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5943U - 一种轴承安装机构以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安装机构以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5943U
CN219865943U CN202321309053.2U CN202321309053U CN219865943U CN 219865943 U CN219865943 U CN 219865943U CN 202321309053 U CN202321309053 U CN 202321309053U CN 219865943 U CN219865943 U CN 219865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reinforcing
fixing plate
mounting mechanis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090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晨晨
倪扬静
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090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5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5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5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安装机构以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轴承安装机构包括侧板、轴承支架和轴承。侧板凸设有第一加强台,第一加强台开设有安装孔,轴承安装于轴承支架上,轴承支架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开设有定位孔,固定板与第一加强台贴合设置,安装孔和定位孔均用于供螺钉穿过,以固定固定板和第一加强台的相对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承安装机构由于采用了凸设于侧板上的第一加强台以及与第一加强台螺钉连接的轴承支架,所以能够对轴承进行可靠支撑和限位,避免侧板发生扭曲变形,防止轴承发生移位,保证空调运行的稳定性,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安装机构以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承安装机构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空调器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种家用电器。空调器一般都是利用驱动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贯流风轮转动,若输出轴较长,则需要利用轴承对输出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进行支撑和限位,以保证输出轴与贯流风轮的同轴度。但是现在的轴承一般都是直接安装在侧板上的,驱动电机带动贯流风轮转动产生的震动会传递至侧板上,而侧板的强度较低,空调器运行时间一长,容易导致侧板发生扭曲变形,从而造成轴承移位,影响空调器运行的稳定性,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轴承进行可靠支撑和限位,避免侧板发生扭曲变形,防止轴承发生移位,保证空调运行的稳定性,提升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安装机构,包括侧板、轴承支架和轴承,侧板凸设有第一加强台,第一加强台开设有安装孔,轴承安装于轴承支架上,轴承支架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开设有定位孔,固定板与第一加强台贴合设置,安装孔和定位孔均用于供螺钉穿过,以固定固定板和第一加强台的相对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承安装机构由于采用了凸设于侧板上的第一加强台以及与第一加强台螺钉连接的轴承支架,所以能够对轴承进行可靠支撑和限位,避免侧板发生扭曲变形,防止轴承发生移位,保证空调运行的稳定性,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第一加强台包括相互连接的环凸部和平台部,环凸部围设于平台部外,且凸出侧板的表面设置,平台部与固定板贴合设置,安装孔开设于平台部上。环凸部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其能够对侧板进行厚度方向的加强,防止侧板发生扭曲变形。
进一步地,安装孔和定位孔的数量均为两个,每个安装孔的位置与一个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两个安装孔间隔设置于平台部上。两个安装孔和两个定位孔共同作用,以使平台部和固定板通过两个螺钉连接,提高连接强度,进一步地防止轴承支架相对于侧板发生位移。
进一步地,两个安装孔的轴心的间距范围为3厘米至4厘米。合理的两个安装孔的轴心的间距能够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小固定板的尺寸,使得整个轴承安装机构的结构更加紧凑,保证风管机的外形尺寸满足要求。
进一步地,平台部朝远离固定板的方向凹陷设置有第一加强槽,第一加强槽设置于两个安装孔之间,固定板盖设于第一加强槽上。第一加强槽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平台部的强度,防止平台部在固定板的震动作用下发生变形。
