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7526U - 伴随点亮车灯组件、车灯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伴随点亮车灯组件、车灯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7526U
CN219867526U CN202320685421.7U CN202320685421U CN219867526U CN 219867526 U CN219867526 U CN 219867526U CN 202320685421 U CN202320685421 U CN 202320685421U CN 219867526 U CN219867526 U CN 219867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high beam
fresnel lens
light sour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854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露青
王泽强
丁中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854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7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7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7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伴随点亮车灯组件、车灯和车辆。伴随点亮车灯组件,用于与近光模组配合工作,包括伴随光源和菲涅尔透镜;伴随光源与远光模组的远光透镜相对布置,菲涅尔透镜位于伴随光源和远光透镜之间;且伴随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进入菲涅尔透镜的入光面,经菲涅尔透镜折射后从菲涅尔透镜的出光面出射至远光透镜。如此能够改善前照灯远近光分体式模组在近光单独点亮时远光模组的透镜区域不发光的问题,使得远光模组在近光工况时实现伴随点亮功能。

Description

伴随点亮车灯组件、车灯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伴随点亮车灯组件、车灯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LED的出现以及汽车照明领域的发展,如何设计出一款汽车前照灯已不再是难题,将前照灯模组的成本、个性化、效率、性能有效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其中远近光灯是前照灯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远近光一体式模组和远近光分体式模组两种。
传统的远光、近光灯分体模组,在远光工况时,一般远、近光模组都会被点亮,而在近光工况时,只有近光模组被点亮,而远光模组的外观则是无光的。这样会造成视觉上的空洞感,使整体车灯的造型不协调,点亮外观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伴随点亮车灯组件、车灯和车辆,其能够改善前照灯远近光分体式模组在近光单独点亮时远光模组的透镜区域不发光的问题,使得远光模组在近光工况时实现伴随点亮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伴随点亮车灯组件,用于与近光模组配合工作,包括:
伴随光源和菲涅尔透镜;
所述伴随光源与所述远光模组的远光透镜相对布置,所述菲涅尔透镜位于所述伴随光源和所述远光透镜之间;
且所述伴随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进入所述菲涅尔透镜的入光面,经所述菲涅尔透镜折射后从所述菲涅尔透镜的出光面出射至所述远光透镜。
本方案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通过单独设置一伴随光源,同时伴随光源与菲涅尔透镜配合,以使光线能够从远光模组的远光透镜发出,以实现在近光工况下远光模组区域点亮的效果。进一步的,当前照灯在近光工况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近光模组区域单独点亮而远光模组区域的透镜不发光的情况,伴随点亮车灯组件能够在近光模组点亮的同时出射光线点亮远光透镜,从而使得远光模组区域呈现发光状态。如此实现近光工况整个前照灯区域(近光模组区域和远光模组区域)均保持点亮的效果,从而改善了前照灯在近光工况时因只有近光模组被点亮,而远光模组的外观无光而造成视觉上的空洞感,使整体车灯的造型不协调,点亮外观不美观的情况。综上,在远、近光工况时,前照灯都能够保持整个前照灯区域保持点亮,进而使得前照灯在照明过程中持续保持整个照明区域为常亮状态,因此具有视觉上的饱满感、整体车灯也更加协调,点亮外观更美观。这样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利用了现有远光模组的结构进行改进,具有改造成本低的优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远光透镜的长度方向,所述菲涅尔透镜对应所述远光透镜的居中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菲涅尔透镜的长度方向,所述伴随光源正对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中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伴随光源、所述菲涅尔透镜和所述远光透镜相互平行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菲涅尔透镜对应所述远光透镜的上部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上沿与所述远光透镜的上沿平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伴随光源为LED。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伴随光源和所述菲涅尔透镜均设置在所述远光模组的透镜支架上。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灯,包括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和前述实施方式任意一项所述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
