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59441U - 转运装置及玻璃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转运装置及玻璃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59441U
CN219859441U CN202320137338.6U CN202320137338U CN219859441U CN 219859441 U CN219859441 U CN 219859441U CN 202320137338 U CN202320137338 U CN 202320137338U CN 219859441 U CN219859441 U CN 219859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transfer device
carrier
plate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73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
李赫然
任申
胡恒广
闫冬成
张占永
姜杰峰
蔡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bei Guangx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bei Guangx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bei Guangx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373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59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59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59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置于玻璃产线和检测仪器之间的转运装置及玻璃生产系统。转运装置包括机架和承载车,所述机架上沿第一方向设置导向件,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玻璃产线指向所述检测仪器的方向;所述承载车底部设有与所述导向件相适配的运动件,以使所述承载车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承载车的顶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承托部,用于承托待运玻璃板,且所述承托部能够相对于所述运动件沿第二方向伸缩,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地面。实现利用承载车对玻璃产线上抽检的玻璃进行承托转运至检测仪器处,保证转运过程的高效及安全性,避免玻璃破碎。

Description

转运装置及玻璃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运装置及玻璃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尺寸超薄玻璃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抽检;抽检的操作通常是将玻璃由产线取下转运至旁边的检测仪器进行检测,已后的玻璃的各项参数。
但是,人工转运不仅费时、费力,还极易造成玻璃破碎影响成品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在玻璃产线进行抽检时,人工转运不仅费时费力,还极易造成玻璃破碎影响成品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运装置,置于玻璃产线和检测仪器之间,转运装置包括:
机架,机架上沿第一方向设置导向件,第一方向为玻璃产线指向检测仪器的方向;
承载车,承载车底部设有与导向件相适配的运动件,以使承载车能够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承载车的顶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承托部,用于承托待运玻璃板,且承托部能够相对于运动件沿第二方向伸缩,第二方向垂直地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转运装置,承托部包括承托杆以及若干滚轮;
承托杆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三方向垂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若干滚轮沿承托杆的轴向间隔套接于承托杆,且滚轮具有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转运装置,其中滚轮活动套接于承托杆,以能够沿承托杆的轴向往复运动且能够绕承托杆的轴向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转运装置,其中承载车包括第一载板、第二载板以及至少一伸缩组件;
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载板背离第二载板的一侧设置运动件,第二载板背离第一载板的一侧设置承托部;
至少一伸缩组件设置于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之间,用于带动第二载板沿第二方向靠近或远离第一载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转运装置,其中伸缩组件包括传动轴、第一中轴以及第一支撑架;
传动轴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三方向垂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第一中轴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第一中轴穿过传动轴与传动轴固接;