进一步地,平台部朝远离固定板的方向还凹陷设置有两个凹槽,第一加强槽设置于两个凹槽之间,凹槽用于提高平台部的强度。凹槽的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平台部的强度,防止平台部在固定板的震动作用下发生变形。
进一步地,轴承安装机构还包括蜗壳固定板,蜗壳固定板连接于侧板上,蜗壳固定板凸设有第二加强台,轴承支架远离侧板的一端与第二加强台连接。第二加强台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蜗壳固定板的强度,以防止驱动电机带动贯流风轮转动产生的震动导致蜗壳固定板发生扭曲变形,从而防止轴承发生移位,进而保证输出轴和贯流风轮的同轴度,保证空调运行的稳定性,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轴承支架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一折边,第一折边与第二加强台贴合设置,第一折边开设有固定孔,第二加强台开设有两个过孔,每个过孔与一个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固定孔和过孔均用于供螺钉穿过,以固定第一折边和第二加强台的相对位置。从而固定轴承支架与蜗壳固定板的相对位置,防止轴承支架相对于蜗壳固定板发生位移,使得轴承支架能够对轴承进行可靠支撑和限位。
进一步地,轴承支架还设置有第二折边,第二折边设置于两个第一折边之间,第二加强台朝远离轴承支架的方向凹陷设置有第二加强槽,第二折边与第二加强台贴合设置,且盖设于第二加强槽上。第二加强台能够通过第二折边对轴承支架进行支撑和固定,以提高轴承支架与第二加强台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轴承支架与蜗壳固定板连接的稳定性;第二加强槽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第二加强台的强度,防止第二加强台在轴承支架的震动作用下发生变形。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外壳以及上述的轴承安装机构,该轴承安装机构包括侧板、轴承支架和轴承,轴承支架和轴承均设置于外壳内,侧板与外壳连接,侧板凸设有第一加强台,第一加强台开设有安装孔,轴承安装于轴承支架上,轴承支架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开设有定位孔,固定板与第一加强台贴合设置,安装孔和定位孔均用于供螺钉穿过,以固定固定板和第一加强台的相对位置。空调器能够对轴承进行可靠支撑和限位,避免侧板发生扭曲变形,防止轴承发生移位,保证空调器运行的稳定性,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侧板与蜗壳固定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中轴承支架同时与侧板和蜗壳固定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中轴承支架的背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中轴承支架的轴测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中蜗壳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调器;100-轴承安装机构;110-侧板;111-第一加强台;112-安装孔;113-环凸部;114-平台部;115-第一加强槽;116-凹槽;120-轴承支架;121-固定板;122-定位孔;123-第一折边;124-固定孔;125-第二折边;126-第一连接板;127-第二连接板;128-限位孔;130-轴承;140-蜗壳固定板;141-第二加强台;142-过孔;143-第二加强槽;150-蜗壳;160-贯流风轮;170-驱动电机;180-输出轴;20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安装机构100,用于实现轴承130的安装。其能够对轴承130进行可靠支撑和限位,避免侧板110发生扭曲变形,防止轴承130发生移位,保证空调运行的稳定性,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轴承安装机构100应用于风管机,风管机安装于室内吊顶上,风管机能够向室内吹出热风或者冷风,以实现制热或者制冷的功能。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轴承安装机构100可以应用于空调挂机或者空调柜机,也可以应用于天花机,还可以应用于中央空调,对轴承安装机构100的应用场景不作具体限定。
轴承安装机构100包括侧板110、轴承支架120、轴承130和蜗壳固定板140。其中,蜗壳固定板140连接于侧板110上,且设置于侧板110的内侧,蜗壳固定板140用于供蜗壳150安装,贯流风轮160安装于蜗壳150内,贯流风轮160能够在蜗壳150内转动,蜗壳150能够对贯流风轮160产生的气流进行导向。驱动电机170通过输出轴180与贯流风轮160连接,驱动电机170能够带动贯流风轮160转动,以使贯流风轮160产生负压,从而带动空气流动,形成出风气流,该出风气流在蜗壳150的导向作用下向室内吹出,以调控室内气温。具体地,轴承支架120同时与侧板110和蜗壳固定板140连接,轴承130安装于轴承支架120上,侧板110和蜗壳固定板140共同作用,以通过轴承支架120对轴承130进行支撑和限位,输出轴180的自由端(输出轴180远离驱动电机170的一端)伸入轴承130设置,且与轴承130配合,轴承130能够对输出轴180的自由端进行限位,以保证输出轴180和贯流风轮160的同轴度,从而提高风管机运行的稳定性,降低产生的噪音。