所述伴随点亮车灯组件与所述近光模组相互配合,以使近光工况时近光模组区域和远光模组区域都被点亮。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车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方案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包括伴随光源和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位于相对设置的伴随光源和远光透镜之间。使用时,在近光工况时,伴随光源用于发出光线,伴随光源的光线经菲涅尔透镜折射后从菲涅尔透镜的出光面出射至远光透镜,从而使得远光模组区域呈现被点亮的效果。进一步的,通过菲涅尔透镜,来自伴随光源的光线从远光透镜发出时具有更宽阔的角度,使得远光模组的透镜在外观上呈现的点亮状态更均匀,如此这样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能够使得近光工况下的前照灯区域(近光模组区域和远光模组区域)保持饱满地点亮状态,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前照灯远近光分体式模组在近光单独点亮时远光模组位置不发光的问题,获得了视觉饱满、整体协调并点亮外观美观的效果,因其基于远光模组结构进行改造,还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从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远近光分体式模组投射形成的光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的伴随光源的近光光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伴随光源经菲涅尔透镜再经远光透镜后光型示意图。
图标:10-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0-伴随光源;110-LED;120-电路板;200-菲涅尔透镜;20-远光模组;21-远光透镜;22-远光反射镜;23-透镜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传统的远光近光灯分体模组,在远光工况时,一般远、近光模组都会被点亮,而在近光工况时,只有近光模组被点亮,而远光模组的外观则是无光的。这样会造成视觉上的空洞感,使整体车灯的造型不协调,点亮外观不美观。
图1示出了在配光屏上,现有技术中远近光分体式模组在近光工况时投射形成的光型。具体的,图1示出的是仅近光单独点亮的光型图,其光型区域边界左右为-60°至60°,上下为-10°至10°。
本实施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伴随点亮车灯组件、车灯和车辆,其能够改善前照灯远近光分体式模组在近光单独点亮时远光模组对应的透镜区域不发光的问题,使得远光模组在近光工况时实现伴随点亮功能。
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用于与近光模组配合工作,包括:
伴随光源100和菲涅尔透镜200;
伴随光源100与远光模组20的远光透镜21相对布置,菲涅尔透镜200位于伴随光源100和远光透镜21之间;
且伴随光源100发出的光线能够进入菲涅尔透镜200的入光面,经菲涅尔透镜200折射后从菲涅尔透镜200的出光面出射至远光透镜21。
本实施例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通过单独设置一伴随光源100,同时伴随光源100与菲涅尔透镜200配合,以使光线能够从远光模组20的远光透镜21发出,以实现在近光工况下远光模组20区域点亮的效果。
进一步的,当前照灯在近光工况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近光模组区域单独点亮而远光模组20区域的透镜不发光的情况,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能够在近光模组点亮的同时出射光线点亮远光透镜21,从而使得远光模组20区域呈现发光状态。如此实现近光工况整个前照灯区域(近光模组区域和远光模组20区域)均保持点亮的效果,从而改善了前照灯在近光工况时因只有近光模组被点亮,而远光模组20的外观无光而造成视觉上的空洞感,使整体车灯的造型不协调,点亮外观不美观的情况。
当前照灯在远光工况时,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20都发出光线,从而使得整个前照灯区域(近光模组区域和远光模组20区域)均保持点亮。
综上,在远、近光工况时,前照灯都能够保持整个前照灯区域保持点亮,进而使得前照灯在照明过程中持续保持整个照明区域为常亮状态,因此具有视觉上的饱满感、整体车灯也更加协调,点亮外观更美观。这样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利用了现有远光模组的结构进行改造,具有改造成本低的优点。
请参阅图2至图5,以了解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的更多结构细节。
菲涅尔透镜200(Fresnel lens),又名螺纹透镜,多是由聚烯烃材料注压而成的薄片,也有玻璃制作的,镜片表面一面为光面,另一面刻录了由小到大的同心圆,它的纹理是根据光的干涉及扰射以及相对灵敏度和接收角度要求来设计的。菲涅尔透镜200看上去像一片有无数多个同心圆纹路(即菲涅尔带)的玻璃,却能达到凸透镜的效果,如果投射光源是平行光,汇聚投射后能够保持图像各处亮度的一致。
即伴随光源100发出的光线经过菲涅尔透镜200后能够均匀地出射至远光透镜21,以获得均匀、亮度满足预设要求的伴随光型。
在本实施例中,菲涅尔透镜200为矩形形状。菲涅尔透镜200的入光面具有多个同心圆弧纹路,且圆弧纹路沿菲涅尔透镜200的中心对称布置;菲涅尔透镜200的出光面为平面。具体的,矩形形状的菲涅尔透镜200沿远光透镜21的长度方向延伸。矩形的菲涅尔透镜200能够适应远光透镜21处的狭小空间,同时还能与远光透镜21外边缘匹配,在菲涅尔透镜200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伴随点亮的光线,并均匀入射远光透镜21。
关于菲涅尔透镜200的具体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这里不作具体限制,示例地,菲涅尔透镜200可以圆形、方形等以适用于不同的实际情况,这里仅仅是个示例,具体不做限定。
从图中可以看出,伴随光源100和菲涅尔透镜200均设置在远光模组20的透镜支架23上。这样的布置方式能够利用现有的远光模组20的结构进行改进,因此具有改造成本低,前照灯整体经济效益较高的优点。具体的,伴随光源100和菲涅尔透镜200设置在透镜支架23的上方,远光模组20的远光反射镜22位于透镜支架23的下方。
