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58627U - 导轨、门体和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导轨、门体和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58627U
CN219858627U CN202320905434.0U CN202320905434U CN219858627U CN 219858627 U CN219858627 U CN 219858627U CN 202320905434 U CN202320905434 U CN 202320905434U CN 219858627 U CN219858627 U CN 219858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hole
container
rail
lowe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54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震
齐金祥
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al Oriental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Qingdao Co ltd
Shanghai Huanyu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al Oriental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Qingdao Co ltd
Shanghai Huanyu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al Oriental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Qingdao Co ltd, Shanghai Huanyu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versal Oriental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054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58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58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58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轨、门体和集装箱,所述导轨适于设在集装箱的货物出入口的下方、用于货物装卸,所述货物出入口的底部设置有底架;所述导轨转动设于所述底架的前端,所述导轨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集装箱关门时,所述导轨处于折叠状态,所述导轨朝靠近所述底架的方向折叠;所述集装箱装卸货物时,所述导轨处于展开状态,所述导轨朝远离所述底架的方向展开,货物沿所述导轨进出所述集装箱。通过在集装箱的货物出入口的下方的底架上设置导轨,导轨转动设置于底架的前端,需要装卸货物时,展开导轨,装卸完货物后,折叠导轨,使用方便,缩短了货物装卸的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货物转运效率高。

Description

导轨、门体和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货物装载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轨、门体和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能装载货物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大型箱体,集装箱多用于海运。集装箱的结构主要包括底架、侧板、顶架等部件。集装箱运输是贸易货物多式联运过程中的重要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具有标准化高、密封性好、破损率低、集约化、成本低等优点,大大提高了货物运输的安全和效率。在货物装卸集装箱中的过程中,由于集装箱的底架具有一定高度,造成装卸不方便。
现有公告号为CN21436010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转运平台结构,包括平台本体、传动组件和导向限位组件,传动组件和导向限位组件均设置在平台本体上,货物置于平台本体上,传动组件能够带动平台本体上的货物移动,且能够沿导向限位组件运输至箱体内,平台本体的底部设有与叉车插接配合的叉槽孔。即通过设置转运平台结构,将货物置于平台本体上,通过传动组件能够将货物装卸集装箱中。
但上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转运平台与集装箱为分体式结构,在转运货物的过程中需要同时附带转运平台,而且在货物装卸过程中,需要首先连接转运平台和集装箱,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货物转运效率较低。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降低货物转运成本,提高货物转运效率的技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轨、门体和集装箱,实现降低货物转运成本,提高货物转运效率。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轨,所述导轨适于设在集装箱的货物出入口的下方、用于货物装卸,所述货物出入口的底部设置有底架;
所述导轨转动设于所述底架的前端,所述导轨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
所述集装箱关门时,所述导轨处于折叠状态,所述导轨朝靠近所述底架的方向折叠;
所述集装箱装卸货物时,所述导轨处于展开状态,所述导轨朝远离所述底架的方向展开,货物沿所述导轨进出所述集装箱。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轨包括:
下导轨,所述下导轨的一端与所述底架的前端转动连接;和,
上导轨,设于所述下导轨的上方,所述上导轨沿长度方向与所述下导轨沿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所述上导轨沿所述下导轨的上方与所述下导轨的侧面之间转动;
其中,当所述导轨处于折叠状态,所述上导轨位于所述下导轨的前方,所述下导轨朝靠近所述底架的方向折叠;当所述导轨处于展开状态,所述上导轨位于所述下导轨的上方,所述下导轨与所述底架相垂直。