第一支撑架包括两第一V型架,两第一V型架分别设置于第一中轴的两端;
第一V型架包括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第一架板和第二架板转动连接,且连接处转动接于第一中轴,第一架板远离第二架板的一端转动接于第二载板,第二架板远离第一架板的一端转动接于第一载板;
其中,传动轴沿第三方向往复运动以使第一V型架撑起或落下第二载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转运装置,其中伸缩组件还包括若干第二中轴和若干第二支撑架,第二中轴与第二支撑架一一对应设置;
第二中轴沿第一方向延伸,且转动穿设于传动轴上;若干第二中轴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
第二支撑架包括两第二V型架,两第二V型架分别设置于第二中轴的两端;
第二V型架包括第三架板和第四架板,第三架板和第四架板转动连接,且连接处转动接于第二中轴,第三架板远离第四架板的一端转动接于第二载板,第四架板远离第三架板的一端转动接于第一载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转运装置,其中传动轴对应第一V型架的开口的一端设有手柄。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转运装置,其中导向件为导轨;
运动件为适配于导轨的滑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转运装置,其中滑轮为刹车轮。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玻璃生产系统,其包括前述的转运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转运装置,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导向件配合具有运动件的承载车,实现利用承载车对玻璃产线上抽检的玻璃进行承托转运至检测仪器处,保证转运过程的高效性及安全性,避免玻璃破碎;同时承载车的承托部还能够相对于运动件进行伸缩,进而能够有效适应于不同高度的检测仪器及玻璃产线;有效解决在玻璃产线进行抽检时,人工转运不仅费时费力,还极易造成玻璃破碎影响成品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转运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转运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转运装置中承载车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11、导向件;2、承载车;21、运动件;22、第一载板;23、第二载板;24、伸缩组件;241、传动轴;242、第一中轴;243、第一支撑架;2431、第一架板;2432、第二架板;244、第二中轴;245、第二支撑架;2451、第三架板;2452、第四架板;3、承托部;31、承托杆;32、滚轮;4、手柄;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c、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公开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本公开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大于或等于两个;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实施例一
参考附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置于玻璃产线和检测仪器(图中未示出)之间的转运装置,转运装置包括机架1和承载车2,机架1上沿第一方向a设置导向件11,第一方向a为玻璃产线(图中未示出)指向检测仪器(图中未示出)的方向;承载车2底部设有与导向件11相适配的运动件21,以使承载车2能够沿第一方向a往复运动;承载车2的顶部沿第一方向a间隔设有至少两承托部3,用于承托待运玻璃板(图中未示出),且承托部3能够相对于运动件21沿第二方向b伸缩,第二方向b垂直地面。
具体的,为了解决在玻璃产线进行抽检时,人工转运不仅费时费力,还极易造成玻璃破碎影响成品率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设置在玻璃产线和检测仪器(图中未示出)之间,通过导向件11和承载车2的配合为待运玻璃提供承载位和运输通道,承载车2上通过承托部3对待运玻璃进行承托,承托稳定后即可将承载车2沿导向件11进行推动将待运玻璃运输至检测仪器处进行检测,该过程中无需人工转运玻璃,不会对玻璃造成以外刮碰,进而有效降低玻璃在转运过程中的破损率,保证玻璃的成品率,尤其是对于超薄玻璃来说,大大提高了玻璃的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玻璃生产过程中会进行抽检,以保证对应批次产品的质量,则需要由产线上将玻璃取下运至检测仪器进行相关参数的检测,例如:弯曲度、抗冲击性能、耐热冲击性能、反射率、投射率等等,则对应地,上述检测仪器即为对应不同检测参数的检测仪器;对于玻璃尤其是超薄玻璃的特殊性,其在进行转运过程中,人工运输或托举会发生摩擦、破损等问题,则本实施例中的转运装置则设置在产线和检测仪器之间,人工将玻璃转移至转运装置上,通过转运装置对玻璃进行转运运输,到检测仪器位置后再上料至检测仪器,避免运输过程中人工运输或托举对玻璃板造成的摩擦甚至破损问题;且可以理解的是:转运装置可以单次单片的转运,也可以单次多片的转运。
其中,机架1为刚性结构,其形状和尺寸在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调整,可以但不限于图1所示的长方体框架结构;本实施例中的机架1优选为由管材搭建而成的框架,既能够保证承托刚度,又避免整体重量过大,影响后续的维护与挪动需求。同时本实施例中机架1的底部可以设置导向轮实现整体转运装置的可移动,实现不同目的地或产线之间的转移,大大提高便捷性。导向件11为刚性结构,导向件11沿第一方向a连续设置以起到导向承载车2的作用,使得承载车2能够在机架1上稳定且准确地往返运动于玻璃产线和检测仪器之间,导向件11可以为导轨、滑槽等等,相应地,承载车2上的运动件21则是与导向件11相适配的滚轮、滑块等等。
