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57571U - 一种潜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潜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57571U
CN219857571U CN202320902927.9U CN202320902927U CN219857571U CN 219857571 U CN219857571 U CN 219857571U CN 202320902927 U CN202320902927 U CN 202320902927U CN 219857571 U CN219857571 U CN 219857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mersible
module
signal
movable
tele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29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迎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029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57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57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575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潜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潜水本体、浮力板、伸缩模组和信号模组;所述伸缩模组连接所述潜水本体和所述浮力板;所述信号模组设置在所述浮力板的端部;其中,在所述潜水器工作在深水模式下的不同潜水深度时,所述伸缩模组的长度不同,使得所述信号模组位于水面上方。本公开提出的潜水器工作在深水模式下时,信号模组能够位于水面上方,提高信号收发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潜水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潜水推进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潜水器。
背景技术
智能水下推进器(潜水器),是提供给用户潜水时作为辅助学习的有效工具,也能够帮助教学监护者掌握用户使用潜水器的潜水信息,收到用户的紧急求救信号等。目前的潜水器工作在深水模式下时,整个潜水器均潜入到水面以下,潜水器向外发送信号受阻,用户的潜水信息和求救信号不能高效、快速的传递出去,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和使用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潜水器,该潜水器工作在深水模式下时,信号模组能够位于水面上方,提高信号收发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安全。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潜水器,包括:潜水本体、浮力板、伸缩模组和信号模组;
所述伸缩模组连接所述潜水本体和所述浮力板;
所述信号模组设置在所述浮力板的端部;
其中,在所述潜水器工作在深水模式下的不同潜水深度时,所述伸缩模组的长度不同,使得所述信号模组位于水面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模组包括:固定座、活动杆和伸缩驱动件;
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潜水本体;
所述活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浮力板;
所述伸缩驱动件位于所述固定座上,并连接所述活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活动件运动;
在所述活动件向背离所述固定座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潜水本体和所述浮力板之间的距离增长;
在所述活动件朝向所述固定座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潜水本体和所述浮力板之间的距离缩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为套筒,所述活动件包括活动杆;
所述活动杆部分套设在所述套筒内并通过所述套筒的开口向外运动;
所述活动杆包括靠近所述开口的第一端和连接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开口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二端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开口的截面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杆包括多个,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活动杆中一个所述活动杆套设在另一个所述活动杆内,且能够相对于另一个所述活动杆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和所述活动杆的形状均为圆柱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潜水器还包括:
压力检测组件,位于所述潜水本体上,被配置为检测水压;其中,所述水压的压力值与所述伸缩模组的长度正相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模组包括无线通信模组,所述无线通信模组被配置为发送无线求救信号;
和/或,