通过将下导轨的一端与底架的前端转动连接,上导轨设于下导轨的上方,且上导轨沿长度方向与下导轨沿长度方向转动连接,这样转动下导轨时,上导轨随下导轨一起运动;当导轨处于折叠状态,上导轨位于下导轨的前方,这样下导轨与集装箱的门体之间留有空隙,方便集装箱关门;当导轨处于展开状态,上导轨位于下导轨的上方,货物沿上导轨进出集装箱。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导轨设有导槽,当所述导轨处于展开状态,所述导槽的底面与所述底架的上表面相平齐。
通过在上导轨设置导槽,当导轨处于展开状态,导槽的底面与底架的上表面相平齐,导槽为货物转运提供通道,在货物装卸过程中,减小了对上导轨的冲击。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架包括第一定位座和第一止动销,所述第一定位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轨还包括:
连接件,设于所述下导轨靠近所述第一定位座的端部,所述连接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
当所述导轨处于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止动销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用于锁止所述下导轨。
通过在底架设置第一定位座和第一止动销,第一定位座设有第一通孔,下导轨靠近第一定位座的端部设有连接件,连接件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对应,当导轨处于展开状态,下导轨与底架相垂直,第一止动销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锁止下导轨,有利于货物装卸集装箱。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导轨的另一端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底架包括:
第二定位座,设置于所述底架的前端,所述第二定位座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相对应;和,
第二止动销,适于插入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当所述导轨处于折叠状态,所述第二止动销插入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用于锁止所述下导轨。
通过在下导轨的另一端设置第三通孔,底架的前端设有第二定位座和第二止动销,第二定位座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第三通孔相对应,当导轨处于折叠状态,第二止动销插入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锁止下导轨,这样下导轨的两端均固定,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减小下导轨晃动,有利于保护下导轨。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止动销呈钥匙形,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均与所述第二止动销相适配。
通过第二止动销呈钥匙形,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均与第二止动销相适配,当第二止动销插入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后,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第二止动销难以从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中脱出,从而使下导轨固定的更牢固。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中一个设有定位槽,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中的另一个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
其中,当所述导轨处于展开状态,所述定位块插入所述定位槽。
通过在上导轨和下导轨中一个设置定位槽,另一个设置定位块,当导轨处于展开状态,由于定位块插入定位槽,提高了上导轨和下导轨的连接强度,在货物装卸过程中,减小对导轨的冲击。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导轨的下端设有多个升降支座,所述升降支座与所述下导轨螺纹连接。
通过在下导轨的下端设置多个升降支座,升降支座和下导轨螺纹连接,当需要装卸货物时,导轨处于展开状态,调节升降支座,使升降支座的底部与地面接触,增加了导轨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在第二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体,包括:
底架,所述底架的前端转动设有如上述第一个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导轨;
侧板,与所述底架相连接;
顶板,与所述侧板相连接,所述底架、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围合成货物出入口;和,
门本体,与所述侧板转动连接,所述门本体用于封闭所述货物出入口。
在第三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包括:
箱体,其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如上述第二个方面实施例中所述的门体,且所述开口与所述货物出入口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集装箱的货物出入口的下方的底架上设置导轨,导轨转动设置于底架的前端,即导轨与底架相连接为一体,导轨可以随着集装箱一起进行运输,导轨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集装箱关门时,导轨朝靠近底架的方向折叠,这样可以减小导轨的占用空间;集装箱装卸货物时,导轨朝向远离底架的方向展开,货物沿导轨进出集装箱;导轨的折叠和展开操作便捷,避免了现有技术在转运货物的过程中需要同时附带转运平台;
本申请需要装卸货物时,展开导轨,装卸完货物后,折叠导轨,使用方便,缩短了货物装卸的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货物转运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导轨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导轨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导轨10;
下导轨101,第三通孔1011,升降支座1012,定位槽1013,减震垫1014;