请结合参照图3至图7,值得注意的是,侧板110凸设有第一加强台111,第一加强台111开设有安装孔112,轴承支架120设置有固定板121,固定板121开设有定位孔122。固定板121与第一加强台111贴合设置,安装孔112和定位孔122均用于供螺钉穿过,以固定固定板121和第一加强台111的相对位置。具体地,安装孔112的位置与定位孔122的位置相对应,螺钉能够穿过安装孔112和定位孔122,且与螺母配合,以实现第一加强台111和固定板121的螺钉连接,从而固定轴承支架120与侧板110的相对位置,防止轴承支架120相对于侧板110发生位移,使得轴承支架120能够对轴承130进行可靠支撑和限位,并且,第一加强台111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侧板110的强度,以防止驱动电机170带动贯流风轮160转动产生的震动导致侧板110发生扭曲变形,从而防止轴承130发生移位,进而保证输出轴180和贯流风轮160的同轴度,保证空调运行的稳定性,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加强台111包括相互连接的环凸部113和平台部114。环凸部113围设于平台部114外,且凸出侧板110的表面设置,此时环凸部113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其能够对侧板110进行厚度方向的加强,防止侧板110发生扭曲变形。平台部114与固定板121贴合设置,安装孔112开设于平台部114上,固定板121与平台部114通过螺钉连接,以便于进行拆装和维护。具体地,在驱动电机170带动贯流风轮160转动的过程中,其产生的震动通过轴承130传递至轴承支架120,并依次通过固定板121、平台部114和环凸部113传递至侧板110,在此过程中,由于环凸部113凸出侧板110的表面设置,且围设于平台部114外,所以环凸部113能够对平台部114的震动进行有效阻隔(类似山体能够对地震进行阻隔的原理),以降低传递至侧板110上的震动强度,从而防止侧板110在震动作用下发生扭曲变形。
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12和定位孔122的数量均为两个,每个安装孔112的位置与一个定位孔122的位置相对应,两个安装孔112间隔设置于平台部114上,两个定位孔122间隔设置于固定板121上,两个安装孔112和两个定位孔122共同作用,以使平台部114和固定板121通过两个螺钉连接,提高连接强度,进一步地防止轴承支架120相对于侧板110发生位移。
具体地,两个安装孔112的轴心的间距范围为3厘米至4厘米,合理的两个安装孔112的轴心的间距能够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小固定板121的尺寸,使得整个轴承安装机构100的结构更加紧凑,保证风管机的外形尺寸满足要求。本实施例中,两个安装孔112的轴心的间距为3.5厘米,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两个安装孔112的轴心的间距可以为3厘米,也可以为4厘米,对两个安装孔112的轴心的间距大小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平台部114朝远离固定板121的方向凹陷设置有第一加强槽115,第一加强槽115设置于两个安装孔112之间,第一加强槽115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平台部114的强度,防止平台部114在固定板121的震动作用下发生变形。具体地,固定板121的位置与第一加强槽115的位置相对应,固定板121盖设于第一加强槽115上,固定板121能够对第一加强槽115进行封闭,第一加强槽115能够对固定板121进行让位,以便于实现固定板121与平台部114的贴合设置,从而便于通过螺钉将固定板121和平台部114连接起来。
进一步地,平台部114朝远离固定板121的方向还凹陷设置有两个凹槽116,第一加强槽115设置于两个凹槽116之间,凹槽116的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平台部114的强度,防止平台部114在固定板121的震动作用下发生变形。具体地,一个凹槽116、一个安装孔112、第一加强槽115、另一个安装孔112和另一个凹槽116依次设置,每个安装孔112设置于第一加强槽115与一个凹槽116之间,第一加强槽115和两个凹槽116共同作用,以对平台部114上安装孔112周围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强,保证固定板121和平台部114通过螺钉连接的稳定性。
相应地,蜗壳固定板140凸设有第二加强台141,轴承支架120远离侧板110的一端与第二加强台141连接,第二加强台141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蜗壳固定板140的强度,以防止驱动电机170带动贯流风轮160转动产生的震动导致蜗壳固定板140发生扭曲变形,从而防止轴承130发生移位,进而保证输出轴180和贯流风轮160的同轴度,保证空调运行的稳定性,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轴承支架120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一折边123,第一折边123与第二加强台141贴合设置,第一折边123开设有固定孔124,第二加强台141开设有两个过孔142,每个过孔142与一个固定孔124的位置相对应,固定孔124和过孔142均用于供螺钉穿过,以固定第一折边123和第二加强台141的相对位置。具体地,两个固定孔124的位置一一对应地与两个过孔142的位置相对应,螺钉能够穿过固定孔124和过孔142,且与螺母配合,以实现第一折边123和第二加强台141的螺钉连接,从而固定轴承支架120与蜗壳固定板140的相对位置,防止轴承支架120相对于蜗壳固定板140发生位移,使得轴承支架120能够对轴承130进行可靠支撑和限位。