请参阅图2和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沿远光透镜21的高度方向,菲涅尔透镜200对应远光透镜21的上部设置。同时远光透镜21的中部和下部与远光模组20中的其他组件配合。这样的布置方式使得远光模组20能够通过远光透镜21正常地发出光线,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的设置位置不干涉远光光路,同时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也能够通过远光透镜21发出光线以满足近光工况伴随点亮远光透镜21区域的要求;且这样的布置方式能够使得远光模组20和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均位于远光透镜21后侧,因此有利于提高前照灯的空间利用率,减少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对前照灯的空间占用。
可选的,伴随光源100为LED110,且LED110设置在电路板120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菲涅尔透镜200的上沿与远光透镜21的上沿平行。如此能够确保菲涅尔透镜200与远光透镜21能够对正平齐,一方面能够减小菲涅尔透镜200在远光透镜21处的空间占用,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得菲涅尔透镜200与远光透镜21更好地匹配以获得预设的近光伴随光型效果。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沿远光透镜21的长度方向,菲涅尔透镜200对应远光透镜21的居中设置。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使得的进入菲涅尔透镜200中的光线更加均匀地出射至远光透镜21,从而使得远光透镜21的点亮效果更均匀。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沿菲涅尔透镜200的长度方向,伴随光源100正对菲涅尔透镜200的中心。伴随光源100对准菲涅尔透镜200中心点能够更好地发挥菲涅尔透镜200均匀光线的作用。
进一步的,伴随光源100、菲涅尔透镜200和远光透镜21相互平行设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伴随光源100的电路板120、菲涅尔透镜200的出光平面和远光透镜21的入光平面保持平行。这样的布置方式能够使得伴随光源100的光线能够更多地进入菲涅尔透镜200并出射至远光透镜21。
关于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的具体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这里不作具体限制,示例地,伴随光源100、菲涅尔透镜200和远光透镜21可以是具有预设角度等以适用于不同的实际情况,这里仅仅是个示例,只要伴随光源100的光线经所述菲涅尔透镜200折射后出射至所述远光透镜21即可,具体不做限定。
图5为本实施例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的光路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近光工况下,近光模组点亮的同时,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也点亮。近光模组点亮时,会使得前照灯的近光模组区域照亮;而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点亮,会使得前照灯的远光模组20区域照亮。如此实现了近光工况时,前照灯区域(包括近光模组区域和远光模组20区域)都保持发光状态。
进一步的,因为远光工况下的远光模组20、近光模组都会被点亮,即远光工况时前照灯区域也为照亮的情况。因此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前照灯在远、近光工况时,整个前照灯区域都保持照亮的状态。从而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近光单独点亮时远光透镜不发光的问题,获得了整个前照灯区域的在远、近光工况下车灯视觉上饱满、造型协调且点亮外观更美观的技术效果。
图6为加上本实施例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的伴随光源100的近光光型图。对比图1和图6可以发现,近光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点亮时的近光光型区域与图1近光光型区域相同。即近光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不影响近光模组的光型区域,从而确保了伴随点亮的光型具有和近光光型接近的宽度与预设的亮度,使得近光光型即使在伴随点亮光型存在的情况下依然满足近光法规的要求。
图7为本实施例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的伴随光源100发出的光线经菲涅尔透镜200再经远光透镜21后光型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近光工况时,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在远光模组20位置发出的光线投射在配光屏上的光型区域边界左右为-60°至60°,上下为10°至45°,最大亮度为0.037lx。即近光伴随点亮时近光光型与单独近光模组点亮的光型区域边界左右角度相同,上下角度略高,但亮度不高。如此既解决了远光透镜不发光,外观不美观的问题又能满足近光法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灯,包括近光模组、远光模组20和前述实施方式任意一项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
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与近光模组相互配合,以使近光工况时近光模组区域和远光模组20区域都被点亮。