所述信号模组包括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被配置为发送光求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潜水器还包括:
两个握持杆,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潜水本体的相对两侧;
所述握持杆上设置有触控组件,所述触控组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潜水器的使用用户触控作用触发所述信号模组发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潜水器还包括信号连接线;
所述信号连接线的一端电连接位于所述潜水本体内的控制模组;
所述信号连接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潜水本体、所述伸缩模组和所述浮力板电连接所述信号模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力板的形状包括鱼鳍形。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潜水器中,伸缩模组能够在潜水器工作在深水模式下进行伸缩运动改变自身的长度,以使信号模组位于水面上方;一方面,通过伸缩模组的伸缩作用使得信号模组维持在水面上方,减少信号模组位于水下引发的消息闭塞问题,能够将用户的潜水信息和求救信号高效、快速的传递出去,提高信号收发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安全;另一方面,伸缩模组能够在潜水器位于不同潜水深度时,伸缩至不同的长度,提高了潜水器的灵活性和智能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潜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握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浮力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潜水器的工作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发光模组的工作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潜水器的框图。
附图标记:
1-潜水器;11-潜水本体;12-浮力板;13-伸缩模组;14-信号模组;15-动力模组;16-握持杆;17-触控组件;18-压力检测组件;131-套筒;132-活动杆;141-无线通信模组;142-发光模组;2-终端设备;3-潜水器;31-处理组件;32-存储器;33-电源组件;34-无线网络接口;35-输入输出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参考图1,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潜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本公开提供的潜水器1包括潜水本体11、浮力板12、伸缩模组13和信号模组14;伸缩模组13连接潜水本体11和浮力板12;信号模组14设置在浮力板12的端部;其中,在潜水器1工作在深水模式下的不同潜水深度时,伸缩模组13的长度不同,使得信号模组14位于水面上方。
本公开提出的潜水器1能够应用于多个潜水场景;在一些示例中,本公开提出的潜水器1能够作为日常潜水的辅助教具,使用用户使用该潜水器1进行潜水学习,并通过浮力板12上的信号模组14将潜水信息或求救信号向外发送;在另一些示例中,本公开提出的潜水器1还能够作为水上救援的救援工具,深潜员使用该潜水器1开展水下救助工作,并通过浮力板12上的信号模组14向外传递水下救援的位置、伤员情况等;本公开提出的潜水器1还能够作为水下探测的探测设备,操作人员使用该潜水器1开展水下探测工作,并通过浮力板12上的信号模组14实时反馈水下情况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提出的潜水器1在工作时浮力板12上的信号模组14位于水面上方,提高了潜水器1的信号传输的时效性。
这里,潜水本体11是潜水器1的用于固定伸缩模组13并承载潜水器1内的功能模组的支架。如图1所示的,潜水本体11具有容置腔体,用于容置潜水器1的功能模组(包括动力模组15),在潜水器1工作时,动力模组15为潜水器1提供动力,驱动潜水器1在水中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握持杆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本公开提出的潜水器1还包括两个握持杆16,两个握持杆16分别固定连接在潜水本体11的相对两侧;握持杆16上设置有触控组件17,触控组件17被配置为基于潜水器1的使用用户触控作用触发信号模组14发出信号。
这里,触控组件17包括紧急触控按键,在紧急触控按键被触控时,信号模组14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本公开实施例中,握持杆16与位于容置腔体内的动力模组15之间存在电连接,在使用用户作用在握持杆16上调整握持参数时,动力模组15驱动潜水器1进行运动。在一些示例中,握持杆16上具有姿势感应组件(图中未示出),姿势感应组件可以感应使用用户作用在握持杆16上的姿势变化,由此确定运动方向,以使动力模组15基于相应的驱动参数驱动潜水器1朝对应方向运动。在另一些示例中,握持杆16上的触控组件17还包括运动控制按键,运动控制按键包括方向调整按键和速率调整按键,使用用户在握持潜水器1的握持杆16时按压方向调整按键和/或按压速率调整按键,以使驱动模组通过不同的驱动参数驱动潜水器1以相应的方向和/或相应的速率运动。