进一步地,轴承支架120还设置有第二折边125,第二折边125设置于两个第一折边123之间,第二折边125与第二加强台141贴合设置,第二加强台141能够通过第二折边125对轴承支架120进行支撑和固定,以提高轴承支架120与第二加强台141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轴承支架120与蜗壳固定板140连接的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加强台141朝远离轴承支架120的方向凹陷设置有第二加强槽143,第二加强槽143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第二加强台141的强度,防止第二加强台141在轴承支架120的震动作用下发生变形。具体地,第二折边125的位置与第二加强槽143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折边125盖设于第二加强槽143上,第二折边125能够对第二加强槽143进行部分封闭,第二加强槽143能够对第二折边125进行让位,以便于实现第二折边125与第二加强台141的贴合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折边125和第二加强槽143均呈直线形,第二折边125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加强槽143的延伸方向设置,以实现防呆效果,便于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蜗壳固定板140垂直于侧板110设置,轴承支架120呈L形,蜗壳固定板140、侧板110和轴承支架120共同围成一矩形框。具体地,轴承支架1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26和第二连接板127,其中,第一连接板126垂直于第二连接板127设置;固定板121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26远离第二连接板127的一侧,第一连接板126通过固定板121与侧板110的第一加强台111螺钉连接;第一折边123和第二折边125均设置于第二连接板127远离第一连接板126的一侧,第二连接板127通过第一折边123与蜗壳固定板140的第二加强台141螺钉连接。具体地,第二连接板127开设有限位孔128,轴承130安装于限位孔128内,限位孔128的内壁能够对轴承130进行支撑和限位,以防止轴承130相对于第二连接板127发生位移,从而保证输出轴180转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轴承130由橡胶材料制成,其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对输出轴180传递过来的震动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从而降低传递至侧板110和蜗壳固定板140上的震动强度,防止侧板110和蜗壳固定板140在震动作用下发生扭曲变形。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轴承130可以由塑胶材料制成,也可以由硅胶材料制成,对轴承130的材质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100,侧板110凸设有第一加强台111,第一加强台111开设有安装孔112,轴承130安装于轴承支架120上,轴承支架120设置有固定板121,固定板121开设有定位孔122,固定板121与第一加强台111贴合设置,安装孔112和定位孔122均用于供螺钉穿过,以固定固定板121和第一加强台111的相对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承安装机构100由于采用了凸设于侧板110上的第一加强台111以及与第一加强台111螺钉连接的轴承支架120,所以能够对轴承130进行可靠支撑和限位,避免侧板110发生扭曲变形,防止轴承130发生移位,保证空调运行的稳定性,提升用户体验。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0,用于调控室内气温。该空调器10包括轴承安装机构100和外壳200。其中,轴承安装机构100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本实施例中,空调器10为风管机,空调器10安装于室内吊顶上,且能够向室内吹出热风或者冷风。具体地,轴承支架120、轴承130和蜗壳固定板140均设置于外壳200内,侧板110与外壳200连接,外壳200能够固定侧板110的位置,从而固定蜗壳固定板140的位置,进而固定轴承支架120和轴承130的位置,保证输出轴180转动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空调器10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10的有益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轴承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110)、轴承支架(120)和轴承(130),所述侧板(110)凸设有第一加强台(111),所述第一加强台(111)开设有安装孔(112),所述轴承(130)安装于所述轴承支架(120)上,所述轴承支架(120)设置有固定板(121),所述固定板(121)开设有定位孔(122),所述固定板(121)与所述第一加强台(111)贴合设置,所述安装孔(112)和所述定位孔(122)均用于供螺钉穿过,以固定所述固定板(121)和所述第一加强台(111)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台(111)包括相互连接的环凸部(113)和平台部(114),所述环凸部(113)围设于所述平台部(114)外,且凸出所述侧板(110)的表面设置,所述平台部(114)与所述固定板(121)贴合设置,所述安装孔(112)开设于所述平台部(1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12)和所述定位孔(122)的数量均为两个,每个所述安装孔(112)的位置与一个所述定位孔(122)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安装孔(112)间隔设置于所述平台部(1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孔(112)的轴心的间距范围为3厘米至4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部(114)朝远离所述固定板(121)的方向凹陷设置有第一加强槽(115),所述第一加强槽(115)设置于两个所述安装孔(112)之间,所述固定板(121)盖设于所述第一加强槽(11