这样的车灯因为在远、近工况下,均使得远光模组20区域和近光模组区域点亮,即整个前照灯在远、近工况都为照亮状态,如此使得车灯在上述任意工况时整体具有饱满感、车灯的造型也更加协调,外观更加美观。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的车灯。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车灯和车辆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方案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10为一个具有单独光源的光学系统,其设置不干涉远光系统,能使得近光工况时,远光模组20区域在视觉上也能发光。光型的宽度与近光光型相似,且亮度降低不会影响近光法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伴随点亮车灯组件,用于与近光模组配合工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伴随光源(100)和菲涅尔透镜(200);
所述伴随光源(100)与远光模组(20)的远光透镜(21)相对布置,所述菲涅尔透镜(200)位于所述伴随光源(100)和所述远光透镜(21)之间;
且所述伴随光源(100)发出的光线能够进入所述菲涅尔透镜(200)的入光面,经所述菲涅尔透镜(200)折射后从所述菲涅尔透镜(200)的出光面出射至所述远光透镜(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远光透镜(21)的长度方向,所述菲涅尔透镜(200)对应所述远光透镜(21)的居中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菲涅尔透镜(200)的长度方向,所述伴随光源(100)正对所述菲涅尔透镜(200)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伴随光源(100)、所述菲涅尔透镜(200)和所述远光透镜(21)相互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菲涅尔透镜(200)对应所述远光透镜(21)的上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菲涅尔透镜(200)的上沿与所述远光透镜(21)的上沿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伴随光源(100)为LE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伴随光源(100)和所述菲涅尔透镜(200)均设置在所述远光模组(20)的透镜支架(23)上。
9.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
包括近光模组、远光模组(20)和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伴随点亮车灯组件;
所述伴随点亮车灯组件与所述近光模组相互配合,以使近光工况时近光模组区域和远光模组区域都被点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灯。
CN202320685421.7U 2023-03-30 2023-03-30 伴随点亮车灯组件、车灯和车辆 Active CN219867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5421.7U CN219867526U (zh) 2023-03-30 2023-03-30 伴随点亮车灯组件、车灯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5421.7U CN219867526U (zh) 2023-03-30 2023-03-30 伴随点亮车灯组件、车灯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7526U true CN219867526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0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85421.7U Active CN219867526U (zh) 2023-03-30 2023-03-30 伴随点亮车灯组件、车灯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7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36239B2 (en) Vehicle lamp and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US9851066B2 (en) Reflector signal lamp having a hidden light source
US20190162382A1 (en) Lamp for vehicle
US7513665B2 (en) Headlamp module and headlamp assembly with internally reflecting translucent member
CN111928200A (zh) 一种厚壁件光学系统及车灯
US20090207610A1 (en) Combination rear lighting system
KR20190081690A (ko) 차량용 램프
US9862306B2 (en) Vehicle decorative lighting device and vehicle lamp
US20120230046A1 (en) Vehicular illumination system
CN219867526U (zh) 伴随点亮车灯组件、车灯和车辆
CN210771927U (zh) 一种车灯全反射光学系统
US20160003438A1 (en) Head lamp for vehicle
CN113405064A (zh) 车灯光学系统、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CN215489509U (zh) 一种具有警示功能的汽车倒车灯
CN113898922A (zh) 光学花纹结构及汽车信号灯
CN219867528U (zh) 伴随点亮组件、车灯和车辆
CN212637315U (zh) 一种车用内饰灯
CN106764789A (zh) 一种汽车尾灯
JP7053902B2 (ja) ロービームゾーンiii配光パターン形成用のレンズ、車両照明装置及び自動車
CN2821389Y (zh) 车灯光圈装置
CN112902099A (zh) 一种具有弯道照明功能的车灯
CN219389472U (zh) 近光工况伴随点亮组件、车灯和车辆
JP5151316B2 (ja) 車両用ランプ
CN206093810U (zh) 一种高位刹车灯及具有该高位刹车灯的车辆
CN109882799A (zh) 用于灯具信号灯立体发光面实现均匀发光效果的光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