上导轨102,导槽1021,定位块1022;
连接件103,第二通孔1031;
货物出入口20;
底架30;
第一定位座301;
第一止动销302;
第二定位座303,第四通孔3031;
第二止动销304;
避让孔305;
侧板40;
顶板50;
门本体60。
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结合图1至图8所示,在第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轨10,导轨10适于设在集装箱的货物出入口20的下方、用于货物装卸,货物出入口20的底部设置有底架30;
导轨10转动设于底架30的前端,导轨10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
结合图2所示,集装箱关门时,导轨10处于折叠状态,导轨10朝靠近底架30的方向折叠;
结合图4和图5所示,集装箱装卸货物时,导轨10处于展开状态,导轨10朝远离底架30的方向展开,货物沿导轨10进出集装箱。
具体而言,通过设置导轨10,导轨10与集装箱的货物出入口20底部的底架30转动连接,方便导轨10的折叠和展开;当集装箱装卸货物时,将导轨10展开,导轨10处于展开状态,货物沿导轨10进出集装箱;当集装箱装卸完货物时,将导轨10折叠,减小了导轨10的占用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导轨10处于折叠状态时,导轨10可以与底架30相平行,或者导轨10折叠到与底架30相抵靠的位置。导轨10处于折叠状态时,导轨10与底架30处于相垂直的位置,这样方便货物沿导轨10进出货物出入口20。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导轨10可以成对的、对称设置于底架30的前端,这样,运送货物更加平稳;两个导轨10分别对称设置于底架30的两端,展开时,两个导轨10朝向底架30的两端展开,折叠时,两个导轨10朝向底架30的中间折叠。
可以理解的是,导轨10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具体的,当导轨10处于展开状态为使用状态;导轨10处于折叠状态为停用状态。
结合图1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导轨10包括下导轨102和上导轨101。
下导轨102的一端与底架30的前端转动连接;
上导轨101设于下导轨102的上方,上导轨101沿长度方向与下导轨102沿长度方向转动连接,上导轨101沿下导轨102的上方与下导轨102的侧面之间转动;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其中,当导轨10处于折叠状态,上导轨101位于下导轨102的前方,下导轨102朝靠近底架30的方向折叠;结合图4所示,当导轨10处于展开状态,上导轨101位于下导轨102的上方,下导轨102与底架30相垂直。
具体的,通过将下导轨102的一端与底架30的前端转动连接,上导轨101设于下导轨102的上方,这样转动下导轨102时,上导轨101随下导轨102一起运动;
上导轨101沿长度方向与下导轨102沿长度方向转动连接,这样当下导轨102展开时,上导轨101随着下导轨102一起展开,当下导轨102折叠时,上导轨101随着下导轨102一起折叠;
当导轨10处于折叠状态,结合图7所示,上导轨101位于下导轨102的前方,即上导轨101转动到下导轨102的侧面,这样下导轨102与集装箱的门体之间留有空隙,方便集装箱关门;当导轨10处于展开状态,结合图8所示,上导轨101位于下导轨102的上方,下导轨102与底架30相垂直,上导轨101也与底架30相垂直,货物沿上导轨101进出集装箱。
具体的,通过设置上导轨101和下导轨102,当导轨10处于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时,上导轨101和下导轨102之间的位置不同,展开状态时,方便货物沿上导轨101进出集装箱,折叠状态时,方便集装箱关门。
具体的,下导轨102与底架30通过转轴、合页或铰链等方式转动连接。
结合图1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上导轨101设有导槽1021,当导轨10处于展开状态,导槽1021的底面与底架30的上表面相平齐。
具体的,通过在上导轨101设置导槽1021,一方面,导槽1021为货物转运提供通道,货物可以沿导槽1021滑动进出集装箱,防止货物偏离路线,使货物更精准进出集装箱;另一方面,当导轨10处于展开状态,导槽1021的底面与底架30的上表面相平齐,在货物装卸过程中,减小了对上导轨101的冲击。
可以理解的是,货物的底端设置有与导槽1021相对应的架体,这样将货物底端的架体放置在导槽1021中后,推动货物,架体在导槽1021中滑动,货物可以沿导槽1021进出集装箱货物出入口2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导轨101呈U形。
结合图6所示,在某一实施例中,上导轨101的导槽1021内设有缓冲板,当导轨10处于展开状态,缓冲板与底架30的上表面平齐。
具体的,缓冲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导槽1021的侧壁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下导轨102的侧面设有减震垫1014,在导轨10处于折叠状态时,当上导轨101转动到下导轨102的前面,即上导轨101转动到下导轨102的侧面,减震垫1014可以减小上导轨101转动过程中对下导轨102的撞击。
具体的,减震垫1014可以采用泡沫棉、橡胶等材料制备而成。减震垫1014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下导轨102上。
具体的,下导轨102与上导轨101通过转动铰链、合页或者转轴等方式转动连接。
结合图6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底架30包括第一定位座301和第一止动销302,第一定位座301设有第一通孔;导轨10还包括连接件103。
连接件103设于下导轨102靠近第一定位座301的端部,连接件103设有第二通孔1031,第二通孔1031与第一通孔相对应;
当导轨10处于展开状态,第一止动销302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1031用于锁止下导轨102。
具体的,通过在底架30设置第一定位座301和第一止动销302,下导轨102靠近第一定位座301的端部设有连接件103,第一定位座301与连接件103的位置相对应,当导轨10处于展开状态,连接件103随下导轨102转动到第一定位座301的下方,由于第一定位座301设有第一通孔,连接件103设有第二通孔1031,第二通孔1031与第一通孔相对应,此时,下导轨102与底架30相垂直,将第一止动销302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1031可以锁止下导轨102,防止下导轨102绕底架30转动,始终保持下导轨102与底架30相垂直,有利于货物装卸集装箱。
