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1770U - 吸湿透气涤纶长丝 - Google Patents

吸湿透气涤纶长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1770U
CN219861770U CN202321182256.XU CN202321182256U CN219861770U CN 219861770 U CN219861770 U CN 219861770U CN 202321182256 U CN202321182256 U CN 202321182256U CN 219861770 U CN219861770 U CN 219861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yarn
wall
moisture
sil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822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宇
祁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anyumei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anyumei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anyumei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anyumei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822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1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1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1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吸湿透气涤纶长丝,包括涤纶丝芯,所述涤纶丝芯的外壁设置有弹性纤维丝,所述弹性纤维丝的外壁绕接有外防护层,所述外防护层的外壁设置有透气蚕丝层,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竹炭纤维丝、铜氨纤维丝、吸湿棉纤维丝、抗菌纤维丝以及透气蚕丝层缠绕在弹性纤维丝的外壁,而竹炭纤维丝、铜氨纤维丝、吸湿棉纤维丝与抗菌纤维丝所编织成的外防护层配合透气蚕丝层通过其自身的材质特性能够提高涤纶长丝后续编织层涤纶丝布料的吸湿性,通过上述方式可知本实用能够有效提高涤纶长丝的吸湿性,从而能够避免后续编织的涤纶丝布料因无法对汗液进行吸取而导致皮肤与布料之间会具有黏质感。

Description

吸湿透气涤纶长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吸湿透气涤纶长丝。
背景技术
涤纶作为合成纤维中的三大主力纤维之一,因其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以及其他非服装领域。涤纶产品自问世以来,也曾以其悬垂好、强度高、挺括、不易起皱而被下游用户当作主要纺织原料来织造各类纺织品。
而现有的涤纶丝在制成衣物后,由于涤纶丝的吸湿性与透气性较差,导致涤纶布料吸湿性差,因而涤纶衣物穿着会有炽热感,同时人体所排出的汗液由于不能被布料吸收,从而会使得人体在出汗后,皮肤与布料之间会具有黏质感,从而影响到人员穿衣时的舒适度,因此现有的涤纶长丝还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综上,发明吸湿透气涤纶长丝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吸湿透气涤纶长丝,以解决人体在出汗后,由于涤纶丝的吸湿性与透气性较差,导致皮肤与布料之间会具有黏质感,从而影响到人员穿衣时的舒适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吸湿透气涤纶长丝,包括涤纶丝芯,所述涤纶丝芯的外壁设置有弹性纤维丝,所述弹性纤维丝的外壁绕接有外防护层,所述外防护层的外壁设置有透气蚕丝层。
优选的,所述弹性纤维丝设置的数量为二十条,多个所述弹性纤维丝均通过缠绕编织的方式固定在涤纶丝芯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弹性纤维丝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抗静电涂层,所述第一抗静电涂层通过喷涂的方式复合在弹性纤维丝的外壁,所述第一抗静电涂层的厚度为0.1mm。
优选的,所述外防护层包括竹炭纤维丝、铜氨纤维丝、吸湿棉纤维丝和抗菌纤维丝,所述竹炭纤维丝、铜氨纤维丝、吸湿棉纤维丝与抗菌纤维丝设置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竹炭纤维丝、铜氨纤维丝、吸湿棉纤维丝与抗菌纤维丝均通过绕接的方式在第一抗静电涂层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竹炭纤维丝、铜氨纤维丝、吸湿棉纤维丝与抗菌纤维丝的直径尺寸均相同,所述竹炭纤维丝、铜氨纤维丝、吸湿棉纤维丝与抗菌纤维丝的外壁均喷涂有抗菌银离子涂层。