其中,承载车2为刚性结构,其能够为待运玻璃提供承托位,还能够为配合导向件11提供运动件21的设置位;可以理解的是不必须是车的形状,可以是板状、框架结构、槽状等等;承载车2能够沿第二方向b伸缩,进而在玻璃产线下料以及检测仪器上料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承载车2的高度以适应于玻璃产线以及检测仪器的高度,从而大大降低人工举升玻璃的难度,且有效降低玻璃在被举升过程中发生碎裂的风险。
其中,承托部3可以是刚性结构也可以弹性结构,例如:支撑块、橡胶轮等等,其为待运玻璃提供直接接触式的承载,本实施例中承托部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承托部3沿第一方向a间隔设置,以分别承托待运玻璃沿第一方向a的两端,当然,参考附图1和附图3,承托部3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调整,例如:适用于较大尺寸玻璃尤其是超薄玻璃时,可以将承托部3的数量设置的多一些,以保证对待运玻璃的承托充分、稳定,避免局部悬空未被承托出现裂隙或碎裂。
根据上述所列,本公开提供的转运装置,通过在机架1上设置导向件11配合具有运动件21的承载车2,实现利用承载车2对玻璃产线上抽检的玻璃进行承托转运至检测仪器处,保证转运过程的高效及安全性,避免玻璃破碎;同时承载车2的承托部3还能够相对于运动件21进行伸缩,进而能够有效适应于不同高度的检测仪器;有效解决在玻璃产线进行抽检时,人工转运不仅费时费力,还极易造成玻璃破碎影响成品率的问题。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标识可以存在的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地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种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在具体实施中,承托部3包括承托杆31以及若干滚轮32;承托杆31沿第三方向c延伸,第三方向c垂直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若干滚轮32沿承托杆31的轴向间隔套接于承托杆31,且滚轮32具有弹性。
具体的,为了实现承托部3对于待运玻璃的稳定承托,本实施例中将承托部3设置为包括承托杆31和滚轮32,承托杆31为刚性杆体,为待运玻璃提供平直的承托,滚轮32为弹性件,例如橡胶轮,滚轮32套接在承托杆31上为待运玻璃提供一定的柔性支撑,避免与待运玻璃产生硬性刮碰;本实施例中承托杆31上滚轮3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调整,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在具体实施中,滚轮32活动套接于承托杆31,以能够沿承托杆31的轴向往复运动且能够绕承托杆31的轴向转动。
具体的,为了提高承载车2的普遍适用性,可以同时针对大小尺寸的玻璃进行转运,本实施例中将滚轮32设置为活动套接于承托杆31,使得其够沿承托杆31的轴向往复运动且能够绕承托杆31的轴向转动,进而在对应不同尺寸玻璃板时既可以通过调整承托杆31上滚轮32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在具体实施中,承载车2包括第一载板22、第二载板23以及至少一伸缩组件24;第一载板22和第二载板23沿第二方向b间隔设置,第一载板22背离第二载板22的一侧设置运动件21,第二载板23背离第一载板22的一侧设置承托部3;至少一伸缩组件24设置于第一载板22和第二载板23之间,用于带动第二载板23沿第二方向b靠近或远离第一载板22。
具体的,为了实现承载部3能够相对于运动件21伸缩,调整待运玻璃的承载高度,本实施例中将承载车2设置为包括第一载板22、第二载板23以及至少一伸缩组件24;第一载板22和第二载板23均为刚性平直板体,第一载板22为运动件21提供安装位,第二载板23为承托部3提供安装位,则同时配合伸缩组件24实现第二载板23相对于第一载板22的伸缩;伸缩组件24为能够进行伸缩的结构,例如:气缸、伸缩杆等等,本实施例中伸缩组件24可以沿垂直地面的方向及第二方向b设置,伸缩组件2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载板22和第二载板23,第一载板22通过运动件21与机架1配合无法在伸缩组件24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进而在伸缩组件24作用时即可将第二载板23向上顶起调整高度。伸缩组件2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调整,伸缩组件24至少设置一个,当伸缩组件24设置一个时,则将伸缩组件24对应第一载板22和第二载板23的中心设置,保证顶起的稳定性;当然,也可以对应第一载板22和第二载板23的板面均匀的间隔设置若干个伸缩组件,也可以如图3所示,对应第一载板22和第二载板23沿第三方向c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伸缩组件24。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2和附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在具体实施中,伸缩组件24包括传动轴241、第一中轴242以及第一支撑架243;传动轴241沿第三方向c延伸,第三方向c垂直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第一中轴242沿第一方向a延伸,且第一中轴242穿过传动轴241与传动轴241固接;第一支撑架243包括两第一V型架,两第一V型架分别设置于第一中轴242的两端;第一V型架包括第一架板2431和第二架板2432,第一架板2431和第二架板2432转动连接,且连接处转动接于第一中轴242,第一架板2431远离第二架板2432的一端转动接于第二载板23,第二架板2432远离第一架板2431的一端转动接于第一载板22;其中,传动轴241沿第三方向c往复运动以使第一V型架撑起或落下第二载板23。