需要说明的是,底架30与下导轨102的转动连接处设有避让孔305,当下导轨102朝向底架折叠时,连接件103可以伸入到避让孔305中,避免连接件103阻挡下导轨102折叠;当下导轨102展开时,连接件103随下导轨102一起转动,连接件103从避让孔305中出来,转动到第一定位座301的正下方。
结合图1和图6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下导轨102的另一端设有第三通孔1011;底架30包括第二定位座303和第二止动销304。
第二定位座303设置于底架30的前端,第二定位座303设有第四通孔3031,第四通孔3031与第三通孔1011相对应;
第二止动销304适于插入第三通孔1011和第四通孔3031,当导轨10处于折叠状态,第二止动销304插入第三通孔1011和第四通孔3031用于锁止下导轨102。
具体的,通过在底架30的前端设有第二定位座303和第二止动销304第二定位座303与下导轨102相对应,当导轨1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定位座303与下导轨102的端部正对,下导轨102的另一端设置第三通孔1011,第二定位座303设有第四通孔3031,第四通孔3031与第三通孔1011相对应,将第二止动销304插入第三通孔1011和第四通孔3031中,可以锁止下导轨102,这样下导轨102的两端均固定住,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减小下导轨102晃动,有利于保护下导轨102。
具体的,下导轨102为U形,其开口朝向底架30。
具体的,下导轨102的开口处设有多个加强筋,以增强下导轨102的结构强度。
当然,下导轨102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形状。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止动销304呈钥匙形,第三通孔1011和第四通孔3031均与第二止动销304相适配。
具体的,通过将第二止动销304设置为钥匙形,且第三通孔1011和第四通孔3031均与第二止动销304相适配,这样,当第二止动销304插入第三通孔1011和第四通孔3031后,将第二止动销304转动一定角度,拔第二止动销304时,第二止动销304的下端将被第三通孔1011或第四通孔3031阻挡。这样,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发生晃动时,第二止动销304难以从第三通孔1011和第四通孔3031中脱出,从而使下导轨102固定的更牢固。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止动销304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钥匙形,其他在集装箱晃动时,可以减少第二止动销304从第三通孔1011或第四通孔3031中脱出的形式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的,第二止动销304上端部可以通过链条固定在底架30上,以防止第二止动销304丢失。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上导轨101和下导轨102中一个设有定位槽1013,上导轨101和下导轨102中的另一个设有定位块1022,定位块1022与定位槽1013相适配;
其中,当导轨10处于展开状态,定位块1022插入定位槽1013。
具体的,通过在上导轨101和下导轨102中一个设置定位槽1013,另一个设置定位块1022,当导轨10处于展开状态,由于定位块1022插入定位槽1013,提高了上导轨101和下导轨102的连接强度,在货物装卸过程中,减小对导轨10的冲击。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下导轨102的下端设有多个升降支座1012,升降支座1012与下导轨102螺纹连接。
具体的,通过在下导轨102的下端设置多个升降支座1012,当需要装卸货物时,导轨10处于展开状态,调节升降支座1012,使升降支座1012的底部与地面接触,防止下导轨102腾空,增加了下导轨102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提高下导轨102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升降支座1012和下导轨102螺纹连接,方便调节升降支座1012的高度。
在第二个方面,结合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体,门体包括底架30、侧板40、顶板50和门本体60。
底架30的前端转动设有如上述第一个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导轨10;
侧板40与底架30相连接;
顶板50与侧板40相连接,底架30、侧板40和顶板50围合成货物出入口20;
门本体60与侧板40转动连接,门本体60用于封闭货物出入口20。
因包括第一个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导轨10,因而具有第一个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导轨1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本申请的门体可以替换现有的集装箱的门体,通过将门体与现有的集装箱的侧板40、顶板50和底架30通过螺栓连接,即可形成整箱结构。
在第三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集装箱包括箱体。
箱体的一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如上述第二个方面的门体,且开口与货物出入口20相连通。
因包括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的门体,因而具有第二个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门体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导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适于设在集装箱的货物出入口的下方、用于货物装卸,所述货物出入口的底部设置有底架;
所述导轨转动设于所述底架的前端,所述导轨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
所述集装箱关门时,所述导轨处于折叠状态,所述导轨朝靠近所述底架的方向折叠;
所述集装箱装卸货物时,所述导轨处于展开状态,所述导轨朝远离所述底架的方向展开,货物沿所述导轨进出所述集装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
下导轨,所述下导轨的一端与所述底架的前端转动连接;和,
上导轨,设于所述下导轨的上方,所述上导轨沿长度方向与所述下导轨沿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所述上导轨沿所述下导轨的上方与所述下导轨的侧面之间转动;