本公开提出的潜水器上设置有位于潜水本体两侧的握持杆,为使用用户提供了握持对象,方便使用,并且握持杆上设置有触控组件,触控组件能够感应用户触控触发信号模组发出信号,提高了潜水器工作时与外界沟通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本公开实施例中,伸缩模组13分别连接潜水本体11和浮力板12,伸缩模组13被配置为在潜水器1工作在不同的潜水模式下通过伸长和收缩来改变自身长度以支撑浮力板12部分漂浮在水面以上。这里,伸缩模组13可以是弹力驱动结构、电磁驱动结构、气缸驱动结构、动力驱动结构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提出的潜水器1具有两种工作模式:深水模式和浅水模式;结合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潜水器1工作在深水模式时的结构形态,图2示出了潜水器1工作在浅水模式下的结构形态。具体的,由于浮力板12的重量较小,在潜水器1工作在浅水模式下时,支撑模组收缩至初始状态,浮力板12依靠浮力部分漂浮或者完全漂浮在水面上;在潜水器1工作在深水模式下时,动力模组15提供的下潜动力大于浮力板12所受的浮力,伸缩模组13增大自身长度并给予浮力板12向上的支撑力,使得浮力板12部分漂浮或者完全漂浮于水面之上。
这里,潜水器1工作在深水模式下的不同潜水深度时,伸缩模组13的长度不同;本公开中,潜水深度和伸缩模组13的长度正相关,也就是潜水器1在水面以下的潜水深度越大,伸缩模组13的长度越大。
这里,信号模组14设置在浮力板12远离潜水本体11的端部上,潜水器1工作在深水模式或浅水模式时,信号模组14都位于水面上方。本公开提出的浮力板12可以是扇形、矩形等,本公开不做限制。在浮力板12是扇形板时,扇形板的扇形面垂直于潜水本体11,这里,扇形板具有两条直线边缘以及连接两条直线边缘的弧形边缘,两条直线边缘各自与弧形边缘形成一个夹角,其中,一个夹角靠近潜水本体11,另一个夹角远离潜水本体11;这里,信号模组14设置在扇形板远离潜水本体11的一个夹角的位置处;在浮力板12是矩形板时,矩形板的矩形面平行于潜水本体11,信号模组14设置在矩形板远离潜水本体11的矩形面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信号模组14能够与外界建立信号传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号模组14与终端设备2(如图4和图5所示)之间具备无线通信连接,潜水器1的位置信息、潜水时长信息等可以通过信号模组14传输至终端设备2上,教练或者监督人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2收到的信息了解到潜水器1的使用用户的潜水情况;使用用户需要紧急求救时信号模组14也能够及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本公开实施例中,潜水器1还包括控制模组(图中未示出),控制模组安装在潜水本体11内,分别连接动力模组15、握持杆16上的触控组件17(和/或握持杆16上的姿势感应组件)、伸缩模组13、信号模组14等,能够基于使用用户对握持杆16的作用,生成相应的控制参数,控制动力模组15实现驱动作用、控制伸缩模组13自适应伸缩以及控制信号模组14进行信号收发。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潜水器中,伸缩模组能够在潜水器工作在深水模式下进行伸缩运动改变自身的长度,以使信号模组位于水面上方;一方面,通过伸缩模组的伸缩作用使得信号模组暴露在水面上方,减少信号模组位于水下引发的消息闭塞问题,能够将用户的潜水信息和求救信号高效、快速的传递出去,提高信号收发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安全;另一方面,伸缩模组能够在潜水器位于不同潜水深度时,伸缩至不同的长度,提高了潜水器的灵活性和智能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浮力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本公开提出的浮力板12的形状包括鱼鳍形。
这里,鱼鳍形包括鲨鱼鳍形,鲨鱼通过鱼鳍能够在水下游动的时候灵活摆动,在水中运动的灵活性很高,如此,本公开提出的浮力板制作为鱼鳍形尤其是鲨鱼鳍形,既能够提高整个潜水器的灵活性、方便潜水器的水中推进,还通过仿生设计提高了潜水器的趣味性和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模组13包括固定座(图中未示出)、活动件(图中未示出)和伸缩驱动件(图中未示出);固定座固定连接潜水本体11;活动件固定连接浮力板12;伸缩驱动件位于固定座上,并连接活动件,伸缩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活动件运动;在活动件向背离固定座的方向运动时,潜水本体11和浮力板12之间的距离增长;在活动件朝向固定座的方向运动时,潜水本体11和浮力板12之间的距离缩短。
这里,固定座可以通过螺钉与潜水本体11固定连接,或者通过锁扣安装在潜水本体11上,本公开对于固定座与潜水本体1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进一步限制;相应的,活动件可以通过螺钉与浮力板12固定连接,或者通过锁扣安装在浮力板12上,本公开对于活动件与浮力板12之间的连接方式也不做进一步限制。在一些其他的示例中,固定座和潜水本体11一体成型设置,活动件与浮力板12也一体成型设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伸缩驱动件设置在固定座上,电连接潜水器1内的控制模组,能够在控制模组的作用下进行伸长或收缩运动。具体的,在活动件向背离固定座的方向运动时,潜水本体11和浮力板12之间的距离增长,在活动件朝向固定座的方向运动时,潜水本体11和浮力板12之间的距离缩短。这里,伸缩驱动件可以包括步进电机、同步电机或者异步电机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示例中,活动件包括折叠件,折叠件位于浮力板12和固定座之间,折叠件的首端固定连接浮力板12,折叠件的尾端电连接伸缩驱动件,伸缩驱动件驱动折叠件相对于固定座进行折叠或展开,并且折叠件的折叠长度或展开长度与潜水本体11和浮力板12之间的距离相适应。
在另一些示例中,活动件包括弯曲杆,固定座内具有弯曲轨道,弯曲杆能够活动嵌入在弯曲轨道内,弯曲轨道的轨道开口朝向浮力板12并平行于浮力板12朝向潜水本体11的底面,弯曲杆的首端固定连接浮力板12,弯曲杆的尾端电连接伸缩驱动件,伸缩驱动件驱动弯曲杆通过轨道开口向弯曲轨道外运动以使得伸缩模组13的长度增大,或者,伸缩驱动件驱动弯曲杆向弯曲轨道内运动以使得伸缩模组13的长度减小。这里,伸缩模组13的长度与弯曲杆运动出弯曲轨道外的长度呈正相关。
