置,且具有间隔;防倒组件包括盖板610;盖板610设置于热管组件的顶部,其朝向热管组件的板面设有多个限位槽611;并且,每一限位槽611对应一层换热管600,每一层换热管600的顶部设置于对应的限位槽611内,从而防止倾倒。
在本实施例中,在热管组件竖向安装时,由于热管组件包括多层换热管600,故极易发生倾倒或错位,从而影响安装。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将热管组件的底部固定于底盘100上,然后将盖板610设置于热管组件上方,并且将每一层换热管600的顶部设置于对应的限位槽611内。这样,通过盖板610上的限位槽611对每一层换热管600均形成限位,有效防止多层换热管600发生倾倒。
可选地,如图14所示,限位槽611的槽底设有漏水口614。这样,从盖板610上方落下的水通过漏水口614流向对应层的换热管600,从而形成水和换热管600相换热。
可选地,限位槽611沿其对应层的换热管600的顶部延伸,且限位槽611的长度与其对应的换热管600顶部的长度相适配。限位槽611的宽度与其对应层的换热管600的层面的厚度相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限定限位槽611的长度和宽度,使得换热管600顶部和限位槽611更好地贴合,防止换热管600设置于对应的限位槽611后发生晃动。
可选地,如图13所示,限位槽611包括第一槽形612和第二槽形613。其中,盖板610朝向相邻层的换热管600的间隔凹陷构成限位凸起615,相邻的限位凸起615之间构成第一槽形612;盖板610的靠近最外侧限位凸起615的边缘向下折弯构成限位折边616,限位折边616与对应的最外侧限位凸起615构成第二槽形613。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610的两侧边缘采用第二槽形613,两个第二槽形613之间采用第一槽形612。这样有利于减少盖板610的面积,节省安装空间。
可选地,防倒组件还包括两个侧管板620,两个侧管板620分别设置于热管组件的两侧,且其板面均垂直于换热管600的层面;多层换热管600的两侧分别连接于两个侧管板620。盖板610位于两个侧管板620上方,且盖板610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侧管板620。这样多层换热管600的两侧通过侧管板620固定,多层换热管600的顶部通过盖板610固定,有效防止多层换热管600发生倾倒。
可选地,移动式空调器的中隔板设置于盖板610的上方,且中隔板设有隔板排水孔,且隔板排水孔与漏水口614相对应;中隔板承接的冷凝水依次由隔板排水孔和漏水口614流向对应层的换热管6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流向中隔板,然后依次经过隔板排水孔和漏水孔流向第一换热器。这样,能够利用第二换热器的冷凝水与第一换热器换热。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设有进线口;
电源线,从所述进线口伸入所述底盘内;并且,所述电源线的外表皮设有进线卡块,所述进线口设有与所述进线卡块相适配的进线卡槽,所述进线卡块卡入所述进线卡槽后防止所述电源线轴向窜动;
固定台,设置于所述底盘内,其台面上设有压线组件;并且,所述压线组件将所述电源线压紧于所述固定台的台面上,防止所述电源线径向窜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组件包括:
压线夹,其中部设有一个或多个U形口,且所述U形口朝向所述固定台;所述电源线设置于所述U形口内后,将所述压线夹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线夹设有多个所述U形口的情况下,多个所述U形口的大小相同或相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台上设有插块,所述插块设有插口;
所述压线夹的第一端插接于所述插口内,第二端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固定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口相对的两侧内壁设有导向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口内设有压块;
所述压线夹的第一端设有压槽,且所述压槽与所述压块相适配;所述压线夹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插口后,所述压块压入所述压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线夹的两端均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固定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线卡槽的卡入口朝上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入口处设有卡钩,且所述卡钩可与所述进线卡槽内的进线卡块相抵靠,以防止所述进线卡块从所述进线卡槽内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线卡块与所述电源线的表皮一体成型。
CN202320542365.1U 2023-03-20 2023-03-20 移动式空调器 Active CN219868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2365.1U CN219868197U (zh) 2023-03-20 2023-03-20 移动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2365.1U CN219868197U (zh) 2023-03-20 2023-03-20 移动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8197U true CN219868197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69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42365.1U Active CN219868197U (zh) 2023-03-20 2023-03-20 移动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81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71739B2 (en) Dehumidifier housing
AU2014349358B2 (en) Indoor unit of ceiling type air-conditioner
US5461879A (en) Air conditioner condensate slinger
CN219868197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19868195U (zh) 换热器及移动式空调器
CN219713532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19868196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19693458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19868193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19866734U (zh) 水管快接头及移动式空调器
CN220205919U (zh) 底盘组件及移动式空调器
CN212179060U (zh) 空调器
CN212179049U (zh) 整体式空调器
KR20080075259A (ko) 이동식 공기조화기
KR19990082436A (ko) 복합 룸 및 분리 에어컨
CN219868409U (zh) 双风管固定组件及移动式空调器
CN219868205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19868198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19367955U (zh) 过滤排水装置、底盘组件及移动式空调器
CN219868454U (zh) 底盘组件及移动式空调器
KR101459137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드레인호스 연결부 누수방지구조
CN219243879U (zh) 底盘组件及移动式空调器
CN219713539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19713537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19868455U (zh) 底盘组件及移动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