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部(114)朝远离所述固定板(121)的方向还凹陷设置有两个凹槽(116),所述第一加强槽(115)设置于两个所述凹槽(116)之间,所述凹槽(116)用于提高所述平台部(114)的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机构还包括蜗壳固定板(140),所述蜗壳固定板(140)连接于所述侧板(110)上,所述蜗壳固定板(140)凸设有第二加强台(141),所述轴承支架(120)远离所述侧板(1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加强台(14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支架(120)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一折边(123),所述第一折边(123)与所述第二加强台(141)贴合设置,所述第一折边(123)开设有固定孔(124),所述第二加强台(141)开设有两个过孔(142),每个所述过孔(142)与一个所述固定孔(12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固定孔(124)和所述过孔(142)均用于供螺钉穿过,以固定所述第一折边(123)和所述第二加强台(141)的相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支架(120)还设置有第二折边(125),所述第二折边(125)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折边(123)之间,第二加强台(141)朝远离所述轴承支架(120)的方向凹陷设置有第二加强槽(143),所述第二折边(125)与所述第二加强台(141)贴合设置,且盖设于所述第二加强槽(143)上。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00)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安装机构,所述轴承支架(120)和所述轴承(130)均设置于所述外壳(200)内,所述侧板(110)与所述外壳(200)连接。
CN202321309053.2U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轴承安装机构以及空调器 Active CN219865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9053.2U CN219865943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轴承安装机构以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9053.2U CN219865943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轴承安装机构以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5943U true CN219865943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20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09053.2U Active CN219865943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轴承安装机构以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5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11889U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03396044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风扇电机的固定结构
CN219865943U (zh) 一种轴承安装机构以及空调器
CN205316624U (zh) 轴流柜机
WO2022199015A1 (zh) 空调出风装置及空调器
CN208330807U (zh) 风扇
CN21826929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038625U (zh) 窗式空调器
CN105953403A (zh) 安装架及贯流风轮组件
CN218544600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556532Y (zh) 空调器室外机新型排风装置
CN212132689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85234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901753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
CN210517938U (zh) 电机安装机构、新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17178844U (zh) 一种室温传感器安装结构
CN220169568U (zh)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
CN220379839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292930U (zh) 管道换风机
CN212339458U (zh) 空调器
CN215001927U (zh) 风管机
CN2332841Y (zh) 外转子电机驱动的风机盘管
CN215832052U (zh) 一种空调蜗壳组件及立柜式空调
CN221036074U (zh) 一种洁净室的送风装置
CN208011893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