具体的,为了实现伸缩组件24的伸缩,本实施例中将其设置为纯机械结构配合的伸缩结构,人为手动控制伸缩,无需电控无需传感器配合,大大降低成本;传动轴242沿第三方向c延伸用于手动推拉,第一中轴242则用于安装第一支撑架243的第一架板2431和第二架板2432,第一中轴242与传动轴241固接,可以是传动轴241穿过第一中轴242的固接,也可以是第一中轴242穿过传动轴241的固接,进而能够随着传动轴242沿第三方向c运动,参考附图2,当接于第一中轴242的第一V型架的开口朝向图中左侧时,则传动轴241向左侧拉动时,第一V型架的第一架板2431和第二架板2432相互靠近即开口变小使得第一载板22和第二载板23之间的距离减小,相对应地,当传动轴241向图中右侧拉动时,第一V型架的第一架板2431和第二架板2432相互远离即开口变大使得第一载板22和第二载板23之间的距离增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中轴242和第一支撑架243的数量一一对应且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调整,例如:沿第三方向c间隔设置多个第一中轴242和对应的第一支撑架243,以保证对第二载板23产生足够的支撑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2和附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在具体实施中,伸缩组件24还包括若干第二中轴244和若干第二支撑架245,第二中轴244与第二支撑架245一一对应设置;第二中轴244沿第一方向a延伸,且转动穿设于传动轴241上;若干第二中轴244沿第三方向c间隔设置;第二支撑架245包括两第二V型架,两第二V型架分别设置于第二中轴244的两端;第二V型架包括第三架板2451和第四架板2452,第三架板2451和第四架板2452转动连接,且连接处转动接于第二中轴244,第三架板2451远离第四架板2452的一端转动接于第二载板23,第四架板2452远离第三架板2451的一端转动接于第一载板22。
具体的,为了保证第二载板23的稳定升降,避免发生偏移、歪斜造成被转运玻璃的损坏或破碎,本实施例中设置若干第二中轴244和与第二中轴244一一对应的第二支撑架245,第二中轴244沿第一方向a延伸且穿过传动轴241,或者被传动轴241穿过均可,使得传动轴241沿第三方向c被拉动时可以不影响第二中轴244的位置,此时第一中轴242会带动第一V型架伸缩,从而带动第二载板23升降,进一步地,第二V型架则会随第二载板23被拉伸(开口增大)或压缩(开口减小),在传动轴241不发生运动时为第二载板23提供支撑;并且若干第二支撑架245需要沿第三方向c均匀的间隔设置,以保证均匀稳定的支撑力;同时,若干第二V型架的开口朝向不做限制,可以与第一V型架同向也可以与第一V型架反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在具体实施中,传动轴241对应第一V型架的开口的一端设有手柄4。
具体的,为了实现传动轴241沿第三方向c的运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手柄4,手柄4为刚性结构,可以是板状、杆状、柱状等任意形状,只要能够提供拉动传动轴241的施力位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在具体实施中,导向件11为导轨;运动件21为适配于导轨的滑轮。
具体的,为了实现导向件11与运动件21的配合且简化设计和安装成本,本实施例中将导向件11设置为角钢形式的导轨,即角钢开口朝向机架1进行固定焊接,利用角钢的弯折区域作为导轨,相应地,将运动件21设置为滑轮,以配合角钢进行滑动;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承载车2的停驻稳定,避免溜车造成被转运玻璃的损坏或刮碰,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将滑轮设置为刹车轮,进而在转运到位后可以稳定的停驻。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生产系统,其包括转运装置。
具体的,上述转运装置即实施例1的转运装置,其结构及工作原理请参照实施例1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

Claims (10)

1.一种转运装置,置于玻璃产线和检测仪器之间,其特征在于,转运装置包括:
机架(1),所述机架(1)上沿第一方向(a)设置导向件(11),所述第一方向(a)为所述玻璃产线指向所述检测仪器的方向;
承载车(2),所述承载车(2)底部设有与所述导向件(11)相适配的运动件(21),以使所述承载车(2)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a)往复运动;所述承载车(2)的顶部沿所述第一方向(a)间隔设有至少两承托部(3),用于承托待运玻璃板,且所述承托部(3)能够相对于所述运动件(21)沿第二方向(b)伸缩,所述第二方向(b)垂直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托部(3)包括承托杆(31)以及若干滚轮(32);
所述承托杆(31)沿第三方向(c)延伸,所述第三方向(c)垂直所述第一方向(a)和所述第二方向(b);
所述若干滚轮(32)沿所述承托杆(31)的轴向间隔套接于所述承托杆(31),且所述滚轮(32)具有弹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轮(32)活动套接于所述承托杆(31),以能够沿所述承托杆(31)的轴向往复运动且能够绕所述承托杆(31)的轴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车(2)包括第一载板(22)、第二载板(23)以及至少一伸缩组件(24);
所述第一载板(22)和所述第二载板(23)沿所述第二方向(b)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载板(22)背离所述第二载板(23)的一侧设置所述运动件(21),所述第二载板(23)背离所述第一载板(22)的一侧设置所述承托部(3);
所述至少一伸缩组件(24)设置于所述第一载板(22)和所述第二载板(23)之间,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载板(23)沿所述第二方向(b)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载板(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组件(24)包括传动轴(241)、第一中轴(242)以及第一支撑架(243);