其中,当所述导轨处于折叠状态,所述上导轨位于所述下导轨的前方,所述下导轨朝靠近所述底架的方向折叠;当所述导轨处于展开状态,所述上导轨位于所述下导轨的上方,所述下导轨与所述底架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设有导槽,当所述导轨处于展开状态,所述导槽的底面与所述底架的上表面相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第一定位座和第一止动销,所述第一定位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轨还包括:
连接件,设于所述下导轨靠近所述第一定位座的端部,所述连接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
当所述导轨处于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止动销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用于锁止所述下导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轨的另一端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底架包括:
第二定位座,设置于所述底架的前端,所述第二定位座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相对应;和,
第二止动销,适于插入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当所述导轨处于折叠状态,所述第二止动销插入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用于锁止所述下导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动销呈钥匙形,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均与所述第二止动销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中一个设有定位槽,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中的另一个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
其中,当所述导轨处于展开状态,所述定位块插入所述定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轨的下端设有多个升降支座,所述升降支座与所述下导轨螺纹连接。
9.一种门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所述底架的前端转动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导轨;
侧板,与所述底架相连接;
顶板,与所述侧板相连接,所述底架、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围合成货物出入口;和,
门本体,与所述侧板转动连接,所述门本体用于封闭所述货物出入口。
10.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体,且所述开口与所述货物出入口相连通。
CN202320905434.0U 2023-04-20 2023-04-20 导轨、门体和集装箱 Active CN219858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5434.0U CN219858627U (zh) 2023-04-20 2023-04-20 导轨、门体和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5434.0U CN219858627U (zh) 2023-04-20 2023-04-20 导轨、门体和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58627U true CN219858627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8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5434.0U Active CN219858627U (zh) 2023-04-20 2023-04-20 导轨、门体和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58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77772A (en) Collapsible containers
US9896263B2 (en) Collapsible containers
US5275301A (en) Collapsible freight container with gates
EP1567429B1 (en) Collapsible flat rack
RU2584043C2 (ru) Складная интермодальная транспортная платформа
US8240496B2 (en) Collapsible container and hinge used for collapsible container
KR101222185B1 (ko) 화물차 적재함의 리어게이트 장치
US7240799B2 (en) Foldable container
US9004832B1 (en) Intermodal container
CN209921829U (zh) 可折叠容器
US20130092060A1 (en) Intermodal transport platform
CN219858627U (zh) 导轨、门体和集装箱
CN107672956A (zh) 双层可折叠的框架箱
GB2376014A (en) Folding flatrack with outward bracing
EP3601105B1 (en) A collapsible intermodal container and a collapsible intermodal container assembly
CN215206546U (zh) 集装箱
JP5402227B2 (ja) 航空機用コンテナ
CN114162159A (zh) 门挡组件以及铁路集装箱平车
CN112830112A (zh) 集装箱
CN221395132U (zh) 一种铰链装置及双向折叠集装箱
CA2728396A1 (en) Collapsible intermodal transport platform
CN220011443U (zh) 运输系统
JP2014125279A (ja) 折り畳み可能な輸送用大型コンテナ
GB2303360A (en) Collapsible Shipping Container
CN215944559U (zh) 运输架组件及运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