本公开实施例中,伸缩模组包括固定座、活动件和伸缩驱动件,通过伸缩驱动件驱动活动件背离固定座的方向运动或者朝向固定座的方向运动,使得伸缩模组的长度适应性的增大和减小,提高了伸缩模组的灵活性和智能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固定座为套筒131,活动件包括活动杆132;活动杆132部分套设在套筒131内并通过套筒131的开口向外运动;活动杆132包括靠近开口的第一端和连接第一端的第二端,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小于开口的截面面积,第二端的截面面积大于开口的截面面积。
这里,活动杆132部分套设在套筒131内,且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小于开口的截面面积,第二端的截面面积大于开口的截面面积。这样,活动杆132能够通过套筒131的开口向外运动,且第二端无法运动出套筒131。
本公开提出了套筒和套设在套筒内运动的活动杆,活动杆能够通过套筒的开口向外运动,且第二端无法运动出套筒,提高了活动杆和套筒之间的结构连接稳定性,保证潜水器的使用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杆132包括多个,其中,相邻两个活动杆132中一个活动杆132套设在另一个活动杆132内,且能够相对于另一个活动杆132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个活动杆132中一个活动杆132套设在另一个活动杆132内,并且,相邻的两个活动杆132中,位于里侧的活动杆132的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小于位于外侧的活动杆132的第一端的截面面积,位于里侧的活动杆132的第二端的截面面积大于位于外侧的活动杆132的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如此,在位于里侧的活动杆132相对于位于外侧的活动杆132运动时,不会从外侧的活动杆132中脱出。
本公开实施例中设置了多个活动杆,相邻两个活动杆中一个活动杆套设在另一个活动杆内,且能够相对于另一个活动杆活动,增大了伸缩模组的可伸缩长度范围,对潜水器在进行更深的水下工作时的信号传输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筒131和活动杆132的形状均为圆柱状。
这里,参见图1和图2示出的潜水器1,套筒131和活动杆132的形状均为圆柱状,并且活动杆132活动嵌入在套筒131内。
本公开中设置套筒和活动杆的形状均为圆柱状,使得套筒和活动杆之间的活动配合更加灵活,提高伸缩模组的伸缩流畅性。
本公开实施例中,套筒131和活动杆132的形状也可以均为长方体、圆台体或者圆锥体等;套筒131和活动杆132的形状也可以不相同,例如套筒131的形状为圆柱形,活动杆132的形状为圆锥形或者圆台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潜水器1还包括压力检测组件18,压力检测组件18位于潜水本体11上,被配置为检测水压;其中,水压的压力值与伸缩模组13的长度正相关。
这里,压力检测组件18能够实时检测潜水器1当前所承受的水压,潜水器1工作在深水模式时采集到的水压的压力值大于潜水器1工作在浅水模式时采集到的水压的压力值,并且水压的压力值与潜水器1的海拔高度(即潜水器相对于地平面的距离)呈正相关,为了维持浮力板12上的信号模组14在水面上方,水压的压力值与伸缩模组13的长度也呈正相关。这样,在确定潜水器1继续下潜时,控制模组根据所采集的水压的压力值确定伸缩模组13需要伸长的长度并控制伸缩模组13伸长;或者在确定潜水器1向水面方向运动时,控制模组根据所采集的水压的压力值确定伸缩模组13需要收缩的长度,并控制伸缩模组13收缩。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潜水器上设置的压力组检测组件能够实时检测水压,以根据水压的压力值确定伸缩模组的伸缩长度,增加伸缩模组的伸缩灵活性和及时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5,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潜水器的工作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发光模组的工作示意图;结合图1-图5,信号模组14包括无线通信模组141,无线通信模组141被配置为发送无线求救信号;和/或,信号模组14包括发光模组142,发光模组142被配置为发送光求救信号。
这里,图4分别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潜水器1工作在浅水模式(伸缩模组13收缩至初始状态)的使用状态以及潜水器1工作在深水模式(伸缩模组13从初始状态进一步伸长)的使用状态;这里,潜水器1工作在深水模式和浅水模式时,浮力板12上的无线通信模组141均显露在水面之上;结合图1-图4,无线通信模组141与终端设备2之间具备无线连接,能够向终端设备2发送信号;当潜水器1的使用用户遭遇危险时可以触控握持杆16上的触控组件17,此时位于水面上的无线通信模组141向外发送无线求救信号,使得终端设备2能够及时收到无线求救信号,方便救援人员尽快施救。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信号模组14包括无线通信模组141时,无线通信模组141能够向终端设备2发送使用用户潜水的多个潜水信息并在终端设备2的应用程序上显示,潜水信息包括潜水器1的位置信息、潜水时长信息等。以潜水信息包括位置信息为例,本公开提出的无线通信模组141具备定位功能,例如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进行定位,或者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进行定位。