所述传动轴(241)沿第三方向(c)延伸,所述第三方向(c)垂直所述第一方向(a)和所述第二方向(b);
所述第一中轴(242)沿所述第一方向(a)延伸,且所述第一中轴(242)穿过所述传动轴(241)与所述传动轴(241)固接;
所述第一支撑架(243)包括两第一V型架,所述两第一V型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中轴(242)的两端;
所述第一V型架包括第一架板(2431)和第二架板(2432),所述第一架板(2431)和所述第二架板(2432)转动连接,且连接处转动接于所述第一中轴(242),所述第一架板(2431)远离所述第二架板(2432)的一端转动接于所述第二载板(23),所述第二架板(2432)远离所述第一架板(2431)的一端转动接于所述第一载板(22);
其中,所述传动轴(241)沿所述第三方向(c)往复运动以使所述第一V型架撑起或落下所述第二载板(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组件(24)还包括若干第二中轴(244)和若干第二支撑架(245),所述第二中轴(244)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45)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中轴(244)沿第一方向(a)延伸,且转动穿设于所述传动轴(241)上;所述若干第二中轴(244)沿所述第三方向(c)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支撑架(245)包括两第二V型架,所述两第二V型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中轴(244)的两端;
所述第二V型架包括第三架板(2451)和第四架板(2452),所述第三架板(2451)和所述第四架板(2452)转动连接,且连接处转动接于所述第二中轴(244),所述第三架板(2451)远离所述第四架板(2452)的一端转动接于所述第二载板(23),所述第四架板(2452)远离所述第三架板(2451)的一端转动接于所述第一载板(2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轴(241)对应所述第一V型架的开口的一端设有手柄(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件(11)为导轨;
所述运动件(21)为适配于所述导轨的滑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轮为刹车轮。
10.一种玻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转运装置。
CN202320137338.6U 2023-01-17 2023-01-17 转运装置及玻璃生产系统 Active CN219859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7338.6U CN219859441U (zh) 2023-01-17 2023-01-17 转运装置及玻璃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7338.6U CN219859441U (zh) 2023-01-17 2023-01-17 转运装置及玻璃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59441U true CN219859441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69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7338.6U Active CN219859441U (zh) 2023-01-17 2023-01-17 转运装置及玻璃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59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34427B (zh) 一种液晶面板精准抓取及放置转移系统
CN106516686A (zh) 一种托盘提升输送机构
CN110696710B (zh) 一种用于提高卷钢安全运输性能的交通运输装置
CN219859441U (zh) 转运装置及玻璃生产系统
CN110683272A (zh) 一种建材板料提升输送装置
CN212100683U (zh) 分拣小车及分拣设备
CN212424434U (zh) 拐弯轨道及分拣设备
CN212739499U (zh) 一种制砖系统砖板转运升降轨道车
US8662888B2 (en) Loading system for a heat treating furnace
CN205328536U (zh) 升降自由式输送车
TW201105432A (en) Device for handling and/or transporting rolls of a roll stand
KR101652822B1 (ko) 초고장력 강판용 교정기
US20160238279A1 (en) Methods of processing a furnace
CN212420164U (zh) 一种电梯门板组装加强筋用的定位装置
CN209064143U (zh) 一种凹版印刷机的版辊转运车
KR20100012620A (ko) 객차차축 조립용 리프트 장치
CN112850154A (zh) 一种纵骨全程自动送料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10626252A (zh) 汽车上用于卷钢运输的固定方法
CN211569998U (zh) 一种无纺布生产设备组件组装用有轨台车
CN217755829U (zh) 一种防破裂玻璃转运上料机构
CN214878240U (zh) 一种钢架
CN211895933U (zh) 轮胎转角升降机
CN219192280U (zh) 一种便于卸货的手推车
CN220743075U (zh) 玻璃拉边机用安装小车
CN219791690U (zh) 一种玻璃的立交输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