优选的,所述透气蚕丝层固定缠绕在竹炭纤维丝、铜氨纤维丝、吸湿棉纤维丝与抗菌纤维丝的外壁,所述透气蚕丝层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抗静电涂层,所述第二抗静电涂层通过喷涂的方式复合在透气蚕丝层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弹性纤维丝可提高涤纶丝芯的抗拉伸断裂性能,而通过将竹炭纤维丝、铜氨纤维丝、吸湿棉纤维丝、抗菌纤维丝以及透气蚕丝层缠绕在弹性纤维丝的外壁,而竹炭纤维丝、铜氨纤维丝、吸湿棉纤维丝与抗菌纤维丝所编织成的外防护层配合透气蚕丝层通过其自身的材质特性能够提高涤纶长丝后续编织层涤纶丝布料的吸湿性与抗菌性,通过上述方式可知本实用能够有效提高涤纶长丝的吸湿性,从而能够避免后续编织的涤纶丝布料因无法对汗液进行吸取而导致皮肤与布料之间会具有黏质感,使得人员在穿着时更舒适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抗菌纤维丝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防护层绕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外防护层绕接的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涤纶丝芯;110、弹性纤维丝;120、第一抗静电涂层;200、外防护层;210、竹炭纤维丝;220、铜氨纤维丝;230、吸湿棉纤维丝;240、抗菌纤维丝;250、抗菌银离子涂层;300、透铜氨纤维丝气蚕丝层;310、第二抗静电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湿透气涤纶长丝,包括涤纶丝芯100,涤纶丝芯100的外壁设置有弹性纤维丝110,弹性纤维丝110设置的数量为二十条,多个弹性纤维丝110均通过缠绕编织的方式固定在涤纶丝芯100的外壁,设置的弹性纤维丝110的材质为聚氨酯弹性纤维,其能够加强涤纶丝芯100的抗拉伸性能,弹性纤维丝110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抗静电涂层120,第一抗静电涂层120通过喷涂的方式复合在弹性纤维丝110的外壁,第一抗静电涂层120的厚度为0.1mm,设置的第一抗静电涂层120是为了提高涤纶丝芯100与弹性纤维丝110的抗静电性能,而设置的第一抗静电涂层120的具为石墨层或聚醋酸乙烯醇溶树脂层,设置的第一抗静电涂层120上需要开设透气孔;
弹性纤维丝110的外壁绕接有外防护层200,设置的外防护层200是为了提高涤纶丝芯100的吸湿性能,外防护层200包括竹炭纤维丝210、铜氨纤维丝220、吸湿棉纤维丝230和抗菌纤维丝240,竹炭纤维丝210、铜氨纤维丝220、吸湿棉纤维丝230与抗菌纤维丝240设置的数量均为两组,竹炭纤维丝210、铜氨纤维丝220、吸湿棉纤维丝230与抗菌纤维丝240均通过绕接的方式在第一抗静电涂层120的外壁,设置的竹炭纤维丝210是从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主要原材料是竹子,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而设置的铜氨纤维丝220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可承受高度拉伸,制得的单丝较细,且铜氨纤维丝220也具有较强的吸湿性,而设置的吸湿棉纤维丝230具有很强的吸湿性能,其能够配合竹炭纤维丝210与铜氨纤维丝220有效提高涤纶丝芯100的吸湿效果,而设置的抗菌纤维丝240是一种将天然纤维用季铵化物或脂肪酰亚胺等有机抗菌剂浸渍处理制得的新型人工合成纤维,可用于对抗甲氧苯青霉素的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抗菌杀菌功能,可防感染和传染,通过将竹炭纤维丝210、铜氨纤维丝220、吸湿棉纤维丝230与抗菌纤维丝240通过缠绕的方式编织在一起,能过后提高涤纶丝布料的吸湿与抗菌性,竹炭纤维丝210、铜氨纤维丝220、吸湿棉纤维丝230与抗菌纤维丝240的直径尺寸均相同,竹炭纤维丝210、铜氨纤维丝220、吸湿棉纤维丝230与抗菌纤维丝240的外壁均喷涂有抗菌银离子涂层250,设置的抗菌银离子涂层250能够再次提高竹炭纤维丝210、铜氨纤维丝220、吸湿棉纤维丝230与抗菌纤维丝240的抗菌性,使得涤纶丝使用时更卫生;
外防护层200的外壁设置有透气蚕丝层300,透气蚕丝层300固定缠绕在竹炭纤维丝210、铜氨纤维丝220、吸湿棉纤维丝230与抗菌纤维丝240的外壁,透气蚕丝层300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抗静电涂层310,第二抗静电涂层310通过喷涂的方式复合在透气蚕丝层300的外壁,设置的透气蚕丝层300一是为了提高外防护层200在第一抗静电涂层120外壁缠绕的稳定性,二是能够再次提高布料的吸湿与透气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首先,人员可通过绕绳设备将多组弹性纤维丝110均匀缠绕在涤纶丝芯100的外壁,而弹性纤维丝110绕接完成后,再将其绕接端穿过喷涂机,使得喷涂机能够将第一抗静电涂层120均匀喷涂在弹性纤维丝110上,完成后人员再通过喷涂机对竹炭纤维丝210、铜氨纤维丝220、吸湿棉纤维丝230和抗菌纤维丝240进行喷涂,接着再通过绕线机将竹炭纤维丝210、铜氨纤维丝220、吸湿棉纤维丝230和抗菌纤维丝240均匀缠绕在弹性纤维丝110的外壁上,提高涤纶长丝的吸湿性与抗菌性能,完成后通过横向将透气蚕丝层300缠绕在外防护层200的外壁上,起到固定外防护层200并提高涤纶长丝吸湿性的作用,而后再将缠绕透气蚕丝层300后的涤纶丝输送至喷涂机下方,再由喷涂机在透气蚕丝层300侧喷涂第二抗静电涂层310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吸湿透气涤纶长丝,包括涤纶丝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丝芯(100)的外壁设置有弹性纤维丝(110),所述弹性纤维丝(110)的外壁绕接有外防护层(200),所述外防护层(200)的外壁设置有透气蚕丝层(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透气涤纶长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纤维丝(