这里,无线通信模组141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获取水上定位信号,无线通信模组141电连接控制模组,并将获取的水上定位信号发送至控制模组;控制模组还能够根据压力检测组件18所采集到的水压的压力值确定水下定位信号,水下定位信号表现为潜水器1相对于地平面的距离;控制模组通过水上定位信号和水下定位信号得到潜水器1的位置信息,并控制无线通信模组141将潜水器1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2上。这里,潜水的位置信息可以在终端设备2上通过数字呈现,还可以通过直观图形呈现(例如图4示出的终端设备2上显示的潜水路线图形),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通信模组141能够将位置信息和求救信号一起发送至终端设备2上,方便救援人员快速定位潜水器1使用用户的实时位置。这里,终端设备2可以是潜水教练员的设备,或者紧急联系人、监护人的设备。
结合图1-图5,潜水器1的信号模组14包括发光模组142,在使用用户触控握持杆16上的触控组件17时,发光模组142可以生成光求救信号,使得周围人员察觉到该光求救信号能够立刻对潜水器的使用用户进行施救。
这里,发光模组142包括信号警示灯,信号警示灯亮起时表示用户需要紧急救援。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的,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同时基于无线通信模组141向终端设备2发出无线求救信号和基于发光模组发出光求救信号,或者,可以在发光模组142发出光求救信号后预设时间内没有得到救援的情况下,再基于无线通信模组141向终端设备2发出无线求救信号,本公开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制。
本公开提出的信号模组包括无线信号模组和/或发光模组,能够在用户需要紧急救援时向外发出求救信号,不仅提高了潜水器求救方式的多样性,还提高了快速救援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潜水器1还包括信号连接线(图中未示出);信号连接线的一端电连接位于潜水本体11内的控制模组;信号连接线的另一端穿过潜水本体11、伸缩模组13和浮力板12电连接信号模组14。
结合本公开上文,控制模组电连接握持杆16上的触控组件17,能够基于作用在触控组件17的触控作用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通过信号连接线传输至信号模组14处,控制信号模组14进行求救信号的发送。
通过本公开提出的信号连接线,能够建立信号模组与潜水器中控制模组的电连接,使得信号模组能够及时的收发信号,提高潜水器进行信息交互的时效性和流畅性。
参照图6,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潜水器的框图。如图6所示的,潜水器3包括处理组件31,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31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31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信号收发、控制潜水器移动等方法步骤。
潜水器3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33,电源组件33被配置为执行潜水器3的电源管理,一个无线网络接口34被配置为将潜水器3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接口35。潜水器3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32,上述指令可由潜水器3的处理组件31执行以执行信号收发、控制潜水器移动方法步骤。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潜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潜水本体、浮力板、伸缩模组和信号模组;
所述伸缩模组连接所述潜水本体和所述浮力板;
所述信号模组设置在所述浮力板的端部;
其中,在所述潜水器工作在深水模式下的不同潜水深度时,所述伸缩模组的长度不同,使得所述信号模组位于水面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模组包括:固定座、活动件和伸缩驱动件;
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潜水本体;
所述活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浮力板;
所述伸缩驱动件位于所述固定座上,并连接所述活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活动件运动;
在所述活动件向背离所述固定座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潜水本体和所述浮力板之间的距离增长;
在所述活动件朝向所述固定座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潜水本体和所述浮力板之间的距离缩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为套筒,所述活动件包括活动杆;
所述活动杆部分套设在所述套筒内并通过所述套筒的开口向外运动;
所述活动杆包括靠近所述开口的第一端和连接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开口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二端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开口的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潜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包括多个,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活动杆中一个所述活动杆套设在另一个所述活动杆内,且能够相对于另一个所述活动杆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潜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和所述活动杆的形状均为圆柱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潜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器还包括:
压力检测组件,位于所述潜水本体上,被配置为检测水压;其中,所述水压的压力值与所述伸缩模组的长度正相关。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潜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模组包括无线通信模组,所述无线通信模组被配置为发送无线求救信号;
和/或,
所述信号模组包括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被配置为发送光求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潜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器还包括:
两个握持杆,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潜水本体的相对两侧;
所述握持杆上设置有触控组件,所述触控组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潜水器的使用用户触控作用触发所述信号模组发出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潜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器还包括信号连接线;
所述信号连接线的一端电连接位于所述潜水本体内的控制模组;
所述信号连接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潜水本体、所述伸缩模组和所述浮力板电连接所述信号模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潜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板的形状包括鱼鳍形。
CN202320902927.9U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潜水器 Active CN219857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2927.9U CN219857571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潜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2927.9U CN219857571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潜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57571U true CN219857571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23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2927.9U Active CN219857571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潜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575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27570B2 (ja) 無人機、その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無人機降着制御方法
CN107697286B (zh) 无人机、其控制系统及方法,以及无人机降落控制方法
CN107231181B (zh) 一种跨介质通信的海空协同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8298043B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和救生圈联动的水上智能救生装置
KR20120068330A (ko) 해저로봇 운용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2018061159A (ja) 水中移動体
CN105923127A (zh) 一种集成式水下搜救机器人
CN110626474A (zh) 一种人机协同智能救生圈及其使用方法
CN106802588A (zh) 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远程监控系统
CN112606973A (zh) 一种水空两栖立体式搜救系统及方法
CN219857571U (zh) 一种潜水器
WO2023029307A1 (zh) 一种强生存力长周期智能无人航行器
CN109263814B (zh) 一种水面多功能自主巡航船系统
CN105923114A (zh) 一种半潜式无人艇及其使用方法
CN219115676U (zh) 一种用于无人船的辅助平衡装置
CN113093755B (zh) 一种海洋自动驾驶寻人脱困小艇
CN112498144A (zh) 太阳能驱动锚系式自主航行器多功能对接站及对接方法
CN208897296U (zh) 一种潜艇式水下扫描机器人
KR102170351B1 (ko) 선상에서 추락한 조난자를 위한 해상 인명구조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16580932U (zh) 一种水上智能救生系统
KR20060117446A (ko) 무인 구명정의 구조
CN210681094U (zh) 一种人机协同智能救生圈
KR20200040758A (ko) 자율 구명부표
CN213323584U (zh) 一种海洋使用的测绘装置
CN209956197U (zh) 一种仿生机器鱼的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