110)设置的数量为二十条,多个所述弹性纤维丝(110)均通过缠绕编织的方式固定在涤纶丝芯(100)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透气涤纶长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纤维丝(110)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抗静电涂层(120),所述第一抗静电涂层(120)通过喷涂的方式复合在弹性纤维丝(110)的外壁,所述第一抗静电涂层(120)的厚度为0.1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湿透气涤纶长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层(200)包括竹炭纤维丝(210)、铜氨纤维丝(220)、吸湿棉纤维丝(230)和抗菌纤维丝(240),所述竹炭纤维丝(210)、铜氨纤维丝(220)、吸湿棉纤维丝(230)与抗菌纤维丝(240)设置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竹炭纤维丝(210)、铜氨纤维丝(220)、吸湿棉纤维丝(230)与抗菌纤维丝(240)均通过绕接的方式在第一抗静电涂层(120)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湿透气涤纶长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纤维丝(210)、铜氨纤维丝(220)、吸湿棉纤维丝(230)与抗菌纤维丝(240)的直径尺寸均相同,所述竹炭纤维丝(210)、铜氨纤维丝(220)、吸湿棉纤维丝(230)与抗菌纤维丝(240)的外壁均喷涂有抗菌银离子涂层(25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湿透气涤纶长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蚕丝层(300)固定缠绕在竹炭纤维丝(210)、铜氨纤维丝(220)、吸湿棉纤维丝(230)与抗菌纤维丝(240)的外壁,所述透气蚕丝层(300)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抗静电涂层(310),所述第二抗静电涂层(310)通过喷涂的方式复合在透气蚕丝层(300)的外壁。
CN202321182256.XU 2023-05-17 2023-05-17 吸湿透气涤纶长丝 Active CN219861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2256.XU CN219861770U (zh) 2023-05-17 2023-05-17 吸湿透气涤纶长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2256.XU CN219861770U (zh) 2023-05-17 2023-05-17 吸湿透气涤纶长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1770U true CN219861770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24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82256.XU Active CN219861770U (zh) 2023-05-17 2023-05-17 吸湿透气涤纶长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1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52848U (zh) 一种双芯纱弹性面料
CN107604510A (zh) 一种透气且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14655514U (zh) 一种舒适型鸟眼布
CN219861770U (zh) 吸湿透气涤纶长丝
CN208104647U (zh) 一种复合抗菌纱线
CN216427526U (zh) 一种不易起球的包覆型粘胶纱线
JP2004211264A (ja) 弾性複合紡績糸織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製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4137662U (zh) 一种多功能天丝面料
CN213086214U (zh) 一种透气耐磨的涤纶纱线
CN213113679U (zh) 一种抗菌型石墨烯混纺纱线
CN210066044U (zh) 一种抗菌除臭吸湿快干型纱线
CN215620570U (zh) 一种抗敏高透气性涤纶布
CN208698096U (zh) 一种防紫外线透气纺织面料
CN211868813U (zh) 一种单向导湿布料
CN214821392U (zh) 一种刮色均匀的亚麻布
CN218812362U (zh) 一种透气性好的锦纶包覆丝
CN215512559U (zh) 一种低弹服装网布面料
CN215501489U (zh) 一种纤维素长丝与弹力纤维编织的手套
CN216338191U (zh) 一种阳涤复合丝
CN218577199U (zh) 一种抗静电涤纶棉混纺面料
CN219731184U (zh) 一种涤纶复合型包覆丝
CN219856276U (zh) 一种针织面料
CN216107428U (zh) 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环保布料
CN210262161U (zh) 一种柔软舒适型纱线
CN212737328U (zh) 一种嫩肤抗菌针织罗纹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